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干旱监测预报-天气预报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农业是人类最早从事的生产活动之一,而天气因素对农业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准确地预测短时临近天气变化,对于农民合理决策、科学农耕和农田管理至关重要。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指的是对距离观测点较近、时间跨度较短的天气变化进行预测。
对于农业来说,这种预报尤为关键,因为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
例如,农田灌溉需要知道是否会有降雨,太阳辐射强度的时空变化直接关系到作物的光合作用、生理成熟和产量等。
因此,通过准确地预测短时临近天气变化,农民可以根据预报结果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策略,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播种决策优化农民在决定何时何种作物播种时,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能够提供宝贵的信息。
比如,在一段时间内如果预测连续多天无降雨,农民可以选择不播种作物,以减少后续的灌溉成本。
或者,如果预测到有连续的良好天气,农民可以选择在这段时间内集中播种,以提高整体产量。
二、灌溉管理改进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还可以帮助农民优化灌溉管理。
当预测到将会有大量的降雨时,农民可以选择减少灌溉量或者停止灌溉,以避免农田水分过度饱和或排水不畅,从而导致农作物根系缺氧、根腐病等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如果预测到将有连续干旱天气,农民可以提前增加灌溉量,确保农作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三、病虫害防控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病虫害防控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对于某些农作物病虫害来说,特定的天气条件可能有助于害虫或病菌的繁殖和发展。
通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农民可以了解到天气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
四、收获和田间管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还可以指导农民在收获和田间管理方面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天气预报教学ppt课件

研究云的形成、演变和降水过程,揭示云中水循环和大气的相互 作用。
数值预报方法
气象模式
利用数值模式模拟大气运动规律,预测未来天气 状况。
气象卫星资料
利用气象卫星观测资料,为数值模式提供准确的 大气状况信息。
再分析资料
利用历史气象观测资料,对数值模式进行修正和 优化,提高预报准确率。
04
天气预报结果分析
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作物生长
适宜的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 至关重要,如高温、干旱、洪涝 等天气可能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
病虫害
某些病虫害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容 易爆发,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农业成本
恶劣天气可能导致农药、化肥等 农业用品的需求增加,提高农业 成本。
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呼吸道疾病
雾霾、空气污染等天气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的高 发,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提高数值预报模式的精度
不断改进和优化数值预报模式,提高模式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 性和时效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心血管疾病
寒冷、潮湿的天气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如冠心 病、心肌梗死等。
传染病
某些传染病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容易传播,如流感 、登革热等。
06
天气预报的发展与展望
天气预报技术的进步
数值预报模式
随着超级计算机和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 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卫星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天气预报提供了更丰富的气象数据,提高 了预报的准确性。
预测未来天气。
时间序列分析
02
研究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
来趋势。
浅析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浅析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摘要】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气象服务扮演着重要角色。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准确预测,可以帮助农民做出更科学的农作物种植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从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定义,并列举了一些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案例,以及其在农业灾害防控和农作物生长管理中的作用。
结合现实案例分析,证明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探讨了未来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展望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更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 应用案例, 灾害防控, 农作物生长管理, 农业生产, 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气象服务是指利用气象科学知识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气象服务可以为农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帮助他们科学决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近年来,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指的是在未来1-3小时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具有及时性和精准度高的特点。
这种预报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农作物遭受的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农业灾害防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及时预警农业灾害,帮助农民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未来,随着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将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农业生产和灾害防控的重要性。
气象服务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

气象服务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气象服务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对于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准的天气预报。
农民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例如选择适宜的播种、施肥、灌溉和收获时间。
准确的短期天气预报能够帮助农民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高温、寒潮等。
长期的气候预测则有助于农民制定长远的种植计划,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品种。
农业气象监测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气象监测设备和技术,能够实时获取气温、降水、光照、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数据。
这些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比如,在温室大棚种植中,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及时调整通风、遮阳和灌溉措施,为农作物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
在大田种植中,监测土壤墒情有助于合理安排灌溉,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灌溉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气象服务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定的气象条件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滋生某些病菌和害虫。
气象部门通过分析气象数据,结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农民提供病虫害的预测预警信息。
农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生物防治等,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方面,气象服务更是不可或缺。
干旱、洪涝、冰雹、台风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往往造成巨大的破坏。
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让农民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防护措施,如加固农业设施、抢收农作物、转移农业生产资料等。
同时,气象部门还会提供灾害后的评估和恢复建议,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长期影响。
气象服务还为农业保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气象数据和灾害预警信息,合理制定保险费率和理赔标准。
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后,在遭受气象灾害损失时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的利益。
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变得越发重要。
天气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等日益频繁,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灾害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以期加深人们对天气预报重要性的认识。
天气预报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中的应用。
台风是一种极端气象事件,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极强的特点。
对于我国夏季频繁受到台风袭击的地区来说,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提前预警,可以使受灾地区做好防御和转移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在2019年的“利奇马”台风来临前,各级政府通过天气预报发布了相应的预警信息,要求居民做好防护措施,并对容易受灾的地区进行了撤离。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影响,展现了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气预报在暴雨、洪涝等灾害中的应用。
暴雨和洪涝是长江流域等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天气预报可以及时发现降雨异常和洪水预警,从而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水频发,造成严重的水灾。
在这次灾害中,天气预报提前几天就发布了暴雨预警,并根据雨情实时变化进行预报,有效地指导了防汛抗洪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影响。
天气预报在预警暴雨、洪涝等灾害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天气预报在干旱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干旱是一种缺水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而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及时了解降水情况,从而采取节约用水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干旱区,通过天气预报可以预测降水情况,及时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选择适合干旱的作物品种,降低农业损失。
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制定科学的水资源调度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需求。
由此可见,天气预报对于干旱和水资源管理也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农业气象情报预报

一、术语释义(15分)(1)农业气象数值模拟:从数值模拟角度出发,运用数值模拟原理模拟农作物、牧草等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天气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相互作用过程(简积农业气象过程),并进行农业气象预报的方法。
(2)择近原则:设模糊子集B与模糊集合A 的贴近度最大,则B相对归属于A.(3)农业气象服务大纲: 根据当地全年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有关农业气象问题和对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的要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每个时期应该开展的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项日、内容。
(4)倒春寒: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一时期气候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天气气候现象。
(5)农用天气预报:农事关键季节所经常出现的、对农业生产有显著影响的那些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
(6)农业气象服务一览表(农业气象服务大纲): 根据当地全年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有关农业气象问题和对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的要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每个时期应该开展的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项日、内容。
把全年各农业生产季节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具体要求、服务的项目、农事活动的种类、需要的农业气象指标、需考虑采用的农业技术措施,以及当地的基本气候特点,重大的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各主要作物各发育时期适宜的和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等编制在一张大表上,便于及时服务。
(7)农田土壤水分预报:是根据农田当前的土壤水分状况, 结合天气、气候变化与土壤水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未来天气的变化, 对未来农田土壤水分状况作出的预报。
一个地方的农田土壤水分状况, 是当地气候、地貌、土质、植被及农业生产活动等条件综合决定的。
(8)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预报是针对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 根据过去和现在的气象条件, 结合有关的农业气象指标, 运用一定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而编制的一种专业性气象预报。
(9)农业气象情报:是分析过去和当前已经出现的气象条件, 并鉴定其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种专业性气象情报。
农业气象——旱灾

灾农业气象旱073农业气象——旱灾旱灾旱灾的概念旱灾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是干旱对农业所造成的严重损害。
干旱是一种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在气象上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即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的基本情况;一直气候异常,即半湿润地区在某一时段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大大偏少的情况。
作物的水分状况是由吸收和蒸腾这两方面决定的,吸收太少或蒸腾太多都会发生水分亏缺。
作物一旦由于干旱引起严重缺水,就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害。
长期的大范围干旱形成旱灾,将使农业大幅度减产,甚至无收。
在农业气象上,研究作物受旱机制时,通常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
大气干旱主要是空气十分干燥,作物蒸腾强烈,致使体内严重缺水而受害;土壤干旱是耕层缺水,作物根系吸收不到足够水分,以补偿蒸腾的消耗,致使体内水分状况恶化而受害;生理干旱是土壤不缺水,但其他不良土壤状况,使根系吸不到水,造成体内缺水而受害。
干旱预警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橙色预警:橙色预警预计未来1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
074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
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红色预警:预计未来1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
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天气预报,作为一种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的工具,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农民需要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调整种植和管理策略,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1 雨水充沛:适时的降雨对农业生产是十分有利的,能够有效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提高产量和质量。
农民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确保作物生长的需水需肥。
1.2 干旱缺水:相反,干旱缺水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如果提前得知干旱的消息,农民可以采取必要的灌溉措施,保证作物不缺水生长,减少干旱对产量的影响。
1.3 极端天气:暴雨、冻霜、台风等极端天气有可能对农作物造成重大损失。
通过天气预报,农民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固大棚、移动重要作物等,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二、应对措施2.1 多渠道获取天气信息:农民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天气信息,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警。
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2.2 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播种、施肥、灌溉等,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天气资源,提高产量。
2.3 建立气象监测系统:在农田周围建立气象监测站,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获取有关气象信息,为农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4 加强防灾减灾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农民应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如搭建防风防雨设施、储备应急药品等,减少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综上所述,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民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灵活应对,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天气预报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愿天气预报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干旱监测预报
浙江省农业气象中心2018年第14期
2018年5月22 日
浙江省2018年5月中旬农业干旱监测预报
【内容摘要】5月中旬我省降水量、降水日数基本接近常年。
旬内前期连续晴好,气温异常偏高,利于土壤湿渍减轻;旬末有暴雨,对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一、5月中旬降水实况
旬内18日午后到夜里我省有雷阵雨,部分出现强雷电、短时暴雨和8级以上雷雨大风;绍兴、金华和丽水地区个别出现冰雹。
19日全省阴有阵雨或雷雨,浙中南地区部分雨量中到大,丽水地区局部有暴雨。
旬降水量全省降水量平均48.2mm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地分布在8.5mm (象山)〜138.4mm (武义)之间。
与常年同期相比,共有29站偏多,偏多幅度在1成〜1.9倍之间;共有37站偏少,偏少幅度在1〜7成之间。
旬降水日数全省降水日数全省平均4天,比常年同期偏少1天,各地分布在2 (北仑)〜7天(湖州)之间,诸暨站降水日数破历史同期最少记录。
与常年同期相比,共有19站偏多,偏多幅度在1〜3天之间;共有47站偏少,偏少幅度在1〜4天之间。
二、全省土壤相对湿度监测结果
全省25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监测结果表明:5月中旬全省大
部地区表层土壤墒情适宜。
具体监测如下:
0〜10c m土壤表层有1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小于20% (特重),占4.00 %。
有2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20%〜40%之间(重旱),占8.00%。
有3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40%〜60%之间(轻中旱),占12.00%。
有10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60%〜90%之间(适宜),占40.00%。
其余9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 (过湿),占36.00%。
10〜20cm土壤表层有2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40%〜60% 之间(轻中旱),占8.00%。
有13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60%〜90%之间(适宜),占52.00%。
其余10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过湿),占40.00%。
20〜30cm土壤表层有3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40%〜60% 之间(轻中旱),占12.00%。
有6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60%〜90%之间(适宜),占24.00%。
其余16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过湿),占64.00%。
30〜40cm土壤表层有2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40%〜60% 之间(轻中旱),占8.00%。
有7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60%〜90%之间(适宜),占28.00%。
其余16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过湿),占64.00%。
40〜50cm土壤表层有1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20%〜40% 之间(重旱),占 4.00%;有2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40%〜60%之间(轻中旱),占8.00%;有6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湿度介于60%〜
90%之间(适宜),占24.00%;其余16个观测站的土壤相对
湿度大于等于90%(过湿),占64.00 %
三、未来天气趋势预测和农事建议
据省气象台预21 日浙西和浙南地区阴有阵雨,局部雷雨;
其他地区多云到阴部分有时有小雨。
22 日我省自西向东,先后有阵雨或雷雨天气过程,部分雨量中到大。
23 日受弱冷空气影响,浙北地区阴转多云到晴,其他地区阴部分有小雨转多云;沿海海面有8 级偏北大风。
24-26 日受西南气流影响,我省以多云和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逐渐上升;其中25-26 日午后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又将达到35C,局部36-37 C。
26日后期到27日受低空切变线南压和弱冷空气影响,我省自北而南,先后有一次阵雨或雷雨天气过程,并可能出现局地短时强天气。
28 日全省多云到阴,浙南地区有时有阵雨。
29-31 日浙南地区多阵雨或雷雨天气,局部短时雨量较大;其他地区多云到阴,部分有阵雨或雷雨。
预计:旬雨量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多,旬平均气温全省较常年偏高。
农事建议:雨后及时清沟理渠,降湿除渍,减少短时强降水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20
特車旱
图1浙江省2018年5月中旬0〜10cm 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图
79
Ilf 81
持至早
2018年D5月中钊10-20CM 土墙拾对遅度分布
图2 浙江省2018年5月中旬10〜20cm 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图
冥马 yoo
平阳 平阳
2018年D5月中钊2。
~ 3(0 土壇拾对渓度号布
图3 浙江省2018年5月中旬20〜30cm 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图
脚F 1CB
3§
宜马100
20
特車早
£ 20 8年D5月中fej30~40CN 土偸拾对遅度号布
图4 浙江省2018年5月中旬30〜40cm 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图
平阳 3S
官
中早
車早
平阳 过湿
文马iao
I20
特矍旱
20185D5月中旬5OCK±1M抬对型度分布图5 浙江省2018年5月中旬40〜50cm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图
签发:金志凤制作:袁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