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随笔

合集下载

医用物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精心整理)

医用物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精心整理)

医用物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精心整理).docx在声波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声速、声强、声强级、响度和响度级等概念,以及听阈和痛阈的区别和计算方法。

此外,多普勒效应公式也是研究声波的重要工具之一。

1. 两个非相干的声波叠加时,声强可以简单相加,但声强级不能简单相加。

2. 标准声强为10^(-12) W/m。

3. 分子动理论是物质的微观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组成,不连续。

分子在作无规则的热运动,之间有相互作用。

4. 表面张力、表面能、表面活性物质、表面吸附和附加压强是涉及表面现象的重要概念。

润湿与不润湿、接触角和毛细现象也与表面现象密切相关。

5. 重要公式包括表面张力公式F=γL、表面能公式AE=7AS和毛细现象公式Pgr=2(y cosθ)/r。

6. 注意表面张力产生原因、气体栓塞、连通器两端大、小泡的变化、水对玻璃完全润湿时接触角为零以及静电场等问题。

7. 静电场是指由电荷引起的电场。

电场能量密度公式为Ue=1/2εE^2。

8. 高斯定理、环路定理和场强叠加原理是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9. 电场强度、电通量和电势能是静电场的基本概念。

电势和电势差也是重要概念。

10. 电介质的极化电极化强度和电极化率力p、介电常数以及场强与电势的关系都是静电场的重要内容。

11. 计算场强、电势的公式包括点电荷场强公式E=kq/r^2、点电荷系电偶极子场强公式E=kp/r^3以及均匀带电体的场强公式。

12. 电流强度、电流密度和充、放电时间常数是直流电的基本概念。

欧姆定律、节点电流定律和回路电压定律是直流电的基本定律。

总的来说,需要注意文章中的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进行删除和改写。

同时,在介绍基本概念和重要关系式时,需要注意符号规则和依次成像的问题,并且在介绍光的波动性时,需要注意薄膜干涉、单缝衍射和光栅存在的问题。

1. 热辐射的单色辐射出射度与单色吸收率有关。

2. 普朗克量子假设是黑体辐射理论的基础。

3. 光子的逸出功与临阈频率有关,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

医用物理知识点总结

医用物理知识点总结

医用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放射生物学放射生物学是研究放射线对生物体的影响和辐射损伤的发生、发展和修复过程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辐射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效应、辐射生物剂量效应关系、放射生物学特异性和防护治疗等。

在医学领域,放射生物学对于理解放射诊断和治疗对人体的影响和监测其辐射剂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不必要辐射损害的一系列措施。

医用物理学家在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辐射防护的知识点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辐射防护装置的设计和使用、辐射监测和控制措施等。

在医学领域,医用物理学家要做好各种放射设备的辐射防护措施,确保辐射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三、医学成像医学成像是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医用物理学家在医学成像领域主要负责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持工作。

医学成像的知识点包括X射线成像、核医学成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成像等。

在医学成像中,医用物理学家要做好设备的调试和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成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安全。

四、医用放射治疗医用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线来杀灭肿瘤细胞或减少其生长的治疗手段。

医用物理学家在放射治疗中负责计划和监测辐射剂量,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医用放射治疗的知识点包括放射治疗计划制定、辐射剂量测量、治疗计划验算和治疗过程监测等。

医用物理学家必须熟悉放射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流程,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医用核医学医用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技术。

医用物理学家在核医学中负责同位素的制备和使用工作,以及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辐射剂量监测。

医用核医学的知识点包括同位素的选择和应用、辐射治疗的监测和计划等。

医用物理学家在核医学中要确保同位素的使用安全和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总之,医用物理是医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医用物理学家在医疗保健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了解并掌握放射生物学、辐射防护、医学成像、医用放射治疗和医用核医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从而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以及医学成像和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大学药用物理学考试重点

大学药用物理学考试重点

1、伯努利方程是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动力学方程,意为流体在忽略粘性损失的流动中,流线上任意两点的压力势能、动能与位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式中p、ρ、v分别为流体的压强、密度和线性速度;h为铅垂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c为常量。

1、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量度。

T=273.15+t2、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热力学中,系统发生变化时,设与环境之间交换的热为Q,与环境交换的功为W,可得热力学能(亦称内能)的变化为ΔU = Q+ W内容: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

能量是永恒的,不会被制造出来,也不会被消灭。

但是热能可以给动能提供动力,而动能还能够再转化成热能。

普遍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对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

又称“熵增定律”①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②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这是从能量消耗的角度说的,它说明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开尔文表述:对任意之循环运转装置,在只与单一热库交换热量之情形下,而产生对外作功之效应是不可能的。

此为热机之观点,即热无法百分之百转为功。

3、(选择题)卡诺循环特点:由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所组成的理想循环。

特点是:等温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绝热压缩5、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所有电荷量的代数和与电常数之比。

6、单原子分子有3个自由度,双原子,三原子不考虑振动相当于刚体,分别有5个(3平2转)、6个自由度(3平3转),考虑振动后,双原子加1个,三原子加2个。

医用物理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医用物理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医用物理学知识点总结大一医用物理学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医用物理学是指将物理学原理与医学相结合,研究并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医学成像技术、辐射治疗、生物物理学等。

本文将对医用物理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二、医学成像技术1. X线成像X线成像是最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之一。

通过将人体暴露于X射线下,利用人体内部组织对X射线的衰减程度来获得影像信息。

常见的应用包括X线摄影、CT扫描等。

2.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的共振现象,通过测量不同组织的核磁共振信号来生成影像。

由于其对软组织有更好的分辨率,常用于脑部、骨骼等部位的检查。

3. 超声成像超声成像利用声波的传播特性,通过检测声波在人体内部的反射与散射来产生图像。

它具有实时性、无辐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心脏等领域。

三、辐射治疗1. 放射疗法放射疗法是利用高能辐射杀灭癌细胞或控制其生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的放射疗法包括传统的外照射和内照射。

2. 重离子治疗重离子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放射疗法,其利用重离子束的强穿透能力治疗肿瘤。

与传统的光子疗法相比,重离子治疗具有更好的空间剂量分布,能够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四、生物物理学1. 生物电物理学生物电物理学研究生物体内部的电信号产生和传导,包括神经电信号、心电信号等。

它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重要应用,如脑机接口、心脏起搏器等。

2. 生物热物理学生物热物理学研究生物体内的热传导、热平衡等现象。

它在热疗、组织冷冻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五、其他知识点1. 辐射剂量测量辐射剂量测量是评估人体暴露于辐射的程度,用于保护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安全。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个人剂量计、环境剂量监测等。

2. 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领域。

包括核素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

六、总结医用物理学作为物理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一医用物理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大一医用物理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大一医用物理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大一医用物理期末考试是所有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考试。

它考察的是学生对于医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大一医用物理期末考试复习的重点知识点。

1. 光学光学是医用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熟悉光的波粒性质、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基本概念。

2. 声学声学是医用物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声音的特性和传播规律,以及超声波的产生原理和应用。

3. 放射学放射学是医学中广泛应用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了放射线的性质、辐射剂量学和放射影像学等内容。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放射线的产生和传播规律,以及X射线和γ射线的特点和应用。

4. 核医学核医学是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人体的一门学科,它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应用、闪烁探测器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等内容。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核素的衰变规律和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基本原理等。

5. 医学红外辐射红外辐射在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体温计和红外辐射治疗仪等。

学生需要了解红外辐射的特点和应用,以及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等。

6. 医用电子学医用电子学主要研究医学仪器中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生物电信号和电极的工作原理,以及心电图和脑电图的基本原理等。

除了以上几个重点知识点外,大一医用物理期末考试还可能涉及到生物声学、生物磁学以及医用物理实验等内容。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课程大纲和教材,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并重点复习相关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相关教材进行阅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做一些习题和模拟测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并提前适应考试的时间压力。

总而言之,大一医用物理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医用物理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

通过加强对物理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并适当进行模拟测试,相信大家都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医用物理学复习提要(药学药分卫检)-2023年个人用心整理

医用物理学复习提要(药学药分卫检)-2023年个人用心整理

医用物理学复习提要第1章 物体的弹性1. 掌握物体弹性的基本概念:形变、应变、应力、模量线应变:0l l ∆=ε 正应力:S F =σ 杨氏模量:εσ=Y 切应变:d x ∆=γ 切应力:S F=τ 切变模量:γτ=G2. 理解应力与应变的关系1)了解低碳钢拉伸形变的阶段:弹性、屈服、硬化、紧缩 2)熟悉弯曲、扭转形变的应力分布特点 ☆人体骨骼的常见受力载荷?☆请从弯曲和扭转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人的四肢长骨是中空的?☆低碳钢材料,其正应力与线应变关系曲线的各段代表的物理意义。

延展性好是何含义?第2章 流体的运动1.熟悉理想流体、稳定流体、流线、流管概念 2.掌握并熟练应用流体连续性方程2211v S v S Q ==该方程反映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遵守流量守恒,即流管不同截面的流量相等3.掌握并熟练应用伯努利方程222212112121gh v P gh v P ρ+ρ+=ρ+ρ+即单位体积中压强、动能、势能之和恒定 熟悉应用,掌握计算方法 4. 阐释体位对血压的影响5.熟悉层流、湍流、牛顿流体、流阻概念6.掌握牛顿粘滞定律的涵义dx dv s F η=7.掌握泊肃叶公式的涵义L PR Q η∆π=84流阻 48R LR f πη=8.了解雷诺数,粘滞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及斯托克斯公式 9.了解血压在血管中分布情况大气压: Pa P 510013.1⨯= 水的密度: 3kg/m 1000=ρ☆若两只船平行前进时靠的很近,则容易发生碰撞,试用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解释原因。

☆利用伯努利方程简单说一说:人体从平躺到站立情况下的血压变化。

☆如果躯体中血液流经一段血管的流动作层流,血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大致是怎样的?☆简述黏性流体的两种流动形式有什么区别,并说明在圆管中决定流体流动形式的因素。

☆用落球法测量黏度,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黏度差别大的液体,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如果用如图所示金属丝框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结果会怎样?为什么?第5章5.5节 液体的表面现象1. 表面张力 表面能 表面活性物质2. 附加压强3. 润湿与不润湿 接触角 毛细现象 重要公式1. 表面张力 S∆α=α=W LT2. 附加压强 )(4)(2双液面、液膜单液面Rp Rp α=∆α=∆ 3. 毛细现象 gr cos h ρθα=2注意的问题1. 表面张力产生原因2. 气体栓塞3. 连通器两端大、小泡的变化4. 水对玻璃完全润湿,接触角为零☆位于表面层和液体内部的液体分子有何不同?简述表面张力系数α的单位“N.m -1”和“J.m -2”分别代表的物理意义。

医用物理知识点期末总结

医用物理知识点期末总结

医用物理知识点期末总结医用物理是一门研究应用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影像学和放射治疗到医学磁共振成像和辐射防护的广泛领域。

在医学领域,物理学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能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免受辐射危害。

以下是医用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期末总结。

1. 影像学影像学是通过不同的物理机制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的图像,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其中X射线成像是常见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它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质来获取骨骼和软组织的图像。

此外,医学磁共振成像(MRI)是另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它利用磁场和无害的射频脉冲来生成高分辨率的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图像。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高能辐射来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

医用物理学家在放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计划、监测和确保患者接受到准确的放射剂量,从而最大限度地破坏恶性组织,并最小限度地损伤健康组织。

3. 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医用物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涉及到如何保护患者、医生和医护人员免受辐射危害。

医用物理学家需要了解辐射的剂量、辐射测量和辐射监测等知识,以制定预防和安全措施,确保医疗设施的安全运营。

4. 医用设备医用物理学还涉及到医用设备的研发和维护。

医用设备包括X射线机、CT机、MRI机等各种医疗影像设备,放射治疗机、核素治疗仪器等放射治疗设备,以及与核磁共振成像有关的磁共振仪器。

医用物理学家需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借助物理学的原理来改进设备的性能,提高医学影像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在医用物理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医学影像的成像原理、放射治疗的基本知识、辐射防护的措施、以及医用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方法。

通过深入学习医用物理,可以为未来的医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同时也为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出贡献。

医用物理期末复习重点

医用物理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多普勒效应当声源或观察者两者之中至少有一个相对于介质是运动的,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声源发出的频率就会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2.气体栓塞当液体在细管中流动时,如果管中有气泡,将阻碍液体的流动,气泡多时可发生阻塞现象。

3.电泳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胶粒将发生迁移,胶粒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现象叫做电泳。

4.显微镜的分辨率本领显微镜能分辨被观察物体细节的本领,最小分辨距离的倒数。

5.光的干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波在空间相遇,相遇点的相位差在观察时间内恒定,相交区域内有些地方加强,有些地方振动减弱。

6.听觉阈由听阈曲线,痛阈曲线,20Hz 线和20000Hz 线所围成的范围。

7.空间心电向量环将瞬时心电向量相继平移,使向量尾集中在一点上,对向量头的坐标按时间,空间顺序加以描记形成空间心电向量环。

8.平面心电向量环空间心电向量环在xy ,yz ,zx 三个平面上的投影所形成的曲线。

9.X 射线的硬度X 射线的贯穿本领,只决定于X 射线的波长,而与光子数无关。

10.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电路中任一个节点上,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在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各元件上的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电动势的代数和,即从一点出发绕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U=011.电偶极子是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相距很近时所组成的系统12.磁偶极子具有等值异号的两个点磁荷构成的系统称为磁偶极子13.液体表面的自由能保持相应的特征变量不变,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相应热力学函数的增值二、公式1.Sv=常量Sv 为体积流量,S ↑,V ↓,Sv Sv ρρ=2120.w 10I --=m (1000Hz 的听阈值)总I 任意声波的声强ir α强度反射系数 Z 声阻抗 I 声强5.()212214Z Z Z Z I I t i it +=αit α强度透射系数 Z 声阻抗 I 声强 6.2221I A uw ρ= I 声强 ρ介质密度 u 声速 A 振幅 7.ηρvr e =R e R 雷诺数 ρ介质密度 v 流速 r 管半径 η流体的黏度 8.4f RL 8R πη= f R 流阻 η流体的黏度 R 流体半径 L 流体长度 9.fR P Q ∆= P ∆管两端压强差 Q 流量 f R 流阻放大率 f 焦距13.αλλsin 61.0N 61.0Z n A =•= αsin n 物镜的数值孔径 λ波长 Z 最小分辨距离14.....)3.2.1.0(sin d =±=k k λθθsin d 光程差λ波长 d 双缝之间的距离15.ux e I I -=0 u 吸收系数 x 介质厚度 I 为X 射线强度 I0为入射X 射线强度 16.RP α2=∆ P ∆液面内外压强差 R 曲率半径 α表面张力系数17.3λαKZ u m =m u 吸收系数 K 常数 Z 原子系数 X 射线的α=3.5 λ波长 18.T v u λλ==λ波长 v 频率 T 周期 u 波速三、基本知识要求1.什么叫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产生条件是波源和弹性介质2.质点振动方程为y=Asin(wt+ϕ),其振幅,振动频率,相位和初相位是什么? A 振幅 w 角频率 wt+ϕ相位ϕ初相位3.声波在两种介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透射现象与两种介质的声阻的关系()212214Z Z Z Z I I t i it += 当两种介质声阻相差较大时,反射越强,透射越弱 4.液体和气体的黏滞系数η值随温度变化情况液体的η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气体的η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已知张力系数a ,吹一个直径D 的气泡做功是什么?E=πDa6.简单RC 充放电电路充电放电规律及时间常数t 表达式、含义t=RC R 电阻 C 电容在RC 充电过程中C 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指数上升,在放点过程中,呈指数衰减7.光学显微镜主要像差及提高分辨率的方法增加孔径数 利用波长短的光8.医用X 射线产生的条件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有适当的障碍物来阻止电子的运动,把电子的动能转变为X 射线的能量9.X 射线管产生的X 射线谱类型连续X 射线谱 标识X 射线谱 10.有关核素的几个基本概念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同核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同量异位素:质子数不同而质量数相同的核素同中子异位素:中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一类核素11.已知一个质点同时参加两个反相的同方向的振动,合振动的振幅计算方法12.如1y =40sin(wt+090),2y =80sin(wt-090),合振动振幅是多少?1y =40sin(wt+090) 2y =80sin(wt-090)根据上式A=12013.机械波的波速u ,波长λ,频率f 之间关系及计算Tv u λλ==14.声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慢比较固体>液体>气体 15.会使用流阻公式计算流阻4f RL 8R πη= 16.液体从动脉血管到毛细血管速度逐渐变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毛细血管的总面积比动脉管的大17.电偶极子周围电势的分布情况中垂面上各点电势为零,在含正电荷的中垂面一侧电势为正,负电荷的中垂面一侧电势为负18.肢体导联和胸导联肢体导联反映冠状面情况,,,胸导联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19已知一个电路网络,能说出网孔数,回路数和节点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书/医物宋老师课件、课堂笔记/(考点
要求)知识随笔
一、名词解释要求
相干条件、叠加(p30):两列波1、震动方向相同2、频率相同3、相位差恒定
波的叠加(p29):【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在相遇区域内,任一质点的位移为各列波单独传播时在这点引起的分位移的矢量之和。

】在相遇后,各列波会保持自
己原有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动振幅等)不变,继续往前传播,不受其他
波的影响。

气体栓塞(p74):当液体在细管中流动时,如果管中有气泡,将阻碍液体的流动,气泡多时可发生阻塞现象。

电泳、电渗(p117):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向相反的极性移动,分散剂的移动称为电泳;分散剂的移动成为电渗。

光的干涉(p30):有两列波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于空间相遇时,则空间内某些位置的合震动始终加强,而另一些位置的合震动始终减弱现象。

听觉域(p36):由听阈曲线、痛域曲线、20Hz线和20 000Hz线所围成范围。

总外周阻力(p56):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的流阻在生理学中称为外周阻力,从主动脉至腔静脉的流阻,即体循环的总流阻,称为总外周阻力。

收缩压、舒张压(p59):当左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主动脉,主动脉的血压达到最大值,我们称为收缩压。

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血液逐渐流入分支的血管,血压下降达到最小值称为舒张压。

空间心电向量环(p101):将瞬时心电向量相继平移,使向量尾集中在一点上,对向量头的坐标按时间、空间的顺序加以描记成空间心电向量环。

(瞬时心电向量:在一块心肌中,如果一端的的心肌细胞受刺激发生除极,则该处细胞膜就形成跨膜动作电位,同时形成局部环形电流,这种局部环形电流刺激邻近静息膜,使之因除极而兴奋变成除极膜,从而使跨膜动作电位和跨膜局部电流沿着细胞膜向外扩展,这种扩展在横向和纵向均能传递,使兴奋以除极波的形式向前传播。

所谓瞬时心电向量,是指当除极波在某一瞬时传播到某一处时,除极波面上所有正在正在除极的心肌细胞极化向量的和。

极化(p98):当神经或肌肉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这种状态称为极化。

除极(p99):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细胞膜去极化的程度也不断的扩展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或阈值以上时受刺激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会突然增大。

由于膜外Na+的浓度远高于膜内,膜内的电位又低于膜外,于是大量Na+在浓度梯度和电场的双重影响下由细胞膜外涌入细胞膜内。

这一过程的直接结果是使细胞膜内电位迅速升高,当膜内、外Na+的浓度差和电位差的作用相互平衡时,细胞膜的极化发生倒转,结果细胞膜内带正电,细胞膜外带负电,这一过程叫除极。


平面心电向量环(p102):空间心电向量环在xy(横面)、yx(额面)、zx(侧面)三个平面上的投影所形成的曲线称其为平面心电向量环。

Χ射线的硬度(p239):Χ射线的硬度是指Χ射线的贯穿本领,它只决定于Χ射线的波长(即单个光子的能量),而与光子数目无关。

(对于一定的吸收物质,Χ射线被吸收愈少则贯穿的量愈多,Χ射线就愈硬,或者说硬度愈大。

Χ射线管的管电压愈高,则轰击靶面的电子动能愈大,发射光子的能量也愈大,而光子能量愈大愈不易被物资吸收,即管电压愈高产生的Χ射线愈硬。

同样,由于单个Χ光子的能量不易被测出,所以,在医学上通常用管电压的千伏数(kV)来表示Χ射线的硬度,称为千伏率,并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Χ射线的硬度)
基尔霍夫定律(p111、p112):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为节点电流定律。

它是用来确定电路任一节点处电流之间关系的定律,是根据电流的连续性原理得到的。

)【对于任一节点而言,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若规定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则汇于任一节点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为回路电压定律,它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

)(在一个闭合回路中,从任一点出发,绕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电势变化为零。

)根据这个原理可得出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即【沿闭合回路一周,电势降落的代数和为零】
(先假设一个绕行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再确定各段的电势降落。

根据确定的方向,电子原件的一端到另一端,是高电势到低电势,取正[电势降落],是低
电势到高电势,取负)
电偶极子(p93):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q和-q相距很近时,所组成的电荷系统称为电偶极子
磁偶极子(p129):载流线圈在磁场中的表现与电偶极子在电场中的表现非常相似,所以也称它为磁偶极子。

液体表面自由能/表面能(上课笔记)(章节内容p71):液体表层分子高出内部分子的那部分势能之和
近视眼、远视眼(p155、p156):近视:若眼睛不调节时,平行入射的光线,经眼的光学系统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前,这种眼称为近视;
远视:若眼睛不调节时,平行入射的光线,经眼的光学系统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的后边,这种眼称为远视。

二、基本知识要求
什么叫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p19)1、从广义上讲,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在某一数值附近所作的往复的变化,均叫作震动。

(如交流电的电流方向、人体的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从狭义上讲,物体在一定位置附近所作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如小鸟离开树枝后树枝的颤动、钟摆的摆动、琴弦的振动、心脏的跳动等)
波动是振动状态在空间传播的过程,简称波。

波的种类有机械波、电磁波、物质波等。

【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产生条件:波源(震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体)、(弹性)介质
质点振动方程为Asin(ωt+φ0),其振幅、振动频率、相位和初相位分别是?
(p20)A:振幅、ω:振动频率(也称角频率,反映了质点振动的快慢)、ωt+φ0:相位、φ0:初相位
声波在两种介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透射现象与两种介质的声阻关系
(p36)当两种介质声阻抗相差较大时,反射较强,透射较弱;声阻抗相近时,透射较强,反射较弱。

:强度反射系数,反射波的强度与入射波的强度之比:强度透射系数,透射波的强度与入射波的强度之比I:声强Z:声阻抗(p35)
液体和气体的黏滞系数η值随温度变化情况
(p53)一般来说,液体的η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的η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η:黏度、黏滞系数、内摩擦系数)
已知张力系数α,吹一个直径D 的气泡做功是多少?
(p72,表面张力系数α在数值上等于增加单位液体表面积时所增加的表面能;也可以定义为增加单位液体表面积所做的功)
因为气泡有两个面,增加的德液体表面积为2x4πr 2
所以W=αΔS=αx2x4π(D 2
)2
=2α πD 2
简单RC 充放电电路充放电规律及时间常数“τ”表达式、含义
(p114,电阻R 、电容C 。

电容器的充、放电电路)
(u C =ε+Ae t RC u C :充电过程中电容器C 两端的电压 ε:电源电动势 A :常数,由初始条件决定 e :e (常数) R :电阻 C :电容 t :时间)
充电规律: t =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随着充电时间的延续,电容器上积累的电荷逐渐增加,电容器两段的电压u C 也逐渐增大,而这时的充电电流i C 则随u C 的增大而减小,而当u C =ε时,i C =0时,充电过程结束。

(P114,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电容器充电快慢由电路参数R 和C 决定,我们把R 和C 的乘积称为电路的时间常数,用τ来表示)
时间常数“τ”表达式、含义:
τ=RC R :电阻 C :电容 (τ的单位为秒(s ))
(p115)放电规律:在R C 电路的放电过程中,u C 、i C 均随时间t 按指数规律衰减。

衰减的快慢取决于时间常数τ=RC ,τ越大衰减越慢。

按理论分析,只有t =∞时,u C =0放电才结束。

但实际中,当放电时间经过3~5 τ时,放电便基本结束。

宋老师课件:
静息状态细胞对哪个离子的通透性最强。

(p98)K+
宋老师课件:
医用X射线产生条件。

(p235,目前,用于成像的医用X射线仍采用常规的方法,即让高速运动的电子受障碍物阻止,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产生X射线。

此方法产生X射线的基本条件是:)
①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②有适当的障碍物(或称为靶)来阻止电子的运动,把电子
的动能转化为X射线的能量。

宋老师课件:
医用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谱类型。

(p238,医用X射线管发出的主要是连续X射线,标识X射线在全部X射线中占的分量很少)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线/连续谱和标识谱
宋老师课件:
人在站立的时候,哪个部位血压高/低
(p52)下肢高,头部低
已知一个质点同时参加两个反相的同方向振动,合振动的振幅计算方法,

(p30,)
(p34)
宋老师课件:
声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慢的比较。

(p34)
宋老师课件:
会使用流阻公式计算流阻
(p56)
宋老师课件:
血液从动脉血管到毛细血管速度逐渐变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p58)
(p48连续性方程:

答:因为血液在血管中遵守连续性方程,血液的流速与血管的总截面积成反比。

又因为血液从动脉血管到毛细血管,血管的总截面积逐渐增加,所以血液的流速逐渐减慢。

电偶极子周围电势的分布情况及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