光面爆破技术在泥岩
光面爆破技术在坚硬岩层中的实践应用

光面爆破技术在坚硬岩层中的实践应用光面爆破技术是指通过正确确定爆破参数,合理利用炸药能量将设计断面的轮廓爆崩出来,使爆破后的围岩断面轮廓整齐,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尽可能地保持原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爆破技术。
实施光面爆破的基本目的是减少超欠挖量,并尽可能的降低爆破对围岩的破坏。
由于岩石性质和爆破过程的复杂性,巷道超欠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面爆破参数选择合理,且施工得当,减少巷道超欠挖是可行的。
因此,在巷道施工过程中衡量光面爆破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巷道的超欠挖量。
本文结合枣庄市金庄生建煤矿三北采区轨道巷具体工程实例对光面爆破技术在坚硬岩层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最终确定最优光面爆破参数,为巷道快速高质量掘进提供依据和指导。
2 掘进工作面概况三北采区轨道巷布置在矿井二水平新开拓区域,该工作面在细粒砂岩~砂质泥岩层中施工,岩层产状稳定,岩层变化较小,岩层倾角最小0°,最大8°,平均6°左右,细粒砂岩灰色、薄层状,细粒砂质结构,成分以石英为主,岩石普氏硬度10.38-15.84。
三北采区轨道巷开门穿岩层掘进,采用炮掘工艺施工,巷道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型,掘进宽度4200mm、高度3400mm,巷道采用锚网喷作为永久支护。
3 光面爆破技术3.1 影响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主要与地质条件、围岩稳定性有关,其次和炸药的性能有关,三北采区轨道巷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围岩类别主要为I类,开挖断面积12.38m2,周边眼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其他炮眼采用连续柱状装药。
严格控制周边眼装药量,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尽可能的使炸药与炮眼深度均匀分布,这是实现光面爆破的重要条件。
3.2 光面爆破主要器材炸药:使用煤矿许用二级乳化炸药(安全等级为二级),Φ23m m、长230mm、每块重量0.2kg。
雷管: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电雷管编号。
起爆器材:使用*****A型发爆器。
浅谈光面爆破在煤矿岩巷掘进中的应用

浅谈光面爆破在煤矿岩巷掘进中的应用摘要:光面爆破是指: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的轮廓面的爆破作业。
在设计轮廓面上钻孔装药,并控制炸药后于开挖区主爆孔起爆,使岩体出现平整轮廓面的爆破技术。
岩巷掘进使用光爆技术,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岩巷掘进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措施一、岩巷掘进现状新疆焦煤集团1890煤矿5#--7#运输石门布置在+1683水平,布置在5#煤层底板和7#煤层顶板及穿6#煤层顶底板,主要在揭露岩石为粗砂岩、粉砂岩。
涌水主要为砂岩裂隙水。
主要补给水源为雨季期地表渗水,石门个别段岩层间隙水较丰富,掘进过程中主要保持巷道排水畅通,泵水设施必须满足要求。
5-7#运输石门巷道设计断面为半圆拱形巷道,巷道掘进宽为4.16米,墙高为1.5米,半圆拱高2.08m,全高为3.58米,掘进断面为13.08m²,净断面为12.28m²。
巷道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反向光面爆破技术,爆破效果不理想,炮眼利用率低,单进低,火工品消耗量较高,每月进尺只能达到40m。
二、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1、5-7#运输石门巷道按中线进行掘进,利用对中线、腰线联合控制进行掘进,掘进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用打眼,打眼作业时架设抬棚进行上半部炮眼施工,然后施工下半部炮眼,人工进行装药起爆,掏槽方式采用四眼锥形掏槽,掘进的施工顺序:起爆次序眼号眼名眼深(米)装药量封泥长度联接方式卷/眼小计(卷)小计(kg)第一次起爆31-44 辅助眼 1.1 1.5 21 4.2 0.7 串联45-48 帮眼、底眼 1.1 1.5 27 5.4 0.771-84第二次起爆1-8 掏槽眼 1.3 2 16 3.2 0.69-30 一圈辅助眼 1.1 1.5 33 6.6 0.749-70 顶部帮眼 1.1 1.5 33 6.6 0.7合计26(1)放样布眼:钻眼前,技术人员根据巷道尺寸,利用卷尺、油漆画出巷道掘进打眼轮廓线。
泥岩砂岩互层隧道光面爆破围岩损伤试验研究

泥岩砂岩互层隧道光面爆破围岩损伤试验研究张林(中铁上海工程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摘要】为了减少掘进爆破对会排山隧道围岩的损伤范围,改善爆破的成型效果,减少超欠挖现象,确定掘进爆破参数。
采用声波探测的试法,针对隧道泥岩砂岩互层围岩的试验段共进行了5次试验,每次试验采用不同的周边孔爆破参数。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不同爆破参数作用下围岩的损伤范围,通过分析爆破参数与围岩损伤范围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泥岩砂岩互层的隧道围岩均匀性较差,隧道周边孔爆破会造成围岩的损伤,损伤范围与周边孔的爆破参数有关,当周边孔布置参数相同时,围岩损伤范围随单孔装药量的增加而变大。
孔距和单孔装药量相同的情况下,损伤范围随光爆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确定泥岩砂岩互层隧道周边孔爆破参数时,应采用较低的单孔装药量,较小的周边孔间距和光爆层厚度。
【关键词】隧道工程;围岩损伤;掘进爆破;爆破参数【中图分类号】U455.6隧道围岩稳定性受节理分布情况和岩性特征影响较大,如果围岩的节理发育且岩性复杂,通常隧道围岩的自身稳定性较差[1'3]o山岭隧道多采用钻爆法施工,而在掘进爆破会对围岩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这种损伤通常表现为爆生裂隙的扩张。
爆生裂隙会进一步弱化围岩的自身稳定性,在爆生裂隙与原生节理共同作用下,可能会引起局部掉块、甚至垮塌等失稳现象,导致比较明显的超挖现象。
这不仅会影响隧道施工安全,还会增加喷射混凝土的用量,使得工程进度滞后,进而增加施工成本[4_7]o爆破作用下的隧道围岩损伤范围可以采用声波探测技术,根据声波在围岩内传播的规律进行判断。
隧道围岩损伤范围主要受掘进爆破参数和围岩性质影响,而围岩性质属于客观条件,因此针对特定的围岩性质制定相对应的爆破参数可以有效的减小损伤范围,充分发挥隧道围岩的自稳能力,提高爆破成型效果,减少隧道超挖现象,从而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3闵。
1工程概况玉磨铁路是指玉溪一普洱一景洪一磨憨的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乃至中国通向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重要国际大通道的连接线,全长507.4km,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km/h。
光面爆破在岩石工程中的应用

光面爆破在岩石工程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光面爆破技术在断面成形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光面爆破的原理及影响光面爆破的因素,对爆破参数的确定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光面爆破;岩石工程;应用光面爆破就是一种能按设计轮廓线爆破岩体,使岩体爆破后壁面平整规则、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并使围岩不受明显破坏的一种控制爆破技术。
该技术源于瑞典,上世纪60年代,我国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与推广光面爆破技术。
至今,光面爆破成为控制开挖轮廓线的主要爆破方法之一。
特别是光面爆破与锚喷支护相结合后,已成为井巷工程中一项重大技术改进。
1光面爆破作用原理光面爆破实质就是,在设计施工断面轮廓线上布置间距较小、相互平行的炮孔,控制每个炮孔的装药量,选用低密度和低爆速的炸药,应用不耦合装药结构同时起爆,使炸药的爆破作用产生在炮孔连线上的贯通裂缝,并沿各炮孔的连线即井巷轮廓线,将岩石崩落下来。
关于光面爆破的破岩机理主要有:1.1应力波叠加理论该理论认为周边眼同时起爆时,各炮眼的压缩冲击波以柱面波的形式向其四周作径向传播,并在相邻炮眼中心连线的中点相遇,则产生应力波的叠加,在交汇处,产生拉伸力(切向拉力),当合成引力超过岩石的抗拉强度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心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沿着连心线向炮孔方向进一步扩展,最后形成平整的爆裂面。
1.2静压力作用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空气间隔的缓冲作用,使作用在孔壁的冲击波波峰压力消失,然而爆轰气体产物在孔内却能较长时间地维持高压状态。
在这种静压力的作用下,在炮孔连心线上产生非常大的切向拉伸应力,而且在连心线与孔壁相交处产生应力集中,形成规则爆破面。
1.3应力波和静压力综合作用理论综合考虑应力波和静压的作用。
首先,在最先起爆的装药孔的应力波作用下,不仅在装药孔周围而且在相邻孔壁面上,沿着预裂面生成封闭裂隙。
随后在已经生成裂缝的装药孔内起爆炸药,使封闭裂隙进一步扩展,沿着预裂面扩成很长的裂缝。
复杂岩溶隧道开挖中的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T 4 HEnie igC mp n hn i a 3 HB r uG o pC .Ld. gne n o ayo iaRal y 1 T ue ru o t ,Ha ebn r fC w a ’ri ,Heogin 30 3 h ia i nj g 1 0 3 ,C n ) l a
t h i eudrd f et el i l n t n ,d fr tl e frc ( l e,1 v1 nJ z h un l f e nq n e f r o o c d i s iee vl o ok Ⅲ e l V al e)i i i a t e o c u i en g g a c i o o f n e s v e n sn n
A sr c :I h n e c n tu t n t es o h ba t ga h e e e e i de fcsa c r i ot et n e e lg n b t a t n t et n l o sr ci .h mo t l i c i st s r f t c dn t n l oo y c — u o sn v h d e e o g h u g o i i ,a d t r u h t e c r fl s g sr t n t c o to f rt e e po v n r y rla i p o e sa h dt n n h o g h a eu ein a d c n t c i ,sr tc n r l o h x l ie e eg ee s r c s d t e o d n o u o i s g n n me u d ma ep o es t s t i i c n d a tg o b be t n r l h l t x l ie e p ea oe i d m a g r c s .I mo g f a ta v a e i t ea l o c to eb a i e po v si p r h r l l s sn i n s o t sn g s n i h s t e u e t e dsu b c ft e s ro n n o k,a d man a h tbl y o h u n lrc o rd c t r a eo h u ru d g r c n i ti t e sa it f t e t n e o k.Th o t l t h i n i n i es m h ba i s n g
中深孔反向光面爆破工艺在岩石巷道中的应用

中深孔反向光面爆破工艺在岩石巷道中的应用1.概述矿井概况任楼煤矿设计年产量150万吨,井田走向长度~14km,倾斜宽度~3.5km,井田面积43km2,可采储量。
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分水平主要石门开拓方式,分煤组煤层底板12~50m的布置运输大巷。
目前回采的中煤组主要岩石大巷布置在82稳定岩层中,岩石硬度系数一般f=2~6,局部地段可达到8。
矿井为高瓦斯矿井,接近煤层的岩巷瓦斯涌出量较大。
为了确保矿井2008年及以后一段时间年产量稳定增长,矿井近两年每月有7~8个岩石掘进工作面进行开拓准备。
岩巷施工现状分析任楼煤矿岩石大巷均采用锚梁网喷支护,巷道断面形状均为直墙半圆拱,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2006年以前均采用浅孔(1.6m~1.8m)正向光面爆破,爆破效果不理想,炮眼利用率偏低(一般75~%,平均约为84%),并经常出现眼底炸药拒爆现象,火工品消耗量也较高。
二水平主要运输大巷断面:B(净宽)×H(净高)=5.0m×4.1m,通常布置炮眼70个左右,眼深一般1.6m,使用三级煤矿许用水胶炸药,型号:PT--473型,规格:ф35mm×350mm,毫秒延期电雷管,全断面分两次起爆,炮眼爆破深度平均不到1.4m,循环炸药消耗量在45~50㎏,平均㎏/m3,炮眼利用率平均不到85%,平均月进度65m,单进水平较低。
2.爆破方式、爆破参数优化中深孔反向光面爆破中深孔反向光面爆破是指炮眼眼深在2~4m,采用反向装药,反向起爆,周边眼最后起爆的爆破方式。
其优点有:2.1.1 炮眼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单进和工效,降低单位炸药消耗量。
2.1.2 爆破后巷道成形规整,对围岩结构破坏小,提高了围岩自身的稳定性,既有利于巷道的支护,又增大施工安全系数。
2.1.3 由于成形规整,既减少了挖顶刷帮时间,又降低支护材料消耗。
针对任楼煤矿岩石巷道围岩条件,若采用“中深孔反向光面爆破技术”,将较好地解决此前岩巷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实现矿井高产高效。
光面爆破技术在碎裂岩层隧道开挖中的应用

光面爆破技术在碎裂岩层隧道开挖中的应用光面爆破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爆破方法,广泛应用于岩层隧道的开挖中。
其主要特点是利用陶瓷炸药或高能炸药在岩体中形成光面爆破面,使得爆炸能量集中,提高爆破效率,降低爆破损害。
本文将探讨光面爆破技术在碎裂岩层隧道开挖中的应用。
光面爆破技术的优点1. 爆破损害小光面爆破能够有效地将爆炸能量集中到岩体的目标位置,减少爆破损害,特别是对于碎裂岩层,其爆破损害更小。
这样可以减少硬岩开挖过程中出现的爆震、矿屑、飞石等现象,从而确保施工安全。
2. 爆破效率高光面爆破能够充分利用炸药的能量,实现在单次爆破中开挖更大的岩体,提高施工效率。
此外,光面爆破技术还可以通过控制爆破参数,实现快速、准确、可控的开挖,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
3. 环保节能光面爆破技术可以控制爆破过程中的烟气、噪音等污染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达到节能效果。
1. 碎裂岩层隧道的开挖碎裂岩层的物理性质复杂,令其难以开挖,对工程造成较大难度。
光面爆破技术可以利用其集中爆炸能量、损害小、效率高的优势,更好地解决碎裂岩层隧道开挖问题。
2. 深井开掘深井开掘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固硬岩层、软弱岩层、碎裂岩层等地层,传统的开挖方法费时费力,而光面爆破技术则能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3. 矿山开采矿山开采是需要大量的岩石爆破的行业。
与传统爆破技术相比,光面爆破技术能够更好地控制爆破效果,减少爆破损害,降低恶劣环境对施工带来的影响,同时,更好的保证了采矿效率。
总之,光面爆破技术凭借其安全、高效、环保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岩层隧道开挖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成为未来施工的主流技术之一。
光面爆破技术及其在岩巷掘进中的应用

光面爆破技术及其在岩巷掘进中的应用在岩巷掘进施工过程中光面爆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爆破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在爆破之后保证岩巷断面的完整性,并且对周围围岩不会产生较大的损伤,能够有效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为锚喷支护环节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在岩巷掘进中光面爆破技术以及种类、光面爆破技术在应用中的参数以及光面爆破技术应用的装药结构三个主要方面,旨在全面提高岩巷掘进工程展开中光面爆破技术高效率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岩巷掘进工程进行的安全性与效率性,促进煤矿开采行业得到迅速健康的运行与发展。
标签:光面爆破技术;岩巷掘进工程;应用探讨通常情况下巷道掘进技术使用掘进机掘以及钻眼爆破掘进两种主要的方式。
在岩巷掘进过程中,钻眼爆破法在掘进工作中的应用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钻眼爆破法在应用方式上又分为光面爆破与普通爆破这两种[1]。
在光面爆破过程中,巷道围岩不会产生较多的炮震裂缝,能够保证围岩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对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好的保障作用,对巷道的顶板管理以及巷道支护环节的具体展开十分有利,工程中巷道的成型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实际要求。
在钻眼爆破法中光面爆破比普通爆破的方式更加具有优势,因此我国在巷道掘进工程中提出了《煤矿安全规程》并严格规定,钻眼爆破法对岩巷的掘进必须使用光面爆破的方式。
一、在岩巷掘进中光面爆破技术以及种类分析(一)光面爆破在在岩巷掘进中光面爆破又被称为密眼小炮爆破,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对各种不同爆破参数进行选择,对装药量进行严格控制,并有效合理的对各种炮眼进行科学设置,按照一定的顺序利用岩石抗拉力的强度比自身抗压强度要低的特征,对爆破应力进行高效的组织,这种方式就是光面爆破,是一种人为控制的爆破方式。
光面爆具有较多优点,例如能够符合设计断面的轮廓要求,整个巷道的成型具有高度的规整性,能够全面保证围岩的稳定性,并且不会产生较多的炮震裂缝等问题[2]。
(二)光面爆破技术的种类分析按照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式差异性,能够将光面爆破分为三类,分别为普通光面爆破法、轮廓线光面爆破法以及欲裂爆破法,通常情况下在煤矿的开采以及岩巷掘进施工过程中使用普通爆破的方式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面爆破技术在泥岩﹑砂岩平互层开挖中的成功
应用
1.概述
隧道的光面爆破,多年来一直是各单位探讨研究的课题。
隧道实施光面爆破,既可以节省投资,加快工程进度,又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稳定作用,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但是隧道实施光面爆破,其影响因素较多,如地质岩层因素、装药结构、炮眼间距、钻眼精度及施工管理等,施工时必须综合考虑,才能保证隧道的光面爆破效果。
某隧道为分离式隧道, III﹑ IV类围岩占到隧道的70%,其地质状况主要为砂岩夹泥岩或泥岩夹砂岩,岩层主要为水平层,微至未风化,层间结合多数较差,有地下水。
笔者在隧道监理的过程中体会到只有抓好隧道的光面爆破,才能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2.云台山隧道泥岩﹑砂岩平互层的开挖超欠挖情况
隧道在刚进入III﹑ IV类围岩开挖时,隧道大部分岩层均为泥岩﹑砂岩平互层,有时泥岩和砂岩平互层为两层,有时为多层,砂岩强度往往较高,而泥岩强度低。
尤其是当拱顶为石质差的泥岩时,该部位开挖后容易掉块,要及时进行支护。
由于施工初期对这种围岩缺少认识,经常造成超欠挖情况,其中两种典型岩层及爆破效果情况示意见下图1。
3.泥岩﹑砂岩平互层的开挖控制措施
3.1全断面的光面爆破技术
光面爆破是通过正确确定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使爆破后的围岩断面轮廓整齐,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震动和破坏,尽可能维持围岩原有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爆破技术。
光面爆破主要有以下三大优点:①、光面爆破对围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扰动,尽可能的保存了围岩自身原有的承载能力,从而改善了衬砌结构的受力能力;②、光面爆破后围岩壁面平整,减少了应力集中和局部落石现象,保证了施工安全;③、光面爆破成型好,减少了超挖和避免欠挖,能节省大量混凝土超挖回填数量和降低单位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
3.1.1合理的钻爆设计是前提
以IV类围岩为例,其全断面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如下图2所示:
周边眼采用竹片、传爆线、小直径药卷(乳化炸药等)及导爆管雷管间隔装药,反向起爆,其余掏槽眼及辅助眼、底板眼均采用连续装药,反向起爆,孔口采用黄泥堵塞,堵塞长度约20cm。
装药结构见图3炮眼装药结构图
(1)掏槽眼
该隧道采用了大断面楔形掏槽技术。
从左、右两个方向掏槽,掏槽面积40m²,掏槽体积120m³左右,掏槽眼倾角及掏槽眼深度见全断面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图。
同时,为了减小大块率,在掏槽区中部布置了8个辅助孔,这8个孔与岩面垂直。
采用该种掏槽方法优点是爆力比较集中,爆破效果较好,根据大块率的要求可以适当增减辅助掏槽眼的个数。
装药长度一般为钻孔长度的70%.采用φ32mm的乳化炸药,装药集中度0.62kg/m。
表1 Ⅳ类围岩全断面开挖爆破参数表
(2)周边眼
周边眼沿隧道轮廓布置,对于均质岩体,基本上取等距离布眼,在断面拐角处必须布眼,且应考虑一定的外插角,外插角斜率控制0.03~0.05,使前后两排炮眼的衔接台阶为最小,一般控制在8-10cm。
光面爆破参数见表2:
表2爆破参数表
(3)辅助眼
辅助眼布置于周边眼和掏槽眼之间,沿隧道环向布置。
第一排辅助眼也即内圈眼距周边眼80cm。
第二排辅助眼距第一排辅助眼
110cm,环向间距99cm布眼,底部布眼间距为96cm。
全断面共布置52个辅助眼,炮眼直径均为φ42mm,第一排辅助眼垂直岩面钻眼,第二排稍倾向隧道中线方向。
辅助眼均采用直径φ32mm的乳化炸药连续装药,装药系数为0.50.
(4)底板眼
在隧道施工中,底板的超欠挖控制比较困难,由于底板眼几乎接近于地面,钻孔的操作相对困难,稍微控制不好,就会出超挖或欠挖。
同时装药量不足或过大也会影响底部的超欠挖。
钻孔时在地面上放置钢轨或工字钢,使钻孔能够按设计纵坡方向钻孔。
底板眼间距94cm,在边墙角部加密炮眼,底板眼加强装药,装药系数为0.63.
(5)装药与堵塞
在将炸药装入炮眼前,应将炮眼内的残渣、积水用高压风吹干净,并仔细检查炮眼的位置、深度、角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装药时应严格按照设计的炸药量进行装填。
炮眼堵塞与不堵塞对爆破效果的影响很大,在隧道爆破中,堵塞长度一般为最小抵抗线的0.2~0.5倍,最小不少于20cm,堵塞可采用分层人工捣实法进行。
(6)起爆顺序和起爆方法
起爆顺序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
采用导爆管雷管起爆法,起爆系统如下:
明火点火→导火索→火雷管→导爆管雷管→药卷或药包
采用复式联接网路,即局部簇联、全断面并联。
为了“准爆”应尽量采用双雷管起爆,万一组合雷管有一个拒爆,另一个还起作用,保证了传爆的可靠性。
联接网路示意图见图4 起爆网络图所示。
3.1.2准确的测量、放线是保证
测量放线是光面爆破按设计轮廓线开挖的重要保证,施工前要严格做好测量放线工作。
根据隧道中线和标高,按设计开挖断面(考虑预留变形量) , 利用全站仪发出的激光直接射于岩面上进行测量放线,并用红油漆画出断面轮廓线。
然后画出周边眼和底部眼,最后定出掏槽眼和辅助眼,并用油漆做出标记。
3.1.3严格的施工管理是关键
加强对钻眼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使钻眼人员深刻认识到钻眼精度
的重要性,认识到超欠挖的重要性,管理中钻周边眼要做到“准﹑直﹑平﹑齐”,即钻孔位置准,彼此平行,孔底落在同一横断面上。
钻眼要实行“定人﹑定机﹑定位﹑定质﹑定量”制度。
“定人”即指周边眼定人钻;“定机”即指每台风钻定人操作;“定位”即指将隧道周边分四至五个区域,每个区域定人钻眼,将周边开挖成型的质量控制“绑定”在个人身上;“定质”即指将周边开挖成型质量与钻眼人员的收入挂钩,以合理的奖罚激励钻眼人员提高钻眼水平,进而提高隧道开挖成型质量;“定量”即要求钻眼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质量,钻完炮孔,以减少作业循环时间。
同时针对开挖施工制定出光爆效果和开挖队的效益工资挂钩的奖罚制度,并指定分管领导专职负责此项工作。
根据每班的超欠挖情况,班后及时奖罚到个人身上,并及时兑现。
每月底对本月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先进,激励广大钻眼人员向先进学习。
3.2. 对泥岩﹑砂岩平互层的爆破超欠挖情况分析及处理
该隧道岩层情况变化较大,在施工监理的过程中对泥岩﹑砂岩平互层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分析:爆破主要的作用原理是当炸药在炮孔中爆炸时,其能量是沿炮孔周圈迅速释放,在释放过程中,爆炸能在介质中传播往往是沿最小抵抗线方向或介质弱面处集中。
当层理面处于拱腰及下台阶时,该部位炮孔最小抵抗线与层理面平行时,将减少爆破方量,可能顺层发生冲炮,容易留根底,造成该部位的欠挖,而隧道开挖严禁欠挖,因此还需要补炮处理,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又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当层理面位于拱顶时最小抵抗线与层理面垂直时,将扩大爆破漏斗,造成拱顶两侧超挖,并使块度降低,这样又必须进行超挖处的喷混凝土处理,既增大了投入,又影响了进度。
因此当岩层层理明显时,炮眼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层理面,如节理发育,炮眼应尽量避开节理,以防影响爆破效果和卡钻;同时针对不
均质岩体对爆破作用影响明显的情况,爆破参数要根据两种岩体的特性加以考虑,砂岩的周边眼间距比泥岩要稍小,装药量比泥岩要稍多,当层理位于起拱线至拱顶时,要减少该部位的装药量。
3.3 爆破效果的检查及爆破参数的修正
3.3.1. 爆破效果检查
每次爆破完成后都要对爆破的效果进行检查,检查主要项目有:断面周边超欠挖;开挖轮廓圆顺﹑开挖面平整情况检查;爆破进尺是否达到爆破设计要求;爆出石碴块是否适合装碴要求;炮眼痕迹留存率要求硬岩≥80% ,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基本均匀分布。
3.3.2. 爆破设计优化
每次爆破后根据爆破效果,分析原因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从而
不断地提高爆破效果,改善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泥岩和砂岩平互层分布情况﹑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修正炮眼眼距和用药量,特别是周边眼。
根据爆破后石碴的块度修正参数:如石碴块度小,说明辅助眼布置偏密; 块度大说明炮眼偏疏, 用药量过大。
根据开挖面凹凸情况修正钻眼深度, 使炮眼眼底基本落在同一断面上。
4.建议及体会
4.1 为确保光面爆破的效果,合理的光面爆破设计是前提,其中关键的是周边眼间距要布置好,装药量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并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
4.2 准确的测量放线和精确的钻眼是保证光面爆破效果的必要条件;
4.3当岩层层理明显时,炮眼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层理面。
如节理发育,炮眼应尽量避开节理,以防影响爆破效果和卡钻;
4.4不均质岩体对爆破作用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其爆破参数要根据两种岩体的特性加以考虑;
4.5 根据每次爆破完后的效果,及时分析原因并修正爆破参数,从而不断地提高爆破效果。
(岢临高速工程技术部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