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穴

合集下载

人体救命穴有哪些

人体救命穴有哪些

人体救命穴有哪些大家早上好![玫瑰][玫瑰][玫瑰]人体穴位关键作用:1.救命穴——人中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5.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病——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丹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疼,痔疮——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历兑34.肚子疼——下巨虚35.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水道37.嗓子失音穴——大钟38.黑眼圈,皮肤增白——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解溪42.糖尿病——腕骨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太溪45.便秘——带脉46.过敏性鼻炎——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痛,颈椎病——后溪51.腰间盘突出——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中渚56.咳嗽穴——中府57.夜间咳嗽——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明目穴——中渚60.乳腺炎穴——天池61.白发穴——浮白62.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曲泽67.高血脂——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三阴交71.抽筋、拧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率谷穴73.荨麻疹——太冲风池74.鼻出血——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间行77.骚痒、调解血液——血海78.腰背疼穴——委中79.肌肉萎缩——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神道81.通风——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光明85.心脏补血、抑郁——极泉86.冠心病——云门87.肾结石——筑宾88.落枕、偏头痛——外关89.电脑病——天窗90.中风穴——百会91.甲亢——天柱92.精神病——涌泉93.水肿——承浆94.口眼歪斜——颊车95.老人痴呆——老人痴呆穴(涌泉、醒脑、百会)96.静脉曲张——太渊97.黄褐斑——天容98.耳炎——前古(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前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99.中暑——十宣、人中100.心肌梗塞——极泉膻中101.半身不遂——风市、足三里102.发热——膻中(大椎、肺腧)103.瘫痪——环跳、阳陵泉、委中。

拔罐九大穴

拔罐九大穴

拔罐保健的九大要穴在以下9个穴位处经常施以拔罐,对养生保健及祛病有重要意义。

(一)百会百会别名三阳五会,本穴拔罐时常需理发,否则效果不好,影响疗效;拔罐不方便可以按摩百会穴左右81圈。

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效果。

其升提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奇效。

【位置】正坐,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头部中线与两耳连线交点处。

【作用】平肝熄火,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主治】中风失语、癫狂、痫证、头痛、眩晕、老年健忘、心悸、耳鸣耳聋、高血压、脑供血不足、鼻塞、脱肛、痔疮、绁泻、阴挺、口噤等。

(二)大椎大椎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之阳气,联络一身之阴气的作用。

根据病人体形,选择适当大小罐吸拔于大椎穴之上,留罐10~20分钟,到皮肤出现淤血现象为止。

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等疾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位置】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正中处,低头时明显。

【作用】解表清热,输风散寒;熄风止痉,安神益髓。

【主治】发热、头痛、咳嗽、气喘、咽炎、扁桃体炎、疟疾、精神病、血液病、消化系统病、皮肤病、瘫痪及一切虚弱证。

(三)内关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宜选择小号罐吸拔,留10~20分钟,至皮肤出现红色淤血现象。

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又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因此对肺脏、胃肠道疾病疗效也非常好,故被称为“救命穴”、“心脏穴”。

【位置】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

【主治】心悸、心痛、胸闷、烦躁、气短、胃痛、呕吐、呃逆、眩晕、失眠、癫狂、中风热病、中暑、偏瘫、哮喘、偏头痛、手麻等。

(四)合谷合谷即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此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

因此有“面口合谷收”之说法。

点穴能急救 牢记六大救命穴

点穴能急救 牢记六大救命穴

点穴能急救牢记六大救命穴导读:当身边有人急病发作时,常常因为手边没有药物或者距离医院太远而焦急万分,有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情况的恶化。

其实点穴也能急救,请牢记以下六大救命穴:点压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症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

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

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点压足后跟止鼻衄当发生鼻出血时,可以迅速掐捏足后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

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立即止血。

点压阳陵泉穴治胆绞痛患者胆囊炎、胆结石症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则可用点穴法止痛。

方法为: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寻找压痛点,即阳陵泉穴。

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

持续按摩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点压合谷穴治晕厥合谷穴位于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稍靠近第二掌骨处。

当病人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晕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

持续按揉2分钟至3分钟后,晕厥等症状可消失。

点压三阴交穴治肾绞痛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方3寸处。

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肾区急性剧痛。

疼痛突然发作时,患者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位。

反复按压揉3分钟至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点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

此时,病人可手持一枚5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

按压3分钟至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若每日定时按压3次~4次至阳穴,即可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温馨提醒:以上各种穴位的准确定位以及点穴方法,请广大朋友务必请教专科医生,切勿自行盲目操作,以避免引起不良后果!假酒会导致失明专家教你辩真假导语:真的白酒能通血脉,与寒气,治风寒痹痛、心腹冷痛。

图解88个精选穴

图解88个精选穴

图解88个精选穴全身穴位众多,仅经穴就有360多个。

综观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极少;而一病对应的最有效的穴位,却比比皆是。

专穴专用,今天就给大家带来超实用的88个救命穴超清晰对照图,赶紧收藏了!1、救命穴——人中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2、万能穴——合谷合谷穴:此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之所以成为万能穴,是因为它的作用十分多,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头痛、发热、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等病症。

3、长寿穴、强胃穴——足三里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太冲穴: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5、瘫痪穴、高血脂穴——环跳环跳:在臀外下部,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

7、疏筋穴——阳陵泉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9、补肾穴——太溪太溪穴: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0、止痛、冠心血管穴、心肌梗塞穴、发热穴——膻中膻中: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在胸骨体上。

11、补血穴、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12、止咳穴——尺泽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13、皮肤病穴、治痘穴——曲池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14、消炎穴——商丘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15、耳鸣穴——少海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16、电脑病穴、颈椎病穴——天窗天窗: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穴后,与喉结相平。

17、膝痛穴——内关内关: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88个救命穴,穴准病愈!

88个救命穴,穴准病愈!

88个救命穴,穴准病愈!全身穴位众多,仅经穴就有360多个。

综观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极少;而一病对应的最有效的穴位,却比比皆是。

专穴专用,今天就给大家带来超实用的88个救命穴超清晰对照图,赶紧收藏了!1、救命穴——人中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2、万能穴——合谷合谷穴:此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之所以成为万能穴,是因为它的作用十分多,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头痛、发热、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等病症。

3、长寿穴、强胃穴——足三里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4、消气穴——太冲太冲穴: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5、瘫痪穴、高血脂穴——环跳环跳:在臀外下部,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6、腰痛穴——飞扬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

7、疏筋穴——阳陵泉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9、补肾穴——太溪太溪穴: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0、止痛、冠心血管穴、心肌梗塞穴、发热穴——膻中膻中: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在胸骨体上。

11、补血穴、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12、止咳穴——尺泽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13、皮肤病穴、治痘穴——曲池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14、消炎穴——商丘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15、耳鸣穴——少海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16、电脑病穴、颈椎病穴——天窗天窗: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穴后,与喉结相平。

休克知识

休克知识

休克及时解决的办法----按他的人中穴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

平掐或针刺该穴位,可用于救治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的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

刺激人中穴为何有急救作用呢?这是因为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能使动脉血压升高,而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

刺激人中穴位,还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刺激人中,可以引起呼气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然而,人中穴对呼吸的影响并非都是有利的。

如连续刺激引起吸气兴奋或抑制,均可以导致呼吸活动暂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刺激手法的应用。

经研究表明,适当地节律性刺激最为合适。

在实际操作中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以每分钟揿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连续0.5-1秒为佳。

突然休克可掐人中穴急救导读:运用人中穴救治昏厥急症,是简单易掌握的应急性急救措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实为救命之法宝。

人中穴,民间称其为救命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

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跌仆、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刺激。

以每分钟20-40次为宜,可使患者很快苏醒。

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对人中穴的急救作用作了科学解释:1.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压。

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而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穴,都能使动脉血压升高。

2.刺激人中穴位,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弱性刺激人中穴,可以使呼吸持续性兴奋;连续强刺激人中穴,可以引起吸气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身体特效穴(收藏保存)医者良心

身体特效穴(收藏保存)医者良心

身体特效穴大全集(收藏保存)医者良心精品1、救命穴——人中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5、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病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穴——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穴——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胆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厉兑34、肚子痛穴——下巨虚35、胃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37、嗓子失声穴——大钟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42、糖尿病穴——腕谷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穴——太溪45、便秘穴——带脉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56、咳喘穴——中府57、夜间咳嗽穴——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60、明目穴——中渚61、乳腺炎穴——天池62、白发穴——浮白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67、高血脂穴——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74、鼻出血穴——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穴——间行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78、腰背痛穴——委中79、肌肉萎缩穴——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81、痛风穴——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穴——光明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86、冠心病穴——云门87、肾结石穴——筑宾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89、电脑病穴——天窗90、甲亢穴——天柱91、中风穴——百会92、精神病穴——涌泉93、水肿穴——承浆94、口眼歪穴——颊车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96、静脉曲张穴——太渊97、黄褐斑穴——天容98、耳炎穴——前谷99、中暑穴——十宣、人中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B]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1、急性咽炎治療方法:耳背靜脈放血,在耳背選取最明顯的靜脈,用指端搓揉以引氣,拇食指固定該處,用三棱針點刺,放出幾滴血即可。

人体《精、气、神》的开关 特效穴

人体《精、气、神》的开关 特效穴

人体《精、气、神》的开关特效穴,开九窍,打开关经络穴位是“精气神”的开关,可以调节神智、运化气血,预防疾病。

友情提醒:有病情穴位会自动报警,感觉是亿万年进化来的,最智慧的检测仪。

穴位是运动的,“宁失其穴,不失其经”,大道至简,不必死记硬背。

1、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2、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3、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眼花目黄有增生;4、肝经对应胆经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5、肝经后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6、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7、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8、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9、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10、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11、心到小指为心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口沉闷与头痛;心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目赤颧红口干燥,血液不良喜安静;心事过多压力重;12、小指肩窝小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至背痛;13、胸到中指心胞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血管病;心跳过快还便秘,心烦目赤上肢痛;14、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生活中常见到多岁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精力力充沛;而有的刚到55岁,就老眼昏花,牙齿脱落,满头白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5、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病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穴——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穴——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胆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厉兑34、肚子痛穴——下巨虚35、胃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37、嗓子失声穴——大钟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42、糖尿病穴——腕谷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穴——太溪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56、咳喘穴——中府57、夜间咳嗽穴——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60、明目穴——中渚61、乳腺炎穴——天池62、白发穴——浮白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67、高血脂穴——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74、鼻出血穴——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穴——间行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78、腰背痛穴——委中79、肌肉萎缩穴——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81、痛风穴——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穴——光明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86、冠心病穴——云门87、肾结石穴——筑宾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90、甲亢穴——天柱91、中风穴——百会92、精神病穴——涌泉93、水肿穴——承浆94、口眼歪穴——颊车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96、静脉曲张穴——太渊97、黄褐斑穴——天容98、耳炎穴——前谷99、中暑穴——十宣、人中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一病一个穴陳宇 qq5363389271、急性咽炎治疗方法: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

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

2、急性结膜炎治疗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

若配合患侧太阳穴点刺出血效更佳。

3、鼻出血穴位:大敦和隐白穴。

方法:紧握住出血鼻孔对侧的大脚趾,一直握住不放,直至出血停止。

按:直立位拍腘窝治疗流鼻血简单方便有效。

4、头痛穴位:风池舒胃穴(奇穴,位于剑突和第七肋骨之间)。

方法:患者坐位,女性应松开乳罩,医师站于患者右侧,左手拇食指紧按脖颈两侧的风池穴,右手中指如勾状按压舒胃穴,好像要把患者从地上提起。

一般不超过15秒钟患者就会感到头痛减轻。

5、呃逆穴位:攒竹穴。

治疗方法:用双手拇指的指甲按住攒竹穴(两眼眉头端处),同时深吸一口气,摒住呼吸,并弯下腰,直至憋不住气为止。

一般不超过一分钟就能止住呃逆。

6、戒烟穴位:(1)甜美穴(奇穴,位于列缺到阳溪连线中点)。

(2)率谷。

治疗方法:用1寸针。

垂直进针3—5mm深,同时请患者深呼吸,行针将气导入,使手腕甚至手臂有麻木感。

患者可能会有倦意或快感,但口中会有金属味或其他味道。

留针30分钟。

每日针一次,患者会有厌恶烟味感从而减少吸烟欲望,坚持一周左右就成功了。

7、落枕穴位:外关(手臂外侧中线,腕横纹上两横指处是穴)。

治疗方法:用1.5寸针,患侧取穴直刺1—1.2寸深。

提插捻转行针导气,运针5分钟,其间让患者转动颈部。

然后出针。

按:该穴治疗落枕极效,针入稍捻转令转动颈部马上活动自如。

8、胃痛穴位:足三里穴(膝眼下四横指,胫骨旁开一立横指处是穴)治疗方法:仰卧位,用1.5寸针直刺,加以捻转刺激,留针半小时。

对胃肠痉挛性疼痛,一般针下痛止,若想加强效果可配内关穴。

9、网球肘穴位:阿是穴(哪里最痛,哪里就是穴位)。

用针方法:先找出患处肌腱的阿是穴位置并做出标记。

用1寸或1.5寸粗针。

进针前要从两侧按紧肌腱,(固定)使之不能动,将针刺人,缓慢刺入肌肉,患者会感到放射状痛,提插行针1分钟,然后改变方向,再次提插捻转行针,仿佛要进一步破坏肌腱。

向不同方向刺入2—3次,然后留针30分钟。

按:隔日针刺一次,每次均要查找局部压痛点,一般2—3次可治愈。

10、晕车晕机穴位:神阙(肚脐)治疗方法:乘车前用伤湿止痛膏贴在神阙穴上,就是用膏药封住肚脐,就这么简单,我小时候晕车就是靠这一招,很有效!除非有什么大毛病,一般来说,有一种病就有一个对应的解决办法。

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从书中我看到,平时按摩头顶的百会,揉肚脐,捏脊,揉脚心,就会百病不侵,身强体壮。

从我的具体实践看,按摩这些穴位经常伴有排气,也就是放屁的情况,应该说是好事儿.居室需要经常打扫,人体也需要经常打扫,保养.不能只使用,不养护.耳穴的脑干穴,治疗头痛有点到即止的效果。

太溪穴对鼻子出血有特效。

行间可治高血压。

捏耳朵的痛点治各种炎症。

百会穴治疗感冒。

按肚脐治便秘。

揉脚心治失眠。

、穴名:下都(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取穴方法:手背四、五指缝尖上五分处。

主治:发烧。

手法: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

2、穴名: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动过速。

手法:揉按1-2分钟。

(60-70/分)3、穴名:通里(手少阴心经、络穴)取穴方法:神门穴上一寸。

主治:心动过缓。

手法:按揉1—3分钟,300-500次。

4、穴名:大陵(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取穴方法: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主治:失眠症。

手法:点按1—2分钟,直按斜上顶。

5、穴名: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取穴方法: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

主治:多汗症。

手法:直按斜顶向内关1—2分钟。

6、穴名:涌泉(足少阴肾经、井穴)取穴方法: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屈足卷趾时呈凹陷处。

主治:足心热。

手法:揉按36次。

7、穴名:盲俞(冲脉、足少阴之会穴)取穴方法:肚脐旁开五分。

主治:头痛。

手法:拇、中指按后,斜向上顶,左治右,右治左。

8、穴名: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取穴方法:两手虎口相交叉,食指尖所指筋骨凹陷处。

主治:头顶痛。

手法:直按斜向上顶。

9、穴名:悬钟(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取穴方法:足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主治:偏头痛。

手法:按揉3—6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0、穴名:定喘(华佗夹脊)取穴方法:在大椎旁开五分处。

主治:哮喘。

手法:斜向肩部顶1-2分钟。

11、穴名:止泻(任脉上,关元、石门中间)取穴方法:脐下二寸半取之。

主治:腹泻。

手法:直按稍斜上顶。

12、穴名:降压点(足厥阴肝经上)取穴方法:在大敦与太冲之间,主治:高血压。

手法:震颤点按1-2分钟。

13、穴名: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取穴方法:外膝眼下三寸,四横指。

主治:腹部疾患、高血脂症,止胃痛。

手法:直按斜向下1-2分钟。

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3一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14、穴名:大骨空穴(经外奇穴)取穴方法:拇指近节指骨与远节指骨连接横纹桡侧面中点赤白交界处。

主治:白内障。

手法:用力点刺,重手法效果好。

15、穴名:神庭(督脉)取穴方法: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脑疲倦,(醒脑)手法:中指点按刺激。

16、穴名:血海(足太阴脾经)取穴方法:髌骨内上缘二寸。

主治:眼皮浮肿。

手法:拇指强力度按压。

17、穴名:肩痛穴(足阳明胃经上,)取穴方法:足三里下约三寸左右,胫骨边缘。

主治:肩周炎。

手法:强力度按压1-2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8、穴名:扭伤穴(经外奇穴)取穴方法: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与阳池(手少阳三焦经)联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主治:急性腰扭伤。

手法:强力度,同时按压两臂的扭伤穴。

19、穴名:坐骨穴(新穴)取穴方法:大转子与尾骨尖联线中点下一寸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手法:拇指用力直按,斜向下顶。

20、穴名:足跟点(手针穴位)取穴方法:大陵穴与劳宫穴联线上找痛点。

主治:足跟痛。

手法:按揉1-2分钟。

21、穴名:承浆(任脉,)取穴方法:唇沟之中央凹陷处。

主治:小儿厌食症。

手法:中力度按揉3-5分钟。

22、穴名:遗尿点(手针穴位)取穴方法:手小指末节横纹中点。

主治:小儿遗尿(肾虚)手法:轻按揉1-3分钟。

23、穴名:天柱(足太阳膀胱经)取穴方法:颈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五分凹陷处,哑门旁开1.5寸。

主治:喉头肿痛。

手法:轻揉按2-4分钟。

24、穴名:太冲(足厥阴肝经,腧穴、原穴)取穴方法:足背一、二趾缝间上一寸五分处。

主治:鼻出血。

手法:垂直用力点按。

25、穴名:上迎香(经外奇穴)取穴方法:在眼内眦下五分处。

主治:鼻窦炎。

手法:按揉1-2分钟。

26、穴名:少泽(手太阳小肠经,井穴)取穴方法:手小指尺侧,距指甲0.1寸。

主治:急性结膜炎。

手法:拇指重掐法。

27、穴名:大抒(足太阳膀胱经)取穴方法: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主治:麦粒肿。

手法:直按斜向颈椎用力顶按。

28、穴名:冠心穴()取穴方法:左足背解溪穴(足太阳膀胱经)至2、3趾骨联合处联线中点。

主治:冠心痛,止痛。

手法:指端或用圆珠笔芯按压5分钟。

29、穴名:元骏穴()取穴方法:位于左手手掌心中指指关节下。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手法:一指禅推法点揉。

30、穴名:关元(任脉,小肠募穴)取穴方法:脐下四横指,中线。

主治:失眠。

手法:半卧后揉100-200下,45℃水泡足,按揉涌泉穴200下。

31、穴名:四白(足阳明胃经)取穴方法: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