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 选修课论文 3000字

合集下载

全球变暖议论文

全球变暖议论文

全球变暖议论文引言全球变暖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地球的温度逐渐上升,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办法,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于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原因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森林砍伐等行为,而自然因素主要涉及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和天气模式的变化。

1. 人类活动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CO2)。

C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温室气体由于其特殊的物理特性,会阻止地球所产生的热量的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除了二氧化碳外,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也在全球变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甲烷主要来自于家畜的排泄物和农田的灌溉,氧化亚氮主要来自于化肥的使用。

此外,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也导致了CO2的排放增加。

森林在吸收大气中的CO2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砍伐森林会破坏这个平衡,导致CO2的增加。

2. 自然因素尽管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自然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太阳活动的变化可以导致地球的温度上升或下降,例如太阳黑子的数量与地球的温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另外,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和颗粒物,这些物质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火山灰会进入大气层并遮挡阳光,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下降。

但是,火山也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而增加地球的温度。

影响分析全球变暖对地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许多重大的影响,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

1. 环境影响全球变暖导致了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极端天气事件加剧等环境问题。

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城市和岛屿的生存,大量的冰川融化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飓风、干旱等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严重性。

关于全球变暖论文有关全球变暖的论文

关于全球变暖论文有关全球变暖的论文

关于全球变暖论文有关全球变暖的论文浅谈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别无选择,面对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只有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治本之策,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被科学家证实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与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与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紧密相联。

然而气候变暖的危害并不只是人们感觉到热那么简单,它的危害有很多,比如海平面的上升,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陆地淡水资源的溃乏、农业减产、传染病的流行、影响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等等。

那么,面对这些危害如果我们无动于衷漠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难,继续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高碳发展模式,我们人类将有可能像恐龙那样因为适应不了新的气候而在地球上永远的消失。

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别无选择,面对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只有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治本之策,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虽然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

因此,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创新思维,吸纳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随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都着手开展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

实际上,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我们党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我们党提出的这些方针政策。

全球气候变暖_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_论文

全球变暖目录•1关键字•2全球变暖的背景• 3 命名• 4 历史上的全球变暖• 5 全球变暖成因• 6 全球变暖的后果•7 人类的努力措施•8 对全球变暖的其他看法•9 有关的国际公约•10 结束语•11参考文献关键字:全球变暖,碳排放,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果背景:1: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在该国水下6米处的海底主持一次内阁会议。

届时,马尔代夫内阁将在水下讨论通过一项决议,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步伐。

对平均海拔只有1.5米高的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来说,这条消息并不轻松,因为气候变化关乎它的生死。

根据科学家最新发布的在研究报告,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那么这个由1192个小岛组成的国家将在本世纪消失[1]2:从1993年迄今的16年间,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

这对图瓦卢就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2]3:英国科学家经过3个月的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一个惊人结论:10年后北极夏季将变成无冰的海洋。

今年早些时候,由英国科学家组成的卡特林北极调查队乘雪橇或徒步跋涉穿越了北极波弗特海北部地区,测量了冰层的厚度。

经调查,科学家们发现这个地区大部分的冰只有1.8米厚。

而历史上这里有更厚的多年冰层,这样的冰层就不那么容易融化。

[3]北极冰架断裂4今年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4]以上种种资料都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它时时刻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不再是科学家们纸上假想的课题。

全球变暖论文

全球变暖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进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

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全球变暖论文:由于大家知道的,现代社会工业发展很快。

为了赶上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也在大力发展工业,但在这背后存在着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且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性变暖。

当然了,我现在分析的只是形成全球气候性变暖原因的一个片面,但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大力发展工业,会增加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所以会导致像CO2这类的气体也会增多。

因为CO2和水气会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会间接导致太阳短波辐射的增强,而当太阳光照到地面时,地面会随之而升温,学过高一地理的都知道:地面升温会使地面对大气产生一个长波辐射,而这时又因为大气中的CO2和水气增加(主要是CO2),所以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所以会导致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平均气温增高,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全球气候性变暖。

全球气候性变暖,使得全球平均气温增高,这样由于气温增高,南北两极的冰川会慢慢融化,这会导致全球海平面的升高,全球海平面升高的结果就是一些小岛国家就会被大海吞没,而全球性气候变暖引发的另一个不好的事,就是灾害性天气增多。

有关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作文

有关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作文

有关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作文全球变暖,真的来了!
听说南极的冰层开始融化了,海平面都涨了好多。

那边的小岛
国家,现在都得担心海水淹没了家园。

咱们这虽然还没那么严重,
但夏天越来越热,冬天也越来越短,真是让人受不了!
你知道吗?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讨论气候变化。

有的人说,这都
是咱们自己作的,排放了太多二氧化碳。

也有的人说,这是大自然
的规律,人类根本没法改变。

但不管怎么说,这天气是越来越不正
常了。

哎,对了,你记得小时候去海边玩,沙滩上都是五颜六色的贝
壳吗?现在哪还有啊,全是被海浪冲上岸的垃圾。

看着都让人心疼,这环境得怎么保护才行啊。

还有啊,农民们现在日子也不好过。

雨水越来越少,土地都干
涸了,农作物怎么长得好?听说有的地方连水都喝不上了,真是太
惨了。

咱们得想想办法,帮帮他们才行啊。

总之啊,这全球变暖不是闹着玩的,每个人都得重视起来。

不管是减少碳排放,还是保护环境,都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不然的话,这地球可就没救了!。

全球变暖的征文

全球变暖的征文

全球变暖的征文
近年来,全球变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从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增强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认识,并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

首先,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工业化的快
速发展、能源消耗的剧增以及森林砍伐等行为,都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释放,进而引发了全球气候的变化。

此外,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也对全球变暖做出了贡献。

其次,全球变暖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导致了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干旱、洪涝、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其次,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系统的安全。

同时,全球变暖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面对全球变暖的挑战,国际社会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各国
政府应加强合作,制定并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政策,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其次,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人们还应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例如减少用水、节约能源、推广低碳出行等,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总而言之,全球变暖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对人类和地球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应对全球变暖。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个人努力,我们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字数:416)。

全球变暖作文

全球变暖作文

全球变暖作文全球变暖作文(6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球变暖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全球变暖作文1“全球变暖”——这个人人都听过,但又不完全理解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来和大家讲讲吧。

顾名思义,“全球变暖”是指地球的气候在不断变暖。

但这并不只是简单的气候变暖。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极地的冰川开始融化,化成水流入大海。

如果冰川持续融化,越来越多水流入大海,海平面将快速升高,海拔低的土地会被海水吞没。

同时,很多生活在冰川上的动物将失去家园,濒临灭绝。

我去过新西兰,那里原本有大片冰川,但大部分都融化了。

另外,全球变暖还会引发大型台风、海啸等灾难,真是可怕。

那么,全球变暖到底是什么引发的呢?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人类过多的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从而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比如汽车排放的`尾气就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就直接导致了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拯救地球。

可是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我们可以坚持乘坐公共交通,尽量不用私人汽车。

其次,我们可以多植树造林,让树木吸收二氧化碳。

另外,我们还可以节约用电。

这就是全球变暖的秘密。

人们需要加倍的保护环境、节省资源,才能拯救我们的地球。

全球变暖作文2周四早上上学时,我发现小区里的汽车上披上了一层白色的“纱衣”,下雪了!不过,我又难过起来——现在才是11月中旬,因为全球变暖的原故,这么快就开始下雪了。

19日的晚上,我看报纸时发现了一则“天燃气紧缺”的报道,为什么天燃气紧缺会紧缺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翻开了那一版。

“全球变暖的原因使天气快速转冷,家家户户都开始大量使用煤气……”标题下的一行小字映入我的眼帘。

又是“全球变暖”惹的祸!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全球变暖”哪来这么大的力量,使天气快速转冷、使冬天下起雷雨、使夏天飘起雪花!妈妈告诉我,全球变暖的原因在于人类,我们不保护环境,夏天大量地用冷气、经常开私家车,制造出大量的废气,使地球的'臭氧层受到破坏,太阳对地球的辐射也就更严重了,南、北极的冰川也融化了,天气就变冷了。

全球变暖论文

全球变暖论文

全球变暖虽然目前尚未失控,但很快就将一发不可收拾。

危险的症兆随处可见,这是气候变迁带来的挑战。

我们该如何减缓全球变暖?如果不采取措施,地球会有什么下场?全球气温正在升高,每上升1度都会对地球造成严重影响。

1度,2度,3度,4度,5度,气温升高6度,后果将不堪设想。

想象一下,如果21世纪全球变暖加剧,全球平均气温逐步上升,那么,下一场超级风暴,下一轮灼人热浪,下一场重大天灾将降临何处?争论已经落幕。

科学家们一致指出:地球的平均气温确实已升高将近1℃,全世界严阵以待。

由于各地出现的预警信息,人类利用数千艘船只,数万所陆上监测站,以及外太空的卫星,共同对地球进行监控。

科学家们将获得的数据输入最先进的计算机模型,以此估算地球可能面临的未来。

预测结果令人担忧。

四十年后,喜马拉雅山区的冰河,这个数百万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很有可能消失。

格陵兰冰层可能在50年内全部融化。

目前,亚马逊雨林的生物品种占全世界的一半,但这座雨林很可能在本世纪末变成一片不毛之地。

目前的数据显示,全球均温已经升高了0.8℃,澳大利亚人口第二多的维多利亚洲遭遇到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高发期,许多人将这次临火高发期视为大自然给的警告,让世人警觉气候变迁的冲击。

“澳洲本来就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全球均温虽然只上升了不到1度。

这里却因此失去了大量陆上水源。

澳洲目前正遭遇一千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全球变暖并不仅仅意味着全球均温的上升,还将彻底改变地球的自然机制。

到时不是这里出现干旱,就是那里发生洪灾,甚至会出现同一地接连旱灾和洪水的情况。

”国家地理的专栏作家马克里内斯长期收集气候模型数据,了解气温每升高1度将对地球造成的破坏。

“人们很难想象全球变暖的未来冲击。

我想帮大家看清这个事实。

因为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相信汽车废气将在50年后融化喜马拉雅冰河这种结论。

”虽然专家估计在未来100年内地球均温有可能升高6℃,但这并非不可逆转的结果。

既使地球气温只有6度变化,也将造成严重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

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

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

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

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

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

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

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

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

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

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

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41.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

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

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

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

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

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

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

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

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

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度还要高。

美国科学家发现史前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

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

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 2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

”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现在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

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

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他在论文中说,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

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全球变暖的条件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

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

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

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

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

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

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

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

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

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

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全球持续变暖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

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

”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

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全球变暖的温度预测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摄氏度。

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摄氏度。

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

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

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

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

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

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