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讲义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讲义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讲义

第一讲应试攻略

一、考情分析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高中学段教师资格统考科目三的考试科目,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数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数学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

试题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解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二、题型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知识点覆盖范围比较广。

在历年考试真题中,学科知识6-7道,课程与教学知识1-2道。

(二)简答题

简答题稳定在5题,前面3题一般是学科知识,后面2题是课程知识与教学知识,总分值35分。

(三)解答题

一般考大学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知识,分步骤给分,如果不能够完全解答,只要会的步骤,都要写在试卷上,阅卷老师看见答案中有相关步骤,都会给相应的分数。

(四)论述题

一般考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在答题时一般需要提出论点,并用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五)案例分析题

一般考查教学知识或教学技能。案例分析题是给出教学片段,然后提出问题,在问题中要求考生阅读分析给定的资料,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或作出决策,或给出评价,或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意见等。

(六)教学设计题

给出一个课题,按要求进行设计。一般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几个问题进行考查。

三、备考策略

(一)研究真题,把握考试脉搏

考纲是了解考点的依据,真题是掌握考情的关键。对照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近几年考试真题,也可参照“考情分析”与“题型解读”。

(二)学记结合,强化记忆效果

利用笔记将“厚”书读“薄”,提高学习效率。

1、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做摘要笔记,概括其要点。

2、复习过程中在教材相应位置做好批注,加强记忆。

3、对所学内容做好心得笔记,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分析、体会等随手记下来,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系统总结,梳理知识脉络

在理解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每个模块知识的脉络,整理出清晰明了的框架结构,加强识记效果,以便在考试中看到相关题目时能快速在脑中搜索到相关知识点,得出合理的答案。

(四)强化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多做练习是检测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进行适当的练习,以及时查看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记忆模糊的知识点重新记忆,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查漏补缺,科学备考。

第二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高中数学的知识。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

要求: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要求:理解高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二)课程知识

1、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2、熟悉《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3、能运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三)教学知识

1、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2、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3、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4、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5、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四)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a、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b、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c、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d、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2、教学实施

a、能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b、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c、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3、教学评价

a、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

b、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c、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a、学科知识模块

b、课程与教学知识模块

在某次测试中,用所有参加测试学生某题的平均分除以该题分值,得到的结果是(B)(2016年下半年真题)

A.区分度

B.难度

C.信度

D.效度

区分度: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

信度: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效度: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

2、简答题

以“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为例,阐述数学定理教学的基本环节。(2016年下半年真题)

解题思路:(1)介绍定理的背景或特殊情形。

(2)了解定理的内容,理解定理的含义,认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3)定理的证明或推导过程:学生与老师一起研究证明方法,如不需证明,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体会定理规定的合理性。

(4)熟悉定理的使用。

(5)引申和拓展定理的运用。

3、解答题

设函数f(x)=x2在R上连续且可导。

(1)当f(x)=x2,且g(x)=exf(x)时,求证f(x)与g(x)有共同驻点。

(2)当f(a)=f(b)=0(a

4、论述题

函数的单调性是刻画函数变化规律的重要概念,也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

(1)请叙述函数严格单调递增的定义,并结合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说明中学数学课程中函数单调性与哪些内容有关(至少列举两项内容)。

(2)请列举至少两种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并分别简要说明其特点。(2016年下半年真题)

5、案例分析题

概念同化指从已有概念出发,理解并接纳新概念的过程,实质是利用演绎方式理解和掌握概念。由于数学中大多数概念是以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定义的,所以适宜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奇函数,,概念教学为例简要说明概念同化的教学模式:

(1)向学生提供“奇函数”概念的定义

(2)解释定义中的词语、符号、式子所代表的含义

突出概念刻画的是:对定义域中的任意一个自变量,考察χ与-χ对应的函数值f(χ)与f(-χ)之间的关系以f(-χ)=-f(χ)。因此函数的定义域应该关于原点对称,满足这个条件后再考察f(-χ)=-f(χ).

(3)辨别例证,深化概念

教师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概念例证,例证中以正例为主,但也要包合适"-3的反例,尤其是一些需要考察隐含条件的例子。

(4)概念的运用

提供各种形式来运用概念,达到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促进概念体系的建构的目的,可以利用个别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的问题。

问题:(1)请举出反例说明(3)辨别例证,深化概念。(5分)

(2)请举例补充(4)概念的运用。(5分)

(3)请结合案例,总结出概念同化的教学模式的过程。(10分)

6、教学设计题

“对数的概念”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和教学评价等。

请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对数的概念”的教学目标;

(2)写出“对数的概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设计“对数的概念”的引入过程(要求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引入对数的概念的必要性)。(2016年下半年真题)

第一部分数学学科知识

第三讲

第一章、数学分析

考点:1、掌握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

2、求极限的方法

3、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4、求解定积分与不定积分

5、能够运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解问题

1、数列极限的定义:

设{Xn} 为实数列,a 为定数.若对任给的正数ε,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 时有∣Xn-a∣<ε则称数列{Xn} 收敛于a,定数 a 称为数列{Xn} 的极限,并记

作或Xn→a(n→∞)

读作“当n 趋于无穷大时,{Xn} 的极限等于或趋于a”.

若数列{Xn} 没有极限,则称{Xn} 不收敛,或称{Xn} 为发散数列.

该定义常称为数列极限的ε—N定义.

对于收敛数列有以下两个基本性质,即收敛数列的唯一性和有界性。

定理1:如果数列{Xn}收敛,则其极限是唯一的。

定理2:如果数列{Xn}收敛,则其一定是有界的。即对于一切n(n=1,2……),总可以找到一个正数M,使|Xn|≤M。

2、函数极限的定义:

设f(x)在x0点附近(除x0点以外)有定义,A是一定数,若对任意给定的ε>0,存在δ>0

当的时候,有

则称A是函数f(x)当x趋于xo的时候的极限,

记为或者记为:

3、求极限的一般方法:

⑴直接代入法。以x=x0代入f(x),如f(x0)有意义,则极限为f(x0)

⑵约分法。如f(x)为分式,且分子、分母可约分,约分后所得的式子g (x0)有意义,则函数极限为g (x0)。

⑶有理化法。如f(x)为分式,且分子、分母中其一为无理式,可将其有理化后再约分,如所得g (x0)有意义,则极限为g (x0)。

⑷若x→∞,f(x)为分式,分子、分母均为多项式时,可将分子、分母同除以x 的最高次幂,再逐项求极限。

4、导数的应用

(1)求可导函数f(x)极值的步骤:

f'(x);

f'(x)=0的根;

f'(x)在方程f'(x)=0的根的左右的符号,如果在根的左侧附近为正,右侧附近为负,那么函数y=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在根的右侧附近为正,左侧附近为负,那么函数y=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

(2)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设y=f(x)是定义在区间[a,b]内有导数,求函数y=f(x)在[a,b]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可分两步进行:

y=f(x)在(a,b)内的极值;

y=f(x)在各极值点的极值与f(a)、f(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为最大值,最小的一个为最小值。

若函数f(x)在[a,b]上单调递增,则f(a)为函数的最小值,f(b)为函数的最大值;若函数f(x)在[a,b]上单调递减,则f(a)为函数的最大值,f(b)为函数的最小值。5、微分学基本定理

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

这个定理也称为微分学的中值定理,它是微分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定理。

设函数 f (x) 满足:

(i) f(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

(ii) f(x) 在开区间(a, b) 内可导.

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

-----拉格朗日公式.

注:当f(a)=f(b)时,拉格朗日定理就是罗尔定理,可见,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定理的一个特例.

罗尔( Rolle ) 定理

Y=f(x)满足:

(1) 在区间[a , b] 上连续

(2) 在区间(a , b) 内可导

(3) f ( a ) = f ( b )

在( a , b ) 内至少存在一点

柯西中值定理

设函数f(x), g(x) 在区间[a,b]上满足

1) f(x) , g(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

则在开区间(a,b)内必定(至少) 存在一点, 使得

三者关系

第四讲

第二章高等代数

考点:1、掌握矩阵、行列式的性质,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2、会化二次型为标准型,会判断二次型的正定性。

3、了解线性空间的定义及简单性质,线性变换的定义、性质及欧氏空间的一些概念。

考点聚焦:1、本章知识在历年考试中大多以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2、在历年考试中,行列式的计算和性质、克莱姆法则、矩阵的概念及运算、矩阵的性质、线性空间的定义及简单性质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多加练习,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1、行列式的性质:

性质1:行列互换,行列式不变。

性质2:

即一行的公因子可以提出去,或者说以一数乘行列式的一行相当于用这个数乘此行列式。

性质3:

即如果某一行是两组数的和,那么这个行列式就等于两个行列式的和,而这两个行列式除这一行以外全与原来行列式的对应的行一样。

性质4:如果行列式中有两行相同,那么行列式为零。所谓两行相同就是说两行的对应元素都相等。

性质5:如果行列式中两行成比例,那么行列式为零。

性质6:把一行的倍数加到另一行,行列式不变。

性质7:对换行列式中两行的位置,行列式反号。

2、矩阵:

(1)定义:由mxn个数aij(i=1,2,…,m;j=1,2,…,n)排成m行n列的数表,

叫做m行n列矩阵,简称mxn矩阵。这mxn 个数叫做矩阵A的元素,aij叫做矩阵A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

上述的矩阵A也简记为A=(aij)mxn或A=(aij)

mxn矩阵A也记为Amxn

(2)矩阵的加法:两个m行n列矩阵A=(aij)mxn ,B =(bij)mxn 对应位置相加得到的m行n列的矩阵,称为矩阵A与矩阵B的和,记为A+B,即

注意:只有当两个矩阵是同型矩阵时,这两个矩阵才能进行加法运算。

矩阵加法的运算律:

由此规定矩阵的减法为

(3)数与矩阵相乘:以数λ乘矩阵A的每一个元素所得到的矩阵称为数λ与矩阵A的积,记作λA或Aλ,如果A=(aij)mxn ,那么

数乘矩阵的运算规律:

注意:矩阵的数乘与行列式的数乘是不一样的,矩阵的数乘是数乘矩阵每一个元素,行列式的数乘是数乘行列式的某行(某列)的每一元素。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定义设A是n阶方阵,如果数λ和n维非零列向量x使关系式Ax=λx (1)成立,那么这样的数λ称为矩阵A特征值,非零向量x称为A的对应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1)式也可写成,( A-λE)X=0 (2)

这是n个未知数n个方程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它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数行列式| A-λE|=0 , (3)

3、线性空间

定义:设V是一个非空集合,R为实数域.如果对于任意两个元素

总有唯一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称为α与β的和,记作? = α+ β。若对于任一数与任一元素,总有唯一的一个元素

与之对应,称为λ与α的积,记作δ=α+λ。

如果上述的两种运算满足以下八条运算规律,那

么V就称为数域R上的向量空间(或线性空间).

3、线性空间

线性空间的性质:1.零元素是唯一的.

2.负元素是唯一的.向量α的负元素记为—α

4.如果λα=0则λ=0或α=0 .

4、欧氏空间的定义

设V是实数域R上的线性空间,对V中任意两个向量α、β,定义一个二元实函数,记作

(α、β)若(α、β)满足性质:

则称(α、β)为α和β的内积,并称这种定义了内积的

实数域R上的线性空间V为欧氏空间.

考试真题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2016年下半年真题)

A.若三阶行列式D=0,那么D中有两行元素相同

B.若三阶行列式D=0,那么D中有两行元素对应成比例

C.若三阶行列式D中有6个元素为零,则D=0

D.若三阶行列式D中有7个元素为零,则D=0

解析:三阶行列式D中若7个元素为零,则至少有一行(或列)的元素全是零,所以它的值为0.

第五讲

第三章空间解析几何

1、空间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空间直角坐标系:以空间一点O为原点,建立三条两两垂直的数轴:x轴,y轴,z轴.这时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点O叫做原点.x轴,y轴,z轴统称坐标轴.由坐标轴确定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空间一点M的坐标为有序实数组(x,y,z),记作M(x,y,z),其中x叫做点M的横坐标,y叫做点M的纵坐标,z叫做点M的竖坐标.

2、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

(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a=λ b.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那么向量c与向量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c=xa+yb.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1)数量积及相关概念

①两向量的夹角

②两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空间两个非零向量a,b,则|a||b|cos〈a,b〉叫做a,b的数量积,记作a·b,即a·b=|a||b|cos〈a,b〉.

(2)数量积的运算律

①结合律:(λa)·b=λ(a·b);

②交换律:a·b=b·a;

③分配律:a·(b+c)=a·b+a·c.

4.空间向量坐标表示及应用

(1)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若a =(a1,a2,a3),b =(b1,b2,b3),则a ·b = a1b1+a2b2+a3b3 (2)共线与垂直的坐标表示

设a =(a1,a2,a3),b =(b1,b2,b3),则a ∥b ?a =λb ?a1=λb1,a2=λb2,a3=λb3,a ⊥b ?a ·b =0?a1b1+a2b2+a3b3=0(a ,b 均为非零向量).

5、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定义两平面法向量之间的夹角称为两平面的夹角.(通常取锐角)

按照两向量夹角余弦公式有

,0:11111=+++∏D z C y B x A },,,{1111C B A n =

,0:22222=+++∏D z C y B x A },

,,{2222C B A n =

(两平面夹角余弦公式) 两平面位置特征:

2

1)1(∏⊥∏;

0212121=++??C C B B A A

.

2

1

2121C C B B A A ==??

6、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定义:直线和它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的夹角 称为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

00p z z n y y m x x L -=-=-

2

1)2(∏∏//

,0:=+++∏D Cz By Ax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公式

2

2

2

2

2

2

||sin p

n m C B A Cp Bn Am ++?++++=

?7、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定义: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称之为该两直线的夹角.(锐角)

设:L1:

,1

1

1111p z z n y y m x x -=-=-

L2:,22

2222p z z n y y m x x -=-=-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答案: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B.

(2)在该种变换下,不变的性质: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是在某条件下点的轨迹所形成的对称图形;变化的性质:图形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不再以原点为中心点,不再与坐标轴相交,图形距离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 12.参考答案: (1)微积分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基础课程,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故在学习微积分时可以收集有关微积分创立的时代背景和有关人物的资料,并进行交流;体会微积分的建立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2)“杨辉三角”在中国数学文化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还科学地揭示了二项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构成规律,由它还可以直观看出二项式定理的性质.故可以在二项式定理中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杨辉三角”,有意识地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13.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建模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模型准备:在模型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研究对象的信息,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研究对象.

高中数学教师教师资格证笔试.doc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笔记总结高一至高三,很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 ? ?=-=+1323 y x y x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A ={(x ,y )| y =x +1} B={y |y =x 2+1} 则A ∩B =?) 4.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 有2n -2个. 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①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 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且21≠≠y x 3≠+y . 解:逆否:x + y =3x = 1或y = 2. 2 1≠≠∴y x 且3≠+y x ,故3≠+y x 是21≠≠y x 且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 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3. 例:若255πφφx x x 或,?. 4. 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5.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1) 包含关系: ,,,, ,;,;,. U A A A A U A U A B B C A C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Φ???????????I I U U C (2) 等价关系:U A B A B A A B B A B U ??=?=?=I U U C (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 根轴法(零点分段法)从右向左,从上向下,奇穿偶回,零点讨论 ①将不等式化为a 0(x-x 1)(x-x 2)…(x-x m )>0(<0)形式,并将各因式x 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 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 ④若不等式(x 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 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 轴下方的区间. + - + - x 1 x 2 x 3 x m-3 x m-2x m-1 x m x (自右向左正负相间) 则不等式)0)(0(00221 10><>++++--a a x a x a x a n n n n Λ的解可以根据各区间的符号确 定.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高中数学)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重点

第一章课程知识 1.高中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⑴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 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⑵高中数学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⑶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⑷高中数学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的基础。 2.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⑴高中数学课程的定位: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培养数学专门人才的基础课。 ⑵高中数学增加了选择性(整个高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学生发展、培养自己的兴趣、 特长提供空间。 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⑷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学习 兴趣的需要;是培养自信心的需要;数学应用的广泛性需要学生具有应用意识。 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调发现和提出问题;强调归纳、演绎并重;强调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 ⑹重视“双基”的发展(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结论的本质; 强调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强调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⑺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文化的 重要作用。 ⑻全面地认识评价: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学习的水平和情感态度的变化;终结性评价和 过程性评价。 3.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 ⑴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 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⑵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⑶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是本次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之一。 ⑷五大基本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 力 4.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 ⑴必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36学时):数学1(集合、函数)、数学2(几何)、数学3(算 法、统计和概率)、数学4(三角函数、向量)、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⑵选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专题1学分,18学时): ①选修系列1(文科系列,2模块):1-1(“或且非”、圆锥曲线、导数)、1-2(统计、 推理与证明、复数、框图) ②选修系列2(理科系列,3模块):2-1(“或且非”、圆锥曲线、向量与立体几何)、 2-2(导数、推理与证明、复数)、2-3(技术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③选修系列3(6个专题) ④选修系列4(10个专题) 5.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 函数主线、运算主线、几何主线、算法主线、统计概率主线、应用主线。 6.教学建议: ⑴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

高中数学全套笔记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U A C B ?=ΦU C A B R ?= 6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 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in ()min (),()f x f p f q =,若[]q p a b x ,2?-=,则{}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10.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 依据:若()()0f m f n <,则方程0)(=x f 在区间(,)m n 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 设q px x x f ++=2)(,则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讲义

第一讲应试攻略 一、考情分析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高中学段教师资格统考科目三的考试科目,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数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数学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 试题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解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二、题型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知识点覆盖范围比较广。 在历年考试真题中,学科知识6-7道,课程与教学知识1-2道。 (二)简答题 简答题稳定在5题,前面3题一般是学科知识,后面2题是课程知识与教学知识,总分值35分。 (三)解答题 一般考大学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知识,分步骤给分,如果不能够完全解答,只要会的步骤,都要写在试卷上,阅卷老师看见答案中有相关步骤,都会给相应的分数。 (四)论述题 一般考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在答题时一般需要提出论点,并用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五)案例分析题 一般考查教学知识或教学技能。案例分析题是给出教学片段,然后提出问题,在问题中要求考生阅读分析给定的资料,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或作出决策,或给出评价,或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意见等。 (六)教学设计题 给出一个课题,按要求进行设计。一般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几个问题进行考查。 三、备考策略 (一)研究真题,把握考试脉搏 考纲是了解考点的依据,真题是掌握考情的关键。对照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近几年考试真题,也可参照“考情分析”与“题型解读”。 (二)学记结合,强化记忆效果 利用笔记将“厚”书读“薄”,提高学习效率。 1、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做摘要笔记,概括其要点。 2、复习过程中在教材相应位置做好批注,加强记忆。 3、对所学内容做好心得笔记,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分析、体会等随手记下来,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系统总结,梳理知识脉络 在理解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每个模块知识的脉络,整理出清晰明了的框架结构,加强识记效果,以便在考试中看到相关题目时能快速在脑中搜索到相关知识点,得出合理的答案。 (四)强化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多做练习是检测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进行适当的练习,以及时查看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记忆模糊的知识点重新记忆,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查漏补缺,科学备考。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试讲历年真题整理

教资高中数学试讲历年真题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集合函数及其表示函数的基本性质 ·1.列举法表示集合

2.子集

1. 2. 在教学过程是,我是根据学生认知的先后顺序,通过观察――讨论――再观察――再讨论,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子集的概念,进而举出一个特例,

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并设计分组讨论,充分参与,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新知的乐趣,从而学会子集、真子集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思考: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的什么关系?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设计

3.并集 1. 理解并集的概念,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出并集的定义,并理解代表元素用不同字母代替,并不影响它们之间作并集运算。 2.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得到并集的定义后,通过维恩图向学生直观的展示并集运算的意义。 4.函数概念

要求:有板书;试讲十分钟左右;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掌握函数的概念 1.函数与映射的异同点? 相同点:(1)函数与映射都是两个非空集合中元素的对应关系;(2)函数与映射的对应都具有方向性;(3)A中元素具有任意性,B中元素具有唯一性。 区别: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它必须是满射。它要求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数,而映射中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任意的数学对象。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建立联系、对应、转化的辩证思想,强化“形”与“数”结合并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从实例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高中数学)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第一章课程知识 1.高中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⑴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 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⑵高中数学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⑶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⑷高中数学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的基础。 2.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⑴高中数学课程的定位: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培养数学专门人才的基础课。 ⑵高中数学增加了选择性(整个高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学生发展、培养自己的兴趣、 特长提供空间。 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⑷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学习 兴趣的需要;是培养自信心的需要;数学应用的广泛性需要学生具有应用意识。 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调发现和提出问题;强调归纳、演绎并重;强调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 ⑹重视“双基”的发展(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结论的本质; 强调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强调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⑺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文化的 重要作用。 ⑻全面地认识评价: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学习的水平和情感态度的变化;终结性评价和 过程性评价。 3.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 ⑴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 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⑵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⑶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是本次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之一。 ⑷五大基本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 力 4.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 函数主线、运算主线、几何主线、算法主线、统计概率主线、应用主线。 5.教学建议: ⑴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 ⑵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①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②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③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⑶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知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 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1 1.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为奇函数; 2.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为偶函数; 3.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2b-f(a-x),则 y=f(x)的图象关于点(a,b)成中心对称; 4.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f(a-x),则它的图象关于x=a成轴对称。 5.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6.由函数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高中数学笔记整理结2 等式的性质:①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部分。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 (1)a>bb (2)a>b,b>ca>c(传递性) (3)a>ba+c>b+c(c∈R) (4)c>0时,a>bac>bc c<0时,a>bac 运算性质有: (1)a>b,c>da+c>b+d。 (2)a>b>0,c>d>0ac>bd。 (3)a>b>0an>bn(n∈N,n>1)。 (4)a>b>0>(n∈N,n>1)。

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

基本函数 --- 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 1. 函数解析式:)()(x f y b kx f y =?+= 2. 函数的定义域:指x ,图像在x 轴上的影子 有3种情况:分母≠0,平方根内≥0,对数真数>0 解法:先列不等式组,解交集 3. 函数的值域:指y ,图像在y 轴上的影子 解法:利用函数单调性;图像法;均值不等式法 4. 函数单调性 单调递增:函数在区间上,图像由左向右上升,x 变大,y 变大;x 变小,y 变小;即同向变化 单调递减:函数在区间上,图像由左向右下降,x 变大,y 变小;x 变小,y 变大;即反向变化 会由图像求单调区间;单调区间有多个时,用逗号分隔 5. 比较大小的方法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6. 函数求值;分段函数问题 注意x 的取值范围;不同题型的解法 7. 函数图像:会画图像 利用函数图像,求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 8. 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图像: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韦达定理,单调区间,值域 9. 一次函数:b kx y += 会画图像:会求单调区间、定义域、值域 10. 反比例函数:x k y = 会画图像:会求单调区间、定义域、值域 11. 对勾函数:0,>+ =k x k x y 会画图像,会求单调区间、定义域、值域 12. 函数零点 方程0)(==x f y 的根;图像与x 轴的交点;求法:正负值之间必有零点 13. 指数 指数与根式的互化,指数为负数时的含义,指数运算公式

14. 指数函数 时,单调递减; 时,单调递增;当;当1010,,1,0,)(<<>>∈≠>=a a y R x a a a x f x 会画图像,会判断单调性、定义域、值域 15. 对数 对数和指数的互化,对数的求值 运算公式:,log log log ,log log log y x y x xy y x a a a a a a =-=+x a x m x x a m a a ==log ,log log 16. 对数函数 时,单调递减; 时,单调递增;当;当101,0,1,0,log )(<<>∈>≠>=a a R y x a a x x f a 会画图像,会判断单调性、定义域、值域 集合 --- 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 1. 集合和元素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集合表示的含义,元素的分类,元素的特征 表示常用集合的符号,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符号表示 2. 集合之间的关系 包含和包含于,子集和真子集,子集的个数,符号表示 3. 集合的3种运算 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符号表示 命题、充要条件、逻辑 --- 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 1. 命题 4种命题形式: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 命题的否定,全称量词,特称量词, 符号表示;4种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 2. 充分、必要条件 若Q P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若Q P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 3. 逻辑连接词:且、或、非 命题的且、或、非运算。符号表示 且运算 :有假则假,全真为真;或运算 :有真则真,全假则假;非运算:真假互变 导数 --- 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 1. 导数的定义和几何意义

高中数学课堂笔记--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一节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 enn图: 4、集合的分类: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1)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2)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记作A B(或 B A) ③如果A?B, B?C ,那么A?C 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

高中数学记笔记的三大误区

高中数学记笔记的三大误区 很多同学都有做笔记的习惯,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确,上课时把教师讲的概念、公式和解题技巧记下来,把听过或看过的重要信息清晰地保存下来,有利于减轻复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际学习中,不少同学忙于记笔记,没有处理好听、看、记和思的关系,顾此失彼,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记笔记的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笔记成了教学实录 有的同学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往往记了几页纸,可以说是教材和教师板书的“映射”,成了教学实录。这些同学过分依赖笔记,忽视老师的讲解,忽视思考,以为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一般来讲,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并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或略记。同时,要记下自己的疑问或闪光的思想。如老师讲概念或公式时,主要记知识的发生背景、实例、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如审题方法、思路分析、最优解法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总结思维 过程,揭示解题规律。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之二:笔记本成了习题集

翻开一些同学的数学笔记本,可以说是高考试题大全以及一些解题技巧、一题多解之类的集锦,很少涉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想方法的提炼及解题策略的整理,没有自己的钻研体验,笔记本成了习题集。诚然,做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多积累一些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若一味做题抄录,不认真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不好数学的。经验告 诉我们,少量典型习题及其解法的确要记在笔记本上,但不能就题论题,而是要把重点放在习题价值的挖掘上,即注意写好解题评注。这就好比安装在高速公路两旁的路标,它们会提醒你何时减速,何时急转弯,何时遇到岔路口等。解题也是如此,易错之处或重要的解题思想,要用简短精炼的词语作为评注,把闪光的智慧用笔头记下来,这对积累经验,提升数学素养大有裨益。隔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拿出来推敲一番,往往会温故知新。总之,笔记应成为自己研究数学的心得,指引学习前进方向的路标。 误区之三:笔记本成了过期“期刊” 有些同学的笔记本好比过期期刊,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事实上,许多高考优胜者的经验之一就是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个人的“学习档案”和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因为,好的笔记是课本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合理利用笔记可以节省时间,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当然,还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建立有个性的学习资料体系。如可以分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作剖析;还可以 将笔记整理为“妙题巧解”、“方法点评”、“易错题”等类别。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不断扩大成果,就能克服“盲点”,走出“误区”,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试讲历年真题整理

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集合函数及其表示函数的基本性质 ·1.列举法表示集合 2.子集 1. 2. 在教学过程是,我是根据学生认知的先后顺序,通过观察――讨论――再观察――再讨论,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子集的概念,进而举出一个特例,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并设计分组讨论,充分参与,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新知的乐趣,从而学会子集、真子集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思考: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的什么关系?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设计 3.并集 1. 理解并集的概念,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出并集的定义,并理解代表元素用不同字母代替,并不影响它们之间作并集运算。 2.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得到并集的定义后,通过维恩图向学生直观的展示并集运算的意义。 4.函数概念 要求:有板书;试讲十分钟左右;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掌握函数的概念 1.函数与映射的异同点? 相同点:(1)函数与映射都是两个非空集合中元素的对应关系;(2)函数与映射的对应都具有方向性;(3)A中元素具有任意性,B中元素具有唯一性。 区别: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它必须是满射。它要求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数,而映射中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任意的数学对象。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建立联系、对应、转化的辩证思想,强化“形”与“数”结合并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从实例中概括出数学概念,体会到探究成功的喜悦。 教学设计 5.函数零点判定定理 1. 通过不断地把连续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由此可见,函数零点判定定理是二分法求零点的理论依据和前提。 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下面有两组简笔画,哪一组说明人一定过河了? 第一组: 6.奇函数

2019下半年《高中数学》高级教师资格证试题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 《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试题 科目代码40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5.设n阶方阵M的秩r(M)=r

④有助于理解数学不同内容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 其中正确的共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8.数学归纳法的推理方式属于(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合情推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必有个行向量线性无关. 6.答案: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12.参考答案: (1)微积分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基础课程,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故在学习微积分时可以收集有关微积分创立的时代背景和有关人物的资料,并进行交流;体会微积分的建立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2)“杨辉三角”在中国数学文化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还科学地揭示了二项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构成规律,由它还可以直观看出二项式定理的性质.故可以在二项式定理中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杨辉三角”,有意识地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13.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建模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模型准备:在模型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研究对象的信息,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研究对象. 模型假设:依据研究对象的信息和建模的目的,对研究问题通过间接明了的语言进行问题假设. 建立模型:根据假设,对于研究问题通过数学语言、公式依靠数学工具建立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够建立起数学模型结构. 解决模型:获取研究对象数据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 分析模型: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检验模型: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解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则应该修改假设,再次重复建模过程.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考试大纲

希赛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410945478.html,/ntce/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

希赛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410945478.html,/ntce/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8下高中数学真题

2018年下半年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解析 一、单选题 1.与向量()2,3,1=a 平行的平面是() A.x-2y+z=3 B.2x+y+3z=3 C.2x+3y+z=3 D.x-y+z=3 2.2 01cos lim x x x →-的值是() A.0B. 12C.1D.∞ 3.函数f (x )在[a ,b]上黎曼可积的必要条件是f (x )在[a ,b]上() A.可微 B.连续 C.不连续点个数有限 D.有界 4.定积分a a -?(a >0,b >0)的值是() A.ab π B.2ab π C.3ab π D.4ab π 5.与向量()1,0,1=α,()1,1,0=β线性无关的向量是() A.(2,1,1) B.(3,2,1) C.(1,2,1) D.(3,1,2) 6.设f (x )=acosx+bsinx 是R 到R 的函数,V=()(){}|cos sin ,,f x f x a x b x a b R =+∈是线性空间,则V 的维数是() A.1 B.2 C.3 D.∞ 7.在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中,要求最高的是() A.B.了解C.掌握D.知道 8.命题p 的逆命题和命题p 的否命题的关系是() A.同真同假 B.同真不同假 C.同假不同真 D.不确定 二、简答题 9.求函数f (x )=3cosx+4sinx 的一阶导数为0的点。 10.设2152D ??= ???,x y '?? ?'??表示x y ?? ???在D 作用下的象,若x y ?? ???满足方程xy=1,求x y '?? ?'?? 满足的方程。

11.设f (x )是[0,1]上的可导函数,且()f x '有界。证明:存在M >0,使得对于任意的x 1,x 2∈[0,1],有()()1212f x f x M x x -≤-。 12.简述日常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目的。 13. 2 a b +≤ (a ,b ≥0)的一种几何解释,并说明几何解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 三、解答题 14.设随机变量ξ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即(){}0,0,,,01,1,1x P x x x x ξ?。求 (){}2-P x ξ∈∞,。 四、论述题 15.论述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并阐述使用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16.案例:下面是高中“集合”一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部分教材内容: 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例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的解的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即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些例子: (1)1~20以内的所有素数; (2)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3)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4)2004年1月1日之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5)所有的正方形; (6)到直线1的距离等于定长d 的所有的点; (7)方程x 2+3x-2=0的所有实数根; (8)新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所有的高一学生。 例(1)中,我们把1~20以内的每一个素数作为元素,这些元素的全体就是一个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试讲历年真题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试讲 历年真题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教资高中数学试讲历年真题 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集合函数及其表示函数的基本性质 ·1.列举法表示集合 2.子集 1. 2. 在教学过程是,我是根据学生认知的先后顺序,通过观察――讨论――再观察――再讨论,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子集的概念,进而举出一个特例,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并设计分组讨论,充分参与,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新知的乐趣,从而学会子集、真子集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思考: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的什么关系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设计 3.并集 1. 理解并集的概念,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出并集的定义,并理解代表元素用不同字母代替,并不影响它们之间作并集运算。 2.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得到并集的定义后,通过维恩图向学生直观的展示并集运算的意义。 4.函数概念 要求:有板书;试讲十分钟左右;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掌握函数的概念 1.函数与映射的异同点? 相同点:(1)函数与映射都是两个非空集合中元素的对应关系;(2)函数与映射的对应都具有方向性;(3)A中元素具有任意性,B中元素具有唯一性。 区别: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它必须是满射。它要求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数,而映射中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任意的数学对象。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