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一)色彩构成概述

合集下载

色彩构成1-3(概述、属性、色立体)

色彩构成1-3(概述、属性、色立体)

第二章、色彩构成要素
一、光源色 二、可见光 三、色彩的两大系别,三大要素及色立体
第二章
光与色
色彩的构成要素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标准光源:1、白炽灯2、太阳 光3、有太阳时所特有的蓝天的昼光)发出的光,光波的 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 色。
光源色是光源照射到白色光滑不透明物体上所呈现出的 颜色。除日光的光谱是连续不间断(平衡)的外,日常生 活中的光,很难有完整的光谱色出现,这些光源色反映的 是光谱色中所缺少颜色的补色。检测光源色的条件:要求 被照物体是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
第一章、概述
一、定义 二、色彩的性质 三、学习应用色彩的要求 四、色彩的作用
第一章
色彩构成与学习
• 色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犹如阳光、空气 和水一样必不可少,作为美术设计者,更 应该自觉地认识色彩、创造色彩。
• 一件设计作品的美感是综合了形态、色彩、 质感而产生的。然而,看到作品的瞬间, 首先诉诸于观者眼睛的是色彩的组合效果, 也就是色彩美的问题。
第二章
色彩的构成要素
• 我们采用六种色彩的 理论,因为用六种色 彩排列出的色相表、 色相环,便于阐述色 彩原理,在色相环上 清晰地展现了原色和 补色等色彩关系。即 红、橙、黄、绿、青、 紫六种色组成 。
第二章
色彩的构成要素 • 物理学中,含红、橙、黄、 绿、蓝、紫的光线称为全色 光;含两种以上色彩的光线 称为复色光;含一种色彩的 光线称为单色光。 • 光谱中最明显的色相是红、 橙、黄、绿、蓝、紫六种色 光,色光中红、绿、蓝是最 基本的原色光。 • 原色光混成的品红、黄、青 是间色光。 • 把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 合,可得出变化万千的色光, 其他色光却不能混出三原色 光,将三原色光重叠,则出 现白光。

第1章 色彩构成概述

第1章  色彩构成概述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李西斯基作品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磨 刀 工 卡 西 米 尔 马 列 维 奇
·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第1章 色彩构成概述

在我们生活里,色彩无所不在,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我们对每一件事物的认知,都是从色彩与形状开始的。我们也在用色 彩创造丰富的视觉空间,用色彩的语言与社会进行沟通。日常生活中,人们
对颜色的反应都是有一定的规律。为此人们为每种颜色都赋予了特殊的感情。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电子课件一 主编:叶经文
知识要点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出发,研究色彩的基本原理,探讨
对比与调和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设计基础课程。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荷 兰的“风格派”运动,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实践是色彩构成形成的基础。
COLOUR
究色彩的产生及人对色彩的感知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研究色彩
组合规律、创建方式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色彩训练方 式,也是从色彩创造学的角度去探索和开拓出新的、美的对象,使我们对色
彩美的构成形式获得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COLOUR
FORMATION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一)色彩的基本常识和色彩与心理

色彩构成(一)色彩的基本常识和色彩与心理

⾊彩构成(⼀)⾊彩的基本常识和⾊彩与⼼理⾊彩构成(⼀)⾊彩与⼼理⼀、⾊彩的作⽤(1)决定空间的情调或⽓氛;(2)调节空间,使其产⽣更⼤或更⼩的感觉;(3)隔断和划分空间;(4)连接空间或令其和谐统⼀.⼆、⾊彩与知觉1.视觉与⾊彩适应明适应暗适应⾊适应2. ⾊彩的通感在⾃然界中有最丰富的⾊彩资源,⽐如阳光、花草、天空、⼤海等,它们⾃⾝的颜⾊已被⼈们不知不觉地接受、认同并形成⼀种意识,很多⼈对颜⾊的感觉或联想都是相似的,这种特点叫做“共通性”A.⾊彩的易见度:⾊彩在不同底⾊上的易见程度。

B.胀缩感----------⾊相⽅⾯:红橙黄给⼈以前进膨胀的感觉;蓝、蓝绿、蓝紫有后退收缩的感觉。

⾊相的胀缩感明度⽅⾯:明度⾼⽽亮的⾊彩有前进膨胀感;明度低⽽暗的⾊彩有后退收缩感。

明度的胀缩感纯度⽅⾯:⾼纯度的鲜艳⾊彩有前进膨胀感;低纯度的灰浊⾊彩有后退收缩感。

纯度的胀缩感胀缩冷暖C.进退感进退D.轻重感轻重动静F.华丽与朴素感华丽朴素G.明快与忧郁感明快忧郁空间设计中的配⾊法则:1、深⾊会使空间变⼩,天花板变低;2、淡⾊会使空间变⼤,天花板变⾼;3、蓝⾊的冷⾊调会给房间宽敞的感觉,就视觉效果⽽⾔,墙⾯和天花板就会有退缩感;带有明显红⾊系列的暖⾊调会产⽣相反的效果;4、暖⾊系的⾊彩适宜于装饰寒冷地区的房间以及朝北等较阴冷的房间,它能创造亲切,舒适,温暖的⽓氛;⽽冷⾊系则适宜于装饰炎热地区的房间或朝南的阳光充⾜的房间,因为这样的⾊彩易于形成宽敞,优雅的环境。

5、强烈,丰富,深重的⾊彩适宜于装饰⾯积较⼤的房间,⽽明亮、浅淡的⾊彩则适宜于装饰⾯积较⼩的房间。

6、前进⾊,对⽐⾊和⾼明度⾊彩可创造刺激,活泼的环境,多⽤于装饰餐厅和⼉童房间;后退⾊和⽆彩⾊以及⼀些较为浅淡的⾊彩,则适宜于营造宁静,和谐的⽓氛,多⽤于卧室,书房和⽼年⼈的房间;7、对⽐⾊的选⽤应避免太杂,⼀般在⼀个空间⾥选⽤两⾄三种主要颜⾊对⽐组合为宜;8、⽆彩⾊系列的⾊彩,如⿊,⽩,灰,⾦,银等,以及彩度极低的⾊系,没有强烈的个性,易于同任何⾊彩调和,⼀般⽤作背景⾊,以烘托主⾊。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 明度高暖色感觉近,明度低冷色感觉远;
• 暖色系列一般为前进色,冷色系列为后退色;
• 前进色
绿 黄绿 黄 橙

后退色 绿 蓝绿 紫 蓝紫 蓝
b、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 大小相同的两个立方体 • 暖色感觉大,冷色感觉小
• 与色调密切相关。对有彩色来说冷色属于收 缩色,暖色属于膨胀色。
• 法国国旗:
同一颜色增加了黑白灰之后,将产生同一色彩的不同明暗层次。
明度推移
其二,是各种颜色色相的不同明度的差别。
在色谱中,黄色最亮,明度最高;橙色、绿色其次;红色、 蓝色较低;紫色最深,明度也最低。
3、纯度 色彩的纯度也称饱和度、艳度、彩度等,是指色 彩的鲜艳、灰浊程度。
降低纯度的几种方法: 1.混入黑色(明度降低)
对比度对兴奋度的影响
• 色彩组合的对比度强弱程度直接影响兴奋 与沉静感,强者使人兴奋,弱者使人沉静。
纯度对兴奋度的影响
• 纯度方面,高纯度色具有兴奋感,低纯度 色具有沉静感。
6. 华丽色与朴素色 华丽感:红色系列
文静、沉着感:蓝色系列
色相的影响
•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以色相关系最大,其次是纯度 和明度。

在晴空万里时,山光水色我们可以尽收眼底, 但是,在漆黑的夜晚我们却什么也看不到!这 又是为什么呢?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 觉离不开光。 光是呈现色彩的载体,没有光就 没有色彩.

牛顿的光学实验
单位:毫微米(纳米) 1毫微米=10万分之1毫米
牛顿之后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告 诉我们,色彩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 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象感觉,产生色彩基于三 种因素: 一是光;

(三)色彩的错视

色彩构成 1(色彩基础知识及色彩应用)PPT课件

色彩构成 1(色彩基础知识及色彩应用)PPT课件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31
12
二、色彩构成
1.三原色(三基色)
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 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有这三 种色按一定的比例配合出来,色彩学上称这三个独 立的色为三原色。
三原色分别为 红、黄、蓝。
13
色光与颜料的差别
14
三 间 色
15
复 色
16
12种色相的规律性排列:
17
2.什么是补色?
从色彩心理学来考虑,红橙色被定为最暖色, 绿蓝色被定为最冷色 暖色,像红、橙、黄等。 冷色,像蓝、绿、等。 紫色被称为冷暖的中性色。
27
28
29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0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 不同的光源发光物质的性质不同,发出的光 的能量强弱也不同;
– 光色是由于光的能量不同造成的;
9
4.光源的显色性
–针对同一种颜色,在日光下显示最准确。 –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环境里会有所不同;
10
5.色光和颜料原色
–颜料基本色:红、黄、蓝 –色光基本色:红、绿、蓝
11
色彩源于光, 没有光就不会有色彩。
抽象联想
红:热情、危险、活力、喜庆
橙:温暖、欢喜、焦躁 黄:希望、光明、明快 绿:理想、和平、生长、希望 蓝:无限、理智、冷淡、平静 紫:优雅、高贵、古朴、神秘 黑:死亡、悲伤、恐怖、严肃 灰:失意、温和、谦让 白:神圣、纯洁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2)色彩混合后有颤动感、适合表现光 感。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名词解释色彩构成

名词解释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一、引言色彩构成是指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和搭配,形成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视觉效果的过程。

在视觉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等领域,色彩构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感知和认知。

二、色彩基础1. 基本色彩•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色•紫色2. 主要颜色属性•颜色的明度•颜色的饱和度•颜色的纯度三、色彩搭配原则1. 互补色搭配•红色与绿色•橙色与蓝色•黄色与紫色2. 类似色搭配•红色、橙色和黄色的搭配•绿色、青色和蓝色的搭配•靛蓝色、紫色和蓝紫色的搭配3. 分裂互补色搭配•红色与绿蓝色•橙色与青绿色•黄色与靛蓝色4. 三角色搭配•选择一个主要颜色•在主要颜色的对边各取一个颜色四、色彩构成的作用1. 表达情感和氛围•鲜艳色彩:兴奋、活力、热情•柔和色彩:温暖、宽慰、安静•冷色彩:冷静、深沉、无聊2. 引导视线和突出重点•通过对比色彩来突出重点•通过明暗对比来引导视线3. 营造空间和深度感•冷色调:远离观者,营造出距离感•暖色调:接近观者,压缩空间感五、色彩构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视觉艺术领域•绘画作品中的色彩构成•彩色摄影中的色彩运用2. 设计领域•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空间设计中的色彩搭配3. 广告和视觉传达领域•广告中的色彩搭配和表达•品牌视觉传达中的色彩构成六、色彩构成的案例分析1. 印象派绘画中的色彩构成•克劳德·莫奈的《睡莲》•文森特·梵高的《星空》2. 电影《黑天鹅》中的色彩构成•使用黑色、白色和紫色来表达主题•营造出紧张和压抑的氛围3. 品牌标志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宝马标志的蓝白色搭配•可口可乐标志的红白色搭配结论色彩构成在视觉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和运用,可以表达情感、营造氛围、引导视线和突出重点,还可以营造空间感和深度感。

色彩构成的原则和应用在不同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为作品增添了魅力和吸引力。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色彩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课程定位:色彩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

主要研究内容: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构成创造并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基础运用与对色彩设计的审美能力,培养理解和把握色彩感知能力,学会用色彩语言创造室外设计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色彩感觉、训练动手能力和提高表现技巧,完善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在培养学生设计色彩的基础前提下,积极引导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命题设计创作,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H)课程设计思路色彩构成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基础理论和实践并重,先阐释理论,构建学科理论框架,然后突出实践训练,采用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时在课前、课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方法手段:实施本课程教学采取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践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每章节教学开始进行理论知识讲授配合教学范例、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随堂辅导,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个别讲述知识要点。

教学效果评价: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结合,以及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素质养成。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具备色彩构成的系统理论知识,掌握色彩三要素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解形式美法则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对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色彩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构成
(2)新印象主义 正当印象主义方兴未艾之际,印象派产生了两种艺术风格,其一是以机械唯物论 为思想基础的“新印象主义”;其二是强调发挥个性的“后印象主义”。
色彩构成
▌4 西方近现代画派的色彩观
(1)印象派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大推动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 术的蓬勃发展。 印象派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 其中莫奈被称为“印象主义之父”。
色彩构成
莫奈以牛顿的色彩科学理论为依据,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传统的色彩观 念,不顾保守势力的冷嘲热讽,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写生方法,运 用太阳光谱所呈现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真实地表现自然界 瞬间的光色幻变现象,追求在光色变化中表现景物。
色彩构成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创新实训教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 述
第1课/色彩构成概念 第2课/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的关系 第3课/色彩构成的学习意义与学习方法 第4课/东西方色彩发展简述
色彩构成
第1课 色彩构成概念
色彩是大自然一种独特的物理存在,同时它又是一种无处不在 的视觉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的生产、生 活与色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色彩的逐渐认识和深入研究不 断影响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且对色彩的使用范围和应用领 域也在不断地扩大。
色彩构成
科学实验证明:人类觉察外部信息有80%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在常态下, 人们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应的是色彩。色彩作为人类“第一视 觉”,是最易震撼心灵和传达情感的。作为艺术,色彩具有独特的审美 性。色彩对人最有吸引力,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魅力。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与平 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 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 等而独立存在。
色彩构成
第3课 色彩构成的学习意义与学习方法
色彩既能装饰和美化事物,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喜爱,又能调 节事物功能性的视觉效应,让使用者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觉 得到更好的统一和平衡。对于色彩设计如何脱离一般性研究, 让它与实际生活接轨,使它在设计中蕴涵更多的意义,正是 现代设计师想要做到的事情。
色彩构成
第4课 东西方色彩发展简述
▌1 中国古代的色彩观及美学发展
(1) 中国古老的色彩文化 色彩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人类最早的色彩概念是黑、白、红三种颜色。我国新石器时代著名的 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以彩陶为特征,到周秦时期,我 国已形成以“玉帛”为中心的灿烂的色彩文化。
色彩构成
4—15世纪的拜占庭艺术,在教堂建筑、 镶嵌画、壁画、细密画以及工艺美术的 风格创造上都有很大成就。拜占庭绘画 以它特有的造型平面化、构图程式化、 色彩富丽、装饰味强而富有审美趣味。
12—15世纪间的哥特式艺术,采用彩色 玻璃窗替代壁画。其代表作有法国的巴 黎圣母院、夏特尔教堂、德国的科隆大 教堂、英国的林肯大教堂等,具有很浓 烈的宗教色彩。
色彩构成
第2课 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的关系
色彩构成,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 基础造型课,主要包括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作用与三要素、色彩的配制及色彩 的心理、情感。要求学生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将 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绘画实践和设计色彩表现中,增强学生对色彩语言自身 表现力的认识物融建筑、雕塑、绘画装饰于一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色彩辉煌。最具代表 性的建筑有克诺萨斯宫殿和雅典娜巴特农神庙。 古罗马的彩色壁画所使用的颜色比古希腊丰富,有土黄、灰黄、胭脂、淡红、红褐、朱红、灰 绿、蓝绿、深蓝、白、乳白、黑、金等色,多种色彩的装饰使画面更加绚丽灿烂,光彩夺目。
色彩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现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主要 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塑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 间的联系,如何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掌握平面构成 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 的表现手段,从而设计出所需的图形。
色彩构成
4
3
2
%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 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 态的学科。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 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 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色彩构成
(2) 中国古代的五色体系 中国最古老的哲学体系——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五色相匹配,金、木、水、 火、土与白、青、黑、赤、黄相对应,并赋予色彩一定的文化内涵。
色彩构成
(3) 儒家色彩观 儒家色彩观强调“礼”的规范和“仁”的意义,极 力维护周室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把五色定位正色, 其他色为间色,并赋予其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 义,分别代表君、臣、民的上下级关系,不得混淆。 儒家不仅赋予色彩伦理道德的意义,同时也肯定了 色彩的美学价值。
色彩构成
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很 多的画派,主要有弗洛伦萨画派、威尼斯画 派和矫饰主义绘画。 16—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常以写实手法描绘 对象,通过光线刻画人的精神与气质,借助 构图和形体曲线创造一种动势和空间幻境, 给人以旋动和力量感。其代表画家有鲁本斯、 卡拉瓦乔、委拉斯贵兹等。
色彩构成
(4) 道家色彩观 道家崇尚自然,反对雕琢,反对五彩。道家的“无 色而五色成焉”“澹然夫极而众美从之”等理论, 即追求无色之美,以无色之感为最美。道家的道法 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追求平淡素净之美的 色彩观对中国绘画色彩观,特别是对文人画家的色 彩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色彩构成
▌2 中国古代的色彩发展
在原始时代,人类就开始从矿物和植物中提取颜料用于装饰或作为部落的图腾 标记,或为了辟邪,或为了吸引异性等,表明原始人已有了朦胧的审美意识。
色彩构成
▌3 西方古代的色彩发展
在距今两万年左右的欧洲旧石器时期,居住于西班牙拉 斯科、法国阿尔塔米拉原始洞窟的原始先民开始普遍使 用矿物、动植物做颜料绘制岩画。 古埃及金字塔内外环境装饰集中地展现了古埃及色彩装 饰艺术的伟大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