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能的性质教学分析

合集下载

电场的能的性质高二物理教案5篇

电场的能的性质高二物理教案5篇

电场的能的性质高二物理教案5篇电场的能的性质高二物理教案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高二年级物理课教学,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析得出,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1、2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

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

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回顾,重点是与会考知识点的结合。

恰当的处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难度。

以会考要求为准。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选修3—2分为三章内容,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二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三章《交变电流》,第四章《远距离输电》,第五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在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比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及其技术应用,了解它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互动作用。

通过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三章《交变电流》第五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的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认识。

本模块中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一部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在会考的要求上完成选修3—2的教学。

在后半个学期的时间内对高一必修内容进行相应的复习。

旨在期未的会考考试中让学生以充足的知识与信心去通过它。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2、仔细研究教学指导意见与会考要求,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的知识点与难度,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4、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5、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6、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电场的能的性质高二物理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纲,以新编中学物理教材为本,在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多下功夫。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校备课组为主体,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物理教学质量。

高二物理教案:电场的能的性质

高二物理教案:电场的能的性质

§2 电场的能的性质一、电势1.电势: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势用字母φ表示。

①表达式:qW AOA =ϕ 单位:伏特(V ),且有1V=1J/C 。

②意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在数值等于单位电荷在那一点所具有的电势能。

③相对性:电势是相对的,只有选择零电势的位置才能确定电势的值,通常取无限远或地球的电势为零。

④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这里正负只表示比零电势高还是低。

⑤高低判断: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二、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①意义:等势面来表示电势的高低。

②典型电场的等势面:ⅰ匀强电场; ⅱ点电荷电场; ⅲ等量的异种点电荷电场; ⅳ等量的同种点电荷电场。

③等势面的特点: ⅰ同一等势面上的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ⅱ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 ⅲ电场线总是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三、电势差1.电势差:电荷q 在电场中由一点A 移动到另一点B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 与电荷量的q 的比值。

U AB =qW AB注意:电势差这个物理量与场中的试探电荷无关,它是一个只属于电场的量。

电势差是从能量角度表征电场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电势差也等于电场中两点电势之差①BA AB A B BA B A AB U U U U -=⎭⎬⎫-=-=ϕϕϕϕ②电势差由电场的性质决定,与零电势点选择无关。

2.电场力做功:在电场中AB 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等于电量与两点间电势差的乘积。

W AB = q •U AB 注意: ①该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②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③利用上述结论计算时,均用绝对值代入,而功的正负,借助于力与移动方向间关系确定。

四、电势能1.定义:因电场对电荷有作用力而产生的由电荷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

2.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的零点。

电场能的性质教学设计

电场能的性质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专题: 静电场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电场能的性质作者及工作单位考情分析近三年全国高考考查3 次,每年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分值为每题6 分。

教学目标1、电势高低和电势能高低的判断方法2、电场力做功与功能关系3、电场的等势面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势高低和电势能高低的判断方法2、电场力做功与功能关系教学方法教法:探究法,归纳法模式:读研点练悟学法: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课上:合作探究,小组展示,体验感悟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读研点练悟”五环节教学模式)预设教学学 设计意图环节教师的活动生活动创设情境ppt 导入: 电场能的性质激趣 导入1.电势能自主 考察学生的阅读和对知 (1)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 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 学习 识的提取能力点移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阅读读(2)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文本能的减少量, WAB = EpA - EpB 。

及材(3) 电势能的相对性: 电势能是相对的, 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料电荷无穷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地球表面的电突势能规定为零。

出”2.电势高低的四种判断方法读”判断判断方法角度依据电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线方向依据电场WAB根据 U AB= q(WAB) q ,将 W AB、 q 的正负号代入,力做由 UAB 的正负判断φ、φ 的高低AB功依据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正电荷周围电势为正值,场源负电荷周围电势为负值;靠近正电荷处电势高,电荷靠近负电荷处电势低的正负依据正电荷在电势较高处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电势较低处电势能大能的高低3.电势能高低的四种判断方法判断角度判断方法做功判断法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电势法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公式法由 Ep= qφ p,将 q、φp 的大小、正负号一起代入公式, Ep 的正值越大,电势能越大;Ep的负值越小,电势能越大能量守恒法在电场中,若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电荷的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反[ 名师点睛 ](1)电势、电势能的正、负表示大小,正的电势、电势能比负的电势、电势能高,而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两点电势的相对高低。

2024年第七章第2讲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案鲁科版选修3-1

2024年第七章第2讲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案鲁科版选修3-1
举例:如何理解电场能量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电场力做功的计算:电场力做功的规律,电场力做功的微观解释。
举例:如何根据电场力做功的规律计算复杂情况下电场力做的功?
(3)电势差的本质: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势差在电路中的应用。
举例:如何理解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4)等势面的理解和绘制:等势面的概念,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等势面的绘制方法。
2024年第七章第2讲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案鲁科版选修3-1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第七章第2讲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案鲁科版选修3-1
教学内容
本讲的教学内容来源于鲁科版选修3-1,第七章的第2讲,主要涉及电场的能的性质。具体内容包括:
(3)设计实践性作业:布置与电场能性质相关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在课堂管理方面,有时候无法有效地控制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在讲解电场能性质时,有时候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3)教学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举例:一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如何计算其电场能量?
(2)电场力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规律,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举例:一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如何计算电场力对其做的功?
(3)电势差:电势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势差的实际应用。
举例:如何计算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如何在电路中应用电势差?

高中物理_电场的能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电场的能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轮复习课《电场的能的性质》教学设计电场的能的性质教学目标:物理观念:理解描述电场能量的概念,如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具有分析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观念。

科学思维:学会推理电势高低、电势能大小的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具备分析电场中能量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电势、电势差、电场力的功教学难点: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应用;电势、电势能、电场力做功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问题①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由恒力做功公式W=FLcosα可以导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在电场中的初末位置有关系——与重力极为相似。

问题②当静止的电荷放入电场中,它将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动能增加,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看,一种能量的增加必定对应一中能量的减少,既然动能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了?引出电势能。

问题③功是能量转化的亮度,问题②中的转化是通过那种力做功来实现的?问题④在只受电场力的情况下,动能和电势能的转化遵循何种规律?E P1+E K1=E P2+E K2即:E KB-E KA=E PA-E PB。

根据动能定理:W AB=E PA-E PB当E PB=0时,即取B点坐在的面为零势能面时,E PA=W AB,即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

引出电势能的概念。

二、电势能1.定义:因电场对电荷有作用力而产生的由电荷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

2.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的零点。

3.电势能大小: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4.电场力做功是电势能变化的量度: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功的多少和电势能的变化数值相等,这是判断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的最有效方法。

定义电势φ三、电势1.电势: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场能的性质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电场能的性质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电场能的性质补充。

动思考本节课重点内容。

2做议讲评环节一带电粒子沿图1中曲线穿过一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且四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满足φa>φb>φc>φd,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图1A.粒子一定带正电B.粒子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C.粒子从A点到B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大D.粒子从A点到B点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1、布置问题2、提出问题,补充,评价。

3、引导解题,引导给出解题方法思考讨论,学生相互交换意见,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板演正确步骤1、突出本节课重点内容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20分钟3(1)总结提升环节(总结部如图2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取一点O,过O点作射线提出问题补充评价1、学生思考问题2、学生回答问题1、完成知识目标2、突破本3分钟分)OA=OB=OC=OD=10 cm,已知O、A、B、C和D各点电势分别为0、7 V、8 V、7 V、5 V,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最接近于()A.70 V/m,沿AO方向B.70 V/m,沿CO方向C.80 V/m,沿BO方向D.80 V/m,沿CO方向节课难点3(2)总结提升环节(能力提升部分). 如图3实线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已知c为线段ab的中点,过a、b的等势线的电势分别为30 V和10 V.则c点的电势()图3A.φc=20 VB.φc>20 VC.φc<20 VD.φc的范围无法确定4分钟。

高三物理《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材分析

高三物理《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材分析

高三物理《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材分析考点26 电场的能的性质考点名片考点细研究: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势面;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等。

其中考查到的如:XX年全国卷第15题、XX年全国卷第15题、XX年广东高考第21题、XX年海南高考第7题、XX年四川高考第6题、XX年全国卷第21题、XX年全国卷第19题、XX年安徽高考第17题、XX 年上海高考第19题、XX年全国卷第25题等。

备考正能量:本考点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试题往往以电场线、等势面为切入点,粒子的运动为物理情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

预计今后的高考此类问题仍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一、基础与经典.在静电场中,将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点指向B点B.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点指向A点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的高D.A点的电势一定比B点的高答案 c解析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说明B点所在等势面的电势一定比A点所在等势面的电势高,并非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由B指向A,故选项A、B、D均错误;根据功能关系,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的高,选项c正确。

2.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

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a=30°、c=90°,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b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V、V和2V,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分别为A.V、VB.0V、4Vc.V、VD.0V、V答案 B解析匀强电场中沿非等势面的直线电势均匀变化。

如图所示,设外接圆半径为r,则圆心o点电势为2V,oc为等势面,ge直径垂直于oc,gob=30°,ge为电场线,g点电势最高,e点电势最低。

电场强度E=,则g点电势为φg=φo+Er=4V,e点电势为φe=φo-Er=0,B正确,A、c、D错误。

3.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abcd,顶点a、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

电场能的性质教案

电场能的性质教案

考试时间:1小时
评分标准: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对电场能性质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汇报人:XX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理解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电场的定义和基本性 质
理解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
了解电场的能量表现形式
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掌握电场能的计算方法
掌握电场能的性质和特点
能够运用电场能计算公式解 决实际问题
理解电场能的概念和计算公 式
电场能的计算方法
定义:电场能 是电荷在电场 中受到的力所 做的功与该电 荷所带电量的
比值
计算公式: E=F/q
适用范围:适 用于任何电场, 包括静电场和
恒定磁场
注意事项:计 算时需要注意 电荷的正负号 和电场的方向
电场能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电 场能的性质和
特点
教学方法:通 过实验和演示, 让学生观察和 探究电场能的
课堂表现评估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情况,是否能够与其他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知识应用能力: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电场能 的性质。
课堂纪律:评估学生的课堂纪律情况,是否遵守课堂规定,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
实施步骤:教师提出问题或给出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评价。
应用范围:讨论法适用于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尤其适合于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导入新课
引入电场概念, 让学生了解电 场的存在和作

通过实验演示, 让学生观察电 场对带电粒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场能的性质教学分析
一、考纲考点:
1.电势、电势能Ⅰ
2.电势差Ⅱ
3.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Ⅰ
二、复习重点:
等量同(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分布特点、电势、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三、复习难点:电势、电势能的变化。

四、重点指导:
1.深刻理解电势、电势差、等势线的物理意义,能够熟练记忆各种常见电
场的等势线的分布图及其特征,能准确计算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2.掌握计算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常用途径和方法,会应用牛顿定律、
平衡条件
等研究电场力的性质,会用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研究电场能的性质。

3.高考真题。

五、难点突破:
1.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依据电场线方向、依据电势差的正负、依据场源电荷的正负、依据电势能的高低。

2.电势能高低的判断方法:
做功判断法、电荷电势法、公式法、能量守恒法。

六、教学课时:4课时
电势、电势能1课时
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2课时
练习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