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

合集下载

六种方法,教你怎样进行人物外貌描写

六种方法,教你怎样进行人物外貌描写

六种方法,教你怎样进行人物外貌描写
作文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或粗、或细;或通俗、或生动;都会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

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欣赏几个片段,看看哪个更能打动你?
1、轻描淡写
对笔下的人物外形不加任何修饰,直白的叙述,通俗而朴实!
2、细致勾勒
从军衣、身躯、面孔、眉毛、眼睛到手掌,对人物的外部特征进行一一描述,清晰而具体!
3、形象概括
寥寥数笔就刻画出一个与众不同、特点鲜明的人,简洁而明了!
4、镜头特写
抓住人物最具特点的部位细描,鲜明而生动!
5、巧妙点睛
在简洁的描绘之中,又有细笔点缀,精巧而别致!
6、自然融情
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饱含深情,含蓄而生动!
根据人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和所处的不同环境,学会灵活运用人物外貌描写方法,给自己的作文加分!。

作文如何抓住外貌写人物及范文十二篇

作文如何抓住外貌写人物及范文十二篇

作文如何抓住外貌写人物及范文十二篇——以“我的妈妈”为例目录作文如何抓住外貌写人物及范文十二篇 (1)——以“我的妈妈”为例 (1)一、写作技巧 (1)二、范文与点评 (4)三、阅读推荐 (22)一、写作技巧每当我们说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个人的样子。

我们熟悉多少个人,在我们的脑海里就有多少个不同的样子,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但是,在不少同学的作文里,只要描写人的外貌,就特别喜欢写“圆圆的脸蛋”“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这些人长得都差不多,读过以后也记不住。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个性特征。

比如写《我的妈妈》,常常会看到“中等身材,乌黑的头发,一张瓜子脸上长着柳叶眉,下面是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一张樱桃小嘴,别提多美了”。

妈妈们仿佛都是“克隆人”一样。

其实,每一位妈妈都与众不同,就看你如何下笔了。

那么,如何让你的妈妈拥有她独特的风采呢?1.精简——抓重点部位写人的外貌可以写的内容有很多,从头发到脚趾,若是全部都写,大约几千字也写不完。

你读遍古今中外的好文章,就会发现从来没有哪位大作家会面面俱到地写人物外貌。

妈妈的外貌描写也是一样,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重点突出,如果没有特别需要,你文章中的面部描写不要超过三处。

你看,上面那段话光妈妈的脸就写了“脸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这么多部位,真的可谓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只有删掉两三个部分,才能突出外貌描写的重点来。

有同学肯定要问,是不是随便删掉两三个?当然不是,那些需要你留下来重点细描的,当然是妈妈最特别的方面。

比如,有的同学妈妈口才特别好,往往滔滔不绝,这时候,重点写妈妈的嘴最适合,也有的同学妈妈特别爱笑,那就重点体现眉毛和眼睛部分。

2.凸显——抓与众不同之处写精简过后,有同学就会着急起来——这样一来,作文本上三行字最后只剩了一行半,字数不够了,这可怎么办是好?别急,外貌描写剩下的“精华部分”可以进行填充,如果你能适当用一些形容词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就能增强外貌描写的生动性,让人过目难忘。

小说中形容相貌的描写方法

小说中形容相貌的描写方法

小说中形容相貌的描写方法
在小说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描写人物的相貌。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描写方法:
1. 直接描写:直接描述人物的面容、身材特征等。

比如,“他有一张英俊的面孔,高大的身材,深邃的眼睛。


2. 比喻描写:用具象化的比喻手法,将人物的相貌与其他事物相联系,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形象化人物。

比如,“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皮肤如白玉一般光滑。


3. 反差描写:通过对比人物相貌的不同特点来突出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比如,“他的五官看起来普通平凡,但那双深邃的眼睛却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4. 第一人称描述:通过人物的视角和感受来描写自己或其他人物的相貌。

比如,“我看着她那张红扑扑的脸庞,笑容荡漾,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5. 镜子反射:人物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同时描述出来的形容也是对人物相貌的一种描绘。

比如,“他走到镜子前,看着自己那张苍白的脸庞,轻轻摸了摸那刺人的胡渣。


无论使用哪种描写方法,都应当注意细节的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人物的相貌特征。

同时,描写相貌应与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感状态以及故事情节相协调,以增强描写的效果,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怎么写外貌描写的方法

怎么写外貌描写的方法

怎么写外貌描写的方法
1. 观察细致:首先,你需要仔细观察你要描述的人或物,注意他们的每一个细节。

例如,他们的眼睛是什么颜色?他们的头发是直的还是卷的?他们的皮肤是白的还是黑的?等等。

2. 使用生动的语言:在描述时,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例如,你可以说“她的眼睛像两颗闪烁的星星”,而不是简单地说“她的眼睛很大”。

3. 利用比喻和象征:比喻和象征是描写外貌的有效手段。

例如,你可以说“他的眼睛像猫一样狡黠”,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4. 注意顺序:在描述外貌时,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例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描述。

5. 结合性格和动作:外貌描写不仅仅是对人或物的外表的描述,还可以结合他们的性格和动作进行描写。

例如,你可以说“他的眼睛虽然小,但是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6. 避免过度描写:在描述外貌时,应该避免过度描写,只描述那些对人物性格或故事情节有影响的部分。

过度描写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厌烦。

7. 适当使用感官描写:除了视觉之外,还可以使用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官进行描写,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你的意思。

人物外貌描写(完整版)

人物外貌描写(完整版)

描写的
3、按一定顺序。
步 骤 及 方 法 : 4、善用修辞(比喻、夸张等)。 5、反复推敲、斟酌语言。
知识延伸
外貌描写
切忌面面俱到。 只需写出人物最深刻的特征即可。
拓展延伸
外貌描写——漫画法
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对人物的外貌特征作幽默而诙谐的描绘, 让读者对人物特征心理神会,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
穿着 天冷 朴实 坚持出摊不懈怠
整体
脑后绾着一个发髻,额前散着些零星的 花白的乱发, 像贫瘠土地上的枯草般 局部 随风飞舞。 头发 比喻—枯干,苍老。
头发少、乱—年龄大;风大。
衰老、劳累、操劳。
• 脸上毫无水分,那分明是一张被反复
揉搓过又铺平的纸。
比喻
干枯 苍老 褶皱
人物外貌
1、明确性格品质和情感态度。 2、抓住特征。
让人物活起来
——写人作文
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 5、神态描写
写作手法 “外 语 动 心 神”
让人物活起来(一)
——“我的爸爸” 人物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
写作手法
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 进行描写。
例:眉毛、眼睛、耳朵、脸蛋(五官容貌) 例:圆脑袋、鼓鼓的脸(头部的典型特征) 例:高个子、矮胖子(身材) 例:粉红衣裙、打扮(服饰)
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爱吃菜。 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总在跳。
三头六臂两条腿, 手中拿着火尖枪。 红绫经常披身上, 脚下踩着风火轮。
他 爱戴一顶不能保护安全的安全帽, 有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大光头, 猎枪和电锯一直是他的随身工具, 数次失败却总是对未来充满信心。

外貌描写的手法

外貌描写的手法

外貌描写的手法是指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细致的描绘,以展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貌描写手法:
1. 细节描绘:通过对人物的面容、身形、穿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绘,以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

例如,描写眼睛清澈明亮,如同剪水的双瞳;或者眉毛弯弯的,如同柳叶。

2. 比喻和拟人: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人物外貌特征。

例如,描写嘴唇如玫瑰花瓣一般柔软;或者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着光芒。

3. 动态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进行描绘,以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

例如,描写人物微笑时嘴角上扬的弧度;或者眼神中流露出的深情。

4. 感官描写:通过描述人物的气息、声音、温度等感官感受,以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

例如,描写人物说话时声音甜美动听;或者肌肤白皙细腻。

5. 对比描写: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外貌特征,以展现他们的差异和特点。

例如,描写两个人物的不同发型、肤色等特征,以展现他们的个性差异。

通过以上手法进行外貌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增强作品的形象感和艺术感染力。

怎么写好人物的外貌人物的外貌描写技巧

怎么写好人物的外貌人物的外貌描写技巧

怎么写好人物的外貌人物的外貌描写技巧一、细观察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

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

即便是同样的部位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所不同,如婴儿的手绵软饱满,老人的手青筋凸露,拿笔杆子的人中指会磨出茧子,吸烟的人食指和中指被熏得发黑,弹琴的人手指修长而灵巧,搬运工的手粗糙而有力……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二、有顺序如果你想从多方面写人物的外貌,那就应该排排队,先写长相还是先写身材,先写表情还是先写穿着。

如果只从一方面来写,也要按一定顺序,比如,写人物的长相或者穿着,可以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描写人物外貌切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给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

建议同学们学一点绘画素描的基本方法,先捕捉人物总貌,勾勒轮廓,再重点观察,局部细描。

三、抓特征为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写人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以下两段文字相信你一看就能知道写的是谁。

(1)他,有一张白净消瘦的面孔、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和一双翠绿明亮的眼睛,戴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他对自己的外表最喜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淡淡的疤痕。

(2)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这两个小片段描写的对象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哈利·波特和孙悟空,作者正是抓住了他们显著的外貌特征,只粗疏几笔就勾勒出了人物的轮廓。

(完整版)水浒传人物外貌描写(jhb)

(完整版)水浒传人物外貌描写(jhb)

水浒传人物外貌描写1:林冲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

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2:宋江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

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身躯六尺。

3:鲁智深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

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4:李逵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5:杨志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托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

7:魏定国顶红缀嵌点金束发盔,顶卜撒二把扫长短赤缨;披一副摆连吞兽面猊铠;穿一领绣云霞飞怪兽绛袍,著一双刺麒麟间翡翠云缝锦跟靴;带一张描金雀画宝雕弓;悬一凤翎凿山狼牙箭,骑坐一匹胭脂马;手使一口熟钢刀。

8:金翠莲松云髻,插一枝青玉簪儿;袅娜纤腰,系六幅红罗裙子。

素白旧衫笼雪体,淡黄软袜衬弓鞋。

蛾眉紧蹙,汪汪泪眼落珍珠;粉面低垂,细细香肌消玉雪。

楚岫云。

9:阮小七疙疸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

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

浑如生铁打成,疑是顽铜铸就。

10:阮小二眍兜脸两眉竖起,略绰口四面连拳。

胸前一带盖胆黄毛,背上两枝横生板肋。

臂膊有千百斤气力,眼晴射几万道寒光。

11: 吴用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12:柴进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一)工笔细描法所谓工笔细描,就是讲究文笔工整,注重人物细部的详细刻画和细致描写,是国画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巧妙借用,也是人们在刻画人物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工笔细描的显著特点,是讲究人物微观的具体展示。

工笔细描法的具体实施,往往从人物的整体面貌上用墨,既写面部,又及全身,给人以整体的印象。

这种描写,多用于比较陌生的人物和主要人物,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并熟悉所写的人物,才能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就采用了这种工笔细描的方法,请看其中一段文字:“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文字,对中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就是工笔细描。

它既写了闰土的整体“身材”,又写了五官细部,而又以后者为主,从脸色,到脸皱,从眼睛,到眼睛周围;既写了上端头部“破毡帽”,又写了中端身部“极薄的棉衣”;既写了手里的物件,又写了两手着实“像是松树皮了”;既写了静态,整体形象犹如一个“木偶人”,又写了动态,“浑身瑟索着”,而又以静态为主;既有现实闰土的精雕细刻,又有他过去外貌的顺带点墨,而又以前者为主,这样,我们看到的中年闰土,就是一个有头脸,有衣装,有细部,有全部的完整形象。

工笔细描法是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遵从一定的顺序,根据写作需要和人物特点,按照作者或文中线索人物的观察顺序进行有条不紊的描写。

例如,上面对闰土的描写,就是先“身材”,后“脸”部,再衣着,从上到下;写脸部是先“脸”后“眼”,由总到分;写衣着是先“帽”后“衣”,从上到下;写眼部是先“眼睛”后“周围”,先内后外;写手部是先手中的“物件”后手中的“实情”,由外到内。

这样,主人公的形象就随着作者的笔墨,先后有序逐渐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二是要有重点,不能从头到脚,不分主次地全面描述,要根据人物思想性格和外在特点,抓住主要本质特征进行重点描写。

例如上面写闰土外貌,身材和衣着是略写,脸部和手部详写;脸部中,眼睛又详写,手部中,手的实情又详写,至于头部的鼻嘴和脸的下部只字未提。

这样,就突出了闰土中年穷苦、麻木、近于木偶的个性特征。

(二)粗笔勾勒法所谓粗笔勾勒,原是一种绘画手法,近于速写,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采用简单线条,粗略地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地几笔描写出来。

这种方法的特点,正好与“工笔细描法”相对,用语简略,运墨便利,几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

如果是反面人物,又近于漫画,常用夸张手法。

这种方法,多采用大手笔式的宏观描写,笔下的人物形象,常给人以粗线条、大轮廓、总特征的印象,至于人物肖像的细部内容,一般不作展示,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见好即收。

粗笔勾勒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

一是单一性,即文中只有一次很简单很粗略的描写。

例如《小桔灯》中对主人公小姑娘的描写:“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的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登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

”全文仅此一处外貌描写,它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小姑娘的外在特征,从头到脚,一句一个肖像内容,一句一个外貌部位,文句简明,给人以大概的印象。

二是多样性,即文中出现不止一次外貌描写,每次写的内容又不尽相同,具有片断性和零散性,单独看来,是人物形象的某一两个方面,综合看来,又可以构成人物的整体面貌。

但就某处描写而言,仍然是蜻蜓点水式的,是粗笔勾勒式的,例如《第二次考试》中对主人公陈伊玲的粗笔勾勒就达三次之多。

第一次是:“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

”第二次是:“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出黯然无神。

”第三次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

”这三次描写,第一次写衣着,第二次写眼睛,第三次写面部,每次所写的肖像内容各不相同,它们在文中出现的位置也有先后之分,但都是用简短的文字进行粗笔勾勒,轮廓式显现,而三次综合起来看,又可以互为补充,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

这种外貌描写,由于多次出现,可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外貌,最大的优点就是简省笔墨,给人以总体形象。

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粗笔勾勒不等于描写模糊,不是隔着纱巾看人,给人的印象仍然是清晰的,鲜明的,实实在在的;二是粗笔勾勒虽具零散性,但要零而不碎,散而不乱,要有合理的顺序。

(三)特征显示法所谓特征显示法,就是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抓住所写的人物区别于其他人物特点的征象、标志,进行具体刻画,让其显示出来,以突出这个人物的这个特征,以至一提到某个特征,就会使人想到某个人物,是人物外貌描写最有效、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技巧。

运用特征显示法,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征。

选择特征的主要依据,就是这个人物最显眼而又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特征的部位要因人而易,就初中课文而言,人物特征多体现在脸部,这是因为,人们写肖像一般都把主要笔墨用在脸上。

例如《我的老师》中,对蔡芸芝先生的描写:“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右嘴边有揄钱大小一块黑痣。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这段文字共有三句话,先说老师的年龄,后说对她的总体印象,中间这句话就是特征描写,特征的集中显示就是与众不同的“黑痣”。

“黑痣”的特点,一是位置,在“右嘴角边”;二是大小,与“榆钱”一般。

通过前后两句的配合映衬,蔡芸芝先生的“黑痣”就显得十分突出,她的形象特征也因此而生动丰富,以致人们一提到脸上右嘴边榆钱大小的“黑痣”,就自然会想到:“你说的那就是蔡芸芝。

”可见,这颗“黑痣”,不但没有损伤她的外貌,而且增加了这个人物形象的美学意韵,突出了她“温柔和美丽”的特点,给人以永久难忘的印象。

特征显示法的运用虽然很简单,一般只需一句话完成,但因为这句话是外貌描写的关键和精华所在,所以这句话的出现位置常常在中间。

前有引渡,后有总结,前有铺垫,后有延伸,使之在众多语言,众多外貌内容中熠熠生辉。

这就要讲究整个外貌描写的和谐性,既不能一写人物,首句就是特征,这会显得突兀,也不能外貌描写结束了,还不见人物特征,不能抓住特征,人物形象也就毫无特色。

打个比方,整个人物外貌描写是“画龙”,而特征显示则是“点睛”。

没有“点睛”之笔,没有人物特征显示,外貌描写等于失败。

人物特征的显示部位,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同是像上文提到的“黑痣”,也有大小之差,有位置之异;即使是与蔡芸芝先生的“黑痣”位置大小色泽完全相同,还有个年龄之别、性别之差、性格之异。

这种种差异表现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特征就鲜明突出了。

因此,我们在写人物外貌时,要善于观察,善于比较,捕捉特征。

这方面的例子,初中课本里还有很多。

如《一面》中鲁迅的隶体“一”字胡须,《藤野先生》中藤野的“八”字胡须,《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笑起来的“鼻皱”,《普通的劳动者》中小李子从软胎帽舌底下掉出的“一绺头发”,等等。

这些都是各自人物的显著特征,也都是特征显示法巧妙运用的成功范例。

(四)逐步显现法所谓逐步显现,就是通过作者或文中人物(多为“我”)的观察,来表现所写人物的外貌特征。

具体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写者由远而近地向观察者走来,二是观察者由远而近地向被写者走去,而又以后者为多,因为观察者是主体,被写者是客体。

通过距离远近的不同,来描写同一个时间里同一个人物略有差异的外貌,能充分表现出这个人物丰富的形象特征。

逐步显现法的鲜明特点,一是运用的文字频率至少在两次以上,二是描写的外貌要呈现一定的梯度,这个梯度要与观察者由远而近的距离移动同步发展,犹如推摄镜头,最后是特写形象。

例如,《一面》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第一次:“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这是在“我”进门时对鲁迅的第一次外貌描写。

因为是“阴天”,“暗得很”,“我”又是从店里往“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望”去,距离较远,所以只能“模糊辨出”鲁迅先生的大概身形和基本特征,给人以总体印象。

第二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这是在鲁迅先生“走了出来”之后对他的第二次外貌展示,距离缩短拉近了,描写也清晰具体了。

先写面孔,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显眼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到细部,逐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突出了鲁迅的战斗精神。

第三次:“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是在“我”意外地听到鲁迅赠书的亲切话语,“惊异”地抬起头来看他时对他的第三次外貌描写。

这是将近镜头化为特写镜头,“我”更仔细地端详着这位“不平常”的人,进一步赞颂了鲁迅先生坚毅、镇定、安详、乐观的战斗风格。

这三次肖像描写,一次比一次清晰,一次比一次深刻,一唱三叹,反复强调,尽情展示,纵情抒怀,使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由远而近,越来越鲜明清晰,越来越完整高大地矗立在我们面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要防止简单重复,先写的要概括些,粗线条勾勒,宏观展示,用墨应简略;后写的要具体些,细致些,微观描摹,用语应详尽。

二是几次所写的外貌要有所区别,先少后多,逐渐增加,重点特征每次都要写到,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如《一面》写鲁迅的三次外貌,都写了“瘦”。

(五)虚实结合法所谓虚实结合,就是在描写人物的外貌中,既有写实内容,又有虚的配合。

写实,就是描写人物的现实外在特点,客观性比较强;写虚,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并不存在或联想中的外貌,主观性明显。

虚以实为基础,没有实写,便无法虚现;实又往往需要虚来补充,来衬托。

它们的共同目的就是通过虚实并呈,密切配合,来充实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

虚实结合法的运用,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通过观察者的心理作用,来感觉人物的形象特点,或夸大,或缩小,或褒赞,或贬损,外貌之中饱含着感情,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例如《一件小事》对“车夫”的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这里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它有五个小句子,第一句引渡,交代下文外貌描写产生的原因;第二句写实,写车夫的”后影“,写后影的特点“满身灰尘”;后三个小句则是虚写,写车夫“高大”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