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的关键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的关键因素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优质的交通网络、通讯设施、供水电系统等基础设施能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稳定的能源供应,促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其次,人力资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而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要包括教育水平、技能水平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数量和质量。
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劳动力,为区域经济的升级换代提供动力。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灵活性也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核心。
一个地区如果能够培育和吸引创新人才,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核心技术,就能够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管理创新能力也是重要的,能够不断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市场规模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决定了该地区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的规模。
大规模的市场有助于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能够形成集中度高、竞争激烈的产业聚集效应,吸引更多的资源和资本流入,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政策环境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引导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创新和创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吸引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市场规模和政策环境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的关键因素。
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全面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区域经济一体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政治和经济原因)
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形成三次较大的发展高潮。
第一次高潮发生在20 世纪50 ~60 年代。
第二次高潮发生在20 世纪70 ~80 年代后半期。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1 、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 2 、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3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护自身的经济、贸易领利益,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4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
5 、贸易创造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数字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数字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摘要:现如今,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突飞猛进,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近4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
与2005年相比,15年时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翻了15倍。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6.6%,远高于GDP平均增速7.4%。
同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越发达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越活跃。
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例超过50%。
可见,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数字经济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引擎,数字经济渗透率也不断提升。
预计中国数字经济有望保持年均9%~10%的增速,2025年其规模可能超过60万亿元。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域经济;新动力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在我国已基本构建完成,数字经济实现了对我国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全面渗透,其规模也获得迅速扩张。
1数字经济发展趋势1.1规范性将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虽然对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可能导致经济层面的损失,甚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对主管部门的规范和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国内的数字经济立法将进一步加快,并逐渐成为支持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普及将进一步提速数字经济发展促使不同类型的资源要素得以优化配置,使生产制造变得更加智能,专业分工也更加精细化,对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提升作用。
目前,数字经济已经深入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同类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相关企业在积极适应的同时,也助推数字经济的普及。
区域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区域经济发展心得体会区域经济发展经验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我总结的心得体会。
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键。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优化升级既意味着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也意味着淘汰落后产能。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技术含量,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优化投资环境是基础。
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具体做法包括降低税收负担,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等。
此外,还要加强法治建设,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正竞争环境。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
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
包括交通运输、能源供应、信息通信等方面的建设。
优质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创新驱动是动力。
创新驱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注重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同时,创新也包括要在经济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
5. 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是重要任务。
优化城乡发展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通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区域发展规划,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6. 加强人才培养是基础保障。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
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7. 加强产业合作是加快发展的捷径。
加强产业合作,扩大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互利共赢。
通过开展产能合作、项目合作、技术创新与转化合作等,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区域经济发展的心得体会。
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什么?一、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主导产业的兴起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壮大,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这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效地减少了失业率,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就业机会,也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断追求更高的效益和竞争力,从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这种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也提高了整个区域的产业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三、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主导产业的发展还为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主导产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并逐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这种结构性转变不仅使经济更加具备竞争力,也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促进了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提升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政府为了吸引人才和投资,加大了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包括交通、教育、医疗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五、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主导产业的壮大和提升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国内竞争力,也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随着主导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可以将自身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这将为区域带来更多的经济机会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总结: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经济、就业和社会福利方面,而且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它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手段,更是一种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支持和培育,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基础。
有关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 推动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平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在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强区域间的交通、通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各地区间的连通性。
•鼓励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加强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2.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发展优势产业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建议有助于实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各地的优势产业。
•鼓励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不同地区的产业间的协同发展,鼓励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3. 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以下建议可促进人才培养和流动:•加强中小学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
•搭建跨地区的人才培养交流平台,鼓励人才的跨地区流动和交流。
•加大对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吸引人才流向落后地区,促进区域间的人才均衡发展。
4.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差距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矛盾。
以下建议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农村地区发展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加大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力度。
•加强城乡规划的整合和土地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推动农村的产业发展。
5. 强化政策支持与监管政策支持与监管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下建议有助于强化政策支持与监管:•制定并改革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种举措。
如何利用经济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如何利用经济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挑战。
经济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经济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和保障。
通过加大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以改善交通运输、能源供给和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条件,提高区域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驻,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可以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
同时,还应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
三、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可以提升区域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还要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吸引跨国企业和国际技术团队在区域内设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的共享和产业协同发展。
四、优化人才培养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人才的流动和集聚,可以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同时,还要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打破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壁垒,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人才和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提供优惠的税收和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还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消除制度壁垒和行政障碍,推动跨区域的发展一体化和协同发展,促进资源、产业和人才的优化配置。
六、加强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推动区域经
济发展方面,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地方高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
地方高校拥有一流的科研团队和研究设施,能够为
地方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支持。
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地方高校可以帮助地方
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地方高校是高等人才培养的培养基地。
地方高校具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培养出各个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这些人才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进入到地方企业和
政府部门,能够为地方经济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提升地方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地方高校还能够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地方高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高校能够更好地
发挥智力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的科学发展。
地方高校还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的合作,可以促进
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地方高校的技术支持和人才
培养能够为地方企业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帮助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
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智力支持和
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合作,地方高校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地方经济实现高
质量发展。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
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四、什么是竞争力 或竞争优势?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4、1 国家竞争力的内涵
国家竞争力是一个涉及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国际经 济学概念,是指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处的地位 (樊纲,2002)
一国的竞争力是在国际市场上战胜对手的能力,更是 谋求持续发展的实力(邹薇,2002) 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关于产业竞争力的报告》认 为: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的、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 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 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与他国竞争所具有的 相对优势,它实质上反映了综合国力发展的速度(任 海平,1998)
(硬环境:区位、资源、人才、资本、科技、环境、设施、结构、集 聚等) (软环境:文化、制度、政策、管理、市场、服务、开放等。)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从资源的角度看
胡鞍钢老师最近研究国家(地区)发展的八 大资本:
维护保值自然资本 优化配置物质资本(以上为有形资本) 开发利用人力资本 强化投资知识资本(以上为无形资本) 加快吸引国际资本 创新发展制度资本 努力增强社会资本(以上为环境资本)
内容提要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三、经济学如何解释经济发展的动力? 四、什么是竞争力或竞争优势?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始终坚持创新, 不断引领中国潮流; 珠江三角洲:得改革开放之先气及地缘之便 利,最早引进外资; 苏州: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始终掌握着发 展和竞争的主动权; 温州:为生存而不懈努力,开拓进取求发展;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苏南模式:政府推动型 温州模式:政府引导型 珠江模式:混合型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青岛:合文齐武,企业与城市双赢 杭州:协调配合,和谐发展 成都:避实击虚、扬长克短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动力 及竞争力研究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动力及竞争力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我国区域发展趋势分析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第一部分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动力及竞争力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区位理论 增长极理论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点轴发展理论 网络发展理论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工业区位理论(韦伯)
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
置因素
• 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运输成本&劳动成本 • 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位置因素:集聚因素
集聚因素包括: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网络发展理论
在区域点轴体系完善后,开发重点放在点轴与 其腹地之间的综合网的建设,以促进区域经济 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通过综合网,由点轴体系向外伸展,将发展机 会转播到更多地区,生产要素的利用更加充分, 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网络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经济学如何解释经济发展的动力?
微观经济学—— 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者)、企业 (生产者)的行为特征,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来 源:
*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 *技术创新、产业集聚。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宏观经济学——经济发展与增长 亚当.斯密:研究一国财富的来源 熊彼德: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凯恩斯:一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方法手 段(增长、就业、物价、财政、国际收支)。
• 特殊集聚因素(如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藏) • 一般集聚因素(如一个工厂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 或节约成本,而若干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能给各个工厂带 来更多效益和节省更多成本,所以工厂有集聚的愿望)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帕鲁)
运用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区域竞争的特点
(3)区域竞争的方式是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 资本要增殖、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必须要有一 个好的发展环境; 区域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政府服务经济能力的竞争; 加入WTO后,发展环境的竞争逐步取代优惠政策成为 主要竞争工具
(4)区域竞争的本质是提高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 区域内社会资源最终要配置到各个产业部门,并形成 强弱不同的产业经济,从而决定一个地区创造社会财 富的能力; 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 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 • • • •
对于区域而言 名牌商品(企业集群) 名牌企业(如青岛海尔、双星、澳克玛) 中小企业的活力 吸引投资的能力(投资环境的改善)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能力 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水平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国内各地区产业结构状况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国家竞争力的内涵
《中国国际竞争力报告(2001)》课题组认为:国际竞 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 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 国际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或排除了贸易因素的 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 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取利润的能力。简单地说,即是一 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反映出来的生产 力。(金碚,1997)
地区 上海 产业结构 电子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汽车、船舶)、 发电设备、精密仪器仪表、化纤工业、钢铁工 业 电子产业、汽车产业 汽车、石油化工、盐化工、电子通信 电子通信、电子机械、化工建材 电子机械、石油化工、化纤纺织、建材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 •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缪尔达尔)
发展快的区域,竞争优势的循环累积,因而 发展得更快。 发展慢的区域,竞争劣势的循环累积,因而 发展得更慢。 发挥发达地区带头作用,刺激落后地区发展 “回流效应”、“扩散效应”。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区域竞争的特点
(1)地方政府是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主体之一
中央地方分权后,地方行使更多的经济决策权; 地方政府是发展地方经济的直接受益者,有动力来源;
(2)区域竞争的内涵是资源汲取能力的竞争
区域发展的优势已不再是对传统土地、资源、产品等固定 物质财富的占有,而是更多体现在对诸种流动财富的吸引 力和利用这些流动财富创造新价值、强化区域经济地位的 能力; 地方政府参与地区竞争的主要内容和手段是尽可能在全球 范围内搜索发展资源,组织经济活动,鼓励本地企业扩大 投资,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区内汇聚,形 成经济发展“资源谷”。
点轴发展理论
“点”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即“增长极”, “轴”是指连接各“点”的交通运输线路等基础设施; “点”的特点:区域创新中心,主导产业明确的产业 综合体,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具有明显的区域比较优 势; “轴”实质上是产业带,其特点是:处于水陆空交通 干线上有稠密的运输网,是资源开发、产品和劳务生 产流通的基地 点轴发展战略:将区位条件好的重要干线作为重点开 发轴,在发展轴内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 方向,确定中心城市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与网络结构。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索洛模型
总量生产函数: Q = A(t)Lα Kβ GDP增长率: G =GA+EL · GL+EK · GK g=+· n + · gi
经济增长除了靠投入外,还要靠技术进步、制度和管理创新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区域经济学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Y=C+I+G+NX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增长经济学——
研究长期经Leabharlann 增长的原因哈罗德-多马模型
实际增长率公式 G
G
s v
y K I sY s s 实际增长率 y K k k k v Y S s 实际储蓄率 Y K K I v 实际资本- 产量比率 Y Y Y
(19.5%) (9.8%) (8.9%)(2003年)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从一个区域来看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其经济发展的动力取决于: • 若干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的活力); • 若干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 增加值率、销售利税率和综合要素生产率); • 吸引外部投资进入的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
国家 美国 日本 西德 意大利 瑞士 优势产业 PC、软件、信用卡、电影、飞机制造 家电、照相机、传真机、机器人 印刷机械、高级轿车、医药化工 瓷砖、皮革制品、包装机械、工厂自动化设 备 制药、巧克力、钟表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从全球来看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该国重点区域的 经济发展水平上。 全国GDP比重 美国 硅谷 128公路 五大湖地区 68% 日本 东京都 阪神地区 名古屋 63% 英国 伦敦 伯明翰 利物浦 80% 澳大利亚 悉尼 墨尔本 70% 马来西亚 吉隆坡 50% 中国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地区 38.2%
美国国内各地区产业集聚
硅谷、128公路
华盛顿州西雅图 德州休斯顿 密歇根州底特律 德州达拉斯 乔治亚州达尔顿 印第安纳州爱卡特 俄勒冈州
IT产业、其他高新技术
飞机制造业 石油工业 汽车工业 房地产业 地毯业 活动房屋制造 鞋业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4、2 区域竞争力概念
区域竞争力是指地区特定产业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生存和 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其实质表现为区域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比较,最终落脚点是该区域生产的商品以同质低价或 同价优质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 在现实经济中,企业根据比较优势选择生产方向,生产优势 产品,形成产业比较优势;一个区域大量优势企业的集合形 成区域产业优势,所有区域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集合形成 区域比较优势(其关键是效益差距的存在); 区域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合适的产业,加速资本及其 他要素的积累,进而促进区域竞争优势(竞争力)的提升, 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