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设计上海后滩公园

合集下载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

案例学习: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设计!作品地点:上海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后滩公园是本届世博会真正的绿色成就之一。

这个位于上海浦东区黄铺江沿岸的景观项目被评为“2010中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类最高奖——杰出设计奖”评委会称其设计“有力而精致”世博后滩公园坐落于上海世博会铺东地块C片区西南端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与世博公园紧邻,它北靠黄铺江,南侧为园区浦明路。

划总面积约14.2ha、岸线长约1.7km,该区城是受黄浦江水流冲积和潮汐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积区城。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场地边缘有较完好的广房、码头等工业遗存。

为此,土人针对设计面临的场地文脉延续、湿地恢复和重建、会时人流等候与疏散、防洪标准与湿地的高差、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的运用等六大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如下六大对策: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三带一区建构提地基底、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梯地禾田梳理场地高差、弹性设计满足双重需求、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

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特色是“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蓝带是指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

三带一区滨江芦获带:场地北侧是由芦苇和获草构成的生态滨河岸线,由布道穿越,自然而亲切。

内河净化湿地带:场地中部形成内河湿地,通过过滤渗透层与黄浦江相通,建立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将河水净化,为世博园区提供景观用水。

与经济作物,田埂为径,辟乔木林荫空间。

梯地禾田带:利用千年一遇防洪堤与湿地的5m高差,形成高差错落的梯田,植五谷原生湿地保护区:完整保留场地内滨江原生态滩涂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吸引鸟类栖息。

而四种文明分别是“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

规划来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场地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察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城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并由它们的叠加形成总平面的总体功能布局。

以故为新——浅谈废旧材料在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再利用 刘婧煜

以故为新——浅谈废旧材料在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再利用 刘婧煜

以故为新——浅谈废旧材料在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再利用刘婧煜废旧材料的定义极为广泛,在本文中废旧材料主要指的是在工业、生活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陈旧或者废弃但是仍然还具有一定可利用价值的材料。

比如建筑过程中废弃的钢筋混凝土、残砖瓦砾,以及日常生活消费中产生的各种瓶瓶罐罐、玻璃、轮胎、陶瓷等。

所谓废旧材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再利用指的是在进行各项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将一些丧失原有用途的废旧材料通过各种拼装、组合、再生等工艺手法,再次投入到景观设计中,利用一种全新的存在形式展现其经济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二、废旧材料利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则1、协调性原则废旧材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处于“旧”的材料性质,面对一个“崭新”的园林景观设计而言,新旧之间设计风格的协调性和匹配性是整个设计过程中尤为关键性的问题。

虽然废旧材料也会经过一定的工艺加工和再处理,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残留的“旧元素”成分,对于设计师而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持“以故为新”的设计原则,不仅可以将废旧材料原有的文化元素或者文艺气息保留下来,还要确保设计结果能体现出现代园林特有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气息。

2、功能性原则俗话说:一件成功的景观设计作品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成果不仅要保证具有良好的视觉欣赏效果,同时还需要具备各种常用的功能性。

因此对于废旧材料的再利用而言,设计师要从美感和功能性两方面入手,除了要尽量发挥废旧材料在景观设计中应具备的各种艺术欣赏价值,还需要从人类的身体健康、舒适需求、年龄需求等角度出发,力争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各种物质以及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装饰性原则由于废旧材料本身已经属于被遗弃的物品,材料本身的形状、尺寸、颜色等都可能存在一定的设计弊端。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废旧材料自身的视觉特性或者材质特性等优势,选取搭配、组合等设计手法扬长避短,起到装饰美化的效果。

比如废旧的钢材长短不一、颜色布满锈斑等,在实际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与木材、鹅卵石、瓦片等废旧材质混合使用,突出一种别具风格的装饰美感。

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

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广场位于场地南部,是湿地公园的主要出入口 ,设计保留其厂房主体结构,引入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重 新赋予了这个场地新的角色,使其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空中花园”保留了原厂房屋顶的支撑结构,被涂上了鲜 艳的红色,幵在屋顶之下悬挂种植了大片的植物。 •保留支撑架构,拆除辅劣结构,这片老屋顶和屋顶下新建 的玱璃房和楼梯二层空间相映成趣
• 荻台江风(货运码头改造)
• 空中花园(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的改造)
• 锈色长卷(钢材的再生与再用)
荻台江风
芦荻台面积约1650平方米,位于后滩公园中部的原污水处理厂 码头,长10米,宽8米,设计将整个码头及基础全部保留,改造成 一个休闲平台。 1、保留原货运码头基本格局,基础全部保留,体现工业遗存特色 ; 2、铺上竹木甲板,局部砌出种植池,植入其它元素,建立人性化 休息系统,使游人可舒适停留,眺望黄浦江原生湿地景观和对岸上 海城市天际线。 3.为阻挡江风的吹袭,平台上还竖起一片片嵌有玱璃的钢板。平台 两端以及临水一侧种植有芦苇和荻,将平台融入滨江湿地之中,尽 显野趣和自然。
净化流程:从西到东,湿地水流经过病原体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和营养 物净化区后,迚入水质稳定调节区;期间,水流又丌断通过地下管道在 梯田迚出,迂回净化。 系统设计:净化系统考虑了黄浦江不内河湿地的水位、纵向流速,湖底生 态化设计为水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同时考虑了水体的沉淀、加氧、过 滤和生物吸收。 水位西高东低;江水位高、湿地水位低,在净化循环系统内部水自然流 劢
(2)生态防洪体系 a)、 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形成了 一个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可以在遇到突发洪水时作为 城市的滞洪地。 b)、 分层建堤大大降低了对防洪堤的要求高度和强度,使原有水泥防洪 堤可以改为低强度的泥土和天然材料制作的生态化的护堤,改善了滨江 生态系统。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成为举办世博会的地点,是一个以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城市公园。

它囊括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创新科技展示和城市休闲娱乐功能,成为了上海市民和游客们的休闲胜地。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的特色和魅力。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以其独特的生态景观而闻名。

公园内有大片的湿地和芦苇荡,还有多处人工湖泊和小溪。

这些自然景观成为天然的生态屏障,起到了调节城市气候、防治风沙、净化空气的作用。

公园内还有植被茂盛的草坪和郁郁葱葱的树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郊游健身的理想场所。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舒适,远离繁忙的城市生活,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还是一个集科技创新展示和体验交流为一体的场所。

公园内建有世博馆、科技馆和公共科技服务中心,这些展馆和中心为市民和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内外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

无论是科技展览、科普活动、还是科技产品体验,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尤其是在世博馆,游客们可以通过互动展示和多媒体演示,全面了解世博会的理念和精神,感受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一个集城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公园。

公园内有大片的绿地和湖泊,供人们散步、垂钓、骑行、草坪野餐等各种休闲活动。

公园还有专门为孩子们设置的儿童乐园、亲子活动中心,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游乐空间。

在公园的音乐喷泉和露天舞台,还时常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无论老少,无论是夏日的炎炎烈日,还是秋风乍起,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休闲乐趣。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以其独特的生态景观、科技创新展示和城市休闲娱乐功能而备受市民和游客们的喜爱。

公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游客量过大时公园管理不足等等。

但相信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公园管理的不断完善,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会变得更加美好,成为更多市民和游客们的“城市绿肺”和“休闲胜地”。

【俞孔坚谈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

【俞孔坚谈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

【俞孔坚谈工业遗产】工业遗产Q:能否从几个类别,比如研究、保护、实践与专业推动等方面,介绍一下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在中国工业遗产方面所作的具体工作?能否具体阐释一下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土人设计自中山岐江公园以来的有关工业遗产方面的案例?A: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从1998年就开始关注工业遗产,从岐江公园项目开始。

当时的岐江公园是一个造船厂,已经被卖掉,进入了拆迁阶段,他们准备推平场地建公园,这是通用做法。

后来我带两个研究生到现场看,发现它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工业遗产,是社会主义工业运动时期的工业遗产。

所以当时到现场之后,我们对所有的机器、厂房进行了测量、评价、记录,贴上封条,这些是不能动的。

这个工厂已经在拆迁,拿烂铜烂铁来卖的时候,我们劝说当地政府,停止了拆迁,保留下一些东西。

1999年进入设计阶段以后,有机会系统考虑如何利用、再生这样的工业遗产。

在此之前,我也接触到国外的工业遗产,岐江公园这个项目不像国外如西雅图、鲁尔、杜伊斯堡等工业遗产项目那么巨大、那么宏伟,它的规模很小,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文物,它没有任何保存价值,但是它同样有意义,它同样也可以作为一个城市、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记忆保留下来。

在这个基础上,我提出了“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当时提出来的,第一个途径是保留。

就是通过系统评价之后确定哪些是应该保留的,保留了工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是代表性的东西。

大到整个11公顷的厂址,厂址基本上没动,水也保留了,植被尽量保留,选择性的保留一些厂房;小到机器,机器是五六十年代的机器,还有水塔,都进行了保留。

说穿了就是整个场地的保留,包括自然的水、植被、地等,同时也是人类活动和工业文明遗产的保留。

第二个是再利用,包括考虑场地的再利用。

具体的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再利用,包括水塔和其他构建筑物的再利用。

第三个是考虑再生,包括生态上与精神上的再生。

生态再生是指对原厂区生态环境的恢复,脏乱差水岸的生境恢复。

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初步结构设计

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初步结构设计

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初步结构设计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总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位于上海市中心,跨越黄浦江两岸,它在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后滩公园位于园区围栏区西南角,北临黄浦江,南临世博场馆区,东接中心绿地,西接外城区。

后滩公园园址内发现的黄浦江城区段一片天然湿地非常罕见,如何贯彻生态和谐、资源整合、节能环保的原则,保护、开发和利用天然湿地景观是探索上海市中心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展示世博主题、体现和谐城市的绝佳载体。

受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开展了本工程的初步设计。

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相关政策、规范和文件1.1相关政策、规范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④《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⑤《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 67-95)⑥《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⑦《上海市绿化条例》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89)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⑩《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环境建设标准》1.2相关规划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总体规划》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③世博会园区世博公园相关规划④世博会园区轮渡(水门)工程相关规划⑤世博会园区浦明路道路工程相关规划1.3相关批文①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上海世博会主体工程主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的批复》②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沪发改城(2007)167号③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关于《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的批复,沪绿(2007)153号④《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勘)》⑤《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防汛墙工程勘察报告(初勘)》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航运、水工、航道咨询报告》2.自然条件2.1气候条件场地地处北亚热带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气候温、湿润,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输入标题文本
3.儿童活动场所的特性
(1)色彩 在成人的眼里,约定俗成的认为小孩的世界 就是应该色彩缤纷的——从他们穿的衣服,所 处的环境(幼儿园的墙壁和铺地,儿童游乐 场),画的画儿——否则就不够“儿童”。这 只是成人们一厢情愿的看法——没有任何理论 依据、科学发现曾经证明“色彩缤纷”与儿 童艺术方面的成长是充分必要条件。所以鲸 奇谷虽然是给儿童设计的,这里使用自然界 的原色,拒绝把成人的色彩认知转嫁给儿童。 除了原木、沙石、草树,出现的石材有桐庐 石、板岩、花岗岩,少量的不锈钢尽可能是 原色(不锈钢喷漆附着力较差,颜色比较容 易掉)。
4输.上入标海题世文博本后滩公园
1.项目简介
后滩公园设计案例中,利用内河人工湿 地带对黄浦江受污染的水进行生态水质净化。 设计的内河湿地净化带长1.7km,宽5-30m, 采用了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共分为沙 砾滩过滤区、植物综合净化区、植物床净化 区、梯田过滤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病原 体净化区、营养物净化区和水质稳定调节区。 来自黄浦江的江水进入人工湿地后,随梯田 高度和植物高低的落差逐级下渗,经过层层 过滤,从劣Ⅴ类水提升为Ⅲ类水;设计的湿 地水体净化处理能力为2400m3/日。
输入标题文本
2.实施方法
运用家庭水生态基础设施的理念,充分利用收集的雨水,将高能耗的 住宅建筑向绿色建筑转化的实验性性项目,具体做法如下:
1、改造阳台结构,收集雨水 2、雨水的利用方式:阳台菜园和花园 3、雨水的利用方式:生态墙 4、利用自然通风和阳光,乐享低碳生活
输入标题文本
3.经济效益
阳台的生产性景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产的蔬菜产量相当可观,主人可以每天享受一盘 沙拉,以及一些豆类和水果等,具体的蔬菜产量如 表所示:

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课件

土人72: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案PPT课件

.
20
2.工业文明遗址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由小到 大的发展历程,场地范围内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等。而 谈到文化传承,这些,不仅具有代表意义,更具现实意义,对一些废弃 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使得文化重现,更符合发展要求。 对于工业的改造,后滩主要做了一下流程:从西到东,湿地水流经过病原体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和营养 物净化区后,进入水质稳定调节区;期间,水流又不断通过地下管道在 梯田进出,迂回净化。
系统设计:净化系统考虑了黄浦江与内河湿地的水位、纵向流速,湖底生 态化设计为水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同时考虑了水体的沉淀、加氧、过 滤和生物吸收。
水位西高东低;江水位高、湿地水位低,在净化循环系统内部水自然流

.
13
4.0 具体设计 Specific design 交通组织
高差处理
其他处理
.
14
净化系统剖面示意图
.
15
2.生态防洪体系
A、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形成了一个 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可以在遇到突发洪水时作为城市 的滞洪地。
植物: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和湿地类植物两大块。厂区间的植 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兰、女贞、水杉、雪松等为 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物和标高较低的、 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
.
7
目标与挑战
Project introduction
江水位高湿地水位低在净化循环系统内部水自然流14交通组织高差处理其他处理40具体设计specificdesign15净化系统剖面示意图16a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形成了一个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可以在遇到突发洪水时作为城市的滞洪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洪水相适应的地形设计
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 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 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 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 着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 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 系统。外水滩地主要是指 原生湿地和与黄浦江直接 相邻场地的恢复湿地通过 改造,将形成抵御风暴潮 的天然屏障,降低洪水风 险。
原生湿地保护区 (外滩)
空中花园
——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的改造
“空中花园”保留了原厂房屋顶
的支撑结构,被涂上了鲜艳的 红色,并在屋顶之下悬挂种植 了大片的植物。
工业区的历史是否就此抹去? “在后滩区域,我们尽量保留 一些曾经的记忆。”俞孔坚说。 保留支撑架构,拆除辅助结构, 这片老屋顶和屋顶下新建的玻 璃房和楼梯二层空间相映成趣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后工业时代的生态文明
李光 肖仕路
世博后滩公园简介
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 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 观之一,位于上海市 中心,位于园区西南 角,黄浦江之东岸, 东界为浦明路,西至 倪家浜,北望卢浦大 桥,为狭长的滨江地 带,延黄浦江的岸线 长约1.7km,总面积约 14hm2。
场地原貌及挑战
后滩公园的核心设计理念 是将景观作为一个生命的 肌体,设计一个活的系统, 为城市提供全面的生态服 务,包括生产和吸收碳排 放、调节自然过程、净化 被污染的土地和水、提供 乡土物种栖息地、和传承 文化、审美启智等,为 2010上海世博会提供一个 展示生态文明的独特场所
后滩公园的启示意义
建立了一种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创立了新 的公园管理模式,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 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
梯地禾田农耕文明的回味
“田”的营造 “田”的分类 “田”的作用
“田”的营造
农业时代的“田”的 纹理贯穿在整个公园 的设计中,世博后滩 公园中的地形变化基 本上都是利用耕地的 田字形来营造的,这 些田块大大小小,高 高低低,参差错落的 叠放着,形成了丰富 而富有韵律的竖向空 间
“田”的分类
这些田块按地形高低分成几类,各自种上 与其功能及坏境相适应的植物,如芦苇, 向日葵,油菜,小灌木等。
“田”的作用
利用梯田高度和植物高低的落差逐级下渗, 江水经过层层过滤,得到净化; 更为重要的是梯地禾田消解场地千年一遇 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
工业文明的记忆
空中花园 荻台江风 锈色长卷
锈色长卷 ——钢材的再生与再用
再出色的画家,恐怕 也难调和出象征厚重 工业文明的印记—— —“锈色”。但是,有 高超的艺术创意, “锈色”与“五彩” 同样可成为令人养眼 的色调。后滩公园充 分利用原先场地的废 旧钢材,创造出一种 独特鬼魅的工业美
生态文明的体验
节点 步道网络与交通
节点
荻台江风 ——货运码头改造
芦荻台位于后滩公园中部的原 污水处理厂码头,设计者在这 里建起一条钢结构遮荫棚,上 面种上多种植物,给游客提供 一个惬意的休息空间。
为阻挡江风的吹袭,平台上还 竖起一片片嵌有玻璃的钢板。 平台两端以及临水一侧种植有 芦苇和荻,将平台融入滨江湿 地之中,尽显野趣和自然。
外水滩地主要是指原 生湿地和与黄浦江直 接相邻场地的恢复湿 地通过改造,将形成 抵御风暴潮的天然屏 障,降低洪水风险; 而且强化湿地的生物 净化功能,缓解黄浦 江的水质污染
滨江芦荻景观带
先是芦苇等植物,最 后用黑叶轮草、蒲草 等植物。形成野草之 美。
内河人工净化湿地(内滩)
内水滩地主要是指场 地中部的人工湿地, 将起到自然栖息地、 水生系统净化、湿地 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 普教育等功能
场地原为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 所在地 ,为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工业棕 地 第一挑战是恢复工业污染的环境,第二个 挑战是改善防洪控制功能,第三个挑战是 建筑场地的地形。
公园的功能要求及多样性
安全疏散 游憩等候 湿地保护 科普教育 湿地水处理和生态游赏
设计理念及策略
。三场九园的休憩场 所,在形成不同文明 景观体验空间的同时, 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 等候、疏散的场地
步道网络与交通
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 通路网,既确保了场 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 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 利的可达性,很好的 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 的分流问题
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于生态文明的 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 而烂漫的野草之美;
世博后滩公园俯瞰图
内滩 空中 花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景观规划设计成果
湿地生态景观 梯地禾田农耕文明的回味 工业文明的记忆 生态文明的体验
湿地生态景观
与洪水相适应的地形设计 原生湿地保护区 滨江芦荻景观带 内河人工净化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