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导学案
6.3黄土高原导学案(第1课时)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其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并能举例说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运用地形图、地形景观等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范围: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北连____________(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_____。
2.读图6.26,图6.27和文字,认识黄土高原是文明的摇篮。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_________,其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之一。
(2)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出现了原始_______文明。
(3)相传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____________的先河。
(4)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如北京_________、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____________。
3.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二、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的来源: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________”,黄土来自_____、蒙古高原和我国___________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土质________,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
天长日久,使得黄土高原地表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达标检测】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C.位于我国阶梯的第三级阶梯 D.隔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相邻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A.起伏平缓,开阔坦荡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C.沟壑纵横,地面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3.下列黄土地貌中,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A.黄土川 B.黄土塬 C.黄土梁 D.黄土峁。
《黄土高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黄土高原》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被誉为中国的“胸襟”和“灵魂”的地方,那就是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中国最古老、最闻名的地貌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地之一。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黄土高原的奇迹和魅力,了解它的地理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2. 了解黄土高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3. 探讨黄土高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2. 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3. 黄土高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4. 黄土高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四、进修过程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 请同砚们查阅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并用地图标注出来;- 请同砚们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包括黄土的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等。
2. 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 请同砚们了解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包括气候类型、降水情况等;- 请同砚们讨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3. 黄土高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请同砚们了解黄土高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包括黄土高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请同砚们探讨黄土高原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
4. 黄土高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请同砚们分析黄土高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包括对中国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请同砚们总结黄土高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五、进修拓展1. 请同砚们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2.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黄土高原的钻研报告,包括对黄土高原地理、历史和文化的全面分析和总结;3. 请同砚们组织一次关于黄土高原的主题活动,包括展览、讲座等形式。
六、进修评判1. 请同砚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关于黄土高原的小测验;2. 请同砚们就黄土高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方面展开讨论,并撰写一篇关于黄土高原的感想和思考。
初中地理 黄土高原导学案

黄土高原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和地貌特征,形成一定的区域认知。
2.能够从地形、气候、植被等地理要素出发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理解各地理要素是如何去影响自然环境的,养成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3.借助水土流失模拟实验,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地理实践力。
4.通过了解黄土高原的治理,形成人地协调的观念。
【学习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和地貌特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学习难点】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形成人地协调观。
【自主学习】1.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部,属于地区(四大地理区域),位于地势的第阶梯。
2.范围:黄土高原东起,西至,北起,南至。
3.跨越省区:自东向西主要地跨省、省、省、自治区。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
【实验探究】一、实验名称水土流失模拟实验二、实验类型师生合作演示三、实验目的探究水土流失的成因四、实验器材两个塑料透明水槽(一大一小)、1个大量杯、8个小量杯、2个量筒、9个塑料瓶(5个装土壤、1个装有植被的土壤、3个制作成喷水器)、铁架台、水、沙土和黏土五、实验步骤实验一——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将小水槽倒放置在大水槽一侧,另一侧放置两个相同大小的量杯,用以接水。
2、将铁架台放在小水槽这一侧的后方,左右两侧分别倒放两个空的塑料瓶,用以模拟降水。
注意:两个塑料瓶的降水强度要一致。
3、将两个装有相同土壤的塑料瓶一个横放在小水槽上,另一个斜放在小水槽上,模拟不同的坡度。
位置与上方的降水装置和下方的接水装置保持在一条线上。
4、两位同学同时向降水装置的塑料瓶里倒水,观察两个量杯中的水土分布情况。
实验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将小水槽倒放置在大水槽一侧,另一侧放置两个相同大小的量杯,用以接水。
2、将铁架台放在小水槽这一侧的后方,左右两侧分别倒放两个空的塑料瓶,用以模拟降水。
《黄土高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黄土高原》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资源分布。
2. 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3. 了解黄土高原的珍爱与治理措施。
导学内容:一、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1. 位于中国中部,横贯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六省区,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
2. 地形升沉较大,山地、丘陵、台地、盆地等地貌类型交错分布。
3. 土壤以黄土为主,贫瘠干旱,水土流失严重。
二、黄土高原的资源分布1. 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2. 农业资源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
3. 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采过度。
三、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1. 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2. 沙尘暴频发,影响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
3. 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四、黄土高原的珍爱与治理措施1.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植被恢复工作。
2. 推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3. 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4.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增进生态经济发展。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资源分布,并对其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并讨论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感受其干旱贫瘠的地貌特征。
4. 钻研案例:让学生钻研黄土高原的珍爱与治理措施的案例,分析其效果和可持续性。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资源分布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珍爱与治理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能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生态珍爱工作,共同建设美丽故里。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黄土高原

二、自主学习(请你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读图6-3-3
(1)在图中找出大同、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神府等煤矿,并说出省级行政区域。
大同、阳泉、平朔——山西
准格尔、东胜——内蒙古
神府——陕西
(2)找出经过黄土高原的铁路线,说一说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陇海线、同蒲——太焦线、包头——西安的包西线。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课题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1)
执笔
审核
学习目标
1、知道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省级行政区域。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后果。
学习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学习难点
黄土高原的形成。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自主空间
一、导入设计:
(1)通过阅读,你能简要说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吗?
答:。
(2)结合对课文的预习,谈谈应该怎样解决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
答:。
三、合作探究(先将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再与同学合作讨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请同学看课本第19页阅读,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2.选择题
(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A.黄土坡B.黄土塬C.黄土峁D.黄土梁
《黄土高原》优质导学案(第1课时)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优质导学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利用地图描述和归纳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
3.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地貌景观和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地貌景观和形成原因。
任务一:文明的摇篮自主预习:1、读图6.25,学生找出黄土高原及其周边的大的地形区,描述其位置及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北连________(),南抵________。
自读课本24页内容及图6.26和6.27,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________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合作探究:1、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的,它的___ 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因此高原的特点是,。
2、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
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气候特点跨越的主要省级行政区作物熟制主要气象灾害著名旅游景点四大区域中的位置阶梯位置任务二:风吹来的黄土自主预习: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
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得到广泛认同。
自读课本26页,了解“风成说”。
2、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形成、、、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其中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合作探究:科学家经过勘测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由风从、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证据:(1),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得基岩成分不一样,说明黄土。
成果展示(自信地举起手,展示你的风采)解难答疑(通过老师的分析和总结,把你掌握不牢的地方写在下面留白处)反馈练习:1、黄土高原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A.地表长期风化得结果B.流水冲积作用形成的C.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D.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2、陕北居民选择窑洞居住的原因有()A.暴雨集中 B.高原支离破碎C.黄土直立性强,不易崩塌 D.美观大方3、读“黄土高原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GHEFD(1) 黄土高原东起B__________,西至C____________,北抵H___________,南至A_______。
《黄土高原》导学案

第21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第三课时黄土高原【导入学习】1.学习目标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的交通、城市与主要工业区等人文地理特征。
2.重点难点结合图表,学会分析黄土高原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运用综合思维,探究主要经济区的区位条件、发展特点及发展方向3.导入黄土高原区域地图、景观图【自主学习】1.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D__________(2)填出下列序号代表的城市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2、黄土高原的位置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类型、生态问题;【合作学习】1.我国北方地区河流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4、分析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应用学习】1、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判断图示地貌类型与对应治理措施组合错误的是()A.甲平整地(塬顶地带)--种植优质牧草等B.乙缓坡地(塬顶与陡坡间的过渡带)--建梯田、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等C.丙陡坡地(山腰地带)--种植水稻、玉米和小麦等D.丁坡脚地(山脚地带)--建挡土坝、护坡坝等2、如图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实验图,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019年10月17日,“2019行走黄河——人民日报大型融媒体报道”在黄河源头正式启动。
采访组一路向东,开启为期一个多月的“黄河之行”,看发展、写变化、展成就。
据图文材料,完成3—4小题。
3、据采访组报道,黄土高原上甲地区某县依靠“红色苹果、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措并举发展特色经济,已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
黄土高原导学案

7.1黄土深厚千沟万壑的地形区——黄土高原【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熟练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
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探究区域内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4.探究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后果,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
【重难点】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3.正确理解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
【自主学习】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堆积区,它东起_______,西至________,南连_______,北抵______。
2、黄土高原跨越的省区主要有______省、______省、______自治区、______省以及______省、______省、____ __自治区少部分。
3、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貌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4、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______吹来的。
黄土的老家远在______高原和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土壤:黄土结构______,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___月和__月,且多______。
地面状况:地表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地面______大。
植被: _____ ___使地表植被破坏,森林覆盖率低。
耕作方式:____ __—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6、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当地__________流失,____增多,地形更加,面积大幅度减少,产量下降,加大了_____河中下游河水的量,在其下游形成了“_______”,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合作探究】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 (高原) B.________(山脉)C._______ (山脉)D._______(河流)(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
新授课 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流程】独学——互学——展示
指定梅花居士颁发
合作星
【合作探究
B 、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 、人为因素是现代化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 、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1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 、植被的破坏
B 、不合理的耕作
C 、采矿修路
D 、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12、小红全家国庆期间去延安旅游,有时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
A 、地面崎岖
B 、千沟万壑
C 、河道纵横
D 、坦荡无垠 13、流经黄土高原的著名河流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黑龙江
14、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注入支流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地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地区
15、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16、将下面文字前的字母填入框图中,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A 黄土质地疏松,多空隙,易受侵蚀
B 地形破碎,交通不便
C 乱垦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
D 土壤流失,环境恶化
E 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活动
F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河床抬高
G 开发历史久,人口增长快H气候较干旱,地表植被稀疏
I 降水集中,多暴雨
【流程】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批改,荷花盟主上报结果
【评价】班长根据各小组均分颁发智慧星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们表现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