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吸痰技术》PPT幻灯片PPT

严格掌握好吸痰的手法
❖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吸痰管插入深度应比气管插 管或气管套管长3~5 cm,直接经口、鼻插入气道吸痰 者插入的深度根据病人的情况、痰液聚积的部位而定, 一般为1O~25 cm。
❖ 放松开放负压,以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 提出,手法轻巧、动作轻柔,如遇痰液多时在旋转提出 的过程中可稍停留,将吸痰管轻轻的左右稍摆动,吸出 气管内较多量的痰液,切忌来回抽插,导致损伤。
减轻ICU病人吸痰时不适反应的护理方法 冯湘萍 赖旭春黄伟梅现代护理,2004年第10卷第3期
插管合适深度 隆突上2-3cm
❖ Ⅲ度(重度黏痰) 。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并伴有 血痂,不易咯出;吸痰时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 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
姜超美,白淑玲.人工气道后痰液黏稠度的判别方法及临床意义[J].中华护理杂,1994,29(7):434.
充分湿化气道
❖ 呼吸机加温湿化 ❖ 雾化吸入 ❖ 气管内滴入湿化液
❖ 吸痰管的软硬要适中,有一定弹性,不易扭曲;应选择有1 个正孔、2个侧孔的吸痰管,这种吸痰管可分散吸痰时的负 压,减少刺激。
负压接口
调节负压
❖成人<20Kpa,小儿< 13.3Kpa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
❖成人80~120 mmHg,儿童60~80 mmHg 钱元成.呼吸治疗的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
孔)。
严格掌握好吸痰的手法
❖ 动作一定要轻柔,将吸痰管外表湿润后捏住连接管处关 闭负压后轻而快插入气管导管或病人的口鼻腔至气管、 支气管内
❖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吸痰管插入深度应比气管插 管或气管套管长3~5 cm,直接经口、鼻插入气道吸痰 者插入的深度根据病人的情况、痰液聚积的部位而定, 一般为1O~25 cm。
吸痰护理操作ppt课件

• 观察与记录
• • 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
•
有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
SpO2 情况
•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
完整版ppt课件
11
完整版ppt课件
12
•
前后给予100%氧气吸入。
•
5、患者:头转向一侧,检查口腔黏膜,取下活动性假
•
牙,颌下铺治疗巾
•
C
完整版ppt课件
9
实施
• 1、连接痰管,试吸力 ,湿润导管
• 2、插管:过管时阻断负压
• 3、痰:左右旋转,向外退出,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15s,
•
间歇3~5min,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抽吸气管插管或
(二)电动吸引器
完整版ppt课件
3
流程
核对
评估
告知
准备
实施
观察与记录
完整版ppt课件
4
核对、评、姓名,手腕带
•
评估:1、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
2、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
•
SpO2是否下降,有无痰鸣音
•
3、听诊:部位(喉头、双肺的上、中
•
下肺部)以便判断痰液聚积的部位。
•
等(检查无菌用物消毒日期)
•
治疗车物品摆放图
• 下层:医疗垃圾桶
•
N.S 吸痰管
生活垃圾桶
•
手 无 听 手 吸 洗手液
套菌诊电痰
巾器筒包
•
完整版ppt课件
8
• 准备
•
4、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成人调节压力:
•
成人:40~53.3Kpa(300~400mmHg),小儿:
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护理PPT课件

吸痰的时机
①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窘迫时; ②听诊闻及肺部有痰鸣音时; ③雾化吸入、叩背后; ④容量控制时:呼吸机气道压力过高报警时;
压力控制时:呼吸机出现潮气量下降时; ⑤血氧饱和度下降时
吸痰前的准备
• 一吸:雾化吸入、溶解、稀释干燥的痰液 • 二拍:翻身拍背、使附着与气管壁、肺泡周
围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吸出。
• 临床上成人气管套管的直径为7—9mm,我科 使用的吸痰管外径为4mm。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 吸痰管有1个正孔,2个侧孔
有利于分散 压力
减小刺激
吸痰的深度
• 根据患者咳嗽反射强弱而定: • 1、咳嗽反射强者,只需在气管口吸引 • 2、无咳嗽反射者,吸痰管插入有效深度后,
遇阻力上提0.5-1cm
吸痰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 材质:橡胶、硅塑、硅胶(较柔目前软使,用有弹性) • 太硬易损伤气管壁 • 太软易在插入过程中打折
被负压吸扁而使吸引不畅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 粗细:吸痰管外径与套管内径比应﹤0.5 • 过粗--呼吸道通气量不够或形成无
效腔;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血流 动力学的改变 • 过细—影响吸痰效果
上无痰液滞留 Ⅱ゜痰液较Ⅰ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
璃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 Ⅲ゜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
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
气道湿化
湿化效果评价 湿化满意:气道通畅、分泌物稀释顺利通
过吸痰管、导管内壁无结痂现象 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有黏液块咯出,吸
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 发绀加重,导管内壁有结痂 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 要不断吸引,痰鸣音多、烦躁不 安、发绀加重
吸痰法ppt课件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风险防控策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吸痰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戴无菌 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消毒设备
对吸痰设备及相关用品进行定期 消毒,确保设备清洁卫生,减少
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对患者口腔进行定期清洁和护理 ,减少口咽部病原菌的定植和感
05
临床实践应用举例分析
成人吸痰法操作演示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合作;准 备好吸引器、吸痰管、治疗碗、无菌 生理盐水、镊子、纱布等物品,并检 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
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患者 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一手 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 ,以免负压吸附黏膜,引起损伤;另 一手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导管头端插 入病人口腔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 ,先将口腔分泌物吸净,再更换吸痰 管经鼻腔吸痰。
注意事项
动作轻柔、迅速,避免损伤口腔或鼻腔黏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秒 ,连续吸痰不得超过2次;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液的性 状、颜色、量。
特殊情况下吸痰法应用
人工气道患者吸痰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需定时进行气道内吸引以保持气道通畅。在吸痰前需给予 高浓度氧气以提高患者的氧储备,然后断开呼吸机连接,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管插入气道 内吸引。
注意事项
吸痰动作应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 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 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严格无 菌操作,一根吸痰管限用一次;观察 患者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液的 性状、颜色、量。
儿童吸痰法操作演示
01
准备工作
同成人吸痰法。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共24张PPT)

思考题
吸痰系统发生故障如何应急处理?
第十三页,共24页。
第十四页,共24页。
电动吸 引器
中心负压 吸引
第十五页,共24页。
口对口吸痰
当病人的生命受到 极其严重威胁,又 无上述设备进行吸 痰时,可进行口对 口吸痰术。
第十六页,共24页。
第十七页,共24页。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
取得患者配合。
第十八页,共24页。
第十九页,共24页。
(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 患者。
(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 予患者纯氧2 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 低氧血症。
第二十页,共24页。
(3)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者中心负压吸 引装置,调节压力
(4)打开冲洗水瓶。 (5)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
4.保持呼吸机接头及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 不被污染。
5.冲洗水瓶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 之用,不能混用。
6.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 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 并给予纯氧吸入。
第十一页,共24页。
视频播放
第十二页,共24页。
(7)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 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待血氧 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 至原来水平。
第二十三页,共24页。
(8)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 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9)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 况、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0)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吸痰
吸痰ppt课件图文

提高公众对吸痰的认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吸痰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吸痰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
指导正确吸痰方法
向公众普及正确的吸痰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感染 和其他并发症。
强调预防措施
强调预防吸痰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吸痰的风险 。
THANKS
感谢观看
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确保患 者正常呼吸。
减轻患者因呼吸道堵塞引起的不适感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通过吸痰,可以减少细菌滋生,预防 和治疗肺部感染。
02
吸痰的方法
口咽吸引法
01
总结词
通过口腔吸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的吸引方法
02 03
详细描述
口咽吸引法是通过口腔吸除口腔和咽喉部位的痰液和分泌物的吸引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昏迷、口腔手术或口腔创伤的患者,可以保持呼吸道通 畅,防止痰液阻塞。
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 通气,预防和治疗肺部感 染。
吸痰的原理
负压吸引
通过吸引器产生负压,使 气道内的液体或固体物质 被吸出。
压力调节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 节吸引器的负压,以避免 损伤气道黏膜。
注意事项
吸痰时应避免过度吸引, 以免造成气道黏膜损伤、 出血或感染。
吸痰的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
提高患者舒适度
注意事项
鼻腔吸引法可能会引起鼻部疼痛、出血等不适反应,操作时应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经气管插管吸引法
总结词
通过气管插管吸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的吸引方法
详细描述
经气管插管吸引法是通过气管插管吸除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痰液和分泌物的吸引方法。该 方法适用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痰液阻塞。
《吸痰护理》ppt课件

三、操作步骤
告知: 1、吸痰的目的和步骤 2、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取得合作(病人痰多
危急时应立即实施操作,然后再向病人及家属作适当的 解释) 准备:1、吸痰前加大氧流量及拍背或雾化吸入 2、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患者头转一侧,颌 下铺治疗巾
如何保持气管切三开、术操后作病人步呼骤吸道通畅
吸痰护理
急诊儿输 黄春霞
学习目标
1
熟悉吸痰的步骤及原理
2
掌握吸痰的适应症
3
掌握吸痰的注意事项
4
掌握吸痰的护理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一、护理目标
能吸净痰液,呼吸道通畅 学习目标
1、掌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识记吸痰压力及不同位置吸痰插入吸痰管的深度
实施 1、连接吸痰管,试吸力,湿润导管 2、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 3、吸痰:左右旋转,向外退出 吸净痰液,每次不 超过15秒,间歇3-5min,连续操作不超过3次。 4、肺部听诊 5、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用物分类处理,吸痰 管一用一换,吸痰盘4h更换一次 观察记录
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有心电监护者严密观 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情况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卧床者抬高床头30至45度,鼓励病人变换体位; 予定时扣背排痰
☆可离床活动者,鼓励其离床活动。 ☆指导病人深呼吸
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 先进行深呼吸3-4次,深吸气后屏气片刻,躯干 稍向前倾,腹肌用力收缩,连续咳嗽三声。
温馨流程参考用语
查对解释:您好,XX先生(小姐)现在您 痰比较多, 我来帮您吸出来,吸痰时有点不舒服,不要紧张。
☆如何做到有效吸痰?
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法PPT课件

视
2.分泌物经内套管喷出 3.血氧饱和度下降
4.呼吸机压力增高 5.患者面部表情痛苦
听 1.肺部痰鸣音 2.呼吸音粗糙
一
起
动 脑 想
?气管套管的吸痰深度 10-20cm
想
?吸痰的最适宜负压
成人0.033-0.053kpa 小儿0.013-0.033kpa
?吸痰管的大小
普通的气管套管
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
备注(湿化程度)
1. 2.
湿化不足:痰痂形成 湿化过度:呼吸急促、痰液呈水样、SpO2下降3%以上
观察
1.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是否改善。 观察痰的性质、颜色。
2.吸痰器储液瓶内液体不可超过 瓶体的2/3。
整理用物查 对记录
1.擦净患者的面部。 2.倾倒储液瓶的内容物。 3.整理用物,记录痰量及性质。
吸痰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用呼吸机患者吸痰前后吸纯氧2分 钟; 3、注意吸痰时间小于15秒,轻柔向 上旋转提吸;
吸痰注意事项
4、先吸气管,再吸口鼻腔; 5、对呼吸道粘膜敏感者,为减少刺激 性呛咳,先向气管注入少量利多卡因, 以减少反应。
吸痰并发症的护理
1、肺不张:选择的吸痰管应不超过插管 的1/2。吸痰后应采用控制性膨肺改善缺 氧和肺不张。 2、误吸:体位(吸痰时,患侧在上,平 时取患侧卧位和头高位);彻底排痰;建 议餐后30分钟再吸痰。
吸痰并发症的护理
3、气道粘膜损伤:避免吸痰管太粗,负 压过高,吸痰时间过长,动作粗鲁等。 4、继发感染:严格无菌技术,把好无菌 物品关。 5、心律失常和低血压:刺激迷走神经所 致,停止吸痰及时处理。
课题小结
如何做到安全有效吸痰?
• 吸痰操作前、中、后护士要有: • 专业的评估能力 • 敏锐的观察能力 • 系统的分析能力 • 准确的判断能力 • 将上述能力与熟练、规范的吸痰操作技能结合 • 做到及时、安全、有效地吸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正常人一般不咯痰或仅有少量泡沫样痰或粘液样痰。当呼 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可增加(>50ml),
※大量痰液提示肺内有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如支
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结核等。
※在病程中如痰量逐渐减少,表示病情好转;反之表示病情
有所发展。
※在肺脓肿或脓胸向支气管破溃时,痰量可突然增加并呈脓
性,因此观察痰量可了解病情的变化。
1、“轻”:吸痰动作轻柔,吸痰管轻轻插入,不可反复 上 下提插。 2、“快”:吸痰动作迅速,每次吸痰时间<15 S。 3、“转”:采用边捻吸吸引边上提的吸痰方法,防止拉 锯 式和边插边吸的损伤性吸痰。
4、“散”:采用一次性多孔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套
管 内径1/2的吸痰管。先气管后口腔的原则。
颜 色
性质
一般分为粘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和混合性5种。 ①粘液性痰:粘稠、无色透明或略呈灰色,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早期肺炎等。 ②浆液性痰:稀薄而有泡沫,由于肺部淤血,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所 致,见于肺水肿等。 ③脓性痰:黄色或黄绿色、黄褐色的脓状,主要由大量脓细胞构成,可见 于各种化脓性感染。大量脓痰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粘液,中 层为浆液,下层为脓及坏死组织,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或脓胸 向肺内破溃等。 ④血性痰:痰内带血丝或大量鲜红色带泡沫样血痰,为喉部以下的呼吸器 官出血所致,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 ⑤混合性痰:由上述二种或三种痰混合而成,如粘液脓性、浆液粘液性痰 等。
1.湿化不足:痰痂形成 2.湿化过度:呼吸急促、痰液呈水样、SpO2下降3%以上
如何做到安全有效吸痰?
• • • • • • •
吸痰操作前、中、后护士要有:
专业的评估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 系统的分析能力 准确的判断能力 将上述能力与熟练、规范的吸痰操作技能结合 做到及时、安全、有效地吸痰。
痰液的分度
痰液粘稠度区别 痰液性状 痰液颜色 能否咳出 吸痰后玻璃头内 壁痰液滞留情况 补加湿化液时间 及量 备注(湿化程度) Ⅰ度(稀痰) Ⅱ度(中度粘痰) Ⅲ度(重度粘痰) 稀痰 米汤或白色 泡沫状 易咳出 无 2ml / 2-3h 较Ⅰ度粘稠 白色或黄白色 粘痰 用力咳 易被冲净 4ml / 1h 明显粘稠 黄色伴血丝痰、血痰 不易咳出 大量滞留,不易冲净 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 而塌陷 4-8ml / 0.5h
吸痰法
何时需要气管内吸痰?
1.胸廓起伏增大,呼吸频率增快 2.分泌物经内套管喷出 3.血氧饱和度下降 4.呼吸机压力增高 5.患者面部
1.肺部痰鸣音 2.呼吸音粗糙
口腔
咽 部
气 管
1、如插管患者吸痰管插入 深度应超过气管插管外 0.5~1cm
如何正确、安全有效进行气管内吸痰? 吸痰紧记:
正常人可咯出少量痰,为无色或灰白色,病理情况下痰色有以下改变:
①红色或棕红色:可由混有血液或血红蛋白所致,见于肺癌、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肺水肿等。鲜红血丝痰常见于早期肺结核或病灶播散 时;粉红色泡沫样痰为急性肺水肿特征;铁锈色痰多由于血红蛋白变性所 致,见于肺炎、肺梗塞等。
②黄色或黄绿色:由于含有大量脓细胞所致,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绿脓杆菌感染或干酷性肺炎时常呈黄绿色。 ③棕褐色:见于阿米巴脓肿。 ④烂桃样灰黄色:由于肺的坏死组织分解所致,见于肺吸虫病。 ⑤黑色:由于吸入大量尘埃或长期吸烟所致,见于煤矿工人、锅炉工人或 大量吸烟者的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