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 离心泵
化工原理离心泵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离心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结构及各部分功能;2. 学会计算离心泵的扬程、流量、功率等基本参数,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 了解离心泵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掌握其选型和使用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操作离心泵,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2.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合理使用离心泵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工原理课程的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对化工原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离心泵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离心泵基础知识:讲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流体输送机械》- 内容:流体力学基础、离心泵原理、泵的分类及结构。
2. 离心泵性能参数:学习离心泵的扬程、流量、功率等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内容:扬程、流量、功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性能曲线。
3. 离心泵选型与使用:介绍离心泵的选型原则、使用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离心泵的选型与使用》- 内容:选型原则、安装要求、操作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离心泵的拆装、操作、维护等实践环节。
- 教材章节:实验指导书《离心泵实验》- 内容:拆装、操作、调试、故障排除、维护保养。
化工原理第二章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教案

化工原理第二章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教案一、引言离心泵是化工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广泛应用于液体输送、循环和增压等工艺过程中。
本教案将介绍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包括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以及离心泵的应用范围等内容。
二、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轴、轴承和密封装置等组成。
泵体是离心泵的壳体,内部有进口和出口,用于液体的进出。
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通过轴与电机相连,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液体被抛离叶轮并向出口方向流动。
轴是连接叶轮和电机的部件,承受叶轮的旋转力和液体的压力。
轴承用于支撑轴的转动,减少摩擦和磨损。
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液体泄漏。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吸入,并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抛离叶轮,使液体沿着泵体的流道流向出口。
当离心泵启动后,电机带动轴和叶轮一起旋转,液体被吸入泵体并经过叶轮的加速,然后被抛离叶轮,产生的离心力使液体压力增加,最终从出口排出。
三、离心泵的性能参数1. 流量:离心泵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液体体积,通常用立方米/小时或加仑/分钟表示。
2. 扬程:离心泵输送液体时所克服的垂直高度差,通常用米或英尺表示。
3. 功率:离心泵所需的功率,通常用千瓦或马力表示。
4. 效率:离心泵的效率是指输送液体所消耗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5. NPSH:离心泵所需的净正吸入头,是指液体进入泵前的压力与液体饱和蒸汽压力之差,通常用米或英尺表示。
四、离心泵的应用范围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化工工程中的各个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制药、冶金、电力、水处理等。
具体应用包括:1. 液体输送:离心泵可以将液体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如将原油从油井输送到炼油厂。
2. 循环系统:离心泵可以用于循环系统中,如水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泵。
3. 增压系统:离心泵可以用于增压系统,如给水泵将水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
4. 冷却系统:离心泵可以用于冷却系统,如冷却水泵将冷却水循环输送到冷却设备中。
化工原理离心泵

例题1 确定泵是否满足输送要求。
将浓度为95%的硝酸自常压罐输送至常压设备中去,要求输送量为36m 3/h, 液体的扬升高度为7m 。
输送管路由内径为80mm 的钢化玻璃管构成,总长为160(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现采用某种型号的耐酸泵,其性能列于本题附表中。
问:(1) 该泵是否合用?(2) 实际的输送量、压头、效率及功率消耗各为多少? Q(L/s) 0 3 6 9 12 15 H(m) 19.5 19 17.9 16.5 14.4 12 η(%)1730424644已知:酸液在输送温度下粘度为1.15⨯10-3Pa ⋅s ;密度为1545kg/m 3。
摩擦系数可取为0.015。
解:(1)对于本题,管路所需要压头通过在储槽液面(1-1’)和常压设备液面(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求得:式中0)(0,7,0212121≈=====u ,u p p m z z 表压 管内流速:s m d Qu /99.1080.0*785.0*360036422===π管路压头损失:m g u d l l H e f06.681.9*299.108.0160015.0222==∑+=∑λ管路所需要的压头:()m H z z H f e 06.1306.6711=+=∑+-= 以(L/s )计的管路所需流量:s L Q /1036001000*36==由附表可以看出,该泵在流量为12 L/s 时所提供的压头即达到了14.4m ,当流量为管路所需要的10 L/s ,它所提供的压头将会更高于管路所需要的13.06m 。
因此我们说该泵对于该输送任务是可用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该泵是否在高效区工作。
由附表可以看出,该泵的最高效率为46%;流量为10 L/s 时该泵的效率大约为43%。
因此我们说该泵是在高效区工作的。
(2)实际的输送量、功率消耗和效率取决于泵的工作点,而工作点由管路物特性和泵的特性共同决定。
由柏努利方程可得管路的特性方程为:2006058.07Q H e += (其中流量单位为L/s ) 据此可以计算出各流量下管路所需要的压头,如下表所示: Q(L/s) 0 3 6 9 12 15 H(m)77.5459.18111.9115.7220.63据此,可以作出管路的特性曲线和泵的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二__离心泵的性能测定

实验二 离心泵的性能测定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 熟悉离心泵的操作,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和特性。
2. 学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
3. 了解单级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扬程、轴功率、效率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二、 实验原理离心泵的特性主要指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和功率,在一定的转速下,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和功率均随流量的改变而改变。
即离心泵的三条特性曲线:①扬程和流量的特性曲线()e e Q f H =; ②功率消耗和流量的特性曲线()e Q f N =轴; ③效率和流量的特性曲线()e Q f =η。
与离心泵的设计、加工情况有关,需由实验测定。
三条特性曲线中的Q e 和N 轴由实验测定。
H e 和η由以下格式计算: 由伯努利方程可知:gu u h g pg p H e 22120012-++-=ρρ即gu u h H H H e 221200-+++=真空表压强表 式中:He ——泵的扬程(m ——液柱)压强差H ——压强表测得的表压 真空表H ——真空表测得的真空度 0h ——压强表和真空表中心的垂直距离 0u ——泵的出口管内流体的速度1u ——泵的进口管内流体的速度g ——重力加速度流体通过泵之后,实际得到的有效功率:102ρe e e Q H N =;离心泵的效率:轴N Ne =η。
在实验中,泵的轴功率由所测得的电机的输入功率N 入计算:入电传轴N N ηη=; 式中:e N ——离心泵的有效功率 e Q ——离心泵的输液量 ρ——被输送液体的密度 入N ——电机的输入功率 轴N ——离心泵的轴功率 η——离心泵的效率传η——传动效率,联轴器直接传动时取1.00三、 实验流程1.离心泵2.真空表3.压力表4.流量计5.循环水箱6.引水阀7.上水阀8.调节阀 9.排水阀 10.底阀四、 实验操作步骤1.关闭调节阀。
2.开启引水阀,反复开启和关闭放气阀,尽可能排除泵内的空气。
排气结束,关闭引水阀。
离心泵性能综合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离心泵性能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离心泵汽蚀、气缚现象,了解汽蚀、气缚现象产生原因及其防止方法;2、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了解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3、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绘制出扬程、功率和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二、实验原理1、气缚现象离心泵靠离心力输送液体。
离心力大小,除与叶轮直径及叶轮旋转速度有关外,还与流体重度有关。
若离心泵启动时,泵壳内存在大量空气,则由于空气的重度远远低于液体的重度,叶轮旋转所造成的离心力也很小,导致泵入口与水池液面间的压差太小,不能把水池内液体抽压到叶轮中心,就会发生离心泵空转却送不出液体的状况,这种现象称“气缚”。
所以,离心泵若安装在液面上方时,启动前必须先使泵体及吸入管路中充满液体(所谓“灌泵”)。
同时,在运转过程中也要防止外界空气大量漏入,以免产生气缚。
2、汽蚀现象离心泵之所以能吸取液体,是由于泵的叶轮旋转时,将液体抛向外沿,而中心形成真空,而贮槽液面上的压力却为大气压,因此,泵就依靠此压差将液体压入泵内,如果输送的是水,并设叶轮进口处为绝对真空,管路阻力为零,液面上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最大几何吸上高度也不超过10.33米。
图1离心泵吸上真空度参照图1,列0~0,1~1截面间柏努利方程式:0120112s f p p u Z h g g g ρρ-⎛⎫=-++∑ ⎪⎝⎭(1)式中s Z 为几何安装高度。
设:01s p p H gρ-=,s H 为吸上真空高度,则012112o s s f p p u H Z h g gρ--==++∑(2)由此可知,1p 愈小,s H 愈大。
但当1p 低达v p (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就要汽化,就产生汽蚀现象,使泵无法工作,所以对1p 的降低幅度应有限制。
由上式可见,1p 随着泵的几何安装高度s Z 提高而降低,故最终应对泵的几何安装高度加以限制。
在离心泵的铭牌(性能表)上一般都列有允许吸上真空高度s H 允许和汽蚀余量h ∆允许,二者均是对泵的安装高度加以限制,以避免汽蚀现象发生。
化工原理:2-1离心泵的工作压力及性能参数(液体密度粘度对水泵性能的影响)

化工原理:2-1离心泵的工作压力及性能参数(液体密度粘度对水泵性能的影响)特别说明:由于360摘手不能对全文剪切复制,现以形式剪切上传。
【2-1】在用水测定离心泵性能的实验中,当流量为26m3/h时,离心泵出口处压强表和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分别为152kPa和24.7kPa,轴功率为2.45kW,转速为2900r/min。
若真空表和压强表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0.4m,泵的进、出口管径相同,两测压口间管路流动阻力可忽略不计。
试计算该泵的效率,并列出该效率下泵的性能。
[答:泵的效率为53.1%,其它性能略]【2-2】如本题附图所示的输水系统,管路直径为φ80×2mm,当流量为26m3/h时,吸入管路的能量损失为6J/kg,排出管路的压头损失为0.8m,压强表读数为245kPa,吸入管轴线到U形管汞面的垂直距离h = 0.5m,当地大气压强为98.1kPa,试计算:(1)泵的升扬高度与扬程;(2)泵的轴功率(η=70%);(3)泵吸入口压差计读数R。
[答:(1)ΔZ = 24.9m, H =30.84m; (2)N = 4.32kW; (3)R = 0.3573m]离心泵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这是由于其具有性能适用范围广(包括流量、压头及对介质性质的适应性)、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故障少、寿命长、购置费和操作费均较低等突出优点。
因而,本章将离心泵作为流体力学原理应用的典型实例加以重点介绍。
一.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要紧紧扣住将动能有效转化为静压能这个主题来展开。
(一)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的基本部件是高速旋转的叶轮和固定的蜗牛形泵壳。
具有若干个(通常为4~12个)后弯叶片的叶轮紧固于泵轴上,并随泵轴由电机驱动作高速旋转。
叶轮是直接对泵内液体做功的部件,为离心泵的供能装置。
泵壳中央的吸入口与吸入管路相连接,吸入管路的底部装有单向底阀。
泵壳侧旁的排出口与装有调节阀门的排出管路相连接。
化工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化工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高大上,对吧?其实它的工作原理相当简单,简单到让你觉得“原来我也能懂”!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离心泵。
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利用离心力来推动液体流动的机械设备,常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
别看它小小的,功能可大了,简直是液体运输的“搬运工”!1.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1.1 泵壳与叶轮首先,咱们得说说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它主要由泵壳和叶轮两部分组成。
泵壳就像是一个房子,负责把液体“安顿好”;而叶轮就像是“厨师”,负责把液体“煮熟”。
当叶轮转动时,液体就像被搅拌一样,瞬间飞速旋转,离心力把液体推向四周。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1.2 吸入与排出然后,咱们再看看它是怎么“吸”进和“吐”出的。
离心泵的底部有个入口,液体通过这个入口进入泵体,接着被叶轮“吸住”,然后迅速旋转。
等到液体被“打上天”之后,它就从泵的出口流出去,像是一个小精灵,欢快地奔向它的新家。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打水,从水桶里吸水,然后把水倒出来,一气呵成,干净利落!2. 离心力的神奇2.1 什么是离心力那么,离心力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离心力是一种假想的力,当物体在圆周运动时,物体似乎受到向外的拉力。
就好比你坐在旋转木马上,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外倾斜,那就是离心力在作祟!离心泵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把液体像甩干毛巾一样甩出去。
2.2 实际应用离心泵的实际应用简直多得数不胜数。
在化工厂里,它们负责输送各种液体,比如酸、碱、油等,甚至连水都不放过!有了离心泵,这些液体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驰骋,不怕堵车,也不怕颠簸,效率高得不得了。
想想看,生活中能见到的矿泉水、饮料,离心泵可是大功臣呢!3. 离心泵的优缺点3.1 优点说到优缺点,离心泵的优点简直数不胜数。
首先,它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其次,流量大,压力稳定;最后,噪音小,不像某些机器那样“叮叮咚咚”闹腾!就像是家里的小家电,虽然功能简单,但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化工原理实验离心泵

u u =C 2 gh
2 0 2 1
(2—7)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根据连续性方程式又可得:
u1 =
s0 s1
(2—8)
将式(2—8)代入式(2—7)整理后得:
u0 =
c 2gh s0 2 1 ( ) s1
(2—9)
令 c0
=
c s0 2 1 ( ) s1
则式(2—9)简化为:
u0 = c0
根据u0 和
制作人
杨小伟 周坤 牛娅丽 贾海峰 九九化工系
单位
指导教师
梁英华 李国江
泵的扬程用下式计算
H e = H 压力表 + H 真空表 u u + h0 + 2g
2 2 2 1
(2—1)
式中: 压力表 —泵出口处的压力表读数[m水柱]; H
H 真空表
—泵入口处的真空表读数[m水柱];
h0—压力表和真空表测压接口之间的垂直距离[m]; 本实验的h =0.35m。 0
u 2 —压出管(Φ42.25ⅹ3.25mm)内流体的流速[m/s]
2 gh
(2---10)
s0 即可算出流体的体积流量
m3 [ s
]
2 gR ( ρ R ρ )
Vs = u0 S 0 = c0 S 0 2 gh
或
Vs = c0 s0
ρ
式中: R—U型压差计的读数[m];
ρ R —压差计中指示液的密度 [ m 3 s ];
——孔流系数。它由孔板锐孔的形状, 测压口的位置、孔径与管径比和雷诺准 数所决定。具体数值由实验确定。当 d 0 一定,Re准过 某个数值后, 就接近与 定值 工业上定型的孔板流量计都规定在c为常数的流动 条件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京 化 工 大 学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日期: 2012.11.12 班 级: 姓 名: 同 组 人: 学 号:离心泵性能实验一、实验摘要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和转速。
通过对离心泵内部流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可得出理论压头和流量的关系。
但实际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在本实验中,将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绘出离心泵的三条He-q v .Pa-q v 和η-q v 特征曲线。
流量系数Co 的数值只能通过实验求得。
Co 主要取决于管路流动的雷诺数Re 和面积比m 等。
对于测压方式,结构尺寸,加工状况等均以确定的标准孔板,流量系数Co 只与雷诺数Re 有关。
本实验选用水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离心泵特性曲线 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 孔流系数C 0二、实验目的及任务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2、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3、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安装方法。
4、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5、测定管路特性曲线。
三、实验原理1.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
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
由于流体流经泵时可能会产生能量损失,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因此,实际压头比理论压头小,因此,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绘出的He-q v .Pa-q v 和η-q v 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另外,根据这些曲线也可以求出泵的最佳工作区间,作为选泵的依据。
⑴泵的扬程HeHe=H 压力表+H 真空表+H 0式中 H 压力表------泵出口处的压力,m ;H 真空表------泵入口处的真空度,m ;H 0------压力表和真空表测压口之间的垂直距离,H0=0.2m 。
在计算中:0p p H e H gρ+=+压力表真空表式中 p 压力表——泵出口处的表压,P a ;(实验读取的数据单位为k P a )p 真空表——泵入口处的真空度,P a ;(实验读取的数据单位为k P a )0H ——两个压力表之间的垂直距离,H0=0.2m 。
⑵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使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比理论值为高,所以泵的总效率为P aP e η=102v q H e P e ρ=式中 P e --------泵的有效功率,kw ;P a --------泵的轴功率,kw ;v q --------流量,3/m s ;H e-------扬程,m ;ρ--------液体密度,3/kg m 。
由泵轴输入的离心泵的功率Pa 为P a P ηη=电电转式中 P 电-------电机的输入功率,kW ;η电-------电机效率,取0.9;η转-------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一般取1.0。
在计算中:Pa 0.9P =电 2.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的测定图1 孔板流量计的构造原理在水平管路上装有一块孔板,其两侧接测压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的两端连接,孔板流量计是利用流体通过锐孔的节流作用,使流速增大,压强减小,造成孔板前后的压强差,作为测量的依据。
若管路直径为d 1,孔板锐孔直径为d 0,流体流经孔板后形成的缩脉的直径为d 2,流体密度为ρ,孔板前测压导管截面处和缩脉截面处的速度和压强分别为u 1、u 2与p 1、p 2,根据伯努利方程,不考虑能量损失,可得或由于缩脉的位置随流速的变化而变化,故缩脉处截面积S 2难以知道,孔口的面积为已知,且测压口的位置在设备制成之后也不改变,因此,可用孔板孔径处的u 0代替u 2,考虑到流体因局部阻力而在造成的能量损失,用校正系数C 校正后,则有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根据连续性方程有经过整理可得令,则又可以简化为根据u 0和S 2,,即可算出流体的体积流量V S 为或式中 V s -------流体的体积流量,3/m sp ∆------孔板压降,Pa ; S 0--------孔口面积,2m ;ρ--------液体密度,3/kg m ;C 0--------孔板系数。
孔流系数的大小由孔板锐孔的形状、测压口的位置、孔径与管径比和雷诺数共同决定,具体的数值由实验确定。
当d0/d1一定,雷诺数Re超过某个数值后,C0就接近于定值。
通常工业上定型的孔板流量计都在C0为常数的流动条件下使用。
3.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处于各个工作点时,管路所需的压头和泵提供的压头是相等的,即=H e H利用这一原理,可通过测泵的扬程来测管路的压头,以此来作管路特性曲线。
四、实验流程示意图图2 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1—蓄水池;2—底阀;3、6—压力表;4—离心泵;5—灌泵阀;7—流量调节阀;8—孔板流量计;9—活动接口;10—液位计;11—计量水槽(495⨯495)mm;12—回流水槽;13—计量槽排水阀五、实验操作1.进入实验室后,检查离心泵和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打开电机的电源开关,观察电机和离心泵的运转情况,如果正常,切断电源,准备在实验时使用。
2.在进行试验前,由于我们组采用的是新型实验装置,离心泵的位置处于水箱液面以下,故不用进行灌泵。
而需首先打开流量调节阀,打开仪表盘上的红色开关,启动电源,之后按下绿色按钮,启动离心泵,(同时也要打开变频器:先按变频器红色按钮,后按下绿色按钮)再按下仪表盘删的红色按钮,启动仪表盘上的孔板压降、水温、电机功率、进出口表压和水流量测量结果显示器。
3.调节流量调节阀,使整个管路及泵内充满水,并打开引出管上的阀门排出整个装置内的气体,当引出管口有连续的水流出时,可以证明装置内气体基本排尽,关闭引出管的阀门,准备实验。
4.开始试验后,逐渐打开调节阀缓慢增大流量,在流量最大时开始做第一组实验。
记录仪表盘上电机功率、出口和入口压力表压、孔板压降、水流量以及水温的读数,注意各测量量的单位分别为kw、mH2O、kPa、m3·h-1和℃。
5.用流量调节阀调整流量大小(选择一定的流量差),重复上述4的操作,依次记录流量由最大值7.48 m3·h-1到0共十三组数据。
6.利用变频器将离心泵的频率调节至40Hz,重新将流量调节阀缓慢打开至最大流量,记录仪表盘上电机功率、出口和入口压力表压、孔板压降、水流量以及水温的读数。
7. 用流量调节阀调整流量大小(选择一定的流量差),重复上述6的操作,依次记录流量由最大值6.00m3·h-1到0共十一组数据。
8.重新利用变频器将离心泵的频率调节至50Hz,根据步骤4得到的该频率下的最大水流量为7.48 m3·h-1,利用流量调节阀将流量调节至最大流量的1/4,即控制阀门开度为1/4,定为起始水流量。
记录仪表盘上电机功率、出口和入口压力表压、孔板压降、水流量、水温和频率的读数。
9. 维持操作8中的阀门开度,利用变频器依次调节离心泵的频率,从50Hz至23Hz,每次降低3Hz,分别记录仪表盘上出口和入口压力表压、孔板压降、水流量、水温和频率的读数。
10.重新利用变频器将离心泵的频率调节至50Hz,利用流量调节阀将流量调节至最大流量的1/2,即控制阀门开度为1/2,定为起始水流量。
记录仪表盘上电机功率、出口和入口压力表压、孔板压降、水流量、水温和频率的读数。
11.维持操作10中的阀门开度,重复操作9。
12.数据记录结束后,找老师检查数据,确定无误后,关闭仪器(先按变频器红色按钮,再按控制电柜红色按钮停泵,最后关闭流量调解阀),结束实验。
13.记录实验设备的铭牌以及相关数据,如孔板流量计和管路的直径、离心泵的转速、孔板流量计的面积比和高度差H0。
10.整理好实验室,离开。
六、注意事项1.在测量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数据时要测量零点;2.读取数据时,压力表不稳定应读取波动的中心位置,液面高度的读取应该在液面稳定后读取;3.改变活动接口时要迅速;4.当没有完成灌泵时启动泵会发生气缚现象;5.当关泵完成后在出口阀全开的情况下启动泵可能会发生烧泵事故。
七、实验数据处理1.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Ⅰ数据记录表及数据处理以第三组实验数据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当t 水=18.9 ℃,查表得ρ=998.34kg ·m -3,且可以由仪器的读数知道水的流量为q v = 6.25 m 3·h -1,H 出口压力表压=14.2 mH20,H 入口真空表压=-0.5 mH20,H 0=0.20 m.可以求得He= H 出口压力表压 + H 入口真空表压 + H 0=14.2+(-0.5)+0.20=13.9 mH20 N 轴=N 电·η电·η转=0.63×0.9×1=0.567 kw N e ==6.25/3600×13.9×998.34/102=0.236 kwη==×100%=41.66%2.孔流系数的标定数据记录表及数据处理以第三组实验数据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当t 水=18.9 ℃,查表得ρ=998.34kg ·m -3,μ=1.033 mPa ·s 且可以由仪器的读数知道水的流量为q v = 6.25 m 3·h -1 小孔孔径d 0=18.0 mm,管道直径d=26.0 mm可以知道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为:u===3.272 m/s雷诺数Re===82238且由实验数据孔板流量计的压降为Δp=37.24 kPa 知孔流系数实验值C 0==由化工原理书四十九页图1-52标准孔板流量系数图可以查得在该雷诺数情况下,理论孔板系数应该为0.697故实验孔流系数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 ω=×100%=││×100%=13.38% 实验孔流系数的平均值为C 0==0.777该平均值在旧式仪器计算流速的时候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们组使用的是新式仪器故在计算流速时可以直接利用实验读数而不必用C 0校正3.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Ⅱ数据记录表及数据处理(频率为40Hz )以第三组实验数据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当t 水=20.3 ℃,查表得ρ=998.07kg ·m -3,且可以由仪器的读数知道水的流量为q v =5.00 m 3·h -1 ,H出口压力表压=9.4 mH20,H入口真空表压=-0.2mH20,H 0=0.20 m.可以求得He= H 出口压力表压 + H 入口真空表压 + H 0=9.4+(-0.2)+0.20=9.4 mH20 N 轴=N 电·η电·η转=0.36×0.9×1=0.324 kw N e ==5.00/3600×9.4×998.07/102=0.128 kwη==×100%=39.43%4.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Ⅰ数据记录表及数据处理(固定阀门开度1/4)当t 水=22.8℃时由实验得到的泵的扬程与管路所需要的能量在工作点时应该相等,故 He= H 出口压力表压 + H入口真空表压 + H 0=15.6+0.4+0.20=16.2 mH20=H5.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Ⅱ数据记录表及数据处理(固定阀门开度2/4)以第三组数据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当t 水=23.5℃时由实验得到的泵的扬程与管路所需要的能量在工作点时应该相等,故 He= H 出口压力表压 + H 入口真空表压 + H 0=14.2+0.2+0.20=14.6 mH20=H八、实验结果作图及分析:1、离心泵特性曲线由表(1)中数据,做离心泵特性He-q v .Pa-q v和η-q v曲线图,如下图所示:图一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ⅠHe-q v .Pa-q v和η-q v曲线图注:纵轴:左轴为He/m,右一轴为Pa/kw,右二轴为η;横轴:q v/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