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遗址公园分析
文化资源开发成功案例分析

文化资源开发成功案例分析——西安曲江一、项目名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二、开发背景曲江新区是一个以陕文投公司、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航母,引领大明宫投资集团、法门寺集团等文化产业巨轮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矩阵。
由国家旅游局规划司、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外事司、国家环保部生态司、中国旅游协会、亚太旅游协会建设指导;“曲江文化景区”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统筹;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美国艾迪泰克设计咨询公司、北京北奥艺通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策划规划开发建成。
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资产达到158亿元,其中: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总资产22亿元;大明宫集团总资产44.09亿元;法门寺集团总资产31.29亿元。
曲江新区的产权拥有方为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管理有西安大唐芙蓉园、西安曲江海洋世界、法门寺文化景区、曲江池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这其中,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在政策支持方面:强化对文化产业的服务管理职能;简化经营审批手续。
另一方面,政府还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税支持,包括:设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设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为相关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建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理事会和各专项基金评审委员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推进国际合作等。
三、开发过程西安曲江新区前身是1993年依据国务院文件精神设立的以发展文化旅游为核心产业的省级开发区,2003年更名为西安曲江新区。
2007年正式被文化部批准西安曲江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现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为将曲江打造成一个大的曲江文化景区。
西安曲江发展模式是一种文化经济模式;是以文化为推动力,以城市经营为手段,达成文化、商业、旅游的契合;以《曲江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提出的“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指导精神,以“打造具有持久效应的文化主题活动品牌”为发展理念,以“生态示范、功能完善、通达便捷、游居皆宜”的建设思路,西安曲江致力于“通过打通旅游业核心价值链优化业务协同,通过旅游衍生业务创新产业盈利模式”,在“打造投融结合、业务组合丰富的西部文化旅游航母”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已从单一的景区运营裂变为集景区开发、运营、管理,餐饮住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强势旅游集群,意欲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城市公共空间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
班级:建筑1101 姓名:宋玫 学号:11403300131 指导老师:张岁丰
目录
一、城市公共空间概念 二、项目介绍 三、景点分析 四、寻找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
• 定义:城市公共空间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 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有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 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包括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绿地等。
消极空间
•
园区面积太大,在一 些角落出现了欠处理 的空间。
消极空间
休闲坐凳 采用防腐木坐面以及花岗岩两种材料相结合。 这两种座椅,相对来说左边带靠背的做的人多些,右边的石头下的座椅,虽 说保护了私密性,可是会有种恐怖不安全感。
总结
•
•
•
•
曲江池遗址公园是在历史遗址之上创意建设的,以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为主要特征的、 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公共性园林景观。突出的人文性、景观性、实用性、可进入性, 使人们寻根历史、感受人文,进行文化消费和旅游观赏的重要场所。 整体设计,以唐文化为主线,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 结合当代的审美特点,遵循自然、生态的设计观念。以传承文化,保护自然美化环 境、为人类提供人性和谐的生存空间为目的。 整个园林平面柔和屈曲,立面高低错落,通过对水景的重复,兼以山,水,石,泉, 各种植物,变换着的亭,廊,轩,榭,楼,台,阁,桥等建筑元素,以及云冈烟霭 的景色,构成了一篇清静幽雅的乐章。 不足之处在于园区面积太大,绕远走一圈大概要1个小时以上,在漫步的过程中不 乏一些空间显得有点冷清。可能是新城区的原因,感觉人气不足。
• • • •
曲江池的由来
• 曲江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 名。唐明皇每年两次在此宴会群臣,那些进士考试及第后,成群结 伙到曲江大摆宴席,饮酒作乐,此即“曲江流饮”,为长安八景之 一。 据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又对曲江大加兴修。从终南山义谷口的黄 渠引河水入池,使它变成了一个南北长、东西短、弯曲有致、水波 荡漾的大湖池,并恢复曲江池的原名。 唐时的曲江池分为两大部分,南湖和北湖。南湖是皇家园林,也称 芙蓉苑。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南湖位置,也就是唐时的皇家园林 芙蓉苑的所在地。 曲江池是古长安的风水池,见证了秦汉唐的盛世,可惜唐末曲江池 突然干枯,曲江池便衰败下来, 唐末以后的曲江池逐渐变成一片平凹 的农田,直到2008年才又焕发了生机。 这里在秦代称恺洲,秦始皇在此修建有离宫称“宜春苑”。汉武帝 时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 苑”。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宇文恺凿其地为池。隋文帝称池为 “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 而苑仍名“芙蓉园”。
遗址公园_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

遗址公园_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遗产旅游。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遗址公园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并成为许多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探讨遗址公园作为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个遗址公园。
分别是兵马俑、华清宫和大明宫遗址公园。
兵马俑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区东北约35公里处,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
华清宫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县西北12公里处,是唐代皇宫遗址。
大明宫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东北约4公里处,是唐代宫殿遗址。
这三个遗址公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兵马俑遗址公园是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发现了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队。
华清宫遗址公园充满了唐代的浓厚氛围,拥有许多古建筑和遗迹,如韦曲立碑、楼观台、韦诗石刻等。
而大明宫遗址公园则是唐代最重要的宫殿遗址之一,占地广阔,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展示着唐代宫廷的规模和辉煌。
遗址公园的建设和开发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遗址公园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原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和修复工作,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这些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同时,遗址公园也注重将文化遗产与旅游体验相结合。
为了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遗址公园内设有丰富的展览和介绍馆,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向游客展示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此外,遗址公园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和体验项目,如演出、手工制作、传统游戏等,让游客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遗址公园的发展不仅为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文化旅游,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了交通、餐饮、购物等周边产业的繁荣。
同时,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遗址公园还开发了一系列的衍生产品,如书籍、纪念品、手信等,为遗址公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种渠道。
三王墓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王墓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三王墓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墓葬,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
它是秦始皇陵的附属墓群,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墓葬。
三王墓包括了秦始皇、秦二世和秦三世的陵墓,其艺术特色也是令人瞩目的。
三王墓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秦始皇陵是三王墓群中最大的陵墓,它是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型帝王陵墓。
陵墓内的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宫殿、祭祀殿、陪葬墓和陪葬坑等。
其次,秦二世陵是三王墓群中的第二座陵墓,规模较小,但仍有较为精美的墓葬建筑和陪葬品。
最后,秦三世陵是三王墓群中的最后一座陵墓,也是规模最小的一座,但仍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三王墓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墓葬建筑和陪葬品上。
首先,墓葬建筑体现了秦代的建筑风格和技艺。
墓葬的主体结构为土山,山体上建有宫殿式的陵墓,宫殿的屋顶采用了特殊的榫卯结构,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稳固耐久。
其次,陪葬品是三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古学家研究秦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陪葬品包括了陶器、青铜器、玉器、金器等丰富多样的物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始皇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栩栩如生,数量众多,展示了秦代的军事力量和统治威严。
三王墓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壁画上。
墓室内的壁画描绘了丰富多样的图案和故事,包括了宫廷生活、祭祀仪式、战争场景等。
这些壁画的绘制精细,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壁画也是了解秦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重要资料。
三王墓的发现和保护工作也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突破。
三王墓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考古学家通过大量的勘探和发掘,对三王墓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保护。
这些工作使得我们对秦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王墓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墓葬,不仅包含了秦始皇陵、秦二世陵和秦三世陵三座陵墓,还展示了秦代的建筑、陪葬品和壁画等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色。
它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秦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考古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二世陵遗址博物馆文化建筑重要的是融入地域环境

秦二世陵遗址博物馆文化建筑重要的是融入地域环境导读:秦二世陵遗址博物馆坐落于西安。
这是一个独特而又典型的城市,不同时代的更替和叠加,使之成为一个建立于时间和空间上的立体模型。
如今,伴随着高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内核的分散和游离,这座城市又一次处于活跃和生长之中。
创造性破坏打破了固有的机制又建立了新的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下,位于曲江新区,围绕着“秦二世皇帝陵” 保护和修缮的这一项目,如同一个几乎失落的片断,正在被重新组合在整个城市的基因链条之中。
建筑与情景是不可分割的,又与音乐、绘画、雕塑、电影和文学不同的。
建筑的场址不仅是其观念的佐料,也是物质和形而上学的基础。
宋照青的设计团队试图营造这样一部机器,使观者得到一种穿越性的体验。
如果说天朝的崩溃是一部充满争议性和冲突感的史诗,其魅力恰恰在于解读者的立场和思考。
任何一种具体的形象和语言都会带有一定的误导性。
他们试图营造的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一系列具有戏剧感的体验场所,其中包括仪式、序列、冲突以及登临之后的思考。
让观者得到不同的体验,而不是回到对固有观念的简单重复之中。
而形式上来讲,覆土建筑的策略、精简的语言也使其消隐于这个目前已符号标签过剩的城市对于建筑材料,宋照青采取了谨慎和保守的态度,在整个建筑立面均采用深灰色洞石砌块,利用其特有的雕塑感和厚重的特性,也强化了空间本质。
随着尘土附着在洞石的孔隙,植物蔓延于建筑之中,最终达到新的平衡。
作为日清设计的创始人,宋照青一直主张“删烦就简,溯本清源”的建筑哲学,认为“建筑应该是感动人的视觉图像语言,能唤起人对曾经的美好回忆。
”在他的创作中最重要的是在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理论基础上进行,去营造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建筑、新美学标准及审美情趣,不是割裂历史,而恰恰是延续历史,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使时间的量度赋予建筑在历史片断中的意义。
秦二世陵遗址博物馆项目就是对空间叙述方式的一次尝试,回望历史,秦二世胡亥的死代表了秦文化从兴盛到落寞、衰亡的过程。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和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和唯一性,尤其是位于西安城市郊区的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更是难得再现的文化地标。
从文化产业发展上来说,西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无疑是西安人的幸运。
但是,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经费缺口大,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生活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文化遗产保护也得不到有效保护。
如何破解这个城市现代化和大遗址保护和谐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打破“守着金筷子银碗讨饭吃”的困境?《西安曲江模式:一个城市的文化穿越》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堪称城市管理创新典范的成功范例,翔实生动地阐释了西安曲江新区创造的不同于北上广的新路径,一条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突破的新路径。
所谓新路径,就是西安曲江在平衡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同时谋求城市发展,在谋求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产业,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即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于开发利用之中,以开发利用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比如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境内的大雁塔、大慈恩寺遗址、曲江池、唐城墙遗址、寒窑、秦二世陵,还有跨区域发展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法门寺景区等,有的景区狭小,有的淹没在城中村里,有的远离市区,游人罕至,默默无闻。
近几年来,曲江新区坚持“文化立区,文化兴区”战略,以“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强力推动,倾情打造出大唐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大型和超大型旅游文化景区,特别是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旅游内容日益丰富,呈现出唐文化、秦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内容齐全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园林中的一朵靓丽奇葩。
曲江风景带历史渊源

汉代以长安为都城。曲江一带紧接城峘,自然成为皇家开辟郊游场所的首选区域。汉代曲江大规模开发是在汉武帝时期,所谓“汉武开泉”是也。据《雍胜略》载,到汉武帝时,在秦宜春苑故址,发现清洌泉水,开渠引之,水量增加,水泊面积扩大。整修宜春苑,又说修宜春下苑,是曲江一带,成了皇家园林上林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时,湖波溪水屈曲,茂林修竹荫荫,殿阁楼宇重重,景致十分秀美,因为江岸弯曲环转,取名曲江池,又名“曲州”。
五代之后,流传后世的有曲江三大传说:杜甫沽酒游春、曲江歌女李亚仙与郑元和的爱情故事和苦守寒窑18载的王宝钏的故事。这些故事,甚至成为这一时期小说、戏曲的重要题材,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使曲江蒙上一层传奇神秘色彩。由此,渐渐有了寒窑遗址。
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秀丽的曲江池风景带,是依托曲江地带的自然风光,又融进了历史上秦汉隋唐以及其后历代的丰富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古朴与时尚相结合的风景区,它最为丰富的是唐代风韵,突现出了历史上唐都长安的华美,使游人能尽兴地享受唐代长安都会之文明,享受当前西安现代都市之文明。
而曲江池风景带的大规模兴建,是在唐玄宗时期。据《关中水利史话》记载,唐开元十九年至二十九年间(731~741年),唐玄宗命令大行疏凿,开黄渠、引浐河上游之水(今长安县大峪河之水),注入曲江,扩大曲江池,新建慈恩寺南边的“杏园”,并恢复“曲江池”故名。当时,曲江池汉武泉,长年泉水涌流,“又引黄渠之水以涨之”,水量充足,全池面积为70万平方米,周长3.5公里,占地200公顷,南北长,东西短,犹如长龙蜿曲游水,自然美观。据《剧谈录》载,当时池的两岸宫殿连绵,楼阁起伏,南面为芙蓉园,建有紫云楼、彩霞亭;西有杏园、大慈恩寺、大雁塔,花卉环周,烟水明媚,垂柳如云,翠竹亭亭,绮丽动人,和邻近的乐游原一起,形成以曲江池为中心的唐长安城最有名的风景游览区,被称为“长安八景”之一。唐诗人杜甫有诗描绘:“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唐朝皇帝多到曲江游览,其中,唐玄宗最为频繁。为了方便前往曲江游乐, 唐玄宗专门 让人在长安城的东墙边修筑了“夹城”。据说唐玄宗 常带杨贵妃前往曲江赏花, 还常与大臣一起在曲江游宴, 作诗唱和, 有时甚至举行曲江大会。《唐摭言》 卷 3 散序条载:“逼曲江大会, 则先牒教坊请奏, 上御 紫云楼垂观焉。时或拟作乐, 则为之移日。……曲江之宴, 行市罗列, 长安几于半空”。
秦二世胡亥怎么死的 秦二世胡亥的墓地在哪里

秦二世胡亥怎么死的秦二世胡亥的墓地在哪里胡亥怎么死的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的目的,对胡亥说了一大通很有道理的话,大意就是说胡亥年轻,经验不足,而且皇帝也应该少和大臣们见面,以免在大臣们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
如果能居住深宫中听取赵高他们的汇报,有他们这些栋梁之才来辅佐,那国家会治理得更好。
胡亥一听有道理,而且他也愿意呆在后宫中享乐,从此,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人来独断专行。
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他,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精心策划了一起在此后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政治事件:指鹿为马。
在公元前207年,即二世三年,在一次朝会上,赵高指鹿为马弄来一只鹿作为礼物献给胡亥,对胡亥说这是一匹好马。
胡亥听了不禁笑出了声:丞相怎么开这样的玩笑,这明明是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仍然坚持说是马,胡亥便问在场的大臣们。
大臣们因为害怕赵高的权势,又不知道赵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多人便随声附和着说是马。
其他人有的说是鹿,有的装聋作哑。
事后,赵高便根据大臣们的不同说法区别对待:说是鹿的人一律找借口杀死,说马的人则被当成自己一派的人。
这件事过去后,赵高没事了,胡亥却有事了:他以为自己得了迷惑病。
于是叫来太卜掐算,太卜却瞎说是因为他祭祀时斋戒不好引起的。
胡亥便到上林苑里重新斋戒,开始还能坚持,后来又享乐开了。
后来,胡亥将误入苑中的人当场射死,赵高知道后又借题发挥,先是让他的女婿阎乐上奏说,不知谁杀了人,将尸首扔到了苑中。
然后赵高又装模做样地对胡亥说,皇帝因为是天子,所以射死了无罪的人要受上天的惩罚,也就是天子的老子的惩罚,同时鬼神会奉命降灾的。
胡亥很害怕,赵高趁机叫他到别处的行宫去暂时躲一躲,胡亥很听话地就走了,赵高在朝中俨然皇帝一般。
胡亥此时并不了解天下的真实情况,等到陈胜的军队逼近了都城咸阳,他这才着了急,听从了章邯的建议,让他率领释放的骊山刑徒出战迎敌。
这些刑徒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强壮,刚刚被释放,士气很高,在勇将章邯的率领下,初期打了很多胜仗,战胜了陈胜和项梁的部队,但后来,项羽破釜沉舟与章邯决战,使章邯作战失利,章邯向胡亥求救兵增援,又被赵高猜疑拒绝发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址公园东 南 北三面封闭,仅北 侧开敞,形成半开放空间。
遗址公园北低南高,坡度较大。
秦二世遗址公园整体地形。
植物配置单一,外围主要是油松,内侧为银杏,林下空间开阔
“回”字形园路。
展示馆区 遗址区 秦风古道 入口
公园分为入口 遗址区 展示馆区 秦风古 道四个区域。
入口
“指鹿为马”秦末赵高独揽朝政,献鹿于秦二世称之为 马,朝臣若有异议赵高就借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 。
“錞于”秦战场乐器,置于战鼓两侧的打击乐器,通体 铸有云纹和几何纹乔形纽为龙的造型 。
“二世篡诏”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赵高怂恿李斯与胡 亥一起密谋,篡改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赐死扶 苏和蒙恬,终扶胡亥为皇帝。
秦 汉出土文物展示。秦砖 汉瓦 汉排水管。
秦时期耕种主要靠畜力,雕塑以写实的手法展示了 秦人耕地播种的场景 。
“秦铧”铧是安装在犁头上耕地破土的铁器,是一种基 础生产工具,该作品以秦铧为元素,象征农耕文明。
“末路”秦二世创造了高速巡游的记录,秦末政治危机 中秦帝国走向了尽头 。
“警世钟”秦帝国由极 盛快速衰落的历史警示着 后世
“秦战甲”用军队的战甲和武器象征秦强大的军事实力。
“李斯列传”来自史记中的李斯列传。将李斯雕像和秦统 一文字时由李斯创造的秦小篆结合,给人提供历史思索。
“度量衡”尺 升 权 即长度 容积 质量的测量工具,秦统 一后随即统一了度量衡。
“蒙恬列传”蒙恬是秦实现统一的功臣,秦末危机中被 赵高设计陷害。雕塑再现了手握三十万重兵的蒙恬在紧要关 头选择沉默悲壮殉国的情节 。
“秦石磬”中国古老的石质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磬石音, 该作品仿石磬放大阵列,再现秦石磬之美。
“秦编钟”秦皇家使用的铜制质打击乐器,该作品仿编 钟放大阵列。
பைடு நூலகம்
“秦虎符” 虎符是秦最 高权力的象 征。虎符分 为两半一半 由在皇帝一 半在将帅, 需要将两半 合并才能调 动军队。
遗址区 ,传统陵墓布局,依次是旧山 门,大殿,秦二世墓。
秦二世遗址公园正门
入口处对称的空间和植物,凸显秦文化的庄重 宏大。
围绕整个遗址公园的秦风古道。
秦风古道 - 公园内外层空间分界线。
“天下一统”讲述了秦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壮举和秦及中 国 古代重要朝代的疆域。
“统一货币”秦半两取代了 其他六国混乱的货币。之后 的中国封建朝代的货币一直 圆币方孔的造型
山门
大殿
秦二世胡亥墓
展示馆区
秦殇馆,建筑外形凌厉
曲江新出土文物展馆,低矮掩土建筑,形似宫殿遗址,空旷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