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烧伤急救常识

合集下载

酸碱灼烧的处置方法

酸碱灼烧的处置方法

酸碱灼烧的处置方法
在化学实验或工业生产过程中,酸碱灼烧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

正确处理酸碱灼烧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疼痛,避免伤害加重,并有助于防止感染。

本文介绍了酸碱灼烧的处置方法。

一、酸灼烧的处理方法
1.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持续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然后用5% 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2.避免用碱性物质处理伤口,因为它们会使酸性物质更加强烈地腐蚀皮肤。

3.不要试图去掉或切开任何灼伤的皮肤或衣物,以免加重伤害。

4.立即就医,特别是在伤势严重或面积较大的情况下。

二、碱灼烧的处理方法
1.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持续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然后用2% 醋酸溶液冲洗。

2.避免用酸性物质处理伤口,因为它们会使碱性物质更加强烈地腐蚀皮肤。

3.不要试图去掉或切开任何灼伤的皮肤或衣物,以免加重伤害。

4.立即就医,特别是在伤势严重或面积较大的情况下。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在处理酸碱灼烧时,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或冲洗液,以免进一步污染。

2.如果眼睛受到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避免直接用眼睛观察化学物质。

3.在处理伤口时,应保持伤口开放,以便让液体流出,并避免包扎或封口。

4.如果伤势严重或面积较大,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示处理伤口。

总结起来,在处理酸碱灼烧时,要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避免进一步污染和伤害,并立即就医。

强酸强碱急救措施

强酸强碱急救措施

强酸强碱急救措施
强酸强碱是指具有强烈的酸性或碱性的化学物质,如硫酸、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当这些化学物质不慎接触皮肤、眼睛或口腔时,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疼痛,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1. 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 15 分钟。

若穿戴防护服,应迅速将其脱掉。

如果伤口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2. 溅入眼睛: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眼部,将双眼张开,用流动的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在冲洗时,应将头后仰,让眼睛自然张开,用流动的水冲洗。

不要使用酸碱中和剂或任何其他药物。

如果伤口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3. 吞入:若误吞强酸或强碱,应立即给患者大量清水或牛奶冲洗口腔,以稀释化学物质。

不要催吐。

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4. 注意事项:在处理强酸强碱时,应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在处理后,应及时清洗工具和工作区域,并妥善存放化学物质。

强酸强碱的伤害非常严重,需要采取迅速有效的急救措施。

在使用这些化学物质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1 -。

酸碱应急处理方法

酸碱应急处理方法

酸碱灼烧应急处理方法
如在现场如不慎将将酸碱溅到身上或眼睛里,应急处理方法如下:
一、酸灼烧应急处理方法
1、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至少冲洗10~20分钟,特别对于硫酸灼伤,要用大量水快速冲洗,除了冲去和稀释硫酸外,还可冲去硫酸与水产生的热量.
2、初步冲洗后,用5%碳酸氢钠液湿敷10~20分钟,然后再用水冲洗10~20分钟.
3、清创,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后送医院。

4、对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眶内,伤员也可将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

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

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二、碱灼烧应急处理方法
皮肤碱灼伤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20分钟或更久.对氢氧化钠灼伤,要冲洗到创面无肥皂样滑腻感;再用5%硼酸液温敷约10~20分钟,然后用水冲洗,不要用酸性液体冲洗,以免产生中和热而加重灼伤.
眼睛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员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满流动水的器皿中,转动头部、张大眼睛进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钟,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入可的松液与抗生素。

因生石灰引起的灼伤,要先清扫掉沾在皮肤上的生石灰,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千万不要将沾有大量石灰粉的伤部直接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伤势.经过清洗后的创面用清洁的被单或衣物简单包扎后,即送往医院治疗.。

酸碱灼伤的急救方法

酸碱灼伤的急救方法

酸碱灼伤的急救方法酸碱灼伤是一种常见的伤害,它可能发生在工作场所、家庭或者其他环境中。

当人们接触到强酸或者强碱物质时,可能会导致皮肤、眼睛或者其他部位的灼伤。

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匡助减轻疼痛,减少损伤,并加快伤口的康复。

以下是酸碱灼伤的急救方法:1. 保护自己:在提供急救之前,确保自己的安全。

戴上手套、护目镜或者面罩,以防止自己受到伤害。

2. 迅速冲洗:酸碱物质接触到皮肤或者眼睛时,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

这有助于稀释化学物质并将其冲走。

冲洗时间应持续至少15-20分钟。

3. 剥离衣物:如果酸碱物质浸湿了衣物,请迅速将其剥离。

避免将酸碱物质接触到其他部位。

4. 不要用中性化学物质:不要使用中性化学物质(如醋)来中和酸碱物质。

这可能会导致化学反应,产生更多的热量和有害气体。

5. 眼睛灼伤:如果眼睛受到酸碱物质的灼伤,请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将头倾斜向一侧,用流动的清水从内眼角开始冲洗,向外眼角冲洗,以确保将化学物质冲洗干净。

6. 不要用纱布:不要用纱布或者棉花球覆盖灼伤部位。

这可能会粘附在伤口上,增加疼痛和损伤。

7. 高枕头:如果面部或者颈部受到灼伤,请使用高枕头保持头部抬高。

这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8. 不要涂抹药膏:不要在灼伤部位涂抹药膏、油脂或者其他物质。

这可能会导致感染或者加重损伤。

9. 寻求医疗匡助:无论灼伤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寻求医疗匡助。

医生可以评估伤口的严重程度,并根据需要提供进一步的治疗。

10. 记录伤情:在等待医疗匡助的过程中,尽量记录伤情。

包括酸碱物质的种类、接触时间和接触部位。

这些信息对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总结:酸碱灼伤是一种常见的伤害,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减轻疼痛、减少损伤并加快伤口的康复。

在遇到酸碱灼伤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剥离浸湿的衣物,不要使用中性化学物质中和酸碱物质。

对于眼睛灼伤,应用清水从内眼角向外眼角冲洗。

不要覆盖灼伤部位,保持头部抬高,不要涂抹药膏。

酸碱灼伤的急救方法

酸碱灼伤的急救方法

酸碱灼伤的急救方法酸碱灼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它可以由化学品、家庭清洁剂、肥皂或其他腐蚀性物质引起。

这种伤害可能对皮肤、眼睛或其他身体部位造成严重损害。

在遇到酸碱灼伤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酸碱灼伤的急救方法。

1. 确保自身安全:在提供急救之前,确保自己的安全。

戴上手套和护目镜,以免受到伤害。

2. 立即冲洗:立即将受灼伤的部位置于流动的清水下冲洗。

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稀释和冲洗掉化学物质。

如果可能,将受伤的部位放在水流下,以确保彻底冲洗。

3. 去除衣物和饰品:如果受灼伤的部位有衣物或饰品,应尽快将其去除,以免继续伤害皮肤。

4. 避免使用中性化学物质:在冲洗之后,不要使用中性化学物质来中和酸碱。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产生反应,加剧伤害。

5. 不要涂抹药膏或乳液:在急救过程中,不要涂抹药膏、乳液或其他物质在受灼伤的部位上。

这些物质可能会与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6. 尽快就医:即使冲洗后疼痛减轻,也应尽快就医。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他们将评估伤势的严重程度,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医生可能会清洗伤口、进行包扎,或使用其他治疗方法。

7. 眼部灼伤的特殊处理:如果发生眼部灼伤,应立即冲洗眼睛。

用清水冲洗眼睛时,将头部倾斜至一侧,以免灼伤物流入另一只眼睛。

如果可能,使用眼部冲洗剂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在就医前,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受伤的眼睛。

8. 酸碱灼伤的预防措施:预防酸碱灼伤的最佳方法是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

在使用化学品或其他腐蚀性物质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其他适当的防护装备。

保持这些物质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并妥善存放。

总结:酸碱灼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在遇到酸碱灼伤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立即冲洗受灼伤的部位,并尽快就医。

眼部灼伤需要特殊处理,应立即冲洗眼睛并用纱布轻轻覆盖。

预防酸碱灼伤的最佳方法是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将化学品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强酸强碱烧伤及中毒的处理方法

强酸强碱烧伤及中毒的处理方法

强酸强碱烧伤及中毒得处理方法一、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烧伤得急救原则强酸烧伤:ﻫ常见得强酸:硫酸、盐酸、王水、碳酸,因其浓度、溶液量以及皮肤接触面积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得烧伤。

近几年常有用强酸恶性毁容得事件发生。

急救原则:1。

1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得强酸,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

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病人忍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或石灰水、苏打水冲洗,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忌用强碱液冲洗。

注意:切忌不经冲洗,急急忙忙地将病人送往医院。

1、2 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处理。

2眼部烧伤,即刻用清水冲洗。

冲洗方法就是用一盆清水,将面部放入水中,两眼睁大,头部在水中左右摇晃,如此反复换几次水冲洗,然后再以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之后滴入0、01硫酸阿托敏药水。

强碱烧伤:常见得强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石灰等、ﻫ强碱对人体得皮肤组织得损害力比强酸更重,因为强碱可渗透深入组织,使组织蛋白发生溶解、强碱得处理方法ﻪ大量接触烧碱时应佩带防护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应用棉布或适当得合成材料制作。

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橡皮围裙、长统胶靴等劳保用品。

应涂以中性与疏水软膏于皮肤上。

接触片状或粒状烧碱时,工作场所应有通风装置,室内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中国MAC0、5毫克/米3(以NaOH计),美国ACGIH TLVC 2毫克/米3。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得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与飞溅。

强酸强碱灼伤处理

强酸强碱灼伤处理

强酸强碱灼伤处理一、紧急处理1. 迅速脱离酸碱源:首先要迅速离开酸碱源,避免继续接触和进一步伤害。

2. 马上冲洗: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冲洗时间至少15分钟以上。

冲洗的水量要充足,能够将酸碱物质冲洗干净。

二、注意事项1. 不要使用中性化剂:在处理强酸强碱灼伤时,不要使用中性化剂,因为中性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热量,加剧伤口烧伤。

2. 不要包扎伤口:不要用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这样会使伤口无法及时通风,容易引起感染。

3. 不要使用家庭药品:不要使用家庭中的药物或者草药来处理伤口,这样可能会加重伤口症状或引起过敏反应。

4. 不要用手挤压伤口:不要用手挤压伤口,以免引起细菌感染或者加重伤口症状。

三、就医处理1. 及时就医:无论伤势轻重,都应及时就医。

即便是表面看上去没有大问题的伤口,也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和处理。

2. 建立病历:就医时应主动告诉医生伤口的酸碱性质、伤口面积和受伤的具体时间等信息,并配合医生建立详细的病历,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治疗。

3. 确定伤害程度: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深浅、面积和症状来判断伤害程度,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四、治疗方法1. 清创消毒:医生会先用生理盐水或者抗菌消毒液进行伤口清创,去除污物和细菌。

2. 软膏药物:根据伤口的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伤口涂抹一些软膏药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3. 抗生素使用:对于伤势较重或者伤口感染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药物,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4.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强酸强碱灼伤,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植皮手术、切除坏死组织等。

五、预防和注意事项1. 戴防护手套:接触强酸强碱物质时,应戴上防护手套,以免直接接触到皮肤。

2. 注意储存和使用:正确储存和使用酸碱物质,避免事故发生。

3. 防护眼镜:在处理酸碱物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以免溅入眼睛引起伤害。

4. 建立应急预案:家庭和工作场所应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酸碱物质泄漏和事故的发生。

酸碱灼伤的处理

酸碱灼伤的处理

酸碱灼伤的处理
1、酸灼伤:不慎将酸洒在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涂上油膏,并包扎好。

眼睛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最后滴入少许蓖麻油。

衣服上用水冲洗,再用稀氨水洗,最后用水洗。

地上则撒一些石灰粉,再用水冲刷。

2、碱灼伤:不慎将碱液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1%~2%硼酸或1%~2%醋酸洗,最后涂上油膏包好。

眼睛上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洗后,滴入少许蓖麻油。

衣服上用水冲洗后用1%醋酸溶液洗涤,再用稀氨水中和,最后用水冲洗。

3、如果是溴灼伤: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洗涤,涂上甘油用力按摩,并将伤口包扎好。

眼睛上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的碳酸氢钠洗。

钠灼伤:可见的小块用镊子移去,然后与碱灼伤处理相同。

强酸烧伤
立即要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冲洗得越早越彻底越干净越好,哪怕残留一点儿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

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本人忍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

4
强碱烧伤
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至少20分钟;或用酸碱中和方法,用食醋来清洗。

生石灰烧伤,先除去皮肤上的生石灰,再用大量清水冲洗,不要直接用水冲洗,生石灰遇水会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烧伤急救常识
一、强酸类中毒、烧伤急救的基本知识
1.浓盐酸的毒理和中毒机理
浓盐酸可呈氯化氢气态,接触后引起皮肤,口腔,鼻粘膜溃疡,气管及支气管炎,眼睑痉挛或角膜溃疡。

口腔粘膜接触不同的酸类腐蚀剂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痂,吞服硫酸痴呈黑色;吞服硝酸痴呈黄色;吞服盐酸可造成灰色的痴。

口服酸腐蚀剂后,唇、口腔,咽、食管、胃粘膜病变,常引起局部的烧灼痛,恶心或呕吐出棕色或带血的腐烂粘膜,腹泻、口喝、咽下困难。

严重时喉部出现痉挛水肿,发生窒息现象。

吸入腐蚀性气体则有呛咳,咳出泡沫或血性痰。

酸类被消化道吸收后,引起严重的酸中毒,表现为气急、呼吸困难。

2.现场酸烧伤的处理方法
1)眼睛被酸损伤
酸液溅入眼睛内时,迅速用温水或大量自来水冲洗10~20分钟以上,亦可用0.5%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冲洗,滴入可的松溶液和抗菌素,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和角膜、结膜疤痕粘连。

出现眼局部剧痛可用5%丁卡因粘膜麻醉剂滴眼。

烧伤严重时应立即就医。

2)皮肤被酸灼伤
皮肤被强酸灼伤时,应立即除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防止灼伤加重,先用大量净水冲洗烧伤处,除去皮肤表面的化学刺激物,然后用应急药品0.5%碳酸氢钠(NaHCO3)溶液进行彻底清洗。

当现场无中和剂时,也用大量净水冲洗。

烧伤严重时应立即就医。

二、强碱类中毒、烧伤急救的基本知识
1.强碱的毒理和中毒机理
碱性化合物无论是固体、粉尘、浓溶液、雾滴或蒸汽,对接触的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苛性碱的固体或浓溶液与组织接触后,迅速吸收组织内水份,使组织蛋白变性、脂肪皂化、破坏细胞结构,致使病变向纵深发展。

所以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害比酸性物质损害更严重。

碱性物质溅入眼内,会破坏角膜、结膜甚至虹膜,造成眼烧伤。

要特别警惕氢氧化钠对眼睛的损害,即使很少量的氢氧化钠进入眼睛里也是很危险的。

由于碱性物质渗透力强,可向深部组织和邻近组织渗透。

角膜上粘附的碱粒以及结膜皱折,凹陷处的碱液都可继续引起有害作用,若不及时彻底处理,往往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同时常见碱液溅入眼内,无论量多少,都可造成损害。

如果碱液很稀,初时,眼组织损害轻微,但是角膜的浸润可以在以后几天内出现,这种迟发性损害,往往易被疏忽,因此,对角膜损伤轻微的病例,应予重视。

2.强碱中毒、烧伤的现场急救
被强碱烧伤的急救,坚持现场及时处理,并进行自助互救。

必须及早采用流动水冲洗,至皂样物质消失为止。

碱性物质烧伤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大面积的烧伤,除局部处理外,尚应防止休克和感染。

1)皮肤碱烧伤处理
皮肤被强碱污染烧伤,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清除皮肤的皂样物,
再用2%硼酸溶液洗涤患部。

中和碱溶液,再用大量清水洗净,最后按一般烧伤处理,用油膏、硼酸膏外敷。

2)眼烧伤处理
眼烧伤后用大量净水冲洗,再用应急药品2%的硼酸溶液冲洗,若感觉有灼烧感或疼痛感,应立即去医务室就医。

3)口服腐蚀性碱及其他强碱的处理
误服苛性碱或其他强碱的处理原则与措施,例如止痛、避免胃肠道穿孔、防止休克与窒息、抗感染治疗,激素治疗等均与日取强酸的处理相同。

中和强碱的药液则要用弱酸,可口服5%的醋酸,也可用0.5%的稀盐酸或柠檬酸溶液,注意因碳酸盐中毒时忌用,以免胃肠道充气而发生穿孔。

然后再服少量生鸡蛋、牛奶、植物油等,以保护灼伤的胃肠粘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