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复习之规范答题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方法: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高中散文答题模板

高中散文答题模板在做高中阶段的散文阅读题时,要怎样进行答题呢?有没有一个模板参考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散文答题模板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散文答题模板之鉴赏艺术手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解题分析:要从三个角度切人加以思考: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二是这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作答;三是有什么表达效果或作用。
注意用自己的话评价鉴赏。
规范答题:1.指认手法,就是说要说出这段话(文章)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
2,具体解释,就是结合文章的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简述好处,就是最后简单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价值、意义或好处。
4.组织答案语言顺序。
高中散文答题模板之布局谋篇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2.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文章的布局谋篇有着怎样的特点?4.文章的行文思路怎样?5.文章在构思上的特点是什么?解题分析: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和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作者情感的变化;思考“开头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再思考行文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先抑后扬、逐层递进等。
规范答题:1.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
2.具体概括文章内容。
3.组织答题顺序: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十具体解说。
散文阅读题的答题如何规范,有一定的答题模式吗?笔者经过摸索,探究历年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总结出如下五种答题模式。
供同学们参考仿用。
高中散文答题模板之原因规范答题:1.审题干,在原文中找到出处并标明。
2.在问题出处的前后搜寻答案。
3.划定答案区间,尽量用原文句子作答。
4.注意字数要求,适当增删。
5.选准答案用语。
6.答完后,回望答案,语言表达准确通顺。
语文:中考复习—散文阅读之规范答题

(二)要点归纳:
1、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要 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 2、可以结合语句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 和采用的表达方式来分析;
3、分点标上序号来表述条理更清晰。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请仔细阅读九年级下册课文《地下森林断 想》,从“赏析语言”和“分析重要语句的 作用”两个角度各出一道阅读题并规范解答。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 方面。(选自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参考答案:这两个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过渡
的作用。前一个句子总承上文,对学者闻一多的 “说”和“做”进行全面概括;后一个句子总起下 文,领起了下文对革命家闻一多的“说”和“做” 的具体叙述。
例题3:
文章最后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 么作用? (4分)——2007年安徽中考题
练习1: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 (3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一个忍 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选自七年级上 册《紫藤萝瀑布》)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紫藤 萝花开时的状态,表现了它的生机勃勃和美好可 爱,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14、题指导
专题一 语言赏析
(一)例题分析及练习
例题1: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 中画线的句子。——09年芜湖市中考题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 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答: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 (1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 (1分)
专题二
分析重要语句 在文中的作用
(一)例题分析及练习
例题1:
高考语文散文鉴赏答题规范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散文鉴赏答题规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散文内容,把握散文主旨的能力。
3. 使学生熟悉高考语文散文鉴赏题的答题规范,提高答题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特点:真实、生动、细腻、意蕴深厚。
2. 散文的鉴赏方法:抓关键词、抓中心句、抓修辞手法、抓结构层次。
3. 高考语文散文鉴赏题答题规范:审题、定位、答题、分点作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散文鉴赏题的答题规范。
2. 难点:如何准确理解散文内容,把握散文主旨,以及答题时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散文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真实、生动、细腻、意蕴深厚,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作品体会这些特点。
3. 讲解散文的鉴赏方法:抓关键词、抓中心句、抓修辞手法、抓结构层次,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高考语文散文鉴赏题答题规范:审题、定位、答题、分点作答,强调答题要点和语言组织。
5. 课堂练习:提供一篇散文,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并按照答题规范进行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复习散文鉴赏题的答题规范,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散文作品进行讲解和练习。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答题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答题规范和鉴赏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散文鉴赏题,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提供一系列散文作品,用于教学和实践。
2. 答题规范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详细的答题规范和技巧。
3. 在线学习资源:推荐学生访问一些优质的在线散文鉴赏学习平台,丰富学习资料。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例析

散文阅读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例析一、认识和掌握散文的相关知识1.什么是散文?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我们常说的是狭义的散文,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2.散文的分类。
我们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
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散文。
3.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4.阅读散文应注意的问题(1)抓住“神”。
“神”就是作者在文中的情感体验,就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的“情”,达的“意”。
抓住了“神”即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旨。
(2)抓住线索。
线索就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
明确了线索,也就基本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
线索有的是标题,有的是开头一句话,有的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线索有以时间为线的;有以人物活动为线的;有以情感为线的;有以事物为线的等。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必备答题技巧 1.找“要素”。
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2.理顺序。
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线索。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
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
4.品情感。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
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
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
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2022届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一一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每年高考散文得分率普遍较低,从复习的角度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
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 阅读技巧一一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前提1.树立主题意识把握主题是整体理解文章的前提。
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由此,产生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原则一一主题辐射,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
散文“形散神不散”“神不散”就是文章的主题集中明确,而“形散”又加大了考生把握散文主题的难度。
散文的文体特征,使得散文阅读的高考命题更是强化了主题辐射的原则。
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2.树立整体意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
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
比如江苏卷所选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诗意画面的描绘中体现着作家对文明、文化的深沉思考。
文章共四段:第一段承题目而来,具体描写烟雨中的老牛。
第二段,描写白鹭飞来,有“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并把牛背当成了“宽敞的步行街”第三段,揣想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面对这幅图的感受。
第四段,是全文最值得品味的部分。
在这里,作者先说“我在想着那个农人。
……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再写“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
大山下的土地……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进而写“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最后以“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比喻眼前这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真切地表达了包括“我”在内的“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对它“永远的牵挂”综观全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出一种醇厚而迷茫的情感,在平易中具有动人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不好(1分)。因为原句中运用了反复的 修辞手法(1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获 得一把利刃的愿望,也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心中 的愤怒之情(2分)。而改换后的句子则大大 削弱了这种表达效果(1分)。
练习5:
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删去,好吗?为什么?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嫩嫩地,绿绿地。 (选自七年级上册《春》)
例题2: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 果。 (6分) ——09年安徽中考题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 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答: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枫叶无畏无惧的神采,表达了对枫叶的
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 (三个要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练习2
指出下列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4分)
做了再说,说了再做,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 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二)要点归纳:
1、赏析语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②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 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 ④词语——色彩词、动作词、叠音词等。 2、以“改、删、换”的形式来提问时,答题时 不要忽视“前加”和“后缀”
3、自选角度赏析的题目,要选易避难,选典型 避模糊。
散文阅读复习之规范答题
阅卷老师告诉你:
1、审清题目,明确知识考 查点
2、结合语境,紧扣文本内 容。
3、运用术语,表述简洁、 明确。
二、《考纲》引路
《考纲》第二部分阅读要求
10、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 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12、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 的意义和作用。
14、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三、专题指导
专题一 语言赏析
(一)例题分析及练习
例题1: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 中画线的句子。——09年芜湖市中考题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 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答: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 (1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 (1分)
参考答案:不好。原句中的“偷偷地”带有拟 人色彩,形象写出了春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 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删去后没有这 样的表达效果了。
例题6
诙谐幽默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请找出两处加 以赏析。(6分) ——2010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 题《雅舍》 示例2:“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 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 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这样的句子以宽缓舒和的调 侃语气,逼真、细腻,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 便,特别是“鼓腹”一词更表现出作者处之泰然的 幽默感。 示例3:“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 骨骼都像是硬的”,“在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 黍,但我仍安之”这些句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 描写蚊子的猖獗,不愠不怒,仿佛作者乃局外之人, 诙谐乐观,妙趣横生。
专题二
分析重要语句 在文中的作用
(一)例题分析及练习
例题1:
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 用?(4分)——08安徽中考题 答:(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 光。 (2)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 童年的回忆。
练习1
下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 是他的背影。(选自八年级上册《背影》)
答: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母亲体力不支艰难 前行插秧的情形,表现了母亲的坚强,表达 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练习3: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 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 甲缝的八宝酒了。(选自八年级下册《春 酒》)
参考答案: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 刻画出“我”小时候活泼调皮的个性,表 达了“我”对八宝酒的喜爱。
练习1: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 (3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一个忍 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选自七年级上 册《紫藤萝瀑布》)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紫藤 萝花开时的状态,表现了它的生机勃勃和美好可 爱,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 地镶嵌在门框里。(选自八年级上册 《老王》)
参考答案:“镶嵌”一词,强调了老王 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表达出作 者内心的悲酸和同情。
例题5:
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 为什么?(5分) ——10年安徽中考题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 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原句: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
参考答案:①结构上,开篇点题,提示全文内 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②内容 上,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例题2
本文倒数第二段的首句是一个过渡句,它是如何衔 接上下文的?(3分) 接着立刻想到要活过这十年,须加紧锻炼,保养各 器官的正常运作。 ——2010芜湖市中考题 答:写作者由老两口安度晚年的温馨画面,联想到 10年后的自己,(2分)于是立刻加紧锻炼,为以 后健康生活做准备。(1分)
练习2: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 画线的句子。——09年芜湖市中考题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 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答: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1分)音韵 和谐,具有音乐美,(1分)语言别致,雅 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1分)
例题3: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 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出自《语文指导》45页阅读文段《田野上 的白发》
例题4:
下面句子中“全心全意”和“默默”两个 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说好在哪 里?(3分)——深圳市中考题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 自己的存在。
答:“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花开花时一 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默默”表现 了百合花不张扬的品质。
练习4:
请说说句中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