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尿毒症怎么治疗,治疗偏方效果好

尿毒症怎么治疗,治疗偏方效果好
尿毒症是我们的肾脏丧失功能以后出现的一系列的综合征,此病危害极大,应该及时采取保守治疗,此外一些偏方治疗效果也不错,例如中药内服,穴位敷贴等。
★第一:中药内服
尿毒症的病程非常的长,并且病机错综复杂,想要治好这种疾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想要治尿毒症,中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般可以选择具有温肾泻浊、化瘀等等功效的药物,常见的就有车前子、丹参、大黄、黄连、当归、虫草、黄芪、
红花等等。
这些药物都是具有扶正固本、驱邪、化瘀等等的功效。
能够有效的增加我们肾脏之中血液的流量,降低尿毒氮,以及纠正酸中毒等等作用。
能够岷县的改善临床症状,对于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以及免疫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加快有毒物质的排泄,避免肾小球受到进一步的损害,是一种非常有效治尿毒症的方法。
★第二:穴位敷贴
将甘遂、薏米仁、益母草、丹参、生大黄等等进行加工,然后研磨成为粉末混合在一起,用香油浸泡,放入砂锅种种熬煮成为膏状。
然后贴在肾俞穴、关元穴等位置,这样药物能够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刺激到穴位,然后通过皮肤之下的经络直接作用在肾脏方面,最终达到温肾、疏通经络、排毒等等的作用。
★第三:重要灌肠
这种治尿毒症的方法应该是那些具有一定的结肠透析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的清除体内的氮质,然后用口服药液作为补充。
这对于那些不能够口服药液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适合的。
一般选择的中药是附子、土茯苓、蒲公英、大黄等等,这些中药能够有效的泄浊,也就是将体内的毒素从肠道之中排泄踹,有效的一直
蛋白的分解,对于增加肠道蠕动,防止肠道之中的毒素被身体吸收,促进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议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好处

小议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好处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发展到较重程度的一个阶段,它可由多种原因、多个病种引起,如急、慢性肾炎、尿路梗阻、糖尿病性肾病、药源性肾损害、肝炎相关性肾病等。
当肾功能由氮质血症期(肌酐177以上、小于442)进入肾功能衰竭期(肌酐大于442、小于707),如果继续得不到有效治疗,肌酐进一步增高,则将进入到尿毒症期。
此时肾小球的功能已有80%-90%被损害,肾脏处于极为脆弱的境地。
鉴于西药的毒副作用,不宜再对这一期的肾病进行治疗,所以中药是最好、也是唯一可行的疗法。
回顾笔者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肯定地说尿毒症是可以治愈的,只是疗程相对要长些,而且病愈后的生活调摄也特别重要。
本文仅就慢性肾炎及慢性肾炎所引发尿毒症的治疗作一阐述,希望医界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化浊祛瘀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一环慢性肾炎、尿毒症是慢性病中较为典型的、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发展的一组病症。
因病势缠绵,气血失其条达,再加上旷日持久的激素治疗、甚至是反复的误治,致使气血瘀阻、湿毒内结,邪实的一面较为突出。
具体表现为面色晦暗、唇舌衬紫、舌苔秽浊厚腻,甚至于口气腥臊逼人、全身皮肤瘙痒。
小便不利,但其色多澄清,或虽黄而气味很淡(湿毒羁留不出)。
脉象多为沉涩,或沉弱中寓有滑象。
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角度分析,此证非但不能补益,即是平补平泻也嫌不妥。
当此时也,必以化瘀去浊为先,裨使脉络瘀阻得除,气血畅通,湿毒痰浊得以排出,方可挽大厦于将倾。
笔者体会,有此证而用此药者,大多在三个月之内肌酐即可降至700以下。
化浊去瘀法以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西红花为主方(肾功一号),据证化裁,不可拘执。
如果没有气血瘀阻、湿毒内结征象者,则此法绝不可用。
据笔者经验,在尿毒症的不同阶段出现血瘀湿阻者约占八成。
换句话说,化浊祛瘀法虽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每个尿毒症患者都适于使用这一治法。
二、调补心脾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保障慢性肾炎患者在尿检上大多有尿蛋白、尿潜血、管型等,即便是到了尿毒症阶段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
中医治尿毒症成功的案例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案例属于医疗领域的具体个案,因此具体的案例会因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尿毒症成功的案例:
案例一:患者女性,年龄60岁,患有慢性肾衰竭导致的尿毒症。
采用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汤剂、针灸和中药膏药外敷等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尿毒症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二:患者男性,年龄45岁,患有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
采用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汤剂、中药膏药外敷以及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恢复,尿毒症症状减轻,血尿素氮和肌酐等指标也有所改善。
这些案例仅供参考,并不能用于一般化的结论。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配合等。
因此,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患有尿毒症,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尿毒症中医治疗七点

尿毒症中医治疗七点: 人们一提到尿毒症,就会联想到血液透析及肾移植。
但其价格昂贵,大多数病人难以承受,目前在我国尚不能广泛推广。
而中医治疗尿毒症已有几千年历史,并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已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
下面介绍七种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一、中药内服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锅里熬至膏状。
贴于肾俞及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并刺激穴位,经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
本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优点是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发生胃肠道反应。
三、中药灌肠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
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四、脐疗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
敷脐疗法就是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脐与诸经相通,能使经气循环并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药物以循环直趋病所,从而驱除病邪,促进机体康复。
本法是将大黄、附子、细辛、黄芪、益母草、车前子制成丸剂,敷于脐部,使药物经脐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滋补脾肾、降浊排毒、消肿利水的治疗作用。
三种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说起尿毒症大家都知道其治疗方法就是采取血液的透析和肾移植。但是由于其治疗价格的昂贵,是大多数的尿毒症患者难以承受的。在这里我们为您具体介绍一下三种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内容,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专家为您讲解的有关三种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一、中药内服
因为尿毒症的病程很长、而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治疗尿毒症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而这些药物却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的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的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
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在沙锅里熬至膏状。贴于肾俞及其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的渗入并刺激穴位,经过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
三、中药灌肠
这种治疗尿毒症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它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做出的补充。尤其是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一般是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的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的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
以上就是我们的还价具体为您介带来更多的帮助。祝您早日康复,早日远离疾病的困扰。
/ndz/zlfa/97491.html
杜淑云:中医治疗尿毒症的8个问题

中医药治疗尿毒症的体会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最严重阶段,它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的潴留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
常见指标为肾小球滤过率小于25ml/min,血尿素氮大于21.4mmol/L,血肌酐大于442μmol/L。
临床症状表现相当复杂,面色暗滞,口气秽浊,浮肿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闭阻,皮肤发痒,出血神昏等。
中医一般将其归入“关格”范围,本病治疗中往往因阴阳错杂,虚实混淆,处理相当棘手。
东城中医肾病专家杜淑云就临床心得,谈谈中医药治疗尿毒症体会。
一、从中医辨证认识分析神疲乏力症状精神萎靡不振和疲乏无力是尿毒症的神经系统表现。
一般多认为久病属虚,况尿毒症是肾脏功能的严重衰竭,于是一味温壮滋补以冀取效。
40 年来杜淑云主任个人体会,在临床上滥用温补,病人反而出现神疲乏力加重。
甚可见心烦急躁,多梦溲赤,牙龈出血,舌绛瘦红,脉弦细滑数。
其根源多在于忽视了中医的脉、舌、色、症的四诊合参。
应当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
神疲乏力,周身沉重,但切脉浮中取濡软,沉按则弦细滑数。
弦细为血脉,弦者为郁,细为阴伤,数为热象,滑主痰湿阻滞,合而言之,乃湿阻气分,血分郁热之征。
有些患者之脉浮中取虚弱乏力,但沉取滑数。
单从虚弱乏力分析,似属气分不足,但滑数之脉,为痰湿蕴郁于里,如此看来,此虚弱之脉是热闭之象,当为湿阻气分。
观其舌质偏红,苔滑润腻,此属阳气虚弱,湿阻气机,热郁于内。
若专投温补,岂不是助阳增其郁热,滋腻徒加湿阻乎?所以细心地分析脉象,才能进一步认识热郁湿阻的病机,才能准确地掌握病机所在。
二、从皮肤奇痒表现分析阴伤脱水,皮肤失去光泽,干燥,脱屑。
尿素从汗腺排出后,凝成白色结晶,称为尿素霜,它刺激皮肤引起尿毒症性皮炎,患者自觉奇痒难忍而搔抓,皮肤破后多继发感染。
舌苔多滑润腻,舌质红绛,或舌边尖红起刺。
舌苔多主气机功能方面疾病,舌质主疾病的本质。
苔滑腻,湿阻气分无疑;质红绛,血分有热可定。
中医治疗尿毒症案例

中医治疗尿毒症案例
尿毒症是指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此时肾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水分,导致体内毒素和液体潴留。
中医可以作为尿毒症的辅助治疗方法,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效果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案例:
患者男性,56 岁,被诊断为尿毒症,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西医治疗,但病情仍在逐渐恶化。
患者出现了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肿等症状。
中医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望闻问切,发现患者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
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诊断为脾肾两虚,痰湿内阻。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汤剂、艾灸和饮食调理。
中药汤剂以健脾益肾、化痰祛湿为主要原则,选用了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等方剂;艾灸则选取了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以温阳散寒、健脾益肾;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温热、易消化的食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肿减轻,食欲增加,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尿毒症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西医的透析或肾移植等主要治疗方法。
治愈尿毒症的中医辨证疗法

治愈尿毒症的中医辨证疗法发布时间:2022-03-02T05:26:57.00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第1期作者:徐良* 王国权刘力铭莫挺文徐晖** [导读] 广东九平中医科技院的专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成功治愈了肾萎缩、肾衰竭的尿毒症患者徐良* 王国权刘力铭莫挺文徐晖**广东九平中医科技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广东九平中医科技院的专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成功治愈了肾萎缩、肾衰竭的尿毒症患者,打破了长期以来社会与医学界普遍认为尿毒症不可治愈的传说。
【关键词】尿毒症;中医:辨证疗法:治愈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to Cure UremiaXu Liang* Wang Guoquan Liu Liming Mo Tingwen Xu Hui**Guangdong Jiup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Abstract】 Experts from Guangdong Jiup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ve successfully cured uremic patients with renal atrophy and renal failure using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reaking the long-held legend that uremia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be incurable in the society and medical circles.【Keywords】 Uremi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ure尿毒症因肾功能损害后人体不能通过肾产生的尿液、将新陈代谢废物或过多水分排除出体外出现的毒害,从而引发肾功能严重衰竭而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尿毒症饮食注意事项保守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可以采用保守疗法以延缓病情进展。
(1)饮食治疗。
低蛋白饮食,避免含氮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蓄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低磷饮食,可使残存肾单位内钙的沉积减轻。
供给足够热量,以减少蛋白质分解,有利于减轻氮质血症,"一般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40%,脂肪应占30%~40%. (2)治疗高血压,有效控制高血压,可延缓病情的恶化速度,常用药物如下: a.利尿剂;b.钙离子拮抗剂;c.β受体阻断剂;d.a受体阻断剂;e.ACEI、ARB等(3)应用钙离子拈抗剂,如心痛定等。
(4)口服氧化淀粉,尿毒清,肾衰宁,海昆肾喜胶囊等吸附剂,使血尿素氮下降。
(5)口服钙剂和维生素口治疗肾性骨病。
(6)增加铁剂和叶酸的摄入有利改善肾性贫血,必要时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编辑本段尿毒症中医治疗价值尿毒症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外,还有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中药对尿毒症的治疗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整体调理提高体质,增强防病抗病能力二、保护残余肾功能三、促进毒素的充分排泄四、减轻西药及透析治疗的副作用中医治疗尿毒症有自己的优势,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这种方法,虽然尿毒症现在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只要能够缓解病情的发展,患者就不要放弃。
中医降浊还原法治疗尿毒症[2] ●肾的"原"、"浊"辩证肾左右各一,命门附焉,内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其经脉络膀胱,与膀胱互为表里。
肾主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为生命活动之根,故称为先天之本。
肾主五液以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
肾主骨,生髓,以使骨坚齿固,脑充发荣,精力充沛。
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亦至为密切,肾主纳气,气根于肾而归于肺,故有助于肺之吸气和肃降;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下交于肾,水火既济,则阴阳平衡;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有赖于肾阳之温噀,而肾气之充沛,又需脾胃之补养,肝肾同居下焦,肝木需赖肾水之濡养,肾经充足,则肝亦得滋养。
膀胱主蓄津液,化气行水,但膀胱之气化,则需肾气之蒸腾。
此为中医所谈肾之原。
●降浊还原疗法的机理阎光昌主任认为:湿、热(寒)、毒、淤的阻滞和脏腑功能虚损导致肾浊,邪毒的阻滞以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为主要表现,虚损以脾虚肾损为主。
脾虚肾损是本,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尿素氮是标。
邪聚正散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邪盛是导致肾衰加重的直接原因,故因以祛邪为基本治疗法则,从免疫学角度上讲是促进滞留于肾小球上的免疫复合物的排出,增强肾脏的封藏功能,达到自然修复,排出毒素(肌酐、尿素氮)的同时,尿中蛋白、潜血,管型等逐步消失。
它们之间又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因此,降浊解毒、健脾益肾是整个病程的治疗原则。
降浊还原疗法是从肾病、尿毒症的病因病机出发,采用标本兼顾、辩证综合施治的思路,改进了中医药届采用活血化瘀、养阴益气等单一疗法。
纠正了西医届治标不治
本的透析疗法。
方中不采用中医临床习用的木通、大黄、半夏等有损气血之药,做到方剂辩证,方证对应,较之认为慢性肾衰是肾阳虚,并力主温阳的治则;较之以西医届透析疗法,均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一、中药内服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锅里熬至膏状。
贴于肾俞及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并刺激穴位,经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
本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优点是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发生胃肠道反应。
三、中药灌肠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
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四、脐疗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最后
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
敷脐疗法就是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脐和诸经相通,能使经气循环并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药物以循环直趋病所,从而驱除病邪,促进机体康复。
本法是将大黄、附子、细辛、黄芪、益母草、车前子制成丸剂,敷于脐部,使药物经脐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滋补脾肾、降浊排毒、消肿利水的治疗作用。
五、药浴一般多选用易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药物。
如麻黄、桂枝、羌活、丹参、红花、川芎、防风、细辛等,它借助药浴水的温热效应,将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体表,由于体表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使毒物随汗液排泄增多,故可使已经受损伤的肾脏有机会自行恢复,尿量增多,水肿消退,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目前研究表明,麻黄能改善肾血流量,红花能改善循环功能,而起到利尿作用。
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排出,水肿消退,尿素氮、肌酐得以排出体外,不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还能迅速改善高血钾症状带来的危险,起到皮肤透析的作用。
六、药带用大黄、丹参、黄芪、生附子、川芎等中药加工后,装入腰带样的布袋中,缠于腰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发病部位,可使经络通畅,降邪去毒,泻肺利水,保护肾气,活血养血,化湿解毒,降低血中尿素氮、肌酐。
本疗法一般日夜缠缚,如影响睡眠,可在睡时取下。
此疗法流传许久,具有操作简便、无副反应等优点。
七、食疗尿毒症期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能产生许多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采用低蛋白饮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蛋白质每日不宜超过每公斤体重0.5克,
多选用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少量瘦肉等。
多吃薯类,少吃含植物蛋白高的米饭、面食。
不宜食黄豆及其制品,这样可减少尿素氮、肌酐的产生,减轻肾功能负担,缓解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尿量减少时不宜食用含钾较高的食物,如海带、蘑菇、扁豆、香蕉、橘子、菠菜等。
这是因为尿量减少体内钾离子不易排出体外,使血钾增高,当血钾增高时可造成心脏骤停,同时少吃高磷食物,多吃含钙、铁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脱钙,改善贫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