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股权融资历程-最新

合集下载

案例8蒙牛引入PE融资

案例8蒙牛引入PE融资

02
融资过程
PE融资方式
01
02
03
私募股权融资
通过私募方式向特定投资 者出售股权,以获得企业 发展所需的资金。
风险投资
投资者对高成长性企业进 行投资,以换取企业的部 分股权,并期望在未来通 过退出实现高额回报。
杠杆收购
利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的组合,以较低的初始投 资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购买。
融资规模与投资方
对未来PE融资趋势的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不 断完善,预计未来PE融资将更加活跃,
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的 不断变化,PE融资将更加规范化和专 业化,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融
资服务。
同时,随着科技和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 核心动力,未来PE融资将更加注重对 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产业的投资,推动产
促进战略转型
在PE融资的支持下,蒙牛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加快战略转型 和升级,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对PE投资方的影响
投资回报
PE投资方通过投资蒙牛获得了丰 厚的投资回报。在蒙牛上市后, PE投资方获得了股票流通的权利, 可以通过二级市场退出获得资本 增值。
行业资源整合
PE投资方在投资蒙牛的过程中, 也获得了更多的行业资源和人脉 资源,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 行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
融资规模
蒙牛此次PE融资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
投资方
此次融资吸引了多家知名PE机构参与, 包括高瓴资本、KKR和鼎晖投资等。
融资过程的关键事件
尽职调查
01
在引入PE融资之前,蒙牛进行了详尽的尽职调查,以确保投资
方的合规性和资金实力。

蒙牛集团股权结构

蒙牛集团股权结构

蒙牛股权结构据蒙牛乳业《招股说明书》显示,蒙牛乳业在上市前共有六大股东,分别是银牛公司(44.8%)、金牛公司(21.1%)、牛根生(6.1%)、MSDairy(8.7%)、CDH(5.9%)和CIC(3.4%)。

其中,后三者分别是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和英联投资三家外资金融机构为投资蒙牛设立的公司,而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则分别是由蒙牛的高管人员和“与蒙牛业务关联公司的高管人员”于2002年9月23日在BVI注册的境外公司。

金牛公司由蒙牛高管组成,共有15位股东,牛根生持股28%。

2009年7月7日,中国中粮集团与厚朴基金组建的新公司(中粮集团持股70%),以港币每股17.6元的价格,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中粮集团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蒙牛乳业集团和君乐宝乳业在北京联合召开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标志着中国乳业第一品牌与酸奶市场第四品牌的合作拉开序幕:蒙牛将投资4.692亿元持有君乐宝乳业51%股权,成为君乐宝的最大股东。

此次合作将成为中国乳业近两年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合作,预示着中国乳业联合、重组、兼并收购“浪潮”的来临。

“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不断扩大,并购整合也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这也是国外诸多乳业巨头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中国乳业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压力,要想更快的发展壮大,打造出世界级的乳业民族品牌,并购整合十分有必要。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蒙牛与君乐宝的合作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既有利于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也为中国乳业进入品牌整合时代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强强联合和谐共赢资料显示,君乐宝成立于1995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酸牛奶生产基地。

蒙牛总裁杨文俊在发布会上透露,君乐宝的营业目标将较至少翻一番,定位于30-40亿元。

杨文俊表示,这次合作可谓“三赢”:一是与行业共赢,有利于通过资本整合加快民族品牌做大做强,和谐竞争;二是与消费者共赢,有利于双方奶源、研发等资源的共享,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产品;三是与产业链共赢,双方的合作有利于更好地夯实牧场奶源基础,促进乳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是一家中国乳制品公司,在进行私募权益融资时,采用了多种策略和手段。

其中之一是发行可转换债券,为公司筹集了资金。

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股票上市来融资,但蒙牛乳业选择了另一条路,即私募权益融资。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的具体案例如下:
- 2006 年,蒙牛乳业向三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了 4.5 亿美元的私人债券,这些债券可以在 2012 年前转换成股票。

- 2007 年,蒙牛乳业又向三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了 3.5 亿美元的债券。

- 2008 年,蒙牛乳业通过私募权益融资的方式,向两家机构投资者发行了 2 亿美元的债券。

这些私募权益融资的方式为蒙牛乳业提供了资金,使其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从而进一步推进公司的业务发展。

蒙牛案例

蒙牛案例

并购案例蒙牛乳业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2319.H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其中1亿股为旧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股票发行价格稳稳地落在了最初设计的询价区间3.125–3.925港元的上限,全面摊薄市盈率高达19倍,IPO融资近14亿港元。

蒙牛承销商之一的摩根士丹利称:“蒙牛首次公开发行创造了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发行最高的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超额认购率。

其需求相当于前五个l亿美元以上公开发行交易需求的总和”。

在香港这个成熟资本市场取得如此惊人业绩的“蒙牛”,其成立时间却仅有短短的五年。

在蒙牛上市之前,即已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

2002年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大会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业(非上市、非国有控股)中,蒙牛乳业以1947.31%的成长速度名列榜首。

蒙牛公司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7月成立。

在短短6年时间,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目前,从利乐枕牛奶市场占有率来看,蒙牛稳居世界第一;从液态奶市场占有率来看,蒙牛居全国第一;从冰淇淋市场占有率来看,蒙牛居全国第一。

是什么力量促成了为世人惊叹的“蒙牛速度”,是什么造就了我国乳制品市场上的资本财富神话,这已经成为人们关注蒙牛取得举世瞩目业绩的焦点。

毋庸置疑的是,蒙牛的成功与其创始人牛根生以及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职业经历、管理能力、创业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真正使这些强大的人力资源得以发挥自身潜力的,则是私募股权基金的资本支持。

蒙牛的成功是一个典型的财务资本与实业企业相互配合、相互借重、共同创富的故事,为需要引入私募股权资金的企业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教学案例。

(一)初创期1998年,作为伊利股份董事兼主管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由于公司内部利益冲突等原因,被伊利股份董事会免去职务。

蒙牛的资本运作

蒙牛的资本运作
维普资讯




国詈


2 融 晚会 上 牛 根 生 与摩根

公司 毛里求斯公司
“ ”


通 过 毛里 求斯公 司 对境 内 蒙牛股



士 丹 利 投 资 经 理 结 识 经 过 1 1 个 月 2 0 多 轮 的 谈 判 同 年 12


丹 利 等海 外投 资者 在 开 曼 群 岛注 册 蒙牛 乳 业
H o ld in g s ) 注

(C h in
D a ir y



如果 蒙牛管 理 层 没 有 实现 维 持 蒙牛 高速增 长



蒙牛乳
册 股 本 10 0 0 股 注 资 I 美 元
, “


每股 面值 0
“ ” ”
00 1


投 资者持 有 的


B
类股 票在
“ “

蒙牛乳业
’ “ ’
” ”

中每 股 可 投
的 A

票 而

海 外 资 本 的 介 入 不 仅 仅 起 到 了 输 血 的作 用 更 重 要 的 是 提升 了蒙 牛 的视 野 在 短 短 的几 年 中 蒙 牛 的 资本 运 作 战略


蒙牛股 份 管理 层 透过 金 牛



牛股份


占蒙 牛 总 股 本 的 8 2 % 3 月 2 2 日 若 干 银 牛 股 东 向


30 % 200 5

蒙牛雅士利并购案

蒙牛雅士利并购案

继去年引入丹麦乳企阿拉,今年5月牵手达能并入股现代牧业后,蒙牛再度挥洒大手笔:斥资逾百亿并购雅士利。

蒙牛乳业(02319.HK)与雅士利国际(01230.HK)昨日对外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并获得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

蒙牛方面表示,此次是蒙牛独家投资,融资方面将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不会引入合作伙伴。

“雅士利的团队在婴幼儿奶粉行业有着非常丰富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并购后我们将保留雅士利的独立运营平台,使其保持作为从事奶粉业务的专业公司。

”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表示。

雅士利董事长张利坤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双方的合作是几个月前蒙牛先找到雅士利,今后他应该会继续在雅士利担任职务,但具体职务还没有定。

有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对于无奶源、销售又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市场且品牌历史不长的雅士利来说,这次蒙牛的收购成本过高。

该人士称,雅士利目前的地位比较尴尬,“向上做很难,掉下去也不太容易”,正处于转型期。

蒙牛“补奶”蒙牛为雅士利股东提供了两个选择:一是接受每股3.50港元的限购价(约溢价9.4%);一是获得每股2.82港元的现金加上0.68股由蒙牛乳业专门为持有雅士利股票而设立的一家非上市控股公司的股票。

通过收购将弥补蒙牛自身在奶粉业务上的短板,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此次并购的出发点。

蒙牛方面表示,蒙牛的奶粉目前销售情况比去年大有改善,但是对整体收入贡献还不大,雅士利2012年市场份额占6.7%,蒙牛还不到1%。

通过这次并购,期望未来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可以充分借用雅士利的规模效应,从而提升蒙牛奶粉产品线的盈利能力。

按照测算,并购后,雅士利公司将对蒙牛的EPS有增厚的贡献,平均每年带来10%以上的增长贡献。

并购后奶粉业务收入占比将上升,预计达到集团收入的10%;税后净利润占比将达到25%。

案例8蒙牛引入PE投资

案例8蒙牛引入PE投资

蒙牛公司的第三轮资本运作——股改


2004年,蒙牛乳业为上市做了最后的准备。
2004年1月15日,牛根生从谢秋旭手中购得18 100 920股蒙牛股份,占蒙 牛总股本的8.2%。 2004年3月22日,金牛与银牛扩大法定股本,由5万股扩至10万股。面值

1美元/股,这样一来,它们各有了5万股未发行的新股份。
蒙牛集团
2002年 10亿
年销售额
4365万
20多亿
市场地位
1116
4
二、公司简介
1999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从此选择了自己
创业的历程,于同年8月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 公司”。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900万元,通过整合内蒙古 8家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 售收入3730万元。 蒙牛乳业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内蒙古和林格尔 经济开发区,拥有总资产1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 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其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的 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多个国家。 至2009年年底,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57.1亿元,年均递增 超过100%。蒙牛股票被国际著名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 利评选为至2012年全球50只最优质股票之一。
蒙牛公司的第一轮资本运作
(1)初始股权结构 1999年8月18日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 公司主营子公司)成立。股权机 构十分简单。当时的注册资本1398万股 ,筹集的资金为1000多万元,当时的股 权结构图如下:
首轮投资前股权架构
• 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 China Dairy Holdings(开曼群岛公司)和其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 ,第一家作为未来收购自己对“蒙牛”投 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 股东公司。 •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 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 和 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 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1)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1)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蒙牛给许多有项目或技术寻求资本扶持的人演绎了一个完美的梦,但更多地给那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靠自有资金艰难积累“滚动"发展的企业一个可借鉴的融资模式。

一旦拥有资本市场的倾力支持,结合项目的良性发展,蒙牛的神化可望再次重演。

1、蒙牛的融资行为1999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同年8月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有900万元,通过整合内8家蒙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730万元。

当蒙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的时候,牛根生意识到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有可能会错失良机,作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决定。

但是对于一家民营企业,面对国内金融工具极度匮乏和严格的金融限制的环境下,蒙牛开始了曲折的融资之路。

1.1首轮融资2002年9月,蒙牛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BVI)。

同日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人系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BVI)。

金牛和银牛各自拥有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而毛里求斯公司是开曼群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0月,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群岛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取得了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

该笔资金经毛里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66.7%的股权,“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开曼群岛公司也从空壳演变为在中国大陆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

在企业重组后他们对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内身份直接持股变为了通过境外法人间接持股,这种安排为开曼群岛公司以“红筹"方式在海外上市辅平了道路。

1.2次轮融资2003年10月三家投资机构再次向蒙牛的海外母公司注入3523万美元,折合国民币2.9亿元。

一方面蒙牛业务发展神速2003年预计可实现税后利润2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是三家公司增加了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根据和WTO的协议, 2002年对外资开放不能超过 2/3,。所以那些投资主体(实 际上是开曼公司)最多持有 “蒙牛股份”的2/3,然后我们 算一下,根据和牛根生的协 议,私募投资者持有开曼公司 的股份不能超过: (1/3)/66.7%=50%
鉴于此,最终双方确定的比例为:私募投资者49%,原蒙牛股东51%。
编制:培训部(L)
蒙牛适时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创造了中国乳业市场最 大的奇迹。截止2004年,在中国液态奶市场中,销售额最高的 三家公司依次是蒙牛、伊利和光明乳业,三家公司共占中国总 体液态奶市场的51.1%。
- 4/50 -
牛根生
姓名:牛根生 出生:1958年 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 户籍:内蒙古 职务:蒙牛创始人、名誉会长 别称:企业家、慈善家 成就: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 慈善:老牛基金全 其他:全球捐股第一人 经典语录:小胜凭智 大胜靠德
- 9/50 -
平地起惊雷 - 步步惊心
创业时的办公室
奶车被截,奶被倒
编制:培训部(L)
呼和浩特300多块广告牌
广告牌被砸
“先有市场再建工厂”虚拟联合(借势启航) 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
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出师不利,养精蓄锐,暗渡陈仓
- 10/50 -
决战三大战役,筑牢蒙牛根基
① 展翅鹏城
- 3/50 -
案例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牛奶占有量较低的国家之一,根据2006年中国 乳品行业研究报告,世界人均年牛奶占有量为102公斤,发 达国家人均为300公斤,发展中国家为30公斤,可我们可怜 的中国人均只有25公斤。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们对于牛奶是很缺乏的,但是同时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营养需求日益上升,再加上我们庞大 的人口,巨大的消费市场,牛奶需求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 有超过55年的投资经历 ➢ 专注发展中国家投融资 ➢ 管理资本总额27亿美金
- 16/50 -
溢价问题(估值)
2002年底,“蒙牛股 份”的税后利润是7786万 元,并且蒙牛担保能够在未来 一年至少实现复合增长翻番; 他们认为,目前8倍市盈率投 资“蒙牛股份”是比较合适 的,第二年利润的翻番会使市 盈率下降到4倍。
① 首轮融资后业绩惊人,2003年税后利润超2.3亿元 ② 三家PE投资市盈率降至2.82倍(首轮约8倍) ③ 蒙牛未达联交所三年业务记录要求,一年空档期
编制:培训部(L)
蒙牛管理层依然绝对控股
- 26/50 -
押注神五,一飞冲天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发射
2003年10月16日 神五返回成功
编制:培训部(L)
蒙牛抓住了这次机会,让蒙牛成为杨利伟在 太空的专用牛奶,伴随着神州五号的发射成 功,蒙牛也一飞冲天
- 27/50 -
三、次轮融资
1. 融资背景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5、业绩目标协议(转股协议) ① 第二年复合增长率翻番,(实现目标1A股股票可转10股B股票) ② 蒙牛1年实现目标,2003年,蒙牛股份的财务数据显示:销售收入为40.715亿
元,增长了144%,税后利润增至2.3亿元,增长了194%。2003年 9月19日,
“金牛”“银牛”分别将所持有的开曼群岛公司1634股(500股开曼群岛公司 最初成立时“金牛”所持股份,加上1134股管理层于首次增资前认购的股份) 、3468股(同上的500股,加上2968股)A类股票转换成16340股、34680股 B类股票
32.7%
英联CIC
11.0% 5923股B类股
5.9%
股份(5102股A类股),9.4% 投票权,51%
管理层股东
33.3%
右图: 2002年10月“蒙牛股份”股权结构示意图
编制:培训部(L)
开曼公司
100%
毛里求斯公司
66.7%
蒙牛股份
- 24/50 -
编制:培训部(L)
- 5/50 -
牛根生的童年经历
幼年被卖与牛结缘
1958年,一个出生不足满月的男孩儿,被父母以50元的
价格卖给一户牛姓人家。牛姓父亲的职业是养牛,从此, 这个由养父和养母抚养的孩子便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养 父自家未生孩子,期望通过抱养来栽根立后,所以给这个 苦命的孩子取名为“根生”。
编制:培训部(L)
- 20/50 -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2、重组过程
大摩:注册两家境外公司
2002年6月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China Dairy Holding(开曼公司) 和MS Dairy Holding(毛里求斯公司)
蒙牛:注册金牛和银牛公司
2002年9月23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注册了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 ,两家股本5万股,每股面值1美元。
- 12/50 -
决战三大战役,筑牢蒙牛根基
③ 血战上海滩
“牛奶高地”“竞争高地”
当时光明乳业苦心经营多年,占统治地位 的是巴氏杀菌奶,其它品牌屡战无果;
蒙牛联合利乐和上海烟糖“三人齐上阵, 合围战上海”同时在易购365(打个电话,牛奶 送到家)免费赠送的策略,当烧钱到800万时利 乐和烟糖中途“哗变”,投资增到1000万的时 候“哗——”整个市场打开了!!
私募: 让蒙牛绝处逢生
编制:培训部(L)
- 14/50 -
上市要求与规划
蒙牛改制后虽然是一个 股份有限公司,但是由 于其注册资本太小,只 能算是一个刚成立的乳 品厂,即使在中小板市 场短期内也是不可能上 市的。
编制:培训部(L)
公众持股不 得低于25%
三年内实际 控制人没有 发生变更
上市条件
发行前不少 于3000万股
经典案例
蒙牛股权融资历程
私募股权投资分析
CONTENTS
01 案例背景 02 首轮融资 03 次轮融资 04 IPO 05 PE退出
【一】公司简介
编制:培训部(L)
创始:1999年 创办:牛根生 名称: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呼和浩特市 员工:4万多名 基地:33个基地及58个工厂 上市:市值800亿(02319.HK/蒙牛乳业) 经营范围:牛奶、酸奶、奶粉及乳制品 年营业额:537.8亿(2016年) 品牌排名:全球乳业第10位
究竟投资蒙牛溢价 01 多少才合适呢?
02
这样可以计算出“蒙牛股份”的溢价
03
总价值:7.786*8=6.5亿元
04
私募投资者投资1/3的股份就值2.16亿元。
编制:培训部(L)
- 17/50 -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1、主要股本结构 ① 蒙牛原股东持股2/3
② 三家PE持股1/3,共出资2.16亿
③ 控制权比 51020:48980 = 51%:49%
编制:培训部(L)
- 25/50 -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6、2003年9月蒙牛股分结构 ① 三家机构间接持股:49%*66.7%=32.7% ② 蒙牛(金牛、银牛)间接持股51%*66.7%=34%
③ 蒙牛管理层股东直接持股33.3%,蒙牛系合计持股67.3%
(大摩占三家机构2/3)
蒙牛原股东:1/3+2/3 × 51%=2/3 私募投资者:2/3 × 49%=1/3
编制:培训部(L)
摩根士丹…
蒙牛原股东, 66.6%
首轮持股比例
鼎晖投… 英联投资,
4.1%
- 18/50 -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达成协议如下
蒙牛原股东持有2/3的股 份,三家私募投资者取得“蒙 牛股份”1/3的股份;三家私 募投资者内部达成的协议是: 在1/3的股份中,摩根占2/3, 剩下的1/3由鼎晖和英联按照 约2:1的比例分配。
编制:培训部(L)
- 21/50 -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2、重组过程
开曼公司同股不同权设计: ① 2002年9月24日开曼公司扩股,将股份分为1股10票投票权的A类股和1股1票 投票权的B类股,用以实现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② 2002年10月17日“金牛”“银牛”以1美元/股价格认购1134股和2968股开
曼公司A类股份,合计持有5102股A类股份。
③ 三家PE以530美元/股的价格认购了32685股、10372股、5923股开曼公司
B类股票,合计持有48980股。(约2600万美元)
编制:培训部(L)
- 22/50 -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3、投票权设计 2002年10月17日,三家投资机构以认股方 式向开曼群岛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 币约2.1亿元),取得了90.6%的股权和49%的投 票权。该笔资金经毛里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 牛66.7%的股权,其余股权仍由发起人和关联人 士持有。“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 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开曼群岛公司也从空壳演 变为在中国大陆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
编制:培训部(L)
- 13/50 -
蒙牛速度
1999年~2002年:奶业的奇迹
总资产: 1000万 年销售额: 4365万
10亿 20亿
}
急需资金扩张 遭遇融资瓶颈
必须寻找资金
增速超过200%
股权融资、银行贷款
1. 短期内无法上市。 2. 增加注册资本,又不能使公司的主要
股东结构发生改变,否则业绩不能连 续计算会导致上市无望。 3. 民间融资受挫。
编制:培训部(L)
投投票票权…,…
股…
A类股票 B类股票
- 23/50 -
二、首轮融资
融资设计
股份(48980B类股),90.6% 投票权,49%
4、投股结构
金牛
3% 1134+500股A类股
16.3%
银牛
6.4% 2968+500股A类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