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合集下载
色彩构成(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的意义
01
02
03
增强视觉冲击力
通过冷暖对比,可以突出 画面的重点,增强视觉冲 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 鲜明。
营造氛围
冷暖对比可以营造出不同 的氛围,如温暖、温馨、 冷静、清冷等,使画面更 加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表达情感
冷暖对比可以表达出不同 的情感,如热烈、激昂、 平静、冷淡等,使画面更 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06
冷暖对比的创作实践
如何选择合适的冷暖对比色
根据主题选择
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氛围,选择适 合的冷暖对比色。例如,温暖的 阳光和碧绿的海水形成强烈的对 比。
考虑色彩心理学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情感和象 征意义,选择适合主题的冷暖对 比色可以更好地传达作品的主题 和情感。
考虑色彩搭配原则
遵循色彩搭配原则,如互补色、 相邻色等,选择合适的冷暖对比 色,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设计更加和谐统一。
04
冷暖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
冷暖对比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营造氛围
突出重点
空间感
通过冷暖对比,可以创造出温 馨、舒适、活力或冷静等不同 的家居氛围。例如,暖色调的 家具和装饰可以给人温馨舒适 的感觉,而冷色调的装饰则可 以带来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通过使用冷暖对比,可以突出 家居设出中心点, 再使用冷色调的墙面和天花板 来衬托。
在色彩心理学中,暖色调常常 与情感上的舒适、安全和满足 感相关联。
在设计上,暖色调常常用于创 造温馨、热烈、充满活力的氛 围,例如在餐厅、咖啡馆等场 所。
冷色调的定义与特点
冷色调通常是指蓝、绿、紫等色彩,这些颜色通常给人以冷静、清新、宁静的感觉。
在色彩心理学中,冷色调常常与情感上的平静、放松和冷静相关联。
(完整版)色彩构成之3-是篇:色彩对比与调和

色彩调和 COLOUR HARMONY
比、浊弱对比6种基本色调 。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不同纯度关系比较
鲜强对比构成
中强对比构成
鲜弱对比构成 浊弱对比构成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冷暖对比/色彩的心理感觉
色彩的冷暖不是 指物理上的实际 温度,而是视觉 和心理上的一种 知觉效应 。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我们将不同纯度的色彩并置,使鲜色更鲜、 浊色更浊的对比方法称为纯度对比。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我们可以采用明度基调的设 计方法和计算方法; 将明度基调的 白和黑变为纯度的鲜和浊;将明度 基调中用以表示高、中、低调的不 同区域变为鲜、中、浊的不同区域; 将明度基调中用以表示明度对比度 的长和短换成这里的强和弱。如此 纯度也可以组成鲜强对比、鲜弱对 比、中强对比、中弱对比、浊强对
其基础是色彩对比,对比是绝对的,调 和是相对的,他在各种颜色的统一于变 化中表现出来,调和就是统一
色彩的调是一种秩序,
如色立体
的色相,明度,纯度的系列是按照一定
的秩序排列的,在色立体中,任何直线,
圆、椭圆、螺旋形……等凡是有秩序的
方向,所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
色彩调和 COLOUR HARMONY 孟塞尔定量秩序协调原则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是指色环上所处 角度为120~150度的色彩间的对比。 它们的对比关系相对补色的对比略 显柔和,同时又不失色彩的明快和 亮丽。对比色组合具有一种很强烈 的冲突感并能产生一种色彩移动的 感觉。比如在大自然中经常看到橙 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木、紫色的花 与绿色的叶,它们的色彩搭配都具 有既明快又自然的视觉效果。
色彩构成画面图像的方法

色彩构成画面图像的方法
色彩是构成画面图像的重要元素之一,它能够传达情感、营造氛围,以及吸引和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用来构成画面图像的色彩。
1. 对比色彩:通过使用互补色或相邻色在画面中形成对比,以引起观众的注意。
对比色彩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2. 色彩平衡:通过在画面中平衡不同的颜色,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平衡。
色彩平衡可以通过调整色调、饱和度和亮度来实现。
3. 色彩温度: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和暖色调(如橙色和红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利用色彩温度可以在画面中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主题。
4. 色彩重点:通过在画面中引入一个明亮、鲜艳的颜色,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使其聚焦在特定的区域。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突出画面中的特定目标或主题。
5. 色彩符号: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艺术家可以利用这些色彩符号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
例如,红色可能象征着爱情或危险,绿色可能象征着自然或希望。
总之,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彩方法,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主题来构成画面图像的色彩。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艺术家传达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并且使画面
更加有吸引力和有趣。
《设计色彩构成 冷暖对比 调和构成》PPT课件

勾画边线的色彩,既起到分割对比色彩、缓解相互矛 盾的作用,又起到连接色彩、衬托色彩的作用,因而 它的色彩大多选择中性色。
勾画边线的线条可以是较宽的粗线,也可以是较窄的 细线。
线条越宽,连贯性能越好,效果越调和。
不管线条是宽是窄,一定要有连贯性,要均匀、流畅 ,富于韵致。
Special lecture notes
(四)冷暖对比
4.冷暖的生活体验:
在生活中,冷暖的感觉 除了与温度直接相关外 ,还与其它感受密切相 关,如重量感、温度感 等。一般经验是:冷色 偏轻,暖色偏重;冷色 湿润,暖色干燥;冷色 稀薄,暖色稠密;冷色 有退远感,暖色有迫近 感;e notes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又如蓝色是冷色,若是加入一些黑色,在明度降低、
纯度也降低的同时,也会变化为偏暖的深蓝色。
Special lecture notes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Special lecture notes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调和构成
(三)色彩调和的构成技法: (2)调和是色彩美的需要 如果说配色效果的生动在于对比,那么配色效果的和
谐和魅力就在于调和。
在色彩构成当中,色彩美感的表现始终是处在第一位 的,色彩组合得再生动、再响亮,缺少和谐也是徒劳 的。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Special lecture notes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2)中性色冷暖的新概念 在色彩心理学里还有一种冷暖概念,那就是白色冷、
勾画边线的线条可以是较宽的粗线,也可以是较窄的 细线。
线条越宽,连贯性能越好,效果越调和。
不管线条是宽是窄,一定要有连贯性,要均匀、流畅 ,富于韵致。
Special lecture notes
(四)冷暖对比
4.冷暖的生活体验:
在生活中,冷暖的感觉 除了与温度直接相关外 ,还与其它感受密切相 关,如重量感、温度感 等。一般经验是:冷色 偏轻,暖色偏重;冷色 湿润,暖色干燥;冷色 稀薄,暖色稠密;冷色 有退远感,暖色有迫近 感;e notes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又如蓝色是冷色,若是加入一些黑色,在明度降低、
纯度也降低的同时,也会变化为偏暖的深蓝色。
Special lecture notes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Special lecture notes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调和构成
(三)色彩调和的构成技法: (2)调和是色彩美的需要 如果说配色效果的生动在于对比,那么配色效果的和
谐和魅力就在于调和。
在色彩构成当中,色彩美感的表现始终是处在第一位 的,色彩组合得再生动、再响亮,缺少和谐也是徒劳 的。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Special lecture notes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2)中性色冷暖的新概念 在色彩心理学里还有一种冷暖概念,那就是白色冷、
冷暖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

右时,构成高纯度基调,即鲜调; ②中纯度基调(中调):以中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
右时,构成中纯度基调,即中调; ③低纯度基调(灰调):以低纯度色彩在画,即灰调。
图示对比:
10
10
10
1
6
9
12 鲜强对比
5 12
12 鲜中对比
5 6
12 鲜弱对比
7 中中对比
2、明度列:根据孟赛尔色立体我们知道:他把明度由黑到白等
差分为11个阶段,形成明度秩序列。每一分阶段为明度一
度,这个明度列即为明度标尺。(如图所示)
黑、白、灰无彩色用N来表示,N10为理论 上绝对的白,N0为理论上绝对的黑。理论上的 绝对的黑与绝对的白在物体色颜料中根本不存
N1 0白
N9
高
明
N8
度
用黑底衬托各纯色明度最高的黄色与黑色底对比最强明度最大其次是橙绿红蓝紫反之用白底衬托各纯色紫色与蓝色与底色白对比强烈要比黄橙红的明视度大
色彩对比的构成
明度、纯度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
主讲:胡少杰
建筑装饰系
色彩对比
一、色彩对比 1、定义:色彩对比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 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 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的对比。对比最大特 征就是产生比较作用,甚至发生错觉。色彩间差别 的大小,决定着对比的强弱,所以说差别是对比的 关键。 2、分类: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冷暖对比、同时 对比、连续对比、色彩的面积对比。 3、同时对比 ①定义: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叫同 时对比。
7 中弱对比
3
3
3
12
7
4
1 灰强对比
1 灰中对比
右时,构成中纯度基调,即中调; ③低纯度基调(灰调):以低纯度色彩在画,即灰调。
图示对比:
10
10
10
1
6
9
12 鲜强对比
5 12
12 鲜中对比
5 6
12 鲜弱对比
7 中中对比
2、明度列:根据孟赛尔色立体我们知道:他把明度由黑到白等
差分为11个阶段,形成明度秩序列。每一分阶段为明度一
度,这个明度列即为明度标尺。(如图所示)
黑、白、灰无彩色用N来表示,N10为理论 上绝对的白,N0为理论上绝对的黑。理论上的 绝对的黑与绝对的白在物体色颜料中根本不存
N1 0白
N9
高
明
N8
度
用黑底衬托各纯色明度最高的黄色与黑色底对比最强明度最大其次是橙绿红蓝紫反之用白底衬托各纯色紫色与蓝色与底色白对比强烈要比黄橙红的明视度大
色彩对比的构成
明度、纯度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
主讲:胡少杰
建筑装饰系
色彩对比
一、色彩对比 1、定义:色彩对比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 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 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的对比。对比最大特 征就是产生比较作用,甚至发生错觉。色彩间差别 的大小,决定着对比的强弱,所以说差别是对比的 关键。 2、分类: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冷暖对比、同时 对比、连续对比、色彩的面积对比。 3、同时对比 ①定义: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叫同 时对比。
7 中弱对比
3
3
3
12
7
4
1 灰强对比
1 灰中对比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ppt课件

又如蓝色是冷色,若是加入一些黑色,在明度降低、 纯度也降低的同时,也会变化为偏暖的深蓝色。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如朱红和大红同为暖色,两色相比则朱红暖、大红冷 。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3)变化的冷暖感觉 由于不同色彩的对比,明度、纯度的差异,物体表面
肌理不同等原因,色彩的冷暖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
如大红为暖色,若是调入一些白色,在明度提高、纯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色彩组合的效果要与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相适合,不仅 要求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构成和谐稳定的 色调,还要求色彩关系能满足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
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一是,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非常突出,易于识别
;
二是,无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在于比较,不易辨 别。
冷暖,原本是人的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等综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看到阳光或火光时会感到温暖,站在雪地上或阴影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2)相对的冷暖感觉 哪个颜色偏冷,哪个颜色偏暖,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在色彩冷暖对比中,既有总体冷暖Fra bibliotek别,也有同为冷 色之间或同为暖色之间的相互冷暖差别。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如朱红和大红同为暖色,两色相比则朱红暖、大红冷 。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3)变化的冷暖感觉 由于不同色彩的对比,明度、纯度的差异,物体表面
肌理不同等原因,色彩的冷暖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
如大红为暖色,若是调入一些白色,在明度提高、纯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色彩组合的效果要与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相适合,不仅 要求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构成和谐稳定的 色调,还要求色彩关系能满足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
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一是,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非常突出,易于识别
;
二是,无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在于比较,不易辨 别。
冷暖,原本是人的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等综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看到阳光或火光时会感到温暖,站在雪地上或阴影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2)相对的冷暖感觉 哪个颜色偏冷,哪个颜色偏暖,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在色彩冷暖对比中,既有总体冷暖Fra bibliotek别,也有同为冷 色之间或同为暖色之间的相互冷暖差别。
色彩构成

中长调 如4:6:10或7:6:1等, 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 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 硬 、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 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
中短调 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 含蓄、平板、模糊。
低长调 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 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 爆发力。
绘画及色彩表现中,应用各种 色料及绘具可产生出不同的肌 理效果,如水彩、水粉、油画、 丙烯等各色颜料及蜡笔、麦当 劳、钢笔、毛笔等各类画笔。
连续对比
在不同的画面或不同的地点,需间 隔一段时间才能先后看到的两种颜 色产生的色彩比较称为“连续对 比”。连续对比最显著的特征是对 比的双方色彩具有色彩的不稳定性。 视觉残像中的幻想便是连续对比的 视觉作用。
在同时对比中,色相的差异很容易 辨别,而在连续对比兆时度年个 , 色彩的微差就不容易分辨了。此外, 连续对比中色相、明度、纯度的对 比越强,时间差对色彩分辨力的影 响越小,好比两个穿不同粉红色的 衣服的人站在一起,很容易比较出 两种红色的色相差别,而分别看到 两个人时,则难以判断两种红色的 差异。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 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 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 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 果。
(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 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 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1.色彩对比与面积的关系
《色彩构成》课程单元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说课

最高。所以黄色是最佳答案。 找学生搭配色彩:黄色背景上文字用什么颜色才醒目?紫。分析三属性。 教师小结:搭配时尽量考虑色彩的三个属性,三属性从不同方面分析色彩,
如有冲突,考虑两种属性搭配,给单调暗淡的色彩加大对比。
学习步骤3 案例导入:多媒体课件演示中国传统年画与日本现代平面设计,这两种风格的作品色
9
教学方法手段: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对色彩有丰富直观的感受, 虽然司空见惯,但是相关概念抽象,因此本节课采用启发法、 欣赏法 、观察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学习。
10
五、教学活动设计
课前,教师将学习资源及需要查询的资料任务上传 到课程平台,并通过微信群,课堂派发布课前预习 通知。 学生接到预习通知后,可以下载相关内容先进行自 主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能充分利用 网络资源,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拓展学习内 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结合教学设计,我将本节课分为 准备、导课、新授、总结、拓展五个环节
25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基于混合教学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 模式,不同为任务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借助各种信 息化教学设备,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了知识、理论、 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1、利用多媒体设备 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 感知、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利用教学网络平台,课前发布预习资料,学生 的学习时间大大拓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 后布置作业并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 行反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阶段:观察与探究(活动地点:系实 208训室、时间45分钟)
步骤1
案例活动:观察色相卡,查找色彩微差,观察后 回答色彩对比产生的的微妙差别。教师将色相卡 按照明度对比排列给学生看,颜色由深到浅的排 列非常明显。使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色彩的对比和 变化。
如有冲突,考虑两种属性搭配,给单调暗淡的色彩加大对比。
学习步骤3 案例导入:多媒体课件演示中国传统年画与日本现代平面设计,这两种风格的作品色
9
教学方法手段: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对色彩有丰富直观的感受, 虽然司空见惯,但是相关概念抽象,因此本节课采用启发法、 欣赏法 、观察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学习。
10
五、教学活动设计
课前,教师将学习资源及需要查询的资料任务上传 到课程平台,并通过微信群,课堂派发布课前预习 通知。 学生接到预习通知后,可以下载相关内容先进行自 主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能充分利用 网络资源,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拓展学习内 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结合教学设计,我将本节课分为 准备、导课、新授、总结、拓展五个环节
25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基于混合教学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 模式,不同为任务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借助各种信 息化教学设备,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了知识、理论、 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1、利用多媒体设备 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 感知、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利用教学网络平台,课前发布预习资料,学生 的学习时间大大拓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 后布置作业并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 行反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阶段:观察与探究(活动地点:系实 208训室、时间45分钟)
步骤1
案例活动:观察色相卡,查找色彩微差,观察后 回答色彩对比产生的的微妙差别。教师将色相卡 按照明度对比排列给学生看,颜色由深到浅的排 列非常明显。使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色彩的对比和 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2)通过色彩调和使色彩组合符合目的性需要,构成 美的色彩关系(是指色彩与色彩之间既区别又联系的 存在方式)。
2.色彩调和具有两层含义: (1)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形态,能使人产生愉快
、舒适、美感(是由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引起的感情 上的愉悦的心理状态)的配色效果就是调和;
(2)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手段,可以利用调和的 方法,适度增减对比,获得和谐(是多样的统一,不
强调色彩对比是为了让画面的色彩变得生动活泼,注 重色彩调和就是为了使不和谐的、生硬刺激的色彩变 得和谐。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2)相对的冷暖感觉 哪个颜色偏冷,哪个颜色偏暖,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在色彩冷暖对比中,既有总体冷暖差别,也有同为冷 色之间或同为暖色之间的相互冷暖差别。
如群青与湖蓝同为冷色,两种色并置比较,很容易得 出群青偏暖、湖蓝偏冷的结论。
如朱红和大红同为暖色,两色相比则朱红暖、大红冷 。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3)变化的冷暖感觉 由于不同色彩的对比,明度、纯度的差异,物体表面
肌理不同等原因,色彩的冷暖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
如大红为暖色,若是调入一些白色,在明度提高、纯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1)色相决定冷暖感觉 明度和纯度影响冷暖感觉,高明度色往往偏冷,低明
度色往往偏暖,高纯度色往往偏冷,低纯度色往往偏 暖。
这一冷暖特性,也常常是识别黑、白、灰、金、银等 中性色冷暖倾向的方法。
中性色的冷暖倾向也是中性的,若是黑色和白色相比 ,黑色由于明度低而偏暖,白色由于明度高而偏冷。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一)色彩调和
在人的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 才是调和。
配色好像谱曲,一味高昂紧张是杂乱反常的,没有起 伏的节奏也是平淡单调的。
过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 、烦躁不安;过分暧昧的配色,由于色彩过于接近, 形象模糊,也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不满足、无聊乏 味之感。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2)中性色冷暖的新概念 在色彩心理学里还有一种冷暖概念,那就是白色冷、
黑色暖,这一概念非常适用于对中性色冷暖感觉的识 别。
中性色主要包括黑、白、灰、金、银等色,其中白色 、银色偏冷,黑色、金色偏暖,灰色居中。
灰色还具有冷暖不稳定的特性,接近白的浅灰色有冷 的倾向,接近黑的深灰色有暖的感觉。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三、色彩调和与秩序构成
(1)色彩调和 (2)色彩秩序
四、色彩重构与情感表现
(1)色彩重构 (2)色彩情感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1.色彩冷暖:是指视觉上和心理上相互体验并相互关
联的一种知觉。 2.冷暖对比:是指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异而形成的对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调和构成学习与训练将有助于学习者去发现 和创造色彩美,提高对色彩的美的辨别能力 和表现能力。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一)色彩调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有秩 序、协调地组织在一起所获得的和谐的色彩搭配。
1.色彩调和基本具有两方面意义: (1)能使杂乱无章的色彩组合,经过调整变得和谐统
色彩组合的效果要与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相适合,不仅 要求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构成和谐稳定的 色调,还要求色彩关系能满足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一)色彩调和
过分对比的配色需要加强共性来进行调和,过分暧昧 的配色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调整。
色彩的调和就是在各种色彩的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 的。
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一是,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非常突出,易于识别
;
二是,无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在于比较,不易辨 别。
冷暖,原本是人的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等综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看到阳光或火光时会感到温暖,站在雪地上或阴影
里会感到寒冷。
这种生理、心理及条件反射等方面的因素,都会促使 人看到红、橙、黄色感到暖,看到蓝、蓝紫、蓝绿色 感到冷。
在色彩对比中,最冷的是蓝色,最暖的是橙色,蓝色 和橙色是色彩冷暖的两极,同时蓝色和橙色也是一对 互补色。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四源自冷暖对比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果在色相环上吧冷暖 的两极蓝色和橙色相互 连线,就可以清楚地区 分出冷暖两组色彩,即 红、橙、黄为暖色,蓝 紫、蓝、蓝绿为冷色。 同时,还可以看到红紫 、黄绿为中性微冷色。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4.冷暖的生活体验:
在生活中,冷暖的感觉 除了与温度直接相关外 ,还与其它感受密切相 关,如重量感、温度感 等。一般经验是:冷色 偏轻,暖色偏重;冷色 湿润,暖色干燥;冷色 稀薄,暖色稠密;冷色 有退远感,暖色有迫近 感;冷色透明感强,暖 色透明感较弱。
又如蓝色是冷色,若是加入一些黑色,在明度降低、 纯度也降低的同时,也会变化为偏暖的深蓝色。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第一讲 构成概述 第二讲 平面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 第四讲 立体构成 第五讲 编排构成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一、色彩基础知识
(1)光与色 (2)色系与色环 (3)色彩混合
二、色彩对比构成
(1)明度对比 (2)色相对比 (3)纯度对比 (4)冷暖对比
(2)通过色彩调和使色彩组合符合目的性需要,构成 美的色彩关系(是指色彩与色彩之间既区别又联系的 存在方式)。
2.色彩调和具有两层含义: (1)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形态,能使人产生愉快
、舒适、美感(是由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引起的感情 上的愉悦的心理状态)的配色效果就是调和;
(2)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手段,可以利用调和的 方法,适度增减对比,获得和谐(是多样的统一,不
强调色彩对比是为了让画面的色彩变得生动活泼,注 重色彩调和就是为了使不和谐的、生硬刺激的色彩变 得和谐。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2)相对的冷暖感觉 哪个颜色偏冷,哪个颜色偏暖,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在色彩冷暖对比中,既有总体冷暖差别,也有同为冷 色之间或同为暖色之间的相互冷暖差别。
如群青与湖蓝同为冷色,两种色并置比较,很容易得 出群青偏暖、湖蓝偏冷的结论。
如朱红和大红同为暖色,两色相比则朱红暖、大红冷 。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3)变化的冷暖感觉 由于不同色彩的对比,明度、纯度的差异,物体表面
肌理不同等原因,色彩的冷暖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
如大红为暖色,若是调入一些白色,在明度提高、纯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1)色相决定冷暖感觉 明度和纯度影响冷暖感觉,高明度色往往偏冷,低明
度色往往偏暖,高纯度色往往偏冷,低纯度色往往偏 暖。
这一冷暖特性,也常常是识别黑、白、灰、金、银等 中性色冷暖倾向的方法。
中性色的冷暖倾向也是中性的,若是黑色和白色相比 ,黑色由于明度低而偏暖,白色由于明度高而偏冷。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一)色彩调和
在人的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 才是调和。
配色好像谱曲,一味高昂紧张是杂乱反常的,没有起 伏的节奏也是平淡单调的。
过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 、烦躁不安;过分暧昧的配色,由于色彩过于接近, 形象模糊,也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不满足、无聊乏 味之感。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2)中性色冷暖的新概念 在色彩心理学里还有一种冷暖概念,那就是白色冷、
黑色暖,这一概念非常适用于对中性色冷暖感觉的识 别。
中性色主要包括黑、白、灰、金、银等色,其中白色 、银色偏冷,黑色、金色偏暖,灰色居中。
灰色还具有冷暖不稳定的特性,接近白的浅灰色有冷 的倾向,接近黑的深灰色有暖的感觉。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三、色彩调和与秩序构成
(1)色彩调和 (2)色彩秩序
四、色彩重构与情感表现
(1)色彩重构 (2)色彩情感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1.色彩冷暖:是指视觉上和心理上相互体验并相互关
联的一种知觉。 2.冷暖对比:是指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异而形成的对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调和构成学习与训练将有助于学习者去发现 和创造色彩美,提高对色彩的美的辨别能力 和表现能力。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一)色彩调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有秩 序、协调地组织在一起所获得的和谐的色彩搭配。
1.色彩调和基本具有两方面意义: (1)能使杂乱无章的色彩组合,经过调整变得和谐统
色彩组合的效果要与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相适合,不仅 要求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构成和谐稳定的 色调,还要求色彩关系能满足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一)色彩调和
过分对比的配色需要加强共性来进行调和,过分暧昧 的配色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调整。
色彩的调和就是在各种色彩的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 的。
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一是,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非常突出,易于识别
;
二是,无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在于比较,不易辨 别。
冷暖,原本是人的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等综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看到阳光或火光时会感到温暖,站在雪地上或阴影
里会感到寒冷。
这种生理、心理及条件反射等方面的因素,都会促使 人看到红、橙、黄色感到暖,看到蓝、蓝紫、蓝绿色 感到冷。
在色彩对比中,最冷的是蓝色,最暖的是橙色,蓝色 和橙色是色彩冷暖的两极,同时蓝色和橙色也是一对 互补色。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四源自冷暖对比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果在色相环上吧冷暖 的两极蓝色和橙色相互 连线,就可以清楚地区 分出冷暖两组色彩,即 红、橙、黄为暖色,蓝 紫、蓝、蓝绿为冷色。 同时,还可以看到红紫 、黄绿为中性微冷色。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4.冷暖的生活体验:
在生活中,冷暖的感觉 除了与温度直接相关外 ,还与其它感受密切相 关,如重量感、温度感 等。一般经验是:冷色 偏轻,暖色偏重;冷色 湿润,暖色干燥;冷色 稀薄,暖色稠密;冷色 有退远感,暖色有迫近 感;冷色透明感强,暖 色透明感较弱。
又如蓝色是冷色,若是加入一些黑色,在明度降低、 纯度也降低的同时,也会变化为偏暖的深蓝色。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第一讲 构成概述 第二讲 平面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 第四讲 立体构成 第五讲 编排构成
设计色彩构成冷暖对比调和构成
一、色彩基础知识
(1)光与色 (2)色系与色环 (3)色彩混合
二、色彩对比构成
(1)明度对比 (2)色相对比 (3)纯度对比 (4)冷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