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矿产资源》教案(1)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教学设计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针对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
本章主要讲解矿产资源的概念、种类、利用和保护等内容,是学生了解矿产资源、认识环保、了解天然资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章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矿产资源,有哪些种类。
2.知道矿产资源的利用,包括热能、石油、天然气、煤等。
3.知道如何保护矿产资源,了解矿山环境治理、矿物回收利用等。
2. 能力目标1.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形成对矿产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归纳、整理、分析等。
3.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化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矿产资源利用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考虑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像和视频,介绍或回顾与地球的关系,如大气,水循环等,让学生对地球生态有初步的了解。
比较扎实的学生可以透过各种图像来做点综合分析,比如说我问他看上去这看上去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标示,来定位这些地貌是什么2. 呈现通过示范一些课程案例来展示矿产资源类别。
每个矿产资源都有一个独特的性质和不同的应用,例如石油、天然气、煤、铁、铜等。
3. 引导学生被引导进行问题的探究,可以创造性的进行分组,讨论矿产资源的运用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索新思想,让学生将问题推到更深层次。
4. 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保护矿产资源,如何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矿物回收利用等。
在讲解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效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知识。
5. 实践通过实践来让学生深入了解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并加深矿产资源的实践应用,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践活动可以是实地考察,也可以是实验室或实验室活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矿产资源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的概念、种类和特点,提高学生对矿产资源的认知水平。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矿产资源的概念: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存在的,有用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2. 矿产资源的种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
3. 矿产资源的特点: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开发利用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等。
4. 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5.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矿业、矿产加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产资源的概念、种类、特点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矿产资源图片、矿产资源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矿产资源调查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矿产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矿产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矿产资源的概念、种类、特点,讲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4. 分享:各组汇报调查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矿产资源保护措施。
5. 讨论:讨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板书设计矿产资源1. 概念:有用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2. 种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
3. 特点: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开发利用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4. 现状: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5. 保护措施: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矿产资源调查表。
3. 设计一个矿产资源宣传标语。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分享、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矿产资源的概念、种类、特点及保护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部分,学生理解程度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小学科学《矿产资源》教学设计(含2课时)

9、《矿产资源》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第9课《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单元的第四课。
本课主要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了解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其他非金属矿产等资源情况;通过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和归纳,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从小养成保护自然资源的习惯。
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
本课在任务驱动页里,设计了一个矿山开采矿石的情景,引入有关矿产问题的学习。
紧接着,教材设计了活动1“金属材料是从哪里来的?”的知识学习活动,从钢铁的生产步骤开始,让学生了解钢铁的冶炼过程,知道钢铁在国民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要求学生了解钢铁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2“全身是宝的石油”,提供“石油”的学习资料,让学生知道石油是主要的能源矿产,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活动3“能源矿产还有多少?”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世界上现已初步查明的能源矿产的储量,再通过简单的计算,了解能源矿产还可以开采多少年,从而得到珍惜矿产资源的启迪。
【学情分析】本课是用生活中经常看见、听到的情景入手,通过一些事实证据或数据,来说明矿产资源的宝贵和与人类的关系,再根据实际情况,讨论交流如何去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
【设计理念】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了解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提炼物的名称,了解一些非金属矿产,懂得它们是不可再生资源,具稀有性特点,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从小培养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2、了解一些其他的非金属矿产。
能力培养目标:1、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了解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非金属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稀有性特点。
2019届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7.矿产》word教案(1)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7. 矿产
教学要求:
1.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知道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特点;
2.经历对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观察过程;学会制作矿石标本的方法。
3.乐于参加观察矿石和制作矿石标本的活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小刀、钥匙等。
演示材料:小方盒、玻璃瓶、矿物、有关矿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铜、铁、铝矿石。
铜、铁、铝等各种金属都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
1.教师指导学生从颜色、光泽、硬度、结构等方面观察铜、铁、铝矿石。
2.教师指导学生用小刀刻比较矿石硬度。
二、了解什么矿产、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教师讲解以及图片、视频资料的展示。
三、学习制作矿物标本的方法。
根据课本上制作矿物标本的过程与方法制作标本。
1.准备一些小方盒和玻璃瓶;
2.将搜集到的金属矿物和能源矿物及其提炼物分别装入小方盒和小瓶中;
3.制作标签。
一般有矿物及其提炼物名称、产地、特点、用途、制作人、制作人等几栏;
4.贴标签。
对应所制作的标本,把标签贴在小方盒或者玻璃瓶上。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讲解制作方法与过程,由学生课外制作。
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外制作标本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矿产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矿产资源教学设计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五单元《矿产资源》教学设计17、常见矿物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多角度描述矿石的特点。
2.能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对矿石进行分类。
3.能举例说明每一种分类方法(或标准)的优缺点。
4.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各种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矿物。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矿物的条痕。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举例说明矿物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举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宝石的用途教学准备:常见矿物、刻刀、磁铁、无釉瓷片、铜钥匙、铜币、铁钉、玻璃片、砂纸等。
教学过程:1、谈话: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资源。
关于矿物,你都知道些什么?2、出示各种常见矿物。
3、讨论:你希望研究矿物的什么性质?需要什么养的工具?采用什么养的方法?怎样记录实验结果?4、交流。
5、阅读教材:77页6、提问:怎样观察矿物的颜色?7、讲解:条痕就是矿物再无釉瓷片上刻划留下的痕迹,是矿物的粉末,能够转为准确地反映矿物的颜色。
矿物条痕的颜色与矿物的实际颜色是有一定区别的,条痕的颜色才是矿物的准确颜色。
8、认识摩氏硬度计。
9、分组活动、做好纪录。
10、交流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比较各种矿物的特征。
11、根据对矿物的观察和实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标准给矿物分类。
12、交流各族的分类标准和结果,比一比谁的分类标准更科学。
13、评价学生和分类活动。
14、讲述:有些矿物经切割和磨光后可制成美丽的宝石,关于宝石你知道些什么?15、认识一些宝石及其用途。
16、布置作业:搜集宝石及宝石的用途。
附板书:18、金属的来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辨别出常见的金属制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2.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金属材料是从什么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3.能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金属矿石的共同特性。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五单元 矿产资源 19 煤与石油第1课时教案 冀教版

19.煤与石油教学设计思想: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查阅、分析资料,引导学生从中了解煤与石油的提炼物及其用途,同时了解煤与石油漫长的形成过程,以及艰苦的开采过程,懂得煤与石油是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重要能源和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资料分析能源矿产的形成过程。
2.能通过调查发现煤和石油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关系。
3.能根据资料计算地球上现存的煤和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4.能通过模拟实验发现从煤中怎样提炼各种原材料.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意识到能源矿物的不可再生性。
2.树立珍惜能源矿物的意识。
3.能体验到煤和石油来之不易。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主要能源矿产及其提炼物有哪些。
2.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能源矿产形成的主要过程.3.能说出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哪些原材料。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提出小学生能直接做得到的保护能源矿物的措施。
2.能采取实际行动避免浪费能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查阅、分析资料,认识煤与石油的各种提炼物及用途.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有关煤和油的图片。
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除了作能源,它们还有哪些用途?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二)新课教学◆活动1:煤与石油的用途1.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2.分析:从煤和石油中可以获得哪些提炼物?说说它们的用途?从石油中可以提炼出汽油、煤油……等物。
从煤中可以提炼出煤气、沥青……等物.3.举例说明一些日常用品是有哪些提炼物制成的?4.小结:塑料、涤纶、尼龙、涂料、阿司匹林和糖精等都是由煤和石油的提炼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加工制成的。
5.讨论:如果没有煤和石油,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活动2:宝贵的煤和石油1.出示煤与石油形成的资料或图片。
2.分析煤和石油的形成.讲解: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的变化而形成的,含有碳、氢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含热能较高,使用方便,因此成为矿物燃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矿产资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矿产资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矿产资源引言:现代社会离不开各种矿产资源,比如煤炭、石油、金属矿石等。
矿产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用于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而且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为了让小学生了解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本文将介绍一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一、课程目标:1.了解矿产资源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3.了解矿产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地理课本、图片、矿石样品、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放大镜。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矿产资源的概念,以及矿产资源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图片或实物样品展示不同类型的矿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矿产资源种类,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通过地理课本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并引导学生观察矿石的特征和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
3.矿产资源的应用(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矿产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煤炭用于发电、石油用于燃料和化工、金属矿石用于制造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矿产资源,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4.实践活动:观察矿石(40分钟)将准备好的矿石样品分发给学生,提供放大镜和笔记本。
引导学生观察矿石的外观、颜色、质地等特征,并让他们尝试用铁钉或玻璃片进行硬度测试和磁性测试。
帮助学生识别不同矿石的种类,并记录观察结果。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复习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应用。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笔记本上的观察记录,以及课堂上的互动讨论来评估学生对于矿产资源的理解程度。
矿产资源 教学设计

矿产资源教学设计主题:矿产资源教学设计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及其重要性,学习矿产资源的分类、开采和利用方法,并培养学生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年级:中学高中年级时间:2-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矿产资源的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对矿产资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团体讨论:分小组让学生讨论矿产资源的定义,并列举出他们所知道的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
3.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矿产资源的分类,包括金属矿、能源矿、非金属矿等,并给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矿产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矿产资源的特点、用途以及开采和利用方法。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二课时:1. 游戏活动:利用小组活动中的研究成果,设计一个矿产资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来加深对矿产资源的了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法,并重点介绍可持续开采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3. 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讨论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可持续开采和资源回收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1. 视频观看:观看与矿产资源相关的纪录片或教育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进一步了解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2. 小组讨论:学生再次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和认识,以及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矿产资源。
3. 个人总结: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个人总结,总结他们在本次学习中学到的关于矿产资源的知识和对矿产资源保护的意识。
评估方式:1. 小组展示:对每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研究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展示的清晰度。
2. 游戏活动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表现来评估他们对矿产资源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3. 讨论和思考:通过学生的发言和参与情况来评估他们对课堂讨论和思考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4. 个人总结:评估学生的个人总结是否详实、理解深度和思考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教案17、常见矿物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多角度描述矿石的特点。
2.能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对矿石进行分类。
3.能举例说明每一种分类方法(或标准)的优缺点。
4.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各种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矿物。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矿物的条痕。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举例说明矿物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举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宝石的用途教学准备:常见矿物、刻刀、磁铁、无釉瓷片、铜钥匙、铜币、铁钉、玻璃片、砂纸等。
教学过程:1、谈话: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资源。
关于矿物,你都知道些什么?2、出示各种常见矿物。
3、讨论:你希望研究矿物的什么性质?需要什么养的工具?采用什么养的方法?怎样记录实验结果?4、交流。
5、阅读教材:77页6、提问:怎样观察矿物的颜色?7、讲解:条痕就是矿物再无釉瓷片上刻划留下的痕迹,是矿物的粉末,能够转为准确地反映矿物的颜色。
矿物条痕的颜色与矿物的实际颜色是有一定区别的,条痕的颜色才是矿物的准确颜色。
8、认识摩氏硬度计。
9、分组活动、做好纪录。
10、交流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比较各种矿物的特征。
11、根据对矿物的观察和实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标准给矿物分类。
12、交流各族的分类标准和结果,比一比谁的分类标准更科学。
13、评价学生和分类活动。
14、讲述:有些矿物经切割和磨光后可制成美丽的宝石,关于宝石你知道些什么?15、认识一些宝石及其用途。
16、布置作业:搜集宝石及宝石的用途。
附板书:18、金属的来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辨别出常见的金属制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2.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金属材料是从什么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3.能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金属矿石的共同特性。
4.能设计实验研究“铜、铁、铝”等金属有哪些特性。
5.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
6.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生活中各种金属制品,如铁锅、铜钥匙、电线、铁刀、铜币等;分别含有铜、铁、铝、锌、铅、钨等各种金属矿物质的金属矿石,电池、灯泡、小刀、酒精灯等实验工具。
金属用途方面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1、谈话: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从矿物中冶炼铜和铁,铸造出铜器和铁器。
自从掌握了冶炼技术以来,人们从矿物中提出许多有用的金属,如铜、铁、铝等。
现在,利用金属制成的工具、机器等随处可见。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由金属制作的各种物品,你知道吗哪些?3、交流。
4、打开书,80页,图中这些物品分别是由那种金属制成的用直线将矿物、金属及其制品联系起来。
5、汇报结果:6、交流:从金属矿物中能提炼出哪些金属?这些金属有什么用途?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7、提问:你想研究金属的哪些性质?8、选择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提示学生设计对比试验,进行比较分析。
9、汇报实验方案,并加以改正。
10、分组活动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1、分析实验结果。
12、讨论:金属的这些性质有哪些用途?13、总结:金属的共同性质与用途。
附板书:18.金属的来历(第一课时)有金属光泽铜导电性能好铁传热性能好铝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延展性)金属的来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描述炼铁的基本过程,体验到炼铁的复杂性。
2.能模拟开采矿物的主要过程。
3.将本组的开采方法与其他小组交流。
4.能为本“公司”的产品设计一段较好的广告词。
5.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处理废矿渣的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炼铁的资料和图片;几种矿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锤子、棉布、泡沫塑料杯、护目镜。
教学过程:1.谈话: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金属的共同性质,金属通常是从岩石或矿物中提取出来的。
2.出示人们从铁矿石中提炼铁的资料和图片3.讲解:钢铁的冶炼过程包括:⑴传送带将原料送入鼓风炉内,再由下方送进热风,炉里的最高温度为2300摄氏度。
⑵从鼓风炉的出铁口中流出熔化的铁的成分,这就是生铁。
其中还有很多杂质。
⑶将生铁转移至炉内制成钢。
⑷将钢压成各种形状。
4.交流:炼铁过程的感受。
5.阅读科学在线6.提问:什么是冶金工业?7.讲述:矿产资源一般都埋藏在地层里,开采矿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让我们通过实验模拟开采金属矿产的过程。
8.出示实验材料。
9.按课本中的过程进行操作。
10.提问:实验中泡沫塑料杯和熟石膏分别模拟什么?11.课后完成记录结果,课上交流:A.(1)我们小组开采出来的矿物是:(2)设计图表,表示出本组开采的矿物名称和质量(3)概括出本组开采矿物的方法:(4)将本组开采的结果与事前交给老师信封中的相关矿物信息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是:(5)给本组开采矿物做一个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用途。
B.在制作和开采过程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将本组开采矿物的方法和过程与其他小组比较,谁的方法有效?C.讨论:当矿物从“矿石体”中开采出来以后,剩下的废弃物就是“矿渣”,“矿渣”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想一想该怎样处理?D.评价学生活动。
附板书:金属的来历(第二课时)原料鼓风炉熔化的铁炉内成钢压成各种形状19、煤与石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哪些原材料。
2.能通过调查发现煤和石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关系。
3.把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4.认识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
5.认识人类开采煤和石油的方法。
教学准备:煤与石油的资料或图片煤与石油的形成和开采的资料或图片教学过程:1.谈话: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除了作能源,它们还有哪些用途?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3.分析:从煤和石油中可以获得哪些提炼物?说说它们的用途?4.举例说明一些日常用品是有哪些提炼物制成的?5.小结:塑料、涤纶、尼龙、涂料、阿司匹林和糖精等都是由煤和石油的提炼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加工制成的。
6.讨论:如果没有煤和石油,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7.出示煤与石油的形成资料或图片8.认识煤和石油的形成9.讲解: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的变化而形成的,含有碳、氢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含热能较高,使用方便,因此成为矿物燃料。
10.出示煤与石油的开采资料或图片11.认识煤和石油的开采过程12.小结:煤、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将来必定用完,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不能随意浪费。
附板书:煤与石油(第一课时)植物煤:露天开采2亿~3亿年埋入地下采煤机动物石油:采油井架煤与石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资料计算地球上现存的煤和石油还能开采的年限。
2.能通过模拟实验发现从煤中怎样提炼各种原材料。
3.举例说明煤与石油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体验煤来之不易。
5.能采取行动避免浪费能源。
教学准备: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的试管塞、棉花、煤、火柴。
教学过程: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太漫长了。
根据下面的资料,分别计算目前地球上已探明储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还能开采多少年?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
2.学生打开书87页计算3.汇报结果4.讨论:通过以上资料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5.交流启示。
6.讲述: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煤了,从煤中可以提炼出什么呢?让我们来做个煤的分离实验吧!7.演示实验8.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9.汇报交流10.阅读科学在线11.交流:阅读科学在线的感受,说一说我们应该学习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哪些科学精神和态度?12.总结附板书:19.煤与石油(第二课时)蓝色火焰煤气产生煤黑色黏稠状油状物煤焦油产生黑色炭状物焦炭产生20、矿产资源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以前做过的模拟实验分析,意识到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
2.能发现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的危害。
3.能设计一种简洁清晰的方式把调查的结果公布于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意识到人类生存与资源的密切关系。
2.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3.能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采取行动保护矿产资源。
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我国矿产资源的危机。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够与同学一起写一份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书。
教学准备:收集矿产资源浪费或破坏的资料图片教学过程:1.谈话: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各种金属器具、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主要能源等,都来自于矿产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面临枯竭的危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浪费、破坏或过渡开采矿产资源的现象?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同学交流3.比一比谁的调查更全面?4.讲述:在调查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矿产资源所受到的破环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
5.小组讨论交流6.总结:根据提出的建议我们要从我做起,让宝贵的矿产资源尽快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