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57号——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57号——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57号——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19.12.23
•【文号】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57号
•【施行日期】2020.0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9年第57号
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现就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20年1月1日起,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不再对从事辐射安全培训的单位进行评估和推荐,不再要求从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等辐射活动的人员参加以上单位组织的辐射安全培训。

有相关培训需求的人员可通过我部组织开发的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以下简称培训平台,网址:http://)免费学习相关知识。

二、自2020年1月1日起,新从事辐射活动的人员,以及原持有的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到期的人员,应当通过我部培训平台报名并参加考核。

2020年1月1日前已取得的原培训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三、生态环境部门将通过培训平台定期发布考核计划,参加考核的人员可以扫
描培训平台首页二维码,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报名。

详细情况请在培训平台“报名/考核”页面中查阅。

特此公告。

生态环境部
2019年12月23日。

核技术利用单位管理制度

核技术利用单位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安全、健康和环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核技术利用的单位,包括核动力厂、燃料生产及后处理厂、废物处置场、医院、辐照所、研究院等。

第三条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辐射防护与管理制度,确保辐射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降低辐射风险,保障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核技术利用单位应设立辐射防护管理部门,负责辐射防护与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

第五条辐射防护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负责辐射防护与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和执行;2. 组织辐射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辐射防护意识;3. 监督辐射防护设施的运行和维护;4. 定期对辐射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评估;5. 组织辐射事故应急处理;6. 汇报辐射防护与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三、辐射防护与管理制度第六条辐射防护大纲1.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制定辐射防护大纲,明确人员分类、剂量限值、厂区分类、组织机构、紧急情况处置、培训、流出物管理、放射性废物管理等方面的总体要求。

2. 辐射防护大纲应依据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七条辐射防护设施1.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配置必要的辐射防护设施,包括辐射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 辐射防护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辐射监测1.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建立辐射监测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进行辐射监测。

2.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分析和上报。

第九条辐射事故应急处理1.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响应、事故调查、责任追究等程序。

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影响。

四、培训与考核第十条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辐射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辐射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医用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辐射安全考核试题(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及参考答案

《医用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辐射安全考核试题(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及参考答案

《医用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辐射安全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年销售量超过豁免水平〔〕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台〕或者持有量超过豁免水平 10 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 10 台〕的单位,属于销售或者使用较大批量豁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的单位,应当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并承受辐射安全监管。

A、10,10 C、10001000B、100100 D、100,102、年销售量超过豁免水平 100 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 100 台〕或者持有量超过豁免水平〔〕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台〕的单位,属于销售或者使用较大批量豁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的单位,应当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并承受辐射安全监管。

A、10,10 C、100,10B、100100 D、50,503、丽丽觉察一张放射源编码卡,编码为0203CS012345,这是〔〕类放射源?A、ⅡB、ⅢC、ⅣD、Ⅴ4、丽丽觉察一张放射源编码卡,编码为0203CS012345,这是〔〕年出厂的放射源?A、2022B、2022C、2022D、20225、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根本标准》豁免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在进出口时,进出口单位应:〔〕。

A、主动向海关供给经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备案的《豁免备案表》,以办理有关手续B、在完成进出口活动后 20 日内向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备案C、在完成进出口活动后 20 日内报其许可证发证机关D、无需办理任何手续6、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根本标准》豁免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其国内生产单位或者进口产品的国内总代理单位〔以下简称进口总代理单位〕及其使用单位可填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豁免备案表》,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 、所在地省级 C 、所在地市级 D 、所在地县级7、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马上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实行必要防范措施,并在〔〕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管理规定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管理规定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建立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

为进一步规范该系统的使用,提高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建立在互联网上,全国联网运行使用,包括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以下简称监管系统)和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单位、国家和各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以下简称废物库)运行单位、辐射工作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对管理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第四条 管理系统使用实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安全运行、有效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 管理系统各项业务办理及其操作按照“国家核技术 —3 —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使用技术细则”(以下简称使用细则)进行。

涉密信息不得进入管理系统。

第二章 系统管理第六条 环境保护部及各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系统的运行使用。

地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辐射工作单位(含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单位、废物库运行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系统。

第七条 环境保护部负责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承担以下职责:(一)制定管理系统的建设规划、技术方案和管理规定等,并监督执行;(二)组织、指导、监督本级和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等工作;(三)组织对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管理系统使用和管理的检查、指导和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和指标;(四)建立管理系统所需的软硬件和网络条件,确保数据接入网络畅通;(五)组织向各省开放的管理系统数据接口的开发与测试工作;(六)收集、整理管理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反馈,组织对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七)定期组织环境保护部及各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省—4 —级环境保护部门、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单位、废物库运行单位管理员管理系统使用的培训工作。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解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解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1.核技术利用的定义是什么是指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使用。

2.什么是放射源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3.什么是非密封放射性物质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4.什么是射线装置 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放射性的装置。

1.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法规体系包括那几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强制性标准,安全导则,技术参考文件。

2.我国核技术利用领域适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是哪个机构发布的国务院。

4.负责全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的统一监管的部门是国务院生态环境管理部门。

5.1.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立法方针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

2.核技术利用目的主要监管方式是什么对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的活动进行严格的全过程监督管理(选址-设计-建造-运行-退役),对放射性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寿期跟踪。

3.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的第一负责人是谁业主4.放射性废物处理遵循什么原则废物最小化,安全排放和处置。

5.辐射事故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1.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几类,工业伽马辐照装置使用哪个类别的放射源? I类,II类,III类,IV类,V类。

I类2.X射线探伤机属于几类放射线装置 II类。

3.自屏蔽式x线机烫伤设备,具备哪些特征?1,屏蔽体应与X射线探伤装置主体结构一体设计和制造,具有制式型号和尺寸。

2.屏蔽体能将装置产生的X射线剂量减少到规定的剂量限值以下,人员接近时无需额外屏蔽。

3,是在任何工作模式下,人体无法进入和滞留在X射线探伤装置屏蔽体内。

4.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依据什么进行分级?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辐射安全及防护法规培训

辐射安全及防护法规培训

二、条例的总体框架结构(续)
第五章,监督检查,4条 • 规定了辐射安全和防护监督检查的部门和级别、
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的设立、认可、培训和考核, 监督检查部门的职责和义务等。
二、条例的总体框架结构(续)
第六章,法律责任,15条
• 分别对监督管理部门和持证单位违法本条例规定的法律责 任、处罚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根据情节轻重分为:
• 核设施、核技术应用单位、铀(钍)矿和伴生放 射性矿开发利用单位,负责本单位的放射性污染 防治,接受监督管理,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放射性 污染及其后果承担责任。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要点(续)
4. 依据法律制定相关标准 • 该法律授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辐射环境安全
的要求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放射性污染防 治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 环保总局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放射性污染防治的 有关技术标准。 • “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是制定相关 标准的基本标准。
• 规范了转让放射性同位素的条件 (第十九条)
• 明确了转让放射性同位素的申请、批 准程序和期限 (第二十条)
特点之五:完善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备案制度
• 转让放射性同位素的备案(第二十一条) •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备案(第二十二条) • 废旧放射源处理后的备案(第二十三条) • 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使用的备案(第二十五
审批程序 • 放射性同位素的编码、备案原则和程序
二、条例的总体框架结构(续)
第三章,安全和防护,13条 • 对持证单位的责任,人员培训、考核,人员健康和
个人剂量监测,年度自我评估,废旧放射性同位素 的返回或处理,场所退役,工作场所的安全联锁, 场所、源或源容器的辐射警示标志、标识,放射性 同位素存放等安全和防护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2024年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标志。

A、火险B、肃静C、禁烟D、放射性参考答案:D2.国家对从事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专业人员实行()管理制度;对从事放射性监测工作的机构实行()管理制度。

A、资质;资格B、资质;资质C、资格;资质D、资格;资格参考答案:C3.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

A、二次污染B、次生风险C、诱发灾害D、次生危害参考答案:D4.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A、允许B、可以C、不得D、适宜参考答案:C5.()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类别,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监督检查计划。

A、县级B、县级以上C、省级D、省级以上参考答案:B6.监督检查计划应当按照(),规定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

A、辐射安全风险大小B、辐射工作时间C、辐射单位地点D、辐射工作人员数量参考答案:A7.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登记之日起()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A、10B、15C、20D、30参考答案:C8.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颁发许可证的情况通报同级()。

A、卫生主管部门B、公安部门C、财政部门D、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参考答案:D9.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持证单位应当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A、10B、15C、30D、60参考答案:C10.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受理进口列入限制进出口目录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提出进出口申请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要点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要点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1、法律框架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以主席令发布,具有高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效力。

目前我国核技术领域适用的主要的国家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10月1 日起施行)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国家法律制定,是国家法律在某一个方面的进一步细化,规定了该方面的法规要求。

以国务院令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行政法规规定了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范围、监管机构及其职权、监管原则及制度等重大问题。

国务院于2005 年颁布实施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 号令,2005 年12 月1 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统一监督管理包括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批颁发、放射源转让审批和备案、放射源进出口审批、安全与防护标准和导则的制定、放射源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立、废旧放射源的收贮、辐射事故应急处理,以及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等。

为了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及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国务院又相继发布了《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562 号令)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612 号令),使辐射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主要包括国务院条例实施细则及其附件、行政管理规定等两部分,以部令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6 年3 月1 日起施行是规范放射源安全利用的第一个部门规章。

明确了辐射安全许可证颁发、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和转让审批等各项行政许可的办理要求和程序;《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对放射源许可与豁免管理、人员培训、辐射监测与个人剂量监测、废旧放射源管理及辐射工作场所退役、熔炼废旧金属的辐射监测、产品的辐射安全与防护性能管理等内容做出了更详尽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
1.核技术利用的定义是什么是指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使用。

2.什么是放射源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3.什么是非密封放射性物质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4.什么是射线装置 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放射性的装置。

1.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法规体系包括那几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强制性标准,安全导则,技术参考文件。

2.我国核技术利用领域适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是哪个机构发布的国务院。

4.负责全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的统一监管的部门是国务院生态环境管理部门。

5.
1.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立法方针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

2.核技术利用目的主要监管方式是什么对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的活动进行严格的全过程监督管理(选址-设计-建造-运行-退役),对放射性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寿期跟踪。

3.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的第一负责人是谁业主
4.放射性废物处理遵循什么原则废物最小化,安全排放和处置。

5.辐射事故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
1.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几类,工业伽马辐照装置使用哪个类别的放射源? I类,II类,III类,IV类,V类。

I类
2.X射线探伤机属于几类放射线装置 II类。

3.自屏蔽式x线机烫伤设备,具备哪些特征?1,屏蔽体应与X射线探伤装置主体结构一体设计和制造,具有制式型号和尺寸。

2.屏蔽体能将装置产生的X射线剂量减少到规定的剂量限值以下,人员接近时无需额外屏蔽。

3,是在任何工作模式下,人体无法进入和滞留在X射线探伤装置屏蔽体内。

4.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依据什么进行分级?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5.放射性药品生产中分装标记等活动属于哪种操作方式?简单操作。

1.放射源编码由几位数字或字母组成,第1至2位代表什么意义?放射源生产单位(或生产国)。

2.哪些放射源的标号应当刻制在放射源本体或者密封包壳体上?I,II,III类源。

3.放射源编码GB15C0000781中包含了哪些信息?放射源生产单位,放射源出厂年份,放射源核素代码,产品序列号,放射源类别。

4.我国建立的放射性同位素备案信息管理系统名称是什么?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

1.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什么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2.制备PET放药项目应当编制哪种环评文件报告表。

3.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单位应当向哪个部门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 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

4.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专业技术人员,场所,设施和设备,管理人员,监测仪器,规章制度,放射性处理方案等均满足辐射安全管理要求。

5.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有效期是多长?
1.核技术利用单位购买放射源,需办理什么手续?报生态环境部审批。

2.转让放射源的单位应当将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表报制哪个部门?报转入单位所在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

3.放射源跨省异地使用前需要履行什么环保手册?活动前10日,持许可证复印件分别使用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并书面告知移出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4.开展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实验需要办理什么手续?由试验所在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商同级有关部门审批。

1.生产销售使用储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该设置哪些安全与防护措施?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

2.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应满足哪些要求?单独存放,专人负责保管,对储存场所采取防水,防火,防盗,放丢失,放破坏,防射线泄露的安全措施,建立相应的多层防护和安全措施,并对科移动的放射性定期进行存盘,储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3.核技术利用单位哪些工作人员应该参加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防护负责人,涉及装置,设备和场所设计,安装,调试,倒源,维修以及其他与辐射安全相关技术服务活动的人员。

4.个人剂量档案应保存多长时间?应当保存至辐射工作人员年满75岁,或者停止辐射工作30年。

5.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废旧放射源应该如何处理?进行回收,并鼓励对回收的放射源进行再利用,对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旧放射源要进行妥善包装后专门的储存设施中放存。

6.哪些和技术利用场所终结运行时需要实施退役?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使用I,II,III类放射源的场所,甲级,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

1.辐射事故的定义是什么?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污染。

2.辐射事故如何分级?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3.发生辐射事故后,事故单位应在多长时间内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 2小时以内。

4.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辐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辐射事故信息公开,公众宣传方案,可能引发辐射事
故的运行故障的应急处理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