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及失禁的护理
压力性尿失禁的_护理

压力性尿失禁的_护理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简称SUI)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指在咳嗽、打喷嚏、笑、跑步、跳跃等活动时,因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功能减退导致尿液无法控制而漏出。
该病患者常常感到尴尬和困扰,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
因此,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非常重要。
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护士首先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病因等。
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饮食情况和排尿习惯等。
这些信息对于护理方案的制定和指导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非常重要。
2.指导盆底肌肉锻炼:盆底肌肉的功能减退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之一、护士应该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的指导,包括膀胱平板锻炼、肌膜提拉锻炼等。
通过锻炼盆底肌肉,可以增强其张力和耐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的症状。
3.指导合理的饮食:一些食物和饮品可以刺激膀胱或加重尿失禁的症状,如咖啡因、酒精、辛辣食物等。
护士应该向患者指导避免或减少这些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从而减轻尿失禁的症状。
4.提供适当的护理用品:对于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护理用品是必不可少的。
护士应该提供适当的护理垫或吸收性内裤,以便患者在尿液漏出时能及时吸收,保持皮肤干燥。
此外,护士还应该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和更换护理用品,避免皮肤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心理支持和教育:压力性尿失禁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和社交困扰。
护士应该扮演心理支持者的角色,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和倾听,化解患者的焦虑和尴尬。
此外,护士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包括病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疾病。
总之,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
护士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教案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教案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护理教案将着重介绍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以便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一、基础知识介绍1.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尿路引起的。
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从直肠进入尿道、孩儿淋球菌感染、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
2.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腹痛、发热等。
3.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诊断方法: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等。
二、病房环境的管理1.维持病房空气流通:保持病房的通风,经常开窗换气,防止细菌滋生。
2.保持病房清洁卫生:经常进行室内清洁,特别是卫生间和床位的清洁要保持规范。
三、个人护理1.外阴护理:保持外阴干燥清洁,每日进行阴部清洁,避免使用香皂。
2.尿道护理:病人进行排尿后要进行外阴部清洁,女性要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四、饮食护理1.饮水:病人饮水量要充足,每天至少1500-2000ml,以增加排尿次数,稀释细菌浓度。
2.尿路碱化:饮用柠檬水、蔬果汁等碱性饮料,可使尿液呈碱性,减少细菌繁殖。
五、药物治疗1.抗生素治疗:按照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7-10天。
2.协助病人按时服药:提醒病人按时服用药物,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六、卫生教育1.宣传个人卫生:教育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切忌憋尿、勿过劳、避免过度疲劳等。
2.宣传正确排尿方式:教育病人正确的排尿姿势,避免憋尿、过久过多排尿等不良习惯。
3.预防尿路感染:教育病人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女性在排尿后进行外阴部清洁时要从前向后擦拭阴道口。
七、观察与记录1.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尿量、颜色和性状,以及病人的症状变化。
2.记录治疗效果:及时记录病人的症状缓解情况和治疗效果,以便通过记录对病情进行评估。
八、合理活动1.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促进身体的康复。
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

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引言泌尿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尿路感染、结石、尿失禁等。
护士在护理患者时,需要通过护理诊断明确患者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本文将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
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1. 高危因素高危因素高危因素- 护理诊断:高危因素导致泌尿系统疾病- 护理问题:患者存在患泌尿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如长期憋尿、残留尿、尿路感染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2.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尿路感染- 护理诊断:尿路感染- 护理问题: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要采取护理措施,如保持尿道卫生、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过度用力排尿等,促进尿路感染的康复。
3. 泌尿结石泌尿结石泌尿结石- 护理诊断:泌尿结石- 护理问题:患者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需要采取护理措施,如增加水分摄入、控制饮食、配合药物治疗等,促进结石的排出和疾病的康复。
4. 尿失禁尿失禁尿失禁- 护理诊断:尿失禁- 护理问题:患者出现尿失禁,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如定时排尿、训练盆底肌肉等,帮助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
5. 泌尿系统手术后泌尿系统手术后泌尿系统手术后- 护理诊断:泌尿系统手术后- 护理问题:患者进行泌尿系统手术后,需要进行特殊护理,如监测排尿情况、定期更换尿管、观察手术切口情况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护理诊断是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基础,针对不同的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有效地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以上介绍了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希望对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
小儿泌尿道感染护理

小儿泌尿道感染护理首先,病情观察是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变化,特别是注意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道感染的典型表现。
同时,还要观察患儿有无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及时记录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饮食调理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士应指导患儿多饮水,增加尿液的排除,有利于清除泌尿道内的细菌。
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泌尿道黏膜,加重炎症。
此外,还应注意患儿的膳食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促进患儿身体抵抗力的提高。
药物治疗也是小儿泌尿道感染护理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护士应指导患儿正确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者过量。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等,及时向医生报告。
此外,在给患儿治疗过程中,还要遵循科学的输液原则,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毒素的排除。
最后,家庭护理也是小儿泌尿道感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护士应向患儿的家长传授正确的护理知识,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个人卫生等方面。
特别是要教育家长避免过度包裹或者穿着紧身衣物,保持外阴干燥,以防细菌滋生。
家长还应指导患儿随时随地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注意外阴清洁等。
此外,还要提醒家长随时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尿频、尿急等,及时向医生报告。
总之,小儿泌尿道感染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护士要做好病情观察,指导饮食调理,科学用药以及家庭护理等工作,为患儿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同时,也要加强对患儿家长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护理能力,促进患儿在家庭中的康复和发展。
泌尿外科个案护理范文

泌尿外科个案护理范文泌尿外科个案护理范文导言泌尿外科是一门专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医学专业。
在泌尿外科个案的护理中,护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探讨泌尿外科个案护理的重要性、实施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护理技巧。
第一部分:泌尿外科个案护理的重要性1. 泌尿外科个案护理的背景泌尿外科个案护理是指护士通过对泌尿系统患者的全面而个体化的护理,促进其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泌尿外科患者常常面临尿路感染、结石、尿失禁等问题,而且这些患者中有大部分是老年人,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
2. 泌尿外科个案护理的意义泌尿外科个案护理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和提高康复效果。
护士在个案护理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们负责疾病监测、药物管理、病情评估和手术后的康复指导等工作,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
第二部分:泌尿外科个案护理的实施过程1. 病情评估护士应该对患者的泌尿系统疾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内容。
通过这些评估,护士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护理需求。
2. 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明确目标和措施。
个体化护理计划应考虑患者的芳龄、健康状况、心理需求等因素,并针对每个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3. 护理措施的实施护士需要按照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尿路感染患者,可通过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充足的水分摄入和尿液排泄的监测来帮助治疗。
4. 康复指导和支持对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士应该提供康复指导和支持,包括伤口护理、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的建议。
通过这些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手术后的康复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第三部分:泌尿外科个案护理的注意事项1. 患者隐私的尊重在执行泌尿外科个案护理时,护士需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在接触患者时,要保持适当的沟通和沟通技巧,确保患者感到安全和尊重。
2. 护理技能的熟练掌握由于泌尿外科护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护士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
大小便失禁护理措施

大小便失禁护理措施大小便失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液或粪便无法控制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困扰。
因此,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来帮助他们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大小便失禁的原因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2.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增生、膀胱炎、尿道狭窄等。
3.妇科疾病:如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
4.肛门疾病:如肛裂、痔疮等。
5.药物副作用:如利尿剂、抗抑郁药等。
二、大小便失禁的护理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由于大小便失禁会导致患者的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容易引起皮肤炎症,因此需要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洗患者的皮肤,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
2.使用护理垫:为了避免患者的床单和衣服被污染,可以在床上和椅子上放置护理垫。
护理垫可以吸收尿液和粪便,保持患者的床铺和衣服干燥。
3.定时排便: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定时排便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排便计划,每天定时排便,避免便秘和腹泻。
4.使用尿布: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可以使用尿布来吸收尿液。
尿布需要经常更换,避免尿液滞留在尿布中,引起感染。
5.饮食调理: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饮食调理也非常重要。
需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等。
同时,需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避免便秘。
6.锻炼身体: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控制大小便的能力。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7.心理疏导:大小便失禁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因此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鼓励、支持等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三、大小便失禁的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2.定期检查身体:定期检查身体可以及早发现大小便失禁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避免便秘:便秘会增加腹压,导致大小便失禁。
因此需要避免便秘,保持正常的排便习惯。
失禁护理

第一部分:失禁(大便)护理(一)护理目标评估大便失禁患者,为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使患者形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大便失禁的患者。
(三)评估说明(1)评估时机:每周至少评估一次,遇病情变化则随时评估。
(2)评分说明。
从不:在过去4周没有发生;很少:在过去4周发生1次;有时:在过去4周发生>1次,但在一个星期发生<1次;每周:每周发生次数>1次,但每天<1次每天:一天发生次数>1次,每一列的分数相加:0=完全控制24=完全失禁(3)护理措施如未涵盖请加以说明。
(四)相关知识尿失禁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如精神苦闷、丧失自尊,也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失禁护理是专科护理的重要内容和项目。
大便失禁的类型。
固体类型的大便失禁:不能随意控制排除固体粪便;液体类型的大便失禁:不能随意控制排出稀粪便;气体类型的大便失禁:不能随意控制排除气体。
排便功能训练【护理目标】通过训练使患者形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操作重点步骤】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排便功能训练,服务部、肛门手术后3d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
心肌梗塞、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排便功能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告知患者/家属排便训练的目的、意义,指导患者配合。
5.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上洗手间排便,注意防跌倒和避免受凉。
卧床患者可根据其习惯定时予便器。
6.床上排便姿势训练:患者取坐位或床头抬高45o。
床上使用便器,应在旁边保护患者防跌倒,询问患者感受,如发现患者脸色苍白、冒冷汗等不适,立即停止并取平卧。
7.指导患者增强腹肌运动:患者于座厕或卧床患者取斜坡位,嘱患者深吸气,往下腹部用力,做排便动作。
8.指导患者盆底部肌肉运动:患者平卧,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轻抬臀部,缩肛、提肛10-20次,每天练习4-6次。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方法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方法一、生活护理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为患者擦拭尿液,避免尿液长时间接触皮肤,导致皮肤炎症。
2. 穿着合适的衣物。
为患者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紧身衣物对私密部位的压迫。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患者的排尿反射。
4. 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 合理饮食。
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二、心理护理1. 倾听患者的主诉。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信任,使其更容易接受护理措施。
3. 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
三、功能训练1. 膀胱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如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等。
2. 盆底肌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尿失禁症状。
3. 走路和跑步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走路和跑步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四、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者使用药物治疗。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1. 抗焦虑药:用于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焦虑等症状。
2. 抗抑郁药:用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3. β3受体激动剂:用于增强膀胱收缩力,改善尿失禁症状。
4. 钙通道阻滞剂:用于降低膀胱括约肌的张力,缓解尿失禁症状。
五、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1. 尿道膀胱颈部悬吊术:通过悬吊尿道膀胱颈部,减轻尿失禁症状。
2.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将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患者体内,以增强尿道括约肌的功能。
3. 膀胱扩大术:通过扩大膀胱容量,减轻尿失禁症状。
总之,尿失禁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功能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方面因素。
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两指捏紧锁扣,听见 “咔哒”声,证明袋子已 经安全地装在了底盘上
取下造口袋
7、取下袋子:用手指向身体方向 轻压小凸耳,即可打开锁环
8、取下造口袋
取下造口袋
9、撕除底盘:用一只手按住皮 肤,另一只手小心缓慢的自 上而下将底盘揭掉
肛周Ⅰ度损伤
如果护理?
护肤粉+皮肤保护膜
护肤粉+皮肤保护膜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温水清洁糜烂部位,待干后均 匀喷洒护肤粉。
涂抹皮肤保护膜三遍。
肛周Ⅱ度损伤
如果护理?
肛周Ⅱ度损伤
适应的皮肤保护粉或溃疡粉或亲水性敷料
造口袋在大便失禁护理的应用
适应症:大便水样、糊状;量多;不能自主活动; 男性病人较好;肛周渗液不多者
长期留置导尿管导致的尿路感染对策
尽量减少留置导尿 尽快拔除导尿管 插尿管用无菌的方式 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
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
历史:英国38年,香港20年 优点: ✓ 使用者能自我控制及有效地把尿液放出,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无需配带留置导尿管及尿袋,使用者可活
动自如。 ✓ 明显的减少因长期使用留置导尿管引起的
泌尿系感染及失禁护理
汇报内容
➢ 泌尿系感染 ➢ 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 ➢ 失禁护理
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因素
1. 长期留置导尿管 2. 非密闭性尿液收集系统 3.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4. 护理不当
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因素
1. 长期留置导尿管 2. 非密闭性尿液收集系统 3.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4. 护理不当
1. 采用密闭式尿液收集袋 2. 避免导致尿液反流的各种因素
✓ 避免引流袋高于膀胱 ✓ 避免引流袋倒置
3. 避免细菌逆向感染
✓ 随时夹闭尿管 ✓ 尿液及时倾倒
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因素
1. 长期留置导尿管 2. 非密闭性尿液收集系统 3.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4. 护理不当
物理抗菌机理
微生物细胞带负电荷 纳米阳离子带正电荷 静电力吸附微生物,使其细胞变形、破裂、
优点:与使用一次性尿布相比较,减少了大便对 臀部皮肤的刺激,成本更低;与使用便盆相比较, 减少了由于使用不当、拖、拉等与皮肤产生摩擦 易使皮肤破损的机会;护理工作量减少。
缺点:粘贴时,肛周易留空隙,患者有不适感觉。
案例2:治疗前
造口袋在大便失禁护理的应用 方法
皮肤清洁:皮肤糜烂者涂皮肤保护粉,严 重糜烂者可喷创口保护膜
失禁护理
小便失禁的护理措施 ➢ 行为疗法——骨盆底肌肉的训练 ➢ 尿失禁辅助用品
行为疗法——骨盆底肌肉的训练
挤压、提起、保持会阴部肌肉收缩10S,然后放松。 10次收缩,10次放松为一个循环,每日施行5个循 环。
注意点: • 避免使用腹部肌肉 • 避免使用臀部肌肉 • 避免使用大腿肌肉 • 一般需2个月才慢慢见效果 • 将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习惯
尿失禁辅助用品
接尿器、保鲜膜等逐步被淘汰 男用尿套
尿套的使用步骤
备皮 取出粘贴条,拉长至本身长度的1.5倍,围
绕在距阴茎根部的1/3处 一手握住阴茎,一手将尿套慢慢转动套上
阴茎,使尿套炒锅粘贴条。 按压尿套使其与粘贴条粘贴牢固,尿套前
端与龟头间保持2~3cm的距离 连接引流袋
注意事项
达到物理抗菌的目的。 不会产生耐药性 纳米抗菌喷雾
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因素
1. 长期留置导尿管 2. 非密闭性尿液收集系统 3.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4. 护理不当 ✓ 频繁更换尿袋 ✓ 用消毒液每天消毒外阴(护理实践指南推荐) ✓ 处理阻塞方式不当 ✓ 膀胱冲洗
不宜做膀胱 冲洗的原因
膀胱 尿道 导尿管
每个尿套使用时间为24小时,最多不超过 48小时
去除尿套勿用力过猛,应从阴茎根部向龟 头方向卷去,粘贴条会随之去除
每次更换尿套要洗干净会阴部
大便失禁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
粪水对皮肤的化学性刺激 皮肤处于过于潮湿的环境中,角质层易损害,皮
肤抵抗力下降 摩擦力在潮湿环境中成倍增加,患者常需卧床,
造口袋的剪裁:中央孔径剪大至3~4cm, 四周外缘反射状剪开小缺口,间隔1~2cm
安装造口袋
1、使用造口卡尺测剪,直 径比造口大1-
2mm
安装造口袋
3、撕开保护纸
4、将造口底盘从下到 上平整粘贴在皮肤 上并用手轻压
安装造口袋
5、四点法佩戴袋子
压力与摩擦力等都是导致皮肤损伤的主因 除了化学性物质损伤皮肤上皮表面,必要的反复
的擦洗又清除了大部分天然保护皮肤的润滑剂, 易致皮肤损伤。
大便失禁引起皮肤损伤的程度
Ⅰ度:肛周皮肤潮湿、发红、有瘙痒 Ⅱ度:肛周皮肤有破溃有渗液 Ⅲ度:肛周皮肤破溃深达肌肉层或破溃蔓
延至骶尾部、会阴及腹股沟等,或原有压 疮加重
尿路感染、创伤及尿路结石的机会。
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因素
1. 长期留置导尿管 2. 非密闭性尿液收集系统 3.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4. 护理不当
对比
密闭式
0~3天 感染率 0
3~6天 感染率 1.2
7~9天 感染率 2.8
10~15天 感染率
4.1
非密闭式 0
3.5
6.7
15.2
非密闭式尿液收集系统导致的感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