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影基础知识和概念
DVD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工作原理

LPCM格式的音频信号一般是以双路立体声的形式输出 的。与CD相比,DVD碟片上录制的LPCM格式的音频信号具有 更高的采样频率和量化比特数. 杜比AC-3音频信号的输出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利用同 轴电缆或光纤直接输出杜比AC-35.1声道环绕立体声数字 音频信号。另一种是在机内将杜比AC-35.1声道的音频信 号下混成两声道立体声信号输出,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输出 形式。还有一种是输出6个声道的杜比AC-35.1声道环绕立 体声信号。这三种方式只要配接相应的音频功放和音箱, 都可以获得高保真的环绕立体声效果。
3、DVD的特点
(1)、容量大:单面单层达4.7G。 (2)、DVD可记录图像,也可记录数据, 而且数据的读出码率较高: CD-ROM :150KB/S。 DVD-ROM: 1385KB/S是CD的9倍。 (3)、两种格式DVD与统一后的比较:
①、DVD存储容量大:对图像和声音采用了 不同于VCD的压缩标准,使DVD的图像、声音 质量得以提高。
②、图像方面:采用MPEG-2,使图像的 清晰度达到500线。 ③、音质方面:采用AC-3 (5.1声道)和 MPEG-2的音频编码。 ④、DVD有8种不同的语言,32种不同的字 幕,容纳不同结局版本的电影。
4、DVD与VCD、CD的比较
主要区别:(1)、激光头不同 (2)、解码电路的不同
DVD功能
三、DVD的新技术
1、双层、双面数据读取技术: DVD的巨大魅力在于它拥有超大的数据 容量。DVD扩大容量采用了如下方法: (1)、缩小数据凹坑的大小与轨迹之 间的距离。
①、凹坑的长度:0.83um → 0.4um ②、轨迹间距:1.6um → 0.74um
电影电视拍摄技术入门及常识理论知识

视音频技术基础课程目的:熟悉并掌握基本影像制作流程与技能能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时长15分钟的短故事片和记录片的拍摄与后期制作主教材:罗伯特.穆斯伯格《单机拍摄与制作》辅助参考:(美)琳恩.格罗斯等著《拍电影——现代影像制作教程》第一章影视制作概论第一节电影与电视关系总说一、电影与电视:差异从介质开始:赛璐珞胶片磁带蓝光盘数字电影16格-24格25帧高速慢动作数字电影: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0”、“1”信号)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象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
画框比:电影胶片的标准画框比(宽高比)4:3或者.33:1(标准电视画框比是4:3)美国标准宽银幕为1.85:1 高清电视为16:9 这2个数值比较接近胶片规格:胶片的规格由其宽度来表征,如最常见和通用的35毫米胶片,科教、农村放映的16毫米,以及超8毫米,70毫米胶片等。
胶片越宽,单位成像面积越大,成像越清晰。
关于imax: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
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不断有更宽、更高的imax银幕出现,如中国内地最大的imax银幕是东莞万达影城(22米,宽28米,总面积616平方米)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的10倍、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
从而决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电影更清晰、更亮丽。
3D影片: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
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
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
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
(精校版)影视基础知识

(精校版)影视基础知识完整word版,影视基础知识完整word版,影视基础知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影视基础知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影视基础知识的全部内容。
1影视艺术基础知识一、影视构成的基本单位第一节景和镜头的基本含义1.景:指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瞬间的空间呈现.2.景别:不同的画面叫“景别”,即摄影机和摄像机从各自不同的视距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时,所获得的各种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
(景和景别都是一种空间概念,即一种空间上的瞬息呈现。
)3.镜头: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
一个镜头就是指摄影机或摄像机从开拍到停止所拍下的全部影像。
(所以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景,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景.一个镜头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写,也可以由特写或近景、中景全景乃至远景。
)4.决定一部影片所使用的镜头数量的因素有哪些?多种因素决定:a.与影片的长短有关,规模大,放映时间长的影片,镜头的数量当然多一些;b.与片种样式有关,戏曲片、生活纪录片、打斗片、惊险片镜头数量相对多些;c。
与导演的美学追求和影片的艺术风格有关,如导演崇尚长镜头和纪实美学,那镜头用的就少.如果崇尚蒙太奇,追求戏剧性风格,所使用的镜头数就多.第二节各种景别的拍摄及造型功能1.景别大体分五类: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
2.特写:即视距最近的景。
它是影视艺术中进行细节描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用来突出地表现某一细节及细节动作的.它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在情绪,给这种情绪以形象性的强浓度表现。
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

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1、帧和帧速率20世纪最后十年,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电影行业,都在数字化的大潮中驶过。
的确,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使这一领域引入了全新的技术和概念,而且也给这一领域的节目制作、传输和播出都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乎于一般人的预料和想象。
像电影一样,视频是由一系列的单独图像(称之为帧)组成的,并放映到观众面前的屏幕上。
每秒钟放24~30帧/秒,这样才会产生平滑和连续的效果。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或者多个音频轨迹与视频同步,并为影片提供声音。
帧速率也是描述视频信号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每秒钟扫描多少帧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帧速率。
对于PAL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25帧,而对于NTSC 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30帧。
虽然这些帧速率足以提供平滑的运动,但它们还没有高到足以使视频显示避免闪烁的程度。
根据实验,人的眼睛可觉察到以低于1/50秒速度刷新图像中的闪烁。
然而,要求帧速率提高到这种程度,要求显著增加系统的频带宽度,这是相当困难的。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全部电视系统都采用了隔行扫描方法。
2、Premiere 6.0中常用图像文件格式介绍Premiere 6.0中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总共有12种,现在分别对它们进行简单介绍。
1).GIF格式GIF格式(图形交换格式)形成一种压缩的8位图像文件,这种格式的文件目前多用于网络传输,它可以指定透明的区域,以使图像与页背景很好地融为一体。
GIF图像可以随着它下载的过程,从模糊到清晰逐渐演变显示在屏幕上。
Animated GIF(动画GIF)图像可使网页生动活泼,上网的人肯定已经有所体会。
利用GIF动画程序,把一系列不同的GIF图像集合在一个文件里,这种文件可以和普通GIF文件一样插入网页中,GIF格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能处理256色,不能用于存储真彩色图像。
6).PCX格式PCX格式最早是Zsoft公司的PC Paintbrush图像软件所支持的图像格式,它的历史较长,是一种基于PC机绘图程序的专用格式。
电影知识理论基础

电影理论知识总结二、经典电影理论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著作: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1、“上镜头性”——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
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
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早期蒙太奇——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
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
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
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库里肖夫效应——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杂耍蒙太奇——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MPEG-4 专门针对多媒体应用的图像编码标准 MPEG-7 基于内容表示的标准,应用于多媒体信息的搜索、过滤、组织 和处理 (还未完成)
图:码流中数据包的传送 …… 视频包 音频包 空包 SI包 视频包 空包 SI包 ……
VOD(视频点播);
见下页的解释
NVOD(准视频点播);
数据广播(浏览局方限定的一些网页);
等等……
VOD业务和NVOD业务
VOD(Vedio On Demand)业务 : VOD就是实时视频点播业务,当用户想观看某个节目时,通过回传网络订购 该节目,电视台立刻为此用户专门开设一个传输通道,于是用户可以马上收 看该节目,网络上的流媒体电影就可以看作为视频点播的一种。
– 针对错误少的环境,例如交互式多媒体
– 分组长度可变一般比较长
比如存在硬盘上
• TS (Transport Stream) 传输流
的媒体文件 \DVD光盘等
– 针对易发生错误的环境将多个独立时间基点的
多道节目合成单独的数据流,属于同一套节目
的各个PES分组具有相同的时间基点,长度188个
字节。
为什么与分组(包)长度有关呢?
缩略语
下面这些常用的缩略语在后面会经常出现,
您可以先浏览一遍,后面具体碰到了再回来查阅。
• 缩略语:
– TS
传输流 Transport Stream
– PCR
节目参考时钟 Program Refrence Clock
– PSI
数字电影相关学习笔记

电影立体声还音系统设备1、电影还音系统:从放映机或服务器的声输出系统读取和送出的信号开始,经影院音频处理器一系列处理以后,由功率放大器加以功率放大,以驱动发声系统做最后电声转换,由各声道扬声器重放电影录制的声音。
2、电影还音系统的构成:放映设备声输出系统、影院音频处理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3、影院音频处理器:D/A转换、前置放大、降噪、解码、均衡、A/D转换等4、扬声器:电能→声能电影院放映系统设备:胶片电影放映设备、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胶片电影放映系统:胶片放映机、还音设备、银幕2、数字电影放映系统:数字放映机、服务器、电影立体声还音设备、银幕、其他相关配套设备DCP:Digital Cinema Package(数字院线文件包)1、前期拍摄目前电影在拍摄的时候,无非采用两种方式——胶片摄影机或数字摄影机,拍摄完成之后,素材需转换为数字中间片(Digital Intermediate,DI)以便后期制作,如果是胶片素材,那么需要用扫描仪进行数字化,一般是以2k的精度转换为DPX(Digital Picture Exchange)图片序列格式。
对于数字摄影机拍摄的素材,就要方便很多,比如变3和加4等采用的RED 或者ARRI ALEXA等数字机,都提供了相应的软件,直接将机内12bit RAW格式素材文件(类似单反的RAW)导出为DPX、TIFF等无损的数字中间片格式。
2、后期制作获得数字中间片之后,各种后期流程就可以开始了,对于胶片机扫描下来的素材,要先进行噪点及颗粒消除(Noise & Grain Removal)。
接下来就是剪辑、导出剪辑决定表(Edit Decision List,EDL),调色(Color Grading),特效(VFX),合成(Composting)以及混音(Sound Mixing)。
这些过程往往是电影制作中耗时最长的,尤其是一些特效较多的影片。
整部影片制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制作数字信源母带了(Digital Source Master,DSM),这个是之后所有版本的基础,格式方面没有特别的规定,但一般是转换为无损16bit TIFF图像序列或DPX序列,或存储至HDCAM-SR,音频部分是24bit 48Khz/96Khz的无损PCM文件。
数字影视制作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了解图像的色彩模式对于后面编辑工作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致力于计算机图像图形设计的人来说,熟练掌握色彩的继承知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色彩模式显示世界中的对象如果在计算机中表现出来,必须依靠不同的配色方式来实现。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配色方式。
1.色彩模式RGB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模式。
图像中所有的色彩都是由三原色组合而来。
所谓三原色,即指不能由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
三原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红、黄、蓝也被称为三原色。
三原色每个都可包含256种亮度级别,三个通道合成起来就可显示完整的彩色图像。
我们的电视机或监视器等视频设备,就是利用三原色进行彩色显示的。
在视频编辑中,RGB是唯一可以使用的配色方式。
在RGB图像中的每个通道可包含2的8次方个不同的色调。
我们通常所提到的RGB图像包含三个通道,因而在一幅图像中可以有2的24次方(约1670万)种不同的颜色。
如果以等量的三原色光混合,可以形成白光。
三原色中红和绿等量混合则成为黄色;绿和蓝光等量混合为青色;红和蓝等量混合为品红色。
在Premiere中调节对象色彩,可以通过对红、绿、蓝三个通道的数值进行调节,来改变图像的色彩。
三原色中每一种都有一个0~255的取值范围。
当三个值都为0时,图像为黑色,当三个值都为255时,图像为白色。
2.灰度模式灰度图像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
它只包含256级不同的亮度级别,只有一个Black 通道。
用户在图像中看到的各种色调都是由256种不同强度的黑色所表示的。
灰度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的颜色都要用8位二进制存储。
3.CMYK色彩模式CMYK是指青色(cyan)、品红(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
它是用于制作高质量彩色出版物的颜色模式。
CMYK是一种减色配色方式。
当几种颜色合起来时,将得到黑色。
这与RGB模式正好相反。
B色彩模式Lab是一种图像软件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外一种颜色模式转变的内部颜色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数字化电影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数字化电影是电影艺术展开
创造翅膀的新天地;数字化电影对于防盗版技术的突破使我们拥有了更高的保护技 术;数字电影非线性编辑不受时间限制,随意编辑,实现输入系统、图片处理的现 代化;软件、辅助设备、输出系统等技术的飞跃都会带给传统电影新面目;而在电 影之外,发展游戏产品、网络产品等,都为数字化电影时代的艺术家提供了飞速发 展的空间。
同时数字放映设备还可以为影院提供增值服务,如实时 播放重大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远程教育等等。改变了影院 胶片放映的单一模式,使之向实时、多功能、多渠 道、多方 位的经营模式转变。数字电影技术的巨大潜能,使之已经成 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数字电影的优势
1.技术优势 数字电影不仅避免出现胶片因光源照射导致的老化、褪 色,确保影片永远光亮如新,还可以凭借充分的像素稳定性 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而且观众再也看不到像雨点 一样的划痕磨损现象。 2.发行优势 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再需要洗印大量的胶片,既节约 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3.放映优势 数字传输技术的保障,使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 现质量损失,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无论多少家数字影院, 也不管它位于地球的什么位置,观众可坐在不同的数字影院 里欣赏同一部高质量的数字电影节目。同时数字放映设备还 可以实时播放重大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远程教育等等。
数字电影制作方式
它有三种制作方式:一是计算机生成; 二是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拍摄;三是用胶 片摄影机拍摄完成后,再数字化到电脑硬 盘里。从这三种拍摄方式的效果看,目前 用胶片摄影机拍摄的图像质量远远高于另 外两种方式。这是因为胶片的分辨率还远 不是目前数字电影的分辨率所能够赶得上 的。但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清晰 数字摄像机的分辨率技术指标会逐渐接近 甚至达到胶片摄影机的水平。
视频的基本感念
视频信号可分为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两大类:
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模拟视频是指每一帧图像 是实时获取的自然景物的真实图像信号。数字视频信号是 基于数字技术以及其他更为拓展的图像显示标准的视频信 息,数字视频与模拟视频相比有以下特点: (1)数字视频可以可以不失真的进行无数次复制,而模 拟视频信号每转录一次,就会有一次误 差积累,产生信号 失真。 (2)模拟视频长时间存放后视频质量会降低,而数字视 频便于长时间的存放。 (3)可以对数字视频进行非线性编辑,并可增加特技效 果等。 (4)数字视频数据量大,在存储与传输的过程中必须进 行压缩编码。随着数字视频应用范围不断发展,它的功效 也越来越明显。
●3D每个镜头的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制作实物模 型——扫描模型得到草图——电脑建模——还原质感—— 加入灯光、特效等渲染方面的后期处理——画面合成达到 最终效果。
数字电影优点及前景 ● 数字电影能演绎全新的5:1声道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极大地扩展了电影声 音的表现空间,使电影声音的感染力、震撼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图像效果 看,色彩更加鲜明、饱满,清晰度大大提高。虽然每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售价高达 上百万元,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胶片放映设备的10倍,但数字电影改变了胶片放 映时银幕中间亮、四边暗的缺陷,其均匀度近乎完善。此外,数字技术营造出极度 的虚拟空间和各种匪夷所思的景象,这些都是普通电影制作手段无法展示的。 ● 数字电影最大程度解决了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的损失问题,数字技术避免厂 传统电影从原始拍摄的素材到拷贝发7寸经过力多次翻制及电影放映多次后出现的 画面、声带划伤,即使反复放映也丝毫不影响响音画质量。 ● 制作好的数字电影可以通过数字软盘进行发行或通过国际卫星发送到世界各 地的影院放映,省去了费时费力的拷贝复制和运输过程。 ●数字化电影技术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天地,给正在衰落的电影产业注
数字电影基础知识和概念
数字电影真正的商业化是19世纪末在 20世纪初,是高科技的产物.随着计算机 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电影制作做不到 的镜头需要借助电脑完成,或者运用了电脑 技术会使影片更完美.于是传统电影引入数 字技术。从国际来讲,经过初期阶段的摸索, 目前数字电影技术已经很成熟,创作人员已 从过去单纯地运用数字特技逐步转化为将其 与传统摄制、传统特技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
数字电影的特点
数字电影不仅避免出现胶片老化、退色, 确保影片永 远光亮如新,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使观众再也看不 到任何画面的划痕磨损现象。此外,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 再需要洗映大量的胶片,既节约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以数字方式传输节目,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 损失。也就是说,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无论多少家数字 影院,也不管它位于地球的什么位置,都可以使不同地区的 观众同时欣赏到同一个高质量的数字节目。
数字电影与传统电影区别
● 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 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发 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 数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电子放映机 依托宽带数字存储、传统技术实现的。
● 数字化电影技术进入到了微观世界,它将图像分解 为最小的单元——像素,然后再重新组合,以改变或者重 建某一部分的影像和情景,创造出一般摄影方法根本达不 到的扣人心弦的镜头,在创作上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
国家广电总局《数字电影管理 暂行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数字 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 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 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 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 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 作品。
数字电影技术概念
数的。 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 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 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 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象与声音,放 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