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数据处理实例
Arcgis矢量数据处理案例

.Arcgis空间数据处理案例空间数据处理 (2)第1步裁剪要素 (2)第2步拼接图层 (4)第3步要素融合 (5)第4步图层合并 (7)第5步图层相交 (9)定义地图投影 (10)第6步定义地理坐标系统 (10)第7步投影变换,(地理坐标系->北京1954坐标系转换->西安80坐标系) (11)补充:图层相减,计算面积 (12)空间数据处理●数据:云南县界.shp; Clip.shp西双版纳森林覆盖.shp 西双版纳县界.shp●步骤:将所需要的数据下载后,解压到到 e:\gisdata,设定工作区:在ArcMap中执行菜单命令:<地理处理>-><环境>,在“环境设置”选项页里,点击“工作空间”按钮,在工作空间对话框中的常规设置选项中,设定“临时工作空间”为e:\gisdata第1步裁剪要素◆在ArcMap中,添数据GISDATA\云南县界.shp,添加数据GISDATA\Clip.shp (Clip 中有四个要素)◆激活Clip图层。
选中Clip图层中的一个要素,注意确保不要选中“云南县界”中的要素!点击打开ArcToolbox,指定输出要素类路径及名称,这里请命名为“云南县界_Clip11”指定输入类:云南县界指定剪切要素:Clip(必须是多边形要素)依次选中Clip主题中其它三个要素,重复以上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后将得到共四个图层(“云南县界_Clip11” , “云南县界_Clip12”,“云南县界_Clip21”,“云南县界_Clip22”)。
注:1.观察剪切后面积是否有变化;2.如果用split是否可以,如可以,需要怎么做?(用文本型字段进行split)第2步 拼接图层◆ 在ArcMap 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你在剪切要素操作中得到的 四个图层◆ 点击打开ArcToolbox在ArcToolbox 中执行“追加”命令(在数据管理工具——常规——追输出要素:设定为 云南县界_Clip1,加)输入要素:依次添加其它三个图层注:比较union和数据管理工具集下的append和合并两个命令之区别;Union:包括图形之间的运算,和属性追加;append:将一个图层添加到目标图层,不生成新的图层,append要注意合并方案参数;记录数加和,追加属性字段,但值不变;合并:与append同,但生成新的图层。
arcgis操作实例

arcgis操作实例(原创实用版)目录1.ArcGIS 简介2.ArcGIS 操作实例:地理处理和分析3.ArcGIS 操作实例:地图制作与可视化4.ArcGIS 操作实例:空间数据管理5.总结正文ArcGIS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广泛应用于地理数据处理、分析、地图制作和可视化等领域。
通过 ArcGIS,用户可以轻松地进行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处理和分析,以及制作出直观的地图。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操作实例来介绍 ArcGIS 的功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地理处理和分析的实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多个城市的人口数据表,我们可以利用 ArcGIS 的“叠加分析”工具来找出人口超过 100 万的城市。
具体操作如下:1.添加人口数据表到 ArcGIS 中,将其设为输入图层。
2.点击“空间分析工具箱”中的“叠加分析”工具,选择输入图层和人口数据表,设置好叠加分析的类型和输出路径。
3.执行操作后,我们就可以在 ArcGIS 中查看到人口超过 100 万的城市分布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地图制作与可视化的实例。
假设我们需要制作一张展示我国不同省份人口密度的地图,我们可以使用 ArcGIS 的“密度图”工具来实现。
具体操作如下:1.添加人口数据表到 ArcGIS 中,将其设为输入图层。
2.点击“地理处理工具箱”中的“密度图”工具,选择输入图层和人口字段,设置好输出路径和密度图的类型。
3.执行操作后,我们就可以在 ArcGIS 中查看到人口密度地图。
再来看一个空间数据管理的实例。
假设我们需要将一个地理数据集备份到另一个硬盘分区,我们可以使用 ArcGIS 的“备份地理数据集”工具来实现。
具体操作如下:1.在 ArcGIS 中打开需要备份的地理数据集。
2.点击“地理处理工具箱”中的“备份地理数据集”工具,选择输入地理数据集、输出路径和备份类型。
3.执行操作后,我们就可以在指定的硬盘分区中找到备份好的地理数据集。
gis时空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gis时空数据处理实验报告GIS(地理信息系统)时空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GIS软件对时空数据进行处理,提高对GIS中时空数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一步了解GIS在现实中的应用。
二、实验过程1. 获取数据本次实验中所使用的数据是美国疫情数据,可以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官方网站上获取。
2. 数据处理(1)数据预处理首先,使用GIS软件导入所下载的美国疫情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重、字段分析等操作。
(2)数据可视化使用GIS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可以使用符号、颜色等方式更直观地表现数据。
通过多种地图样式的选择,可以让不同的数据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提高数据展示的可视化效果。
(3)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网格化、空间缓冲区分析等处理,可以深入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4)数据输出通过GIS软件实现数据的输出,并输出到多种格式,如PDF、Excel、图像文件等,以便在其他场合下使用。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美国疫情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1. 疫情状况图通过对疫情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了一张疫情状况图,能够很直观地展示不同州的感染状况。
图中,颜色深浅代表该州的感染情况越严重。
3. 空间分析通过空间分析得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
通过空间叠加和空间缓冲区分析,得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GIS软件实现时空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式和可视化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数据展现效果。
同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数据保护的原则,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隐私性。
arcgis解决交通问题案例

arcgis解决交通问题案例ArcGIS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用于解决各种交通问题。
以下是一个详细具体的案例,说明如何使用ArcGIS 解决交通问题:案例:某城市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希望通过GIS技术来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步骤如下:1.数据收集:首先,收集相关的交通数据,包括道路网络图、交通流量数据、交通事故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或商业公司获取。
2.数据预处理: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坐标系统统一等。
这些工作可以使用ArcGIS的转换工具来完成。
3.建立GIS数据库: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导入到ArcGIS中,建立GIS数据库。
在数据库中,可以对数据进行组织、查询和分析。
4.交通网络分析:使用ArcGIS的交通网络分析工具,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建模和分析。
可以计算出不同路段的通行时间、流量等指标,以及分析交通瓶颈和拥堵区域。
5.路径规划:基于交通网络模型,可以进行路径规划分析。
例如,可以为出行者提供最优路径选择,或者为物流配送提供高效运输路线。
6.交通需求预测:结合历史数据和未来发展计划,使用ArcGIS的预测分析工具,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和趋势。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和政策。
7.可视化展示:使用ArcGIS的可视化功能,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
这有助于决策者直观地了解交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8.决策支持:基于分析结果和预测数据,为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提出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措施、制定交通规划和政策等。
通过以上步骤,ArcGIS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和方法,如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ArcGIS软件应用案例(二)---数据的后期处理

第11章数据准备融合要素创建图表剪切图层数据输出在做项目时,很多情况下是你并不拥有所需要的全部数据。
如果你在分析中你缺少一些数据,就往往无能为力。
但是有些情况,可能是你拥有太多的数据,你可能有很多过分详细的数据,或者大范围地区的数据(实际上在项目中并不需要这么多数据)。
你可以通过将图层中几个要素融和成一个要素的方法来实现数据的简化。
你也可以通过剪切的方法按照其他图层对指定图层进行切割。
你也可以通过对一个图层进行选择的从而使得对少量要素进行操作,并可以为这些少量的要素创建一个图层。
这个图层可以保存在地图文档中,也可以保存在磁盘中作为一个数据集。
11.1 融合要素融合是将输入图层中指定属性字段的属性值相同的要素进行合并,同时产生一个新的数据集。
比如,美国各州按照Sales region字段进行了融合。
除了几何属性和ID,新的数据集还有另外两个缺省属性:融合中使用的字段(Sales region)和在新的要素中融合了多少要素。
你也可以增加其他字段。
在Sales region区域。
在输出表中,这些值可以按各地区进行统计。
练习11a你现在为一个木材公司工作,公司计划采伐阿拉斯加东南部的Tongass国家森林。
这些森林根据它们的一些共性,比如类型,生长时间,可以被分成多个地区。
美国国家Forest Service将这些森林划分成大的地区租赁给公司。
但是限定一些地区不准采伐,比如动物保护区。
作者: 刘业森, liuyesen@王华斌, wanghuabin@作者: 刘业森, liuyesen@ 王华斌, wanghuabin@Forest Service 现在考虑租赁五个相邻的地区。
作为你们公司的GIS 分析员,你的工作是计算租赁地区森林的潜在价值。
你的分析将帮助公司确定在每一个地区的投标。
你现在有一个关于森林的多边形图层。
它的属性包括每一个地区的估价,以及租赁地区的归属。
在本练习中,你把这些地区融合成为五个租赁地区。
测绘技术中的GIS应用案例分析

测绘技术中的GIS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GIS以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数据处理能力,为各个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测绘技术中GIS的应用。
案例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而综合性强的工作,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多个方面。
GIS的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例如,在城市用地规划中,GIS可以依托空间数据库对土地资源、建筑物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为城市规划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同时,通过GIS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图层叠加、对比分析,为规划提供更加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撑。
案例二: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自然资源管理、农业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GIS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决策者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资源。
例如,在林业资源管理中,GIS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提供科学的森林经营和保护方案。
此外,通过GIS技术,还可以分析农业土壤养分分布情况、水资源分布情况等,为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案例三: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GIS的应用可以在环境保护领域提供强大的地理分析和决策支持。
例如,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对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并通过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的方式,评估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四:灾害管理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GIS 的应用在灾害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地质灾害管理中,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地质环境评估、隐患点分析和灾害风险预测等工作。
同时,GIS还可以与其他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对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和资源调配。
gis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GIS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实例1. GIS技术的基本原理•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GIS技术主要基于地理数据,通过将非空间数据与地理数据关联起来,使得数据可以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空间分析。
2. GIS技术的三要素•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GIS技术的基础,包括地理实体、属性和关系等。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软件是用来处理地理数据的工具,例如ArcGIS、QGIS等。
•地理信息系统人员:GIS人员是指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能够操作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的专业人员。
3. GIS技术的应用领域3.1 城市规划•GIS技术可以对城市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城市规划工作中,GIS可以用来评估土地可持续利用、交通规划、人口分布等方面的数据。
3.2 环境保护•GIS技术可以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帮助监测和评估环境变化。
•在环境保护领域,GIS可以用来监测气候变化、植被变化、水资源管理等。
3.3 农业管理•GIS技术可以用于农业管理,帮助农民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农田布局、灌溉管理等。
•农业管理中,GIS可以用来分析土壤质量、农作物种植分布等数据。
3.4 电力网络管理•GIS技术可以用于电力网络管理,帮助电力公司进行线路规划、设备管理、故障分析等。
•电力网络管理中,GIS可以用来分析网络拓扑、优化供电方案等。
4. GIS技术应用实例4.1 城市交通规划•使用GIS技术,可以对道路网络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通过收集原始数据,包括道路长度、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等,可以建立交通模型,并预测交通状况。
4.2 疾病传播分析•GIS技术可以在疾病传播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患者的位置、人口密度等因素,可以预测疾病的传播路径。
•这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前调配资源,减少疫情造成的影响。
gis应用案例

gis应用案例GIS应用案例。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地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展示等功能的信息系统,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GIS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首先,GIS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案例。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GIS可以通过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帮助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特征,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例如,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城市的交通、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空间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其次,GIS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案例。
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GIS技术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强大的支持。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帮助环境保护部门科学合理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另外,GIS还可以对环境污染源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GIS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案例。
灾害事件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GIS技术可以帮助应急管理部门更好地应对各种灾害事件。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人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另外,GIS还可以对灾后救援和重建提供支持,帮助应急管理部门更好地组织救援行动和恢复重建工作。
最后,GIS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案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GIS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大的支持。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农田的土壤、水文、气候等资源进行分析,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计划和农业生产方案。
另外,GIS还可以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进行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和农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相信GIS技术在未来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GIS数据采集实例第一章AutoCAD作图流程1.1 数据整理1.根据镇(区)界线图、村民委员会总图找出各村民小组所对应的图幅号。
2.填表纪录各村民小组所对应的图幅号,并画出该村明小组的图幅号简图。
1.2 图幅拼接1.运行AutoCAD,打开一个图(如:160-014)文件;2.下拉菜单中Insert/Block命令调入该村民小组所对应图幅文件(如:160-015);文件插入位置insertion point为✐Specify On-screen其中x,y,z为0,0,0,比例尺Scale为✐Specify On-screen其中x为1,旋转rotation为✐Specify On-screen其中角度angel为0;✆explode(分解)。
注:如出现Block insert failed错误提示,则单独打开此文件,用Modify/Explode命令分解所有目标,以另一临时文件名存储,在插入时改为插入这一临时文件;注意:这时原图中的Polyline 都被分解变为Line。
3.用下拉菜单中Modify/Explode命令解散(分解)块;4.用下拉菜单中File/Save as命令存储图形,文件名与村民小组编号相同,文件格式为DWG或DXF。
一、图形文件的储存请建立统一的文件目录形式,建立个人目录D:\个人目录名(个人姓名)\图号目录名\cad,并储存为图号.dxf和图号.dwg两种数据结构形式。
其中.dwg 格式包含所有层信息,而.dxf格式只包含nh层信息。
例如:d:\王立\140303\cad\140303.dxfd:\王立\140303\cad\140303.dwg二、数字化1、定义数字化层,以存放数字化图形。
层名及层颜色、线型定义如表一:理更加精确和方便,添加新层用下拉菜单中的Format→Layer→New,接下来填层名nh和颜色red 。
2、如果要在nh层中绘图,应把nh层设为当前层。
3、用下拉菜单中Draw/Polyline命令画多边形,可通过设置捕捉和不捕捉来绘图。
4、对象捕捉设置,用键盘Shift键+鼠标右键可弹出菜单,选Osnap Settings→再选其中的Endpoint,Center,Node,Intersection,Apparent intersection项,然后将Snap and Grid中捕捉间隔Snap X(Y) spacing调为0.3。
在具体操作捕捉和不捕捉时,可用鼠标点击窗体最下一行的OSNAP键进行切换。
5、绘制一个规则的闭合多边形,画线时,对于与底图图形一致的节点,必须采用对象捕捉功能,应捕捉该线段的准确节点,并在连接最后一点时,必须用close命令使多边形闭合,如图一图1(作图最重要原则是精度,指的是新作的图层应该与原图层保持一致。
)6、绘制一个弧段时,操作同上,画线时必须尊重原图,不得在多边形中增加额外的结点或拐点和遗漏结点或拐点。
另外当绘制围墙外边缘时以外边线为准。
7、如其描绘的形状与原图一致,则可用鼠标把它全部选中,再用鼠标选nh层,这样就可以把原图层上的信息复制到nh层上。
当原图上某住宅图形不为Polyline(多边形)时,可用Modify/Polyline命令将其改为Polyline,并用Join合并各线段。
8、如其描绘的形状与原图不一致和原图上没有新增加的宅地的现象,根据描绘的图形与原图图形的相邻关系,用下拉菜单中Draw/Polyline命令画线。
五、检查和保存1、必须仔细检查自己所做的图,需要逐个检查数字化后的图形位置是否正确,然后关闭(不显示)除nh层以外各层,检查图层的数量是否缺,是否为Polyline,是否闭合等。
2、检查正确后,显示所有层。
用下拉菜单File/Save as命令保存为图号B.dwg格式文件和图号B.dxf格式文件。
注:图号B.dxf格式文件在背景层转换时使用,保存类型选AutoCAD R12/LT2 DXF格式保存。
3、锁住nh层,显示并解开所有层,用format-layer把所以层打开右下脚有四个选项全部选空(不打勾)。
用Erase(参数为All)命令删除nh以外的所有目标。
用下拉菜单File/Save as命令存保存为图号.dxf格式文件。
注:图号.dxf格式文件在nh层转换时使用,保存类型选AutoCAD R12/LT2DXF格式保存。
第二章ARC/INFO作图流程一、将AutoCAD的DXF格式转换成ARC/INFO的Coverage格式首先:建立个人目录D:\个人目录名(个人姓名)\图号目录名\c ov(一)nh层转换:1、进入ARC/INFO的arc模块,设置工作区arc:w d:\nanhai↙2、运行aml程序arc:&r d:\nanhai\nhdb\amls\nhdb.aml↙3、出现界面后,用下拉菜单中的数据准备———数据转入———DXF ,设置输入文件名取DXF路径名,设置输出COVERAGE名,取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名\c ov\图号(如:140203)为ARC/INFO的Coverage文件名(注:140203为ARC/INFO的coverage文件格式以目录的形式出现,其中还包含许多如.pat .aat .bnd等文件组成),保存形式为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cov\图号(如:140203)注:第二次打开图在下拉菜单中的参数设置———按鼠标右键可选择需要编辑的图层)4、保存并退出:用下拉菜单中的数据编辑→保存编辑→clean→存盘;用下拉菜单中的退出。
(二)背景层转换:进入ARC/INFO的arc模块,用命令arc:dxfarc 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名\c ad\图号B.dxf 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名\c ov\图号B↙屏幕提示:Enter layer names and options <type END or $rest when don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ter the 1st layer and options:0↙(注意:此处填AutoCAD中需要用做背景的图层名)Enter the 2nd layer and options:L↙Enter the 3rd layer and options:4↙Enter the 4th layer and options:B↙……Enter the n th layer and options:end↙Do you wish to use the above layers and options <Y/N>?y↙注:背景层不必建立拓扑关系。
二、编辑及查错改错方法一:1、arc:arcedit↙进入AECEDIT2、arcedit:disp 9999↙设置显示模式3、arcedit:edit 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cov\图号↙打开编辑图4、arcedit:drawe arc lab node errors;draw↙设置编辑图环境5、arcedit:backcoverage 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cov\图号B 2↙打开背景图,且为红色6、arcedit:backenvironment arc;draw↙设置背景图环境;画图7、arcedit:ef node;nodecolor dangle 2;draw↙设置悬挂结点(dangle)为红色8、如果发现有红色 的地方,是有错处必需纠正,有两种错误情况:a.弧段过长出头。
放大到适当位置,键入命令arcedit:ef arc;sel box;delete↙b.弧段过短,没有接合。
放大到适当位置,键入命令arcedit:ef arc;ed;sel;split↙arcedit:ef node;ed;nodesnap closest *;move↙选中悬挂结点,按键盘4键,再选中另一悬挂结点,完成结点移动后,按9键退出9、删除多余线段arc和标识点label:a.删除多余线段arc,键入命令ef arc;sel;delete↙b. 删除多余标识点label, 键入命令ef label;sel;delete↙10、图中漏了的地块,必需添加:a.添加线段arc,键入命令ef arc;add↙开始点和结束点按键盘2,中间点按1(或鼠标左键)b.添加标识点label, 键入命令ef label;add↙按键盘1(或鼠标左键)11、nh层有一些地块和在背景层上的地块不吻合a.如果是移动中间点,则选择线段,选择线段中间点,移动中间点,键入命令:arcedit:ef arc;ed;sel;v move↙b.如果线段中间点不足,导致弧段和背景层上的地块不吻合,可增加中间点,键入命令:arcedit:ef arc;ed;sel;v add;v move↙c.移动结点(node)键入命令:arcedit:ef node;ed;nodesnap closest *;move↙12、删除所有伪结点,键入命令arcedit:ef arc;sel all;unsplit none方法二:1、进入ARC/INFO的arc模块,设置工作区arc:w d:\nanhai↙2、运行aml程序arc:&r d:\nanhai\nhdb\amls\nhdb.aml↙3、打开Coverage,进入南海基础数据录入系统中的参数设置→设置编辑图→用右键点击设置当前编辑图→Directory中选择你的Coverage路径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cov\图号4、打开背景图环境→Add back中选择你的背景图路径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cov\图号B→进入南海基础数据录入系统中的参数设置→设置编辑图→用右键点击设置当前编辑图→Directory中选择你的Coverage路径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cov\图号5、在命令行窗口中键入命令 drawe all;draw↙。
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数据编辑→查错改错→显示node错误→ BOTH6、以下步骤同方法二中8~12。
注:村界线需单独分一层,键入:arcedit:ef arc;sel many↙选择村界线arcedit:put d:\个人目录名\图号目录\cov\cj三、建立拓扑关系和保存1、当改错后或加入新的线段arc后,必需用clean和build建立拓扑关系。
2、当加入新lable后,必需用build建立拓扑关系。
3、保存时还最好把每一步做一个备份(特别是clean前后)因为arc/info建立拓扑关系后是不可逆的。
4、方法一 arcedit:clean↙arcedit:build↙arcedit:save↙5、方法二进入南海基础数据录入系统中的数据编辑→保存编辑→cleanbuild保存四、属性输入方法一:1、打开图形(同二中的方法一:1-6)2、arcedit:ef label↙设置为编辑标识点状态3、arcedit:additem th 6 6 c↙(添加用户标识码)arcedit:additem dkbh 4 4 c↙arcedit:additem dlh 2 2 c↙注:需输入三个值:TH(图号);DKBH(地块编号,即每个图块的代号,是唯一的值,若图中有重复的地块号,如0012,应将其中一个用重复号C 表示,如C012);DLH(不同颜色绘制的地块,其代码表见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