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内燃机车小修工艺

合集下载

东风4DD型内燃机车联合调节器常见故障及其处理

东风4DD型内燃机车联合调节器常见故障及其处理
赵 兴 旺
河北 钢铁 集 团邯钢 公 司运输 部机 车修理 段
河北 邯郸 0 5 6 0 0 0
摘要 :联合调 节器作 为东风 4 D D型 内燃机 车的调 节控制 中心 ,是 司机根据机 车运行情况调节燃油喷射量 ,以适应 牵引运输要 求 的关键部件。 东凤 4 D D型 内燃机 车联合调 节器在使 用过程 中常 见故障主要包括悠车、D L S故障及配速 系统故 障。本文通过 分析三种故 障现 象的产生原 因,提 出切实可行的判断、处理方法。 关键词 :联合调 节器; 悠车; D L S ; 配速 系统 ; 处理 方法
中 图分 类号 :T K 4 0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 5 8 6 1 ( 2 0 1 5 ) 0 1 — 0 2 7 8 — 0 1
东风 4 D D型 内燃 机 车 联 合 调 节 器 由配 速 系 统 、 调速系统 、 功调系统、工作 油系 统和 自动停车装置等组成 ,其作用是保 证柴油机 的启动和停机 ,并随 司机手柄位置 的改变调节供油 量 ,改 变 柴 油 机 转 速 。而 且 当柴 油 机 的 负荷 发 生 变 化 时 ,能 够 自动调节喷油泵供油量 ,改变柴油机 的转 速和 输出功率 , 使之符合机车牵 引要求 。在机 车实际工作中,联合调节器常 见故障主要包括悠车 、D L S故障及配速系统故障 ,分析其产 生 的原 因,研究故障 的判断和处理方法,是保证机 车正常、 安全运行的必要举措 。 机车运行 中联合调节器常见故 障及原 因分析 ( 一 )联合调节器游车故障 造成游车的主要原因如下:( 1 )联合调节器 内工作油品 质 及 油 位 不 当 。工 作 油粘 度 低 或渗 入 低 粘 度 的燃 油 时 ,造 成 调 节 器 内油 压 不 足 ,并使 各 处 泄漏 增 多 ,从 而 使 调 节 器 处 于 经常微调之 中。 油位过低 ,易使 工作油温度升高 , 粘 度下降, 油压不足 ; 油位过 高, 易在旋转机件搅动下产生大量的泡沫 , 也 会 造 成 油 压 不 稳 及 供 油 不 畅 ,使 调 节 器 出现 转 速 不 稳 定 现 象 。( 2 )补偿系统不协调 。补偿针 阀开度过大或松动 ,调速 滑 阀追 随柱塞运动 的起始点延迟 ,追随速度慢动作幅度小 , 对气缸 内的喷油量过调 ,柴油机转速波动 幅度大 ,在柴油机 空 载 工 况 时 ,转 速游 动 极 为 显 著 ;联 合 调 节 器 补 偿 系 统 中 的 缓冲弹簧预紧力不合适 ,储气筒漏 气,补偿活塞处泄漏过大 等 引起滑 阀追随动作迟缓从而产生游车 。( 3 )联合调节器 内 各配合件加工组装质量不 良。( 4 )控制机件 的磨损 。控制机 件如动力活塞 、补偿活塞 、柱塞、调速滑 阀等磨损 ,使配合 间 隙增 大 ,压 力 油 漏 泄 较 多 , 因而 经 常产 生 微 调 ,造 成 动 作 不灵敏 ,不协调 ,出现转速波动变 化。此外 ,增减载针 阀开 度过大 ,影响到功率调解过程的平稳性,也会使柴油机 出现 游车 ,但大 多出现在提手柄加载时 。 ( - )电磁连锁 D L S 故 障 该部件 在机车 运行 中出现故 障的主 要表现 为柴油 机 出 现停机现 象或停机后再次启动不起来 ,或柴油机启机后松开 1 Q A柴油机又停机。此故障现象主要是 由于 D L S线 圈烧损 , I ) L S线圈下停车阀杆 短或抗劲 不能堵住油路 。对这类故障运 行 中临时处理 多采用人为顶死 D L S 。处理时要注 意对烧损线 圈应将其接线拆 下包好 ,启机运行后要加强操纵 台机油压力 表 的监 测 ,机 油 压 力 不 得 低 于 I O O K P a 。 ( - -)联合调节器配速系 统故 障 该 系 统 发生 故 障 的现 象 主 要 是 柴 油 机 运 转 中 ,转 速 严 重 不 符 或 功率 偏 差 加 大 。例 如 当 驱 动 电源 发 生 损坏 ,或 步 进 电 机 转 子 卡住 时 , 就 会 影 响 到 转 速 的 调 节 ,以致 提 速 加 负 载 时 , 调节器 无法 推动供油拉杆增大 喷油泵 的供油量 ,以满足增大 功率的需要 ,出现柴油机在某一转速下 ,发不 出相应 的功率 的现象 。柴 油机 的转速失控 ,即升降手柄时 ,柴 油机转速上 升下降很慢 ,甚 至不 动也和配速系 统的一些部件损坏有关 ; 配 速 系 统 主 动锥 形齿 轮 和 从 动 锥 形 齿 轮 有 毛 刺 ,啮合 间 隙过 大 或 过 小 ,两 齿 轮 的垂 直 度 不 符 合 标 准 ,从 而 发 生抗 劲 也会

DF4型内燃机车小辅修范围

DF4型内燃机车小辅修范围

2013年8月前言根据《东风4型内燃机车段修规程》(铁道部铁机[1993]44号)、《铁道部机车验收工作规定》(铁运【2007】109号)文件以及工艺实际执行情况。

为了满足机车检修要求,保证东风4型内燃机车小辅修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检修工作管理,重新对《东风4B型内燃机车小辅修工艺范围》进行修订。

参与本工艺编写修订人员:刘仲铭、岳利众、龙国沅、何永根、王铁锋、孙光明、南海军、全永乾、黄水泉、王佩荣。

参与审定人员:封力民、彭三友、张焕池、朱捷东、肖悦科、叶杏青、皮卫东、吕晏先、蒋运春。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东风4B型内燃机车小、辅修范围标准。

2. 引用标准《东风4型内燃机车段修规程》(铁机[1993]44号)3. 清洁度本工艺清洁度标准采用《内燃机车通用保洁标准》一级清洁度:以绸布或绉纸擦拭无污迹;二级清洁度:以不脱纤维的白布擦拭无污迹、油垢;三级清洁度:以手擦拭,手上无污染;四级清洁度:目视检查无油垢、污渍、积炭、尘埃;五级清洁度:目视无成片污迹。

4. 本工艺涉及到探伤按探伤工艺、范围执行。

目录一、DF4型内燃机车小辅修互换范围......................................... - 1 -二、DF4型内燃机车小辅修范围............................................... - 2 - (一)柴油机部分......................................................... - 2 -(二)辅助传动部分 ..................................................... - 6 -(三)电机电器仪表部分 ................................................. - 9 -................................................................. - 9 -................................................................ - 13 -................................................................ - 13 - (四)走行部部分...................................................... - 15 -(五)制动部分........................................................ - 18 -三、DF4B型机车辅小修探伤范围........................................... - 20 -四、DF4B型机车辅小修保养范围........................................... - 21 -五、DF4B机车辅小修防火整治范围......................................... - 23 -六、机车加改及行安装备 ................................................ - 25 -1. 机车视频监控记录装置......................................... - 25 -2. JK00430走行部监测装置....................................... - 25 -3. 轴温报警装置................................................. - 26 -4. 机车防弛缓报警装置........................................... - 27 -5. 机车欠风压报警装置........................................... - 27 -6. 机车就餐设备................................................. - 28 -7. 机车限鸣装置................................................. - 29 -................................................................ - 30 -................................................................ - 33 -10 TSKZ型机车撒砂控制装置...................................... - 34 -七、各修程机车质量保质期................................................ - 37 -一、DF4型内燃机车小辅修互换范围小、辅修互换的配件应按段规、按工艺进行检修,经检验合格方准许装车使用。

DF4D小修机车电机检修工艺

DF4D小修机车电机检修工艺

DF4D小修机车电机检修工艺1 技术要求1.1 电机内部清洁,铭牌清晰、齐全,引出线标记准确。

1.2 机体及端盖无裂纹与缺陷,各部件完整牢固,不得松动。

1.3 碳刷接触面积不小于碳刷面积的75%。

1.4 同一台电机须使用同一牌号同一生产厂家的碳刷,碳刷在刷盒内能上下自由移动,间隙须符合限度表要求,同台电机弹簧压力差大于20%,刷盒与换向器应平行,其不平行度不大于1mm,碳刷应全部位于换向器工作面上,接触面积不少于碳刷截面积的75%,刷盒与换向器工作面的间隙为2-5mm,刷盒距升高片的距离应大于3mm。

2.主要工具500V及1000V兆欧表、万用表、接触电阻测试仪、TY直流泄漏机、线灯、试灯、手电筒、小毛刷、白布带、稠布、白布、酒精、电机清洗液及常用工具。

3 检修工序3.1 牵引发电机检修3.1.1滑环的检修3.1.1.1 滑环连接线应无破损。

3.1.1.2 滑环表面应无拉伤、烧伤和发黑,有轻微者可用砂布打磨。

3.1.2 定子、转子、刷架的检修3.1.2.1 绝缘无破损老化。

3.1.2.2 刷架须紧固,酚醛绝缘子表面光滑、整洁、无裂纹。

3.1.2.3 刷盒无烧损及变形。

3.1.2.4 刷架连线绝缘无破损、老化、过热现象,坚固牢靠。

3.1.2.5 碳刷高度应大于31mm,碳刷接触面应大于75%。

碳刷与滑环表面的间隙为2-5mm,碳刷压力为20-25N。

3.1.2.6 电刷放人刷盒后,轴向间隙应小0.65mm,径向间隙应小于0.50mm。

3.1.2.7 定、转子相互间绝缘用500V兆欧表测量应大于5Mn。

3.1.2.8 转子可见部分各部绝缘不许有破损、烧伤和老化。

3.1.2.9 检查网齐全,无破损,通风网罩应良好。

3.1.2.10 清除轴承压盖油污,检查压盖无过热变色现象。

3.1.2.11 叶片不能与挡风扳接磨。

3.2 牵引电机检修3.2.1 检查转子3 .2.1.1 转子可见部分各部绝缘不许有破损、烧伤和老化。

DF4型内燃机车小修走行部作业指导书

DF4型内燃机车小修走行部作业指导书

I 端抱轴油盒检 查
(60 分钟)
I 端齿轮箱检查
(30 分钟)
I 端牵引电动机 悬挂检查
(20 分钟)
检查清理
(10 分钟)
17
工序
工步
作业内容及标准
图示说明
1.1 抱轴瓦状态检查
1、目视。不许有碾片、脱壳及熔化,剥离面积不许 超过总面积的 15%,与轴颈须均匀接触(轮对落修时 检查)瓦背与瓦盖、瓦座接触良好,局部间隙用 0.25mm 塞尺检查,塞入深度不应超过 15mm。 2、瓦背与瓦盖、瓦座接触良好。
3、 清理整 顿
2、配件耗材 3、作业场所清理
记号笔、黄油、可用棉丝妥善保管;污损(一次性耗材)放置规定区域。 清理车钩附近散落的棉丝屑、清理车钩上多余的黄油、清理现场地面油污、探伤磁粉。
4、填写记录
检查发现记录活件,填入《DF4B 型内燃机车小辅修记名检修票》中。
10
风险提示
安全提示:地沟 作业。防止碰 头。 质量提示:防 脱、防断、防裂。
1、 I、II 端 扫石器
1.2 测量扫石器距轨面高 1、用内卡尺测量,钢尺读数。扫石器安装板下端距

轨面高度 70-100mm;胶管距轨面高度:20-30mm。
13
图示说明
风险提示
安全提示:地沟 作业防止碰头。 质量提示:防 脱、防断、防裂。
安装板距轨 面高度
胶管距轨面 高度
安全提示:地沟 作业防止碰头。 质量提示:防 脱、防断、防裂。 扫石器高度 70-100mm,扫石 器胶皮高度 20-30mm。
1、塞尺检查,到限时可堆焊防跳杆头部端面或锁铁 上、下相关承力面。下作用钩活动量应为5-22mm。 2、钩舌与钩耳上下承力面间隙1-8mm。 3、钩舌销与钩耳套间隙、钩舌销与钩舌销孔间隙为 1-4mm。

东风4型内燃机车燃油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东风4型内燃机车燃油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东风4型内燃机车燃油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摘要】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厂1969年试制,1974年开始批量生产的大功率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

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改进,形成了以4B 型、4C型、4D型、4E型为主要代表的内燃机车产品系列。

东风4型内燃机车柴油机燃油系统由燃油箱、燃油泵、燃油粗滤器、燃油精滤器、喷油泵、逆止阀、燃油预热器、喷油器以及高、低压输油管和各种仪表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柴油机的不同工况要求,选择最佳时机,定质、定时、定量地向气缸内喷射雾状燃油,保证柴油机每一个工作循环。

【关键词】东风4型内燃机车;燃油系统;故障;排除方法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厂1969年试制,1974年开始批量生产的大功率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

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改进,形成了以4B型、4C 型、4D型、4E型为主要代表的内燃机车产品系列。

东风4型内燃机车柴油机燃油系统由燃油箱、燃油泵、燃油粗滤器、燃油精滤器、喷油泵、逆止阀、燃油预热器、喷油器以及高、低压输油管和各种仪表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柴油机的不同工况要求,选择最佳时机,定质、定时、定量地向气缸内喷射雾状燃油,保证柴油机每一个工作循环。

尽管东风4型内燃机车性能优异,工作状态稳定,但在实际运行中柴油机燃油系统仍然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导致非正常停机。

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故障,是保证机车安全、正常工作的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东风4型内燃机车工作状态的长期观察,我们认为对其燃油系统的下列故障与排除方法的研究不容忽视。

1 燃油泵不正常供油东风4型内燃机车通常选择16V240ZJB型柴油机,其燃油泵为两台结构完全相同的齿轮式油泵。

在正常工作时,两台油泵各自分别以功率为0.6KW的直流电动机为驱动,从燃油箱中吸出燃油,以一定的压力充满低压管路,供喷油泵使用。

如果燃油泵不能正常供油,就会影响柴油机的工作,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停机。

造成燃油泵不正常供油的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见表1。

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

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

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叔本华曾经说过,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既然如此,了解清楚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要想清楚,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既然如此,一般来说,我认为,黑格尔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

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现在,解决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既然如此,既然如何,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现在,解决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了解清楚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黑塞曾经说过,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了解清楚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一般来说,既然如此,既然如何,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这启发了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

经过上述讨论现在,解决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所谓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关键是东风4内燃机车小辅修作业流程需要如何写。

DF4型内燃机车检修作业标准讲解

DF4型内燃机车检修作业标准讲解

DF4型内燃机车检修作业标准一、柴油机部分二、辅助传动部分三、车架及走行部四、燃油系统五、电传动部分六、电机七、仪表及蓄电池八、制动部分九、探伤范围第二部分DF4型内燃机车中间技术检查作业范围一、柴油机部分二、传动、走行、制动部分、空气滤清器三、电机、电器四、仪表、蓄电池第三部分DF4型内燃机车乘务员中检、小辅修作业范围柴油机车上检修工艺1技术条件B型机体柴油机支承螺栓的螺母垫圈之间的间隙5+0.5㎜.主发缓冲支承座上球座杆与座孔圆周径向2㎜.并列连杆大端须有不小于0.5㎜的间隙,并能沿轴向自由拨动无卡滞.上下瓦合口端面错口:主轴瓦1㎜;连杆瓦0.5㎜.曲轴轴向移动量:0.25~0.45㎜.横臂与弹簧上座口上平面间隙:0.2㎜.气门冷态间隙:进气门:0.40+0.05㎜;排气门0.5+0.05㎜.2主要工具曲轴箱盖,凸轮轴盖,摇臂箱盖专用存放器, 油盘,盘车杆,盘车机,主轴承螺母专用扳手,连杆螺栓专用套筒,检点锤,照明灯手电筒,塞尺,克丝钳,油石,臂厚千分尺,爆发压力表,小圆镜,专用扳手,300㎜一字螺丝刀,150㎜钢尺,调阀扳手,32㎜专用套筒扳手,10~27㎜开口及梅花扳手,300㎜活动扳手.3检修程序用扳手分别卸下曲轴箱盖,凸轮轴盖,摇臂箱盖置于专用存放架上,各紧固螺母及垫片用专用盒子存放.检查盘车机构,装好盘车机,打开示功阀.松下盘车机构检查孔网罩螺栓,取下检查孔网罩,检查盘车应作用良好,定位销和各紧固螺栓应安装齐全无松动.检查齿轮,蜗杆状态应良好,各销钉无裂损.检查滚动轴承,伞形齿轮应良好,符合轴承与齿轮的技术规定.支架应良好,无裂纹,滑动支架应能自由滑动无卡滞现象.定位销状态应良好,无脱落;安装螺丝应紧固,无松动脱落现象.弹簧肖应拨动自如,无卡滞现象.用手拔出上下定位销旋转90落槽,将盘车机构推进后拧转定位肖卡入销孔内.装好盘车杆及盘车机.用开口扳手松开示功阀,检查其手轮,开口肖应齐全,手轮及螺母无松动.检查机体,机座及曲轴箱用检点锤和照明灯逐孔检查机体筋板应无裂纹,检查机体各部应无裂纹,否则应解体检修或更换.用检点锤和照明灯检查机座各部无裂纹,否则应焊修.各主轴瓦盖横拉螺栓应紧固,记号对正无泄漏现象,否则应处理.检查机体与机座油底壳结合处应无泄漏,否则应用24㎜梅花扳手紧固连接螺栓.石棉密封垫破损泄漏处应进行堵塞修复.检查牵引发电机缓冲支座上球座杆与座孔沿圆周各处径向间隙应不小于2㎜.检查B型机体支承螺母与垫圈间应有5㎜间隙,机座支撑应状态良好,螺栓无松动,锁紧螺母应紧固,检查机体紧固螺栓应无松动,防缓铁丝应良好.用照明灯,检点锤逐缸检查主轴承盖,连杆盖不许有裂纹,其紧固螺栓开口销应开口适度,作用良好,防缓铁丝无折断,用小圆镜校验螺栓把紧标记,若与标记不符,应用专用扳手把紧对正,再穿好开口销或防缓铁丝.用照明灯及螺丝刀轴向拨动连村大端应灵活无卡滞,其可见部分状态良好无裂纹.连杆大端若轴向阻滞时,应吊缸抽出连杆检查处理.用照明灯检查滤网应清洁完整,其安装螺栓应紧固齐全无松动,若发现金属异物应确认原因后清除异物,在检查自由端时应注意检查泵支承箱内应无异常.用照明灯检查曲轴及其附件的可见部分盘车检查曲轴可见部分不许有裂纹,各油堵,密封堵,挡圈状态应良好,钢轴均衡块螺丝应紧固,防缓铁片应良好,无断裂.盘车检查减振器状态应良好,各螺丝无松动,脱落现象,防缓铁丝,铁片应良好,完整,减振器密封良好,不许漏油.检查主轴瓦(落瓦)用锤,撬棍拔出开口肖,用专用套筒扳手松下主轴承螺栓紧固螺母,取下主轴承盖及主轴瓦.检查主轴瓦工作表面,不许有剥离,腐蚀,烧损,严重拉伤.检查发现轴瓦不许符合上述一切时,应更换,被更换的新瓦应用厚度千分尺测量其厚度与原瓦一致,同时应酌情扩大相邻轴承的检查范围.安装主轴瓦及瓦盖,按紧固标记对称均匀把紧螺母,穿好8㎜开口销,检查轴瓦端面不平齐度不得大于1㎜.检查气缸套用照明灯和小圆镜逐个从曲轴箱检查孔处伸进,盘车检查各缸套的状态,若镜面部分有剥离,拉伤和漏水者应吊缸检查处理.若缸套镜面不良,应用手从检查孔处伸进触摸不良处,手感拉伤,腐蚀或剥离严重者应更换.检查活塞在盘车检查缸套的同时,用照明灯和小圆镜检查活塞可见部分技术状态良好,顶与裙部紧固螺栓应无异常及松动,否则吊活塞处理.检查进水管逐缸检查进水支管胶圈密封良好,否则应用进水支管勾扳手紧固其安装螺母,紧固无效时放水更换胶圈.检查各进水支管接口法兰处不许有漏水,否则应用梅花扳手松下法兰螺栓.放水更换外包铜皮石棉垫.检查进水管不许有砂眼,裂纹和泄漏.检查凸轮轴,推杆,喷油泵下体装置检查凸轮轴瓦各部状态应良好,轴瓦定位螺钉卡环及防缓铁丝松动和折断,凸轮轴各部不许有裂纹.污油回油管及喷油泵下体润滑油管各接头应紧固良好,各油管无破损.盘车检查各油,气凸轮表面不许有剥离,啃伤及拉伤,否则应更换,有轻微拉伤,可用油石亲磨消除.并检查单节凸轮轴紧固螺栓应无松脱及破损,防缓铁片无松动及破损,否则应处理修复.盘车检查进,排气推杆,泵下体装置滚轮应转动灵活,用透光法检查各滚轮与凸轮型面应接触良好,当滚轮表面有严重拉伤,剥离时应更换.座面无漏油,否则应更换胶圈.盘车使滚轮与凸轮圆相接触,用螺丝刀逐个撬起滚轮,检查滚轮滑块与导向柱这得有卡滞,卸载弹簧良好,否则应更换.检查及安装凸轮轴检查孔盖检查凸轮轴盖不许有裂纹,否则更换.按定位标记安装各检查孔盖,注意更换不良垫片及螺母.检查气缸盖及摇臂轴座检查气缸盖各工艺堵,示功阀座,进排气支管安装螺栓应无松动,各垫处无泄漏,否则进行处理. 检查气缸盖各处无裂漏,否则应更换.用照明灯检查摇臂轴座体,摇臂横臂,横臂导柱,气门弹簧等,不许有裂纹,折损.滑油管接头半兰和调整螺母状态良好,横臂导柱不许有松动和断裂.横臂销钉状态京戏良好,无松动及脱落现象,油孔应保持畅通.用塞尺检查横臂与同名气门弹簧上座的间隙为1~2.5㎜,各气门锁夹相对锁原单位套凸出高度应为0~2㎜,横臂与同名气门顶部的间隙不得大于0.03㎜.调整进排气门冷态间隙冷机调整按下列角度值盘动曲轴,使进,排气推杆滚轮与相应凸轮基圆的基点接触,调整进,排气门冷态间隙:0.4+0.05㎜,排气门为:0.5+0.05㎜.注:表中注明进或排,进,排字样是可调缸,当转动曲轴使指针以准0刻线时,检查第一缸进,排气推杆滚轮与凸轮的接触状态,如果均在凸轮基圆位置上,此时曲轴转角为360,否则为0.用规定厚度的塞尺分别在横臂顶面与压球座之间少许用力能自由抽动即可,否则应用专用调阀扳手拧动调整螺丝直至冷态间隙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拧紧螺母,再用塞尺复查一边冷态间隙的正确性.安装摇臂轴座检查各轴座盖应无裂纹变形,密封圈无老化,变形折断,否则更换.检查各手轮齐全,作用良好盖上各座盖,用盖扳手扳紧其紧固螺母.检查出水支管,部管及各管接口不得有砂眼,裂纹和泄漏,检查连接螺栓不得松脱检查排气总管组件外观检查总管,支管,波纹管不许有裂纹,各测温堵及波纹管接口处不得有泄漏.外观检查总管之间法兰及两端与增压器连接法兰处不得有泄漏,隔热层无脱落.以上检查不符要求者,应分解检修或更换检查上部水管检查各水管不许有砂眼或裂纹,密封垫不得破损,连接螺栓不得松脱,否则进行处理修复检查各水管接口法兰不许有漏水,各胶管不许有老化,开裂及腐蚀变形.检查各管卡应安装牢固,各支座无开焊,安装螺栓无松动检查稳压箱及油气分离器打开稳压箱排气阀,检查稳压箱内应无油和水等杂物若稳压箱有水时,则应吊下中冷器进行检修.若稳压箱有滑油时,应拧下增压器蜗壳下堵,发现有滑油时,应吊下增压器检修.检查稳压箱体与柴油机机体间各紧固螺栓及垫应紧固无破损,否则应予以处理检查油气分离器各接口螺栓安装齐全无松动,帆布罩或胶管及卡子状态良好无漏油检查联接箱用照明灯和检点锤外观检查各安装螺栓及定位销应齐全无松动,内侧回油管和排污管不得泄漏,卡子安装牢固作用良好检查大油封,主机油道端盖,弹性或半钢性联轴节用照明灯和检点锤检查大油封与机体上下油封合口处连接螺栓应安装齐全无松动,防缓铁丝无折断,油封密封状态良好,螺栓松动时应紧固检查主机油道密封盖和凸轮轴瓦盖安装螺栓应齐全无松动,法兰面处无泄漏,否则进行处理检查联轴节各连接螺栓安装齐全无松动,防缓铁丝无折断.第四部分机车乘务员自检自修范围1、更换或清洗机油粗滤器、离心精滤器滤清元件。

DF4D轻大修

DF4D轻大修

东风4D型内燃机车轻大修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东风 4D 型内燃机车轻大修规程目录1 总则..............................................................2 2 管理 ..............................................................3 3 柴油机............................................................5 4 辅助及预热装置 ...................................................16 5 承载车体及转向架.................................................19 6 制动及空气系统...................................................25 7 电机.............................................................28 8 电器及电气线路...................................................33 9 辅助传动装置.....................................................40 10 齿轮及轴承 ......................................................42 11 机车总装、负载试验及试运........................................43 12 大修限度表 ......................................................47 13 大修零件探伤范围................................................561东风 4D 型内燃机车轻大修规程1 总则1.1 机车大修必须贯彻为铁路运输服务的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F4机车小修工艺(试行)第一章柴油机部分第一节机体及曲轴1.技术要求:1.1机体裂纹可以焊修。

1.2弹性支承座间隙2~8mm。

1.3机体支承与固定螺栓、垫片间隙为5mm。

1.4连杆大端横动量0.25~0.5mm。

1.5曲轴分解检查时应测量:1.5.1主轴颈和连杆轴颈椭圆度、锥度不大于0.15mm。

1.5.2主轴承、连杆轴承油润间隙分别为:0.2~0.35mm、0.15~0.35mm。

2.主要工具:2.1手电、检点锤。

2.2 300mm螺丝刀。

2.3 14~17、17~19、22~24mm梅花扳手、塞尺、克丝钳等。

2.4 0~25mm外径千分尺。

3.工艺过程:3.1用手电筒照明,目视检查机体是否有裂纹。

3.2用检点锤向螺栓紧固方向敲击,检查螺栓紧固是否良好。

3.3检查弹性支承座间隙及螺栓根是否开焊。

3.4用17~19mm梅花扳手打开曲轴箱检查孔盖,用手电照明目视检查:3.4.1外观检查曲轴及主轴承状态,曲轴油逗工艺堵密封良好。

3.4.2目视检查主轴承盖状态及其螺栓状态,开口销是否良好。

3.4.3目视检查连杆盖状态及其连杆螺栓状态防缓铁丝是否脱落。

用300mm螺丝刀拨动连杆大端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3.4.4目视检查各缸套有无漏水,镜面部分有无剥离和拉伤,有漏水和严重拉伤者应分解检修或更换。

检查滤网应清洁完整,其安装螺栓应紧固无松动,若发现在滤网上有金属异物,应认真检查确认原因后,清除异物,在检查自由端时应注意检查泵支承箱内无异常。

3.4.5检查缸套的同时,检查活塞可见部分技术状态良好,工艺堵无松动。

3.5用手电照明检查机体与机座结合面应无漏泄。

否则用27mm梅花扳手紧固连接螺栓。

3.6更换活塞连杆组时,通知机车司机启动启动滑油泵,检查各回油处应畅通。

3.7检查主轴瓦有异常时:3.7.1用手锤撬根拔出开口销,用专用套筒扳手松开主轴承螺栓紧固螺母,取下主轴承盖及主轴瓦。

3.7.2检查主轴瓦工作表面,不许有剥离烧损或严重拉伤,其腐蚀面积不能超过15%,但不得与轴瓦边缘贯通。

3.7.3检查轴瓦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更换,被换新瓦其厚度与原瓦一致。

3.7.4安装主轴瓦及瓦盖,按紧固刻印标记对称均匀把紧螺母,穿好8mm开口销,并检查轴瓦端面不平齐度不能大于1mm。

第二节气缸套1.技术要求:1.1缸套外表面腐蚀深度不能大于8mm。

1.2缸套拉伤深度允许以手感不到孤立线痕存在。

1.3气缸套分解时,应测量缸套椭圆度0.03~0.11mm锥度0.03~0.20mm。

2.主要工具:2.1 225~250mm外径千分尺。

2.2 100~250mm内径千分尺。

3.工艺过程:3.1目视检查各进水支管处有无漏滑油现象,有漏油现象视其轻重酌情更换水套密封胶圈。

3.2目视检查各进水支管与缸套接口处有无漏泄,有漏泄应更换进水支管密封胶圈。

3.3气缸套分解时,应观察有无裂纹、砂眼、腐蚀、拉伤,严重者禁止使用。

轻微拉伤或碰伤,可用油石打磨消除。

第三节气缸盖1.技术要求:1.1进气门间隙:0.4~0.5mm;排气门间隙:0.5~0.55mm。

2.工艺过程:2.1用手电照明检查气缸盖各工艺堵,示功阀座、进排气支管安装螺栓应无松动,各垫处无漏泄,否则应紧固。

2.2检查气缸盖体无裂纹,漏水现象,否则应更换气缸盖。

2.3用照明检查摇臂轴座体、摇臂、横臂、气门弹簧等,不允许有裂纹、折损。

滑油管丝接座和调整螺母状态良好,横臂导杆不许有松动和断裂。

2.4盘车使各气门处于关闭状态,用0.03mm塞尺检查横臂与同名气门之间的间隙,不得塞入,否则用24~27mm梅花扳手松下锁紧螺母(先用10mm开口扳手叉在调整螺栓头部方头),用开口扳手调整其调整螺丝,使横臂与气门杆尾端面密贴后,拧紧锁紧螺母,再用0.03mm塞尺检查不得塞入。

2.5用塞尺检查横臂与同名气门弹簧上座的间隙不得小于0.5mm,各气门锁夹的下陷量不大于1mm。

2.6用检点锤轻敲检查示功阀安装是否牢固,目视阀是否有漏泄。

2.7按下表转动曲轴,使各进、排气推杆滚轮与相应凸轮基圆的基点接触。

用规定厚度塞尺分别在横臂顶面与压球座之间少许用力能自由抽动即可。

否则用专用扳手松开摇臂调整螺丝上的锁紧螺母,然后拧动调整螺丝直至冷态间隙符合要求为止。

而后拧紧锁紧螺母。

再用塞尺复查一遍冷态气门间隙的正确性。

2.8用),然后依此测得各缸的压缩压力应为2.65~2.8Mpa,各缸差不大于0.147Mpa(空载430r/min时测量),测得数据应记录在“机统—28”上,并与前几次测量压力进行比较。

若压力变化大,应注意观察判明原因进行处理。

第四节增压器、中冷器1.技术要求:1.1转子横动量(止推轴承轴向间隙):1.1.1310型:0.23~0.33mm。

1.1.2254、290型:0.18~0.28mm。

2.工艺过程:2.1外观检查涡壳、进气壳不许有裂纹,各油水管路无漏泄。

2.2压气机出口法兰安装螺栓无松缓,结合面无漏泄。

2.3增压器与中冷器连接胶管不许老化、龟裂和漏泄,卡子完整对缝,紧固良好。

帆布罩不得破损、缩颈,否则更换。

2.4拆下吸风道帆布罩,拨动转子应灵活无异音,不许与壳体有碰擦和卡滞现象,否则应吊下检修,并检查其转子横动量应符合要求。

2.5各支架及底座安装螺母应完整无松动。

2.5.1外观检查:中冷器体不许有裂纹、砂眼,安装螺栓齐全、无松动,对缝处不许有漏水、漏气,进出水管拨口处不许有漏泄,支架安装牢固无裂纹,中冷器与稳压箱连接法兰安装螺栓应紧固,接口处不许有漏泄。

2.5.2打开稳压箱排污阀,检查稳压箱内应无油水和杂物,否则,有水应吊下中冷器检查,有滑油应吊下增压器进行检查。

第五节喷油器及喷油泵1.技术要求:1.1喷油器严密度检查:将油压调整到35Mpa后油压从33Mpa降到28Mpa,时间不得小于5秒。

1.2喷油压力26.5Mpa连续慢喷(每分钟30次)15次,喷油器头部无滴油现象。

1.3喷射角度为150,喷射雾化要有贯穿性。

1.4出油阀弹簧:自由高25~27mm ;压缩高7.5~8mm。

2.主要工具:2.1 24cm加长叉口扳手、专用拔出器、手电筒。

2.2 27mm套筒扳手。

2.3 22mm开口扳手。

2.4 300mm螺丝刀。

3.工艺过程:3.1用加长的24cm叉口扳手,松开全部高压油管及喷油器压盖螺母,用拔出器从安装孔内抽出喷油器,进行更换。

3.2检查喷油器安装座应清洁,喷油器擦拭干净,检查密封胶圈是否绞劲,喷油器体与缸盖接触面处铜垫是否遗失。

3.3用手电窥视活塞顶部可见部分应无弃物或缺陷。

3.4按解体反顺序安装喷油器。

3.5用手固定住调节齿杆组件,拉出拔插座,放手后,齿杆弹簧应能复位。

各个检查齿条锁紧螺母无松动,柱塞套齿条固定螺钉无松动,防缓铁丝无折断。

3.6各喷油泵齿条指针不得有松动,用手推各泵齿条应灵活,在“0”刻线时齿条刻线偏差量不得大于0.5刻线。

3.7外观检查泵下体滚轮无拉伤、剥离,轻微拉伤可用油石打磨修理,否则更换滚轮。

用300mm螺丝刀,撬动各个泵下体滚轮应无抗劲。

3.8外观检查喷油器及喷油泵回油管接头无漏泄。

3.9用50mm六方套筒专用扳手,松下压紧螺套,取下出油阀接头,取出出油阀弹簧是否有折断或弹力减退现象。

出油阀弹簧应符合技术要求,否则更换。

第六节凸轮轴1.技术要求:1.1分解时:测量凸轮轴颈的椭圆度及锥度均小于0.08mm。

1.2轴颈与瓦的间隙0.095~0.30mm。

1.3凸轮轴轴向横动0.10~0.45mm。

2.工艺过程:2.1用17~19mm开口扳手打开凸轮轴盖,检查凸轮轴瓦各部状态良好,轴瓦定位螺钉作用良好,防缓铁丝无折断,凸轮各部不许有裂纹。

2.2检查各凸轮形面,有轻微拉伤时,可用油石轻轻打磨修理,严重拉伤、剥离应更换。

2.3检查进、排气推杆,泵下体装置各滚轮应转动灵活,各滚轮与凸轮形面接触良好,推杆无漏油现象。

2.4盘车使滚轮与凸轮基圆接触,用300mm螺丝刀逐个撬起滚轮,检查滚轮滑块与导筒不得有卡滞现象。

2.5检查凸轮轴检查孔盖是否有裂纹,密封胶圈无老化变形和折断,否则应更换。

第七节调控装置1.工艺过程:1.1外观检查供油拉杆不许弯曲变形,否则应调直,拉杆臂的定位销应紧固良好,连接销、开口销应完整,各滚轮转动灵活。

1.2用300mm活动扳手转动伺服马达拐臂,检查供油拉杆应动作灵活,喷油泵齿条应能拉出11刻线以上,但不能超过12.5刻线,否则应调整最大供油止挡。

1.3检查调控传动箱各部不许有裂纹、漏泄,用手按动紧急停车按钮,应作用灵活可靠,各泵齿条应立即回零刻线或略低于零刻线,检查完毕后提起复原手柄,恢复原位,并测量停车器拉杆行程不得小于13mm。

1.4用万用表,在接线柱上测功调电阻阻值490.4欧姆,定修3次互换,更换下的电阻器应清洗后,检查每个电阻是否有开焊,否则应修理,测电阻值,符合要求后备用。

第八节联合调节器1.技术要求:1.1检查套座与中间体间隙0.03~0.10mm。

1.2柱塞与滑阀的间隙0.03~0.10mm。

1.3滑阀与座套间隙0.04~0.10mm。

1.4菱形压板与转筒轴向游动量0.03~0.08mm。

2.工艺过程:2.1外观检查调速器无裂纹塌泄,缓冲油杯无缺油,拉杆无抖动,柴油机无游车现象,油马达无卡滞现象。

2.2检查调速器步进电机接线是否良好。

最高止挡转速1000±10r/min,最低止挡转速430±10r/min,步进电机的主、从动伞形齿轮啮合状态是否良好,其间隙0.03~0.06mm。

2.3由430r/min升至1000r/min,18~20秒。

由1000r/min降至430r/min,15~18秒。

拆卸转筒装配滑阀,装配前需用手和螺丝刀检查转筒的轴向间隙0.03~0.08mm,并检查转筒的灵活性。

然后拧下套座菱形压板两个埋头螺钉,并取出调压垫片及其转筒组装,用汽油清洗转筒组装,必要时分解检查。

2.4从滑阀装配中抽出柱塞、弹簧托盘、止推轴承,检查止推轴承是否良好,否则用尖嘴钳子取下柱塞上开口销,拧下螺母,取下塔形托盘、止推轴承、调整圈与衬套。

然后将从动盘从主动盘中拔出或用螺丝刀轻轻撬出,注意不要把扭簧折断,用螺丝刀松开带扭簧的压盖上螺钉,取下扭簧和压盖,用螺丝刀松开旋转套与主动齿轮连接的埋头螺钉,抽出主动齿轮、衬套、补偿弹簧,滑阀用汽油清洗检查,应符合技术要求,组装时与分解时顺序相反。

2.5打开调节器放油堵,用小油盘将废油放出,然后用柴油清洗,再加入调速器机油,待用油盘全部放出后,拧好放油堵,从加油口内加入40~50c调速器机油,加到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第九节燃油系统1.工艺过程:1.1由机车上卸下燃油粗滤器组装,抽出滤芯,用柴油清洗粗滤器体并分解滤芯进行清洗。

1.2卸下各组滤清器罩筒,取出滤清元件(滤芯)检查滤清器下体内燃油是否清洁,否则拆下滤清器体下部放油堵,将污油放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