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简介
中国十大最著名古建筑

中国十大最著名古建筑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
一,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
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间半,是世界最大的宫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
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它在故宫三大殿中是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最大的木结构宫殿。
故宫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收藏着90多万件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许多稀世珍宝。
故宫中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以香妃的故事最为著名。
故宫的建筑体现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由于中国古人信奉阴阳五行说,因此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
二,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布达拉”系舟岛,是梵文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
拉萨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罗山。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中国著名古建筑简介

中国著名古建筑简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古建筑。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中国著名的古建筑。
1. 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故宫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色彩鲜艳,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2. 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0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园内的建筑主要以仿古建筑为主,风格典雅,色彩斑斓,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3. 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南广场,是唐代建筑之一。
大雁塔高64.5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高塔建筑的代表之一。
大雁塔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内部结构复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4. 雁荡山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雁荡山以其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山上的建筑主要以古建筑为主,风格古朴典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5. 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泰山以其雄伟的山势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山上的建筑主要以古建筑为主,风格古朴典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总之,中国著名的古建筑有很多,每一座古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古建筑,保护好它们,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
中国古建筑简介

杆栏式
19
门饰:
典型的中式四合院,外宅门在东南角。屋宇式院门
20
门饰:
根据主人的地位等级不同,四合院大门分 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 门、如意门、墙垣式门等。除了王府大门 外,一般不建在四合院建筑的中轴线上。 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为做官人家使用的大 门,大门距门楼外檐较远。 蛮子门和如意门为一般人家使用。
14
“勾连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屋顶前 后檐相连,连成一个屋顶。
歇山式的变种——十字歇山式
15
16
柱梁架构: 以木结构为主体的柱梁构架贯穿中国宫殿建筑的始终。木 结构主体中,梁柱最重要,墙是辅助性的,起分隔室内外 的作用,因此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墙倒房不塌”。梁架 结构复杂,做法变化多,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穿斗式、 抬梁式、井干式,此外南方民间也有一种杆栏式结构。
9
歇山式顶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歇山 顶也可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五品以上官 吏的住宅正堂才能用单檐歇山式顶。
10
悬山顶 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屋顶 左右屋檐出山墙),又称挑山。 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
11
高度:以高为贵,不可逾越。 《礼记》中记载有“天 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之说。这 里的“堂”,指的就是台基。 材料:所用材料取决于建筑的等级,石为上砖为下。
装饰:台基的装饰很丰富,台基周围的栏板望柱,其花 纹、装饰等均受等级制约。
4
紫禁城太和殿的台基高八米,是目前宫殿 建筑台基最高的,须弥座台基(最高形制)
七、中国古建胶凝材料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可以掺入有机胶凝材料, 如“石灰-桐油”,“石灰-血料”等 ,用到了糯米 、桐油、血 料、明矾等有机材料。 这些有机材料还可以加入到三合土中去。 八、采用桐油或糯米汁拌和明矾与石灰制成的胶凝材料,其粘结性 非常好,常用于修补假山石,至今在古建筑修缮中仍在沿用。
古建筑简介

古建筑简介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工艺、建筑与文化的结晶,它们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古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古建筑出现在中国的原始社会,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土木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古建筑逐渐演变成了更加复杂和精美的形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古建筑有着重要的宗教、政治和文化意义,它们不仅是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也是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古建筑在形式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古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以檩、椽、柱等构件为骨架,再用灰土、瓦片和石块等材料进行填充和修饰。
古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斗拱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斗拱屋顶”风格。
屋顶上常常还有瓦当、石雕和彩画等装饰,给古建筑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感。
此外,古建筑还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常常以园林景观为背景,通过布局和造型来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古建筑可以分为宫殿、庙宇、园林、寺庙、陵墓等不同类型。
宫殿是古代帝王居住和举行重要政治活动的地方,它们通常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展现了古代中国帝国的权威和繁荣。
庙宇是用于祭祀神灵的场所,有的庙宇规模庞大,有的庙宇则小巧精致,但无论规模大小,庙宇都是中国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象征。
园林是古代贵族和富商们的居住场所,它们以山水、花草、池塘等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石雕、亭台、廊桥等建筑元素的布置和装饰来营造一种优美的环境。
寺庙是佛教的重要场所,它们以庙宇为主体,配以塔、殿和钟鼓楼等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寺庙群落。
陵墓是古代帝王和贵族的安葬之地,它们通常规模庞大,建筑精美,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死者的尊重和敬仰。
古建筑不仅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世界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研究者。
许多古建筑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节概述我国---以木构架为主;外国---以石料为主。
一我国古建筑发展演变1 商代:木构架已形成2 秦汉阿房宫:屋顶、屋身、台基3 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寺庙、塔、石窟建筑。
例如:河北赵县安济桥(605~617)隋李春河南登封嵩岳寺塔,15层密檐塔,现存最古老的塔(532)北魏4 唐代---五代十国---宋元:古建筑发展的成熟期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现存最早的木构架(857)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最早的木塔,高66.6米(1056)辽代河南登封告成镇观象台,现存最早的观象台,元代5 明清:古建筑发展的高潮期例如:天坛,故宫,颐和园,明陵二特点民族风格1 南方:墙、屋面薄轻,木材用料细,建筑外观轻巧2 北方:墙厚,屋面重,用料粗壮,外观厚重3民族特点,等级制度:1)屋顶---- 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开间------11、9、7、5、33)色彩-----金、黄、赤、绿、青、兰、黑、灰、白宫殿民居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一、建筑外形1、屋顶----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屋身-----木构架,柱承重,墙不承重3、台基-----普通石台基,须弥座台基(做成多层雕刻丰富),栏杆,台阶二、建筑结构的特征1、木构架-----穿斗式:用穿枋把横向柱串联形成屋架;用斗枋把纵向柱联接形成框架台梁式:柱上搁梁,逐层缩短、加高,梁上搁柃条,柃条上排缘条,形成屋面举架做法2、斗拱------结构、装饰都起重要作用,是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将跳出的屋檐重量传给柱子,其组成为:升、斗、拱、昂、翘、坐斗3、单体建筑特点---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真实(暴露结构,有利于通风、维修)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便于艺术加工如: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梭柱-----柱上下端有收缩如梭形卷杀----拱端切削成柔美曲线外形三、建筑群体布局特点-----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都面向院子。
中国古典四大名楼

中国古典四大名楼中国古典四大名楼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们分别是北京故宫、北京天坛、南京夫子庙和苏州西园寺。
这些古迹不仅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下面将对这四大名楼进行详细描述。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它宏伟的建筑群坐落在广袤的内廷和外廷之间。
整个故宫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内廷和外廷。
内廷是皇帝的居所,由一系列大殿、宫殿和庭院组成,其中包括黄色琉璃瓦覆盖的午门、乾清宫和太和殿。
外廷是朝廷事务所在地,包括三大殿和六大部门。
故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它展示了古代中国皇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北京天坛位于北京市南部,是明清两代朝拜上天的场所。
它由圜丘、祈年殿和皇穹宇组成。
圜丘是天坛的核心建筑,是古人祭祀天地的象征。
祈年殿是朝臣向天祈求丰收的地方,而皇穹宇则是帝王和官员朝拜上天的地方。
天坛的建筑如画卷一样展现了宇宙间人与天地共生共存的理念,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和审美观念。
南京夫子庙位于中国南京市的秦淮河畔,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学庙。
它建于明代,供奉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其他儒家圣贤的塑像。
夫子庙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景观,包括悬挂的联书、雕塑和石碑,以及古代建筑、庭院和园林。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夫子庙吸引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和学者。
苏州西园寺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它建于明代,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古老佛教寺庙。
西园寺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古建筑而著名。
寺庙内有山水园林、庭院和亭台楼阁,其中最著名的是石舫、假山和湖泊。
西园寺是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总结起来,中国古典四大名楼是中国建筑艺术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它们各具特色,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这些古迹纵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人民自豪感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
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都能在这些古迹中体验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中国古建筑概述

中国古建筑概述
中国古建筑的分类:
1.按建筑时间分,可分为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古代建筑一般是指先秦以前的建筑物,包括城垣、宫室、宫殿、庙宇等。
古代建筑以先秦为界,前代的建筑物统称为古代建筑。
如夏商周三代的宫殿、宗庙、陵墓,春秋战国时期的陵墓、长城、城垣等。
秦汉以后的宫殿、坛庙等称为古代建筑。
现代建筑是指近几十年兴建的建筑物,如办公楼、住宅等。
1.按建筑空间分,可分为大木作房屋和小木作房屋。
大木作房屋是指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物。
大木结构包括台基、柱和梁三个部分,一般有四层高。
其中台基是承重的部分,通常由夯土或石砌成,它承受着屋顶重量;柱是承重结构中传递荷载的主要构件;梁起着联系上下两部分的作用,它是大木结构中唯一不能移动的部分;屋顶由瓦或其他覆盖物覆盖着。
小木结构一般是由柱和梁两个部分组成,中间有隔墙分隔成几个房间;其上盖瓦或其他覆盖物,再加上门窗等装饰物。
—— 1 —1 —。
中国古代史上的名胜古迹

中国古代史上的名胜古迹中国古代史上的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这些古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探寻历史、感悟文化、修养身心的好去处。
本文将对部分中国古代史上的名胜古迹进行简要介绍。
一、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它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全长约两万一千公里。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过秦、汉、明等朝代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
长城蜿蜒起伏,气势雄伟,是一部历史的巨著,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坚强意志。
二、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14年完工。
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占地约72万平方米,有宫殿近千座,房间众多,布局严谨,装饰华丽。
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也是研究明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基地。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个。
陵墓内有丰富的陪葬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兵马俑。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它展示了秦军的强大实力和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是研究秦代历史和军事的珍贵资料。
四、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内。
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塔楼,建于唐朝高宗永徽年间。
大雁塔共有七层,高64.5米,外观庄严典雅。
塔内收藏了大量的佛经、佛像和文物,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遗址。
五、孔庙与孔林孔庙与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
孔庙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的庙宇,始建于公元前478年。
孔庙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收藏了大量的文物。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规模庞大,环境幽静,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六、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203102 寇良玉
1.何为中国古建
2.构成方式
3.基本风格
4.特点
5.主要组成部分简介
何为中国古建?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 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构成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 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 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 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 “抬梁式”。以宫殿、坛庙、寺院为主。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 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 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 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 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3、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包括彩绘和 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 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 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
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 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 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 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 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 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 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 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 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木构架的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 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 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 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 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 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 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 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 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中国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 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 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 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 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 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1斗拱
2额枋
3飞檐
4挂落
6庑殿顶
7歇山顶
8须弥坐
5盝顶
9悬山顶
10藻顶
谢谢观赏!
2、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 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 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 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 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 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 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 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 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 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 式。 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 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 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跟周围自然环境的 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 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 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 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
组成部分简介:
1斗拱 2额枋 3飞檐 4挂落 5盝顶 6庑殿顶 7歇山顶 8须弥坐 9悬山顶 10藻顶
中国古建的基本风格:
①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
②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
③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
④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建筑特点:(四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 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 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 性的框架。“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 结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