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学案苏教必修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_《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案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_《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地位】本节内容是上一节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延伸,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产生了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及产生原因在高考中常考到。

【教法指导】1.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根据地质年代由近及远出现的生物化石来证实的,通过多媒体展示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即可得出结论。

2.生物多样性是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来说明的。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与进化的关系注重理解。

【新课导入建议】1.展示几件化石或化石图片,提出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很有规律,提出与生物进化有什么规律?2.展示各种形态各异的各种生物图片,地球上生物具有多样性,提出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是怎样产生的?【教学流程设计】,填充“【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完成课前自主导学:(1)阅读教材P103-105思考交流1”。

(2)阅读教材P105,填充“【课前自主导学】知识2完成思考交-109流2”。

⇒步骤1:课程导入:选择【新课导入建议】中的两种形式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步骤2:检测预习情况:(1)学生尝试表述生物进化的方向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学生抢答【正误判断】,并进行校正。

⇒步骤3:学生根据教材P104表格总结生物进化的顺序、趋势和生物代谢类型的演变,通过【探究1】总结,学生分析解答【例1】。

⇓步骤6: 默诵【结论语句】,尝试构建最佳知识网络,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和教材P109【评价指南】。

⇐步骤5:学生总结生物五界系统细胞结构特征和能量利用方式的基本差异。

⇐步骤4:学生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讨论总结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分析解答【例2】。

【课前自主导学】1.主要进化事件(以动物为例)35亿年前—原核细胞首次出现↓21亿年前—真核细胞首次出现↓7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出现↓古生代奥陶纪—无脊椎动物繁盛,无颌鱼类及脊椎动物首次出现↓古生代志留纪—有颌鱼类首次出现↓古生代泥盆纪—昆虫、两栖类首次出现↓古生代石炭纪—爬行类首次出现↓中生代侏罗纪—恐龙繁盛,鸟类出现↓新生代更新世—现代人类出现2.进化方向单细胞→多细胞;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级→高级3.依据化石、同源器官。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5.2《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5.2《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5.2《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苏教版必修2 【自主学案】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

2.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有和。

【思维激活】什么是同源器官?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在进化上可能具有什么样的关系?3.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4.1969年,美国科学家根据生物细胞的结构特征和能量利用方式的基本差异,将生物分为五界:、、、和,并称之为五界系统。

【思维激活】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关系?【典题精析】重点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例1.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几种描述中,可能性最大的是()A.自养、厌氧自养、需氧异养 B.需氧自养、厌氧自养、自养C.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 D.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解析:最初的地球大气中无氧,因而原始生命为厌氧呼吸,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进化出自养型生物。

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逐渐增加了大气中的氧含量,为需氧型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答案:D重点二:生物多样性)例2.A.栽培小麦 B.栽培玉米 C.野生小麦 D.野生玉米解析:由图分析可知,野生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为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当环境发生剧变时,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答案:C重点三:生物分类系统例3.在五界分类系统中,蓝藻不属于植物界,这是因为()A.蓝藻是原核生物 B.蓝藻的生活环境与植物不同C.蓝藻的光合色素与植物不同 D.蓝藻可与真菌共生成地衣解析:解答时首先要知道蓝藻是原核生物。

第二要明确五界学说中原核生物界与植物界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界的生物都是真核生物,依据这一点,蓝藻不属于植物界。

答案:A【学生自测】1.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是()A.基因的多样性 B.个体的多样性C.物种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是()A.基因的多样性 B.个体的多样性C.物种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下列生物属于真菌界的是()A.蓝藻 B.酵母菌 C.草履虫 D.病毒5.下列关于同源器官的解释,正确的是()A.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同源器官指的是起源相同,结构部分相似,形态和功能相同的器官C.蝴蝶的翅与蝙蝠的翼属于同源器官D.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其化石都出现在同一地层中6.大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当时地球表面没有游离的氧,但存在大量的有机物。

高中生物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苏教版必修21、简述生物进化的历程2、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难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及形成原因学习内容及过程学习札记学习内容及过程学习札记【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3-105页,讨论完成下列内容: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从异养型生物到自养型生物,从厌氧型生物到需养型生物,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

讨论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讨论2: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讨论3:恐龙是什么时候绝灭的?讨论4: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的出现对以后的生物进化有什么重要意义?讨论5:与厌氧型生物相比,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有什么好处?讨论6:为什么说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阅读课本107-109页,自学完成下列内容: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由这些生物与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所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化程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生物的五界系统1、分类依据: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差异2、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意义:(1)显示了生命发展史的三大阶段:______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______阶段(2)显示了进化的三大方向: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必背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课堂练习】1、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A、基因种类的变化B、细胞结构的变化C、生物化石D、生殖方式2、从生物进化角度分析,人们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最可能是()A、异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厌氧型D、自养需氧型3、关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正确的叙述是()A、原始生命→异养型原核生物→自养型原核生物→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B、原始生命→自养型原核生物→异养型原核生物→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C、原始生命→异养型原核生物→需氧型原核生物→自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D、原始生命→需氧型原核生物→异养型原核生物→自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4、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原因是有性生殖()A、能产生大量后代B、产生的后代成活率较高C、能出现更多的突变类型D、实现了基因重组,产生更多变异类型5、在一个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种群B、个体最小的种群C、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D、个体差异最大的种群6、据科学家分析,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进化的速度要缓慢,其原因是()A、海洋生物一般比陆地生物低等B、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故海洋中生物很少发生变异C、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故海洋中生存斗争进行的比较缓和D、海洋中弱肉强食,很多物种还未进化到高水平就已经被淘汰7、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8、蓝藻、酵母菌、绿藻、蚯蚓依次属于()①原核生物界②原生生物界③真菌界④植物界⑤动物界A、①③④⑤B、①③②⑤C、②③④⑤D、②①④⑤9、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了()A、突变是不定向的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C、突变是随机发生的D、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10、下面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1-5 CCADD6-10 CBADD9、几年来,由于反复使用青霉素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5.2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课件(苏教版必修2)

5.2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课件(苏教版必修2)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探究点一 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和漫长的时间一

课 步步演变而来的。阅读教材,分析下图,探究生物进化的基本
时 栏
历程。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1.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直接证据是 化石 。
2.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时间
生物类群
35 亿年前
出现 古细胞
的基本单位,也是 生物进化 的基本单位。
(4)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
(5)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 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比
例。
知识·储备区
第26课时
(6)基因型频率:某种 基因型 的个体在 群体 中所占的 比例 。
(7)遗传漂变:当种群太小时引起的基因频率 随机波动 的现象。
关 多样性。
(2) 遗传 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 遗传信息 的总和。 (3) 物种 多样性: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4)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生态系统的 组成、功能 的多样
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从分子水平看
本 课
DNA 的多样性
根本原因
学习·探究区 3.生物的五界系统 (1)根据进化树填出五界系统的名称
第26课时
真菌
本 课
植物
动物





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
(2)五界系统的分类依据 根据 生物细胞 的结构特征和 能量利用方式 的基本差异 划分 。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5.2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课件(苏教版必修2)

5.2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课件(苏教版必修2)
[答案] D
[例2] 根据分类学的记载,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 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近年来在深海中, 海底3000米的深海热泉孔周围,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 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待人们去继续发现。请根 据以上材料分析:
(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真核生物在结构和功能上更加完善,通过有 丝分裂和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 性,推进了生物进化速度,随着真核生物的出现和发展, 动植物开始出现分化,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是由简单到复 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细胞结构到有细胞结构,病毒必 须寄生在活的细胞内,所以病毒不能早于细胞出现。
(5)以上研究成果,有力地抨击了特创论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生物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分子水平、进化、 生态等不同层次和角度进行研究。从分子水平看,蛋白质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直接影响 生物性状表现的多样性,从生物变异的角度看,新性状的 出现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 主要来源;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后代的不同性状主要是 由于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形成的; 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方向的自
2.进化方向 单细胞→ 多细胞 ; 简单 →复杂;水生→陆生;低 级→高级。 3.依据 化石 和同源器官。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 (1)概念:地球上所有 生物 ,它们所包含的 基因 以及由这 些生物与 环境 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生态系统 的多样化程度。 (2)种类: ①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 遗传信息 的总和。 ② 物种 多样性:指 生物种类 的丰富程度。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的 组成 、功能 的 多样性以及各种 生态过程 的多样性。 (3)形成原因: 生物进化 。

苏教版-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第二节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苏教版-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第二节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教学重点1.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播放录像:物种起源。

让学生明确: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1.讲述:自从地球上产生生命以来,生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进化事件。

2.引导学生看积极思维1,了解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各地质年代的一些主要进化事件,讨论归纳生物进化规律。

练习:恐龙繁盛的时期出现在哪个代的哪个纪?3.引导学生看积极思维2,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生物进化有什么关系?4.讲述:随着真核细胞的出现和发展,生物的进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生物不断从低等向高等、从简单向复杂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今天这样五彩缤纷、生机盎然、复杂多样的生物界。

5.提问:何为生物多样性?具体的含义是什么?6.讲述:面对如此多样化的生物,生物科学家除了描述物种的特征外,还试图揭示生物之间的进化顺序和亲缘关系。

1969年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根据生物细胞的结构特征和能量利用方式的基本差异,将生物分为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称为五界系统。

7.引导学生观察表5-4:了解每一界的特征及代表生物。

8.提问:五界生物有没有严格的界限?说明了什么?9.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图5-12思考上述问题。

10.讲述:五界系统一方面显示了生命发展史的三大阶段,另一方面又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本节课重点讨论了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及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知道了五界系统的划分.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是什么?生物多样性是指_______________完成评价指南学生活动学生兴致很高认真观看,产生探究欲望.1.学生饶有趣味的听.2.地质年代的划分: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纪(略)\世\百万年前.各地质年代主要进化事件(略)生物进化规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3.随着生物的不断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又大大地推动了生物进化.4.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5.生物多样性是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具体含义略.6.学生专心听讲并记录.7.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讨论.8.看图讨论后回答:原核与原生有严格的界限,原生生物与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均有交叉的地方.说明了五界系统一方面显示了生命发展史的三大阶段,另一方面又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10.学生听老师讲解.学生总结略。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和证据。

o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o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和物种灭绝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过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生物进化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难点:理解自然选择如何驱动生物进化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准备•生物进化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相关的生物进化实验材料或视频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o引入生物进化的概念,强调生物进化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地位。

2.新课讲解o讲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和证据,包括达尔文的理论和化石记录的支持。

o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作用、自然选择的影响以及隔离和物种形成的机制。

o讨论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和物种灭绝的原因,包括适应性辐射、生态位分化和环境变化等因素。

3.观察与分析o展示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证据如何支持生物进化的理论。

o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或视频资料,观察和分析生物进化的现象和原理。

4.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提升o总结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o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在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形成中的意义,以及生物进化理论在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苏教版教学教案苏教版必修2第五章全套教案+学案+练习

苏教版教学教案苏教版必修2第五章全套教案+学案+练习

高中生物教学案课题: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上课时间年月日第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2、说明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3、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4、解释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5、举例说明自然选择作用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6、解释物种的概念、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方学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教材分析:重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5、物种的概念、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3、解释物种的概念教具: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高中生物教学案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在《》一书中提出了以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一)主要内容:阅读“创新教程”P5内容。

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力,能产生很多的后代,这称作过度繁殖。

生物能大量繁殖,但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用生存斗争解释这种现象。

2、生存斗争:(1)为何会发生生存斗争?生物一方面过度繁殖,使数目剧增,另一方面,生活条件(食物、空间等)是有限的。

因此,任何生物都要为争夺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

(2)生存斗争的概念: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的现象。

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数生存下来,因此,生存斗争的理论解释了生物大量繁殖和少量生存的事实。

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获胜并生存下来呢?这涉及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3、遗传变异:生物的变异有的是有利于生存的,有的是不利于生存的。

有利于生存的变异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易获得胜利,生存下来。

4、适者生存:经生存斗争,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概述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结合教材,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重难点击] 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地球上已知的生物有200万种之多,它们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不断进化而来的,正是生物进化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解决学生疑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证据1.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2.生物进化的基本顺序(1)从单细胞―→多细胞;从简单―→复杂;从水生―→陆生;从低级―→高级。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相继绝灭,又有许多新物种不断产生。

3.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1.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哪些趋势?答案(1)从生活环境分析:水生→陆生;(2)从结构分析:简单→复杂;(3)总趋势:低级→高级。

2.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同源器官的存在能表明什么?答案(1)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2)同源器官的存在,表明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为什么有性生殖生物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答案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1.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概括如下:(1)从细胞结构看,由__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细胞数量看,由__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生存环境看,由__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生殖方式看,由__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看,由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由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

答案(1)原核真核(2)单细胞多细胞(3)水生陆生(4)无性生殖有性生殖(5)简单复杂低级高级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真核生物的出现使生物进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其根本原因是( )A.真核生物种类多、形态多样B.真核生物结构、功能复杂C.真核生物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D.真核生物既能自养生活,又能异养生活答案 C解析通过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原始选择材料。

二、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1)概念: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2)含义①遗传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②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2.共同进化(1)概念: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被称为共同进化或协同进化。

(2)共同进化的实例共同进化类型包含类型实例不同物种之间种间互助蜂鸟取食凤梨科一种植物种间斗争捕食猎豹和斑马寄生黏液瘤病毒和兔子竞争作物与杂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氧气→好氧生物3.五界分类法(1)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2)五界系统的意义①显示了生命发展史的三大阶段:原核单细胞阶段、真核单细胞阶段和真核多细胞阶段。

②揭示了进化的三大方向: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1.“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答案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应当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应合理有度地利用生物资源,做一个“精明的捕食者”。

2.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共同进化中,从生物个体和种群两个方面分析,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答案从个体考虑,对被淘汰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从种群考虑,无论是对捕食者还是对被捕食者,都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3.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根本原因:基因(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直接原因:蛋白质的多样性。

4.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对环境的适应有何关系?答案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强。

3.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Ⅱ、Ⅲ分别表示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图Ⅰ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C.图Ⅱ反映出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D.图Ⅲ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小气候特点答案 C解析由图获得的主要信息有:图Ⅰ表示遗传多样性,图Ⅱ表示物种多样性,图Ⅲ表示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答本题时结合多样性三者的关系,再结合选项作出选择。

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B.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C.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答案 B1.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基础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 D解析真核生物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杂得多;二是真核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这是减数分裂出现的前提,即为有性生殖奠定了基础。

通过有性生殖出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2.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物种可以单独进化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无益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答案 D解析物种生存在开放的环境中,受生存环境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独进化;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较弱的个体,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物种间共同进化的方式除了通过生存斗争外,还有种间互助等;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种间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旦灭绝,会影响到与之有关的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3.原始生命出现之后,最可能符合生物进化趋势的是( )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答案 D解析原始大气中不存在氧气,所以首先出现的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厌氧生物。

随着光合作用的出现,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有氧呼吸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4.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进化成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差异很大,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答案 B解析狼的实例恰恰解释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环境不同,选择不同,导致种群基因库改变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而且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选择而共同进化。

5.现有G、H、Q、W、X五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它们的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五个物种中,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最可能是________。

(2)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上述五个不同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H、W两物种都生活在海洋中,体形都为纺锤形的事实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W物种始终处在一个没有地理隔离的环境中,W物种将会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物种在它所生存的环境中会进化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X、Q (2)自然选择隔离(3)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定向的) (4)不会没有地理障碍,群体中的个体可以相互进行基因交流会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W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解析(1)基因库相似程度越高的生物应是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

(2)物种的形成需要经过隔离,一个物种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时,必然受到环境的自然选择。

(3)这是一种趋同进化现象,是相同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

(4)没有隔离就不会分化出不同的物种,但生物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在不断进化的。

课时作业[学考达标]1.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历程的是( )A.从单细胞到多细胞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从陆生到水生答案 D2.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答案 C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因此①、②、④代表的含义叙述错误。

3.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①同种生物之间②不同种生物之间③生物与环境之间④亲代与子代之间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C解析生物的共同进化可表现为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