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记忆规律及策略
增强记忆力的方法与策略记忆心理学知识点

增强记忆力的方法与策略记忆心理学知识点增强记忆力的方法与策略记忆是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对于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不佳,导致诸如遗忘重要事项、记不住电话号码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增强记忆力的方法与策略,探讨记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建立有效的记忆方法1. 分类记忆法:将要记忆的信息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编制记忆路径。
例如,在背单词时,可以将它们按照词性、词汇相关性等进行分类,从而帮助记忆。
2. 利用联想:将要记忆的内容与个人经验、情感等联系起来,产生联想,可以增强记忆效果。
比如,要记忆一个人的名字,可以将其与某个特点或者形象进行关联。
3. 利用记忆宫殿法:将要记忆的信息与某个场景或地点联系起来,形成图像化的记忆故事。
在需要回忆时,通过再次想象该场景或地点,相应的信息也会浮现出来。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 充足的睡眠:睡眠对于记忆的巩固和恢复至关重要。
保持每晚7-9小时的充足睡眠可以提高记忆力。
2. 均衡的饮食:脑部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来保持其正常的功能,如脂肪酸、B族维生素、镁和锌等。
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脑力活跃和记忆力的提升。
3. 锻炼身体:适度的身体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促进大脑海马区的神经发生,提升记忆能力。
三、运用记忆策略1. 分段记忆:将长时间记忆的内容分成小段,逐个进行记忆。
通过分段记忆,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大量信息。
2. 利用记忆补漏:当记忆出现遗漏时,可以通过回忆已记忆的部分,激发对遗漏内容的记忆,从而完整回忆出所需要的信息。
3. 反复复习:通过将已学内容反复复述和复习,可以巩固记忆,提高记忆的保持力。
利用间隔重复的方式,错开复习时间,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了解记忆心理学知识点1. 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一种短期记忆系统,用于处理和管理当前需要的信息。
了解工作记忆的特点和运作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发展工作记忆能力。
教育学、心理学记忆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
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
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发展初创时期代表人:“陪儿撕扑克”—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乌申斯基、卡普捷列夫、桑代克2.完善时期布鲁纳成果:“会煮盒饭”–社会文化研究、主动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反思性研究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前具形”–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加涅关于学习的分类:A.学习水平:“心机所言,别改原题”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B.学习结果:“加胭脂太晕人”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态度运动技能认知策略5.程序教学的原则:“一律两步两级”低错误率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及时反馈6.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冻结成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7.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冻了得煲会盖炒饭”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8.非指导性教学过程五阶段:“缺碳性急整”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9.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言承旭替代你”言语暗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情绪唤醒替代经验10.A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鸡舍校训”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B.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外表期望反馈”外部奖赏表扬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C.总:“启空瓶奖境界”启发式教学控制动机水平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设置课堂环境正确指导结果归因11.学习策略的特征:“操控内外移动”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书

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书(最新版)目录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介二、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书的方法三、实例:如何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书正文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这条曲线揭示了记忆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即记忆的保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弱,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
曲线的起点是记忆的最低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逐渐增强,达到一个峰值,然后逐渐减弱,最后趋于稳定。
二、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书的方法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书的方法是一种高效且科学的学习方法。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我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采取以下策略:1.分阶段学习:将学习内容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在学习每个阶段后,及时进行复习,以保持记忆的强度。
2.及时复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复习前一阶段的知识。
这样可以提高记忆的保持,减少遗忘的速度。
3.反复巩固:在学习过程中,要反复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使之逐渐转化为长时记忆。
4.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新知识后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是记忆遗忘最快的时期,因此在这些时间点要特别注重复习。
三、实例:如何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书以学习英语单词为例,我们可以将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学习 20 个新单词,记忆它们的拼写、词义和用法。
2.第二阶段:在一天后复习这 20 个单词,确保仍能熟练记忆。
3.第三阶段:在第二天后,学习另外 20 个新单词,并在学习后立即复习。
4.第四阶段:在第四天后,复习前两个阶段学习的单词。
5.第五阶段:在第七天后,再次复习前四个阶段学习的单词。
记忆的一般规律

记忆的一般规律是指记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模式和原则。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善记忆效果。
以下是一些记忆的一般规律:
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是均匀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快后慢。
即记忆后不久就会开始遗忘,但遗忘的速度会逐渐减慢。
2. 重复律:重复是记忆的关键。
通过重复学习,可以加强记忆,使信息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3. 分散学习:将学习内容分散到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比集中在短时间内大量学习效果更好。
4. 联想律:通过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相联系,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新信息。
5. 组织律: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结构化,可以帮助记忆。
例如,使用图表、列表或思维导图来整理信息。
6. 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7. 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对记忆有影响。
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记忆,而消极情绪可能会干扰记忆。
8. 睡眠:充足的睡眠对记忆的巩固至关重要。
睡眠不足会影响记忆的巩固和提取。
9. 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可以通过实践来加深记忆。
10. 多媒体学习:使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来学习,可以增加记忆的深度和广度。
11. 复习和测试: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并发现记忆中的薄弱环节。
12. 健康和生活方式:良好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方式,如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减少压力,都有助于提高记忆能力。
了解和运用这些记忆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成果和工作效率。
艾宾浩斯定律

艾宾浩斯定律艾宾浩斯定律,又称为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于19世纪末提出的一种记忆规律。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后,会很快遗忘大部分内容,只有通过不断复习,才能将知识牢固地记在脑海中。
本文将从艾宾浩斯定律的原理、应用以及有效的复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艾宾浩斯定律的核心观点是记忆的遗忘曲线。
根据他的研究,学习后的短期记忆会很快衰退,而经过一定的复习后,记忆会得到巩固,遗忘的速度会变得较慢。
他将记忆的遗忘曲线描述为一个指数衰减的曲线,最初的几天是快速遗忘的阶段,而之后的复习可以延缓遗忘的速度。
那么,如何应用艾宾浩斯定律来提高学习效果呢?首先,要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初次学习后的24小时内进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巩固短期记忆。
之后,需要在学习材料中设定复习的时间间隔,比如一周、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间隔。
这样做可以利用艾宾浩斯定律中的复习效应,循序渐进地巩固长期记忆。
要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
单纯的重复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采用积极的学习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主动回忆的方式进行复习,通过回想自己学过的内容,加深记忆的印象。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讨论、做练习题、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进行复习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要注意分散学习,不要集中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学习和复习,这样效果往往不佳。
相反,应该将学习和复习分散到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在不同的场所进行,以增加记忆的联想效应。
其次,要注重提取重要信息。
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学会提取和归纳重要的知识点,形成概括性的记忆,而不是被细枝末节的细节所困扰。
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辅助学习和复习。
现代科技提供了很多便捷的学习工具,如智能手机上的记事本、备忘录、闹钟等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提醒复习。
还可以利用电子学习平台、在线课程等资源,灵活地进行学习和巩固知识。
艾宾浩斯定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心理学记忆的三种策略

心理学记忆的三种策略
心理学中,记忆的三种策略如下:
- 识记意识强:记忆力强的人通常具备积极意识,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
强烈的愿望造就了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整个人也变得积极乐观。
从大脑神经科学分析,识记意识强的人,注意力集中,很容易形成大脑皮层的兴奋迅速形成神经连接,进而极其容易对外在信息进行识记。
- 识记过程与过往经验相联系:记忆力强的人,会将当下面对的信息内容与过往知识经验比对,梳理,进行知识的存储。
这些组织策略包括把所要识记的内容转化为大脑中的无形的图像、进行归类、与原有知识联系等。
- 使用元记忆方法:元记忆指的是对记忆的直觉,即人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知和控制。
元记忆的本质是“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记忆”。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口诀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口诀WORD格式整理教育心理学主观题背诵口诀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研究150,阅读试忆相交替复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
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研究。
一般认为研究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
①及时复;②分散复;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研究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四、简述研究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研究反馈奖惩归因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3.利用研究结果的反馈作用(研究反馈)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研究动机(奖惩)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研究(归因)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1.提高学生知识储蓄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的机会4.培养自力思考问题的气七、研究动机的培养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1.设置榜样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3.利用研究动机和研究结果的互动关系培养研究动机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直接转化途径培养研究动机5.培养研究兴趣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8、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削减四培养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3.根据遗忘规律,减少遗忘4.培养良好的记忆规律九、课外活动的特点口诀:组织上方式上内容上过程上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4.过程的实践性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口诀:导向选择激励评价1.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2.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3.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4.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专业知识分享WORD花式收拾整顿十一、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口诀:全面个性要兼顾,创新实践要全体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全体)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创新实践)4.素质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并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5.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十二、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口诀:双导二施三结合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长善救失原则5.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6.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十三、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基本)2.爱岗敬业(本质)3.关爱学生(灵魂)4.教书育人(根本)(载体)5.为人师表)(内在)6.终身研究(动力)十四、简述人本主义典型教学模式口诀:开放题自由做1.开放课堂教学模式2.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3.自由研究的教学模式十五、简述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理念口诀:两培养两推崇(行)一发起1.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2.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研究3.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4.推崇人性中心课程5.提倡情感型师生关系十六、简述布鲁纳结构教学观原则口诀:强化动机结构程序1.强化原则2.动机原则3.结构原则4.程序原则十七、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研究论口诀:借助于语言主动发现学科基本结构的过程1.对儿童实质的看法,语言研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2.研究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3.提倡发现研究4.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研究5.重视研究过程十八、简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口诀:超越过程研究目标内容方式1.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2.从胎儿到坟墓的教育3.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4.无所不包的研究内容5.终身研究的方式-自我导向研究十九、简述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口诀:依靠自我熟悉规划专业发展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3.以日常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完善二十、简述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必须具备哪些素养。
遗忘的理论和规律及克服遗忘的方法

遗忘的理论和规律及克服遗忘的方法遗忘是人类记忆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还是学习的知识,都会存在遗忘的可能。
理解遗忘的理论和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遗忘,提高记忆力。
培养曲线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埃宾豪斯于1885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其遗忘曲线呈现一个指数递减的趋势。
开始时,遗忘速度较慢,逐渐快速下降,然后趋于平稳。
通过不断重复学习,可以减缓遗忘速度,加强记忆。
提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图尔曼于1956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可以通过相似的新信息进行提示和恢复。
提示可以通过与新学习的知识相关的环境、音乐、气味等方式实现,从而促进记忆的提取和恢复。
除了以上的核心理论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遗忘的规律需要我们了解:1.遗忘曲线:通过培养曲线理论可知,当我们学习新知识后,很快就会有一部分知识遗忘,遗忘速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
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复习,以巩固记忆。
2.使用频率:常用的知识比不常用的知识更容易记住。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记住一些知识点,就要经常使用和回顾它,以增加记忆和提取的机会。
3.重要性:重要的知识比不重要的知识更容易记住。
因此,在学习时,需要有意识地将重要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帮助记忆和理解。
为了克服遗忘,提高记忆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及时复习:根据培养曲线理论,我们应该在学习后立即进行复习,以巩固记忆。
可以采用主动复习的方法,主动回忆学习的内容,并进行评估。
4.分散学习:将学习时间分散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而不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这样可以增加记忆的持久性。
分散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遗忘曲线规律,提高记忆效果。
总结遗忘是人类记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了解遗忘的理论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遗忘现象,克服遗忘,提高记忆力。
及时复习,深度加工,创造意义,分散学习,以及运用提示和恢复等方法都是有效的克服遗忘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 ,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 降。
?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
二、记忆中的遗忘
?你有没有想忘记的事情?该怎么忘记?
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
错误的再认和回忆叫作遗忘。遗忘不能被 认为是一个消极的过程,它也是心理反映 选择性的表现。假如把一生中所经历的大 大小小事件全都堆积于我们的大脑,那不 仅会加重我们的脑力负荷,杂事的过多萦 绕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不愉快。我们人 类大脑的“遗忘能力”,是它比电子计算 机优越之处。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会有 许多我们并不希望遗忘而被遗忘了的事, 因此我们要研究遗忘的规律,以便把那些 我们不希望遗忘的事,好好地记住。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如何防止遗忘?
及时复习!
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 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遗忘曲线给我们的启示:遗忘的发展 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 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的 渐趋稳定,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 忘。因此,为了使所学知识保持和巩 固,就必须及时复习,随着知识巩固 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减少,间 隔时间可以延长。
增强记忆力的 10种方法: 3.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 理解的东西才能记的牢、记得久。仅 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对于重 要的学习内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诵 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 :在记住的基础上再多记几 遍,达到熟记,牢记 。
增强记忆力的 10种方法: 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 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 效手段。 6.回忆再现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 忆,可使记忆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 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的更牢。闲暇 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 遗忘。
实验二:
1932 年他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 验,他首先让大学生阅读印第安民间故 事“幽灵之战”(the war of ghost), 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 记忆复述个故事。他发现:随着时间的 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略去一些,一 些玄妙的内容被舍弃了,故事也会变得 越来越短,更有趣的是,被试还增加一 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自然合理, 有时甚至加入一些伦理内容。
系列位置效应结论
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
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比如,识记 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 比中间部分的要好。这可能是学习材料开始部 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开始部分的 记忆,这种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后 摄抑制;结尾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 了对结尾部分的记忆,这种前面内容对后面内 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受到开始部 分和结尾部分两部分内容的干扰,也就是同时 受到前摄抑止和倒摄抑止,这样就严重影响了 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 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止,材料性 质越相似(如都是数学材料),抑止越严重,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二:
?1962年,B.B. 默多克做了一个实验,他让 19 名被试阅读由 30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单词组成的 词汇表,阅读的速度为每秒一个单词。在每一 张词汇表读完后,让他们在 1.5分钟内随便按 什么顺序写出他们能记住的单词。等他们写完 后过5—10秒,再让他们阅读新的词汇表。这 种程序在4天时间内,每天识记 20张词汇表, 共重复了80次,结果发现 识记的效果都是末尾 部分比开头部分好,开头部分又比中间部分好 。识记效果最好的是最后一个单词。 97%能被 记住。
第二节 记忆规律及策略
留言为何会失真?
记忆——重构
巴特利特是英国心理学家。 他的研究揭示了在实验情境中 社会因素对人记忆的影响,指 出在回忆中,个体不是在简单 地复制材料,而是根据已有的 经验对材料进行重构。
试验一:
英国心理学家 巴特利特作了如下 的实验:拿一张画 给一个人看后要他 画下来,将其画给 第二个人看后再画 下来,第二个人的 画再给第三个人看 后画下来,系列位置效应启示 ——记忆策略
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 只有在最重要的时间安排最重要的事情、 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 更有收获。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最重要的内 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但要记住, 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
一、系列位置效应
请用1分钟记下以下材料。
斑马 菊花 土豆 野猪 狐狸 玫瑰 书架 骆驼 铅笔 白菜 冬瓜 老虎 香菜 墨水 日历 山羊 丁香 茶花 海豚 牡丹 橡皮 书包 洋葱 大象 腊梅 香菇 水牛 老鼠 茉莉 豌豆
系列位置效应试验一:
?1957年,金斯利请68个大学生作 被试,让他们阅读一遍三种不同 的学习材料,然后测验他们的记 忆效果,发现三种材料的回忆都 是两端的材料比中间的材料识记 得牢,其中尤以无意义音节更为 明显。
?这种情况说明,遗忘只是暂时的, 就像把物品放错了地方怎么也找不 到一样。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 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 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 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 忘的提取失败理论。
怎样才能提高 记忆呢?
增强记忆力的 10种方法: 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 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 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 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 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 难以记住。
资料链接:话到嘴边现象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能回忆起某件 事,但又确定这件事是知道的;明明知 道某人的姓名或某个字,可就是想不起 来,事后却能忆起;明明知道试题的答 案,一时却想不起来,事后正确的答案 不加思索便油然而生。这种明明知道某 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 “话到嘴边现象”。
话到嘴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