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式洞门检算参考
台阶式洞门检算

墙身截面偏心距e0.3b;
基底偏心 ;
滑动稳定系数Kc1.3;
倾覆稳定系数Ko1.5;
(2)洞门各部尺寸的拟定
本检算采用图XG11T-05,加宽值W=0,轨道类型为次重型,洞门各部尺寸要求
1)洞门最大高度为14.5m。
2)洞门山侧挡墙高度不宜超过10m,本检算设计10m。河侧挡墙设计6m。
有环框式、端墙式、柱式、翼墙式、耳墙式、台阶式及斜交式。本设计中,考虑到隧道拟建区的地质特征,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均选用台阶式洞门。
3.1.1设计原则
(1)选用洞门结构形式时,应根据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确定。
(2)当线路中线与洞口地形等高线斜交,经技术经济比较不宜采用正交洞门,且围岩分类在III级以上时,可采用斜交式洞门,其端墙与线路中线的交角不应小于45º。
作用于洞门端墙及挡(翼)墙的墙背主动土压力按库伦理论计算,墙前部的被动土压力一般不予考虑。
洞门土压力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3.1)
式中E——作用于洞门墙上的主动土压力;
γ——土体的重度;
H——挡土墙的高度;
λ——土压力系数。
土压力系数计算公式:
式(3.2)
式中α—墙背与垂直面的夹角;φ—墙背与土体间的摩擦角;
表3.1洞门墙检算规定
墙身截面压应力σ
≤容许应力
墙身截面偏心距e
≤0.3倍截面厚度
基底应力σ
≤地基容许承载力
基底偏心距e
石质地基≤B / 4
土质地基≤B / 6
( B为基底厚度)
滑动稳定系数Kc
≥1.3
倾覆稳定系数K0
≥1.5
洞门土压力及检算洞门墙稳定性(如图3.1所示)和洞门墙强度计算:
台阶测试评分标准

台阶测试评分标准
一、测试环境。
1. 测试环境应该是安静、整洁的场所,避免干扰因素对测试结
果的影响。
2. 测试环境应该具备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确保测试者在舒
适的环境下完成测试。
二、测试流程。
1. 测试者应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测试,不得迟到或早退。
2. 测试者应准备好相关的测试工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
3. 测试者应遵守测试规则,不得作弊或利用外部帮助完成测试。
三、测试内容。
1. 测试内容应该涵盖台阶测试的各个方面,包括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爬升能力等。
2. 测试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准确反映测试
者的实际能力水平。
四、测试评分标准。
1. 台阶测试的评分应该根据测试者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包括完成时间、动作规范、稳定性等方面。
2. 评分标准应该公平公正,避免主观因素对评分结果的影响。
3. 评分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测试者的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
五、测试结果。
1. 测试结果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测试者的能力水平,避免过高
或过低的评定。
2. 测试结果应该及时通知测试者,确保测试者对自己的能力有
清晰的认识。
六、测试改进。
1. 根据测试结果,应该及时调整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意见应该及时总结和反馈,为后续测试工作提供参考。
以上是台阶测试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测试工作有所帮助。
108国道中跨(门洞)检算

跨G108国道门洞检算一、工程概况渭蒲高速公路渭南北立交特大桥第七联现浇连续箱梁横跨G108国道,梁体施工采用满堂支架一次浇注成型,为了减少施工期间对国道行车的影响,拟在国道上方搭设门洞。
其搭设具体形式如图所示。
二、荷载检算: 1、荷载组合①混凝土自重,按设计方量计算,设为q 0; ②振捣捣固时产生的荷载,按q 1=2.0 KN/ m 2; ③模板及支架产生的荷载,按q 2=1.0 KN/ m 2;④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取q 3=1.0KN/ m 2。
2、荷载分区分部(纵向一米范围内考虑)Ⅱ-Ⅱ门洞纵断面图各分区荷载组合表3、分项检算 1、竹胶板检算对于腹板下的混凝土单位面积的荷载最大,因此选择先对其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检算。
保守 起见按三跨连续梁进行验算。
其承受荷载如右图:按经验值竹胶板下方木的净间距取15cm , 取10m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则:m KN q /258.001.08.25=⨯=则跨中最大弯矩:m KN ql M ∙=⨯==00073.0815.0258.0822max模板抗弯截面系数:37221067.1601.001.06m bh W j -⨯=⨯==则模板所受荷载的最大弯曲应力为:Mpa Mpa W M J 5.12][4.41067.100073.07max =<=⨯==-σσ 模板强度满足要求。
模板的弹性模量Mpa E 4101.1⨯=,宽板带的惯性距为:41033103.81201.001.012m bh I -⨯=⨯==则查表知其挠度系数为667.0=f Kmm f mm EIEI ql K f f 5.1][2.0100313.0258.0667.010044=<=⨯⨯==得知挠度满足使用要求。
2、纵向方木对于模板自身刚度及其强度已满足使用要求,为了满足碗扣件搭设的需要,在底模横向加劲肋下直接布设10×15纵向方木(东北落叶松、竖放),支架大小横杆间距为60×90cm (纵60横90);在翼缘板区域由于有桁架支撑,因此在支架搭设时直接将纵向方木顶在模板桁架上,简化荷载后其大小小于底板所分布的荷载,因此只对底板区域进行检算。
洞门计算

2.4隧道洞门型式方案比选洞门型式方案比选表2-2洞门型式方案的选择:线路洞门左侧洞门处也属于V级围岩,地势较陡,地质条件较差,纵向推力较大,综合比较决定采用冀墙式洞门。
线路右侧洞门处虽然处属于V级围岩,但其洞口周边地形比较平坦,方便施工,采用了削竹式洞门。
2.4.1洞门构造要求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洞门构造要求为:1、洞门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小于 1.0m,洞门墙顶高出仰坡脚不小于0.5m。
2、洞门墙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和泄水孔;洞门墙的厚度可按计算或结合其他工程类比确定。
3、洞门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固地基上,应视地基及地形条件,埋置足够深度,保证洞门的稳定。
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小于 1.0m,嵌入岩石地基的深度不小于0.5m;基底标高应在最大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
基底埋置深度应大于墙边各种沟、槽基底的埋置深度。
4、松软地基上的基础,可采取加固基础措施。
洞门结构应满足抗震要求。
2.4.2 验算满足条件采用挡墙式洞门时,洞门墙可视为挡土墙,按极限状态验算,并应验算绕墙趾倾覆及沿基底滑动的稳定性。
验算时应符合表2-3和表2-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的规定,并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洞门墙设计参数表2-3洞门主要验算规定表2-42.4.3洞门结构设计计算计算参数如下:(1)边、仰坡坡度1:1.5;(2)仰坡坡脚ε=30°,tanε=0.58,tanα=0.1;(3)地层容重γ=17kN/m3;(4)地层计算摩擦角 =40°;(5) 基底摩擦系数0.4;(6) 基底控制应力[σ]=0.25Mpa2.4.3.1建筑材料的容重和容许应力洞门材料选用C25混凝土,容许压应力[σa]=0.5MPa,重度γ'=23KN/ m3。
隧道洞门结构验算

5.1.4 隧道洞门结构设计1、计算假设及相关规定洞门的端墙和翼墙均可视为墙背承受土压力的挡土墙结构,根据挡土墙理论设计。
本端墙式洞门按计算挡土墙的方法分别核算各不同墙高截面的稳定性和强度,以此决定端墙的厚度和尺寸。
为简化洞门墙的计算方法和便于施工,只检算端墙最大受力部位的稳定性和强度,据此确定整个端墙的厚度和尺寸,这样虽增加了一些圬工量,但从施工观点看.却是合理的。
由于洞门端墙紧靠衬砌,又嵌入边坡内,故其受力条件较挡土墙为好。
此有利因素可作为安全储备.在计算中是不予考虑的。
洞门翼墙与端墙一样,也可采用分条方法取条带计算。
由于翼墙与端墙是整体作用的;故在计算端墙时,应考虑翼墙对端墙的支撑作用。
计算时先检算翼墙本身的稳定性和强度,然后再检算端墙最大受力部位的强度及其与翼墙一起的滑动稳定。
在计算翼墙时,翼墙与端墙连结面的抗剪作用是不考虑的。
按挡土墙结构计算洞门墙时,设计是按极限状态验算其强度,并验算绕墙趾倾覆及沿基底滑动的稳定性。
验算时依据下表的规定,并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洞门验算表如表5.2所示:表5.2 洞门墙的主要检算规定表墙身截面荷载效应值Sd ≤结构抗力效应值Rd(按极限状态计算)墙身截面荷载效应值Sd≤结构抗力效应值Rd(按极限状态计算)墙身截面偏心距e ≤0.3倍截面厚度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O≥1.3基底应力ζ≤地基容许承载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o≥1.6基底偏心距e 岩石地基≤H/5~B/4;土质地基≤B/6(B为墙底厚度)洞门设计计算参数数按现场试验资料采用。
缺乏的试验资料,参照表5.3选用。
表5.3 洞门设计计算参数数表仰坡坡率计算摩擦角φ(O) 重度γ(kN/m3) 基底摩擦系数f 基底控制压应力(MPa) 1:0.5 70 25 0.60 0.801:0.75 60 24 0.50 0.601:1 50 20 0.40 0.40~0.351:1.25 43~45 18 0.40 0.30~0.2s1:1.5 38~40 17 0.35~0.40 0.252、洞门结构计算1)、计算数据①、地质特征:Ⅴ级围岩,端墙背后采用粗颗粒土回填。
洞门

环框式
一 、 洞 门 分 类
图1-2 端墙式
端墙式
一 、 洞 门 分 类
图1-3 翼墙式
翼墙式
一 、 洞 门 分 类
图1-4 柱式
一 、 洞 门 分 类
柱式
一 、 洞 门 分 类
图1-5 台阶式
台阶式
一 、 洞 门 分 类
一、洞门分类
1.1隧道洞门
表1-2隧道洞门特殊型式
隧道门型式 说明 图 号 附注
交 端墙式
洞门平行于等高线而与线路斜交,端墙 与线路的交角不小于45°
一 、 洞 门 分 类
一、洞门分类
1.1隧道洞门
接上表
隧道门型式 半斜交半正交 式 托盘基础悬臂 式 洞门与桥台相 连 双 线 分 修 柱式 联拱 式 说明 为适应地形,避免一侧边,仰坡交角 刷方太高时采用 洞门基础悬空,以托梁承托,托盘锚 固于衬砌机基础上;基础破碎时用喷 锚加固 为了洞门稳定,于端墙两侧立柱处, 各下一节沉井作为洞门基础,并借之 起锚固桩锁定滑梯的作用 双线分修间距不大,有机械通风或其 他辅助坑道的长隧道采用 配合连拱式衬砌使用的双线或多线 图号 图11 图12 托盘采用钢筋混凝土,但 悬臂不宜长,不如托梁式 桥台基础与洞身基础空隙 以圬工填塞,使之练成整 体 附注
三 、 进 洞 方 式
三、进洞方式
3.1洞口段施工方法
全断面法进洞
适用条件: Ⅰ、Ⅱ级围岩 爆破进尺: 2m~3m 初期支护:素混凝土,局部加锚杆
分部开挖法进洞
适用条件: V级以上围岩 爆破进尺:0.5m~1m 初期支护:锚喷网加钢架 必须采用超前支护措施(超前 管棚、小导管、锚杆)
台阶法进洞
适用条件: Ⅲ~Ⅳ级围岩 台阶长度:1.5倍洞径 爆破进尺: 1.5m~2.5m 初期支护:锚喷网 必要时加钢架
洞门计算书

洞门计算书隧道洞门设计及稳定性验算一、概况金鸡山隧道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线隧道,隧道右洞进口为W级围岩,隧道右洞进口为皿级围岩,隧道区中部为分水岭,两侧沟谷切割较深,地表径流水水量较少,仅进口段处于冲沟交汇处(尤其右洞口)地表水较发育,出口段左右洞口均为V级围岩。
隧道入口洞门形式皆按照W级设计,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洞门形式皆采用翼墙式洞门。
洞门设计计算参数洞门墙主要验算规定二、进口段洞门结构设计计算(端墙式)(一)基本参数1.计算参数1)边、仰坡坡度1 : 0.752)计算摩擦角® =53°3)仰坡坡角tan £ =1.334)重度丫=24KN/m5)基底摩擦系数f=0.56)墙身斜度1:0.17)基底控制应力[(T ]=0.6MPa2.建筑材料容重及容许应力1)墙的材料为粗料石砌体,石料的强度等级为Mu10Q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1Q2)容许压应力[(T ]=5Mpa,重度丫t=25KN/m。
3.洞门各部尺寸拟定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结合洞门所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拟定洞门的高度:H=12m其中基底埋入地基的深度为1.5m, 洞门与仰坡之间的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1m洞门与仰坡间的水沟深度为0.5m,洞门墙顶高出仰坡坡脚0.5m,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为2m墙厚1.3m,设计仰坡为1:1,具体见图。
(二)洞门土压力计算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洞门土压力计算图示具体见图1。
最危险滑裂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h° 饥tan2申+tan^ tan 色- J(1 +tan2®)(tan® -ta石j(tan® + tan^ ]1 - taz tan^ ) tan 2~: :tan呂(1 + tan ® )-tan®(1 — tan^ tan^)式中:£、a ——地面坡角与墙面倾角(°);「一一围岩计算摩擦角()当时当片0吋代入数据,得Tan w =0.4031, w =21.95°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2004 ) , 土压力:1E H2 h0 h'—h b btan*:-tan : 1 -tan :tan ;tan[心亠「[1 -tan,tan ;atan ■ - tan_:i 式中:E——土压力(KN);地层重度 KN / m3 ;----- 侧压力系数;■——墙背土体破裂角;代入数据,得:■ =0.078; h o =3.0843m;h' = 6.7135m; E =87.1567kN由E计算得:E x = E *cos、:—iE y = E ・sin :••注 i:-■■3式中::——墙背摩擦角代入数据得:E x =72.2561kNE y =48.7374kN(三)洞门抗倾覆验算翼墙计算图示如图2所示,挡土墙在荷载作用下应绕时应满0点产生倾覆足下式:K0 M L 1.6Z M0' M y 二 G Z G E y Z y二.Mo 二 E xZx代入数值得:G=325kN ;Z x=4m;Z y= 1.72m; Z G= 1.28m;刀 M =499.8783kN • m 刀 M=289.0244kN • mG = bBHZ y Z GH tan。
洞门计算书实用

地道洞门设计及稳固性验算一、概略金鸡山地道为分别式单向行车双线地道,地道右洞进口为Ⅳ级围岩,地道右洞进口为Ⅲ级围岩,地道区中部为分水岭,双侧沟谷切割较深,地表径流水水量较少,仅进口段处于冲沟交汇处(特别右洞口)地表水较发育,出口段左右洞口均为Ⅴ级围岩。
地道进口洞门形式皆依据Ⅳ级设计,采纳端墙式洞门,出口洞门形式皆采纳翼墙式洞门。
洞门设计计算参数洞门墙主要验算规定二、进口段洞门构造设计计算(端墙式)(一)基本参数1.计算参数1)边、仰坡坡度 1 :2)计算摩擦角ψ=53°3)仰坡坡角 tan ε=34) 重度γ=24KN/m5) 基底摩擦系数 f=6) 墙身斜度 1:7) 基底控制应力 [ σ ]=2. 建筑资料容重及允许应力1)墙的资料为粗料石砌体,石料的强度等级为 Mu100,水泥沙浆的强度等级为 M10。
32) 允许压应力 [ σ]=5Mpa,重度γt =25KN/m。
3.洞门各部尺寸制定依据《公路地道设计规范》(JTG-2004),联合洞门所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制定洞门的高度: H=12m;此中基底埋入地基的深度为,洞门与仰坡之间的水渠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 1m,洞门与仰坡间的水渠深度为,洞门墙顶超出仰坡坡脚,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为 2m,墙厚,设计仰坡为 1:1, 详细见图。
(二)洞门土压力计算依据《公路地道设计规范》(JTG-2004),洞门土压力计算图示详细见图 1。
最危险滑裂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2htan2tan tan(1tan2) tan tan tan tan 1 tan tantan tan 1tan2tan1tan tan 式中:ε、α——地面坡角与墙面倾角(°);——围岩计算摩擦角()图1代入数据,得Tanω=,ω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 2004 ),土压力:E1H 2h 0h' h0 b2tan tan 1 tan tantan1tan tan h'atan tan式中:E ——土压力( KN);——地层重度 KN / m3;——侧压力系数;——墙背土体破碎角;代入数据,得:; h0由 E计算得:E x E ? cosE y E ? sin23式中:——墙背摩擦角代入数据得:E xE y(三)洞门抗颠覆验算翼墙计算图示如图 2 所示,挡土墙在荷载作用下应绕O点产生颠覆时应知足下式: K 0M y M 0图 2 G bBHZ x H 3Z y B H tan3Z GB H tan2M y G Z G E y Z y M 0E x Z x代入数值得:G=325kN ; Z x4m; Z y 1.72m; Z G 1.28m;∑M y = ·m;∑ M0=·mM 代入 K 0M y 0故抗颠覆稳固性知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 (3.10)
e
2 N ' B' , ζ max 3C' 6
式
(3.11)
3.2.2 洞门计算
以格尔木端(隧道出口)洞门为例,进行洞门结构的检算。 (1) 基本计算数据 隧道进口端围岩级别为 V 级,由隧道规范可以查出: 1) 地层特征 Ⅱ类围岩; 地层容重 γ 18kN m ; 地层计算内摩擦角 φ 45 ; 基底摩擦系数 f 0.4 ; 基底控制压应力 ζ 0.30MPa ; 边、仰坡 1: m 1:1.25 ; 端墙面坡 1: n 1: 0.1 ; 挡墙面坡 1: n 1: 0.1 ; 2) 材料容重、容许应力 顶帽 150 号混凝土容重 γ1 23kN m3 ; 端墙(挡墙)水泥砂浆砌片石 γ 2 22 kN m3 ; 100 号水泥砂浆砌片石容许压应力 ζ a 1.5MPa ; 100 号水泥砂浆砌片石容许拉应力 ζi 0.2MPa ; 3) 检算端墙应力、偏心、稳定性的要求 墙身截面压应力 ζ ζ a ; 墙身截面偏心距 e 0.3b ; 基底偏心 ζ ζ ; 滑动稳定系数 K c 1.3 ; 倾覆稳定系数 K o 1.5 ; (2) 洞门各部尺寸的拟定
E 1 2 γH λ 2
式(3.1)
式中
E ——作用于洞门墙上的主动土压力;
γ ——土体的重度;
H ——挡土墙的高度;
λ ——土压力系数。
土压力系数计算公式:
λ
( t aω n t a n α) ( 1 tα atna n ε) t a nω ( φ) ( 1 tω at na n ε)
图 3.1 洞门条形带示意图
Ⅰ-Ⅰ
图 3.2 条形带简图
Ⅱ-Ⅱ
1) 端墙土压力系数检算 ① 绘制土压力图形(如图 3.3 所示) 。 ② 确定最危险的破裂面与垂直面间的夹角和土压力系数,可按相关计算附 表查得。 因 φ 45 , tan α 0.1 , tan ε
1 0.8 1.25
25
x1
P 1
20
x2
x3
P2
65
h j 550
P3Leabharlann x4P4b j 80
图 3.4 自重计算简图
① 自重
1 2 P1 0.25 0.1 0.1 23 0.46 kN 2
P2 0.5 0.25 23 2.875 kN
1 1 P3 0.65 0.1 0.65 0.5 0.65 0.2 22 9.295kN 2 2
E E1 E 2 E 3 1.39 1.51 19.97 22.87 kN
3) 倾覆力矩 M 0 ① 倾覆力臂
h0 1.15 3.85 4.23m 3 3 h 1.25 y2 h 3 0 3.85 3.43m 3 3 h 3.85 y3 3 1.283m 3 3 y1 h 3
3.1.2 洞门设计
根据西格二线 11 号隧道沿线地形、地质状况,并结合隧道设计专业事前指 导书,在确定进、出口洞门位置的基础上,拟定西格二线 11 号隧道进口和出口 均采用台阶式洞门,边、仰坡坡度均为 1:1.25,开挖方式为乙式,进、出口洞门 各部分尺寸参照洞门标准图及隧道净空加宽来确定。 隧道进、出口洞门图分别参见附录一中的图 XG11T-04 与图 XG11T-05。
0.5 0.775m 2
x 3 5.5 0.9 0.1
x 4 5.5 0.9
8.58 0.65 0.1 0.3 0.85m 10.4
0.1 0.8 0.63m 2 2
M y P1 x1 P2 x 2 P3 x 3 P4 x 4 0.46 0.48 2.875 0.775 9.295 0.85 80.96 0.63 0.2208 2.228 7.9 51 61.35 kN m
P4 5.5 0.25 0.65 0.8 22 80.96 kN
P P1 P2 P3 P4 93.59 kN
② 稳定力臂
x1 5.5 0.25 0.1
x 2 5.5 0.25 0.1
0.25 2 0.15 0.1 0.48 m 3 0.15 0.25
1 2 E1 2 γλh 0 1 E 2 γλh 0 h 2 用公式 2 1 2 E 3 γλh 3 2 E E1 E 2 E 3
1 1 γλh 0 2 18 0.1165 1.152 1.39 kN 2 2 1 1 E 2 γλh 0 h 2 18 0.1165 1.15 1.25 1.51kN 2 2 1 1 E3 γλh 32 18 0.2236 3.852 19.97 kN 2 2 E1
'
上 的 总 垂 直 分 力 ,
'
o
x
o
'
'
(5) 基底压应力计算 1) 基底为水平时
e B N 1 6e , ζ B B 6
式 (3.8)
e
2 N B ,ζ max 3C 6
式 (3.9)
2) 基底为倾斜时
N' 6e B' e ,ζ 1 B' B' 6
3.1.1 设计原则
(1) 选用洞门结构形式时,应根据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确定。 (2) 当线路中线与洞口地形等高线斜交,经技术经济比较不宜采用正交洞 门,且围岩分类在 III 级以上时,可采用斜交式洞门,其端墙与线路中线的交角 不应小于 45 。 (3) 设置通风帘幕的洞门或通风道洞口与隧道洞门相连时,洞门的结构形式 应结合通风设备和要求一并考虑。 (4) 位于城镇、风景区、车站附近的洞门,必要时应考虑与环境相协调和建 筑美观的要求。 (5) 铁路重点隧道应考虑国防要求,按铁道部《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规 定》文件的相关规定办理。
式(3.2)
tan 2φ tanαtanε (1 tan 2φ)(tanφ tanε)(tanφ tanα)(1 tanαtanε) tanω tanε(1 tan 2φ) tan φ(1 tanαtanε)
式中
α ——墙背与垂直面的夹角;
φ ——墙背与土体间的摩擦角;
② 倾覆力矩
M 0 E1 y1 E 2 y 2 E 3 y3 1.39 4.23 1.5 3.43 19.97 1.283 36.65 kN.m
4) 稳定力矩 M y 为简化计算且留有余地,自重计算时,Ⅰ—Ⅰ条形部分进行简化(如图 3.4 所示) 。
10 50
h3 h j h 0 0.5 5.5 1.15 0.5 3.85m
又因为 ζh1 γλh1 γλh 2 故 λ
λh 2 1.25 0.2236 0.1165 h1 2.40
② 主动土压力 E 因 h j h1 0.5 2.4 0.5 2.9m
故 tan ω 0.6526 , ω 33 08' , λ 0.2236
60
150
a
90
h0
50
h (或 hb) j
h1
h0
h3
h4
h2
h1
h3
图 3.3 土压力计算示意图
2) 墙背主动土压力 E ① 计算换算土压力系数 λ 计算高度 h j 5.5m 计算厚度 b j 0.8m
表 3.1 洞门墙检算规定 墙身截面压应力 ζ 墙身截面偏心距 e 基底应力 ζ ≤容许应力 ≤0.3 倍截面厚度 ≤地基容许承载力 石质地基≤ B / 4 基底偏心距 e 土质地基≤ B / 6 ( B 为基底厚度) 滑动稳定系数 K c 倾覆稳定系数 K 0 ≥1.3 ≥1.5
洞门土压力及检算洞门墙稳定性(如图 3.1 所示)和洞门墙强度计算: (1) 洞门土压力计算 作用于洞门端墙及挡(翼)墙的墙背主动土压力按库伦理论计算,墙前部的被 动土压力一般不予考虑。 洞门土压力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3. 洞门结构的设计及检算 3.1 洞门结构的设计
洞门是隧道洞口用圬工砌筑并加以建筑装饰的支档结构物。 它联系衬砌和路 堑,是整个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隧道进、出口的标志。对于铁路隧道 来说, 隧道的长度就是其进出口洞门墙外表面与线路内轨顶面标高线交点之间的 距离[3]。 隧道两端洞口处应设置洞门。洞门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 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洞口段范围内的路堑是依照地质条件以一定 的边坡而开挖的。 (2) 稳定边仰坡—由于边坡上的岩体不断受到风化,坡面松石极易脱落滚 下; (3) 已离地面流水—地表流水往往汇集在洞口,如不予以排除,将会侵及线 路,妨碍行车安全。 (4) 装饰洞口—洞口是隧道唯一的外露部分,是隧道的正面外观。 根据洞口地形、 地质及衬砌类型等不同的情况和要求,洞门的结构形式主要 有环框式、端墙式、柱式、翼墙式、耳墙式、台阶式及斜交式。本设计中,考虑 到隧道拟建区的地质特征,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均选用台阶式洞门。
(4) 基底偏心矩计算 1) 基底为水平时
e
2) 基底为倾斜时
B M y Mo B C 2 2 N B' M y Mo B' C' ' 2 2 N
式(3.6)
e
式中
式(3.7)
e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
B、B' ——水平、倾斜基底的厚度;
N — — 作 用 于 倾 斜 基 底 N = Ncosα E sinα ; C、C —— N 、 N 对墙趾的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