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 (3)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

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
度的理性活动,是一个自 觉地的、有意识的再创造 过程。平面构成运用了数 学逻辑、视觉反应、视觉
效果,对形象进行重新设
计,构成空间深度,并突 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 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 形效果。同时还使感性的 艺术设计问题得以概念化、 逻辑化与科学化。

平面构成突破 了几何图案的平面 空间特征,增强了 画面的运动感和空 间深度,在平面上 产生了一种空间起
4、80年代初由香港传入中国高等设计学教育。
伏的视觉效果。
• 三、平面构成的分类
(1)自然形态的构成 自然形态的构成就是 以自然本体形象为基础的 构成形式。这种构成方法
保持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 分割、组合、排列,重新 构成一个新图形。
(2)抽象形态的构成 抽象形态的构成 是以抽象的几何形象 为基础的构成,即以
点、线、面等构成元
予视觉化的、力学的观念。
它也是一个造型概念,是
现代造型设计的专用语。
二、平面构成的特点
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
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第一,强调客 观现实的构成规律, 把自然界的复杂性 用最简单的点、线、 面进行分解、组合、
变化,反映出客观
实在所具有的运动
规律。

第二,它是一种高强
造型基体构成 三大构成(平、色、立)视觉训练是通向现 代设计的必经之路,是打开造型基础之门的一把 金钥匙。
平 面 构 成
第一章 平 面 构 成 概论
• 一、构成的概念

所谓构成就是将不同 形态的两个以上的单元(包 括不同的材料)重新组合
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
素,进行各种形态的
多种组合。其构成方

三大构成知识点总结

三大构成知识点总结

三大构成知识点总结
三大构成是设计领域的基础,包括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这些构成知识点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加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一、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色彩的各种因素,包括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对比度等,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

在色彩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色彩的情感属性,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和力量相关,蓝色通常与冷静和安宁相关。

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来表达所需的情感效果。

二、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点、线、面等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各种视觉图案和效果。

在平面构成中,设计师需要掌握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排列方式。

通过运用不同的平面构成方式,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例如重复、对齐、对称、旋转等。

三、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各种立体形态,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各种三维视觉效果。

在立体构成中,设计师需要掌握不同立体形态的特征和组合方式,例如几何图形、曲面、材质等。

通过运用
不同的立体构成方式,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三维视觉效果,例如透视、阴影、反射等。

总结起来,三大构成是设计领域的基础,它们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构成知识点,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加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三大构成 概述

三大构成 概述

运用文化元 素:通过融 入文化元素, 使设计作品 更具文化内 涵和特色。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是构成形 态的基本单位, 具有集中、点 缀、装饰等作

线:是点移动 的轨迹,具有 方向性、连续 性、长度、宽
度等变化
面:是由线移 动或增加点形 成的,具有长 度、宽度、面
积等变化
点、线、面的 综合运用:通 过点、线、面 的组合和变化, 可以创造出丰 富多样的视觉
效果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三大构成之间的相互影响:三大构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基本要 素和方法。
三大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添加 标题
平面构成: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点、线、面的组 合与排列,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添加 标题
立体构成: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材料的组合与构 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产品。
如何运用三大构成进行设计创新
运用形式美 法则:通过 对比、对称、 平衡等手法, 使设计作品 更具美感。
运用色彩搭 配:通过色 彩的搭配和 运用,使设 计作品更具 视觉冲击力 和吸引力。
运用空间布 局:通过空 间布局的合 理安排,使 设计作品更 具层次感和 立体感。
运用材料选 择:通过选 择合适的材 料,使设计 作品更具质 感和舒适度。
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是立体构成的基础,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延伸和发展。
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是平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构成中的色彩运用和搭 配都离不开色彩构成的理论指导。
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和空间感需要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增强和表现,而 色彩的运用也需要根据立体构成的形态和空间感来进行调整和搭配。

三大构成----教案

三大构成----教案

三大构成教案第一章三大构成应用概述课程概述三大构成包括平面、色彩及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按美的法则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

色彩构成主要讲授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作用与三要素,色彩的配制及色彩与心理,情感。

立体构成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认识与了解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形式法则。

2.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

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4.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5.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味觉、嗅觉的联想、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6.能理解与把握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性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的每一种构成理论特点,以及在实际的设计中的运用。

7.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懂得立体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及不同材质的使用。

【教学难点】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能用视觉艺术的专业眼光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

难点在于学生摆脱常规的视觉束缚,培养学生有构成的视角看待事物的习惯。

【主要内容】第一章概论.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第三节形式美的法则第三章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一节重复构成第二节近似构成第三节渐变构成第四节发射构成第五节特异构成第六节分割构成第七节密集构成第八节对比构成第九节肌理构成第四章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色彩的产生第二节色彩的基本属性第五章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一节色彩混合第二节色彩对比第三节色彩调和第四节色彩情感第五节色彩创意构成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七章立体构成的常用材质第八章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一节半立体构成第二节单元立体构成第三节多元立体第四节特殊肌理【授课方法】讲授法,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幻灯片等。

三大构成理论

三大构成理论

关键词:三大构成第一章色彩原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这七光混合为白光。

光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三光相加=白光白光为复色光朱红光+翠绿光=黄光翠绿光+蓝紫光=蓝光朱红光+蓝紫光=紫光三原色:红,黄,蓝。

电脑设计中的常用颜色模式:RGB模式:(加色)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蓝(RGB)三色按不同的比例和强度来表示。

CMYK模式:(减色)此模式是以打印在纸张上的油墨光线吸收的特性为基础的。

C 纯青色 M洋红色 Y黄色 K 黑色。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物体色(固有色):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吸收,反射,反射到人们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环境色:各种物体由于所投射的光源色不同,也因其本身特性不同,表面质感不同,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则形成的物体色也各不相同。

1平行反射:又称镜面反射。

将投射来的光线原样,规则的平行的反射出去。

(静止的水面,油面,平滑的金属面等)2扩散反射:当投射来的光线被物体部分的选择吸收,并不规则的反射出去,为扩散反射。

它所形成的色彩为,不透明色,即物体的表色。

半透明色。

透明物体的色彩。

3光的干涉:任何物体对于投射的全光色都有充分的选择、吸收、反射的机会,呈现出它们各自的色彩来。

(雨后路上的浮油面,肥皂泡,孔雀羽毛,贝类里表层)绘画的"色彩的透视",即:近暖、远冷,近实、远虚,近纯、远灰。

第二章色彩三要素我们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原素。

(一)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

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在无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

在有色彩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一中明度特征。

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三大构成-色彩构成-3色彩对比

三大构成-色彩构成-3色彩对比

中差色:
是黄与红、红与青紫、 青紫与绿等在二十四色 相环上间隔90度左右的 色相对比。
对比色:
在二十四色相环上 间隔120度左右的三色对 比,如品红-黄-青(三原 色的对比)、橙红-黄绿蓝、橙-绿-青紫(间色的 对比)、黄橙-青绿-紫等。
互补色:
在二十四色相环上距 离180度左右的色相对比, 是最强的色相对比,如 红与黄绿、黄与蓝紫、 绿与红紫、蓝与橙黄。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练习
色彩设计方法作品欣赏
QIQIHAERDAXUE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练习
色彩设计方法作品欣赏
QIQIHAERDAXUE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同类色 15度 类似色 45度 中差色 90度 对比色 120度 互补色 180度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邻近色:
邻近色相差很小, 只有15度左右距离的 色彩,色彩对比弱, 必须借助明度、纯度 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 相感的不足。如红与 橙红、绿与黄绿等
类似色:
是红与橙、橙与 橙黄、黄与黄绿、绿 与蓝绿、蓝与紫蓝、 紫与紫红等二十四色 相环中相隔45度左右 的色相对比。
B、根据色相对比理论,做邻近色对比、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互补色 对比各一幅10×10cm。
高长调 类似色
低中调 对比色
邻近色 互补色
10×10cm
10×10cm
10×10cm
10×10c1m0×10cm 10×10cm
10×10cm
10×10cm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3篇)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3篇)

第1篇在艺术教育领域,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的重要课程。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构成原理,掌握艺术创作的技巧,从而提升其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

本文将从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三大构成实践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各种艺术元素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2.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掌握各种造型技巧,为将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大构成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造型方法和色彩搭配,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大构成实践教学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二、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内容1. 平面构成:主要包括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元素的基本属性,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创意设计。

2. 色彩构成:主要包括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搭配原则、色彩心理等。

学生需要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属性,并能运用色彩进行有效的视觉传达。

3. 立体构成:主要包括物体的造型、结构、空间等。

学生需要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立体作品的创作。

三、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2. 分组教学与个性化指导: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同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创作水平。

3. 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索: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

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提供素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单元。

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

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色彩构成是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构成表现能力。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是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

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

它的形成要素,仍然是形式美诸法则,如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创造意境。

三大构成包括:The plane constitution平面构成T he color constitution色彩构成T 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es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色彩构成就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些思维定势总结出来。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学科。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

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

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理的构成方法
1、绘写法 2、拓印法 3、熏灸法 4、渍染与自流法 5、印刷或拓印法
平面构成作业
点线面综合构成、重复、渐变、发射、特 异、对比、空间、肌理各一幅,共8幅
规格:8开纸
色彩构成
色彩的三属性
1、色相:指色彩的颜色相貌,区分色彩的 主要依据。
色彩的三属性
直线形:用直线随意构 成
不规则形:用直线和自 由曲线随意构成
偶然形:用特别手段意 外获得的形
骨格
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即构成图 形的组织框架。骨格会帮助我们编排现象, 决定基本形在设计中彼此之间的关系。
骨格是平面造型的组织规律,一般它与基 本形一起构成画面,形成具有较为严谨的 平面视觉组织形象。
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光度或 深浅度。
色彩的三属性
3、纯度:指色彩的鲜浊程度,又称饱和度、 鲜艳度等。
色彩的混合
1、加色混合:混合的色彩成分越增加,混 出的色彩明度越高,故称之为加色混合。
2、减色混合:与加色相反。 (1)颜料、染料的混合 (2)叠色混合 (3)中性混合
立体构成基本要素
三、材质 材料是立体造型的物质基础,材料的性质
和特性将会直接影响构成物的视觉和触觉 感受,在立体构成设计时首先要想到构成 该物体的材料属性,包括表面肌理、内在 特性及象征意义。 天然材料:木材、竹子、石头等 人工材料:钢材、塑料等
材料的特性:

中,适当地加上不同性质的要素,就会形 成统一中的变化意味,这种变化意味将会 弥补设计中过分统一、贫乏和单调的感觉。
对比构成
1、基本形对比:形态的大小、粗细、长短、 黑白、方圆、曲直……
2、排列对比:方向、位置、空间、聚散、 大小……
肌理构成
肌理是形象的表面特征和表面组织结构。 任何形象都具有表面及表面组织结构,任 何表面及表面组织结构都具有特征,这种 表面特征就会给人以不同的“纹理、质感、 质地”印象。
8开纸表现
/03ra/Boticelli_mx.html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点线面
立体构成基本要素
二、体和量 体是指物体的体积,量是指由体造成的“
后果”即容积、大小、数量、重量。
不同形状的体和不同程度的量给人的视觉 感受截然不同,棱角尖锐的体块给人坚硬 、冷漠、难以接受的心理感受;反之,圆 润柔和的体块给人温柔、亲和、舒适的感 觉。
平面构成


按照几何学中的定义,面是线移动后的轨 迹,线的移动方向必须与线构成一定角度。 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面没有厚度。
而在平面构成中,二次元空间构成的形都 可以称为面。或者说,在几何形象中,凡 不被认为是点或线的则都是面。
面的分类:
几何形:用数学方式构 成
有机形:用自由曲线构 成
骨格分类
规律性骨格 1、重复 2、近似 3、渐变 4、发射
骨格分类
非规律性骨格 1、特异 2、对比 3、密集
基本形
基本形是平面构成中的重 要基础概念,是构成中最 基本的单位元素。当我们 运用一种相同的形象来构 成设计对象时,这些形象 就是基本型。
(2)叠色混合
非发光物体除了因反光给人以色彩感觉 之外,还有以透视光给人以色感,当透明 物相重叠时得出的新色,就称之为叠色。
叠色混合的特点是透明物重叠一次,可 透过光量的就减少一次,透明度会明显下 降,得出新色的明度必然变暗。
(3)中性混合 ——空间混合
将两色或多色并置组合,在一定距离外观看时, 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们混合为一种新的色彩,这种 依空间距离产生新色的混合方法,称之为空间混 合。
立体构成的组合表达方式
四、线状表达
立体构成
作业:半立体构成和立体构成各一个,形 式材料不限
木材:雅致、自然、 轻松、舒适、 温暖

钢铁:沉重、坚

硬、冰冷
塑料:光滑、廉价、致密
金银:辉煌、 光亮、华贵
呢绒:柔软、温暖、亲近
玻璃:明澈、透亮、 脆弱
立体构成的组合表达方式
一、板式表达
立体构成的组合表达方式
二、柱式表达
立体构成的组合表达方式
三、几何体及球体表达
设计规律
一、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所带来的功能和形式的和谐性,
是构成艺术的重要桂林城之一。 统一是指由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要素组
合在一起,造成一种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 势的感觉。变化是指由性质相异的造型要 素组合在一起,造成显著对比的感觉。
一、统一与变化
1、统一中求变化 在相同性质的构成要素造型、色彩、结构
色彩的空间混合三大特点:
1、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不同的视觉距 离有不同的色彩效果。
2、色彩混合后有颤动感,适合表现光感。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可以使用少量色得到配色 多的效果。
色彩对比
1、明度对比: 2、色相对比 3、纯度对比
色彩构成作业
明度、色相、纯度推移、叠色构成、空间 构成、色相对比、色彩肌理、色彩心理共8 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