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复习资料

版式设计复习资料 一



20世纪艺术主要经历的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以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装饰主义为代表。第二个时期,以“一战”以后星期的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包豪斯三个重要设计运动为代表,第三个时期:“二战”以50年代至70年代的国际主义主导的设计风格第四个时期为60年带开始的后现代主义片面设计表现形式以电脑、网络多元化媒体传达。

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重要的运动,也是平面设计形式基础。它主张不模仿对象,重视艺术的自我表现,对具体对象分析,重构和综合处理的特征。表现为对版面构成的分析组合和理性的规律探索。

未来主义:是源于20世纪初意大利在绘画、雕刻和建筑上的一场设计运动。在版面编排上提出反对严谨正规的编排方式,提倡自由组合。即编排无重心无主次、杂乱无章、字体各异的散构甚至完全散乱的无政府主义形式。

达达主义:是有人们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战后社会前途的失望与迷惘,在欧洲与美国表现出来的高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艺术运动。在艺术观念上,强调自我,反对理性,认为世界没有任何规律性,表现为虚无主义特点:随机性和偶然性、荒诞和杂乱。在编排上是一种无规律化、自由化、相互矛盾化。

超现实主义;“一战”后由于人们普遍的悲观和茫然的情绪而出现的虚无主义思想,认为社会的表象是虚伪的,创作的目的是在于中心寻找和了解社会实质。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在于对人类意识形态和精神领域方面的探索。

现代主义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功能决定形式"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信仰.现代主义主张"少则多".它反对装饰的繁琐,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

现代主义的贡献;1.创造了无装饰线脚的国际字体为主体的新字体体系,并得以广泛的运用.2.在平面设计上开始对简洁的集合抽象图形进行了探索设计,3.将摄影作为平面设计插图的形式进行研究.4.将数学与几何学应用于平面的设计分割,为骨骼法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俄国构成主义为现代主义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荷兰风格派的思想和形式原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他以高度的理性,数学化的逻辑思维来创造和谐的新秩序,画面上简洁到只有纵横分割的几何形方块和鲜明的色块.

风格派在平面设计上的特点:1.高度的理性化,完全采用纵横编排方式.2.字体完全采用无装饰线体.3.版面编排采用非对称方式,但追求非对称的视觉平衡.4.尝试在版面上进行直线的骨骼分割构成,形成了被称为"瑞士骨骼"编排法.

包豪斯的平面设计思想及风格:具有强调科学,理性化,功能化,减少主义和几何化的特

点.注重启发学生和简约的编排风格.包豪斯学院被成为第一所完全为设计教育设立的学院,并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交汇中心.

国际主义在平面设计上研究出了骨骼排版法,既在版面上进行标准化的分割,将字体、插画、照片等按照划分的骨骼编排在其中,取消编排的装饰,采用朴素无线装饰字体,采用非对称编排。以“少则多”的减少主义的特征为宗旨。其特点是高度的 功能化,标准化,系统化。

后现代主义风格:是从建筑设计开始发展的,与现代主义比较,依然是宗旨一致,风格接近。如果把“二战”前的社会成为“工业化社会”而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则被成为“后现代社会”。

版式设计的组织原则1.鲜明的主题诱导力2.形式内容同一3.强化整体布局

视觉到度效果,可以通过版面的空间层次、主次关系、视觉次序几彼此间的逻辑条件的把握与运用来达到。1.按照主次关系的顺序,将主体形象放大并编排于版面视觉中心,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2.将众多的文案信息做整体的组织编排设计,以减少散乱文字信息干扰,增强主体形象的传达.3.在主体形象的周围大量留白,使主题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留白量的多少则根据版面的具体设计而定.

版式设计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设计思想主题的表达,是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及设计的先决条件.


强化主题布局:1.加强整体结构组织的方向视觉秩序2.加强文案集合性3.加强开页的设计、

版面设计的编排构成

点的编排构成:点、线、面是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和主要的视觉语言形式。

点在版面上的位置

1. 当点居于几何中心时,上下左右空间对称,视觉张力均等,既庄重又呆板

2. 当点居于视觉中心时,有视觉心理的平衡和舒适感。

3. 当点偏左或偏右时,产生向心移动的趋势,但过于边置也产生离心动感。

4. 点作上、下边置,有上升或下沉的心理感受。

线的编排构成:线的形态很复杂,有形态明确的实线、虚线、也有空间的视觉流动线。

1) 线的分割

2) 线的“力场”

3) 线框的约束与强调

面的编排构成:面在板式中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点的放大,点的密集或线的重复。

一、骨骼设计(分割设计):骨骼分割的版面给人以严谨次序,理性的美。

骨骼设计常见的分割法有:双栏,三、四也有竖横同时进行的分割;一般以竖向的分栏和双栏,三,四栏为多。

二、变形骨骼:是在骨骼设计的基础上变化发展的,它的骨骼基础形上,通过并合、取舍部分骨骼、追求新的造型变化。

自由构成:构成关系都充满了随机无序,无主次,无中心,相互矛盾,相互排斥,以

及极端的耗散编排。

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是一种视觉空间的运动,是视觉随各元素在版面空间导读轨迹的运动过程。

1、单向视觉流程

单向视觉流程使页面的流动更为简明,直接地表达主题内容,有简洁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其现面为三种方向关系,(1)竖向视觉流程——坚定、直观的感觉;(2)横向视觉流程——给人稳定、恬静之感;(3)斜向视觉流程——以不稳定的动态引起注意。

2、曲线视觉流程

曲线视觉流程不如单向视觉流程直接简明,但更具韵味、节奏和曲线美。曲线流程的形式微妙而复杂,可概括为弧线开“C”和回旋形“S”,弧线形具有饱满、扩张和一定的方向感;回旋形两个相反的弧线则产生矛盾回旋,在平面中增加深度和动感。

3、重心视觉流程

重心是视觉心理的重心,可理解为:其一,以强烈的形象或文字独据页面某个部位或完全充斥整版,其重心的位置因其具体画面而定。在视觉流程上,首先是从页面重心开始,然后顺沿形象的方向与力度的倾向来发展视线的进程。其二,向心、离心的视觉运动,也是重心视觉流程的表现。重心的诱导流程使主题更为鲜明突出而强烈。

4、反复视觉流程

反复视觉流程指相同或相似的视觉要素做规律、秩序、节奏的逐次运动。其运动流程不如单向、曲线和重必流程运动强烈,便更富于韵律和秩序美。

5、导向视觉流程

通过诱导元素,主动引导读者视线沿一定方向顺序运动,由主及次,把画面各构成要素依序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发挥最大的信息传达功能。编排中的导线有虚有实,表现多样,如文字导向、手势导向、形象导向及视线导向等。

6、散构视觉流程

散点视觉流程指页面图与图、图与文字间呈自由分散状态的编排。散状排列强调感性、自由随机性、偶合性,强调空间和动感,追求新奇、刺激的必态,常表现为一种较随意的编排形式。

面对自由散点的页面,我们仍然有阅读的过程,即:视线随页面图像、文字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地自由移动阅读的过程。这种阅读过程不如直线、弧线等流程快捷,但更生动有趣。这正是页面刻意追求的轻松随意与慢节奏。

版式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编排形式法则乃是创造美感画面的主要手法


一、单纯与秩序

单纯化有两个概念:1、基本形的简练2、编排结构的简明、单纯。

单村是达到力度的最基本的要素。版面的力度不在于内容的多少,而取决于设计认识的把握

二、对比与和谐

版面的调和是指:一是内容与形式的调和二是

版面的各部位、个视觉元素之间寻求相互协调的因素,也是在对比的同时寻求调和,所以许多版面都表现出既对比又协调的关系。

对比与调和,对比为强差异,产生冲突;调和 为寻求共同点、缓和矛盾。两者互为因果,共同营造版面既对比又和谐的完美关系。


三、对称与均衡

对称均衡是指版面中心两边或四周的形态具有相同的公约量而形成的静止状态。

对称与均衡是一对统一体,常表现为既对称又均衡,实际上都是求取视觉上的静止与稳定感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均匀的重复,是在不断重复中产生频率节奏的变化,节奏是延续轻快感觉。

韵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比节奏更高级的律动。如音乐、诗歌、舞蹈。


五、虚实与留白

版面中的虚为空白,也可以为细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留白是版面“虚”处理中的一种特殊的手法。报刊杂志一类信息量大的读物,空白则少;而休闲抒情类的读物或广告,版面留白率则高。

留白小,版面造成拥挤、紧张又热闹,表现丰富的信息量;空白大,显得温和、冷静、表现高品质与高格调。

文字的编排构成

字号:计算机的字体面积的大小有号数制、级数制和点数制(也成为磅)一级=0.25毫米 点数制是世界流行的计算字体标准制度, 一点=0.35毫米 标题一般大于14-20号字 正文一般是8-10号字 字越小越精密

字体、字号:在一个版面中选用三到四种的字体为版面最佳效果,超过就显得复杂

行距:在常规下的比例为:用字10点行距则为12点,即10:12 一般娱乐性,抒情性的读物加宽行距以体现轻松、舒展的情绪。为增强版面的空间层次与弹性,可采用宽,窄行同时并存的手法。

文字编排的四种形式:左右均齐、齐中、齐左或齐右、齐上、文字绕图排列

文字的图形表述1.书法字体的图形语言(书法讲究形、意、风、神气韵的艺术语言的形式美)2.文字的图形编排3.文字图形设计

文字的互动性:一般指文字围绕图形的编排设计所产生的动感性,图文在组织结果产生的和谐性,版面的趣味性、情感性。

文字的跳跃率一.放大文字即增强跳跃率与阅读率二.标题是设计增强文字的跳跃率,一般采用1、放大标题字体字号,2.加粗字体笔画3.对标3.题进行设计编排。

图版编排的构成

图版率是指版面对于文字、图(图与照片)所占有的面积比。

1.图版率低,减少阅读兴趣。即图所占的版面比例,如全是文字是文字版的图版率为0%,相反全是图的图版率为100%

2.图版率高,增强阅读活力。图片达到30%--70%时,读者阅读的兴趣就更强,,当图版率达到100%时,产生强烈的视觉

度,冲击力和记忆度。

角版:也称方形版,即画面被直线方框所切割。(角版沉静,理性,使版面紧凑)

挖版:也称为退底图,将图片精彩部分按需要剪裁出来。。(挖版活泼形态自由而生动,动态十足)挖版打破约束,活泼、自由。

出血版,既图形充满或超出版页,无边框的限制有向为扩张和舒展之势。(出血版产生紧迫感,舒展、大气)

图形面积与张力

1.图形产生量感和张力2.小图形精密而沉静3.大小图形比,增强对比度。

视觉度:是指文字和图版(插画、图片)在版面中产生的视觉强弱度。

量感:是指放大图片后版面既产生一种饱满的心理量感,以增强图片的 扩张力度。

延续页面的整体设计

1.左右页的整体设计2.延续页面的整体设计3.延续页面色调的整体设计

现代版面的设计

1.强调创意2.强调个性风格表现3.多维空间的复合构成。4.逆向视觉角度5.网页版面的互动性

平面设计中的创意表现分为两中;一是针对思想主题的象征,明喻、暗喻等思想创意;二是版面编排的设计创意。

角度:是指物象在拍摄时摄影师所选取的拍摄角度。

网页版面的主要特点:1.网页的互动性2.传统的平面设计作品是以想人们传达某种信息或诉求为目的的,而网页设计除了拥有平面设计的功能为还有重要的向导和连接功能。即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互动性。3.网页的首页代表网页的形象。4.网页需要考虑网页打开速度和兼容性等问题。5.平面设计颜色模式为“CMYK”而网页色彩模式为“RGB”






版式设计复习资料 二


版式设计的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1.主次分明,主体形象突出并成为视觉中心,以表达主题的思想。2.分类编排,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编排,建立信息等级分区和导向,使信息传达 清晰连贯。3.设计元素处理,将编排元素抽象化。所谓抽象化就是大脑在完全超脱了具体形象或完全不受他们约束的情况下所惊醒的组织活动。

二。简洁性原则。方法有1.使图形具有对称和规则的轮廓线。2.整体形应具有单纯性3.正负形之间的构成关系。

版式的原理:首先是分类:1.同类合并原则,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2.确定中心内容.3.邻近原则:是指导版式设计中各分类信息依级别不同而具体所进行的编排,也就是使同一信息级别的编排元素尽量靠近一些,不同信息级别的编排拉尽量开一定的距离.第二是分区.分区是确定编排元素在版面中的位置.诸如图片区、标题区、正文区等。确定他们的区域位置,主次关系、黑、白、灰的关系,从而完成整体布局。

如何区别编排元素的黑、白灰布局?

图片--是不可边元素

,首先分析明暗度以确定它在版面中的黑白灰关系,并决定它在版面中的明暗关系;文字类信息--纯文字信息包括标题字、副标题、引文、说明文、正文几个部分,是用来构成画面黑白灰的主要关系。

标题区的明暗关系是通过字形、大小、粗细、色彩来表现,正文可以通过字号、字形、字间间距、行距间距的不同选择表现出不同的灰度层次。标题区和正文区的灵活变化可以营造出版面的美感和空间感。

版式中的线包括三种:由字的编排构成的线、视觉引导线、几何线。

视觉导读:1.通过图片中人物视线延伸出主导线2.通过指示性符号,任务手势等延伸出导线。3.通过标题字的定位延伸出主导线。4.通过网格中主要结构延伸出主导线。

几何线:表现为可视的 网格分区线和装饰线。1.用线分割版面设计2.用于装饰编排元素的设计3.用线框来限定版式中的编排元素4.用线来装饰整体版式中的编排元素。

字体选择原则:1.清晰易读是文字编排的重要所在,文字的目的在于阅读。2.字体的形状、字体的选择都不应该引起读者的分心。3.当文字与图片重叠时尽量选者与图片意境相符合的姿态6。字体的选择影响情感反应。

图形与文字的对比关系:1.大与小的对比(给人温和沉稳之感;给人的感觉是鲜明、强烈、有力)2.明暗的对比,黑与白、虚与实、正与反都形成明暗关系。3.曲与直对比,圆与方的对比都会让人产生强烈的 情感和深刻的印象。4.动与静的对比(在版式设计中常把有扩散感或具有流动性的形状以及散点的图形或文字的编排成为“动”而把水平或垂直性强的、具有稳定为轮廓形的图片或文字的成为“静”5.疏与密的对比,(表现为空白与位置变化)

图形与文字编排的基本形式:1.上下分割2.左右分割3.线性编排4.重复编排5.中心为重点的编排6.对称与均衡的编排7.重叠的编排8.蒙德里安式的编排9.边框编排10散点式编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