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光环境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遮阳案例

建筑遮阳案例

建筑遮阳案例建筑遮阳是指在建筑物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少或遮挡阳光直射,从而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室内光照,提高居住或工作的舒适度。

在建筑设计中,遮阳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它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能耗和使用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个建筑遮阳的实际案例,以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个案例是澳大利亚悉尼的UTS商学院大楼。

这座建筑采用了一种名为“雨林”的遮阳系统,由一系列独立的遮阳装置组成,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强度自动调整角度和位置。

这种遮阳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遮挡阳光,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降低了建筑物的能耗,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

第二个案例是美国洛杉矶的Emerson学院。

这座建筑采用了一种名为“动态立面”的遮阳系统,通过一系列可移动的遮阳板和玻璃幕墙组成,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季节自动调整遮阳板的角度和位置。

这种遮阳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遮挡阳光,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同时也为建筑增添了一种动态的外观。

第三个案例是中国上海的绿地中心。

这座建筑采用了一种名为“双层幕墙”的遮阳系统,通过在建筑外立面设置双层玻璃幕墙,形成一个空气夹层,起到隔热和隔音的作用。

同时,双层幕墙还能够有效地遮挡阳光,减少室内的热量,降低了建筑物的能耗,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

以上三个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建筑遮阳系统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效果。

这些案例不仅在遮阳效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在节能和舒适度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建筑遮阳不仅是一种功能性的设计考虑,更是一种对环境和能源的负责任的态度。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建筑遮阳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创造更舒适、更节能的建筑环境。

光环境营造实验案例

光环境营造实验案例

光环境营造实验案例
光环境营造实验案例:
假设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如何通过照明设计来影响人们情绪的研究。

为此,我们选择了一个餐厅作为实验场景,通过改变餐厅的光环境,观察顾客的情绪反应。

1. 实验准备:
选择一个中等大小的餐厅,将其分为两个区域。

为两个区域安装不同的照明方案:一个是暖色调的灯光(如暖黄、橙色),另一个是冷色调的灯光(如冷白、蓝光)。

在每个区域安装情感测量仪器,如心率监测器和面部识别软件,以监测顾客的情绪反应。

2. 实验过程:
在同一时间段内,随机邀请顾客进入两个不同的照明区域用餐。

记录每个区域顾客的情绪反应数据,包括心率、面部表情等。

收集顾客对餐厅照明和整体氛围的反馈。

3. 数据分析:
分析两个区域顾客的情绪反应数据,比较哪个照明方案更能引发积极的情绪反应。

对比顾客反馈,了解他们对不同光环境的感受和喜好。

4. 实验结论: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哪种光环境更能引发顾客的积极情绪反应。

将实验结果应用于餐厅的实际运营中,通过调整照明方案来优化顾客的用餐体验。

5. 后续研究:
进一步研究其他类型的照明方案,如使用不同颜色、亮度的灯光,或结合动态照明效果等。

将实验拓展到其他类型的场所,如零售店、办公室等,以验证光环境对人们情绪的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

通过这样的光环境营造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照明设计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受,从而为实际场所的照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光的分析
针对多层博物馆采光问题
博物馆建筑 为多层,常规的 设计只能使顶层 画廊获得自然光, 底下几层要依赖 人工照明。霍尔 设计的弯曲的墙 面使光线能穿透 带有半透明隔热 体的玻璃板,水 平光线被偏转后 沿建筑的中心部 分向下投射,到 达上部和下部的 所有层,这样一 来顶层和底层都 可享受到自然光
案例一——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
向经典致敬----沃斯堡现代美术馆,安藤忠雄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作为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典型作品,拥 有简洁的几何形式,与自然环境相融,选用的材料种类极少。五座长 长的平顶展馆仿佛漂浮在1.5英亩(约6070.2平方米)的水池上方,波 光粼粼。
总平面的分析:

主入口
总平面的分析:
屋顶采光
他用室外采光和室内采光互补 的方式满足整个美术馆的照明。
光线是美术馆设计的关键,尤其是散射与反射 的自然光线。悬臂式浇筑混凝土屋顶支撑着引 入自然光线的线性天窗和通风窗。五个Y形柱子 高达40英尺(约12.2米),支撑屋顶板,并且 成了美术馆的象征。
“将 玻璃当作墙 壁,就有了 实际存在的 屏障,它可 以作为一种 保护罩,与 外部分隔开, 但从视觉上 却没有内外 之别。还有 从水面反射 出的光线透 过玻璃照到 内部的墙上, 表明建筑的 边界似有还 无。”
Floor 1
二层平面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6
∙平面分析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立面分析
采用大玻璃窗的开 窗方式,使采光更 加良好。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在剖面 中,也有交错 的概念,一个 方形的空间和 一个梯形的空 间用长廊连接 起来。
∙光的分析

光污染案例分析

光污染案例分析

1、光照是否能构成环境污染侵权呢? 2、根据以前所学环境法理知识及案例分析, 列举“光污染”侵权的构成要件应该有那些?
受理后,历下区法院即对该案进行了审理。审 理中法院查实,被告华能大厦顶部的两个金属装饰 球确实存在反光现象。但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有关光 污染的规定,因此,华能大厦顶部金属装饰球的反 光现象是否达到光污染标准,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由于没有法律依据而无法定论,且原告不能证明其 病情加重及财产损失与反光现象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 偿经济及精神损失的要求,法院不予支持。
谢谢 观看
L/O/G/O
环境092班 鞠浩
3、 必须超过一定的限度——并不是只要有因人为活动而造成 光的侵入就会产生光污染侵权。作为环境污染的一种,只有 超过一定的限度方可构成光污染,也就是被侵入方负有一定 的容忍义务,轻微的光侵入并不构成光污染侵权。那么如何 来确定这一限度呢,立法中可以确定一定的判断标准,并赋 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予以判断。 4、 要有一定的损害事实——这种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包括直 接和间接的财产损害),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损害。因为 光的侵入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降低了生活的舒适度,给 人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损伤,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所 以光污染最关键的在于造成精神损害。 5、 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光污 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关联性,即光污染行为直接或间 接造成了损害事实。没有因果关系污染侵权,其构成要件与一 般的环境侵权相类似,应主要有以下几项:
1、 必须有因光的侵入而污染环境的行为——也就是说, 光的侵入使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温度的明显上升,影 响视觉等,从而降低了环境质量,改变了原先的生活 环境,影响了被侵入方的正常生活,降低了被侵入方 的生活舒适度,如前述案例中原告房屋内温度明显上 升等现象。 2、 必须是人为因素而造成光的侵入——造成光污染必 须是人为改变光的自然状态,如新建建筑物玻璃幕墙 反光以及设置各种灯饰等。这些情况下,光经过了人 的活动而改变了其原来的状态。若仅仅是天然的阳光 等,而且未经过人为的反射等活动来改变其自然状态, 则不存在光污染问题。

建筑照明设计

建筑照明设计
注重照明对人的舒适度和心理感受的影响,创造舒适、愉悦的光 照环境。
个性化照明定制
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照明方案和体验。
人文关怀与历史保护
在照明设计中注重对历史建筑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关怀,实现历史 与现代的融合。
06
案例分析
优秀建筑照明设计案例一
总结词
创新与实用性结合
详细描述
该案例中的建筑照明设计采用了先进的LED 技术,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能够创造出丰富 多样的光影效果。设计师巧妙地将功能性照 明与艺术性照明相结合,既满足了夜间行人 的安全需求,又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一道亮丽 的风景线。
建筑照明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3
CONTENTS
• 建筑照明设计概述 • 建筑照明设计的技术要点 • 建筑照明设计的艺术性 • 建筑照明设计的实际应用 • 建筑照明设计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
01
建筑照明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建筑照明设计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控 制建筑的照明系统,以达到特定的视 觉效果和环境氛围,同时满足功能和 审美需求的设计过程。
特点
建筑照明设计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 特点,需要考虑光环境、美学、心理 学多个方面,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 果。
建筑照明设计的重要性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建筑照明设计能够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 造舒适、宜人的光环境, 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
求。
提升建筑品质
建筑照明设计是建筑品质 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 升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艺术 价值,增强建筑的吸引力

节能环保
合理的建筑照明设计能够 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减 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

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

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

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一、本文概述《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一文旨在深入剖析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独特创造。

安藤忠雄作为当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独特的空间感和形式美闻名于世,而他对光环境的运用更是其建筑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解析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探讨他如何在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光线,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光环境,进而分析这种光环境对空间感和形式美的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安藤忠雄的建筑哲学和创作理念进行概述,揭示其建筑作品中光环境创造的思想基础。

接着,通过对具体建筑作品的案例分析,详细阐述安藤忠雄如何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和形式中巧妙地运用自然光和人工光,创造出独特的光环境。

这些案例将包括安藤忠雄的代表性作品,如“光之教堂”“水之教堂”等,以展现其在不同建筑类型中对光环境的灵活运用。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安藤忠雄的光环境创造手法对空间感和形式美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光环境的创造如何增强空间感,使建筑空间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分析光环境的创造如何提升形式美,使建筑作品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文章将对安藤忠雄的光环境创造手法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其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

文章还将探讨这种光环境创造手法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如何继续发展和创新,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二、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的光环境设计原则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设计原则。

他强调光的自然性。

他相信,光是自然的元素,其变化与流动为建筑赋予了生命。

因此,他倾向于使用自然光,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如大面积的窗户、天窗、光井等,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光环境。

安藤忠雄注重光的空间性。

他认为,光不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塑造空间的重要手段。

他通过光的投射、反射、折射等方式,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感,使得建筑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和立体。

建筑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分析

建筑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分析

建筑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是当代建筑领域的重要趋势,它打破了传统建筑设计中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将建筑的内外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背景介绍一文将介绍建筑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的发展背景、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为后续内容的探讨打下基础。

1.2 问题概述建筑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舒适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也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建筑的室内外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和不协调的现象,导致建筑整体环境的美感和实用性受到影响。

如何实现建筑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这不仅仅涉及到建筑外观与内部空间的统一性,更关乎建筑环境的功能性、舒适性、实用性等方面。

只有将建筑的室内外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空间的完美呈现,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

本文将着重探讨建筑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来深入剖析这一设计理念的实际运用,并对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为建筑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建筑设计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整合建筑内外环境资源,提高建筑的整体品质和可持续性。

通过深入研究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理念和方法,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创新方向,有助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研究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设计实践中,更是对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引。

建筑光环境案例分析及优化

建筑光环境案例分析及优化
展厅的光环境既要使陈列的文物清晰的呈现给观众和得到必要的保护,又能 给观众提供舒适的视看环境。所以在展览厅设计中要有适宜的照度,照度分布也 要合理,更要避免眩光。在 26 号展厅中,赫尔佐格充分利用自然光,又兼顾了 遮阳。
① 展览馆中的自然采光 关注自然采光,不仅是让身居其中的人们更多的与自然亲近,更是从能源、 健康等角度,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作为自然光,从建筑采光的 角度来说,虽然有其巨大的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未经过滤、遮挡、折射等处 理的自然 光,无论是 从视觉光源 的方面来 讲,还是从 热源方面来 讲,也有着 一定的缺点。 26 号展厅中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及格栅允许自然光线进入,但同时又可避免日 光的直射。明亮但不耀眼的光线是创造整个大厅空间品质的关键所在。建筑的屋 脊处和侧立面的上部有太面积的采光窗为室内提供自然照明。 ② 北向光线的利用 北向光线属于漫射光,且带有的太阳热量较少,因此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 被大量使用。其常用手法是通过反射作用,把北向光线均匀引入室内。在汉诺威 26 号展厅中,为了给高大展览空间提供质量的均匀照明,光线通过大面积北向 天窗上的百叶,折射到展馆室内屋顶上巨大“反射板”而引入更远的公共区域,
3、建筑遮阳 该建筑的次入口位于西向,故应考虑西晒及遮阳。利用百叶窗这种可调节式
遮阳,可以有效的柔和光线减少西晒。
防止西晒
中庭增加采光
百叶遮阳
减小开窗,避免西晒
从而使光线均匀分布。
同样的赫尔佐格在林茨的设计中心项目中,通过在屋顶上的一种塑料格栅, 将北面光线反射、折射进入室内,而将南侧直射光线过滤,这样就使展示区获得 高标准的采光,且不牺牲室内热舒适度,也不增加额外能耗。
③ 建筑遮阳 在汉诺威 26 号展厅中大量使
用了天然木材.在展厅屋顶的使 用面积共计 20 000 平方米。这不 仅太大降低了建筑造价.其材料 本身也体现了生态节能的特点。 木材作为格栅,既遮挡了阳光避 免了室内过热又不影响屋顶和侧 面的自然采光。而这种可调式的 遮阳装置除可以遮挡阳光还可以防止眩光、调节风量以及遮挡视线的作用。 ④ 人工照明 展览馆中照明既要能向观众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又要保护展品,尽量减少 光辐射对展品的损伤,展览馆中照明系统可根据展示中特点和展品的布置情况来 选择。如图,可看到汉诺威 26 号展厅的人工照明的分布,赫尔佐格采用了一般 照明方式筑系馆设计光环境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5 冰河博物馆
阳光经过顶部中间的凹槽通过光线扩散装置射在 两边的墙面上,显得柔和不刺眼。
同时,南侧的三角形咖啡区采用倾斜的玻璃不 仅让游客一边用餐一边欣赏美景,同时大量的自然 采光也使室内显得十分开阔通透.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6 光线良好的趣味空间
设计师:保罗·瓦洛特(后由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改造)
规模:长137米,宽97米 地理位置:柏林市中心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3 德国国会大厦
议会大厦的圆形穹顶对大厦的采光 照明和通风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它的核心是一个称之为“光线 雕刻家”的倒锥体光反射装置, 锥体上的反射板可以将水平光线 反射成柔和的漫射光,照亮整个议 会大厅。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白天绝 大部分时间都不需人工照明。 一个360°转动的舌形遮阳板装置 可根据一天内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 旋转,以遮挡过强的阳光照射和刺 眼的光线。
建筑与光环境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目录 Contents
(一).总结与建筑采光及日照相关的国家设计规范条款。(设计规范) (二).收集并分析5-8个通过设计手段改善建筑自然采光/日照的建筑实例。(案例分析) (三).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分析室内自然采光/日照不佳的建筑实例,并从设计角度提出改 进的意见和建议。(校园实例调研) (四).参考文献
5.1.3 建筑日照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有关规 定;
2. 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 标准;
3. 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 日照标准; 4 .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 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 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3.2.2办公建筑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3.2.3学校建筑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必须符合表3.2.3的规定: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
5.1.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 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居住空间是指卧室、 起居室(厅)。 5.1.2 获得日照要求的居住空间,其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关于住宅建筑日照 标准的规定。 7.1.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5 冰河博物馆
顶窗式设计,利用屋顶采光: 优点 1. 陈列室内照度均匀 2 .采光效率高 3 .采光口不影响陈列品的布置 缺点 1 .管理清洁不便 2 .需要设置光线扩散装置(反光板﹑挡光板)以避免阳光直射展品 3 .要提高墙面照度,避免产生炫光 建筑顶部中央下凹,凹槽两侧采用透明玻璃材质,针对建筑处于纬 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的地理位置,达到了较好的室内自然采光.
2.1 甘肃省省图书馆新馆
一方面减少西面空 间,防止西晒,并将 其设计为庭院和走道 等休闲和交通空间; 另一方面逐渐放大 中庭,增加的南向采 光面作为阅览空间。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2 美国太阳能研究所
建筑名称:美国太阳能研究所 建造地点:美国,科罗拉多 设计者:DeBartolo Pan ,Inc 太阳能研究所是美国国家能源 部的一个下属研究机构。坐落 在科罗拉多州的南桌山上海拔 较高的半沙漠地带。建筑面积 约1 394平方米,包括一系列 办公室、研究室、实验室等, 主要用来进行太阳能利用、光 合作用等方面的专业研究。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5.0.2.1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5.0.2-1 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 小时的标准;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 小时的标准。
(三).校园实例调研 Examples of Campus
3.3 西工大云天苑G座
问题总结: 1.云天苑宿舍楼G座内部走廊相对封闭, 无直接对外的窗口,光线很差,全天基本 要靠人工照明 改进设计策略: 1.适当在宿舍之间增加架空通透的空间,以 增加走廊内自然采光量 2.适当安装反光板或光导纤维等设备,将室 外入射光反射和引入到内廊,增加自然采光 量
设计时间:2013年4月
一、理念:一个人拿着一本书到有阳光 有绿色的地方去——这就是图书馆的起 源。 二、空间: 阳光、绿色——素雅的外表 皮下藏着丰富灵活的内部空间。 三、庭院:读者在阅览室看书,他们需 要单独的交流、休息、接电话等需求。 四、广场改造:为了打造全民参与、开 放的图书馆,我们建议最小工程量的改 造广场,增加图书馆与道路的联系,引 导道路和公园广场人流进入馆内。
夜幕降临时,这一过程会颠倒过 来。锥体上的反射板将大厅内的灯 光反射进玻璃穹顶,穹顶便成了一 座美丽的灯塔,也达到减少人工照 明的目的。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4 德国柏林GSW 总部
GSW 大楼办公楼平面进深最宽是11m,通过东西两边 离地60cm、水平连续的大玻璃采光,这给予了办公空 间特别好的日光照明,因为至少有一面采光可利用,而 同时减少了许多人工照明的需要。东面是可开启的夹有 百叶帘遮阳装置在中间的双层玻璃;西面全景玻璃幕墙 由3层组成:外层是单层玻璃幕墙系统;中间夹层在1m 进深的空间内安装上许多2.9m高×0.6m宽、1.5mm打 孔的铝制遮阳板,每层还有一层格栅铁网给安装及修理 用;里层同样是离地60cm的连续可开启的双层玻璃窗。 遮阳板会根据室内采光条件由中央遮阳自控系统整体调 节它的旋转角度,同时也可以因个人的舒适度局部控制。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3 德国国会大厦
名称:德国国会大厦(也称 “帝国大厦”) 建造年代:1884年 德国国会大厦其建筑风格集古典式、 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罗克式多种 于一身,是德国统一的象征。德国国 会大厦现在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 其屋顶的穹形圆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 览圣地。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6 光线良好的趣味空间
光透过层层穿透的玻璃,将分隔空间内的人物和景象, 在视觉可感中穿越瞬间、“同时展现”。其效果引发空 间的相融,此“融”是一种多重叠影,不仅在构建认知 过程中增加了一层和实物间的距离感(因为玻璃的存 在),也同时消除了距离所具有的隔间倾向(因为透明 性),得以生成时间重叠的感受。朦胧的轮廓正隐然建 立起距离间隔的存在,若虚若实,宛如幻境却在真实之 中。
(三).校园实例调研 Examples of Campus
3.2 西工大教学西楼B座
问题总结: 1.教学西楼B座多处走廊自然采光较差,光线较暗 2.教学楼内部厕所窗户开口面积较小,光线较暗,基本全靠设备照明
改进设计策略: 1.适当增加教学楼中庭及边厅的大小,增加自然采光量 2.适当安装反光板或光导纤维等设备,将室外入射光反射和引入到内廊, 增加自然采光量 3.在适当的位置增加教学楼内部厕所窗户的开口面积,增加自然采光量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2 美国太阳能研究所
退台式体型和窗户的设计扩大了日 光的入射深度,最大可以达到27.4m。 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工照明的能源 消耗。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2 美国太阳能研究所
光敏窗户可以根据阳光的强度上升或下降,而 且可以调整室内的光照强度。
“自然光给予空间特性,自然光给予建筑生命,因为 建筑是由光的环境照射而产生生命的。基于此,除非给 予它(建筑)生命(光),否则没有一个空间是真实 的。”——著名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 光以不同的方式穿过建筑的表皮,进入内部空间,在 被建筑改变的同时,也以自身独特的语言塑造了空间的 性格,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氛围。
(四).参考文献 References
(三).校园实例调研 Examples of Campus
3.1 西工大图书馆
问题总结: 1.图书馆内大空间阅览区光线比较暗 2.图书馆靠外玻璃幕墙采光较好,进深较大的空间基本全 靠人工照明
改进设计策略: 1.适当增加图书馆中庭的大小,增加自然采光量 2.图书馆内部适当安装反光板或光导纤维等设备,将室外 入射光反射和引入到室内,节省部分的能源
表5.0.2-1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注: ①建筑气候区划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第A.0.1 条的规定。 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离室内地坪0.9m 高的外墙位置。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
3.2.1居住建筑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7.1.3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天然采光。
7.1.5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的采光窗洞口的窗地面积比不应 低于1/7。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1 甘肃省省图书馆新馆
设计机构:殊舍建筑 地点:甘肃省兰州市 建筑面积:2.5万平米 基地东西 向短,南北 向特别长, 考虑建筑南 北朝向的同 时,阅览室 最大争取南 向采光是个 不可忽视的 问题。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5 冰河博物馆
博物馆名称:Glacier Museum 中文译名:冰河博物馆 建造时间:1989-1991 建筑师:斯维尔.费恩(Sverre Fehn) 建筑地点:Fjaerland , Norway 建筑功能:属于专门性自然博物館, 展出内容包括冰河的形 成、用途等自然科学知识 基地位置位于vagamo湖所形成的峡湾端点处,峡湾的两旁 紧挨着一层又一层险峻的高山。建筑处于绿野之上,群山环 绕, 颜色犹如远处的白雪,形状细长犹如一道峡湾,宁静平和, 毫不张扬地为来者诉说大自然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