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

合集下载

再生骨料调研报告

再生骨料调研报告

再生骨料调研报告再生骨料调研报告一、背景再生骨料是一种可替代传统碎石料的建筑材料。

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再生骨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再生骨料市场的发展潜力及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了多家再生骨料生产商、建筑公司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

三、再生骨料市场发展概况调研结果显示,再生骨料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升级,对再生骨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再生骨料在公路、建筑和桥梁等领域中的应用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优势。

四、再生骨料的制备和优势1. 制备方法:再生骨料可以通过废弃混凝土、废弃砖石和废弃沥青等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和清洗等工艺制备而成。

2. 环保优势:再生骨料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大量开采原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再生骨料的使用还能有效降低建筑垃圾的堆填和处理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经济效益:相比于传统碎石料,再生骨料的生产成本较低,能够降低建筑项目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五、再生骨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1. 公路建设:再生骨料在公路路基、路面和道路设施修复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其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公路工程的要求,并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噪音。

2. 建筑工程:再生骨料可以用于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如砌块、墙板等,能够提高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并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量。

此外,再生骨料还可用于建筑砌筑、基础填充等。

六、市场发展前景和挑战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再生骨料技术的不断创新,再生骨料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杂质含量的控制、品质稳定性的提升和市场推广的难题。

七、建议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再生骨料,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建筑企业使用再生骨料。

2. 加强再生骨料的质量监管,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北京 再生粗骨料 标准

北京 再生粗骨料 标准

北京再生粗骨料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北京市再生粗骨料标准是指在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中,用来制造新的建筑材料的粗骨料的规范和要求。

再生粗骨料是指通过废弃建筑材料的再加工处理,获得的可再利用的颗粒状物料。

它具有砂石料独有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适合用于混凝土制品、路基填料等工程中。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中心城市,对再生粗骨料的标准颇具代表性,对于推动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再生粗骨料的来源北京市再生粗骨料主要来源于建筑拆迁、建筑工地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

在北京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数量巨大,包括砖头、混凝土、石头等多种建筑材料。

这些废弃物在经过专业的处理和再生利用后,可以转化为再生粗骨料,减少资源浪费,同时解决建筑废弃物处理的难题。

二、再生粗骨料的标准北京市对再生粗骨料的标准是由相关部门和专家共同制定的,其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在物理性能方面,再生粗骨料的颗粒应该均匀、不含大量碎片,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适合与水泥等建筑材料进行结合。

在化学性能方面,再生粗骨料不应含有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可以安全使用。

在力学性能方面,再生粗骨料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冻融性,能够满足工程用途的需要。

三、再生粗骨料的应用北京市的再生粗骨料主要用于道路、桥梁、建筑混凝土等工程中,可以替代部分天然砂石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建筑混凝土中,再生粗骨料可以作为骨料替代天然砂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在路基填料中,再生粗骨料可以填充路基空隙,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再生粗骨料还可以用于生产绿色建材,如再生砖、再生砌块等,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再生粗骨料的标准化和监管北京市对再生粗骨料的标准化和监管非常重视,通过加强对再生粗骨料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再生粗骨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北京市还积极推动建筑废弃物处理和再生利用的政策和技术创新,促进再生粗骨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再生细骨料压碎指标 -回复

再生细骨料压碎指标 -回复

再生细骨料压碎指标-回复再生细骨料压碎指标是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压碎处理后,所得到的细骨料所需要满足的一系列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判断细骨料是否能够达到再生利用的要求,并且在工程中充分发挥出其特性。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再生细骨料压碎指标的相关问题。

1. 什么是再生细骨料?再生细骨料是指废弃混凝土经过压碎处理后所得到的细颗粒物质。

废弃混凝土可以来自于建筑工程、道路拆除、旧建筑的拆解等。

通过再生利用这些废弃混凝土,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循环经济的理念。

2. 再生细骨料压碎指标有哪些?再生细骨料压碎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颗粒形状: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应该尽量接近天然砂石的形状,且不宜含有过多的棱角。

颗粒形状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细骨料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2)颗粒分布:细骨料的颗粒分布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包括最大颗粒径、不同粒径级配要求等。

合理的颗粒分布有助于提高细骨料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3)表面清洁度:细骨料的表面应该清洁、无粘结物和薄层物质,否则会影响细骨料与其他材料的黏结性能。

(4)杂质含量:细骨料中的杂质含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例如有机物含量、叶片状杂质含量等。

高杂质含量会影响细骨料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5)抗压强度:细骨料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一般要求大于20MPa,以保证在工程中能够承受一定的荷载。

3. 如何测试再生细骨料的压碎指标?测试再生细骨料的压碎指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检测。

常用的测试项目包括:(1)细骨料颗粒形状检测:可以利用颗粒形状仪、显微镜等对细骨料的颗粒形状进行观察和测量,评估其棱角度和圆度。

(2)颗粒分布检测:通过进行筛分实验或者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可以获取细骨料不同粒径级配的数据,从而评估其颗粒分布情况。

(3)表面清洁度检测:可以对细骨料进行水洗或者化学溶解实验,通过检测洗涤液中的悬浮物质含量,评估细骨料表面的清洁程度。

(4)杂质含量检测:可以利用高温灰化、筛分等方法测定有机物和叶片状杂质的含量,从而评估细骨料中的杂质含量。

41. 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有哪些?

41. 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有哪些?

41. 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有哪些?41、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的大户,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再生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还能降低建筑成本,同时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各种应用。

一、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而再生骨料的使用为混凝土的生产带来了新的选择。

再生骨料是由废弃混凝土、砖石等经过破碎、筛分和清洗等处理工艺得到的。

使用再生骨料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从而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

再生骨料的性能虽然略逊于天然骨料,但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添加剂的使用,可以生产出性能满足要求的混凝土。

例如,在强度要求不高的非结构性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效果良好。

此外,再生骨料还能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由于其表面较为粗糙,与水泥浆的粘结力更强,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二、废旧木材在建筑中的应用废旧木材经过处理后,在建筑材料领域也有多种用途。

一方面,可以将其加工成木纤维板或刨花板,用于室内装修中的墙板、天花板等。

这些板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隔音性能,能够满足室内装饰的要求。

另一方面,废旧木材还可以用于制作结构构件。

通过先进的连接技术和加固措施,能够将废旧木材重新组合成梁柱等结构部件,应用于轻型木结构建筑中。

此外,废旧木材还可以作为建筑保温材料。

其良好的隔热性能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三、废弃塑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建筑中,废弃塑料可以制成塑料管材。

这些管材具有耐腐蚀、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系统中。

同时,塑料还可以与其他材料复合,制成塑料改性沥青。

这种改性沥青用于道路铺设时,能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另外,废弃塑料经过加工还能制成建筑模板。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_概述及解释说明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_概述及解释说明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是指为了推动再生骨料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再生骨料作为一种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材料,其应用在建筑、道路及基础设施等工程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探讨,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概述和目的,并简要介绍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包括再生骨料的概念和来源、再生骨料的分类及特点以及再生骨料应用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是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要点,涵盖了原材料收集和筛选工艺要点、骨料性能评价标准和测试方法要点以及再生骨料在不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要点。

第四部分是解释说明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优势与挑战,具体包括优势的解释说明和挑战的解释说明。

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对其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探讨。

同时,通过解释说明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优势与挑战,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推动这一规程的实施。

最后,在总结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展望其未来可能面临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再生骨料的概念和来源再生骨料是指通过对废弃混凝土或砖石等建筑材料进行回收、粉碎和筛分等处理后获得的可再利用的颗粒状物质。

再生骨料的主要来源包括建筑废弃物、拆除工程产生的废弃材料以及混凝土搅拌站产生的废旧混凝土。

2.2 再生骨料的分类及特点根据材料来源和性质,再生骨料可以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类。

粗骨料一般由废弃混凝土破碎而来,具有较大的颗粒尺寸;而细骨料则是通过对细碎或筛分后的废弃材料获得,颗粒尺寸较小。

再生骨料相比于天然石子具有许多优点,包括资源可持续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成本较低等。

再生骨料的分类及应用

再生骨料的分类及应用

再生骨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人们可持续观发展观念的增强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固体垃圾能被循环利用,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再生骨料,而建筑垃圾,一座被忽视的宝藏,其中100万吨的建筑垃圾,就可以变成88万吨的再生骨料,用于再次的建设。

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它的各项理化指标性能上完全可以代替自然骨料,而且产量稳定,完全可以弥补天然骨料不足足的现状,有效保护了环境和国土资源。

因此,再生骨料代替了传统产品,成为了绿色又环保的建筑材料。

再生骨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再生混凝土骨料和再生砖骨料,其中再生混凝土料分类有0-5毫米,5-10毫米,10-20毫米,16-31.5毫米的规格型号,其中,他们的应用场景大部分是替代或部分替代天然砂,用于砂石垫层、道路铺设、制砖,拌制混凝土、水稳、二灰石喷砂、路基填筑、极配砂石等,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装修装饰、道路工程,海绵城市建筑工程等。

而在再生骨料专类的分类及应用中,它的规格型号有0-5毫米,5-10毫米,10-20毫米,16-31.5毫米,他们的应用场景大部分是替代或部分替代天然砂,用于砂石垫层、制砖、喷浆、路基填筑、道路级配砂石、轻骨料混凝土、保温层透滤水等试用的行业,适用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装修装饰、道路工程,海绵城市建筑工程等。

再生骨料的产品应用特别广泛,比如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它具有强度高,不怕水抗风化,耐腐蚀,粉层薄,造价低,施工快,破损低,尺寸标准,离散小,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可依据需要用于各种建筑内外墙,承重墙,填充墙,围护墙等部位,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园林绿化,市政交通,装饰装修,安装工程。

再比如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砖,它具有透气透水,改善气候,海绵城市,缓解热岛,铺装简易,方便经济,吸收噪音,舒适安全,规格多样,色彩丰富,自然朴实,经济实惠的特点,适用于市政广场,人行步道,停车场,自行车道,景观道路等透水性要求高的场所。

再生细骨料适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再生细骨料适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再生细骨料适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再生细骨料通常是由废弃的混凝土或建筑材料经过破碎、筛分和处理而得到的细料。

这些再生细骨料可以用于制备混凝土,但其适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再生细骨料可用于制备中低强度的混凝土,例如普通混凝土(C15至C30等级)。

具体的适用等级可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再生细骨料的质量:
•再生细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如果再生细骨料的质量稳定,符合相关标准,那么它们更适合
用于高强度混凝土。

2.混凝土配比的调整:
•使用再生细骨料时,可能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

这可能包括水灰比、胶凝
材料含量、骨料比例等的调整。

3.使用环境和要求:
•在一些特殊的工程项目或具体的使用环境中,可能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仔细评
估再生细骨料是否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

4.法规和标准要求:
•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法规和标准,规定了再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使用要求。

在选择再生细骨料时,必须遵
循当地的法规和标准。

总体而言,再生细骨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于制备混凝土,但具体的适用强度等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法规来评估。

在使用再生细骨料时,建议进行实验室测试,以确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能够满足项目要求。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建筑业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再生骨料作为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废弃物,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基于深度和广度标准,评估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并分享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再生骨料的定义和来源为了更好地了解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首先需要明确再生骨料的定义和来源。

再生骨料指的是从拆除、改建和修复建筑物或其他建筑结构中产生的废弃破碎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所得到的材料。

这些废弃破碎混凝土经过筛分和洗净处理后,可以作为再生骨料用于替代天然骨料在混凝土中使用。

二、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2.1 强度性能再生骨料作为骨料的替代品,对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量的再生骨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然而,当再生骨料的掺量超过一定比例时,可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2.2 塑性和可变性再生骨料的使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塑性和可变性,使得混凝土更易于施工和加工。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工程中,如隧道、大坝和管道等,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可变性和施工性能。

2.3 耐久性能和环境影响再生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碳足迹和环境影响。

再生骨料中的矿物质成分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和微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而且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天然骨料的需求,减少开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适当地控制再生骨料的掺量和粒度分布,可以在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废弃破碎混凝土的充分利用。

再生骨料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还可以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涉及混凝土的强度性能、塑性和可变性、耐久性能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为全再生骨料、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全骨料不易控制质量,故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将其筛分成粗、细骨料后再使用。

全骨料是指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不经筛分而直接使用的骨料。

粗骨料和细骨料分别为全骨料经4.75mm方孔筛筛分后的筛余和筛下。

(1)全骨料的筛分析全骨料的典型筛分析见表1、表2,筛分析曲线图见图1。

表1 全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26.52224.4419.04068.11316.01533.1169.5060912.2284.7587017.4452.3672014.460筛底201640.3100表2 全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26.500019.0273 5.5616.0254 5.1119.50125925.2364.75126025.2612.3671514.375筛底123624.7100图1 全骨料的筛分析从以上数据和图形分析,同一批产品两次筛分的级配的曲线偏差较大,这是由于运输过程中骨料间的堆积和离析所造成的。

(2)粗骨料的材性①组成与表面特征再生粗骨料和天然粗骨料相比,其表面特征有很大差异:再生粗骨料表面包裹着一定量的砂浆和水泥素浆(水泥石),其黏附的多少和程度取决于骨料破碎的工艺、设备和原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破碎出来的再生粗骨料颗粒表面凸凹不平,非常粗糙、多孔隙、多棱角。

与天然粗骨料相比,再生粗骨料中的成分也比较复杂,除原生的天然骨料外,还含有少量的砖骨料、砂浆骨料、水泥石骨料(见图2)。

图2 再生粗骨料的粒形和表面特征②级配再生粗骨料的筛分析结果及曲线图见表3、表4、图3。

表3 再生粗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26.5154 3.1319.071114.21716.055211.0289.50174434.9634.75162332.5962.361803.699筛底360.7100表4 再生粗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26.5350.7119.096619.32016.0133126.6479.50173234.6814.7588117.6992.36340.7100筛底200.4100图3 再生粗骨料筛分析曲线图(NO.1和NO.2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筛分析)从结果分析,再生粗骨料两个样品虽因离析组成有所区别,但基本在级配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属5~25mm的连续级配。

③含泥量再生粗骨料的含泥量实际为粘附在骨料上的细粉(旧水泥粉、砂石粉)量,不是粘土或淤泥。

见表5。

表5 再生粗骨料含泥量次数试样原质量(g)洗净烘干质量(g)含泥量(%)平均值(%) 1600059540.770.82600059500.83④泥块含量再生粗骨料泥块含量实际为分化后软弱的水泥和砂浆块量。

见表6。

表6 再生粗骨料泥块含量次数5mm筛上试样质量(g) 2.5 mm筛上试样质量(g)泥块含量(%)平均值(%)1600059980.030.02 2600059990.02⑤压碎指标与天然骨料不同,配制低等级混凝土的再生骨料也必须对压碎指标进行检验,而且要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因为通过压碎指标的检验,可以判断再次破碎对再生骨料强度的影响和检验再生骨料上包裹或独立的水泥石强度是否满足再生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再生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见表7。

表7 再生粗骨料的压碎指标次数试样质量(g)压碎试验后筛余试样量(g)压碎指标(%)平均值(%)1300027618.08.12300027538.23300027568.1⑥针片状含量针片状含量实际表征的是粗骨料的粒型好坏,再生粗骨料的粒型要好于天然石的粒型,这是由于再生骨料在二次破碎时,其粒型受破碎设备的影响大,少有天然构造(如层理)的影响。

选择好的设备,就有好的粒形,水泥石的存在正好弥补了天然石的缺陷。

再生粗骨料针片状含量见表8。

表8 再生粗骨料针片状含量试样质量(g)针状颗粒质量片状颗粒质量针片状总质量针片状颗粒含量2000302555 2.8⑦再生粗骨料的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及空隙率见表9。

表9 再生粗骨料密度及空隙率空隙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41% 1500 kg/m32550 kg/m3⑧分析与结论根据GB/T 14685-2001的技术要求指标,再生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基本符合5~25mm 连续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达到I类标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也满足标准规定。

再生粗骨料的基本材性满足配制混凝土的要求。

(3)细骨料的材性①组成与表面特征再生细骨料和天然细骨料相比,微细颗粒含量高,这些微细颗粒主要是水化、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和砂浆粉末及矿物掺合料颗粒等。

微细颗粒含量的高低与原生混凝土强度有关,原生混凝土强度越高、微细颗粒含量越低,反之则越高。

再生细骨料粒形较好,大多为多面立方体、三角体、多棱体、正方体或球体,针片状含量很低。

骨料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见图4。

图4 再生细骨料的粒形和表面特征②级配再生细骨料筛分析结果与曲线图见表10、表11和图5。

表10 再生细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 4.75 2.36 1.180.6000.3000.150筛底细度模数第一次分计筛余质量(g)2103836782571062.55分计筛余百分率0.420.616.613.416.411.421.2累计筛余百分率02138516779100第二次分计筛余质量(g)1103906680571032.59分计筛余百分率0.220.61813.21611.420.6累计筛余百分率02139526879100平均累计筛余百分率02138526879100 2.6表11 细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 4.75 2.36 1.180.6000.3000.150筛底细度模数第一次分计筛余质量(g)112684689161712.83分计筛余百分率0.225.216.813.618.212.214.2累计筛余百分率0.22542567486100第二次分计筛余质量(g)213384668658722.87分计筛余百分率0.416.616.813.217.211.614.4累计筛余百分率0.42744577486100平均累计筛余百分率0.32643577486100 2.8图5 再生细骨料筛分析曲线图(NO.1和NO.2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筛分析)从筛分析结果来看,两个样品的级配曲线基本一致,说明细骨料的离析较小。

与级配II区相比,按人工砂的标准判定,两次试验结果均符合II区的级配要求,适于混凝土的配制。

③细粉含量和亚甲蓝MB值再生细骨料的细粉含量及亚甲蓝MB值检测结果见表12、表13。

表12 再生细骨料的细粉含量次数试样原质量(g)洗净烘干质量(g)细粉含量(%)平均值(%)1500461.37.747.72500461.77.66表13 再生细骨料亚甲蓝MB值试样重量(g)加水量(ml)加入亚甲蓝溶液(ml)溶液浓度(%)MB值200.0500.025.01 1.25从表12和表13中可以看出,再生细骨料中的细粉含量为7.7%,大于GB/T 14684-2001中III类指标的限值(≤7.0%)。

但亚甲蓝MB值为1.25,根据JGJ 52-2006,当亚甲蓝MB值<1.4时,则判定再生细骨料的细粉以石粉为主。

④泥块含量再生细骨料的泥块含量中实际上大部分为低强度的混凝土碎屑、砂浆粉末或矿物掺合料颗粒,并不一定是粘土块或泥块。

见表14。

表14 再生细骨料泥块含量试样原质量洗净烘干质量含泥量平均值次数1200198.90.550.62200199.00.50⑤再生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见表15。

表15 再生细骨料密度及空隙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空隙率1500 kg/m32440 kg/m339%⑥分析与结论:根据GB/T 14684-2001中的技术指标,再生细骨料的颗粒级配并不完全满足级配II区的要求;细粉含量高于规范中的III类限值,但根据分析大部分为石粉,故仍满足建筑用砂细粉含量的要求;泥块含量满足II类标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均能满足标准规定。

(4)放射性再生粗、细骨料的放射性检测值都满足建筑材料放射性技术要求,具体结果见表16。

表16 再生骨料放射性指标检测结果项目检测值标准规定评价内照射指数0.274≤1.0合格外照射指数0.206≤1.0合格(5)小结从上面的材性分析来看,无论是再生粗骨料还是再生细骨料,都满足现行混凝土骨料相关标准的要求。

但全级配再生骨料的性能离散性较大,使得同批次再生骨料砂率变化很大,不利于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既难以控制用水量也不易达到理想的工作性能。

从本工程的应用经验来看,不提倡使用全级配再生骨料来配制再生混凝土,而是应该将其筛分后以再生粗、细骨料的形式配制混凝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