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抗凝剂肝素

合集下载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

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

一、肝素(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2)配制和用量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65~125 ml血液(按lmg等于125U,10~20U能抗1 ml血液计)。

但由于肝素制剂的纯度高低以及其保存时间长短不等,因而其抗凝效果也不相同。

一般可配成1%肝素生理盐溶液,用时取0.1毫升于试管内,100℃烘干,每管能抗凝5~10ml血液。

也可将抽血注射器用配好肝素湿润一下管壁,直接抽血至注射器内而使血液不凝。

在动物实验作全身抗凝时,一般剂量为:大白鼠2.5~3.0mg/200~300g体质量,兔10mg /kg体质量,狗5~10mg/kg体质量。

肝素可改变蛋白质等电点,因此当用盐析法分离蛋白质作蛋白质各部分的测定时,不可采用肝素。

市售的肝素钠溶液每毫升含肝素12500U,相当于100mg。

二、草酸盐合剂(1)原理草酸胺能使血细胞略为膨大,而草酸钾能使血细胞微缩小,因此草酸铵与草酸钾按3:2比例配置,可使血细胞体积保持不变;加福尔马林则能防止微生物在血中繁殖。

此抗凝剂最适于作红细胞比积测定。

(2)配制方法及用量草酸铵1.2g、草酸钾0.8g、福尔马林1.0ml、蒸馏水加至100ml每毫升血加草酸盐合剂0.1ml(即相当草酸铵1.2mg,草酸钾0.8mg)。

根据取血量将计算好的草酸盐剂量加入玻璃容器内烤干备用。

如取0.5ml于试管,烘干后每管可使5ml血不凝固。

(3)注意事项草酸的作用在于能够沉淀血凝过程中所必需的钙离子,而达到抗凝目的。

用时注意加的量应适中,不能过多,以免妨碍去蛋白质血滤液的制取。

常用抗凝剂种类_全

常用抗凝剂种类_全

常用抗凝剂种类_全抗凝剂是一类用于预防或治疗血液凝结的药物,常用于防治血栓形成和危及生命的凝血疾病。

以下是常用抗凝剂的种类及其介绍:1.肝素类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中的抗凝剂,其通过结合抗凝酶抑制凝血酶生成,从而抑制凝血过程。

肝素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在治疗期间需要持续静脉或皮下给药。

肝素常用于防治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凝血疾病。

2.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从肝素中得到的分子量较小的肝素衍生物,其抗凝活性更高、生物利用度更好,而且不需要监测抗凝效果。

低分子肝素适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冠心病等。

3.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能够阻断凝血因子II、VII、IX和X 的合成,从而抑制凝血过程。

华法林需要个体化调整剂量,治疗期间需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INR)来控制抗凝治疗的效果。

华法林多用于长期的抗凝治疗,如心房颤动、静脉血栓栓塞症和机械瓣膜置换等。

4.新型口服抗凝剂:新型口服抗凝剂是一类直接作用于凝血酶或凝血因子Xa的药物,包括达比加群(Dabigatran)、利伐沙班(Rivaroxaban)、阿哌沙班(Apixaban)和依度沙班(Edoxaban)等。

这些药物不需要个体化调整剂量,并且不需要监测抗凝治疗的效果。

新型口服抗凝剂适用于各种抗凝治疗的情况,如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机械瓣膜置换等。

5.抗血小板药物:除了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也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适用于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周围动脉疾病等。

总结起来,常用抗凝剂的种类包括肝素类抗凝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剂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它们在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并且注意监测抗凝治疗的效果,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预防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说明介绍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说明介绍

肝素在透析中的应用血液透析过程中因血液通过机械管道等特殊装置,使其红细胞、血小板破坏而引起凝血,因此,血液透析中必须常规应用抗凝剂:常用的主要制剂有肝素钠(SH)及各厂生产的低分子肝素(LMWH)肝素钠,它是一种酸性蛋白,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最先从肝脏内提取出来,故名/肝素,分子量为8000~25000道尔顿,在血中与抗凝血酶结合形成肝素2抗凝血酶结合物,抑制凝血酶的作用,封闭活化因子X和活化因子,使它们失去活性,干扰凝血活酶的形成,使凝血过程中止,从而发挥凝血作用。

肝素的半衰期为0.5-2h,平均为50分钟。

LMWH是以肝素分离或降解而来(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4000~6000)同肝素相比其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同抗凝血酶亲和力加强,抗Fxa活性增强,对凝血酶IX!XI抑制作用减弱。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亚硝酸裂解等方法制备而得的小分子量部分,主要通过抑制Xa活性起抗凝作用,而对a作用较弱肝素的用法:1 肝素首剂量0.5mg/Kg,追加量0.6mg/h,透析结束前30停用肝素2. 肝素开始血透时泵推肝素8mg,每小时追加肝素8mg,血透停止前30min停用肝素"3 传统肝素液按患者平时个体用量给予首剂肝素20~40mg,于透析前一次性静脉推注,以后采用肝素泵每小时追加肝素5~10mg,透析结束前30min停用肝素"LMWH的用法1. LMWH:速避凝0. 4 ml/次,或海普宁5000U/次,透析开始时静脉端一次性注射。

2 血透前一次性静脉注射LMWH(Fraxiparine,法国Sanofl公司)0.4mL(100000U 或4100AFXa),不用追加量"3低分子肝素--吉派林5000U/2ml;透析开始时从动脉端一次注入5000U,整个透析期间不另追加"无肝素的用法1 血透前用1500~2500mL生理盐水冲洗管路透析器,血透中每30min用100mL盐水冲洗透析器,冲入体内盐水亦通过增大跨膜压除去,即在原设定UFR基础上增加0.2L/h"2 无肝素血透前用1500ml生理盐水冲洗管路透析器,然后用5%白蛋白50ml灌流透析器中空纤维内侧壁保留5~10分钟,血透中每30分钟用100ml盐水冲洗透析器,冲入体内盐水亦通过增大跨膜压除去,即在原设定UFR基础上增加012L/h"应用定时盐水冲管的方法抗凝,但需要准确地控制容量,对伴有高度浮肿,心衰的患者不宜,另外透析器复用效果也差,即使有固定的专职护士守护,透析中发生凝血、堵管等也相当常见。

肝素体外抗凝机制

肝素体外抗凝机制

肝素体外抗凝机制
肝素体外抗凝机制是一种重要的抗凝治疗手段,其主要作用就是抑制血液凝固,预防和治疗血液凝块形成。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阐述肝素体外抗凝机制的原理和应用。

一、肝素的原理
肝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抗凝剂,它主要通过以下原理发挥其抗凝功能。

1.抑制凝血酶的形成和活性
肝素能够结合并激活抗凝血酶Ⅲ,抗凝血酶Ⅲ能够结合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凝血酶的形成和活性,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2.促使凝血酶形成的抑制物质
肝素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副凝血酶,副凝血酶能够促使凝血酶形成的抑制物质生效,从而降低血液凝血速度。

3.减少血小板聚集
肝素能够与血小板表面的凝血因子结合,从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液凝固。

二、肝素体外抗凝的应用
肝素体外抗凝是指在体外使用肝素抑制血液凝固,主要应用于以下场合。

1.血液透析
肝素体外抗凝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抗凝方法,在透析治疗中,需要通过透析器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废物,但是在透析过程中,由于透析器的特殊性质,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这时肝素体外抗凝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保障透析治疗安全。

2.外科手术
在一些外科手术中,如心脏手术和血管手术中,容易引起大量的血液凝固,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使用肝素体外抗凝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保障手术的成功进行。

3.生物学研究
肝素在生物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细胞培养中,需要添加肝素以防止细胞凝固,以保证细胞生长和研究的进行。

总之,肝素体外抗凝是一种重要的抗凝治疗手段,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很广泛,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液凝块的形成,大大提高了治疗和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肝素这一天然抗凝剂的重要作用。

临床检验学基础-抗凝剂的应用

临床检验学基础-抗凝剂的应用

抗凝剂的应用
在临床检验中,实验室常用到的抗凝剂一般有肝素、枸橼酸钠、EDTA等等,他们可以阻止血液凝固,保护血液内的一些细胞因子或某些成分,从而保障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对于抗凝剂而言,从它们与血液反应的机理、种类到临床应用都是近年来在事业单位考试或者资格证考试中的高频考点,那么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常见抗凝剂的应用:
握这些抗凝剂的使用方式,避免做题失误从而提高正确率,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一道真题来检验我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配伍题】
1.止凝血试验中常用的抗凝剂是:
2.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抗凝剂是:
3.生化检查中常用的抗凝剂是:
A.EDTA盐
B.枸橼酸钠
C.草酸钠
D.双草酸盐
E.肝素
1.【答案】B。

解析:大部分凝血试验都可用枸橼酸钠抗凝,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因子的稳定。

2.【答案】A。

解析: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测,如血细胞分析仪。

3.【答案】E。

解析: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

肝素钠提取技术

肝素钠提取技术

肝素钠提取技术肝素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肝素钠的提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对肝素钠的提纯、纯化、分离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提高肝素钠的纯度和产量,进而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肝素钠是一种由猪肠粘液中提取的低分子多糖,具有抗凝、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之一。

但是猪肠粘液中的肝素钠含量较低,且杂质多,需要通过提取技术进行纯化。

目前常用的肝素钠提取技术主要包括离体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基因工程法等。

离体提取法是一种传统的肝素钠提取技术,其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猪肠粘液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获得粗提液;然后,采用盐析、酸碱沉淀、凝胶层析等方法对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肝素钠产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肝素钠提取,但是提取过程中可能存在激发细胞凝集、降低肝素钠收率等问题。

微生物发酵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合成肝素钠的技术。

常用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大肠杆菌等。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含有肝素前体物的培养基与微生物进行培养,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合成肝素前体物;然后,通过酸碱处理、层析纯化等方法,从培养物中提取得到肝素钠。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但是合成的肝素钠结构与天然产物有所差异,且提取工艺复杂。

基因工程法是一种新兴的肝素钠提取技术。

通过在细胞中转入肝素钠合成相关基因,使细胞能够合成肝素钠,从而实现肝素钠的大规模生产。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含有肝素钠合成基因的质粒转入目标细胞中,使细胞能够表达肝素合成相关基因;然后,通过培养、酸碱处理、层析纯化等步骤,从细胞培养物中提取得到肝素钠。

基因工程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精确控制肝素钠结构、纯度和产量,但是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总结来说,肝素钠提取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研究领域,其中离体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基因工程法是常用的提取方法。

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ecmo抗凝剂种类

ecmo抗凝剂种类

ecmo抗凝剂种类
ECMO(体外膜氧合)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代替肺部或心脏功能,将血液从体外抽出,经过人工氧气供氧、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血液返回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在ECMO治疗中,需要使用抗凝剂来防止血液在ECMO系统
中发生凝血。

常用的ECMO抗凝剂包括:
1. 肝素(Heparin):肝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凝剂,在
ECMO治疗中也常作为首选抗凝剂。

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
生成,阻断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液在ECMO系统中的凝血。

2. 凝血酶抑制剂(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s):凝血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的药物,常用的凝血酶抑制剂包括阿加曲班(Argatroban)和比伐卢定(Bivalirudin)等。

与肝素相比,凝血酶抑制剂在ECMO治疗中的使用较少,通
常适用于肝素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

3. 洛维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洛维
肝素是肝素的低分子量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长效的抗凝效果。

在ECMO治疗中,洛维肝素可以替代肝素使用,但需要密切监测血液凝血指标以避免出现出血或凝血风险。

4. 抗凝酶(Antithrombin):抗凝酶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血液中
的蛋白质,能够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凝血过程。

在ECMO治疗中,可以通过补充抗凝酶来增加抗凝效果,减少
血液凝血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ECMO抗凝剂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液凝血指标进行个体化调整,以避免出现出血或凝血风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ECMO系统的监测结果来确定合适的抗凝剂选择和剂量。

抗凝剂主要成分

抗凝剂主要成分

抗凝剂主要成分一、引言抗凝剂是一种能够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肺栓塞等多种临床情况。

抗凝剂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二、肝素1. 肝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多糖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肺组织中。

2. 肝素通过与抗凝血酶III结合,促进其活性,从而达到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

3. 肝素可分为低分子量肝素和非低分子量肝素两种类型。

低分子量肝素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三、华法林1. 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属于维生素K拮抗剂。

2.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达到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

3. 华法林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确定剂量,同时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四、阿司匹林1.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也具有抗凝作用。

2.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活化,从而达到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

3. 阿司匹林剂量较小时主要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剂量较大时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

五、直接口服抗凝药物1.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抗凝药物。

2.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达到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

3.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多种类型。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常见的抗凝剂主要成分,包括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和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等。

这些抗凝剂通过不同的机制达到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情况。

在使用抗凝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注意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抗凝剂肝素、草酸盐合剂、枸橼酸钠和草本钾的配制方法
肝素(Heparin)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很强,常用来作为全身抗凝剂,特别是在进行微循环方面动物实验时的肝素应用更有重要意义。

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100ml血液(按1mg等于100个国际单位,10个国际单位能抗凝1ml血液计)。

如果肝素的纯度不高,或过期,所用的剂量应增大2~3倍。

用于试管内抗凝时,一般可配成1%肝素生理盐水溶液,取0.1ml加入试管内,加热80℃烘干,每管能使5~10ml血液不凝固。

作全身抗凝时,一般剂量为:大鼠2.5~3mg·(200~300g体重)-1,兔或猫10mg·kg-1,狗5~10mg·kg-1。

如果肝素的纯度不高,或过期,所用的剂量应增大2~3倍。

草酸盐合剂
配方:草酸铵 1.2g
草酸钾0.8g
福尔马林1.0ml
蒸馏水加至100ml
配成2%溶液,每1ml血加草酸盐2mg(相当于草酸铵1.2mg,草酸钾0.8mg)。

用前根据取血量将计算好的量加入玻璃容器内烤干备用。

如取0.5ml于试管中,烘干后每管可使5ml血不凝固。

此抗凝剂量适于作红细胞比容测定。

能使血凝过程中所必须的钙离子沉淀达到抗凝的目的。

枸橼酸钠
常配成3%~8%水溶液,也可直接用粉剂。

枸橼酸钠可使钙失去活性,故能防止血凝。

但其抗凝作用较差,其碱性较强,不适作化学检验之用。

一般用1:9(即1份溶液,9份血)用于红细胞沉降和动物急性血压实验(用于连接血压计时的抗凝)。

不同动物,其浓度也不同:狗为6%,猫为2%+硫酸钠25%,兔为5%。

草酸钾
每1ml血需加1-2mg草酸钾。

如配制10%水溶液,每管加0.1ml
则可使5-10ml血液不凝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