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_叙事抒情散文
落花生_叙事抒情散文700字

落花生_叙事抒情散文700字黑瓦覆着红墙,绿叶映着黄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农务已完各自归,归去闲暇辄相思。
若是相思则披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炉边言笑无厌时。
乍暖还寒的早春,我前往位于江西农村的外婆家。
到达时已是薄暮,夕日欲颓,鄱阳湖上沉鳞竞跃。
晚上,我枕着涛声滚滚,看着星汉灿烂。
不知不觉间,江上烟波已轻轻将我包围,带我进入梦乡……实是欲界之仙都!我能来到这人间天堂,还得托寒假的福——我放假了,爸爸妈妈却不得空,只得把我交给外婆。
第二天,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我起了个大早,外婆此时已在田里忙碌了。
我过去帮忙,她正在采摘花生,她用手拉着叶子,上下使劲,一株花生便从土里钻了出来,跳进盆里,和它的伙伴们拥抱。
我学着她的样子,慢慢使劲,一丝不苟,但却拔断了。
外婆没有责怪我,她把花生刨出来:“这样来,一会儿就能一个一个地摘下来了!”她脸上云淡风轻,但我却涨红了脸。
我小心翼翼,终于成功地剥了一株完整的花生出来。
外婆看了看我,露出欣慰的笑容。
回到房里,外婆下厨房去炒花生,而我在客厅剥生的吃,同我平时吃的不大一样,有着劳动的幸福在里面呢!花生炒好后,我掰开一粒,放进嘴里,是“馨香盈口腔”,这馨香里透着外婆满满的爱。
时光像这奔腾的长江水,不舍昼夜地流。
假期要结束了,我该回福州了。
临行前一天,我枕着涛声,目光恋恋不舍地趴在满天星斗上,城市里的光污染日益严重,星星都羞涩地躲了起来。
1 / 2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几天后,我收到了一个包裹,我打开一看,是一包落花生,轻拈一颗,放进嘴里,清香沁心。
脑海中不觉想起外婆在地里辛勤劳作的模样,两鬓的银发,长满老茧的双手,说话时脸上挂着的慈笑……恍惚间,好似外婆在对我说:“傻孩子,发什么愣啊,快点吃呀……”我眼眶微湿,咀嚼口中的落花生,感受那爱的馨香!2 / 2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写事作文400字左右

写事作文400字左右关于五年级上册落花生的作文篇1生命如叶,在出生、成长中流逝,最终也如叶子一般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终止了最宝贵的生命。
然而,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品读了《落花生》一文,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落花生》是现代作家许地山先生写的叙事散文。
这篇散文围绕着“花生”这一线索,真实地记录了许地山先生童年时期的一次家庭活动,平易,浅显,简洁。
散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话让我醍醐灌顶!现在社会中,一些人就是外表光鲜美丽,却毫无修养内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例如某些奸商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用一大缸子的工业柠檬酸来浸泡藕,赚取不义之财。
要知道,这种藕,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长期食用还有可能会导致人的神经絮乱!这难道不正是一如散文所说,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么?而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定不要变成那种华而不实的人。
花生深埋土中不为人所识,它质朴无华,不求外表美观、不讲虚荣,不慕显赫,只求于世有用。
而这种“落花生精神”,便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许地山先生用一生去追寻“落花生精神”,用一生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更应该抛却华而不实的外表,做一颗于社会有益的花生,用言行表达心灵的美,用言行实现真正的生命!关于五年级上册落花生的作文篇2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做《落花生》。
这件小时候的事情给许地山爷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种花生、收花生、品花生和议花生的事,主要写的是议花生。
作者的父亲先问了一个问题:“花生有什么好处?”兄弟姐妹们争着回答,花生的味儿美;花生可以榨油;花生的价格便宜。
这些都只是花生浅在的好处,并没有更深入的看到它最可贵的好处,因此,父亲循循善诱,最后,作者准确无误的说出了父亲对他们的希望。
这篇课文借物喻人,父亲想借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图虚名、无私奉献、不计名利的品质来教育孩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许地山《落花生》散文

许地山《落花生》散文许地山《落花生》散文《落花生》是一篇记叙散文,它运用对话写人记事。
在平淡如水的记叙中,蕴涵了殷殷的深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许地山《落花生》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落花生》散文许地山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落花生》创作背景:《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新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落花生》课文简说

《落花生》课文简说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践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
如果学生把二、三两段合并成一段理解也可以。
文章在表达上颇具匠心:详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时言辞朴实无华。
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说法,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教材中配有插图一幅,画的是在一个天色不太好的夜晚,全家人聚在后院茅亭里过花生节的情景。
桌上摆满了花生做的各种食品,难得回来的父亲正在和颜悦色地对孩子们说着什么。
从画面上看,作者“我”还很小,只有七八岁,可父亲关于花生的一番评议,却深深印在了他们姐弟们的心里。
由此,再次印证了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积极的教育的重要。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落花生课文写作手法

落花生课文写作手法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作者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在写作手法上,《落花生》有以下特点:
1. 借物喻人:通过描述花生的特性和品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价值观。
这种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 对比手法:文章通过对比花生的低调和默默奉献的品质,与一些外表华丽但内在空洞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内在的价值。
3. 叙述方式:文章采用顺叙的方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从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到议花生,一步步展开情节。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4. 语言简洁: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但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文章更加贴近生活,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5. 情感表达:文章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花生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内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落花生》原文及赏析,了解其写作手法及深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2《落花生》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它以花生映照人生,借物抒情,是在本单元人文主题“一花一鸟总关情”之下又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文章内容简洁,脉络清晰,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朴实的小事,家常的絮语,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借助落花生,娓娓道出朴素而珍贵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抒发感情的方法”与本单元语文要素相契合,是学习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亩、吩”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吩咐、亭、榨、矮”等9个字,会写“播种、吩咐”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借助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四、说学情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尚浅,加之时代的差距以及对作者背景的认知不足,在内容层面,学生会对“落花生”名字的由来以及“父亲来了,实在很难得”等提出理解上的困惑。
文章说明的道理虽朴实却深刻,学生理解父亲所说的花生最可贵之处以及父亲借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也是有难度的,真正悟出它的真谛,在生活中付诸行动,更不易。
教学中要注重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既能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也给予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充分发挥精读课文教学的作用,为后续学习蓄力。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1.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根据本组课文的训练要求,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落花生》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的精度文章,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
《落花生》是许地山的著名散文,这篇文章抒情性不强,主要部分是以“实录”的对话形式出现,主要通过描写父亲对花生的谈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这篇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落花生的好处多,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比喻做人要有落花生的品格——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面子,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
抓住这一主题,更利于学生弄懂父亲与一家人的对话的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榴”等6个这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便”,理解“播种、浇水”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抓重点的阅读方法。
3、通过品味父亲的话和重点句子来把握落花生的品格,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抓重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父亲的话和重点句子来把握落花生的品格,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检查预习――了解学情(一)字词1、抓住重点的字词1)半亩(mǔ)[拼音]、吩咐(fēn fu)[词义(a.嘱咐;b.口头指派或命令),课文中指谁吩咐谁]、榨(zhà)油[字形结构]、石榴(liú)[读轻声]、便宜[多音字]、居然[字义,学会用词]、爱慕[字义,课文中是对什么有爱慕之心]2)巩固字词。
(二)文章1、这一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以落花生为线索,课文讲了“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
《落花生》读书笔记-《落花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落花生》读书笔记-《落花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落花生》读书笔记范文五篇,欢迎大家阅读!《落花生》读书笔记【1】这几天,我们学了《落花生》这课,让我产生了很多感想,我对课文中的父亲,母亲还有孩子们,都很佩服,课文也使我受益匪浅。
文中母亲说“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从“母亲”这句话里可以知道母亲是个很勤劳的人,母亲可以在外面买点花生给孩子们吃,可是她让孩子们经过劳动来锻炼自己,让孩子们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从而可以教育孩子。
父亲的那段话更让我有了深刻的认识,“花生的好处有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我曾经在公交站台上看过一位阿姨,她打扮得很美丽、娇艳,却一点也不珍惜那些起早贪黑,辛勤工作的清洁工阿姨。
她把自己喝完的瓶罐子,就这么随手一扔,若无其事的走了。
可是,旁边一位打扮普普通通的阿姨,却毫不犹豫的拾起垃圾扔进了垃圾桶。
看了这个场景之后,我想:这位只看重外表美的阿姨,和穿着朴素的阿姨真得没法比啊!穿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内心却不如那位朴素的阿姨,我敬佩她。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对此,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些人,看上去很有礼貌、长得也很漂亮的人,却做那些不文明的事,这是不对的。
我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美,心不美吧。
《落花生》读书笔记【2】我在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学了一篇,名为《落花生》的课文。
它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以及与父亲议花生的事。
再仔细品读《落花生》,其实课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不求名利,只求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远大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生
——叙事抒情散文
黑瓦覆着红墙,绿叶映着黄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农务已完各自归,归去闲暇辄相思。
若是相思则披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炉边言笑无厌时。
乍暖还寒的早春,我前往位于江西农村的外婆家。
到达时已是薄暮,夕日欲颓,鄱阳湖上沉鳞竞跃。
晚上,我枕着涛声滚滚,看着星汉灿烂。
不知不觉间,江上烟波已轻轻将我包围,带我进入梦乡……
实是欲界之仙都!我能来到这人间天堂,还得托寒假的福——我放假了,爸爸妈妈却不得空,只得把我交给外婆。
第二天,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我起了个大早,外婆此时已在田里忙碌了。
我过去帮忙,她正在采摘花生,她用手拉着叶子,上下使劲,一株花生便从土里钻了出来,跳进盆里,和它的伙伴们拥抱。
我学着她的样子,慢慢使劲,一丝不苟,但却拔断了。
外婆没有责怪我,她把花生刨出来:“这样来,一会儿就能一个一个地摘下来了!”她脸上云淡风轻,但我却涨红了脸。
我小心翼翼,终于成功地剥了一株完整的花生出来。
外婆看了看我,露出欣慰的笑容。
回到房里,外婆下厨房去炒花生,而我在客厅剥生的吃,同我平时吃的不大一样,有着劳动的幸福在里面呢!花生炒好后,我掰开一粒,放进嘴里,是“馨香盈口腔”,这馨香里透着外婆满满的爱。
时光像这奔腾的长江水,不舍昼夜地流。
假期要结束了,我该回福州了。
临行前一天,我枕着涛声,目光恋恋不舍地趴在满天星斗上,城市里的光污染日益严重,星星都羞涩地躲了起来。
几天后,我收到了一个包裹,我打开一看,是一包落花生,
轻拈一颗,放进嘴里,清香沁心。
脑海中不觉想起外婆在地里辛勤劳作的模样,两鬓的银发,长满老茧的双手,说话时脸上挂着的慈笑……恍惚间,好似外婆在对我说:“傻孩子,发什么愣啊,快点吃呀……”
我眼眶微湿,咀嚼口中的落花生,感受那爱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