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公开课实用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解读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 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如:产品名称、广告语、装修风格等。
3. 分析、解读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背后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表达。
2. 教学难点:分析、解读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背后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表达及其背后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表达案例,如产品名称、广告语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麦当劳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
2. 新课导入: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表达案例,如产品名称、广告语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讨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及其背后的意义。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及其背后的意义。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互动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表达的理解和把握。
3. 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估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及文化素养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文化表达的相关资料,用于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后自学。
2. 印刷资源:教案、PPT、参考文献等。
3. 视听资源:播放麦当劳在中国的广告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化表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市场上的文化适应。
2. 培养学生分析企业文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持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尊重并融入当地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文化适应策略3. 麦当劳在中国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中的文化表达4. 跨文化交际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5.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在保持麦当劳核心价值观的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适应策略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就如何在保持麦当劳核心价值观的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展开讨论。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适应策略的课件。
2. 案例资料:收集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案例。
3. 小组讨论话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讨论话题及相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麦当劳在全球的发展情况,引出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 讲解:详细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适应策略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文化表达。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保持麦当劳核心价值观的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跨文化交际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意见表达。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创意提出。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麦当劳餐厅,观察并分析其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
2. 邀请麦当劳企业的代表进行讲座,分享企业文化适应和实践经验。
3. 开展跨文化交际主题活动,例如举办中西方美食节,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教学目标:、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化中国文化的“麦当劳化”以及麦当劳文化的“中国化”;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复兴与“全球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复兴与“全球化”的过程堂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们三班有一个特殊的成员,她就是德国学生尤哈娜,她通过FU这个组织,作为学生使者来到中国进行文化的交流,而今年我们班的刘飞林也将通过这个组织到德国交流学习一年。
可见我们的地球变得越老越小,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那么你还能举出一些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例子吗?(现代生活中的或者是中外历史上的)明确:大家说的很好,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主动冲撞过别的文化:张謇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在这些历史上的文化使者不停跋涉的脚步中,中国文化不断被带到了西域,而中国文化也在交流中进步,不断升华。
在现代,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乐感受圣诞节的同时,“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也会在过年时吃着饺子欣赏京剧。
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
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有一个极其成功的案例,那就是麦当劳成功打入中国市场。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来闻名世界,那么薯条和汉堡究竟为什么能够赢得中国人的青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二、教学过程:文本研习我们在周三的早读上对这篇进行了预习,大家都提出了一些希望能够和同学探讨的问题,老师简单地把大家的问题进行了归类,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
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的含义?这个问题看上去很深奥,让大家觉得无从下手,下面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文化所引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引起的变动是双向的,“文化的冲撞中,没有哪种文化是完全被动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的冲撞中每一种文化都是主动的。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 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如:麦当劳的中文名称、菜单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店面装修风格等。
3. 中国传统文化在麦当劳中的应用,如:春节活动、中秋节活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成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文化表达。
2. 讲解: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3. 案例分析: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成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调查其他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如:肯德基、星巴克等。
2. 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国际品牌的市场推广中。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资料准备:收集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菜单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店面装修风格等相关资料。
2.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麦当劳的图片、菜单等道具,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轻松、活泼的氛围,可以放置一些与麦当劳相关的海报或图片。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目标引领1、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二、教材引领聚焦重点: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破解难点: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三、学法引领(五号黑体)思想方法:将生活感受与文本内容相结合,通过交流生活感受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文本要义。
四、学程引领学程之一:了解麦当劳麦当劳最初是加州的一家小餐馆,由迪克?迈克唐纳和马克?迈克唐纳经营。
20世纪50年代,雷?克罗克与迈克唐纳兄弟合伙,开始新的麦当劳式连锁经营。
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于1955年4月15日在芝加哥诺洲Des Plaines诞生。
到了60年代,克罗克又买下迈克唐纳兄弟的股份,独自掌控这个迅速膨胀的快餐帝国。
在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开业那天,汉堡包的标价是15美分,全天营业额为366美元。
而今,麦当劳在世界各地已有3万多家分店,每天为5000多万名顾客服务,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圆。
麦当劳已经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麦当劳90年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随后92年4月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次超过万人。
至今,麦当劳已经在中国17个省市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600家餐厅,在中国的快餐业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涵概了麦当劳集团的经营理念。
学程之二:自读文本,理清结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次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可在组内研讨,组间交流研究结果)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
第三部分(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
第四部分(第9~11段),文化冲撞的作用、规模及特征。
学程之三:文本研习:(组内研讨,解决以下问题。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优秀教案从容说课本文是第三册第三单元专题“文明的对话”的第三课,属“碰撞与融合”这一模块。
本课教学设计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从文化冲撞、影响的层面上来深入思考、探究这样的现象,并帮助学生确立辩证思维的意识习惯,来正确分析看待各类社会文化现象。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理解文本分析内容。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深入思考社会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社会现象,培养辨证思考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麦当劳背后的文化冲撞问题。
教学难点本文思辨性较强,应着重从文化冲撞、影响的层面来看待现象,须注意引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推动是举世公认的,也值得我们自豪,同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响誉全球。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境外的文明、文化形式在中国大地受到喜爱、欢迎。
比如街舞、迪士科、酒吧、咖啡屋等等,而麦当劳、肯德基就是其中融入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外来饮食文化形式。
这就是文明、文化的全球化。
那么这种饮食文化入境后发展情况如何,让我们走进《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起来对这一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现象作一解读。
[推进新课]师:能把你们对麦当劳的了解相互交流一下吗?生:麦当劳最初是加州的一家小餐馆,由迪克•迈克唐纳和马克•迈克唐纳经营。
20世纪50年代,雷•克罗克与迈克唐纳兄弟合伙,开始新的麦当劳式连锁经营。
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于1955年4月15日在芝加哥诺洲Des Plaines诞生。
到了60年代,克罗克又买下迈克唐纳兄弟的股份,独自掌控这个迅速膨胀的快餐帝国。
在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开业那天,汉堡包的标价是15美分,全天营业额为366美元。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目标引领1、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二、教材引领聚焦重点: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破解难点: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三、学法引领(五号黑体)思想方法:将生活感受与文本内容相结合,通过交流生活感受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文本要义。
四、学程引领学程之一:了解麦当劳麦当劳最初是加州的一家小餐馆,由迪克•迈克唐纳和马克•迈克唐纳经营。
20世纪50年代,雷•克罗克与迈克唐纳兄弟合伙,开始新的麦当劳式连锁经营。
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于1955年4月15日在芝加哥诺洲Des Plaines诞生。
到了60年代,克罗克又买下迈克唐纳兄弟的股份,独自掌控这个迅速膨胀的快餐帝国。
在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开业那天,汉堡包的标价是15美分,全天营业额为366美元。
而今,麦当劳在世界各地已有3万多家分店,每天为5000多万名顾客服务,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圆。
麦当劳已经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麦当劳90年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随后92年4月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次超过万人。
至今,麦当劳已经在中国17个省市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600家餐厅,在中国的快餐业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涵概了麦当劳集团的经营理念。
学程之二:自读文本,理清结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次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可在组内研讨,组间交流研究结果)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
第三部分(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
第四部分(第9~11段),文化冲撞的作用、规模及特征。
学程之三:文本研习:(组内研讨,解决以下问题。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原创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目标1、通过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理清脉络,把握主旨。
2、理解全球化概念及文化冲撞的双向性。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20XX年是奥运年,华夏子孙以欣喜友好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地来宾,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将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展示。
外来文化如何更好地走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中华儿女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冲击?这些问题一下就摆到我们眼前。
今天我们学习的《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齐读题目。
谁来讲一下这个题目的意思。
明确:麦当劳快餐的中国文化特点,或是麦当劳的中国化特征。
“表达”即“内涵”或“含义”的意思。
二、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脉。
◆本文是否全部在讲麦当劳?(不是)从哪里开始不再谈麦当劳的事情了?(第九节开始)可能有学生认为是从第八节开始的。
解析:第八节,是讲麦当劳的中国化过程,正是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本土化这个规律的体现。
还是沿着麦当劳的思路在说。
而第九节开始讲述“全球化”,似乎不再是单纯的由外而内(外来→本土),而是国际间多向交流了。
是深入一层了。
◆我们先看前八小节。
筛选关键信息,把握每小节的意思。
第1段,麦当劳在北京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有很大的不同。
(首括句更合适,尾括句是用来引起下文的。
第2段,在麦当劳就餐与在中式餐馆就餐的不同感受。
或者在麦当劳餐厅里更能体会到平等、民主的氛围。
(首括句尾括句均可)第3段,麦当劳的就餐环境和优良服务是吸引中国顾客来就餐的重要原因。
第4段,麦当劳使中国人接受一种新的行为举止。
以上四节基本都可以用首括句筛选到正确信息,轻松获取小节意。
第5段,中国百姓以为麦当劳食品富有营养,并且中国政府倡导麦当劳所宣扬的企业哲学。
本节没有首括句,也没有尾括句可以现成使用。
这就需要整合。
本段文字讲述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百姓对麦当劳食品的认识,一方面是政府对其企业精神的提倡。
所以,只筛选出其中一方面的,就属于不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结构
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
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 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
第9~11段,文化冲撞的作用和意义。
在中国 速度放慢 相对较高 中产阶层
闲聊、会友、亲朋好 友聚会的场所
市场定位
便捷快餐店
麦当劳为了融入中国,开拓中国市场,采取了哪 些措施?是不是完全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企业文 化呢?表现在哪?
员工原料本土化 参与社区活动
(1)塑造地方企业的 形象 (2)适应消费者 需求
变
本 土 化
设置“情人角”“儿童乐园” 店员扮演角色接待儿童
努力适应本土文化
美国文化 麦当劳 中国
融入了民族意志和心理需求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文化冲撞是相互的
文化不可能被克隆
思考讨论:
从麦当劳在中国经历的曲 折,渐渐融入中国社会的漫长 的过程思考,我们应该用一种 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文化的冲撞 与融合?
①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各民 族经济、文化的相互交融与碰撞是必然的,我 们要坦然待之,不能阻止。 ②合作共赢是正确处理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文本研习
麦当劳来到中国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麦当劳为了融入中国,开拓中国市场,采取了哪些措施?是不是完 全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企业文化呢?表现在哪? 中国人为什么会欢迎麦当劳?中国人又受到麦当劳的哪些影响?
麦当劳来到中国乊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麦当劳 速 度 价 格 接受群体源自在美国 快 捷 廉 价 大 众
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
饮食品种、服务、管理模式
不变
中国人为什么会喜欢麦当劳?
感受麦当劳餐厅平等、民主的 氛围 接受麦当劳餐厅中餐桌行为文化 享受到麦当劳浪漫和舒服的环境 相信麦当劳“现代性”象征的食品 赞赏麦当劳“现代化”的企业管理
测 量 牛 肉 温 度 洗 手 不 少 于 20 秒
使 用 托 盘 后 消 毒 环 境 一 尘 不 染
③外来文化应在保持其本性的前提下,努力适 应当地文化环境,积极促进其“地方化”进程
。
体验反思
比较《拿来主义》中中西方文化 交流和今天中西方文化交流不同。
啊
:
拓展延伸
著名作家冯骥才出访时,出席法国人欢迎他的宴会。在 这次宴会上,许多西方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他 提一些问题,其中一个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 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 主义吗?”冯骥才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 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冯骥才的回答博得了众人的 喝彩和掌声。 我们接纳、融合西方的真正态度应该是什么?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冯骥才的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中 国 文 化 的 麦 当 劳 化 麦 当 劳 风 格 的 中 国 化
融合
碰撞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全球化!
四大发明 文化再生产 肯德基雀巢
全球化的内涵?
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其形式是各种文 化在更大程度上的相互接触和碰撞,其 结果是多种文化的互动和吸纳。
深入探讨
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 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 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个文化 是完全被动的。”的含义?
中国人又受到麦当劳的哪些影响? (1)麦当劳无形中具有了某种政治文化意义, 人们视其为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形象。
(2)能够在麦当劳用餐被视为中产阶级的生活 方式特征之一。
(3)中国顾客在麦当劳就餐中领略了美国文化 ——广义的说,就是西方文化,改变了自己的 某些不良习惯。
变
西方化
具有中国特色的麦当劳
麦当劳的黄金准 则是“顾客至上, 顾客永远第一”。 提供服务的最高标 准是质量 (Quality)、服 务(Service)、 清洁 (Cleanliness) 和价值(Value), 即QSC&V原则。
背景知识
1990年,深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 餐厅。 1992年,北京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 大的麦当劳餐厅。 至今,麦当劳已经在中国开设了近1100 多家连锁店,在中国的快餐业市场占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
啊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翁乃群
作者简介
翁乃群,福建龙 岩人,中国现代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著有《南 昆八村》《官阶、辈 分、师生、父子》等 书,对中国文化的研 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题目的 含义是什么?“表达”是什么意思?
麦当劳快餐的中国文化特点,或是麦当 劳的中国化特征。 “表达”即“内涵”或“含义”的意思 。
麦当劳(英语: McDonald's)是全球大 型跨国连锁餐厅,1940 年创立于美国,在世界上 大约拥有3万间分店。主 要售卖汉堡包,以及薯条、 炸鸡、汽水、冰品、沙拉、 水果等快餐食品。
麦当劳遍布全球六大洲 119个国家,拥有约 32000间分店,在很多国 家代表着一种美式生活 方式。在美国,每个高 速公路出口附近就有一 家麦当劳分店。此外更 提供无线上网服务。麦 当劳开心乐园餐免费赠 送玩具,如迪士尼电影 人物玩偶,对儿童颇具 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