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稿六步
备稿六步

备稿六步在朗读中,从书面文字到有声语言的符号转换并不仅仅是文字和语音的简单对应。
这就要求朗读者在朗读之前,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只有做到正确解读朗读文本、准确把握朗读目的、清晰定位朗读对象,才能熟练运用朗读技巧、顺利实现朗读任务。
一、准确解读朗读文本解读文本,就是传统朗读学及播音学所说的“备稿”,即准备稿件。
备稿是为了深入解读文本,准确掌握朗读内容;备稿是为了更好的“形之于声,及于受众”。
朗读者要将文字材料转化为清晰、准确、生动、感人的有声语言,必须深入到朗读文本中去,运用文本细读法,从形式到内容,正确解读文本。
在朗读前,对朗读文本既要做宏观上的把握,也要做中观上的分析,还要做微观上的细读。
(一)“备稿六步”朗读初学者要会运用“备稿六步”法,这六个步骤是: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分清主次、确定基调。
其中,划分层次、概括主题、分清主次是从微观上解读文本;联系背景、明确目的、确定基调是从宏观上解读文本。
这六步是朗读练习的阶梯,也是朗读艺术的基本功,不能当做是草草了事的过场。
1.划分层次层次是指文本的布局和结构。
层次是对自然段的进一步整理,是对自然段的归并和划分。
归并,就是把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段落归并为一个部分。
划分,是指在一个自然段里把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句子划分为较小的层次。
可以按照文本的逻辑结构来划分层次;也可以按照文本的情感线索来划分层次,但是,逻辑的划分要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
归并、划分完层次,还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段落大意。
2.概括主题主题,就是文本的中心思想。
主题的概括要切中题旨,言简意赅。
不同类型的文本概括主题的方式也不同,比如,记叙文的主题是从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中提炼出来;议论文的主题是文本的中心论点,是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中分析出来;说明文的主题是从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结构中总结出来的。
3.联系背景文本的背景要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轴上去综合分析,既包含文本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即历史背景,也包含文本的写作背景,还包含朗读的现实背景即朗读背景。
备稿六步是对准备阶段基本规律的精确总结

备稿六步是对准备阶段基本规律的精确总结一、写完后多读几遍,要尽量避免错别字。
二、检查字迹是否工整。
三、用普通话试着读几遍。
四、要背诵,并能默写出来。
五、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六、进行必要的调整,在语言和结构上都要注意保持连贯性。
备稿六步是对准备阶段基本规律的精确总结,是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双向对应,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交叉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六步训练是针对学生主体而设计的,它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果没有六步训练,这六个环节就会相互脱节,只讲准备、只听方法,学生就无法从中得到启示;如果只注重六步中的第三、四、五步,那么第一、二、六步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1.打基础口头作文,基础在于文章。
写完一篇作文,最重要的就是修改。
但每个人的修改习惯却不尽相同,自己认为很好的地方,别人看了未必就好;而对自己修改多次的地方,别人看来却不然。
因此,除了自己要改好外,还需要别人帮助批改。
2.练熟练打好基础后,就可以把所见所闻所想写成作文了。
练习写作时,一定要学会放开胆量,自由地说话,切忌拘束、扭捏、吞吞吐吐、结结巴巴。
3.会积累积累材料的途径很多,最简单的就是“日记”。
平常写日记,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但写日记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日记写得花样翻新,或以它作为发泄私愤的手段,而是为了从中积累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4.要创新材料既是积累的产物,又是发展的源泉。
所以,在自己积累的素材上要敢于大胆取舍,敢于进行再加工。
在立意构思上要不断求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要用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去组织材料,做到点面结合,多侧面立体地描述事物。
5.不间断语文实践活动非常重要,这种实践活动能使人眼界开阔,知识丰富,思路敏捷,想象力增强。
因此,学生在学校里所做的口头作文练习,应当坚持不间断。
特别是周末、假期,更要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在校内外多观察,多思考,多收集。
1什么事备稿六部

1什么事备稿六部,简述备稿六步的展开过程?备稿六步指的是划分层次、概况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
1所谓层次是指稿件的布局结构。
从播音的角度对稿件中的自然段进行归并和划分。
归并是吧稿件内容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段落归并为一个大层次。
划分是指在一个自然段内把内在联系较紧密的句子划分为一个小层次。
2主题不是指主要事实是指主要事实中包含的思想含义也称中心思想。
3联系背景主要是指稿件的播出背景。
一方面是指和稿件有关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另一方面是指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4明确目的是指播音员主持人的播出目的,及稿件播出后所达到的社会效果。
5重点一般是直接表现主题,体现目的,抒发情感,感染受众的地方。
找出重点使播讲目的有主有次。
6基调他指的是播讲者对稿件认识感受的整体结果。
,基调的概括要贴切态度鲜明注重整体感。
2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四者之间的关系?停连,停指停顿,连指连接。
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的传情达意。
重音,对那些重要的主要的词或词组,播音是要着重强调一下,以便突出的,明晰的表达出具体的语言目的和具体的思想感情,我们着重强调的词或词组就是重音。
语气就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播出形式。
节奏是指由全篇稿件发出的播音员思想感情波澜起伏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节奏服从基调!四者之间相辅相成,在播音过程中缺一不可,要想提高播音质量,不在语气上下功夫是不行的。
在语气上下功夫,就要把这四种基本技巧综合运用,而不要顾此失彼。
有些同志习惯于只在稿件上划停连、重音,以为有这两种技巧就够了,就应付播音了,这是不对的,因为停连、重音失去了语气的带动、依托,就会僵硬,失去语言的活力。
3简述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培养我们的知识结构?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
播音创作基础1备稿

备稿的方法(备稿六步)
4、明确目的
目的是稿件播出后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明确目的可使人的播讲愿望积极,主题鲜明;还能加强与受众的 交流感,把握播讲方式和态度分寸。
5、分清主次
重点是表现主题,体现目的,抒发感情,感染受众的地方
7
备稿的方法(备稿六步)
6、确定基调
基调:是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 ,播音时总的态度倾向,不是指某依 据或某一段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也不 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体现的是对稿件 认识,感受的整体结果。 基调有昂扬、凝重、明快、豪放、深 情、风趣 ……
• 备稿的必要性
1、播音不是个人的随意活动 2、从文字到有声语言的转换不是简单的对应过 程 3、稿件内容纷繁,形式多样
1
• 备稿的要求
1、准确、迅速、深刻、精细 2、把稿件变成自己要说的话
2
• 备稿的基础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水平 2、广博的文化知识 3、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修养
3
• 备稿的主次 把握基调
“备稿六步”
4
备稿的方法(备稿六步)
1、划分层次
所谓层次:是指稿件的布,结构。 归并 :把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段落归并为一个层 次 划分:把一个自然段里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小层次 ,使句子“归堆”“抱团儿” 否则语义不清,影 响表达
2、概括主题
稿件的中心思想,有利于调动思想感情 叙述文的主题:从人物稿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结 局里去挖 议论文的主题: 即“中心论点”从论点,论据 和论证方法中去挖掘
8
5
备稿的方法(备稿六步)
联系背景
主要是指稿件的播出背景 上情:指和稿件有关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 策等 下情:指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主流:和稿件有关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中的成绩方 面,好的方面和代表事物发展前进方向的方面。 支流:和稿件有关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好的方面。分析背景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稿件 中的政策精神和播音的针对性
简述下一备搞的步骤及备稿应注意的问题

一.简述狭义备稿的步骤及备稿应注意的问题。
答:(1)狭义备稿概括为六个步骤,简称“备稿六步”:①划分层次②概括主题③联系背景④明确目的⑤分清主次⑥确定基调(2)备稿应注意的问题:①高度重视,认真备稿。
②准确迅速③不能机械死板④处理好备稿“质”与“量”的关系二.简答临场应变的要求与应变策略。
答:(1)临场应变的要求:①反应迅速,举重若轻。
②恰当得体,自然天成。
③化险为夷,锦上添花。
④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临场应变的策略:①借题发挥,自圆其说。
②欲抑先抑,顺势而发。
③善解人意,及时调整。
④有意岔题,峰回路转。
⑤以攻为守,合理“冲撞”三.简答串联语的功能。
答:节目的需要决定串联语的功能,串联语的功能可以分为四个方面:①衔接转换的功能②补充完善的功能③阐发和点化的功能④沟通和交流的功能四.情景再现的展开过程可分为哪四部?答:播音员主持人在具体的语言创作过程中,运用情景在线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来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1.第一步:清理头绪2.第二步:设身处地3.第三步:触景生情4。
第四步:现身说法五.在播音发声中,气息运用的事项有那几个方面?答:1.把握气息的激发因素-----思想感情的运动。
气生于情而融于声,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2.注意开源节流——呼和吸是一对矛盾,但护旗手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是在乎气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加强呼气发生时的控制能力更重要。
3.要注意播音发声中呼吸控制知识综合状态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其他方面(如: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等)的配合。
4. 注意练习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简述综艺娱乐类话题主持的基本要素。
答:综艺娱乐类话题主持的基本要求有:1.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具有民族使命感,同时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
2.语言轻松、生动、活泼,言之有物,言之有趣。
3.积极创新,形成丰富个性的风格。
4.遵循科学的创作道路,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其具体要求包括:①避免低俗,正确理解娱乐性②熟悉节目所涉及各种素材和相关专业知识③发声和遣词造句符合规范,不盲目模仿境外主持人的风格④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使得有声语言的表达独具魅力⑤与搭档默契配合,避免争抢⑥精心准备,能够恰当的临场应变六、简述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原则。
备稿六步是对准备阶段基本规律的精确总结

备稿六步是对准备阶段基本规律的精确总结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即便是再完美的文章,如果不把“怎么写”这个问题弄明白,就难免会留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遗憾。
然而,历来有不少人未能正确对待备稿这件事,把它当成学生作文的负担,认为只要按照老师教的那些方法去操练,就能写出好文章来。
实际上,对于一篇作文而言,除了基本的立意、选材和结构外,语言的锤炼和技巧的运用更是重中之重,这些在平时训练时大都会涉及到,但往往不被人们注意,有意无意地将其忽视了。
第一步是研究总纲、重要段落、主题句,掌握其特点与内涵。
也许大家对于总纲和重要段落这两个概念比较陌生,其实它们是比较简单而又实用的写作规律,我们在日常习作中可以经常看到。
比如在记叙文中,文章的开头段往往是总纲,是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重要段落则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说的话或者重点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多为主体部分。
至于主题句,它虽然没有前两者的地位,却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步是明确主体和表现手法。
主体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则是指在文章中采用的手法。
就拿叙事类文章来说吧,大致可分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
若要让文章表达得充分而深刻,就应该善于将记叙、描写和议论等多种手法融合起来使用,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并通过必要的修辞手法来润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第三步是准备相关素材,多读多看名家作品。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作家或作品,也都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些相关的资料,可以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语言积累,使你的作文增添光彩。
第四步是尝试创新和求异。
创新和求异,即要敢于脱离前人的思维定势,突破思维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要想进行创新和求异,除了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外,还要勤于动笔写,因为这是最好的途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写,将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才能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
第五步是培养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备稿六步的方法与运用技巧

备稿六步的方法与运用技巧
备稿六步的方法与运用技巧是:
1. 确定主题:明确演讲的主题和目的,以便在备稿过程中保持焦点。
2. 搜集资料: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数据、案例等,以支持演讲内容。
3. 组织结构:根据主题和目的,设计演讲的结构框架,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4. 撰写稿件:按照结构框架,撰写演讲稿,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
5. 修改完善:对稿件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6. 排练演练:通过多次排练和演练,熟悉稿件内容,提高演讲技巧。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准备演讲稿。
在运用技巧方面,您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您的观点。
- 适当运用幽默感,增加演讲的趣味性。
- 注意控制语速和音量,确保听众能够清楚地听到您的讲话。
- 与听众互动,例如提问或邀请他们参与讨论,以增强演讲
效果。
备稿六步

所谓备稿,有两个意思: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
广义备稿,是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初学播音的同学有一个误区,就是只专注于具体的稿件和播读的技巧,实在是舍本逐末,腹有诗书气自华,瞿弦和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狭义备稿,指的是播音前具体的准备过程。
初学者必须警惕,老播音员不用备稿也能播的好并非一日之功,甚至可以说是长期认真备稿的结果,要养成好习惯。
备稿六步(狭义备稿)第一步:划分层次对创作依据进行归并与划分,在做到没有生字生词,没有不懂的语句、术语和典故之后,必须尽快进入文字内部去感受,要使每一个情景、每一个观点都在脑海里活动起来。
第二步:概括主题防止冷漠和空洞,强调主体的明确性(不能含糊其辞)、具体性(不可生搬硬套)和行动性(带来播讲欲望)。
第三步:联系背景历史背景、写作背景和播出背景。
我们所联系的背景不能漫无目的、牵强附会,一定要切合稿件的实际情况,分析背景是为了更好的明确针对性。
第四步:明确目的有的放矢,为什么而播,为谁而播,通过播出达到什么样的宣传目的,稿件播出后达到的社会效果。
第五步:找出重点直接表现主题,感染受众,抒发感情的地方。
有分散有集中,有主有次。
重点是目的的落实,直接决定着语言创作质量的高低。
第六步:确定基调感情色彩和分量,播音时总的态度和倾向。
不单指声音的高低,音色的好坏,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
有的昂扬有力,有的深沉坚定,有的悲愤凝重,有的喜悦明快,有的豪情舒展,有的细腻清新。
例如朱自清的作品《春》《背影》《荷塘月色》,再比如李清照、辛弃疾的作品区别。
总的来说,备稿六步就是从稿件出发,向内心发问找寻情感来源,再回到稿件中去具体表达。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是老北京的骄傲,外地人若非爱之弥深者,一般体味不到京剧的妙处。
有一次我携小女儿到日坛公园赏秋,穿过修竹茂林,在一处大亭子里看到了一群“找乐”的人们。
他们中间的两位老人,斜倚在栏杆上,左腿上垫块手帕,手帕上柱立把京胡,脚下踏只小方凳,分明是两位极合格的琴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 关, 万里长征人
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 在,
不教胡马
渡阴山。
备稿六步是初学者的阶梯~
F.确定基调
• 体现的是播讲者对稿件认识、感受的整体 结果。 • 基调的概括要贴切,态度要鲜明,要注意 整体感。
•
•
•
•
•
平时一样驾着吉普车去森林干活。由于下过一场暴雨,路上到处坑坑 洼洼。好不容易把车开到路的尽头。他走下车,拿了斧子和电锯,朝 着林子深处又走了大约两英里路。 ②巴尼打量了一下周围的树木,决定把一棵直径超过两英尺的松 树锯倒。出人意料的是:松树的倒下时,上端猛地撞在附近的一棵树 上,一下子松树弯成了一张弓,旋即又反弹回来,重重地压在巴尼的 右腿上。 ③剧烈的疼痛使巴尼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知道,自己首先 要做的事是保持清醒。他试图把腿抽回来,可是办不到。腿给压得死 死的一点也动弹不得。巴尼很清楚要是等到同伴们下工后发现他不见 了再来找他的话,很可能会因流血过多而死去。他只能靠自己。 ④巴尼拿起手边的斧子,狠命朝树身砍去。可是,由于用力过猛, 砍了三四下后,斧子柄便断了。巴尼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完了。她喘 了口气,朝四周望了望。还好,电锯就在不远处躺着。他用手里的断 斧柄,一点一点地拨动着电锯,把把它移到自己手够得着的地方,然 后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他发现,由于倒下的松树成45度角,巨大的 压力随时会把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那么他只能束手待毙了。 左思右想,巴尼终于认定,只有唯一一条路可以走了。他狠了狠心, 拿起电锯,对准自己的右腿,进行截肢...... ⑤巴尼把腿简单的包扎了一下,他决定爬回去。一路上巴尼忍着 剧痛,一寸一寸地爬着;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
① 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一天早晨巴尼像
•
1.层次 第一层: 1-2自然段 暴雨后的清晨,伐木工人巴尼独自一人在森林深 处遭遇危险陷入困境。 第二层:3-4自然段 巴尼临危不惧保持清醒,审时度势,最后果断的 抉择了自行截肢。 第三层:5自然段 意志坚定,走出困境。 2,主题 通过描述巴尼在面临绝境时,从痛苦中燃起希望, 然后又经历了失望并坚定自己的信念,最后走出 困境,让我们对巴尼的勇敢坚定产生了由衷的敬 佩之情。 3,背景 上情:赞扬了巴尼而对严峻考验,临危不惧,勇 敢果断的自救精神。 下情:针砭了少数人遇事犹豫不决,常常误失良 机。
备稿六步
• 备稿有两方面的意义O(∩_∩)O • A. 广义备稿:指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 累。 • (广义备稿是播音创作的基础。) • B. 狭义备稿: 是指播出前具体一篇 稿件的、找出重点、确定基 调。)
A.划分层次(布局、结构)
• 要 • 划分 △“小层次”的划分往往不被 归并 △并概括层次大意,应该简明扼
和不好的方面
D.明确目的
• 目的是稿件作者意图的升华。
• 稿件播出后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 • • • 目的对播音起统帅作用: 1.使播讲愿望积极、主题鲜明 2.加强与受众的交流感 3.正确把握播讲方式和态度分寸
E.找出重点
• 找出重点是为了在播讲中有主有次, 在重点上下功夫,次要的部分为重点部分 的表达服务。
重视
B.概括主题(中心思想)
• 叙述文:从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 结局里面去挖掘。 • 议论文: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中去挖 掘。 • 概括主题要言简意赅
• 要有利于调动播出情感
C.联系背景
“上情”:指和稿件有关的党和政府的路线、 方针、政策等。
“下情”:指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现实情况 及其变化。 主流:较好的方面 支流:存在的问题
• 4,目的 引导人们要遇事不惊,审时度势,坚定信 念,做事要果断勇敢。 5,重点 第2、3、4自然段。 6,基调 深情、赞颂、沉重、坚定。 • 赞赏和肯定的基调要鲜明,细节的描写时 也要注意把握基调,以免流于讲传奇故事 的误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
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 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