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记忆规律及策略共27页
心理学基础课件:记忆

二、遗忘的原因
◇ 提取失败理论(retrieval failure)
• 遗忘是由于对记忆中的信息无法提取,而不是因为记忆的消退、干扰或抑 制等。
•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一个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进入 长时记忆后就不会轻易丢失,因此回忆不起需要的信息是因为没有良好的、 合适的提取线索,所以无法对信息进行回忆。
记忆策略
◇ 经常进行 “提取”练习
• 学习过程中典型的 “提取”包含在考试、课堂小测、课堂提问、自我测 试等教与学的事件中
‒ 例如当老师问你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时,你回答 “唐代” ‒ 当你背诵了几遍期末考试的材料,尝试着去回忆它时,就是在进行 “提取”练习
• 提取练习的作用:记忆保持、元认知监控
– 例如乘法口诀表、汉字书写和单词拼写等
记忆策略
◇ 分散记忆
• 将某一给定的时间拆分或间隔为多个节段的记忆效果好于集中记忆的效果
− 实验范式: ✓ 初次识记→间隔 (时间或插入其他任务)→再次识记 →间隔→最终测试
− 最佳间隔: ✓ 记忆阶段的间隔时间控制在测试间隔时间的 5%~10%
记忆策略
◇ 利用线索
• 两种遗忘症最关键的区别在于遗忘了的信息是旧的还是新的
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遗忘 第三节 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
◇ (一)即时复习和过度学习 ◇ (二)分散记忆 ◇ (三)利用线索 ◇ (四)再现事件发生的情境 ◇ (五)提高对识记内容的加工水平 ◇ (六)经常进行 “提取”练习
记忆策略
◇ 即时学习
− 例如警察保护案发现场;潜水实验
• 提取信息时的心境与编码信息时的心境相一致时,记忆效果会更好
− 例如当一个人高兴时就容易记住那些高兴的事情,悲伤时就容易记起那些悲 伤的事情
教育学、心理学记忆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
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
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发展初创时期代表人:“陪儿撕扑克”—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乌申斯基、卡普捷列夫、桑代克2.完善时期布鲁纳成果:“会煮盒饭”–社会文化研究、主动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反思性研究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前具形”–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加涅关于学习的分类:A.学习水平:“心机所言,别改原题”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B.学习结果:“加胭脂太晕人”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态度运动技能认知策略5.程序教学的原则:“一律两步两级”低错误率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及时反馈6.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冻结成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7.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冻了得煲会盖炒饭”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8.非指导性教学过程五阶段:“缺碳性急整”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9.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言承旭替代你”言语暗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情绪唤醒替代经验10.A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鸡舍校训”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B.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外表期望反馈”外部奖赏表扬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C.总:“启空瓶奖境界”启发式教学控制动机水平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设置课堂环境正确指导结果归因11.学习策略的特征:“操控内外移动”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教学课件第二节(心理学)记忆规律及策略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结合使用,提高记忆效果。
结合使用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结合
将不同类型的信息交替进行复习,避免单调乏味。
交替复习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提高记忆的灵活性。
多样化练习
采用有趣、生动的方法进行复习,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创造性的复习方法
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详细描述
精加工策略
04
CHAPTER
提高记忆的方法
在信息刚刚被学习后,立即进行复习,巩固记忆效果。
及时复习
定期复习
穿插复习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复习,以保持长期记忆。
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混合在一起,以提高记忆的持久性。
03
02
01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在学习后尝试回忆所学内容,有助于巩固记忆。
尝试回忆
多次重复学习同一内容,加深记忆印象。
详细描述
组织策略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它将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或结构进行整理和归类,使信息更加系统化和易于记忆。例如,在学习历史事件时,可以将各个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组织策略
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关联,以增加对新信息的理解并促进记忆的方法
总结词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它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关联,以增加对新信息的理解并促进记忆。例如,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将新知识与已知的概念、事实或经验进行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种策略有助于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并提高记忆的持久性。
良好的记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工作技能、记住任务细节、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销售人员可以利用记忆规律来记住客户信息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销售业绩。
教综心理学70个记忆口诀

教综心理学70个记忆口诀教综心理学70个记忆口诀普通心理学1.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XXX构造内省铁钦纳”机能主义心理学:“安慰母鸡的意识流”--XXXXXXXXX在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中,构造主义心理学可用“冯特构造内省铁钦纳”来记忆,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可用“安慰母鸡的意识流”来记忆,代表人物分别是XXX、XXX、XXX和XXX。
2.知觉的规律:“整理恒选”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知觉的规律包括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和选择性,可用“整理恒选”来记忆。
3.观察的品质:“全目精深”全面性目的性精确性深刻性观察的品质包括全面性、目的性、精确性和深刻性,可用“全目精深”来记忆。
4.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记录一个姓XXX的母牛”计划和准备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对学生个别指导交流讨论明确目的与任务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包括计划和准备、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对学生个别指导、交流讨论以及明确目的与任务。
可用“记录一个姓刘的母牛”来记忆。
5.记忆的品质:“准备快吃”准确性准备性敏捷性持久性记忆的品质包括准确性、准备性、敏捷性和持久性,可用“准备快吃”来记忆。
6.遗忘说:“小干鸭提桶”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遗忘说包括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和同化说,可用“小干鸭提桶”来记忆。
7.有效组织复:“室内约会方法多样”A.合理安排复时间B.恰当安排复内容C.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D.复方法多样化有效组织复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复时间、恰当安排复内容、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以及复方法多样化。
可用“室内约会方法多样”来记忆。
8.想象的功能:“节育替补”调节预见替代补充想象的功能包括调节、预见、替代和补充,可用“节育替补”来记忆。
9.想象的品质:“主妇现刻新生”主动性丰富性现实性深刻性新颖性生动性想象的品质包括主动性、丰富性、现实性、深刻性、新颖性和生动性,可用“主妇现刻新生”来记忆。
10.如何培养想象力?A。
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

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记忆大量的理论、概念和研究成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轻松、更高效地记住这些重要内容,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记忆口诀。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狗进食摇铃实验”要记清。
记忆口诀:“前有刺激后有应,无意本能多被动,条件反射巴甫洛,强化消退与泛化。
”解释: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先有刺激(如铃声),后有反应(如狗流口水);这种反应多是无意的、本能的,而且比较被动;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同时涉及强化、消退和泛化等现象。
桑代克的试误说,“猫开迷笼”很有名。
记忆口诀:“学习实质是试误,盲目尝试多重复,情境反应相联结,准备律练习效果律。
”解释: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试误的过程,通过盲目尝试和多次重复;学习是情境和反应的联结;他还提出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白鼠按压杠杆”别忘掉。
记忆口诀:“操作条件斯金纳,强化正负与惩罚,程序教学要遵循,小步及时和自定。
”解释: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强调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与惩罚;程序教学应遵循小步子、及时反馈和自定步调的原则。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叠箱摘香蕉”。
记忆口诀:“完形苛勒有顿悟,整体关系多重组,知觉经验智慧悟,情境突然能领会。
”解释: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是对整体关系的顿悟,通过重组知觉经验和智慧领悟,在特定情境中突然领会。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强调学科基本结构。
记忆口诀:“布鲁纳来谈发现,学科结构要记全,主动认知多思考,知识获得过程观。
”解释: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学生主动认知和思考,关注知识的获得过程。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很关键。
记忆口诀:“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重同化,先行组织者引导,新旧知识巧联系。
”解释: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强调知识的同化,先行组织者起到引导作用,帮助新旧知识建立巧妙联系。
心理学知识点记忆方法

⼼理学知识点记忆⽅法⼼理学知识点记忆⽅法 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想要⼀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是⼩编帮⼤家整理的⼼理学知识点记忆⽅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1.机械记忆法: 这种记忆⽅法适⽤于记忆互不关联的、分散的、孤⽴的知识点。
对于语⽂来说,课⽂中的⽣字、⽣词、作家作品常识、个别⽂体、语法、修辞概念等,在不易采⽤其他记忆⽅法时,常要采⽤机械记忆的⽅法。
2.理解记忆法: 在语⽂学习中,⽆论是对字词的掌握,还是对各类概念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解,应在抓住特征、理解本质的基础上去进⾏记忆。
如:线、钱、浅、栈,根据声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读⾳⼤致与⼽jian相近,根据形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字意内容分别与丝、⾦、⽔、⽊等事物有关。
⼜如,理解了⼩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物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根据某⼀段的具体内容,从交代背景、渲染⽓氛、衬托⼈物、推动情节的⾓度去考虑写景与写⼈之间的关系了。
3.联想记忆法: 联想的⽅式很多,可以进⾏横向的相关联想,例如,从⼀个作家可以联想到他所处的朝代、作品、出处、对这个作家的评价等;从⼀个朝代可以联想到与他同代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等。
还可以进⾏纵向的相关联想,例如,由⼀部作品可以联想到作品的⽂体、内容、主题、写作⼿法、名⾔警句等;由介词的功⽤联想到介宾短语的特点,进⽽联想到介宾短语⼀般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的句⼦成分划分⽅法等等。
运⽤联想记忆的⽅法可以把许多知识联系起来,贯穿成线,形成知识⽹络,便于我们在记忆知识时顺藤摸⽠,由此及彼地记住所学的相关知识。
4.⽐较记忆法: ⽐较记忆的⽅法应⽤的范围很⼴。
例如:在修辞学习中可以把⽐喻与拟⼈及夸张做⽐较、把排⽐和对偶及反复做⽐较、把设问和反问做⽐较;在语法学习中可以把宾语前的定语与谓语后的补语做⽐较;在⽂⾔⽂学习中可以把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功⽤做⽐较……⽐如,要记住叙述与议论这两种表达⽅式在不同⽂体中的功⽤,采⽤列表对⽐的⽅法进⾏⽐较记忆,就会容易得多。
关于常见的记忆规律与记忆原理

关于常见的记忆规律与记忆原理记忆是指个体用来保存和回忆信息的心理过程。
人们的记忆能力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人容易记忆,而有些人则相对困难。
然而,无论记忆能力的高低,都存在一些常见的记忆规律与记忆原理。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记忆规律与记忆原理。
1.近义效应:相似的词语容易相互干扰,使人难以区分。
比如,“树”和“林”、“狗”和“狼”之间的区别模糊不清,容易混淆记忆。
2.编码一致性原则:信息编码与信息存储的方式一致时,记忆效果更佳。
比如,在学习一些概念时,与该概念相关的多种感官信息(如声音、图像、味道等)都参与其中,有助于增强记忆效果。
3.初始效应与末尾效应:记忆往往受到序列中的位置影响。
序列中的首尾两个项目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中部的项目更容易被遗忘。
4.分块记忆原则:将信息划分为更小的组块,可以增加记忆效果。
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记住由一系列有关联的信息构成的组块,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单个的信息。
5.语境效应:记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当人们要回忆一些事件或信息时,与该事件或信息相关的环境因素可以起到提示和引导的作用,有助于记忆的恢复。
6.重复与遗忘曲线:记忆的保持与遗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逐渐遗忘了大部分信息。
但通过反复重复学习,可以将被遗忘的信息再次提取出来,增强记忆效果。
7.信息处理深度原则:与信息的深度处理有关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
当人们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和理解时,能够更好地将信息编码到记忆系统中,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8.识记记忆原理:记忆往往受到注意力的影响。
当个体对信息给予足够的注意力时,可以更好地将信息存储到记忆系统中,提高记忆效果。
9.有意义原则:有意义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
人们对于与自身经验、价值观、兴趣等相关的信息更感兴趣,更容易加工和理解,从而更容易记住。
10.情绪效应:情绪与记忆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情绪激动时,人们更容易记住与情绪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记忆规律与记忆原理。
心理学 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记忆和我们的生活、学习 息息相关。记忆是学习的基 础,学习是记忆的保障。
• 那么 我们怎样把握住遗忘规律,利用 遗忘规律进行有效率的学习呢 • 了解遗忘曲线,有效安排你的学习日 程
下面,是记忆程度与复习次数所呈现的关系比例
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到的知识在一天后, 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 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 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 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 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 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 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 率明显高于甲组。
记忆的规律及策略
对于记忆的规律,首先要谈到的是遗忘的 进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 慢的特点。
•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 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 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 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 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 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 记忆遗忘曲线。
所以我们要结合遗忘曲线 总结出我们的学习方法
遗忘的机制 • 前摄机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 的干扰作用成为前摄抑制 • 后抑机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的材料 的干扰,称为倒摄抑制。
• • • • •
遗忘的影响因素 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 遗忘的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有关 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 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