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

初中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
巫从旁望空代祝 《促织》
⑤ 使……跟从,带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
风雪严寒,从数骑出 《左忠毅公逸事》
11、从
①跟从,跟随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②顺从,听从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⑥ 同“纵”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
12、当
① 占着,把着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登泰山记》
② 在(某地、某时)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卖油翁》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论语》
④比拟
自名为罗敷,可怜体无比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生成,具有
自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秋水》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
④ 顺应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
⑤四的代称(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秦晋殽之战》
8、察
①明察,识别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陈情表》
②观察,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③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陈涉世家》
比去,以手阖门 《项脊轩志》
②精疲力尽,困苦不堪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孟子二章》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故病且怠 《病梅馆记》
③弊病,缺点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意义限初中课文涉及)七上:1、期:约定。

——XXX与友期行。

2、舍:(1)舍弃、丢下;——便舍船。

(2)房屋。

——屋舍俨然。

3、去:(1)离开;——去国怀乡。

(2)距离;——西蜀之去南海。

(3)消除。

——杀三虫,去死肌。

4、戏:(1)玩耍;——元方门外戏。

(2)开玩笑——5、委:(1)舍弃;——相委而去(2)委托——6、引:(1)拉、牵拉;——下车引之(2)延长;——属引凄异(3)引导;(4)吸引。

7、顾:(1)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2)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8、说:通“悦”,高兴——不亦说乎9、愠:生气、恼怒——人不知而不愠10、省:反省、自我检查——吾日三省乎已。

11、逾:越过。

——不逾矩。

12、故:(1)旧的,以前的;——温故而知新(2)(的)缘故原由;——公问其故(一般在句末)(3)特意、故意;——XXX故使人问之(4)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般在句首)13、矩:(1)端方;(2)法式——不逾矩14、殆:疑惑——思而不学则殆。

15、堪:(1)能忍耐;——人不堪其忧(2)能胜任——16、广:(1)增加、增长;——非学无以广才(2)扩大、扩充——请广于君17、庐:房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8、慢:懈怠——淫慢则不能励精19、励:振奋——淫慢则不能励精20、并:一起。

——并怡然自乐21、敌:(1)进犯;——恐前后受其敌(2)敌人——盖以诱敌《狼》(3)势力、位置相当。

译为:匹敌、相当。

——出则无敌国内乱者22、意:(1)神情;——目似瞑,意暇甚(2)想要、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意思、心意。

——鸣之不能通其意。

(4)意趣、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5)意志——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3、股:大腿。

——屠自后断其股。

24、几何:几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七下:1、但:只、仅仅——无他,但手熟耳2、治:(1)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2)治理3、过:(1)经过;——及鲁肃过寻阳(2)拜访、造访;——过故人庄(3)错误、过错。

初中文言文实词120个

初中文言文实词120个

初中必背文言文实词(初中语文学习而言,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也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0.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1.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2.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3.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4.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5.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6.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7.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18.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②敌人(盖以诱敌)19.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②慰问(人皆吊之)20.度:①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1.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②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2.恶:①怎么(恶能无纪)②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3.发:①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④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⑦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4.凡:①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②总共(凡三往)25.方:①见方(方七百里)②长方形(方以长)③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26.分:fēn ①划分,分开。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初中语文20个文言文常考实词

初中语文20个文言文常考实词

初中语文20个文言文常考实词1.爱ài“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攵部,(ài)声。

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②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吝惜,舍不得。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④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梁惠王上》)2.安ān“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

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

表示安定。

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②安置,安放。

安营扎寨(成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④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⑤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⑥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⑦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3.被“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

表示被子。

bèi①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③表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pī①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②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bèi“倍”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咅声(古音相近)。

表示背向、背着。

后引申为数量重叠(一倍)。

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②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通“背”,违背,背叛。

初中语文 必背180个文言文实词

初中语文  必背180个文言文实词

初中必背180个文言文实词文言文是很多初一新生头疼的语文项目,因为以前接触的少,对拗口的读法和晦涩的语义都不好把握,今天为您总结了180个文言文实词的含义,无他,直接背过,包你文言文学习越来越轻松。

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

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

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归纳

初中常见文言文实词归纳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

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疑问代词,怎么。

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动词,养。

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

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

如:天涯若比邻。

(2)动词,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

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

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

’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名词,水池。

如:墨池记。

6.出:(1)动词,出现、露出。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动词,出去、出来。

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

如:皆出酒食。

(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

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

如:处江湖之远。

8. 次:(1)名词,层次。

如:不可计其层次矣。

(2)动词,编次、编排。

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

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名词,学习。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2)动词,依从。

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

如:来从楚国游。

(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

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名词,道路。

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

如:伐无道,诛暴秦。

(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

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

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6)名词,道义。

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初中重点文言实词

初中重点文言实词

初中重点文言实词
初中重点文言实词如下:
1、安:哪里;安逸、安稳;安定、安康。

2、鄙:边境;鄙陋、鄙俗;轻视、看不起。

3、兵:兵器;军队;战争。

4、病:生病;毛病、缺点;耻辱。

5、乘:坐、架(车);车、轿子;利用(机会等)。

6、持:拿着,握着;掌握;保持。

一只手从下托扶;控制,挟制;对立,对峙。

7、从:跟从,跟随(求学于);听从,顺从;采取某一种办法;自,由。

8、达:通;豁达,心怀宽阔;表达,传达;得志,显贵;通行的,共同的。

9、当:在(某时,某处);应当,应该;将要,就要;占着,挡着,阻挡;对着,面对;掌管,主持。

10、道:路,途;道理,规律;道义;说,讲。

11、得:得到、收获(看到、看见)(领会)(找到);能够、可以。

12、尔:你、你的、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意义限初中课文涉及)七上:1、期: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2、舍:(1)舍弃、丢下;——便舍船。

(2)房屋。

——屋舍俨然。

3、去:(1)离开;——去国怀乡。

(2)距离;——西蜀之去南海。

(3)消除。

——杀三虫,去死肌。

4、戏:(1)玩耍;——元方门外戏。

(2)开玩笑——5、委:(1)舍弃;——相委而去(2)委托——6、引:(1)拉、牵拉;——下车引之(2)延长;——属引凄异(3)引导;(4)吸引。

7、顾:(1)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2)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8、说:通“悦”,高兴——不亦说乎9、愠:生气、恼怒——人不知而不愠10、省:反省、自我检查——吾日三省乎已。

11、逾:越过。

——不逾矩。

12、故:(1)旧的,以前的;——温故而知新(2)(的)原因;——公问其故(一般在句末)(3)特意、故意;——桓侯故使人问之(4)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般在句首)13、矩:(1)规矩;(2)法度——不逾矩14、殆:疑惑——思而不学则殆。

15、堪:(1)能忍受;——人不堪其忧(2)能胜任——16、广:(1)增加、增长;——非学无以广才(2)扩大、扩充——请广于君17、庐:房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8、慢:懈怠——淫慢则不能励精19、励:振奋——淫慢则不能励精20、并:一起。

——并怡然自乐21、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2)敌人——盖以诱敌《狼》(3)势力、地位相当。

译为:匹敌、相当。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2、意:(1)神情;——目似瞑,意暇甚(2)想要、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意思、心意。

——鸣之不能通其意。

(4)意趣、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5)意志——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3、股:大腿。

——屠自后断其股。

24、几何:多少。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七下:1、但:只、仅仅——无他,但手熟耳2、治:(1)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2)治理3、过:(1)经过;——及鲁肃过寻阳(2)拜访、造访;——过故人庄(3)错误、过错。

作动词时译成犯过错。

——面刺寡人之过/人恒过,然后能改4、兵:(1)士兵、军队;(2)兵器、武器5、书:(1)写(字);(2)书信;——家书抵万金(3)文书、公文——军书十二卷6、市:(1)市场、集市;——东市买骏马(2)买——愿为市鞍马7、户:大门——当户理红妆8、郭:外城——出郭相扶将9、矜:自夸——公亦以此自矜10、徐:慢慢地——徐以杓酌油沥之11、鸿儒:博学的人——谈笑有鸿儒12、白丁:平民。

指没有功名的人。

——往来无白丁13、馨:香气。

喻指德行美好。

——惟吾德馨14、素:(1)白色;或指未加装饰的;——素湍绿潭(2)历来、向来——吴广素爱人15、丝竹:代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16、案牍:代指官府公文。

——无案牍之劳形17、益:(1)好处、利益;——自以为大有所益(2)更加;——香远益清(3)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18、鲜:(1)新鲜;——芳草鲜美(2)少。

——陶后鲜有闻19、宜:(1)适合;——因地制宜(2)应该、应当。

——凡所宜有之书/不宜偏私20、圯:倒塌。

——山门圯于河21、临:(1)靠近。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居高面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22、竟:(1)终了,最后;——竟不可得(2)竟然——(这个意思现代汉语中多用)23、寻:(1)不久;——寻病终(2)寻找。

——寻十余里无迹24、已:停止。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25、固:(1)坚固、牢固;(2)顽固;——汝心之固(3)本来。

——求之下流,固颠(4)必,一定。

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26、如:(1)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如果;(3)按照。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4)如…何:把什么怎么样。

27、见事:知晓事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八上1、或:(1)有时;——或王命急宣(2)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3)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虽:(1)即使(明清的文章中有虽然的意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疾:(1)速度快;——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疾病。

5、绝:(1)(声音)消失、停止;——哀转久绝(2)极,极端;——会当凌绝顶(3)独特的,少有的;——天下独绝(4)断绝;——往来不绝者(5)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四时:四季。

——山间之四时也7、念:考虑、想到。

——念无以为乐8、许:(1)大约、左右;——高可二黍许(2)答应、许诺、允许。

——杂然相许9、诚:(1)真正、确实;——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诚心、真诚。

——帝感其诚。

10、焉:(1)哪里、怎么;(一般在句首)——焉置土石(2)语气词,在句末。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代词“这”加语气词,在句末。

——无陇断焉。

11、命:(1)教导、训诲;——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命令——或王命急宣12、戒:(1)告诫;——戒之曰(2)谨慎。

——必敬必戒。

13、居:(1)居住;——居天下之广居(2)居室、房子。

——居天下之广居。

(3)过了、经过。

——居无何。

14、淫:(1)惑乱、迷惑;——富贵不能淫(2)放纵——淫慢则不能励精15、发:(1)兴起、被委用;——舜发于畎亩之中(2)流露、显露。

——发于声。

(3)开花。

——野芳发而幽香。

16、道:(1)道路;——独行其道(2)道理。

——虽有至道。

(3)(正确)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

17、移:(1)改变、动摇;——贫贱不能移18、士:(1)狱官;——管夷吾举于士(2)古代对读书人的统称;(3)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古代刺客就属于这一类。

——非士之怒也19、征:(1)征验、表现;--征于色,发于声(2)征途。

——孤蓬万里征。

20、亡:(1)灭亡;——国恒亡(2)逃跑、丢失;——亡羊补牢(3)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21、喻:了解、明白。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2、方:(1)正、刚刚;——方欲行,转视积薪后(2)方圆——方七百里,高万仞23、阴:山北水南24、阳:山南水北25、且:(1)将近、将要;——年且九十(2)再说;——且焉置土石26、曾不:一般连用,译成:连…都…——曾不若孀妻弱子27、易:(1)改变、变换、更替;——寒暑易节(2)交换;——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容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4)轻视(这个意思高中会学到)28、苦:(1)使受苦;——必先苦其心志(2)愁、愁苦——何苦而不平29、劳:(1)劳累;——劳其筋骨(2)慰问、慰劳——上自劳军30、乃:(1)于是、就;——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2)才;——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词: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4)竟然、居然。

——乃不知有汉。

31、谢:(1)道歉、谢罪、认错;——长跪而谢曰(2)推辞、拒绝;——(3)(花、叶等)脱落;——(4)感谢。

——32、既:在文言文中一般表示一件事或一个动作结束,一般可译为“已经、之后”。

八下1、交通: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并:一起。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间隔:隔绝。

——遂与外人间隔。

4、延: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5、语:(1)yù告诉。

——此中人语云(2)说话。

——如有所语。

6、扶:(1)扶持;——出郭相扶将(2)沿着、顺着。

——便扶向路7、志:(1)标记、标志。

(作动词时译成“做标记”。

)——寻向所志(2)记录、记载。

《——齐谐》者,志怪者也。

(3)志气。

——匹夫不可夺志。

8、诣:拜访。

——诣太守9、规:计划、规划、打算。

——欣然规往10、可:大约。

一般表估计。

——潭中鱼可百许头11、若:(1)你;——(2)像。

——若听茶声然。

12、罔不:无不,全都。

——罔不因势象形13、贻:赠送。

——尝贻余核舟一14、奇:有余、多一点儿。

——八分有奇。

15、比: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16、类:像。

——佛印绝类弥勒。

17、属:(1)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相似、类似。

——神情与苏黄不属。

(3)通“嘱”,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18、夷:(1)平;(2)古代称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19、盈:满。

20、修:(1)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培养。

——讲信修睦。

21、循:追溯。

——请循其本。

22、旨:美味。

——弗食,不知其旨也。

23、是故:因此24、归:(1)回家;——壮士十年归(2)女子出嫁。

——男有分,女有归。

25、策:马鞭。

作动词时译作:用马鞭赶。

——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九上1、谪:贬官——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明年:第二年——越明年3、制:规模——增其旧制4、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予观夫巴陵胜状5、大观:壮丽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6、备:(1)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2)准备——犹得备晨炊7、得无:固定短语。

表推测,“恐怕”——得无异乎8、迁客:被贬官的人。

迁:贬谪、降职。

9、骚人:泛指文人。

10、国:(1)国都;——去国怀乡。

(2)国家——敌国外患11、景:日光。

——春和景明。

12、进/退:一般指升官或贬官。

13、微:如果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14、薄:迫近。

——薄暮冥冥。

15、寓:寄寓、寄托。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6、陈:陈列、摆弄。

——杂然而前陈者。

17、莫:(1)没有、不(要);-莫道相公痴(2)没有谁(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九下1、如使:假如、假使3、逆:违背。

——而君逆寡人者4、布衣:平民5、休祲: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祲:不祥。

-—休祲降于天6、谕:(1)明白、懂得;——寡人谕矣。

(2)告诉、吩咐(3)帝王下的文书7、挠:胆怯8、徒:只,仅仅。

9、每:(1)常常、经常;——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每次——每至晴初霜旦/每与臣论此事10、加冠:古代成年礼。

表示已成年了。

11、质:询问。

——援疑质理。

12、辞:(1)言辞;——未尝稍降辞色(2)推辞、推托;——蒙辞以军中多务(3)告辞13、俟:等待14、逆旅:旅馆15、遗:读wèi给予、赠送16、谒:拜见17、间:(1)参与——又何间焉。

(2)间或,偶尔——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8、肉食者:指当权的人19、卑鄙:卑:地位低下;鄙:目光短浅(见识浅陋)20、牺牲:古代祭祀用品21、狱:案件22、驰:(1)骑马。

——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

——公将驰之23、败绩:大败。

绩是指大败。

24、再:第二次25、孰与:与…比怎么样26、孰:(1)谁;——吾与徐公孰美(2)仔细。

——孰视之。

27、私:偏爱——臣之妻私臣/不宜偏私28、刺:指责——面刺寡人之过者29、期年:满一年30、秋:时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