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学案学生第一课时
祝福学案1

《祝福》学案(第一课时)一.三维目标: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
二.知识积累1、字音积累钝(dim )响寒暄(xuan )朱拓(td )间(jidn )或悚(sdng )然踌蹦(chdu )( chO )不更(gOng )事谬(mid )种淡(dan )然俨(ydn )然雪褥(rd )瑟(sO )瑟有声尘芥(ji。
)堆形骸(hdi )脸颊(jid )沸反盈(yl ng )天贺家坝(do )孝养(bl )( q[)絮絮(xti )呜咽(yO )驯(xOn )熟桌帏(w6i )讪讪(shdn )咀嚼(jd )(jUe )赏鉴渣滓(zhd )( zl )瞥(piC )拗(niii )不过蹙(cti )缩门槛(kdn )窈(ydo )陷惴惴(zhul )歆享(xln )(xidng )牲醴(shOng )( II )蹒跚(pan )( shan )2、字形积累寒暄(喧哗)烟霭(和蔼)走投无路(回头)形骸(惊骇弹幼)惴惴(揣摩湍急)3、字义识记俨然讪讪怔怔怨府沸反盈天三、文学常识:1、《祝福》选自《彷徨》,作者是一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呐喊》和《卫事新编》,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还有杂文集17本。
2、“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著作。
四、文本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 .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点拨:1、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鲁四老爷祥林嫂婆婆2、害死祥林嫂的帮凶:四婶、刘妈、鲁镇其他冷漠麻木的民众3、敏感、有良知,但软弱,退缩,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我”4、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祥林嫂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点拨:倒序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点拨:“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祝福教学设计课件教案

祝福教学设计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祝福》。
(2)理解课文《祝福》的主要内容,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祝福》。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祝福》的朗读和背诵。
(2)分析课文《祝福》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祝福》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
(2)探讨课文《祝福》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课文《祝福》相关的音乐或视频,营造氛围。
(2)简要介绍课文《祝福》的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祝福》,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祝福》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重点分析课文《祝福》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祝福》,举例说明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课后作业:背诵课文《祝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课文背诵和练习题目。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祝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课文《祝福》。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评论、教案等。
3. 媒体资源:与课文《祝福》相关的音乐、视频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祝福》的氛围中,提高学习兴趣。
盛晓《祝福》学案

讪 讪
后 的地 主阶 级知 识分子 的 典型 形象 。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 )初 识 人物 了解 情节 祥 一
记 》 , 奠定 了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基 石 。 压 在人 民头 上 的精神 枷锁 ,而妇女 正
⑤ 封 建社 会捆 在妇 女 身上 的四大
1 1 年到 l2 年 间 ,陆 续创 作 出版 了 是 旧 中国封 建思 想最 大 的受害 者 。鲁 绳 索 : 夫 权 (既 嫁 从 夫 夫 为 妻 98 96 家长 专制 ) 政 权 ( 统 小说集 《 呐喊 》、 《 彷徨 》、论文集 迅就选 取 了妇女 题材 ,写作 了 《 祝 纲 )、族 权 ( 封 。 《 》、散文诗集 《 坟 野革 》、散文集 福 》这 篇小 说 ,目的也就 在于 深刻 揭 治阶级 )、神权 ( 建迷信 )
圆
2年3 O/ 1第 1期
教 。他 是造 成祥 林嫂 悲剧 的一 个重 要
《 祝福 》学案
陈 文 虎
【 教学 目标 】
1探 讨祥 林 嫂的 不 幸遭 遇 ,认 识 I .
其 悲剧命 运 的必然性 ; 2分 析造 成 人物 悲剧 命 运 的社 会 . 根 源 ,认 识 旧社 会封 建礼 教 的罪恶 本
开端 :丈夫去 世 鲁镇做 工 发展 :婆家劫 回 被卖改 嫁
⑥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
族 权 给 了 祥 林 嫂 婆 婆 卖 她 的 权
力 按照 封建 宗法 观念 ,妇 女 “ 出嫁 从 夫 ,夫 死从 子 ” ,一 旦丧 夫失子 , 在家庭 中生存 的权 利被 剥夺 。族 权给
民众 上方 名 自发举 行公 祭 、送葬 ,葬
《 朝花 夕拾 》、杂文 集 热风 》、 露 封建 思想 文化 的流弊和 余 毒 。 《 《 华盖集 》等专集 。12年 l月发表 ’9 1 2 2故事 情节 . 的中篇小说 《 正传 》,是中国现 阿Q 序 幕 :祝 福景 象与 鲁 四老爷
《祝福》教案(通用12篇)

《祝福》教案(通用12篇)《祝愿》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传递明信片送祝愿,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美妙情感。
2、尝试轮番绘制、传递明信片,体验传递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了解绘本故事《蛤蟆的明信片》、自制明信片人手一份,水彩笔、记号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你们瞧,今日陆老师带来了什么?(老师出示明信片)2、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看过一本关于明信片的书吗?它叫什么名字?(《蛤蟆的明信片》)你们能一起把故事说一说吗?(幼儿边叙述,老师边画明信片,鼓舞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复述部分故事内容)3、青蛙哥哥的明信片在很多好伴侣和我们云朵班的小伴侣的传递下变得越来越漂亮,现在的明信片不仅仅是一张一般的明信片了,它里面还包含了许多好伴侣真诚的关怀与祝愿。
(二)通过回忆绘本故事内容,引出活动主题1、今日陆老师又想请你们送祝愿了,猜猜看,这回是给谁送祝愿呢?2、你们说的都不错,他们都需要我们的祝愿。
那今日究竟要给谁送祝愿呢?请你们看这张图片就知道了。
(播放四川小伴侣的图片)3、在四川地震遇难的小伴侣有许多许多,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关心,那你会怎么关心他们呢?4、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假如请你们把刚才说的.内容都画下来,你会吗?(三)老师讲解要求,幼儿操作1、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明信片,陆老师把你们想对四川小伴侣说的话都已经写下来了,你们想听一听吗?2、明信片上还有四个图形,他们用来做什么?箭头表示什么意思?3、你们四个小伴侣一组,每人选择一张明信片,在第一个图形里面画上代表你自己的标记,然后在明信片上画上你想送去的祝愿。
接着把明信片传给你们一组的另一个小伴侣,让他连续画。
一共传递四次,记住在同一张明信片上每人只能送一次祝愿哦!最终,明信片传到第一个传递的小伴侣手里,回到座位上。
(四)讲评1、谁能用好听的话来介绍一下你的明信片是怎么传递的?(五)延长活动信任四川的小伴侣在收到你们的明信片之后肯定会非常愉快。
瞧!陆老师为你们预备了一个大信封,那我们把明信片放进去,一起去寄给四川的小伴侣好吗?《祝愿》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
《祝福》学案

二、关于鲁迅: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人。 1898 年离开故乡考进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矿路学堂。1902 年初毕业后被选派 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 年 8 月回国。 1918 年 5 月在《新青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和《彷徨》。1936 年 10 月 19 日病逝于。 三、时间背景: 《祝福》写于 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 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 天神和祖宗享用,感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以极大的 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 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 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 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 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 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四、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明确: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五、情节:
《祝福》教学案表格1

一、导入新课——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
关于《呐喊》和《彷徨》
二、祥林嫂的形象分析:
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2、出示“祥林嫂沦为乞丐”的画面,参照原文内容描述画面。这段属于什么描写?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还有哪些地方?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临死之前:
3、文章先写“临死之前”的祥林嫂,然后写“初到鲁镇”和“再到鲁镇”的祥林嫂,这种写法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理清线索和结构。
D.密籍 代劳 阴谋诡计 以逸待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卡扎菲政府军向反对派大本营步步紧逼之际,本想作壁上观的美国政府也禁不住英法等国的怂恿,加入到打击卡扎菲政府军的阵营中来。
B.全国煤炭系统要多管齐下,坚持不懈地工作,各级主管部门特别要敢于揭盖子,为早日实现煤矿安全形势根本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预习新课】
1、字音积累
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淡()然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咀嚼()()赏鉴渣滓()()
B.此次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海啸规模巨大是由于震源浅且地震规模大造成的,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也放大了海啸能量。
C.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
D.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祝福教学设计课件教案

祝福教学设计课件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祝福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表达对他人祝福的能力1.2 教学内容介绍祝福的定义和作用探讨祝福在不同场合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祝福的意义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祝福表达能力1.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录音机或播放设备1.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祝福的定义和作用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祝福的表达第二章:祝福的语言表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祝福的语言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祝福语言的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祝福语言的常用表达方式探讨祝福语言的创造性和个性化2.3 教学方法采用例句解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祝福语言的表达技巧通过角色扮演和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的祝福语言创造力2.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录音机或播放设备2.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语言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语言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祝福语言的常用表达方式组织角色扮演和即兴表演,让学生练习祝福语言的表达第三章:祝福的实际行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祝福不仅限于语言表达,还可以通过实际行动传递培养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祝福的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祝福实际行动的方式和意义探讨祝福实际行动在不同场合的应用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祝福实际行动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祝福实际行动能力3.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实物道具3.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实际行动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实际行动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祝福实际行动的方式和意义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祝福实际行动的表达第四章:祝福在不同场合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祝福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意义培养学生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祝福方式的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场合下祝福的应用和意义探讨不同场合下祝福的语言表达和行动方式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祝福在不同场合的应用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祝福表达能力4.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实物道具4.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在不同场合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在不同场合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不同场合下祝福的应用和意义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不同场合下的祝福表达第五章:祝福的综合实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祝福的语言和行动表达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祝福活动的能力5.2 教学内容介绍祝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探讨祝福活动的创新和个性化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设计和实施祝福活动通过小组展示和点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实物道具5.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综合实践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活动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祝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和实施祝福活动进行小组展示和点评,总结祝福活动的创新和个性化之处第六章:生日祝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日祝福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表达对他人生日祝福的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生日祝福的特别意义探讨如何创作生日祝福语6.3 教学方法采用示例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日祝福的表达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日祝福表达能力6.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录音机或播放设备6.5 教学步骤引入生日祝福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生日祝福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生日祝福的特别意义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生日祝福的表达第七章:节日祝福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节日祝福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表达对他人节日祝福的能力7.2 教学内容介绍节日祝福的特别意义探讨如何创作节日祝福语7.3 教学方法采用示例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节日祝福的表达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节日祝福表达能力7.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录音机或播放设备7.5 教学步骤引入节日祝福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节日祝福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节日祝福的特别意义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节日祝福的表达第八章:毕业祝福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毕业祝福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表达对毕业生祝福的能力8.2 教学内容介绍毕业祝福的特别意义探讨如何创作毕业祝福语8.3 教学方法采用示例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毕业祝福的表达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毕业祝福表达能力8.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录音机或播放设备8.5 教学步骤引入毕业祝福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毕业祝福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毕业祝福的特别意义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毕业祝福的表达第九章:成功祝福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功祝福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表达对他人成功祝福的能力9.2 教学内容介绍成功祝福的特别意义探讨如何创作成功祝福语9.3 教学方法采用示例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成功祝福的表达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成功祝福表达能力9.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录音机或播放设备9.5 教学步骤引入成功祝福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成功祝福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成功祝福的特别意义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成功祝福的表达第十章:祝福的创新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祝福的创新方式,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祝福活动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探讨祝福的创新方法,如跨文化祝福、科技辅助祝福等实践在不同情境中应用祝福创新方法10.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设计和实施祝福活动通过小组展示和点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0.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实物道具10.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创新与实践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创新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祝福创新的方法和实际应用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和实施祝福活动进行小组展示和点评,总结祝福创新的成果和经验第十一章:祝福与心理健康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祝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通过祝福来提升自身和他人心理健康的意识11.2 教学内容探讨祝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介绍如何通过祝福来提升心理健康11.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祝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祝福表达能力11.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心理健康相关资料11.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与心理健康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祝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祝福的表达第十二章:祝福与文化差异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祝福方式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差异,有效进行跨文化祝福的能力12.2 教学内容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祝福习俗介绍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祝福1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祝福与文化差异的关系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祝福表达能力12.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跨文化交流相关资料12.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与文化差异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与文化差异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祝福习俗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跨文化祝福的表达第十三章:祝福与社交技巧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祝福与社交技巧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祝福提升社交技巧的能力13.2 教学内容探讨祝福在社交场合的应用1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祝福与社交技巧的关系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祝福表达能力13.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社交技巧相关资料13.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与社交技巧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与社交技巧关系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祝福在社交场合的应用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祝福的表达第十四章:祝福与情感表达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祝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祝福有效表达情感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探讨祝福在情感交流中的作用介绍如何通过祝福表达不同情感1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祝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祝福表达能力14.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情感表达相关资料14.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与情感表达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与情感表达关系的理解展示课件,讲解祝福在情感交流中的作用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祝福的表达第十五章:祝福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祝福教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对祝福未来的展望和思考15.2 教学内容总结整个祝福教学的内容探讨祝福的未来发展和应用1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总结祝福教学的内容通过小组展示和点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5.4 教学资源课件和教学素材相关祝福案例和资料15.5 教学步骤引入祝福总结与展望的话题,让学生分享对祝福教学内容的总结展示课件,回顾整个祝福教学的内容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祝福的未来进行思考和展望进行小组展示和点评,总结祝福教学的成果和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祝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包括祝福的含义、语言表达、实际行动、不同场合的应用、创新实践以及与心理健康、文化差异、社交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关系。
《祝福》教学设计15篇

《祝福》教学设计15篇《祝福》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祝福》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福》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第5课时)1.通过文本群读,对比认识“奴性人物”身上不同的“套子”。
2.通过对比联读,认识人物辛酸经历背后的社会问题及悲剧性结局的内在原因,并体会作者包含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情景再现—“演员请就位”“讲述者”演员请就位:剧目:《孔乙己》、《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根据之前的学习,自由结组排演课本剧,角逐课堂现场表演机会)讲述者:篇目:《孔乙己》、《祝福》、《套中人》(根据之前学习,自由参加,要求以第一人称完成故事讲述,角逐展示机会)(二)对比阅读:不同的“套子”对比三个人物,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竟都被包裹在层层套子之中,最终被套子束缚、被社会所吞噬。
小组活动:分小组探讨三人身上不同的“套子”。
1.孔乙己的套子2.祥林嫂的套子3.别里科夫的套子(三)共性探讨:同样的奴性百科词条:基于生存欲望,根据个人认知力在现实中的有限理性选择,完全服从。
它是暴力恐吓、利益诱惑和思想禁锢的产物。
心理学:一种内化为自身主动性、自觉性的意识与行为,表现为对被给予的,对自身有消极意义的事物的无原则的接受性。
小组活动:分小组探讨三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反抗,为何将其三人界定为“奴性人物”?(四)思维跟进任务:课题的现实性意义(第六课时:思辨性写作)写作:学习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专题之后,我们看清了别里科夫等三人身上的“套子”,了解了他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最终还是走向死亡的结局。
有同学认为现实社会中到处都是“套子”,自己也是奴性人物。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以“套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孔乙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福》导学案
制作人:王伟审定领导: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情节,初步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命运的因素与社会根源。
重点: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因素与社会根源,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法学法
1、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情节。
2、朗读精彩语段,抓住关键词句,体悟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情感。
3、比较研究法:通过《祝福》和《故乡》中人物描写的相同之处,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背景储备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根据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政治知识,以及阅读过的鲁迅或同时期作家的作品,简单的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社会现状。
二、知识储备:
1、鲁迅,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字,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散文集《》,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有《》《》《》
2. 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是中心,通过和的描写,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
3、叙述的顺序有哪些?并试着从我们所学的文章中所举一例。
三、字词的梳理储备:
1、重点字词整理:
2、预习检测(见幻灯片)
四、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
1、研究并为“祥林嫂”编写“年谱”。
3、根据祥林嫂年谱和情节的梳理,简述祥林嫂生平或写一小传。
(身份地位、性格、主要
情节、结局,文言小传尤佳。
)
五、局部探究
4.本文按什么叙述方式叙事的?结合课文,你认为这样的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5.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叙述顺序的转变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6、祥林嫂一步一步沦落致死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划出祥林嫂一生几次重大变化,看
7、“悲剧就是把美撕毁了给人看。
”(鲁迅语)祥林嫂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的形象,古希腊的剧作家把悲剧分为命运悲剧(不可抗拒的注定命运)、性格悲剧(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社会悲剧,祥林嫂的悲剧应该是哪种悲剧呢?你初读之后,认为鲁迅先生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何在?可以从人生命运、性格、社会等角度去分析。
一两句话简述理由,不必展开。
8、初步概括祥林嫂的形象:人物形象=身份+性格+高度概括的情节
六、感悟、反思
七、规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