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科学家名人故事: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

合集下载

拉瓦锡_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拉瓦锡_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4.简 单 土 质 : 石 灰 、镁 土 、钡 土 、铝 土、硅土等。
拉瓦锡具有非凡的科学洞察力和 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拉瓦锡毕生勤 奋, 每天六点起床, 从六点到八点进行 实验研究, 八点到下午七点从事火药局 长或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工作, 七点到晚 上十点, 又专心从事他的科学研究。星 期天不休息, 进行一整天的实验工作。
发 明故事 INVENTION&INNOV聂文颖
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 年, 20 岁的拉瓦锡取得了 法律学士学位。拉瓦锡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 家境富 有。所以拉瓦锡没有去律师所上班, 因为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 了兴趣, 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在地 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 拉瓦锡师从巴黎著名的化学家鲁伊 勒教授。从此, 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和妻子一生没有孩子, 但生 活非常愉快。她帮助拉瓦锡实验, 经常 陪伴在他左右。拉瓦锡的著作里的许多 插图都是他的妻子亲手画的。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拉瓦锡被 诬陷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 犯有叛国 罪, 于 1794 年 5 月 8 日处以绞刑。著名 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 说“: 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 而 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 来。”
定是什么气体被白磷和硫磺吸收了。
于是他又改进实验的方法: 将白磷放入一个钟罩, 钟罩里
留有一部分空气, 钟罩里的空气用管子 连 接 一 个 水 银 柱( 注 :
测定空气的压力) 。加热到 40℃时白磷就迅速燃烧, 水银柱上
升。拉瓦锡还发现“1 盎司的白磷大约可得到 2.7 盎司的白色灰
烬( P2O5) 。增加的重量和所消耗的 1/5 容积的空气重量基本接 近。”
自由之火, 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 有时说它能通过容

拉瓦锡发现氧气的故事

拉瓦锡发现氧气的故事

拉瓦锡发现氧气的故事
咱来唠唠拉瓦锡发现氧气的事儿。

那时候啊,大家对空气里到底有啥,那是迷迷糊糊的。

拉瓦锡就像个超级侦探一样,开始琢磨这个事儿。

拉瓦锡做了一个特别有名的实验。

他把汞,就是那种亮晶晶的、像银子一样但又有点怪味的金属,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加热。

这一加热啊,就像一场神奇的魔法开始了。

汞在容器里慢慢发生了变化,容器里的空气也跟着有了动静。

他发现加热后的汞变成了一种红色的粉末,这就有点奇怪了,汞怎么就变色了呢?更有趣的是,容器里的空气体积也变小了。

这就好比是一个房间里的东西突然变少了,空间也跟着变小了。

拉瓦锡那是个很有耐心的人啊,他继续研究。

他又把那个红色的粉末再加热,又变回去了,汞又出现了,而且还产生了一种气体。

这种气体可不得了,它能让东西燃烧得更旺。

拉瓦锡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

拉瓦锡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就知道了空气不是一种简单的东西,里面有一部分是这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他把这种气体命名为氧气。

这一发现啊,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大灯,让大家对空气的认识一下子清晰了好多。

拉瓦锡就这么靠着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断的探索,把氧气这个神秘的家伙从空气里给揪了出来,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它的存在。

化学小史(1)——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化学小史(1)——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化学小史(1)——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这期为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拉瓦锡是法国伟大的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743年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1761年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1763年获得律师资格。

拉瓦锡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然科学,其后组织参加对法国矿产的考察,1768年25岁的拉瓦锡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拉瓦锡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对近代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在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对物质基本构成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四元素说”与“燃素说”这两种理论上。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学说:“四元素说”“四元素说”起源于古希腊,经泰利斯、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发展起来,“四元素说”认为世界万物均是由土、气、水、火组成,并且这四种元素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毕达哥拉斯提出土、气、水、火是由冷、热、湿、燥四种基本物性两两组合形成的。

虽然“四元素说”的提出说明古希腊哲学家已经意识到世界的物质性,但是由于这种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统治着科学界,导致化学的发展停滞不前。

四元素说示意图“燃素说”17世纪,德国化学家施塔尔对大量燃烧现象进行总结后,系统地提出“燃素学说”,他认为火是由无数活性小颗粒构成的,这些颗粒可以与其他元素相互化合形成新的物质,也能以游离形式存在,这些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火焰,分散在大气中则使人感受到热量,这便是所谓的“燃素”。

他指出物体一旦失去燃素就会变成没有生命的灰烬,而当灰烬获得燃素,物体又会复活。

在当时有限的认识水平上,这两种学说能够较好地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些学说逐渐与许多新发现的自然现象产生矛盾,随着矛盾不断激化,拉瓦锡等一批近代化学先驱开始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推翻这些错误的学说。

“鹈鹕蒸馏实验”为推翻土是由水转化而来的论断,拉瓦锡设计了“鹈鹕蒸馏实验”。

他首先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到鹈鹕蒸馏器中,密闭后称量装置的总重量M1;然后连续加热装置101天,因为鹈鹕蒸馏器可以将水蒸气冷凝并重新流入到蒸馏器内部,所以在加热过程中不会造成水汽的蒸发,经过长时间加热会在装置底部析出少量沉淀物;接着称量加热后装置的总重量M2,比较发现M2=M1;更重要的是,拉瓦锡发现沉淀物重量恰好等于蒸馏器加热前后重量的减少值,并且加热前后装置中水的重量几乎没有变化。

[课外阅读]倒在断头台下的“近代化学之父”

[课外阅读]倒在断头台下的“近代化学之父”

[课外阅读]倒在断头台下的“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夫妇(油画)。

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路易斯·达维德作于一七八八年。

别样人间巴黎富家子弟安托万-洛朗·拉瓦锡20岁出头就拿到了律师执业证书,可在行将闯荡江湖之际他却决意改辙,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探索自然科学。

此前他在旁听化学课时发现,这门学问之系统性与理论化远远落后于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

具体而言,尽管那时候人们已经发现了大量独立的化学现象,但并没有一个适当的理论框架来综合这些相互隔离的零碎信息。

10年过后,小有成就的拉瓦锡俨然预见到了自己未来更大的辉煌。

1773年的一天,他在一个实验记录本上写道:“我注定要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然而,这个兴趣广泛、精力充沛、脑袋瓜也极棒的“科学达人”却没能预见到,20年后,作为化学革命之主要推动者的他,将会深深裹入原先被他看好的一场政治革命,并为之殉葬。

而他悲惨的人生结局,实际上在两年前迎娶漂亮的玛丽·安妮时就已铸定。

此事无涉“红颜祸水”。

拉瓦锡的“劫数”在于其岳父大人,一个旧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他把自己的女婿拉进了由一批商人组成的包税商集团。

这伙人把国王的部分征税承包下来后,又滥用职权横征暴敛、中饱私囊,激起了极大的民怨。

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头脑简单的拉瓦锡对此没有想得太多,他把“挣”到的钱几乎都投进了他所钟爱的科学研究。

而与他感情甚笃的玛丽·安妮则是他忠实的助手——她随他出席各种科学聚会,记录有关情况,并把他的论著译成英文,同时还添加注解、制作插图。

拉瓦锡在从事科学研究伊始就十分重视实验、精度和方法。

他说:“没有充分的实验根据,我从不推导严格的定律;没有足够的事实,我从不形成结论。

”当时人们普遍相信,物质可以燃烧的原因在于它含有燃素。

物质(比如木头)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燃素,所以将变得更轻。

可拉瓦锡却在实验中发现,某些固体物质(比如磷和硫)在燃烧之后重量反倒增加了。

化学之父拉瓦锡惨被砍头,法官说不需要科学你就乖乖上断头台吧

化学之父拉瓦锡惨被砍头,法官说不需要科学你就乖乖上断头台吧

化学之父拉瓦锡惨被砍头,法官说不需要科学你就乖乖上断头台吧拉瓦锡是18世纪末法国著名科学家,近代化学之父,出生于贵族家庭,一生担任过不少公职,曾协助政府收税,但这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1794年他被革命党逮捕,送上了断头台,年仅51岁。

和史瓦西、黎曼、赫兹等英年早逝的科学巨人一样,我们永远无从知道如果他们能正常过完一生,将会有多大的成就,为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变化。

拉瓦锡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辩识出多种不同元素,为现代化学奠定了基础。

在他被逮捕前,正在进行几项重要的化学实验,他对法官说,他愿意接受死刑,但希望能延缓到做完实验之后。

法官说,新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也不需要科学,你就乖乖上断头台去吧。

这让我想起了某超级大国的总统,他与这位法官何其相似啊!目前世界各国为遏止气候变暖所做出的努力,可能就会因为这位科盲的上台而付之东流,我们生命的摇篮可能因为权力加无知而面临更加深重的苦难,甚至可能是无法逆转的灾难。

霍金曾说过,到2600年,地球将因为人类对能源无止境的贪婪獲取,变成一颗散发红外辐射的红色星球,完全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必须早作打算。

过去150年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是科学界的共识,如果不及时应对,或许等不到2600年,我们的家园就会成为海底新的亚特兰蒂斯大陆。

当然,人类这样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至少目前看来如此,宇宙中尚没有任何文明的发展可以让人类以资借鉴,谁也不知道对能源的无限獲取是不是文明发展的必然,是不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

如果真这样的话,地球将悲哀地成为宇宙中独特的不断向外发出红外辐射的“红矮行星”,真有外星智慧文明存在的话,他们可以籍此轻而易举地发现我们。

但在目前阶段,在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的时候,权力加无知却可能断送所有的努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和无知战斗,不幸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败下阵来。

无知是一种瘟疫,极易传染,尤其在暴虐的人群中,拉瓦锡的悲剧就是明证。

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的故事资料

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的故事资料

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的故事资料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的故事资料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绩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成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针对那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建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

按照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楚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

1763年,年仅20岁的拉瓦锡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而且取得了律师从业证书。

拉瓦锡的父亲是一名很出名望的律师,家境富有,所以拉瓦锡没有马上去做律师。

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常常上山收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

在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拉瓦锡师从巴黎着名的伊勒教授学习化学。

从此,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是现代化学的开创人。

他的主要业绩是将过去和那时的许多实验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成为完整的学说。

1766年,年仅23岁的拉瓦锡“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论文,荣获了法国科学院金质奖。

1772年,由于他对天然水的研究卓有功效而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他所进行的长达百天之久的“烧干了水不会变土”的实验,是人所共知的。

通过这一实验,他推翻了物质不能互变的学说,并进一步证明了物质不灭的正确性。

对“燃素”学说持怀疑态度的拉瓦锡,实在难以接受“燃素”是物质燃烧原因的观点。

1772年2月,他读到了达尔塞的一篇研究报告,其中谈到“在高温下烧得灼热的金刚石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实验结果使他深受启发。

那么,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加热金刚石会如何呢?于是他把金刚石用调成糊状的石墨厚厚地包上一层,再把这些乌黑的圆球放在烈火中烧得通红。

几小时后,剥开石墨外衣,里面的金刚石竟然完好无损!拉瓦锡捉摸着:“金刚石的失踪看来与空气有关!莫非它与空气发生作用了?”这种想法和那时流行的“燃素”学说截然相反!为了证明自己的假想,他用白磷作了一系列实验,毫无例外,白磷燃烧以后产生的白烟比白磷重了,这证明“磷和空气发生了化合”。

拉瓦锡发现氧气的故事简要

拉瓦锡发现氧气的故事简要

拉瓦锡发现氧气的故事简要
拉瓦锡是法国的一位著名化学家,他以发现氧气而闻名于世。

拉瓦锡发现氧气的故事始于1772年,当时他开始进行一项研究,试图了解燃烧现象的本质。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燃烧是由“燃素”引起的,这种物质被认为是火的主要成分。

然而,拉瓦锡对这种观点产生了怀疑,他开始通过实验来研究燃烧现象。

在实验中,他发现燃烧物质在燃烧时会吸收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后来被命名为氧气。

拉瓦锡还发现,这种气体在燃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没有它,燃烧无法进行。

拉瓦锡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燃烧现象的理解。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而拉瓦锡证明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

这一发现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人们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拉瓦锡的发现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工作启发了其他科学家对化学反应的深入研究。

现代化学创始人拉瓦锡简介

现代化学创始人拉瓦锡简介

现代化学创始人拉瓦锡简介拉瓦锡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拉瓦锡吧。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 1794年5月8日),生于法国巴黎,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元素”的定义,并发表了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同时还创立了氧化说。

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

1778年任皇家科学院教授。

不幸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而死。

人物生平安托万;拉瓦锡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律师家庭,并在5岁时因母亲过世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

他在1754年到1761年间于马萨林学院学习。

家人想要他成为一名律师,但是他本人却对自然科学更感兴趣。

1761年他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获得律师资格。

课余时间他继续学习自然科学,从鲁埃尔那里接受了系统的化学教育和对燃素说的怀疑。

1764年至1767年他作为地理学家盖塔的助手,进行采集法国矿产、绘制第一份法国地图的工作。

在考察矿产过程中,他研究了生石膏与熟石膏之间的转变,同年参加法国科学院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征文活动获奖。

1767年他和盖塔共同组织了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矿产考察1768年,年仅25岁的拉瓦锡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1770年一派学者坚持波义耳已经否定的四元素说,认为水长时间加热会生成土类物质。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拉瓦锡将蒸馏水密封加热了101天,发现的确有微量固体出现。

他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发现容器质量的减少正等于产生固体物的质量,而水质量没有变化,从而驳斥了这一观点。

1771年拉瓦锡与同事的女儿,13岁玛丽-安娜;皮埃尔莱特结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名人故事:现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

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

1763年,年仅20岁的拉瓦锡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且获得了律师从业证书。

拉瓦锡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家境富有,所以拉瓦锡没有马上去做律师。

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

在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拉瓦锡师从巴黎着名的伊勒教授学习化学。

从此,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是现代化学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业绩是将过去和当时的许多实验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成为完整的学说。

1766年,年仅23岁的拉瓦锡“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论文,荣获了法国科学院金质奖。

1772年,由于他对天然水的研究卓有成果而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他所进行的长达百天之久的“烧干了水不会变土”的实验,是人所共知的。

通过这一实验,他推翻了物质不能
互变的学说,并进一步证明了物质不灭的正确性。

对“燃素”学说持怀疑态度的拉瓦锡,实在难以接受“燃素”是物质燃烧原因的观点。

1772年2月,他读到了达尔塞的一篇研究报告,其中谈到“在高温下烧得炽热的金刚石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实验结果使他深受启发。

那么,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加热金刚石会怎样呢?于是他把金刚石用调成糊状的石墨厚厚地包上一层,再把这些乌黑的圆球放在烈火中烧得通红。

几小时后,剥开石墨外衣,里面的金刚石竟然完好无损!拉瓦锡捉摸着:“金刚石的失踪看来与空气有关!莫非它与空气发生作用了?”这种想法和当时流行的“燃素”学说截然相反!
为了证明自己的设想,他用白磷作了一系列实验,毫无例外,白磷燃烧之后产生的白烟比白磷重了,这证明“磷和空气发生了化合”。

而白磷在燃烧过程中,只有1/5的空气可以助燃,拉瓦锡把这种空气暂时称为“有用空气”。

至此,应该说“燃素”学说可以推翻了,但拉瓦锡仍不肯冒然作出结论。

1774年,他又用天平在曲颈瓶中通过加热金属作了定量研究,结果仍然证明了他的设想!
“如果能从金属灰中提出纯的有用空气的话,那么,我的燃烧理论就无懈可击了!”按照他的这一新设想,1774年10月,他在加热汞灰之后,收集到的“脱燃素空气”果然具备了他对“有用空气”所预言的性质。

这时,拉瓦锡坚信:绝对没有“燃素”存在,可燃物质的燃
烧,或者金属变为煅灰并不是分解反应,而是与“有用空气”发生了化合!1777年,他把这种“有用空气”正式命名为氧。

一向严肃谨慎的拉瓦锡,从1772年到1777年的5年中,作了大量的燃烧实验,对燃烧之后产生的物质以及剩余气体一一加以研究,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

直到1777年,他才正式向法国科学院提出了研究报告,题目是《燃烧概论》。

这一理论彻底推翻了长达百年之久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燃素”学说,完全割断了化学与炼金术的联系,使得100年来在“燃素”学说错误基础上被颠倒了的全部化学又重新恢复了科学的本来面目,使化学这门科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化学发展史上,化全物的第一种合理命名法是拉瓦锡和另外三位化学家共同拟定的。

此后,化学反应过程及其定量关系才开始用初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明。

拉瓦锡以1787年建立的新化学语言和1789年出版的《化学基本教程》完成了化学革命,用17年的时间改造了化学科学。

拉瓦锡具有非凡的科学洞察力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他毕生勤奋,每天6点起床,从6点到8点进行实验研究,8点到下午7点从事火药局长或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工作,7点到晚上10点,又专心从事他的科学研究。

星期天不休息,进行一整天的实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