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与整改措施

合集下载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

GSM+LTE1.8-CDMA=WCDMA上行,如图2所示。

合路器输出端口接负载后,干扰消除,说明合路器符合要求,如图3所示。

第一级耦合器接负载后干扰信号依然存在,说明耦合器存在故障,需更换,如图4所示。

天馈线支路上干扰排查步骤可重复上面步骤,通过对比测试图可判断支路上器件或接头是否存在干扰。

定位故障节点后,通过更换相关器件或规划馈线接头的施工工艺解决干扰问题。

图1 解决多系统互调干扰的关键点
图3 测试图2(合路器输出端口接负载)图2 测试图1(断开WCDMA信源接入频谱仪)
图4 测试图3(第一级耦合器接负载)
5 小结
互调干扰是多系统合路室内分布系统的常见干扰,解决互调干扰问题,将对室分共建共享起到很大的推进作。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 干扰现状、缘由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干扰原理及分类依据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l 系统内干扰: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不能使用一样频率资源 (多用户 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一样的频率资源。

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一样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内干扰。

l 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

世上没有完善的无线电放射机和接收机。

科学理论说明抱负滤波器是不行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率内。

因此,放射机在指定信道放射的同时将泄漏局部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

主要的干扰具体分类如以以下图所示:系统内干扰原理lGPS 失锁干扰:GPS 失锁、星卡故障、GPS 天线故障等缘由导致时钟不同步的A 基站放射信号干扰到了B 基站的上行接收。

l 超远同频干扰:远距离的站点信号经过传播,DwPTS 与被干扰站的UpPTS 对齐,导致干扰站的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 l 帧失步干扰:帧偏置配置不当、子帧配比不全都等缘由会导致基站间的上下行帧对不齐,导致SiteA 的下行干扰到了SiteB 的上行,形成帧失步干扰。

l 重叠掩盖干扰:A小区和B 小区存在重叠区域(同频邻区必定会存在确定的切换区域),由于两个小区之间的信号不是全都的,不正交,会形成干扰。

l 硬件故障干扰:设备故障是指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本身性能下降等造成干扰包括:RRU 故障,RRU 接收链路电路工作特别,产生干扰;天馈系统故障,包括天线通道故障,天线通道RSSI 接收特别等,天馈避雷器老化,质量问题,产生互调信号落入工作带宽内。

系统间干扰原理l 杂散干扰:由于放射机中产生辐射信号重量落入受害系统接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l 互调/谐波干扰:不同频率的放射信号形成互调/谐波产物。

LTE多频段多制式干扰共存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V2

LTE多频段多制式干扰共存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V2

干扰共存原理-终端与终端间干扰
干扰
系统A上行 系统A下行 系统B上行 系统B下行
干扰 干扰
系统A上行 系统A下行 系统B上下行
FDD系统 间干扰
干扰
系统C上行 系统C下行
FDD与TDD
系统间干扰
干扰
系统A上下行 系统B上下行
TDD系统间
干扰
干扰
从上图看出,终端间干扰,与基站间干扰方向相反,即系统A基站存在干扰系统B基站的风险,则系统B终端存在干扰系
干扰共存基础-邻道干扰
系统 A
系统B
干 扰 风 险极小
A基站 收 B基站 收 干扰风险 极小 A终端 发 B终端 发 A 基 站 发 B基站 发
基 站 侧 终 端 侧
干扰
干扰
A终端 收
B终端收
网络A
网络B
系统B终端, 弱信号,强 干扰
系统A终 端
B 终端干 扰A基站
A 终端干 扰B基站
A 基站干 B 基站干 扰B终端 扰A终端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9
干扰共存原理-阻塞干扰
干扰信号
有用信号
天线接收处, 接收到强干 扰信号
接收滤波器
底噪放大器
带内外信号同时放大, 在带外信号功率很强 时,放大器有增益压 缩,从而影响灵敏度。
接收滤波器对带外信 号抑制,带内信号不 抑制。
GSM900M
GSM1800M
GSM 900
GSM 1800 UMTS 2.1G
中国联通
1735-1755 MHz 1940-1955 MHz
1975-1980 MHz 2165-2170 MHz Femto UMTS 从上表看出,中国电信2.1G 的基站发射频段与其他所有系统的基站接收频段间隔都在 80MHz以上,对其他系统基站接收干扰风 险极小;而中国电信2.1G的基站接收频段与中国移动TD-SCDMA F频段间隔只有5MHz,存在TD-SCDMA F频段干扰LTE2.1G的风险。

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与整改措施

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与整改措施

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与整改措施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2014年06月目次1干扰问题现象 (3)2干扰站点比例 (3)3 干扰问题原因 (3)3.1互调干扰分析 (3)3.2互调干扰的影响因素 (6)3.3功率容量影响分析 (7)4建议整改措施 (9)4.1整改目标 (9)4.2整改方案 (9)4.3其他工作要求 (9)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与整改措施目前,广东联通1800MHz FDD-LTE室分建设方案大多为合路至原室分系统,开通后出现了WCDMA室分底噪异常抬升的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现网3G用户。

为解决此类问题,广东联通网络建设部特制定《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与整改措施》用于指导LTE室分工程建设。

1干扰问题现象LTE室分合路至原系统激活之后,WCDMA室分RTWP有1-5dB的抬升;LTE模拟下行加载100%后,部分WCDMA室分RTWP有15-20dB的明显抬升。

干扰现象如下图所示: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示意图1(D/W/L合路)2干扰站点比例前期专项研究工作主要在广州开展,广州FDD规模为560站,其中合路站点共374站,占比66.8%。

目前已开通LTE室分168个,其中方案为合路站点111个;存在干扰站点15个,占比13.5%。

广分LTE站点互调干扰处理进度0512.xlsx3 干扰问题原因3.1互调干扰分析无源互调是射频信号路径中两个或多个射频信号因各种无源器件 (例如天线、电缆或连接器) 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混频干扰信号。

在大功率、多信道系统中,铁磁材料、异种金属焊接点、金属氧化物接点和松散的射频连接器都会产生信号的混频,其最终结果就是PIM(Passive Intermodulation)干扰信号。

互调产物的大小取决于器件的互调抑制度。

互调抑制度越差,互调产物越大;互调抑制度越好,互调产物越小。

互调产物的大小还和输入信号的功率密切相关。

在相同的互调抑制度情况下,输入功率越大,互调产物越大。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LTE多系统互调干扰问题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现有的网络中,由于LTE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共用频段,可能会导致互调干扰,进而降低用户通信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规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LTE多系统互调干扰的解决方案。

1.频域资源规划在LTE系统中,通过对频谱进行动态管理和分配,可以减少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调干扰。

首先,需要对不同系统的频段进行合理划分,避免频段交叠。

其次,可以采用跳频技术,即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动态改变频率使用情况,从而降低互调干扰的可能性。

2.功率控制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可以减少互调干扰的发生。

LTE系统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功率水平,使得发射功率不超过允许的最大值。

同时,可以通过设备间的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的功率差异,从而降低互调干扰。

3.空域资源规划通过合理的空域资源规划,可以将相邻系统之间的载波分配得更加均匀,从而减少互调干扰的概率。

可以利用网络规划工具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不同站点的位置和天线方向,使得站点之间的干扰最小化。

4.前向误差校正(FEIC)前向误差校正是一种通过提前对LTE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手段,从而降低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调干扰。

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预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互调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

5.信号过滤通过在LTE系统中增加过滤器,可以实现对其他系统产生的互调干扰信号的滤波。

这样可以阻止互调干扰信号进入LTE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6.接收端敏感度控制在LTE系统中合理控制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减少来自其他系统的信号带来的互调干扰。

通过动态调整接收机的灵敏度级别,可以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互调干扰带来的影响。

总结起来,LTE多系统互调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频域资源规划、功率控制、空域资源规划、前向误差校正、信号过滤和接收端敏感度控制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多系统互调干扰的概率,提高用户通信质量。

经典案例_铁塔公司多运营商合路室分场景互调干扰引起4G及VOLTE业务异常案例

经典案例_铁塔公司多运营商合路室分场景互调干扰引起4G及VOLTE业务异常案例

铁塔公司多运营商合路室分场景互调干扰引起4G及VOLTE业务异常案例目录一、问题描述 (3)二、分析过程 (5)三、解决措施 (16)四、经验总结 (18)多运营商室分合路的干扰分析【摘要】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提升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分布系统经常由铁塔公司统一建设,各运营商统一进行设备合路。

这种建设方式不仅降低了室分建设的协调难度,而且节约了资源,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

但是如果铁塔公司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各频段之间的互调干扰,盲目建设,就可能导致室分信号无法满足用户正常使用,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

特别是在VOLTE商用来临之际,异常室分下RTP严重丢包会造成极差的用户感知,大大增加了VOLTE 推广的难度。

本案例中宿州网优人员针对埇桥区法院三家运营商合路室分系统中出现的互调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解决了该室分系统中的互调干扰问题,成功保障了现场4G业务,解决VOLTE丢包及视频卡顿等问题。

【关键字】室分建设;室分合路;互调干扰;RTP丢包;VOLTE感知;【业务类别】移动网、4G数据网一、问题描述2019年4月9日,宿州无线中心网优人员接到宿州市埇桥区法院的用户投诉,用户反映在区法院南楼9楼的办公室里用电信4G流量上网经常出现看视频卡顿、打不开网页、无法发送微信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长期存在的。

埇桥区法院南楼前期已建好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方式为平层覆盖。

维护人员接到用户投诉后立即对该问题进行排查。

经过现场测试,在区法院室内楼宇内可以稳定占用2.1G室分信号。

当终端位于楼道天线下面时,RSRP均值为-65dBm,SINR均值为21dB,下载速率为110Mbps,上传速率为23Mbps。

当终端位于用户办公室里时,RSRP均值为-78dBm,SINR均值为19dB,无线质量良好且基站负荷偏低。

但是,现场测试下载速率仅为4.8Mbps,上传速率仅为0.8Mpbs,室分工作性能极其异常。

办公室与楼道之间仅间隔一堵墙,如此短的距离内速率差距竟这么大。

LTE网络优化-干扰问题处理(干扰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LTE网络优化-干扰问题处理(干扰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方位角、安装DCS1800滤波器及更换D频段天线的顺序整改。
增加DCS1800 滤波器 21% 调整方位角 7%
按图施工 21%
其他 3%
更换天线位臵 17%
更换为D频段 14% 调整天线平台 17%
22
1、DCS1800杂散干扰的解决方案-按图施工
与设计院会审整改方案时发现存在工程未按设计图纸施工的现象,如宿迁宿城 中豪国际星城LF三个小区均存在上行干扰,现场勘查与DCS1800隔离度仅有 1.2米,与设计图纸不符,已要求按图整改:
南通麦客隆C PRB干扰对比
0 -20 1 4 7 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25558616467707376798285889194 -40 -60 -80 -100 -120 -140 关闭电信FDDLTE前 关闭电信FDDLTE后
12
1、电信FDD-LTE阻塞干扰
思考:现网未按图施工的站点绝不仅有这一个站点,为什么站点建设时不按图施 工?后期单验为什么未发现?为什么会通过验收?
23
1、DCS1800杂散干扰的解决方案-调整天线平台
宿迁宿豫来龙LF-3小区后台指标统计存在较强的上行干扰,现场勘查发现L3小 区与DCS1800隔离度较小导致:
整改方案:现场发现宿宿豫来龙LF-2小区在第一平台,而1、3小区在第二平台,与 结合设计图纸对比一致,同时发现在第一平台240度方向上有空抱杆,建议将宿豫来
影响范围:单个小区
4
系统间干扰-宽频干扰特征
宽频干扰主要是阻塞干扰和设备故障等造成。 频域100个RB的典型特征为绝大部分RB均受到强干扰。
主要干扰源:电信联通FDD使用1880MHz频段,自身接收机性能较差;设备 故障等

LTE覆盖干扰分析及优化

LTE覆盖干扰分析及优化

LTE覆盖干扰分析及优化文章主要研究LTE覆盖干扰优化思路,通过弱覆盖优化、模三干扰分析、重叠覆盖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优化、邻区优化,改善LTE干扰水平,提升4G 网络质量。

标签:FDD-LTE;覆盖;干扰;优化;模三;邻区漏配1 概述LTE采用同频组网,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频谱效率高,但是相邻小区在小区的交界处由于使用了相同的频谱资源,则容易产生较强的小区间干扰。

2 干扰分类根据干扰产生的原因,LTE干扰可分为系统内干扰、系统间干扰和外部干扰三个部分:(1)系统内干扰:主要指LTE系统内因邻区数据配置错误、PCI越区覆盖、重叠覆盖等带来的小区与小区之间的干扰;对于LTE而言,系统内干扰还可能存在交叉时隙干扰,GPS失步干扰,超远覆盖干扰等。

(2)系统间干扰:主要指LTE与其他不同系统之间因隔离度、互调等问题造成的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干扰。

(3)外部干扰:通常为非通信系统的未知干扰源。

2.1 系统内干扰OFDM技术,LTE系统较好的解决了小区内同频干扰,但存在较严重的小区间同频干扰。

造成邻区同频干扰的主要原因是:(1)邻区漏配无法切换导致的邻区干扰;(2)PCI冲突、PCI模三冲突导致RS在频域上的干扰;(3)重叠覆盖区域过大导致的邻区干扰;(4)越区覆盖导致的干扰。

2.2 系统间干扰当LTE和GSM900、DCS1800、WCDMA2100、CDMA800、TD SCDMA(A频段、E频段)共存时,这些系统和LTE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相互干扰。

这些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类:(1)邻频干扰:如果不同的系统工作在相邻的频率,由于发射机的邻道泄漏和接收机邻道选择性的性能的限制,就会发生邻道干扰;(2)杂散干扰:由干扰源在被干扰接收机工作频段产生的噪声,使被干扰接收机的信噪比恶化;(3)互调干扰:种类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和交调干扰;(4)阻塞干扰: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内的,但由于干扰信号过强,超出了接收机的线性范围,导致接收机饱和而无法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与整改措施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4年06月
目次
1干扰问题现象 (3)
2干扰站点比例 (3)
3 干扰问题原因 (3)
3.1互调干扰分析 (3)
3.2互调干扰的影响因素 (6)
3.3功率容量影响分析 (7)
4建议整改措施 (9)
4.1整改目标 (9)
4.2整改方案 (9)
4.3其他工作要求 (9)
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与整改措施目前,广东联通1800MHz FDD-LTE室分建设方案大多为合路至原室分系统,开通后出现了WCDMA室分底噪异常抬升的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现网3G用户。

为解决此类问题,广东联通网络建设部特制定《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与整改措施》用于指导LTE室分工程建设。

1干扰问题现象
LTE室分合路至原系统激活之后,WCDMA室分RTWP有1-5dB的抬升;LTE模拟下行加载100%后,部分WCDMA室分RTWP有15-20dB的明显抬升。

干扰现象如下图所示:
LTE室分多系统合路干扰示意图1(D/W/L合路)
2干扰站点比例
前期专项研究工作主要在广州开展,广州FDD规模为560站,其中合路站点共374站,占比66.8%。

目前已开通LTE室分168个,其中方案为合路站点111个;存在干扰站点15个,占比13.5%。

广分LTE站点互调干
扰处理进度0512.xlsx
3 干扰问题原因
3.1互调干扰分析
无源互调是射频信号路径中两个或多个射频信号因各种无源器件 (例如天线、电缆或连接器) 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混频干扰信号。

在大功率、多信道系统中,铁磁材料、异种金属焊接点、金属氧化物接点和松散的射频连接器都会产生信号
的混频,其最终结果就是PIM(Passive Intermodulation)干扰信号。

互调产物的大小取决于器件的互调抑制度。

互调抑制度越差,互调产物越大;互调抑制度越好,互调产物越小。

互调产物的大小还和输入信号的功率密切相关。

在相同的互调抑制度情况下,输入功率越大,互调产物越大。

一般取三阶互调来衡量互调水平,三阶互调越高,则五阶互调也高。

五阶互调一般比三阶互调低10-15dB。

(一)Case 1(D/W/L合路当前频段划分):
DCS1800: 1830-1850/1735-1755 MHz;LTE1800: 1850-1870/1755-1775 MHz;UMTS2100: 2130-2145/1940-1955 MHz
互调产物的频率分析结果:
(1)三阶互调产物不会干扰GL1800和UMTS2100的上行;
(2)五阶互调产物会干扰部分G1800上行频率(1750-1755)、部分U2100上行频率(1940-1950)、整个LTE1800的上行频率;
(3)七阶互调产物会干扰GL1800和UMTS2100整个的上行频率。

Case1当前频段划分互调示意图
(二)Case 2(D/W/L合路后续规划频段划分):
DCS 1800: 1830-1840/1735-1745 MHz;LTE1800: 1840-1860/1745-1765 MHz UMTS2100: 2130-2145/1940-1955 MHz
互调产物频率的分析结果:
(1)三阶互调产物不会干扰GL1800和UMTS2100的上行;
(2)五阶互调产物不会干扰GL1800和UMTS2100的上行;
(3)七阶互调产物会干扰部分G1800上行频率(1740-1745),部分U2100上行频率(1940-1950),整个LTE1800的上行频率。

Case2后续可能频段划分互调示意图
(三)Case 3(G900/W2100/L1800合路):
A:FDD-LTE1850-1870(现有频段)二阶互调落入900上行
B: FDD-LTE1840-1860(后续规划频段)二阶互调不落入900上行
G900和L1800二阶互调影响G900上行,GSM与DCSLTE的四阶互调产物落在
DCS与LTE的上行频段。

(四)Case 4(与电信CDMA多系统合路):
CDMA(875~880MHz)二次谐波产物(1750~1760MHz)影响LTE和DCS上行,无法通过更换器件规避,且部分站点因电信已部署合路LTE,导致我方无法再合路。

互调产物计算.xlsx
3.2互调干扰的影响因素
(一)无源器件的质量:
前期集采无源器件互调抑制度仅为120dBc,且已有旧系统经多年运行使用产生器件老化锈蚀问题,又因安装于基站信源前端的器件输入信号功率大,导致互调抑制度指标不达标。

安装于基站信源前端的器件需更换为互调抑制度不低于140dBc的高性能器件。

(二)施工工艺(含跳线,馈线的接头制作)的质量:
室分施工工艺质量存在不足,馈线、跳线接头质量差或接头制作问题,都会引起互调干扰指标的抬升。



内导体:
外导体:


外导体:
外导体
内铜(三)天馈系统外的互调干扰,由天线附近金属物体(如生锈的铁制品等)的强非线性特性引起。

3.3功率容量影响分析
安装于基站信源前端的器件由于承受较高的功率通过,往往由于器件的工艺、结构、耦合节点电阻的耐功率、触点距离、接地隔离电阻等问题影响器件的电气性能指标和承受功率能力,同时还会因为器件的“趋肤效应”而导致局部微打火,出现电压飞弧打火现象,产生宽带噪声,对通信系统形成严重的上行干扰。

目前联通对于无源器件功率容量的集采标准要求是200W (平均),按照WCDMA 等制式对功率的要求,可以满足WCDMA 系统多载波的平均功率要求。

但问题是WCDMA 系统峰均比很高,往往超过10,而集采器件没有峰值功率的指标要求,在多载波和大话务量的冲击下,很容易带来宽带杂散干扰。

使用1800 FDD-LTE 后,由于1800 FDD-LTE 下行频段距离WCDMA 上行频段较近,且LTE 峰均比较大,因此产生的飞弧打火很容易干扰WCDMA 上行频段。

功率容量计算参考:
LTE室分无源器件功率容限分析.docx 功率容量计算V2.xl
sx
分公司在制定更换器件需计算器件所处级数及承受的总功率,评估站点未来话务增长情况,更换器件功率容量建议如下:
4建议整改措施
4.1整改目标
LTE室分开通后,要确保不影响WCDMA系统现网用户感受。

暂定整改目标为合路后WCDMA底噪提升dB数的75%(例:原WCDMA底噪为-105,合路LTE加载后WCDMA底噪提升10dB,整改目标为WCDMA底噪提升不超过2.5dB,通过整改LTE 加载后WCDMA底噪不能高于-102.5)
4.2整改方案
暂定对合路后存在干扰的站点进行整改。

将存在问题的站点前三级器件逐级替换,替换器件互调抑制度不低于140dBc,功率容量参考3.3节,直到达成4.1节整改目标为止。

对于更换前三级器件仍未达到整改目标的站点,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再制定解决方案。

4.3其他工作要求
1、整改目标确定
目前设计院及其他省份尚无可参考的整改目标经验值,与LTE合路前WCDMA 底噪相比,若整改目标值过严,则整改成本高、物业难度大,难以实现;整改目标过松,则网络质量下降,用户感知降低。

考虑以上因素,目前暂定合路后WCDMA 底噪提升dB数的75%。

各分公司整改站点务必按下表进行数据统计,待整改数据统计分析后制定后续整改目标。

LTE合路站点整改纪
录.xlsx
2、2G直放站站点,涉及设备更换和License的投资如何解决?
广州单通道合路方案中含光纤直放站和干放的站点共93站,占合路方案站点总数的24.8%,由于目前全省2G已无投资,现提出两个方案供分公司自行评估:1、不上4G;2、拆除2G设备抽闲补忙,避免干扰。

3、器件拆回分公司分类保存(做好标签),后续利旧
先安排分公司对拆回器件分类保存并做好标签,然后对无源器件在大功率场景下老化情况、指标恶化程度进行分析,以便对后期整改器件更换提供指导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