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2教学设计韦海涛
部编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刘海波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

《练习二》教学设计书香园小学刘海波教学内容:2011版北师大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
3.通过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算10以内的加减法,了解掌握大括号的含义,看图列算式。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猪佩奇马上要放小长假了,她想去外地去旅游,见见外面的世界,于是她的爸爸妈妈做了一个智慧大闯关游戏,并和她约定如果她能够顺利闯过五关,就实现她的愿望,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呀?好,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看看。
请小朋友们做好准备,我们这就出发。
二、综合实践。
1、第一关:算一算,画一画。
第一关共有2个关卡。
第1个关卡: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口算题)。
第2个关卡:画一画,算一算(第1题)如果能顺利通过,第一关就闯关成功。
2、第二关:找朋友第二关共有2个关卡。
第1个关卡是凑成8。
第2个关卡凑成10,完成题目要求,学生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即可,答案不唯一。
只要学生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就应及时给予鼓励(第3题)。
第3个关卡要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进一步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独立完成(第4题)。
3、第三关:打靶游戏,连一连。
第一个关卡打靶小游戏,掌握10的分解组成;第二个关卡是连一连,先算得数,再把得数相同两个式子用直线连接起来。
4、第四关:看图列算式第一个关卡,完成题目要求,学生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即可,答案不唯一。
只要学生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就应及时给予鼓励(第5题1,2图)。
第2个关卡要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进一步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独立完成(第5题3,4图)。
5、第五关:过河,摆一摆,算一算。
第一个关卡:过河,看图引导学生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第6题);第二个关卡:摆一摆,算一算,同桌两人用学具圆片摆一摆,合作完成。
浙教版第四册《练习1》教学设计

浙教版第四册《练习1》教学设计浙教版第四册《练习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能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并能在句子中正确选用,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能把排列错乱的词语整理成句子。
3、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能背诵这个练习中的谚语、格言。
4、能用几句连贯的话夸夸班上像雷锋、赖宁那样刻苦学习的同学。
重点:字、词、句的练习和刻苦学习的教育。
难点:工夫、功夫的词义理解,谚语、格言的句意理解和理词成句的练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区分形近字和音近字;会用音序查字法较快地查处指定的字。
2、初步认识谚语、格言,通过读背,知道意思,联系内容有机进行思想教育。
3、知道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教学过程:一、教学第1题。
1、读题,明确题意。
2、认读:工、功,组词。
3、读句子,填一填。
4、教师解释工夫和功夫的词义。
(功夫和工夫一般可以通用,都有时间和时候的意思。
所不同的是工夫指占用的时间。
如:他一天工夫才把事情办完。
功夫指长期努力去做。
)5、检和捡的读音相同,重点让学生区别字义。
(捡:拾到的意思。
检:查的意思。
)6、弄清字义后,再选字填空。
二、教学第2题。
通过这道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多音字的读音和用法。
1、拼读字音,要读准。
2、按拼音组词。
3、根据词义正音。
告诉学生多音字是根据词义定音的,不注意词义就会读错字音。
4、核对、交流。
三、教学第3题。
[1、让学生自己查努,然后指名说说查字典的步骤。
2、让学生自己查其余的三个字,做完后校对。
]1、回忆音序查字的方法,背诵一遍。
2、教师指导查努字,大写字母N,字典页码365,组词:努力学生查其余几个字。
核对:感:G _7 感动决:J 256 决心答:D 80 回答比比谁查得又对又快。
四、教学第4题。
1、出示句子。
告诉学生这4句话是前人总结的勤奋学习的经验。
2、读句子。
3、指导学生大体了解意思。
说说你有什么不懂的?互相讨论。
升与毫升的认识及之间的进率

拿出自带的容器,估计一下它们分别最多能盛多少毫升的水,再用刚刚做好的100毫升的计量器具量一量。
同动手制作一个计量液体的器具,做好后感受一下100毫升有多少。
学生操作。
反思交流,体验策略。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够解决,提出来大家一起思考解决?
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完成巩固练习。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交流,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升L毫升ml1升=1000毫升
教学反思
练习二
教学内容
四年级数学科(下)册第2单元课题:练习二
(12)
课时安排
共5课时第4课时
设计人:韦海涛
项目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1、挂图、上下一样粗的瓶子,量杯等。
上下一样粗的瓶子,量杯文具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对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认识,能熟练进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换算。
2、过程与方法:练习估计一些常用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
巩固拓展,提升策略
1、在括号里填上“升”或“亳升”
一杯橘汁500一瓶油2.5
一瓶果汁600一缸水10
2、在○里填上“﹥”、“﹤”或“=”
8500毫升○8升1001毫升○999升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6000毫升○5升13升○1300毫升
3、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练习1》教学设计

《练习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构思文章内容、组织文章结构、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等。
教学重点:1. 如何构思文章内容;2. 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3.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2. 如何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给学生展示一幅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展开自由写作。
二、讲解写作技巧1. 构思文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列出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来构思文章内容,确保思路清晰明了。
2. 组织文章结构: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文章结构,如记叙文的起承转合、议论文的提出论证反驳总结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组织方式。
3. 语言表达:通过举例分析、模仿写作等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让他们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写作主题,互相交流不同的观点和构思。
2.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进行写作练习,督促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
四、展示成果在写作练习结束后,可以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
五、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强调写作的重要性以及不断练习的必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多读多写,积累写作经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能够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愿大家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写越好!。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练习1》教学设计之一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练习1》教学设计之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⑴提示辩读bi??n,再指名读题目。
(2)说说平舌声母和翘舌声母各有哪几个。
2.指导。
(1)用,’画出乎舌音的字,用画出翘舌音的词,轻声自由读。
1 / 13(2)出示小黑板:s ?? z?? s?? sh?? sh?? sh?? sh?? ch?? zh??四子涩狮石十柿吃只(3)指名读。
(4)齐读这些字。
3.练习。
(1)教师领读绕口令。
(2)学生慢速齐读两遍。
(3)学生练习,由慢到快。
4.反馈。
比一比,每组指定两名同学读。
读得快给颗星,看哪组拿到四颗星。
二、教学第二题---------------------------------------------------------------范文最新推荐------------------------------------------------------ 1.说话。
你对左边的几种图形感兴趣吗?中国很多古文字是根据物体形状发明的。
2.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这题的训练要求。
3.指导。
(1)说说各图形是什么。
注意第三个是古代一种兵器,第四个是一串玉。
(2)根据这些东西发明了哪些文字呢?用它们当部首表示什么意义呢?(3)讨论后小结:3 / 13酉,像盛酒的坛子,酉部,表示与酒有关。
贝,古代人们有一段时期拿贝壳当钱买东西,贝字旁表示与钱财有关。
戈,与武力、战争有关。
王,表示与玉有关。
4.练习。
(1)想一想,属于这些部首的字有哪些,再用铅笔试填。
(2)交流。
(以学过的为佳,太生僻的字不选)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
会走路的树 (第2课时)——韦海涛

3、指名分角色合作读,分男女生读。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续编故事,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学习导引(1)
1.看图——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编一编,看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
2、和同桌的伙伴交流一下。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1--4自然段
学习导引(1)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理解“好奇”,什么事让小鸟这么好奇?
2、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
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小树对小鸟很友好?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想象: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3、朗读第4自然段,体会小鸟与小树依依不舍的感情。
学习内容
课题23、会走路的树(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小鸟和鹿之间的友谊。
2.难点: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小鸟和鹿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
1、一、学情调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会走路的树”究竟是指什么呢?。
(二)展示交流
小组交流,指名续讲故事。
五、达标检测
1、补充习题2、3两题、
2、把续编的故事写完整。
六、总结提升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搜集一些有关驯鹿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计
23、会走路的树
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
(二)展示交流:
1、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2、比赛朗读1--4自然段
小学语文一年级:《练习1》教学设计(2)

小学语文一年级:《练习1》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读读背背”教学过程:一、读背成语:1、仔细观察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手里按拿着什么东西?脸上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图上还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2、人们在庆祝活动时是什么样子的二、情感感悟:1、借助汉语拼音把成语读正确2、想象六一儿童庆祝的场景3、熟记成语试着运用引导: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人们的心情怎样?等等(教师相机提示)二、背诵成语出示图画:(1)指名说说背诵记忆的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三、背诵古诗《村居》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听吗?1、出示挂图(内容)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陶醉在大好春光里。
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风筝。
(1)图上画了些什么?(2)图上的孩子什么时候的人?(3)孩子们正在干什么?(4)风筝的形状有哪些?(5)周围还有哪些景物?这是什么季节?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2、出示古诗《村居》指名读,齐读等3、背诵古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说话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
我家住在环城花园2号楼305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
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布厂的工人。
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A、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B、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C、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D、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书要求。
三、练习: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习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习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习说,然后推荐同学向全班进行介绍。
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最新整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练习一(第二课时)
写好钢笔字
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一、复习
二、写好钢笔字
1、观察字帖
2、交流观察所得
3、教师补充: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比书写情况
三、写好毛笔字
1、复习毛笔字书写要点
2、读帖
①字形特点
②笔画特点
3、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讲书写作业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练习1
(第2_课时)
学习目标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2. 难点: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
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
(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二、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
1.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3.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指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