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理吃空饷问题工作情况报告
吃空饷清理工作情况汇报

吃空饷清理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公司安排,我与清理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关于吃空饷情况的调查与清理工作。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并制定了一些改善措施。
首先,我们对员工名单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发现了一些员工在名单上却没有实际到岗工作的情况。
这些员工大多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如生病、产假、请假等而没有参与工作。
但也有一些员工则是故意利用各种借口规避工作。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决定对所有员工进行全面的复核,并制定一套严格的考勤管理制度,以杜绝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其次,我们对工作场所进行了全面的巡查,发现了一些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并没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情况。
有的员工可能是在和同事闲聊,有的员工可能是在打游戏、看视频等浪费时间的行为。
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我们决定加强对工作现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岗位进行工作,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另外,我们也发现一些员工在领取工资的同时,并没有参与实际的工作,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劳动纪律和企业规定。
在这方面,我们对这些员工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追查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工资发放情况,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工资发放和工作成绩相符合。
以上就是我们在清理工作中发现的情况以及我们所制定的改善措施。
我们将全面执行并监督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吃空
饷现象得到有效的清理和纠正。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清理工作,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树立员工的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吃空饷情况报告

吃空饷情况报告吃空饷状况报告(通用9篇)吃空饷状况报告篇1依据市委要求,今年一月下旬,由市纪委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监察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吃空饷”清理工作的通知》(巴纪发[]5号)文件,经过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全面清理,至7月底初步取得了预期成效,现将清理工作报告如下:一、基本状况我市开展“吃空饷”清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即自查处理阶段、督促检查阶段和建章立制阶段。
纳入此次全面清理共计2882个行政事业单位,其中:市级328个,县(区)2554个。
涉及清理对象65574人,其中:市级7437人,县(区)58137人。
清理“吃空饷”对象150人,其中:市级13人(行政3人,事业10人);县(区)137人(属行政人员9人,事业人员128人),分别为:巴州区36人,南江县54人,通江县19人,平昌县28人。
截止目前,返回工作岗位13人,完善相关调动或病退等手续9人,已辞职(辞退)或解聘75人,待处理对象53人(其中:市级待处理8人,县、区待处理45人)。
累计涉及金额40.26万元,自查收回资金30余万元。
在此项工作中,市级和县(区)部门均根据清理工作要求,乐观建章立制,切实加强规范管理,整个清理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赢得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二、主要做法(一)熟悉到位,强化领导。
我市清理工作文件印发后,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熟悉明确,落实责任。
一是目标明确,措施到位。
四县(区)均由纪检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准时转发了巴纪发[]5号文件,使清理工作有章可循,分别成立了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抽派专人办公,做到清理目标明确,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措施得力。
二是深化引导,形成合力。
四县(区)负责清理工作的协作部门细化工作责任,严明纪律要求,分系统包片做好政策宣扬和解释工作,同时通过会议、电视、网络等形势大力宣扬,多途径向社会公开清理信息,形成广泛的公开的和强有力的清理势头,为全面清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治理吃空饷情况汇报

治理吃空饷情况汇报近年来,吃空饷现象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务人员的形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为了彻底治理吃空饷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和整改工作,现将汇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情况。
针对吃空饷情况,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对涉及范围进行了全面的排查。
通过查阅档案资料、人员考勤记录、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初步确定了存在吃空饷情况的人员名单和具体情况。
二、整改措施。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我们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对涉及人员进行了严肃的问责处理,依法依规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同时,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加强了对人员考勤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了更加严格的考勤制度和流程。
三、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工作,我们对吃空饷情况的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比对数据和实际情况的观察,发现吃空饷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整体上,吃空饷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控制。
四、下一步工作。
针对吃空饷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规定,对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
同时,加强对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吃空饷行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针对吃空饷情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查和整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吃空饷问题的治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加大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公务人员的形象,共同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吃空饷情况报告(优秀10篇)

吃空饷情况报告(优秀10篇)吃空饷情况报告篇一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机关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皖政办明电〔20某某〕53 号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办公室牵头对我局"吃空饷"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认真的专项检查。
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一、单位基本情况 .我局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局,编制12 人,内设3 个职能科室,目前在职职工8 人,退休10 人。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对清理"吃空饷"工作非常的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和组织开展清理工作,其机构和具体成员如下:组长:潘永益副组长:袁龙成员:陈礼、洪甲星三、认真自查,严格把关。
根据文件要求,我局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检查:1 、隐瞒事实、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套取财政资金的;2 、在单位挂名并未实际到岗上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3 、因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等原因,按照规定应当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但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4 、已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或已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5 、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仍由他人继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6 、受党纪政纪处分及行政、刑事处罚等,按规定应该停发或降低工资待遇,但仍未停发或按原标准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7 、其他违纪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针对自查内容,我局将每项自查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人员,通过查看人员编制、组织档案、组织关系,查阅工作经费、考勤纪录、花名册,比对人员信息、工资审批手续等方式,全面详细地检查了"吃空饷"问题。
通过自查,未发现"吃空饷"和套取资金的情况。
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同时,将自查情况及时在本单位政务公开栏公示,发动群众参与举报,设立举报电话、拒报信箱,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审计局预防和治理吃空饷问题工作情况报告

审计局预防和治理吃空饷问题工作情况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建立情况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县审计局机关认真开展了清理行政机关“吃空饷”工作。
通过单位自查、建章立制两个阶段的开展,圆满完成了工作要求。
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审计局机关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领导为成员的清理“吃空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秘股,具体负责清理工作。
组织制订了清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清理范围,确定了6类清理重点。
利用机关早会,对清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职责和任务目标。
加大宣传力度,在机关内部公示栏进行公示,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让机关干部职工了了解清理工作的阶段要求。
认真落实《关于严明清理“吃空饷”工作有关纪律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审计局机关根据有关要求开展自查自纠。
二、长效机制建立情况
借鉴有关部门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机关实际,进一步严格了机关单位人员请销假制度,建立了受党政纪及司法处理人员信息互通制度,建立完善了对离退休人员和享受遗属补助人员的年查制度,完善了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三、清理工作成效
通过清理工作,审计局机关没有“吃空饷”人员。
通过清理工作的开展,切实严肃了人事机构编制、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规范了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管理;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能,增强了法纪和监督意
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检查吃空饷工作情况汇报

检查吃空饷工作情况汇报一、检查目的为了加强对吃空饷工作情况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特对吃空饷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本次检查旨在了解当前吃空饷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促进吃空饷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规模化发展。
二、检查内容本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 吃空饷工作的开展情况2. 吃空饷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3. 吃空饷工作措施的有效性4. 吃空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5. 吃空饷工作改进建议和措施三、检查方法本次检查采取实地走访、文件资料查阅、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了解吃空饷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吃空饷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了解吃空饷工作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四、检查情况1. 吃空饷工作的开展情况吃空饷工作在各部门都得到了积极开展,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作组织、领导部门予以了大力支持。
吃空饷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吃空饷工作的认识逐步提高。
2. 吃空饷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吃空饷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各部门都按照工作计划和相关要求,认真完成了吃空饷工作的任务。
吃空饷工作有效推动了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吃空饷工作措施的有效性在吃空饷工作中,各部门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加强宣传、强化监督、加大责任落实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各地吃空饷工作模式丰富多样,有效推动了吃空饷工作的深入开展。
4. 吃空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各部门开展吃空饷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宣传力度不够、监督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等。
吃空饷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五、改进建议和措施1. 加强吃空饷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吃空饷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 强化吃空饷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吃空饷工作的监督机制,加大对吃空饷工作的监督力度。
3. 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各部门要明确吃空饷工作的责任和任务,确保吃空饷工作的顺利开展。
吃空饷治理工作报告

吃空饷治理工作报告尊敬的负责人:我司在过去一年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反腐倡廉政策,抓住打击吃空饷这一重要机会,全面加强了吃空饷治理工作。
在集中力量治理吃空饷的各项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且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地加强内部管理,推动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经过多方努力,事实证明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现将工作报告如下:一、吃空饷治理的内部管理体系在工作开展初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并落实了吃空饷治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加强对人事和薪资管理的监督力度、完善考勤考核系统、严格审核工资条和奖金计提等方面。
同时,我们对各项收入的来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切实规范了人员的工资福利和津贴的发放、报销等流程,重点针对不合规的要求逐一纠正。
这些措施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平台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成功地加强了对吃空饷现象的强力打击,有效降低了吃空饷的风险。
二、加强吃空饷治理宣传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法治意识和反腐识别度,我们不断加强吃空饷治理宣传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开展警示教育、开设学习课等,利用内部公共媒体加强对反腐倡廉政策的宣传,帮助员工树立不吃空饷、以廉洁为荣的总体理念,倡导重视人格廉洁和职业操守,有效地提高了员工意识和党风廉政教育的质量和层次,后期开展的相关调查也反映出员工对吃空饷行为的惩处更敏感和严格。
三、建立健全的吃空饷治理实效评估机制我们在治理吃空饷的过程中,增强了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采用定期评估方式来对各项工作的质量及结果进行评估,对结果较好的部门予以表彰,对被评估结果不好的部门及时提示、查处和整改,形成了一系列整体高质量、有效的治理吃空饷方案,也加强了各个部门的监管能力。
四、继续深化吃空饷治理工作虽然我们在吃空饷治理的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面对形势的复杂性和打击应对的挑战,我们意识到必须进一步加强工作的创新和深化层次。
即:在深化吃空饷治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各种吃空饷情况的了解和识别,并推动建立全面的身份审核和鉴定机制,进一步严格地控制吃空饷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推动治理吃空饷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2024单位吃空饷治理工作总结_社区治理工作总结

2024单位吃空饷治理工作总结_社区治理工作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单位吃空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24年,社会各界在各个单位扎实开展了吃空饷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单位吃空饷治理工作的更好开展,特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在2024年,各单位充分认识到吃空饷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在政府的引领下,各级单位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大对吃空饷行为的查处力度。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了单位员工的法制观念和职业操守,有效防止了吃空饷问题的发生。
二、取得成效1. 增强了问责意识。
各单位领导对于吃空饷问题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问责制度,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了严格考核和追责,形成了有效的治理机制。
2. 规范了管理制度。
各单位加强了内部管理,建立了科学的考勤和绩效评估制度,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减少了吃空饷行为的发生。
3. 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员工对于吃空饷问题的认识,增强了职业操守和法制观念,有效预防了吃空饷问题的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
在吃空饷治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管理措施不够细化和具体化的问题,导致了治理工作的局限性。
2.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尽管开展了一定的宣传教育活动,但是对于一些基层单位和人员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3. 监督和检查不够到位。
在各级单位,对于吃空饷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还存在盲区和不足,导致了一些吃空饷行为的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四、改进措施1. 完善管理制度。
各单位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各项规定的执行力度,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建立全面的治理体系。
五、展望未来在2024年,各单位在吃空饷治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单位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大对吃空饷问题的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推动吃空饷问题的解决和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和治理吃空饷问题工作情况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建立情况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县审计局机关认真开展了清理行政机关“吃空饷”工作。
通过单位自查、建章立制两个阶段的开展,圆满完成了工作要求。
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审计局机关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领导为成员的清理“吃空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秘股,具体负责清理工作。
组织制订了清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清理范围,确定了6类清理重点。
利用机关早会,对清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职责和任务目标。
加大宣传力度,在机关内部公示栏进行公示,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让机关干部职工了了解清理工作的阶段要求。
认真落实《关于严明清理“吃空饷”工作有关纪律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审计局机关根据有关要求开展自查自纠。
二、长效机制建立情况
借鉴有关部门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机关实际,进一步严格了机关单位人员请销假制度,建立了受党政纪及司法处理人员信息互通制度,建立完善了对离退休人员和享受遗属补助人员的年查制度,
完善了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三、清理工作成效
通过清理工作,审计局机关没有“吃空饷”人员。
通过清理工作的开展,切实严肃了人事机构编制、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规范了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管理;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能,增强了法纪和监督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