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
广东省东莞市北师大石竹附属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北师大石竹附属学校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所含的蛋白质叫膜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膜蛋白都是糖蛋白B.膜蛋白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C.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脂质合成D.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可运输葡萄糖2.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A.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3.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b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c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图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C.图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D.图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B.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C.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大致相同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5.图2为用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中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⑤①B.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其营养成分中应含有32P C.图2中的⑥⑦分别代表搅拌、离心过程,其中⑦的目的之一是让B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6.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下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Ⅱ﹣3无突变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B.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C.Ⅲ﹣11的突变基因来自于Ⅰ﹣2D.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3)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4)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大于、等于、小于)300mg.(5)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左/右)移动.8.图1为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生物膜系统在其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以下相关的问题:(1)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 (填标号和名称)(2)图①~⑥中含有生物膜的细胞器有(填图中的标号),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3)如图2是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其中可能在上图细胞内进行的是.9.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图象,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的分离;图b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2)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①是死细胞②大量吸水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①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水分子进入红心萝卜A的细胞的速率会(不变,变大或变小)10.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图一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表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根据图表分析回答Ⅰ部分:(2)图二是该果蝇某染色体上基因序列,假设该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3)果蝇中截翅突变引起细胞核糖体含量降低,使突变体幼虫发育缓慢甚至死亡,原因是.II.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三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请同答下列问题:(1)甲类变异属于.(2)乙减数分裂产生种花粉,在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个a基因.(3)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后代中(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F1有种矮化类型,F2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4)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再以F1做父本,与甲回交.①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废纸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左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废纸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②中获得的酶是酶.(2)若从土壤中分离出上述微生物,应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加入形成红色复合物进行筛选,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3)接种后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为该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的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该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部分流程如图.请回答:(1)①代表的是过程.为获得A基因表达载体,需用同种酶对A基因和运载体进行酶切.除质粒外,也可作为运载体.将A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2)为获得A基因,还可根据A蛋白的序列,推测出A蛋白的基因序列,据此可利用化学方法合成A基因.(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获得的X叫细胞.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的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用图中的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北师大石竹附属学校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所含的蛋白质叫膜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膜蛋白都是糖蛋白B.膜蛋白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C.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脂质合成D.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可运输葡萄糖【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膜蛋白中部分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A错误;B、膜蛋白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B错误;C、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故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脂质合成,C正确;D、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可和胰岛素特异性结合,不能运输葡萄糖,D错误.故选:C.2.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A.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借助同位素原子以研究有机反应历程的方法.即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A正确;B、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细胞核和线粒体会进行DNA复制,而核糖体还原RNA,故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B正确;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会含有18O,因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C错误;D、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D正确.故选:C.3.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b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c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图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C.图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D.图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周期的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分析图1,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时间长,则a、c表示细胞分裂间期,b、d表示细胞分裂期,诱发基因突变时期应在间期,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在分裂期中的前期.分析图2,a点表示低温,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点表示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分析图3,bc段由于气孔关闭,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减慢,而C3的还原不变,导致C3的含量降低;de表示光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减慢,当降低光照时,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不变,C3的还原减慢,导致C3含量增多.【解答】解:A、图1中a和c表示分裂间期,b和d表示分裂期,因此c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故A错误.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不改变、活性较低;故B错误.C、图3中bc段是由于气温高,蒸腾作用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导致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de段是光强和温度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C3化合物的还原减低,导致C3化合物积累;故C错误.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1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B.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C.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大致相同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2、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3、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解答】解:A、细胞凋亡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升高,A错误;B、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B正确;C、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比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高很多,C错误;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B.5.图2为用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中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⑤①B.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其营养成分中应含有32P C.图2中的⑥⑦分别代表搅拌、离心过程,其中⑦的目的之一是让B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分析图1:表示DNA的两个基本单位,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腺嘌呤或胸腺嘧啶,④表示R基,⑤表示肽键(﹣CO﹣NH﹣);分析图2: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图2中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④R基、①磷酸,A错误;B、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于培养大肠杆菌,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能含有32P,B错误;C、图2中的⑥⑦分别代表搅拌、离心过程,其中⑦的目的之一是让B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C正确;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能量和酶等,而模板是噬菌体的,D错误.故选:C.6.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下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Ⅱ﹣3无突变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B.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C.Ⅲ﹣11的突变基因来自于Ⅰ﹣2D.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图示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8号为突变型,且Ⅱ﹣3无突变基因,所以该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据此答题.【解答】解:A、根据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且Ⅱ﹣3无突变基因,所以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A正确;B、根据系谱图可知,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所以该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B正确;C、由于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所以Ⅲ﹣11的突变基因来自于Ⅱ﹣7,C 错误;D、由于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所以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D正确.故选:C.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a] 类囊体薄膜,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B点以后.(3)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0﹣5和20﹣24(或20﹣5).(4)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588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77(大于、等于、小于)300mg.(5)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右(左/右)移动.【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分析题图:甲图:表示藻类植物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乙图:a表示类囊体、b表示叶绿体基质、c表示线粒体,其中①表示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②表示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该图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丙图:A点表示只有呼吸作用;AB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表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即光补偿点;BC段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丁图: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0﹣5只进行呼吸作用、5﹣6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6﹣19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19﹣20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和20﹣24 (或20﹣5)进行呼吸作用.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白天光合作用释放量.【解答】解:(1)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能量变化为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图乙中①表示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②表示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该图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B点以后.(3)丁表示图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时氧气的释放量会最小,吸收率最大.所以时段是0﹣5和20﹣24(或20﹣5).(4)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白天光合作用量﹣一昼夜呼吸作用量,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白天光合作用释放量大于300mg;图乙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表示白天(AB段)光合作用积累量,故该值大于300mg.呼吸速率为12,故24小时呼吸量为288,实际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300+288=588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释放氧气为44+12=56(mg/h).据光合作用反应式中:6CO2~6O2,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44+12)×=77mg.(5)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光合速率提高,实际光合量增加,故B右移.故答案为:(1)a类囊体薄膜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B点以后(3)0﹣5和20﹣24(或20﹣5)(4)588 77(5)右8.图1为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生物膜系统在其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以下相关的问题:(1)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⑤] 线粒体(填标号和名称)(2)图①~⑥中含有生物膜的细胞器有①⑤⑥(填图中的标号),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如图2是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其中可能在上图细胞内进行的是AD.【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分析图1:图1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①为内质网,②为中心体,③为细胞膜,④为核糖体,⑤为线粒体,⑥为高尔基体.分析图2:A表示对肽链进行加工,发生在内质网上;B表示纤维素的合成过程,而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发生在高尔基体中;C表示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D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解答】解:(1)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⑤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2)图①﹣⑥依次为内质网、中心体、细胞膜、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其中中心体和核糖体不含膜结构,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因此含有生物膜的细胞器有①⑤⑥;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A表示内质网膜,B表示叶绿体的类囊体膜,C表示高尔基体膜,D表示线粒体内膜,其中A和D可发生在图1细胞中.故答案为:(1)⑤线粒体(2)①⑤⑥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AD9.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图象,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图b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蔗糖溶液.(2)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成熟的植物细胞;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⑤①是死细胞②大量吸水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大于、等于或小于.(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①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低.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水分子进入红心萝卜A的细胞的速率会降低(不变,变大或变小)【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解答】解:(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图b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后,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质壁之间充满的是蔗糖溶液.。
2017届广东省北师大东莞石竹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广东省北师大东莞石竹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已知,且,则tanα=()A.B.C. D.2.设{a 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a1=1,a5=16,则数列{a n}的前7项的和为()A.63 B.64 C.127 D.1283.设a,b表示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α且a⊥b,则b∥αB.若γ⊥α且γ⊥β,则α∥βC.若a∥α且a∥β,则α∥βD.若γ∥α且γ∥β,则α∥β4.将函数y=cos 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A.y=cos(2x﹣)B.y=cos(2x﹣)C.y=cos(x﹣)D.y=cos(x﹣)5.等差数列{a n}中,a1+3a8+a15=120,则2a9﹣a10的值为()A.20 B.22 C.24 D.﹣86.经过两点A(4,2y+1),B(2,﹣3)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y=()A.﹣1 B.﹣3 C.0 D.27.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2,若a2,a4,a8成等比数列,则{a n}的前n项和S n=()A.n(n+1) B.n(n﹣1)C.D.8.椭圆=1的离心率为,则k的值为()A.﹣21 B.21 C.﹣或21 D.或219.已知圆C的半径为2,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3x+4y+4=0与圆C相切,则圆C的方程为()A.x2+y2﹣2x﹣3=0 B.x2+y2+4x=0 C.x2+y2+2x﹣3=0 D.x2+y2﹣4x=0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4πB.12πC.24πD.48π11.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两点,如果x1+x2=6,那么|AB|=()A.6 B.8 C.9 D.1012.定义运算=ad﹣bc、若cosα=,=,0<β<α<,则β等于()A.B.C.D.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

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1,3,5,75,6,7M N MN ===,,则( )A 、 {}5,7B 、 {}2,4C 、{}2,4,8D 、{}1,3,5,6,72.已知全集U R =,则正确表示集合{}1,0,1M =-和{}0,1N =关系的韦恩(Venn )图是( )3.若集合M={}x|x ≤2 ,N={}2|30x x x -= ,则MN= ( )A 、{}3B 、{}0C 、{}0,2D 、{}0,3 4.已知集合{}{}1,2,3,4,2,2M N ==-,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N M ⊆B .M N M ⋃=C .M N N ⋂=D .{}2M N ⋂=5.若函数0()(2)f x x =-,则定义域是( )A 、{|0}x x ≥B 、{|2}x x =C 、{|2}x x ≠D 、{|0,2}x x x ≥≠且 6.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 )A .(3,1,1]y x x =∈- B .322-=x y C .21x y = D .x y =7.下列四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x x g x x f ==,2B.()()xx x g x x f 2,==C. ()()x x g x x f ==,33D. ()()()42,x x g x x f ==8.某学生离家去学校,由于怕迟到,所以一开始就跑步,等跑累了,再走余下的路,下图中y 轴表示离学校的距离,x 轴表示出发后的时间,则适合题意的图形是( )9.已知函数2()4,[0,1]f x x x a x =-++∈,若()f x 有最小值2-,则()f x 的最大值为( ).1A - .0B .1C .2D10.已知函数)127()2()1()(22+-+-+-=m m x m x m x f 为偶函数,则m 的值是( ).1A B. 2 C. 3 D. 411.如果偶函数)(x f 在区间[2,6] 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那么)(x f 在区间[]6,2--上是( )A .增函数且最小值是5-B .增函数且最大值是5C .减函数且最大值是5D .减函数且最小值是5- 12.在集合{,,,}a b c d 上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那么d ⊗()a c ⊕=( )A .aB .bC .cD .d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21,2,31,1,3,1,3A a a B A B =--=⋂=,则a = 14.已知⎩⎨⎧<+≥-=)6()2()6(5)(x x f x x x f ,则()3f =15.若集合{}{}|23,|14A x x B x x x =-≤≤=<->或,则集合A B ⋂=16. 22,1,(),12,2,2,x x f x x x x x +≤-⎧⎪=-<<⎨⎪≥⎩若()3f x =,则x 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17.(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全集R U =,集合{}31≥-<=x x x A 或,{}312≤-=x x B . (Ⅰ)求B A ; (Ⅱ)求)(B C A U ; (III))()(B C A C U U .18.(12分)已知函数2()1f x x x =-+,求:(1)()f x 的单调区间 ;(2)()f x 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9.(12分)集合}{2=8160,A x kx x k R -+=∈.若集合A 至多有一个元素,试求实数k 的范围,并写出相应的集合A .20.(本题12分) 已知函数21(),1f x x =- (1)求()f x 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f x 的奇偶性,并证明;(3)用定义证明函数()f x 在1+∞(,)上是减函数。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初唐四杰”堪称盛唐精神的探路者。
虽然见识了太多艰辛困顿,前途未卜,现实充满无法预见的种种未知,但他们却以超乎寻常的坚定与执着,自由驰骋在对理想的追逐和对未来的诗意想象之中。
诗歌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式,他们通过诗歌创作,把逐梦路上的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
历史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
几百年来的政治风云和民族融合,造就了唐代文化的博大与包容。
文人士子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论出身,无问西东。
在政治风云中家道中落的旧族,因时事变幻而乘势突起的新贵,以及依靠创新制度和灵活政策而发家致富的百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运的万丈雄心。
依靠门第与家世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新生的科举制度提供了依靠才学进身的仕宦途径,并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
是否科举及第已经成为人生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尺。
即如祖孙三代都担任最高层命令文字撰写之职的河东薛氏,到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中书令的薛元超这一代,也要感喟自己未能科举出身的憾恨人生。
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参修国史。
”科举制带来的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价值追求,已经深植于各阶层人士的心中。
对于没有应举条件的士子来说,应募从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
即使科举(包括各种科目)及第的文人,也都在同一个时期通过杨炯的诗句集体喊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豪言壮语。
堪称唐代第一代边塞诗人的骆宾王也写有《从军行》诗,表达了“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的豪情壮志。
“四杰”以旷达的心胸来面对辛酸的人生。
我们熟悉的骆宾王,曾给主持铨选的裴行俭写诗致意,虽然感叹“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
【精编文档】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6月月考试卷文.doc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6月月考试题文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x|﹣2<x≤4},B={x|x>0},则A∩B=()A.(0,4] B.(0,2] C.(﹣2,0)D.(﹣2,+∞]2.设复数(i是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A.i B.﹣i C.﹣1 D.13.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A.B.C.D.44.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3+a5=a4+2,则S7=()A.﹣14 B.﹣7 C.7 D.14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某社区65户高收入家庭,28户中等收入家庭,105户低收入家庭中选出100户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一项指标,应采用的最佳抽样为分层抽样.B.线性回归直线∧∧+=abxy一定过样本中心点()C.若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的值越接近于1 D.若一组数据1、a、2、3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6.已知向量=(2,1),=(m,﹣1),且⊥(2),则m的值为()A.1 B.3 C.1或3 D.47.箱子里放有编号分别为1,2,3,4,5的5个小球,5个小球除编号外其他均相同,从中随机摸出2个小球,则摸到1号球的概率为()A.B.C.D.8.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3x+y的最小值是()A.0 B.﹣1 C.﹣D.﹣9.若ab>0,=1,则a+b的最小值是()A.4B.7C.8D.710.△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60°,c=8,a=b+2,那么△ABC的周长等于()A.12 B.20 C.26 D.11.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焦距为2c,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若|AB|=2c,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A.B.C.D.12.设函数f(x)=,则满足f(x+1)<f(2x)的x的取值范围是()A.(﹣∞,﹣1] B.(0,+∞)C.(﹣1,0)D.(﹣∞,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圆C:(x﹣3)2+(y+1)2=4与直线l:x+y﹣2=0交于M、N两点,则|MN|=.14.曲线y=2lnx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15.如果函数f(x)满足f(n2)=f(n)+2,n≥2,且f(2)=1,那么f(256)=.16.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则四棱锥A 1﹣BB 1D 1D 的体积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2分)已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是前n 项和,且a 2+a 6=l 6,S 5=30.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b n }满足:b,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18.(12分)汕尾市基础教育处为调查在校中学生每天放学后的自学时间情况,在本市的所有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进行调查,现将日均自学时间小于1小时的学生称为“自学不足”者.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后,得到如下2×2列联表,已知在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1人,为“自学不足”的概率为.(1)请完成上面的列联表;(2)根据列联表的数据,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自学不足”与“配在智能手机”有关?附表及公式:,n =a +b +c +d19.(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D⊥底面ABCD,PD=AB =2,E,F分别为AB,PC的中点.(1)证明:直线EF∥平面PAD;(2)求三棱锥B﹣EFC的体积.20.(12分)已知椭圆C:+=1(a>b>0)的两个焦点和短轴的两个端点都在圆x2+y2=1上.(1)求椭圆C的方程;(2)若斜率为k的直线经过点M(2,0),且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试探讨k为何值时,OA⊥OB.21.(12分)已知函数f(x)=e x﹣x.(1)求函数f(x)的极值;(2)若对任意x>0,有解,求a的取值范围.22.(10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1)写出直线l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已知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l' 过点M(2,0),且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试求|MA|•|MB|.高二年级6月考考试文科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共5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须作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横线上。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2018级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时间为0.04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A .0.1m/s B. 100 m/s C. 4 m/sD. 0.4m/s【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可以求出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的大小.【详解】由于挡光条宽度很小,因此将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当作瞬时速度.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表达式0.0040.1/0.04d v m s t ===.故选A . 2.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运动方向相反B. 0~4 s 内,A 、B 的位移相同C. t=4 s 时,A 、B 的速度相同D. A 、B 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根据图线的纵坐标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象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详解】由图看出,速度均为正值,说明A 、B 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 错误.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4s内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故B错误;由图读出,在t=4s 时,A的速度等于B的速度.故C正确;图象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斜率的符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根据图象可知AB的斜率符号相反,即二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C.3.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x,则质点前两秒内通过的位移为A. xB. 0.5xC. 0.8xD. 1.8x【答案】C【解析】【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比,据此回答.【详解】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1s,第2s和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因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x,则质点前两秒内通过的位移为0.8x,故选C.4.重为20 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一个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A. 2 N,水平向左B. 2 N,水平向右C. 12 N,水平向右D. 8 N,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根据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N等于物体的重力G,由f=μN求解摩擦力大小.【详解】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受到水平面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N等于物体的重力G,则摩擦力大小为f=μN=μG=0.1×20N=2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计算,不能头脑简单认为摩擦力方向与水平力F的方向相反,是水平向左.5. 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A.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CB. OBC. OCD. OA【答案】D 【解析】:选A.法一:三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在增大C 端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判断谁先断,实际是判断三根绳子谁承担的拉力最大.O 点所受三力如图甲所示,由于三力平衡,即F 1与F 2的合力F 与F 3相平衡,从图中直接看出,F 1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F 2、F 3均为直角边,因此F 1必大于F 2和F 3.当增大C 端重物质量时,OA 首先承受不住,先断,选A.法二:三力F 1、F 2、F 3平衡,则首尾相接必成一封闭三角形,如图乙所示,由图看出F 1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最大,因而OA 先断.法三:F 1沿水平和竖直两方向正交分解,如图丙所示,F 1的水平分量与F 2平衡,则有F 1>F 1x =F 2;同理F 1的竖直分量与F 3平衡,有F 1>F 1y =F 3,因此F 1最大,OA 先断.6.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 1和F 2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o时合力为F ,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2F B. 2F C.FD.2F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当二力夹角为90°时,则22212F F F =+,所以F 1=F 2=2F .当夹角为为120°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力与分力相等,所以F合=F1=2F,故A正确.考点:力的合成.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 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 sC. 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D. 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40 m处相遇【答案】AB【解析】【详解】通过图像可知A先运动,B在A运动了2s后开始运动,两者发生的位移都是正方向并且在增大,所以朝着同一方向运动,故A错误,B正确;位移图象x-t图像的斜率可表示速度的大小,所以两条直线的斜率不同,所以速度不同,C错误;位移图象两只线相交,说明位移相同,所以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s 在距原点20 m 处相遇,D正确.8.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 初速度为5m/s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 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 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答案】AD【解析】【分析】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12at2,即可求得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求出前2s内的位移之后,与时间相比即可求得平均速度.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根据推论:△x=aT2求解.速度增量根据△v=at 求解.【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12at2,质点的初速度为v0=5m/s,加速度a=2m/s2,选项A正确;物体前2s内的位移x2=5×2+22m=14m,所以其平均速度为7m/s,故B错误;根据∆x=aT2可知任意相邻的 1 s内位移差都是2m,选项C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邻的1s时间内的差:△v=at=2×1m/s=2m/s,故D正确.故选AD.【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12at2,推论△x=aT2等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应用.9.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绳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 细绳对小球没有拉力的作用C. 轻弹簧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D. 轻弹簧对小球没有弹力的作用【答案】BC【解析】【详解】如果小球受到弹簧弹力和绳子拉力作用,则弹簧弹力方向向上,绳子拉力会在水平方向有分力,使得小球的加速度不为零;所以小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的弹力T等于重力,即T=mg绳子拉力为零,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10.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则A. 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B. 木块受到静摩擦力C. 木块所受合力为2 N,方向向左D. 木块所受合力为零【答案】BD【解析】【详解】由题意,木块原来受到F1=10N,F2=2N,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得知,此时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F1-F2=8N,所以木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范围为f m≥8N.若撤去力F1,F2=2N<f m,所以木块不能被拉动,保持静止状态,但木块有向左运动趋势,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C、D由上分析可知,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得知,木块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1.如图,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斜面上有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着斜面向下B. 小车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着斜面向下C. 墙壁对小车有向左的支持力D. 墙壁对小车没有支持力【答案】BD【解析】【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是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同时画出受力的示意图,本题可以先对m受力分析,再对Mm整体受力分析.【详解】先对物体m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选项A错误;对M受力分析,受重力、m对它的垂直向下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同时地面对M有向上的支持力,选项B正确;对Mm的整体,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墙壁对小车没有支持力,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BD.12.如图所示,A、B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用细线相连,两次连接情况中细线倾斜方向不同但倾角一样,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先后用水平力F1和F2拉着A、B一起匀速运动,则A. F 1>F 2B. F 1=F 2C. 绳子拉力F T1>F T2D. 绳子拉力F T1<F T2【答案】BD 【解析】 【分析】对整体受力分析可得两种情况下拉力的大小关系;再对A 物体受力分析可得出绳子拉力的大小关系. 【详解】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由物体匀速运动可知:水平方向有:F=f ;竖直方向有:N=G ;又:f=μN ;可得:F=μG ,对两次拉动来说,μ、G 都相同,故而拉力相等,故A 错误,B 正确;对A 受力分析可知,A 受重和、支持力及绳子的拉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对第一种状态有:F T1cosθ=μ(mg-F T1sinθ);解得:1T mgF cos sin μθμθ=+;对第二状态有:F T2cos θ=μ(mg+F T2sinθ);解得:2T mgF cos sin μθμθ=-故F T1<F T2;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重点就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来分析,从而避免陷入对其复杂的内部作用的讨论,可以简洁的得到所要的结果.三、实验题:13.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乙所示,根据给出的A 、B 、C 、D 四段回答:甲(1)在B 、C 、D 三段纸带中为3,4两点的纸带,选出纸带A 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填B 、C 或D);乙(2)纸带A 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是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从纸带A 上可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______ 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1)C ; (2). (2)3.47; (3). (3)9.00 【解析】 【分析】(1)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可以判断是哪条纸带.(2)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1点时的速度,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出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详解】(1)由A 图可知:s 2-s 1=aT 2=9cm ,因此s 4-s 2=2aT 2=18cm ,即s 4=57.2cm ,故纸带C 满足条件,即在B 、C 、D 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 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C .故选C .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可知:1210.3020.3923.47/20.2s s v m s T ++===. 由逐差法可得:s 4-s 1=3aT 2;所以:241220.4820.3029.00/3301s s a m s T --===⨯.; 【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通过纸带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要在平时练习中加强训练.14.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 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如下,其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得出结论.【答案】(1).(1)F′;(2). (2)B;(3). (3)①C,(4). E;(5). ②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6). 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解析】【分析】(1、2)明确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误差的存在,知道该实验中“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3)步骤C中只有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进一步才能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步骤E中只有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O,才能表示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详解】(1)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在重合;(2)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故B正确,ACD错误;(3)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点睛】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四、计算题:15.如图所示,玩具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长为l=0.04m ,向右做速度为v 0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车的正前方x 0=0.3m 处的正上方H=0.2m 高处,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210m/s g =,不考虑小球碰撞反弹),求: (1)若小球能落在车面上,下落所用的时间t(2)为了使小球能落在车面上,小车的速度v 0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0.2s ;(2)01.5m/s 1.7m/s v ≤≤ 【解析】 【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高度一定,则下落的时间一定,小球落在小车上,则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于x 0,小于(l+x 0),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车速度的范围. 【详解】(1)小球下落过程212H gt = 得0.2t s =(2)若车前端碰到小球,有00=x v t 得0 1.5m/s v =若车后端碰到小球,有00x l v t += 得0 1.7m/s v =则01.5/ 1.7/m s v m s ≤≤16.如图,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 ,环A 与球B 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 =0.4 kg 和m B =0.3 kg ,由于B 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使环A 与球B 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绳始终保持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作出所研究的对象受力分析图,并求:(答案可带根号) (1)B 球受到的水平风力F 风大小和绳子拉力T 大小;。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0X3=60分)1。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据此回答下题。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 平均温度过低B. 平均温度过高C. 温度变化无常 D。
昼夜温差过大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图中所示的黑子相对数变化周期约为()A。
7年 B. 11年 C. 17年 D。
19年3.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4.图中显示,60°~70°N,166°W~41°E测站测得年均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的关系() A。
呈正比 B。
呈反比 C. 呈正相关 D。
呈负相关5.北京和东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东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东莞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中的“地”所在的纬线是:A。
配套K12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 分,共15 题,共60 分)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他们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且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3.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③真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A.②④ B.②③C.①② D.①②③4.关于颤藻和黑藻的说法正确的是()A.颤藻和黑藻细胞内的D NA 都呈环状B.颤藻细胞和黑藻细胞所含有的色素种类相同C.颤藻和黑藻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真正的细胞核D.颤藻和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相同5.为了研究病毒,需将其大量培养,你认为下列何种培养方式最适宜( )A. 无菌的牛肉汤B. 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 固体培养基D. 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的活鸡胚6. 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A.马铃薯块茎B.浸软的蓖麻种子C.蛋清液D.苹果7.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
以上事实可以说明()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A.②③④B.③④C.②④D.①②④8.我们日常烹调中使用的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已知谷氨酸分子的 R基为—C3H5O2,则一分子谷氨酸中含有的C、H、O、N 原子数依次是()A .5、9、4、1B .4、8、5、1C .5、8、4、1D .4、9、4、1 9.在细胞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 .FeMn Zn Mg B .Zn Cu Mg Ca C .Zn Cu B Mn D .Mg Mn Cu Mo 10.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 20℃和 30℃培养箱中培养 4 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 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Ⅰ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 A.血缘B.地域C.信仰D.出身2.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授土”,司徒“授民”。
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A.周天子器重有望成为全国大宗的诸侯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非同姓亲族分封当以礼待之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典型体现3.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 )A.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B.淡化了“国”与“家”的结合C.大宗、小宗政治待遇相同 D.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点4.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对这一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内涵对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B.可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C.其核心是长子继承制D.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5.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B.血缘关系 C.信仰关系D.财产关系6.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在通常情况下,一切行政、军事、立法、司法、财政、文教大权,无不由皇帝掌握运用。
这表明皇帝制度的首创( )①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②皇帝不必遵循一定程序和方式行使权力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逾越④秦朝实行郡国并行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8.下列图片所示的哪位皇帝在位时,丞相的权力受到中朝的严重制约(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第一次“革命”是指( )A.世卿世禄制度确立B.世袭制度确立C.宗法制家族制度形成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10.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
这一措施的实行最突出的作用是( )A.强干弱枝 B.分割相权 C.经济发展D.结束分裂11.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帝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12.以下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台②都察院③刺史④三省六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 D.①③④1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
对“至是废去”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仿效前代末期皇权稳固的做法B.六部名存实亡使皇帝萌生废相念头C.殿阁大学士篡夺相位对皇帝的鼓动D.皇帝认为宰相擅专威福,危及君主14.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
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A.宋朝监察、控制地方官 B.明朝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C.汉朝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 D.唐朝代天出巡、检查地方法纪15.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
“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 A.西周B.唐朝C.北宋D.明朝16.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的制度指( )A.军功爵制度 B.察举制 C.征辟制D.科举制17.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大致经过“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秦汉时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A.选拔官员受到世家大族的影响 B.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C.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选拔官员 D.以品德素养为标准选拔官员18.“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这段话反映的实质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官僚制度的日趋完善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9.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不能说明( ) A.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B.军机大臣的一切职务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C.军机大臣只是奉旨办事而已D.军机处的设立虽强化了皇权但行政效率低下20.历史上有很多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影响着历史的发展方向。
其中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标志性意义是( )A.标志着全国统一的完成B.标志着中国古代相权和皇权的矛盾的基本解决C.标志着地方分裂势力被最终消灭D.标志着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Ⅱ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材料四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
(2分)(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2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着很大不同。
……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材料二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实行了军功爵制。
其中秦国的二十等爵制度较为完善。
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
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
材料三南朝时有民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是指士族子弟只要能坐到车上不掉下来就可以当著作郎,只要能写两句书信中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著作郎、秘书郎是官职名称)。
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国与三代相比,选官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6分)变化:由世袭官爵(或世卿世禄)到按军功授官爵。
基础: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2)汉武帝是怎样发展选官制度的?东汉有了怎样的变化?(6分)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皇帝征召。
东汉变化:人才选举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哪一方面的历史影响?(8分) 变化:由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到考试选官。
基础:士族地主衰落,庶族地主兴起。
影响:为封建国家笼络了大批人才。
地理部分命题:黄志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据此回答下题。
1.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 平均温度过低B. 平均温度过高C. 温度变化无常D. 昼夜温差过大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图中所示的黑子相对数变化周期约为( )A. 7年B. 11年C. 17年D. 19年3.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4.图中显示,60°~70°N,166°W~41°E测站测得年均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的关系( )A. 呈正比B. 呈反比C. 呈正相关D. 呈负相关5.北京和东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东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东莞 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中的“地”所在的纬线是:A. 赤道B. 极点C. 回归线D. 极圈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导致(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②信鸽迷途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④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8.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 )A. 加拿大B. 英国C. 意大利D. 巴西南京青奥会,于 2014 年 8 月 16 日 20 时在中国南京开幕,8 月 28 日结束。
南京青奥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奥运赛事。
右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9.此时,生活在伦敦(零时区)的华侨收看青奥会开幕直播的当地时间为()A. 清晨B. 中午C. 下午D. 傍晚10.自南京青奥会开幕日一月内,地球公转速度()A.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B.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C. 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D. 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11.南京青奥会开幕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12. 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莫斯科 B.喜马拉雅山顶 C.拉萨 D.南极长城站2003年10月27日—31日,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