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80后”消费心理特点

合集下载

再谈80后消费心理特点的营销含义

再谈80后消费心理特点的营销含义

再谈80后消费心理特点的营销含义来源:采购销售助手前几年我曾谈过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特点,如今这一代人长大了,他们大的已结婚成家,小的也开始工作。

今天讨论80后一代人们的视角应更多地是如何认识他们在职场上的表现和对商家的营销意义。

我国80后一代人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权力、消费意识、消费话语正在深刻影响着许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如何深刻地解读他们的消费心理,把握时代潮流发展趋势,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抢占未来市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近有人做了调查研究后认为,80后一代人小时候的理想出奇地一致,都是长大后想当科学家,但科学家到底要做什么,有90%的80后根本都不知道。

这一个教育问题,然后如何解决可能三言两句也说不清。

从全国考研的情况就不难理解了,如今大学的不少理工科专业已快要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而他们的小弟弟90后更是如此,他们的学习更加功利,从中学就不喜欢理科,造成各地的高考政策一改再改。

当然我们这里主要谈80后的消费心理变化,这一问题应让人们特别是营销界精英们值得思考的。

有人就80后的消费心理做过一次商业调查,发现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对品牌并不十分崇拜。

有关调查显示,100位受访者中,购买商品时将品牌作为第一标准的人仅占15%。

选择质量的约占35%,价格稍次之,占20%,服务与外观分别占17%和13%等等。

这一调查表明,80后一代在购物方面比起60后、70后一代更加务实。

他们一方面有感觉自己买了过多过贵的东西而感到心疼,同时他们又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惜重金。

也就是说他们对时尚与个性化风格产品是乐意买单的。

调查发现,80后中仅15%的人没有这种感觉,50%的人偶尔有,30%的人经常有,3%的人几乎每次都有等等。

采购销售助手软件为采购员、销售员免费提供采购管理、采购流程、合同范本、销售管理、销售技巧、营销策划等实用资料;采购销售助手工具让采购员销售员工作效率提升30%,致力于打造为采购员、销售员提供免费采购培训班、免费销售培训班、采购销售论坛交流平台.在购买商品时的考虑因素,男性与女性有所不同。

解密80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

解密80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

解密80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80后顾名思义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年龄17岁~26岁之间。

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人数在中国有9000万之众,覆盖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年轻一族,他们有着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心理,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

然而,要想赢得80后的青睐,就必须深入地了解他们、研究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

笔者仅从80后的消费行为特征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个性消费 80后的一代生在改革年代,长在小康社会,被大量的商品广告缠绕,被新鲜的网络语言浸泡,他们是家庭的核心,未来社会的主流,形成了独立、自我的个性特点,有独立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买符合自己个性的东西,注重自我感受,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80后的年轻人选择商品的标准不是“好”或“不好”,而是“喜欢”或“不喜欢”,他们的消费主张是“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他们会成为露脐装、破了洞的牛仔裤的积极追逐者;他们会喜欢周杰伦冷冰冰的面孔和他那让人听不懂的歌;他们会喜欢把自己原本漂亮的头发弄得参差不齐又乱乱糟糟的。

他们在不断地创造着流行,誓将个性消费进行到底。

因此,针对80后的营销,企业要强力塑造产品及品牌的个性化特点,同时,深入挖掘80后群体的生活形态,将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个性元素与品牌诉求结合起来,融入到产品的研发和传播策略中,才能真正赢得这一消费群体。

比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由于符合年轻人的消费特征,成为80后一代的专用产品,它从产品设计上,推出了“超值短信套餐”和其它数据业务,符合了年轻人爱发短信的特点;采用“动感地带”与“M-ZONE”这个英文名作为品牌名称,听起来更具时尚感;选用周杰伦作为形象代言人,使周杰伦的个性和酷同动感地带的品牌表达协调起来;把“我的地盘我作主”作为其广告语,表达了年轻一代向往自由,我行我素的性格特征。

这些都非常符合80后一代的心理需求,得到了他们高度的认同和喜爱,从而使“动感地带”成为年轻人的倾向性选择。

8090消费行为特点

8090消费行为特点

8090後消費行為特點“80后”正在成为社会主流,他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会像上一代人那样,勤苦做事,忙忙碌碌,他们更有个性与思想,因为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与上一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万年太久,只有创新,才能只争朝夕。

商家面对“80后”的营销策略,可能会因产品或服务不同有很大差异,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显个性和时尚。

不论在款式、色彩、还是包装,他们只重一条就是“我喜欢我就喜欢”的主观认知。

商家不要希冀他们会有大量的购买力,但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影响周围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人。

“80后”的消费者不会考虑到我的行为会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反应,而更多的是让人们关注到我。

让他们参与到营销活动突显个性就是最大的讨好。

一、“80后”消费行为特点1.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80年代消费群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给80年代的年轻消费群提供精神性的经验感受,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品牌精神体验,这是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针对这一消费群所使用的市场手段。

2.追求物质享受——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受广告、海报、视频、互联网等传媒营造出的消费文化影响,“80后”具有强烈的“享受生活”的意念。

“80后”强调“感官型消费”买CD、上网、互动游戏、旅游、聚会、健身等。

他们容易受到奢侈消费品的吸引,品牌意识鲜明,电脑、MP3、数码相机等电子数码类产品成为必需品,日常娱乐消费及旅游消费比重增加。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消费类型也已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与发展型”转变。

3.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80后”超前消费意识崛起,花钱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很少考虑为将来而储蓄,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80后”信贷消费的比例也相当高,刷卡、透支已成为很多“80后”的日常经济行为。

80后妈妈消费心理分析报告

80后妈妈消费心理分析报告

80后妈妈消费心理分析报告
八十后的妈妈们拥有比以往更加宽容的消费心理,同时,他们更加注重品质的消费。

他们不仅关注价格,更关注产品的实际价值,并乐于花更多的钱购买更好的产品。

在消费方面,80后妈妈们更加注重实惠,他们愿意选择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可以从全面的成本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同时,他们更加注重实用性,只买真正有用的商品,而不是纯粹的奢侈品,以此来节省开支。

另外,80后妈妈们更倾向于选择有营养的和健康的商品,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健康,也很关注子女的营养状况,在家庭消费中,他们会付出一些额外的代价来换取更好的品质。

此外,80后妈妈们也很依赖互联网及移动支付,从而避免长时间的排队等候,这也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

另外,作为消费者,80后妈妈们也会非常抱怨产品质量的问题,他们会选择一种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同时也会非常小心地审查和比较商品。

综上所述,80后妈妈们更加注重实惠、健康和环保,他们更多的是从全面的成本出发,选择实用、节约和有营养的产品,在消费中。

80后消费特点范文

80后消费特点范文

80后消费特点范文80后是指出生于1980年至1989年的人群,是中国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

他们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受益者。

因此,80后的消费特点与其他年龄段存在一些差异。

一、崇尚个性与自由80后是中国开放初期的成年人,他们成长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大潮中,思想开放,敢于追求个性和自由。

他们相对于上一代更加注重个人的需求和价值追求,消费观念与传统观念有较大差异。

1.消费注重品质与体验。

80后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且往往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去追求高品质的产品。

他们注重与商品之间的情感和互动,更倾向于购买可以提供良好用户体验的商品。

2.消费崇尚个性与独特。

80后崇尚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他们注重在消费中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

相比于追求大众流行的消费品,他们更愿意购买小众品牌和独立设计师的作品。

3.消费注重生活质量。

80后相对于上一代更注重生活的品质,更加注重生活的舒适和便利。

他们愿意付出一定的金钱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比如购买高品质的家居用品、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二、婚姻和家庭消费80后是中国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他们大多在90年代开始步入婚姻和家庭生活,因此他们的消费特点也与这方面有关。

1.婚礼消费多样化。

与上一代相比,80后在婚礼上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意,更愿意通过个性化的婚礼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

婚礼的策划和执行变得更加精细并且多样化。

2.子女教育投入大。

80后是中国家庭的典型代表,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程度明显高于上一代。

他们更注重孩子的个人发展,愿意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比如课外培训、私人导师等。

3.家庭消费多元化。

80后在家庭消费方面更注重多元化。

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和装修,80后注重家庭文化的建设,愿意购买书籍、音乐、艺术品等丰富家庭内部的文化氛围。

三、数字化消费成为主流80后是中国数字化时代的第一批互联网用户,他们成长于信息化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

80后妈妈消费心理分析

80后妈妈消费心理分析

80后妈妈消费心理分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80后妈妈们逐渐成为家庭中的消费主力。

她们在购物时所展现出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习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80后妈妈的消费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她们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和规律。

80后妈妈们作为新时代的母亲群体,受到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信息获取更加便利。

她们往往会在网上搜索产品信息,进行比较和选择。

同时,80后妈妈们注重品质和实用性,更倾向于购买高性价比的产品,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口碑有较高的要求。

在消费行为中,她们更注重家庭的实际需求,会考虑到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偏好,做出更合理的消费决策。

另外,80后妈妈们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经济负担也较重。

在选择产品时,她们会更谨慎地考虑价格和性价比,希望能够在有限的预算内购买到更合适的产品。

与此同时,80后妈妈们在消费中也展现出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愿意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此外,80后妈妈们注重时尚和个性,对于有创意和设计感的产品更感兴趣。

她们追求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不仅满足了家庭的需求,也满足了自己的审美趣味。

在购物中,她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产品,展现出个性化的消费习惯。

总的来说,80后妈妈们在消费过程中展现出成熟和理性的一面,她们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追求生活品质和时尚感。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们也愿意为家庭成员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80后妈妈们的消费行为不仅受到个人喜好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制约。

通过对80后妈妈消费心理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她们在购物中的选择和偏好,为市场营销和产品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80后消费特点和影响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80后消费特点和影响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80后消费特点和影响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08计算机专业——卫凡(E10814133)如今市场上越来越有影响的消费主力可能就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简称“80后”。

俗称QQ族或新新人类。

这批人比起他们的父辈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从小受到呵护,依赖成性,无法了解拥有兄弟姐妹的好处。

所以在教育界由于这种特性而常常受到指责。

然而80后具有独立个性、有思想、追求酷、彰显个人本色,又受到营销与企业管理界的重视。

(一)80后消费心理特征(1)情感:80后受教育程度与上一辈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多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的重要支柱,也是未来市场消费的主要支持者,但是他们受本身现实收入的限制,在消费层次上较平民化,,而观念上受广告影响较大,崇尚白领品质生活,对各类名牌产品如数家珍,即倾向上的高端化和行为上的低端化。

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核心,但是在人际交往上往往缺乏成熟的思维,社会力量薄弱。

他们在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殊行为都带有浓重的情感因素。

(2)学习:青年的消费行为方式会受到家庭方面长期教育和父母榜样行为的深刻影响。

但在踏入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后,开始初步的独立于父母的自主消费,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的消费群体圈。

此时在消费观念上,由开始的谨慎性慢慢过渡到越来越开放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也开始更多地受到周围的同学、朋友、群体中的领袖消费者,时下最流行的偶像等参照群体的影响,整个消费心理随着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过渡,开始产生变化。

在各种影响中学习,建立起新的消费观,消费心理经历了一个学习、成熟的过程。

原来的生活消费观开始被商家构建的“新生活”概念打破,并通过不断的宣传暗示青年消费。

其结果便是产生了许多非必需品,或是奢侈品的购买。

(3)个性:这一代的青年人,成长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时期,生活水平较上一辈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独立、自我的个性特点。

他们认为“我就是我”、“Nothing is impossible”、“just do it”,崇尚个性化,风格化。

认识80后消费特点

认识80后消费特点

认识80后消费特点巴黎百富勤在2005年11月发布了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将进入历史上第三个消费高峰,依据是“自1978年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到2005年出生的独生子女,总人数已经接近了3.3亿,他们生长的环境比1977年至1981年的独生子女更好,更加不喜欢储蓄,追求消费行为带来的舒适便利和品牌形象,预计到2008年左右将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军”,中国的消费结构将可能随着80后新生一代的消费能力的提升而发生历史性的改变。

国内的调查(2005)表明:有近一亿的独生子女已成为中国众多企业的员工主体。

面对这样一代性格鲜明的员工,老板们应该做什么?中国式企业管理又该怎样应对?因为多年来教育界则对这一代人给予了许多负面的评价,比如娇生惯养,好吃懒做,自私专横,高分低能,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感情淡漠,沉迷于网络,做不切实际的幻想等等。

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总被人称还是个孩子,掐指一算,最大的应该已经26岁了。

然而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才华横溢,他们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大学文凭的含金量被稀释,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难题他们是感受最深的一代。

迫于各种压力,他们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三级证,毕业证、学位证……他们千辛万苦进了外商独资企业当白领,干白领的活承受巨大压力天天加班挣得比民工又多不了多少,他们没有赶上福利分房的便车,住房公积金少得可怜,贷款住进新房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要贰拾年的贷款啊!他们生存在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网上信息如潮如涌,掌握大量信息。

然而更多地人是这样描述这群年轻的又朝气蓬勃的人,他们生于上世纪80年代,在知识经济波澜壮阔的背景下,进入职场后几乎马上崭露头角,他们不同以往的新鲜气质正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完美,就业竞争的残酷、人性的险恶、家庭的负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80后”消费心理特点1 引言作为一个身为“80后”大队中的一份子,纵观当今已成为市场上越来越有潜力和有影响的消费主力。

我们这辈人大多数在家庭成分里是独生子女,与父辈们相比过着相对富足,条件较为优越的生活,依赖性很强,没有与众多的兄弟姐妹生活的经历,缺少成熟和独立自主的心理。

但“80后”同时具备了具有追求创新,大胆个性,有思想的特点,并且接受新的事物的能力很强,在消费心理上和消费行为上又有很大的不同。

2 消费心理特征的构成因素2.1 情感因素一些消费者行为学家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动机和情绪动机,情绪动机是指根据个人或主观标准来选择目标(如荣誉、恐惧、喜爱或者地位),“80后”的消费不仅仅是实现商品的价值,跟多的是与个人的喜爱、偏好有关,消费潜力很大,是未来市场消费的主要力量,但是又受本身现实收入的限制,在消费层次上较平民化,但观念上受广告影响较大,崇尚白领品质生活,深谙各类高档奢侈品,即倾向上的高端化和行为上的低端化。

“80”后作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核心,但是在人际交往上往往缺乏成熟的思维,社会力量薄弱,所以在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殊行为都带有浓重的情感因素影响,希望在消费中得到的重视。

2.2 学习因素青年的消费行为,方式会受到家庭方面长期教育或父母榜样行为的深刻影响,但在踏入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后,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的消费群体圈,此时的消费观念又发生了改变,改变了以前的谨慎消费态度,逐渐变成了开放的消费甚至是超前消费,随着步入社会圈,且交友范围越来越大,消费观念受周围的同学,朋友,同事等等的影响,并且还受时下最流行的偶像等参照群体的影响,整个消费心理随着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过渡,开始产生变化。

在消费群体中,商家一直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通过广告形式来刺激这阶段消费者,突破原有的消费观念,使“80”后消费群体不断学习新的消费体系改变旧的消费习惯。

2.3 个性因素个性的定义是指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条件的影响下,通过个人的活动而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可以理解为决定和反映个人如何适应环境的内在心理特征。

“80”后一代的经济背景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所以市场选择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所以“80”后一代的消费观念更偏好于个性和style,这样更显得有情感色彩以及彰显了个人品味和爱好,更加突出自我,所以在消费上更喜欢差异化更大的消费产品。

2.4 文化因素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告、传单、海报、影像视频、互联网等等手段方式的互动配合下,无不时时刻刻引导着消费者。

作为时刻关注潮流最新动态,最cool信息,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这一代青年人,尤其是这种消费文化的积极响应者和支持者。

“80”后们抛弃储蓄挂观念,认为节俭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持续的、甚至是超前的消费;在“80”后眼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年轻一代的文化:“时尚”、“另类”、“个性”、“大胆”,“新派”,所有与这些相关的消费都使我们乐于投身其中。

精明的商家纷纷为其产品附上这些,挖掘着这块新兴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

动感地带不失为一个成功的例子,现在,提到“动感地带”这一品牌,人们会自然地把它和“麦当劳”、“周杰伦”、“街舞”等年轻人的时尚新鲜事物联想到一起。

其宣传语“我的地盘我做主”也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口号,这些都源于动感地带在开始定位时就打上了“年轻”,“活力”,“动感”,“自由”等等这些最新潮元素的烙印,创造了一股流行文化,成为“最酷、最炫、最动感”的时尚符号,并通过各方面的宣传造势,迎合了青年的消费口味,抓住潮流文化消费心理,其结果必然获得巨大的成功。

3 “80后”消费的心理特点概述由于“80后”的生活环境与70年代大大不同,可以说生活是日新月异。

不论从衣食住行用的任何方面来讲,生活方式都发生很大改变,从卡其布工装到各种时尚潮流的服饰,从家常便饭,小炒之类的大众消费到各种洋快餐店和充满情调的酒吧迪厅,从平房小街道到小高层花园别墅,每一处都使“80后”所处的环境和方式发生改变,也促使他们改变心理以适应这些改变。

“80后”生活在很好的生活条件中,成长于商品文化蓬勃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之机,对现代高科技化的生活适应性强。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习惯于影视语言和网络语言,对时尚广告反应迅速。

与上辈人相比缺少了很多历史因素和文化传统的束缚,并且也得到了计划生育的恩惠——家长对独生子女的细微呵护。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过多的呵护反倒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我们希望得到更多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其他人过多地干预我们的生活。

网络的迅速传播使得“80后”的生活和消费习性与西方人接近,并与国际化接轨,在物质追求上更加注重感性化、爱电脑与上网甚于爱书、易迷恋或沉迷某种事物而不惜花钱,越前买车、买房的享乐消费观念早已深入其心中。

由于生活中这些特性和生活观念的引领,“80后”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大胆与叛逆。

2004年奥美广告公司对中国沿海部分大城市的独生子女一代的调查表明:中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就证明了这一点。

调查还发现,“80后”喜欢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手机换个不停、吃洋快餐和穿新潮服饰。

4 “80”后消费行为特征4.1 个性发展消费“80后”一代的青年,是社会时尚经济的主流消费者,这一代的独生子女,有独立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有自己的见解和取舍,有自我化的价值观,追求个性彰显,与众不同,“我有我风格”,这些都导致了更加前卫、个性、新鲜的消费行为,于是个性化成为必然选择,成为体现自身可区分可辨识的、独特的、个性DNA的方式。

个性消费可以满足“80”后追求新奇,追求兴趣的购买消费动机,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充斥着手工工艺“DIY”等商店风靡极盛,心中偶像拥有的东西自己也可以拥有,比如现在很流行“ps”,就是“photoshop”,一种专门用来制作相片的应用软件,很多年轻人很喜欢用它把自己的相片加工制作剪辑,或制作成相册,而且每个人喜好不同,风格不同,就形成了具备个性,十分张扬的风格的照片,形成了自一派的个性消费风格,创造流行,将个性消费进行到底已经成为我们这代青年人不可避免的趋势。

4.2 追求新潮的消费“80”后热爱生活,憧憬新生活,追求新潮流。

在消费活动中,注重商品的外表和功能,并且对商品的结构、性能也要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和生活方式,力求追求享受、新潮、刺激和独特。

2005年,巴黎《百富勤》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将进入历史上第三个消费高峰,自1978年开始实施激活生育政策,1982-1998年出生的独生子女总人数已接近3.2亿,他们生长的环境比1977-1981年的独生子女更好,更加不喜欢储蓄,追求消费行为带来的舒适便利和品牌个性,预计到2008年左右将成为中国消费的主力军,中国的消费结构将可能随着80后一代的消费能力的提升发生历史性的改变。

①4.3 超前消费现今,大多数学生都是拥有手机的,每天都能看见在低头发短信,被称为“拇指一族”。

身上必备mp3手机电脑已不罕见。

钟爱名牌、倾慕奢侈品,喜欢贷款,收入不多但是不储蓄而是消费,到月底成了“月光族”。

当超前消费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后,爱炫爱酷的“80”后更受他人的暗示,并且模仿其他超前消费人群,从而跟随大众。

华东政法学院在上海高校开展了一次“上海大学生消费观念”调研,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愿意尝试信贷消费,认可对自身进行教育投资,另有约四成的大学生已领先一步,提前参与到经济投资中。

调查显示,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消费类型已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与发展型”转变,尽量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超前消费被大学生们广泛认可。

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愿意尝试信贷消费。

4.4 娱乐性消费现在的年轻人注重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当今社会的消费恩格尔消费系数已经逐渐下降,并从物质性转向精神与娱乐性,消费需求的结构呈高级化走向,更是消费与闲暇生活方式的统一。

现在很多“80”后热衷于打台球、开party、进迪厅、影剧院、茶亭、泡吧等成为较普及、较大众化的娱乐方式。

也有更多的消费者热衷于刺激、火爆、新颖的游戏,例如蹦极、攀岩、滑翔、漂流、潜水、探险等等刺激性的活动,这样可以满足“80”后的尝鲜心理,符合自由放松的生活方式。

4.5 健身消费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在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共同作用下,“80”后们比较青睐健身运动来保持体形,维持健康。

现在是众多消费者口中流传的是来自印度的“瑜伽”、韩国的“跆拳道”、美式健美操等等。

这些健身运动大多受成功人士、白领、小资的青睐,可以利用休闲时间锻炼身体,缓解压力,尤其是“瑜伽”,这种纯自然的古老的静态运动,例如“冥想”,可以使人平静、释放压力,柔韧筋骨,身体更有弹性,是“80”后青年的追求。

5 对企业的启示对于企业来讲,应根据“80”后的特点来调整营销策略。

比如:他们喜欢多变、刺激、新颖,商家广告宣传要做到有时代感和渲染力强。

“80”后喜新厌旧,所以要不断地变换产品包装和广告形式,以保持品牌的活力。

产品要与消费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广告与消费者的生活形影不离,例如在火热的网游中,会与年轻人喜爱的品牌如百事、明星音乐会等等相结合,不断地维系着与他们的沟通联系。

结束语“80后”一代虽然还未完全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导者,但他们是未来的市场中坚力量,只有了解“80”后独特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分析和预测未来中国市场的消费结构,才能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引导“80”后合理的消费行为,促进市场消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致谢感谢对我这次论文进行辅导的老师xx,谢谢对我的论文格式规范进行了指导和点评,以及同学们对我这次论文的帮助。

参考文献①《“独生代”引领中国第三个消费高峰》[J],北京:新华网 2005年11月24日②《心理学视角:“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营销学院》[J]2006年第四期③《冲击性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及其营销策略》,《广东商学院学报》[J]2006年5月④丁家永.《再谈80后一代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