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鉴赏:重观瀑布(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4古代诗歌阅读曲含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曲)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春(薛昂夫)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注】面。

扣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

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可以作画。

1.下列关于这首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逋仙”是林逋,“坡仙”指苏东坡,作者将两人称为“仙”,表现了对二人的崇拜。

B.“扣逋仙,访坡仙”写作者想要游遍西湖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西湖丰富的文化底蕴。

C.“船,休放转;杯,休放浅”的意思是虽夜深路远,却不愿划船返回,还劝友人继续饮酒。

D.该曲表达了作者贪恋西湖美景,不想返回却又担心天晚、归路遥远的矛盾心情。

2. 请分析“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白朴①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②,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①白朴,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字太素,号兰谷。

幼年时蒙古军攻占东京(今开封),父母离散,曾由元好问照料。

蒙古灭金后,终生不仕。

作杂剧16种,今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

②忘机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

古代诗人认为鸥鹭才没有“机心”,愿与鸥鹭为友。

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支曲子的一、二两句,对仗工丽。

作者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色渲染景物,色彩明艳,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

B.“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

秋江浩淼,江面上白鹭沙鸥自在飞翔,点面结合,动静相宜,展现出一幅生动的鸥鹭秋江图。

C.作者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渔夫”“傲杀人间万户侯”,其中的“傲”字表明了作者鄙弃官场,淡泊宁静的高洁志趣。

D.这首小令辞藻华丽,风格雄浑豪放,鲜明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及答案(六)

诗歌鉴赏及答案(六)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六)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诗中所写“庐山瀑布”有什么特点?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瀑布图?(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诗中所写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光彩夺目,云气缭绕。

诗人以山相衬,以天相映,为我们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2)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①夸张,如“万丈红泉落”的“万丈”,突出了瀑布的气势不凡;②比喻,如“日照虹霓似”,将阳光下的瀑布喻为天上的虹霓,突出了瀑布的神采。

诗歌鉴赏: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以天相映,描绘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和神采等。

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

颔联写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

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

颈联写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突显;天气晴朗,闻其响却若风雨声。

尾联以赞叹作结:庐山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突出。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一)贯休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顾炎武【注】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表达沉着蕴藉,感情严肃深挚。

请结合诗歌多重主题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请简析本诗中瀑布在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是元曲中绘景的压卷,请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1)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

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认为“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高考语文答题诗歌鉴赏:重观瀑布

高考语文答题诗歌鉴赏:重观瀑布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雪练从天上停止工作的织机上垂挂下来,表现了瀑布的雄奇飘逸。

B.后四句写近景,飞沫溅落,让人感到穿着的单薄;倾泻的瀑布,色白而流急。

C.这首小令境界开阔,即景抒情,移情于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瀑布的胜景。

D.全曲语言流畅,词句朴实,令人心旷神怡,如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答案:D
解析:选项中说词句“朴实”错,应是“诡丽”。

(2)本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①比喻:运用“雪练”“冰丝”“带雨”“露华”“白虹”“玉龙”“晴雪”等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画出瀑布的动态、静态和色相、神韵。

②夸张:说“雪练”从高天上垂挂,突出了瀑布之高;“几千年晒未干”,表现出瀑布的气势。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

③排比:“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增强了语势,突出了瀑布的颜色和飞泻之快。

(古诗文鉴赏)瀑布诗歌阅读题答案

(古诗文鉴赏)瀑布诗歌阅读题答案

瀑布诗歌阅读题答案我们大家知道在我们中考以及高考中,阅读理解都是很重要的考察对象,所以我们大家在平常就要多加练习一下。

下面是我整理的瀑布诗歌阅读题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瀑布诗歌阅读题答案要下山!要出各!一声呐喊,从云崖上扑下,哪怕它粉身碎骨!向往着滔滔江河,茫茫大海,思念着展翼的凤帆、击浪的挠橹,啊,奎凭一腔燃烧的信念,脚下才开辟出一素奔腾的生命之路。

(1)诗歌开头两个“要〞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简要分析。

答案:开头两句“要〞的呐喊,写出了瀑布坚决不移、势不可挡、一泻千里的特点。

(2)诗歌塑造“瀑布〞这一形象,请你谈谈它背后的深层意蕴。

答案: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把无生命的瀑布当作人来写,粗看宇字在咏物,细看句句在写人,写那些有追求、有理想,用燃烧的信念为自己开辟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的战士。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开展;3、渲染气氛;4、衬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1、根本要领:整体把握, 抓住关键语句, 在文中找答案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答复下列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表达的根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附解析1

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附解析1

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附解析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瀑布(清)冯云山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1)冯云山《咏瀑布》用“”这个词语写出了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

(2)这两首诗都写瀑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作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陆游青衫初入九重城①,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②,驰骑谕幽并③。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

平章风月④,弹压⑤江山,别是功名。

【注释】①九重城:指京城。

②檄:檄文。

③幽并:幽州、并州,此指金国占领区。

④平章风月:写评品风月的文字。

⑤弹压:指点。

(1)全词上片忆旧:终日所对的是英雄豪杰,所作的都是羽书檄文;下片写今:终日所对的是,所作的都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2)书法课上,某同学要写上面这首词。

下列三种字体中的哪一种字体,能较好地展现这首词的情感?说说你的建议和理由。

(三幅字帖的书写内容请忽略)(1)江山风月;品评风月的文字(2)我会建议使用草书字体。

全词从“豪英”、“驰骑”的豪放到“志难成,鬓丝生”的悲凉以及最后只能品评风月的悲愤。

全词感情基调豪迈中透着悲愤,而草书气势豪迈,线条生动,比较符合这种感情的表达。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本题的解答要重点抓住“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分析。

同时要理解题目中的“对”的含义,“对”的是围绕着“风月江山”作词或写文章;“作”,只能是“平章风月”,意思是:品评风月的文字。

(2)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书法艺术的特点。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字体的风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要联系起来。

从诗词内容来看,尤其是“结友尽豪英”“驰骑谕幽并”“志难成,鬓丝生”“平章风月”“别是功名”几句词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失落、悲凉和悲愤之情。

这样的情怀是与草书的风格特点吻合的,所以应该选择“草书”字体。

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检测试题带解析1

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检测试题带解析1

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检测试题带解析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瀑布(清)冯云山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1)冯云山《咏瀑布》用“”这个词语写出了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

(2)这两首诗都写瀑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作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南邻杜甫锦里①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②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①锦里:成都地名。

②航:小船。

(1)此诗描写了两幅图景,前四句可谓“山庄访邻图”,后四句可谓“”。

(2)诗人笔下的“南邻”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①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释】①范成大(1126—1193),今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1)本诗颈联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前四句是怎样描写“州宅堂前荷花”的?请加以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及所包含的寓意。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行路难》,完成后面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初三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带解析1

初三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带解析1

初三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带解析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瀑布(清)冯云山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1)冯云山《咏瀑布》用“”这个词语写出了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

(2)这两首诗都写瀑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作具体分析。

2.阅读下列一首诗,完成各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等情绪。

(2)请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

3.古诗文阅读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释】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请简析本诗中瀑布在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是元曲中绘景的压卷,请赏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运用比喻手法,用“练”“丝”“虹”“龙”“高垂”“悬霄汉”等词语写出了瀑布修长高挂的形状;说它像“雪练”“冰丝”“白虹”“玉龙”“晴雪”,写出了瀑布洁净素白的颜色。

以“饮涧”“下山”“飞滩”等词语,写出了瀑布飞泻的姿态、力度和撼人心魄的气势。

(2)“冰丝”用比喻修辞手法,作者以大胆的想象,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跨越千年,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水汽、丝丝细雨直从空中飘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远眺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