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1

合集下载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1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1

该内河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1.水质净化系统 将黄浦江劣质V类水,经过沉淀、曝气加氧,土壤和植物及微生物的净化, 在缓慢流经湿地的过程中,得以净化至III 类净水,供世博会场的景观、 浇灌和冲洗用水。初步试运行证明,后滩公园的水净化能力每天2400t。 这既是一个实际的水净化系统,也是一个展示和科普教育系统。
近代工 业时期
18431949
现代工 业时期
1949-至 今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
东部: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和南干线1号污水泵站 。 中部: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 西南部: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 后滩天然湿地。
基地概况
Project introduction
目标与挑战
Project introduction
挑战一:严重的水土污染 挑战二:滨江防洪 挑战三:个性、审美与体验 挑战四:狭长的空间
目标:公园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绿色世博,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容纳大量游客,向游客展示绿 色技术,让上海世博会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记 忆。世博会后,后滩公园也将作为公众公园而长 驻。
2.0 SWOT分析
机遇 挑战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
优势
1.资源优势
地处于黄浦江边,世博 园区旁,水上交通和外 部交通可达性好。
水资源丰富 平坦地形 广阔原生湿地 芦苇、柳树等优势植被 地处于黄浦江边,世博 园区旁,水上交通和外 部交通可达性好。 继承工业历史文化 严重水体、土地污染 狭长空间与丰富功能空 间的矛盾 世博前后场地要求变动
Project introduction
景观 演化 阶段
文字史 料记载 以前
时间 起讫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作品地点:上海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后滩公园是本届世博会真正的绿色成就之一。

这个位于上海浦东区黄铺江沿岸的景观项目被评为“2010中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类最高奖——杰出设计奖”评委会称其设计“有力而精致”世博后滩公园坐落于上海世博会铺东地块C片区西南端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与世博公园紧邻,它北靠黄铺江,南侧为园区浦明路。

划总面积约14.2ha、岸线长约1.7km,该区城是受黄浦江水流冲积和潮汐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积区城。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场地边缘有较完好的广房、码头等工业遗存。

为此,土人针对设计面临的场地文脉延续、湿地恢复和重建、会时人流等候与疏散、防洪标准与湿地的高差、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的运用等六大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如下六大对策: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三带一区建构提地基底、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梯地禾田梳理场地高差、弹性设计满足双重需求、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

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特色是“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蓝带是指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

三带一区滨江芦获带:场地北侧是由芦苇和获草构成的生态滨河岸线,由布道穿越,自然而亲切。

内河净化湿地带:场地中部形成内河湿地,通过过滤渗透层与黄浦江相通,建立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将河水净化,为世博园区提供景观用水。

与经济作物,田埂为径,辟乔木林荫空间。

梯地禾田带:利用千年一遇防洪堤与湿地的5m高差,形成高差错落的梯田,植五谷原生湿地保护区:完整保留场地内滨江原生态滩涂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吸引鸟类栖息。

而四种文明分别是“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规划来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场地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察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城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并由它们的叠加形成总平面的总体功能布局。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后滩公园保留并恢复了原有的湿 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雨水收集与利用
通过生态手段收集和处理雨水, 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环保材料与技术
在建设过程中使用可再生和环保 材料,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03
建设过程
施工难点
01
02
03
04
环境保护
后滩公园地处黄浦江畔,生态 环境较为敏感,施工过程中 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后滩公园的建设有助于提 升上海市的城市形象,展 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美好愿景。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后滩公园作为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项目,对于推动上 海市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 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02
规划与设计
规划理念
生态优先
公园的规划以生态保护为 首要目标,确保自然环境 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以人为本
规划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 和体验,创造宜人的休闲 空间。
项目背景
上海后滩公园是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游憩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公园,位于黄浦江畔 ,旨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设计理念
后滩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公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 貌和滨江资源,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主,打造自然野趣的景观。
主要成就
后滩公园的建设取得了多项成就。首先,它恢复了黄浦江畔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生物多样 性。其次,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好去处,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此外 ,后滩公园的成功建设也为中国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目 录
• 项目背景 • 规划与设计 • 建设过程 • 运营与维护 • 效益评估 • 总结与展望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分析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分析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建设了很多口惠而实不至的项目,而后滩公园则是本届世博会真正的绿色成就之一。

这个位于上海浦东区黄浦江沿岸14公顷的景观项目被评为201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类最高奖——杰出设计奖(2010 ASLA Awards - Excellence of Design )。

评委会称其设计“有力而精致(Powerful and Exquisite)”位于欧洲展馆和黄浦江之间的这块长条状的地块,曾是上海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污染纵横、毫无生机的棕地。

而如今这里成了野生生物的天堂、天然的洪水控制系统和都市田园。

该公园由俞孔坚领衔的中国设计公司——土人设计进行设计。

他的团队撕下黄浦江岸原有的水泥防洪堤,代之以只需少量维护的一系列松散的生态友好型的岩石作为防范上海遭受洪水的高效系统。

“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使用可持续材料,”俞教授告诉我们。

“后滩公园中的栈道完全取材于竹子,而对于从旧场地的工业建筑拆下的材料,我们也予以回收并整合到了各种新的建筑里”。

黄浦江的水质是劣5类,中国最差的水质。

通过叠瀑墙、梯田和引入低维护、生长期短的芦苇、玉米、水稻和荷花等湿地植物这些自然过程的净化,如今后滩公园沿岸的水质已经达到了3类。

这就意味着每天有240 0立方的水经过后滩公园的净化处理可被作为非饮用水安全地用于世博会的各个地方。

这种利用自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可节约50万美元。

后滩公园的农作物随季节轮换着生长,目前这里向日葵灿烂地盛开、水稻也在吱吱地钻出地面。

“这里成了野生物种的避难所,”俞教授说。

“如今,成群结队的鸳鸯和乌龟在黄浦江安了家,而等到世博会落下帷幕时这里将会有更多物种,因为这里的生境将不断改善并持续生长。

”简介:后滩公园以一种生命系统的姿态证明了生态基础设施可为社会和自然提供一种新型的生态水治理和雨洪调控方式。

这一独特的、生产性的、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并展现未来生态文明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是以低管理成本、高收效景观为基础的新美学的一曲赞歌。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的东部,是上海世博会的遗址公园之一。

该公园是上海市政府为了保留世博会场馆和配套设施,将其改造成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而建设的。

作为上海市民的我来评述一下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的景观设计非常出色。

公园内的景观以造型别致的世博场馆为主要特色,保留了世博会的主题和创意。

我非常喜欢公园内的世博主题广场,那里有巨大的雕塑和丰富多彩的灯光秀,营造出了科技感与未来感。

公园内的植被种类繁多,绿化率很高,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整个公园的设计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非常适合年轻人和家庭出游。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的设施很完善。

公园内有很多休闲场所,如草坪、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等,供市民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在炎热的夏天,我常常会带着家人来这里避暑,享受和草地上野餐的乐趣。

公园还有很多休息亭和长椅,供人们休息和观景。

公园内的道路宽敞并设有专用自行车道,非常适合骑自行车或散步。

公园内的各种设施非常便捷,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的管理维护也非常好。

公园内保洁工作做得非常到位,随处可见的垃圾箱保持了公园的整洁。

公园内的绿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植被茂盛且花草芬芳。

公园内的安保措施也很到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巡逻,保证游客的安全。

整体来说,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的管理维护非常好,让市民可以放心地享受休闲时光。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的周边交通十分便利。

公园附近有多个地铁站和公交车站,方便市民前往。

公园周边有很多停车场,为开车前往公园的市民提供了便利。

无论是使用公共交通还是自驾前往,都可以方便地到达公园,增加了游客的出行选择。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休闲娱乐场所。

它既保留了上海世博会的崭新面貌,又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

景观设计出色,设施完善,管理维护良好,交通便利,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家庭出游都可以在此找到乐趣。

我希望这个公园能够继续保持好的状态,为更多市民带来愉悦和放松的体验。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分析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分析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建设了很多口惠而实不至的项目,而后滩公园则是本届世博会真正的绿色成就之一。

这个位于上海浦东区黄浦江沿岸14公顷的景观项目被评为201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类最高奖-—杰出设计奖(2010 ASLA Award s - Excellence of Design ).评委会称其设计“有力而精致(Pow erful and Exquisite)"位于欧洲展馆和黄浦江之间的这块长条状的地块,曾是上海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污染纵横、毫无生机的棕地。

而如今这里成了野生生物的天堂、天然的洪水控制系统和都市田园。

该公园由俞孔坚领衔的中国设计公司—-土人设计进行设计.他的团队撕下黄浦江岸原有的水泥防洪堤,代之以只需少量维护的一系列松散的生态友好型的岩石作为防范上海遭受洪水的高效系统。

“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使用可持续材料,”俞教授告诉我们。

“后滩公园中的栈道完全取材于竹子,而对于从旧场地的工业建筑拆下的材料,我们也予以回收并整合到了各种新的建筑里".黄浦江的水质是劣5类,中国最差的水质。

通过叠瀑墙、梯田和引入低维护、生长期短的芦苇、玉米、水稻和荷花等湿地植物这些自然过程的净化,如今后滩公园沿岸的水质已经达到了3类.这就意味着每天有2400立方的水经过后滩公园的净化处理可被作为非饮用水安全地用于世博会的各个地方。

这种利用自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可节约50万美元。

后滩公园的农作物随季节轮换着生长,目前这里向日葵灿烂地盛开、水稻也在吱吱地钻出地面。

“这里成了野生物种的避难所,”俞教授说。

“如今,成群结队的鸳鸯和乌龟在黄浦江安了家,而等到世博会落下帷幕时这里将会有更多物种,因为这里的生境将不断改善并持续生长。

”简介:后滩公园以一种生命系统的姿态证明了生态基础设施可为社会和自然提供一种新型的生态水治理和雨洪调控方式.这一独特的、生产性的、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并展现未来生态文明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是以低管理成本、高收效景观为基础的新美学的一曲赞歌。

优秀景观案例分析

优秀景观案例分析
材料特点:场地以工业构筑物和原 料的再利用来突显其工业渊源,在 那些被重新注入生命活力的废旧钢 铁板材的身上,依旧可以嗅到场地 往日的工业气息。贯穿整个湿地的 围合钢板框衬出上海的天际线,诉 说着其久远的工业传奇。这些重新 组配的钢板被赋予了各种精巧构想, 有些变为了步行道,有些改作了遮 阴廊。
细部分析:整个场地分为三个区域,北区以 广阔的草坪为主,大部分关于原造船厂的景 观节点都分布在这片区域,作为公共休闲区 域也是工业遗产区。中区以内湖与保留下来 的工厂构筑物构成,作为公园的服务与后勤 管理的所在地,也建有中山美术馆属休闲娱 乐区。南区其内以保留的大叶榕构成的自然 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是自然生态区。从动 静来看,北区为动区,视野开阔,有大面积 铺装的广场。南区为景区,道路蜿蜒曲折。
(3)人文过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富 有特色的休闲环境。
设计理念: 永宁公园通过对生态基础 设施关键地段的设计,改善和促进自 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让城市 居民能充分享受到这些服务。
设计说明:为使在延续自然和人文过程
中让生态服务功能与历史文化的信息继
续随河水流淌永宁公园方案提出了6大
景观战略,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
设计说明:与历届奥运会奥林匹克公 园选址不同的是,北京城市的传统 中轴线将贯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 与建设的杰作。天坛、天安门广场、 紫禁城、景山,贯穿了北京城中轴 线的始终,气势磅礴,形成了城市 建造史上最伟大的轴线。中国历史 上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多采用规则式 棋盘状布局,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 而城市的园林部分多采用自然式空 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北京奥林匹 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 场馆功能基础上,给予北京城中轴 线新的延伸――北部森林公园,将使 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 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馆之一。

公园整体占地面积达528亩,其中水面面积为206亩,陆地面积为322亩,是一座集展示、文化、
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公园。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产物,后滩公园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了大量环保材料和技术。

公园内有多个区域,包括湖心岛区、星巴克咖啡区、儿童游
乐区、海滨草坪区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湖心岛区,建有一个周长两公里的跑道,周围
环绕着造型各异的小山坡和水系,非常适合散步和跑步。

公园内还有一个大型音乐喷泉,喷泉弧度高、水幕效果佳,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在星巴克咖啡区和海滨草坪区也分别建有一个花坛和雕塑,增添了公园的观赏性与
美感。

对于喜欢游乐的孩子和家庭,公园内还设有大型游乐设施和水上游乐区。

游乐区内有
各种各样的游乐项目,比如旋转木马、摇摆船、滑梯等,让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

水上游
乐区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水上运动体验,让他们尽情地嬉戏玩耍。

总之,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可以满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尤其是湖心岛区的设计与建造,让人们可以在其中感受到自然与人工
环境的完美融合,是上海一处非常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创造了丰富的溪谷景观 在狭窄的场地上,营造丰富的空 间。内河谷地的地形与两岸的乡 土乔木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相对 幽静的溪谷景观,在喧闹的环境 中,营造了一片僻静的场所。溪 谷纵向由上游而下,蜿蜒曲折, 空间开合多变;横向自陆而江, 一波三折,在狭窄的断面上,创 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4.生态多样性
3.0 设计策略 Design strategy
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 城市景观作为文化传承
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
公园保留了场地内的原有一块面积16公顷的江滩湿地,茂盛的柳树 和芦苇群落,供多种鸟类栖息并发挥河水净化和防止洪水侵蚀等功 能;改造原有水泥硬化防洪堤而成为生态型的江滨潮间带湿地,供 乡土水岸植被繁衍生长;同时,根据现状绿化及湿地分析现状用地 及工业遗存分析湿地净化系统示意狭长的场地条件,设计了一个人 工内河湿地系统,绵延1.7km,宽窄不一。
近代工 业时期
18431949
现代工 业时期
1949-至 今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
东部: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和南干线1号污水泵站 。 中部: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 西南部: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 后滩天然湿地。
基地概况
Project introduction
2.区位优势
3.文化优势
劣势
1.工业污染 2.狭长空间 3双重要求.
外部因素
机遇
1.关注度高 2.处在黄金旅游线上 上海区位优势明显 世博会客源广、名声大 与南京、杭州、苏州、 处于同一地域旅游线上 世博会后客源必然较世 博会期间少 引入竞争
挑战
1.世博后客源减少 2.世博公园、白莲公园、江南公 园同时开工
两道堤岸、溪谷、梯田以及林 地,多样的地形为多样的生物提 供栖居地和食物。
城市景观作为文化传承
1.农耕文明传承 2.工业文明遗址
1.农耕文明传承
后滩地区古时录属上海县,唐代至183年开埠经历了近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目睹着 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因此,作为文化传承,农耕文明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因此,我们看到。 1. 世博后滩公园中的地形变化基本上都是利用耕地的田字形来营造的,这些田块大大小 小,高高低低,参差错落的叠放着,形成了丰富而富有韵律的竖向空间 2.这些田块按地形高低分成几类,各自种上与其功能及坏境相适应的植物,如芦苇,向 日葵,油菜,小灌木等。 3利用梯田高度和植物高低的落差逐级下渗,江水经过层层过滤,得到净化;更为重要 的是梯地禾田消解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
该内河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1.水质净化系统 将黄浦江劣质V类水,经过沉淀、曝气加氧,土壤和植物及微生物的净化, 在缓慢流经湿地的过程中,得以净化至III 类净水,供世博会场的景观、 浇灌和冲洗用水。初步试运行证明,后滩公园的水净化能力每天2400t。 这既是一个实际的水净化系统,也是一个展示和科普教育系统。
目标与挑战
Project introduction
挑战一:严重的水土污染 挑战二:滨江防洪 挑战三:个性、审美与体验 挑战四:狭长的空间
目标:公园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绿色世博,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容纳大量游客,向游客展示绿 色技术,让上海世博会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记 忆。世博会后,后滩公园也将作为公众公园而长 驻。
2.工业文明遗址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由小到 大的发展历程,场地范围内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等。而 谈到文化传承,这些,不仅具有代表意义,更具现实意义,对一些废弃 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使得文化重现,更符合发展要求。 对于工业的改造,后滩主要做了一下三点:
1)空中花园(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的改造) 2)荻台江风(货运码头改造) 3)锈色长卷(钢材的再生与再用)
2.0 SWOT分析
机遇 挑战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
优势
1.资源优势
地处于黄浦江边,世博 园区旁,水上交通和外 部交通可达性好。
水资源丰富 平坦地形 广阔原生湿地 芦苇、柳树等优势植被 地处于黄浦江边,世博 园区旁,水上交通和外 部交通可达性好。 继承工业历史文化 严重水体、土地污染 狭长空间与丰富功能空 间的矛盾 世博前后场地要求变动
上海后滩公园
2010 Shanghai Expo-
The Hotan Park
案例分析
1.0 工程概况 Project summary
项目简介 基地概况 目标与挑战
项目简介
Project introduction
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设计公司:土人景观 规模:18公顷 地点:上海浦东,2010世博会园 区
地形: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场地西南部的湿 地区是天然形成的缓坡,是黄浦江的长滩,平均标高约2米。 驳岸:驳岸分为东段的桩基防洪墙和西段湿地无桩基防洪墙两种。 构筑物:以工业厂房为主,有型钢三车间和厚板酸洗厂房两个大型构筑物,部 分工业设备 植物: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和湿地类植物两大块。厂区间的植 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兰、女贞、水杉、雪松等为 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物和标高较低的、 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
湿地净化系统示意
净化流程:从西到东,湿地水流经过病原体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和营养 物净化区后,进入水质稳定调节区;期间,水流又不断通过地下管道在 梯田进出,迂回净化。 系统设计:净化系统考虑了黄浦江与内河湿地的水位、纵向流速,湖底生 态化设计为水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同时考虑了水体的沉淀、加氧、过 滤和生物吸收。 水位西高东低;江水位高、湿地水位低,在净化循环系统内部水自然流 动
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 心绿地景观之一,位于“2010上 海世博园”区之西端,位于黄浦 江之东岸与浦明路之间,南临园 区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 望卢浦大桥,占地18公顷。场地 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 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
总平面图 有三个主要节点:空中花园、狄台江风和锈色长卷
基地概况
4.0 具体设计 Specific design
交通组织 高差处理 其他处理
净化系统剖面示意图
2.生态防洪体系 A、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形成了一个 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可以在遇到突发洪水时作为城市 的滞洪地。 B、分层建堤大大降低了对防洪堤的要求高度和强度,使原有水泥防洪堤可 以改为低强度的泥土和天然材料制作的生态化的护堤,改善了滨江生态 系统。
Project introduction
景观 演化 阶段
文字史 料记载 以前
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起讫
自然环境特征
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随着海岸线的东 扩,陆地逐渐成形。水网密布,河流反复 摆动,东西向河渠通海。
社会经济特征
尚无农业生产,也无行政 建制。
唐代之前
农业社 会时期
唐代到 1843年开 埠之前
场地自然景观变化与黄浦江的变迁紧密联 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渔 系,随着吴淞江的衰落,黄浦江的兴起, 业、盐业和手工纺织业也 地位日益重要。生态环境良好,水患较少。 很发达。隶属上海县,典 型的水乡村落景观。 因港口码头运输以及工业生产的需要,浦 江两岸岸线大量被固化,河流自然沉积和 侵蚀过程逐渐衰落,“填浜筑路”自此开 始。 场地内浦江岸线完全被固化,浦江水文动 力过程受阻。塘浦基本上都填平成道路, 支流仅存白莲泾。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 共同作用加剧了沿江风暴潮的破坏作用。 多年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待解 表1:场地景观演变 决。 近代工业积聚的中心之一, 内河航运业发达,码头密 布,铁路、公路交通发达。 制造工业走过了黄金时代, 老工厂面临搬迁或倒闭的 问题。浦东开发要求浦江 两岸联系更加紧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