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A统考题库 电大奥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 word文件193页

合集下载

奥鹏远程教育统考模拟练习题大学语文试卷A2

奥鹏远程教育统考模拟练习题大学语文试卷A2

大学语文试卷A2一、判断题1.南宋中期词坛的主流是爱国词作。

()答案:正确2.“先秦”通常指从远古到秦朝统一。

()答案:正确3.《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是一首七律名作。

()答案:不正确4.《论削藩疏》被茅坤誉为“西京第一书疏”。

()答案:不正确5.西晋散文创作成就较高者是潘岳和陆机。

()答案:正确6.手写体是指用手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

()答案:正确7.王度的《古镜记》是初盛唐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正确8.《再别康桥》写于徐志摩归国途中的海轮上。

()答案:正确9.阅读的主体意识,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阅读量,以及其智力和理论水平成正比。

()答案:正确10.篇章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句群、段落。

()答案:不正确11.散文《松堂游记》的写作地点是杭州。

()答案:不正确12.胡适的独幕剧作品是《啼笑因缘》。

()答案:不正确13.明代传奇生长期爱情剧的代表作有邱濬的《伍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香囊记》。

()答案:不正确14.小说《受戒》的作者是老舍。

()答案:不正确15.《前赤壁赋》保留了传统赋体文“主客问答”的形式。

()答案:正确二、选择题16.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

A.《九歌》B.《九章》C.《招魂》D.《离骚》答案:D17.散文《爱尔克的灯光》所说:“(老宅)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是因为()。

A.老宅已经换了主人,且姐姐已死B.老宅已经破败C.自己正在为前途发愁D.和家人失去了联系答案:A18.我国古代罕见的全才作家是()。

A.欧阳修B.苏轼C.陆游D.辛弃疾答案:B19.改革昆山腔的人是()。

A.梁辰鱼B.沈璟C.周德清D.魏良辅答案:D2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北京参与创办《今天》诗刊的诗人是()。

A.芒克B.舒婷C.顾城D.食指答案:A21.下列作品属于周敦颐的是()。

A.《祭欧阳文忠公文》B.《游褒禅山记》C.《答司马谏议书》D.《爱莲说》答案:D22.下列作品属于王实甫的是()。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鲁迅2.《孙子兵法》3.弗朗西斯·培根4.叙述二、词语辨识(每词2分,共10分)5.“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此句中“使”的意思?6.“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中“且”的意思?7.“史公以风庐道奉檄守御”中“檄”的意思?8.“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中“叵测”的意思?9.“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中“远货”的意思?三、默写(10分)10.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四、分析题(本题20分)11.试析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独白的思想意义。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练习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 )A《短歌行》 B 《饮酒》 C《蛇》2、《采薇》一诗的艺术特点是(AB C )A 反复咏叹B 抒情和写景融为一体C 起兴手法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B 柳宗元C 白居易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美”“乐”属(B )A 使动词B 意动词C 名词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A yìB sīC shī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A 柳永B 苏轼C 李清照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A 《短歌行》B 《月夜》C 《春江花月夜》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A 陆游B 唐琬C 白居易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 赠别诗B 七言古诗C 山水诗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A 夸张B 对比 C借代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A 崔莺莺B 张珙C 红娘12、《铸剑》属于( C )A 散文B 神话C 小说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A 《道士塔》B 《蛇》C 《乡愁》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B )A 李白 B曹操 C 杜甫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A 《听听那冷雨》B 《雅舍》 C《神女峰》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 )A 《短歌行》B 《邯郸记》C 《还魂记》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 C )A 《蜀道难》 B《逍遥游》 C《短歌行》18、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论语》的有(ABC )A 举一反三 B当仁不让 C君子成人之美19、《诗经》中的“风"是(C )A 人风 B家风 C 国风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 B )A 《大雅》B 《小雅》C 《国风》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A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 当仁不让C 君子成人之美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3、《逍遥游》的艺术特色是(ABC )A 夸张 B比喻 C 对比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 B柳宗元 C 白居易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B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白云一片去悠悠 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27、下列诗篇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AB )A 《短歌行》 B《月夜》 C《春江花月夜》28、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A )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B闺中只独看 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29、“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A )A 陆游 B唐婉 C白居易30、“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 B )A 助词“的”B 动词“到”C 代词“这"31、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 )A曰归曰归 B 三十而立 C 之二虫又何知32、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有( B )A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33、《牡丹亭》主角是( C )A、崔莺莺B、张珙 C杜丽娘34、《牡丹亭》的作者是( A )A汤显祖 B王实甫 C曹雪芹35下面是提出了“三美”主张的作者的作品是(A )A 《死水》 B《蛇》 C《乡愁》36、下面的作者属于“创造社”的是(B )A鲁迅 B郁达夫 C 梁实秋37、下列作品属于刘以鬯的有( B )A《道士塔》 B《蛇》 C《乡愁》38、《蛇》的作者是(A )A刘以鬯 B余秋雨 C余光中39、下列人物属于《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有(ABC )A王雄 B喜妹 C丽儿40、《前赤壁赋》为苏轼被贬何处所作( A )A黄州 B永州 C沧州41、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赠别诗 B七言古诗 C山水诗42、《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 )A 名词B 动词C 语气词43、《采薇》中“载饥载渴”的“载”的意思是(A )A又 B 存在 C运44、《道士塔》的作者是( A )A 余秋雨B 莫言C 金庸45、《铸剑》一文塑造的人物有( BC )A 鲁迅B 眉间尺 C宴之敖者46、《采薇》中“忧心孔疚”的“孔”的意思是( A )A很 B指“孔子" C洞47、表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作者是(A )A陶渊明 B汤显祖 C白居易48、《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的主角是( AB )A崔莺莺 B张珙 C红娘4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出自( C )A 《对酒》B 《滕王阁序》 C《饮酒》50、《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A )A徐志摩 B 余秋雨 C余光中51、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写到“我的心灵的灯”象征着(C )A 大家庭的没落B 生活的悲剧 C走向新生52、《故都的秋》一文贯穿全文的手法是( AB )A 对比B 反衬C 夸张53、《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叙事人是(C )A王雄 B丽儿 C表少爷54、下列作品属于余光中的是(AB )A《听听那冷雨》 B《乡愁》 C《神女峰》55、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大门内亮起的灯”是象征着( A )A大家庭的没落 B生活的悲剧 C走向新生56、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姐姐爱尔克点的灯”象征着(B ) A大家庭的没落 B生活的悲剧 C走向新生57、《铸剑》属于( C )A散文 B神话 C小说58、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并称为“临川四梦”的作品是(AB )A《紫钗记》 B《邯郸记》 C《还魂记》59、杜甫的《月夜》中写了几地之月(AB )A鄜州月 B长安月 C灵武月60、《乡愁》的文体是( A )A 散文 B神话 C小说61、《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第二个“道"是( B )A 名词 B动词 C副词6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出自( C )A《短歌行》 B《春江花月夜》 C《滕王阁序》63、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B )。

大学语文A统考题库电大奥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文件193页

大学语文A统考题库电大奥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文件193页

电大奥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大学语文A统考1、复习资料(完整版) 2-76页2、选择题(364道) 77-126页3、判断题(365道) 127-143页4、问答题(106道) 144-181页5、古文阅读(23道) 182-188页6、作文 189-192页1、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章先秦两汉诗一、先秦两汉诗概述(一)《诗经》的基本知识、地位极其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分类是“韵文”和“散文”两类。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协韵,句式是否整齐。

在先秦“韵文”中最突出成就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约编成于春秋时代,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起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独特成就彪炳千秋。

《诗经》里的三百零五篇作品代表两千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佳作,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不同阶级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将它奉为经典,故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方的曲调。

《诗经》有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等十五风,共一百六十篇。

大部分为各地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少数是贵族的创作。

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认为的正声叫做雅乐,分为大雅、小雅,属于朝廷的“正乐”,共一百零五篇。

《大雅》中的作品都是朝廷官吏们所作,《小雅》中的作品大部分是贵族士大夫所作,少数则是下层人民的作品。

颂是西周、鲁国和宋国的最高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

这些作品也是贵族的作品。

《诗经》在结构形式上是重章叠句、四言一句和隔句用韵,这样可以收到一唱三叹,重迭回环的效果以及更能显示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语言方面大量运用双声、叠字、叠韵等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富于形象,便于合乐歌唱。

《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赋,就是铺陈叙述。

比,就是譬喻,诗中运用譬喻,从而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

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A》试卷二附答案

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A》试卷二附答案

20XX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A》试卷二附答案一、判断题1.陶渊明的《饮酒》诗共有38首。

()答案:不正确2.柳宗元世称“柳柳州”。

()答案:正确3.明代传奇生长期教化剧的代表作有邱濬的《伍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香囊记》。

()答案:正确4.《荀子》和《韩非子》是春秋末至战国前期诸子散文的代表。

()答案:不正确5.柳永是北宋词坛最受欢迎的词人。

()答案:正确6.《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

()答案:不正确7.朱自清的散文小品在新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答案:正确8.《世说新语》按内容分成36个门类。

()答案:正确9.林徽因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答案:正确10.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

()答案:正确11.欣赏不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

()答案:不正确12.小说《围城》的作者是沈从文。

()答案:不正确13.论证不需要用说明的笔法。

()答案:不正确14.《受戒》是汪曾祺的小说代表作。

()答案:正确15.《黑奴吁天录》的公演标志着我国话剧的开端。

()答案:正确二、选择题16.自诩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A.韦应物B.刘长卿C.钱起D.李益答案:B17.“竹林七贤”主要生活在()。

A.东汉时期B.建安时期C.正始时期D.太康时期答案:C18.《郑伯克段于鄢》中最奸诈虚伪的人物是()。

A.共叔段B.颖考叔C.姜氏D.郑庄公答案:D19.《家》属于巴金的()。

A.《革命三部曲》B.《生活三部曲》C.《爱情三部曲》D.《激流三部曲》答案:D20.《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是()。

A.北岛B.江河C.海子D.西川答案:C21.《柳氏传》的作者是()。

A.陈鸿B.李朝威C.许尧佐D.李公佐答案:C22.古汉语虚词指()。

A.有实际意义的词汇B.对实词没有协助作用的词汇C.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汇D.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汇答案:C23.《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柳宗元B.王安石C.苏轼D.欧阳修答案:C24.用典的好处是()。

最新大学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

最新大学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A卷及
答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
考生注意:舞弊万莫做,那样要退学,自爱当守诺,最怕错上错,若真不及格,努力下次过。

开 试题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 考试时间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命题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奥鹏远程教育统考模拟练习题大学语文试卷A4

奥鹏远程教育统考模拟练习题大学语文试卷A4

大学语文试卷A4一、判断题1.原始歌谣《候人歌》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初音》。

()答案:正确2.中国散文应从《史记》算起,已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

()答案:不正确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共叔段是个贪婪狂妄、愚昧无知的人物。

()答案:正确4.《墨池记》的作者是王安石。

()答案:不正确5.词的曲调名谓之词牌。

()答案:正确6.《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王维。

()答案:不正确7.《小二黑结婚》借鉴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和古典小说的表现方式。

()答案:正确8.《南柯太守传》的作者是李公佐。

()答案:正确9.甲骨文是刻铸在龟甲上的文字。

()答案:正确10.论证要圆就是必须自圆其说,避免前后矛盾。

()答案:正确11.中国的传统戏剧是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

()答案:正确1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优秀诗篇之一。

()答案:正确13.散文《中年》用语清新自然,略有堆砌。

()答案:不正确14.欣赏不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

()答案:不正确15.《三里湾》是赵树理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小说。

()答案:正确二、选择题16.下列诗人属于“晚唐体”的是()。

A.王禹偁B.杨亿C.林逋D.李昉答案:C17.东坡居士就是()。

A.苏轼B.辛弃疾C.张先D.姜夔答案:A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A.《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A.《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B.曹操《短歌行》B.曹操《短歌行》C.谢灵运《登池上楼》C.谢灵运《登池上楼》D.陶渊明《饮酒》其五D.陶渊明《饮酒》其五答案:D19.《岳阳楼记》的作者是()。

A.司马光B.欧阳修C.苏轼D.范仲淹答案:D20.《郑伯克段于鄢》中最奸诈虚伪的人物是()。

A.共叔段B.颖考叔C.姜氏D.郑庄公答案:D21.网络文学的特征是()。

A.创作手段单一B.互动性差C.题材广泛且离奇怪异D.话语策略简单答案:C22.下列作品属于元代前期婚恋剧的是()。

全国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doc

全国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doc

A. 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 .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 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D. 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A. 坚持亲自验证和注重证据的认知方法B .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乃至相反的意见C. 克服种种自我的或者群体的中心主义D. 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5. 下列作者中,名列 “唐宋八大家 ”的是( ) A. 白居易D. 辛弃疾6. 《前赤壁赋》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主要自然景物是( )A. 江水、明月、乌鹊B.江水、清风、白露C.江水、明月、清风D.清风、明月、麋鹿7. 《马伶传》中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 “易衣遁矣 ”,这种人物描写方法属于( )A. 行为描写B.肖像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8. 《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所写真正赏月的 “吾辈 ”指的是( )A. 达官显贵B.市井百姓全国 2009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课程代码: 04729、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 “满招损,谦得益”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 ”。

这里的 “当轴 ”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 •借代C 上匕拟 D. 夸张3.《咬文嚼字》中,用心理学的 套板反应 ”原理所论证的道理是(4 .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 ()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B. 柳宗元C.司马光C.文人雅士D.美女闺秀9. 鲁迅《秋夜》中象征着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意象是(A. 天空B. 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10. 《纪念傅雷》一文所歌颂的傅雷的精神品格是( )A. 嫉恶如仇,忠贞刚烈B. 忘我工作,无私奉献C .坚持真理,刚直不屈D .报效知己,深谋远虑11. 下列《蚂蚁大战》中的语句,采用拟人手法的是( )A. 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B. 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战士C. 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D. 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12. 《我与地坛》: “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奥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大学语文A统考1、复习资料(完整版) 2-76页2、选择题(364道) 77-126页3、判断题(365道) 127-143页4、问答题(106道) 144-181页5、古文阅读(23道) 182-188页6、作文 189-192页1、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章先秦两汉诗一、先秦两汉诗概述(一)《诗经》的基本知识、地位极其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分类是“韵文”和“散文”两类。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协韵,句式是否整齐。

在先秦“韵文”中最突出成就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约编成于春秋时代,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起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独特成就彪炳千秋。

《诗经》里的三百零五篇作品代表两千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佳作,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不同阶级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将它奉为经典,故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方的曲调。

《诗经》有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等十五风,共一百六十篇。

大部分为各地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少数是贵族的创作。

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认为的正声叫做雅乐,分为大雅、小雅,属于朝廷的“正乐”,共一百零五篇。

《大雅》中的作品都是朝廷官吏们所作,《小雅》中的作品大部分是贵族士大夫所作,少数则是下层人民的作品。

颂是西周、鲁国和宋国的最高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

这些作品也是贵族的作品。

《诗经》在结构形式上是重章叠句、四言一句和隔句用韵,这样可以收到一唱三叹,重迭回环的效果以及更能显示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语言方面大量运用双声、叠字、叠韵等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富于形象,便于合乐歌唱。

《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赋,就是铺陈叙述。

比,就是譬喻,诗中运用譬喻,从而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的开头,是诗歌中一种特别的开端。

《诗经》中的赋、比、兴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特别是比兴结合,形成了中国诗歌独特的文化传统。

(二)《楚辞》的基本知识、地位极其影响如果说《诗经》是我国古代劳动者集体创作的结晶,那么《楚辞》则是文学个人创作的开端。

“楚辞”一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张汤传》一书。

其本义,当初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指,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体诗。

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西汉刘向把屈原的诗歌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汲取骚体作品养料而创作的赋体作品,汇编成集,取名为《楚辞》。

它是《诗经》以后另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带有自传性质的最长的抒情诗,共373句,2409字,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屈原的作品共25篇。

实际上真正属于屈原的作品是《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和《招魂》各1篇共23篇。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诗人,远大政治理想和“美政”主张,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强烈的爱国精神、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志行在其诗中有集中的表现,也是诗歌的重要内容。

《离骚》写主人公的“美政”理想与楚国黑暗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主人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反映了他宁死不屈与腐朽势力斗争的坚强意志。

《离骚》在艺术上的成就是:1,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之路。

2,充分应用比兴、象征的手法。

3,结构宏伟严密。

4,它突破《诗经》四言为主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新诗体,从而更加有效地塑造形象和抒发情感。

语言更加鲜活自由《涉江》是《九章》中的第二篇,为屈原晚年被顷襄王流放以后的作品,记录了自己渡江而南的行程和最后独处山中的感受。

《九歌》是在楚国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加工的一组抒情诗歌。

《湘夫人》与《湘君》是《九歌》中的姊妹篇。

《湘夫人》、《湘君》两篇诗中,湘夫人指湘水女神,湘君指湘水男神,诗人把他们描写成一对相爱而不得相会的恋人。

《湘夫人》这首诗以湘君的语气,写他极盼见到湘夫人而终于未遇的惆怅心情。

总之,诗人在《楚辞》中引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因此作品充满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屈原的作品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了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七言为主参差灵活的新体裁----楚辞体,这是诗歌形式的一次解放,使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以抒情为主的艺术特征开创了我国文学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

《楚辞》和《诗经》在语言上的区别:《诗经》是四言诗的一个高峰,基本上是四字一句,其间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以至八言的句子;《诗经》多用赋、比、兴的手法,采用当时的口语来写,语言准确生动。

《楚辞》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体为主的格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七言为主的长短不齐,灵活多变的楚辞体,更能充分表达复杂深刻的内容,自由驰骋丰富神异的想象,使我国的古代诗歌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汉代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极其影响汉代乐府民歌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

她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多为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作,故其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

汉代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具有生动的故事性。

(如《孔雀东南飞》、《孤儿行》、《艳歌行》)2,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如《陌上桑》中的罗敷)3,灵活自由的句式和朴实凝练的语言。

4,在语言上,多用口语叙事言情,朴素自然,生动活泼。

5,语言的组成上,虽对四言及杂言诗均有尝试,但基本上已经以五言为主。

(如《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6,汉代乐府民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不少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如《孔雀东南飞》、《上邪》、《战城南》)(四)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五言诗的真正确立是在汉代,有据可查的最早一首文人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诗》。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编的《文选》,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善于运用比兴和写景来抒发感情。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这首诗擅长采用事物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体现了“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抒情风格,是我国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在句法韵律上,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韵律轻柔优美,悠扬婉转,很适合歌唱和吟诵《古诗十九首》自魏晋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认为是“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二、先秦两汉诗选“兴”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兴”是从《诗经》开始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表现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

朱熹的解释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随着文学的发展,“兴”又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

在诗歌创作中,“兴”其实就是诗歌的开头,也就是先用一、二句话描写一下周围的景物或自己正在进行的动作,以引起下面的歌词,这在民歌中是最为常见的。

诗中作为起兴的句子可以与后面的诗意有关,也可无关。

“比”,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一)《诗经》《王风·黍离》1,《诗经》《王风·黍离》的主题答:深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2,《黍离》之悲的含义答:《黍离》之悲,是指对国事危难的感慨。

《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就写了《黍离》一诗,以示志哀。

后世的人即用“黍离”一词来表达亡国之痛》这里的《黍离》之悲有三层含义:怀念故土盛世、感伤国势衰亡、希望天佑东周。

3,分析《黍离》中的结构特点和抒情方式答:这首诗采用重章复沓的结构和反复咏叹的抒情方式,全诗三章只换了6个字,而低回哀怨,一往情深。

全诗从“苗”到“穗”到“实”,说明时间的长久,并通过重章加强抒情性;又以“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三种状态,说明心情的痛苦程度,复沓中有变化;又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为主旋律,三章完全重复,突出心忧和无奈,充分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郁闷和激愤。

4,背诵、默写全诗(二)《诗经》《秦风·蒹葭》1,伊人形象答:此诗通过反复描写,刻画了一个颇具象征意义和朦胧美的伊人形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人;有人认为这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

其实,只要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它就包容了世界各种可望不可及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等心灵的回响,也就都可以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感应。

2,《秦风·蒹葭》一诗景物描写的作用答:这是一首抒情诗。

全诗分三章,每章一、二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名主题: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境况: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象迷离,两者借以“伊人”不可得为旨归。

诗中描写的景象处处含情,画面、色彩彼此映衬,风神摇曳。

通过对深秋凄迷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意境,也造成某种神秘色彩,极好地烘托了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寻以及不可得的失望和惆怅心境。

技法高超,风格自然,真切感人。

3,《诗经》《秦风·蒹葭》的艺术手法表现答:全诗的主要特点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全诗采用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白露”之“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寻时间的延伸;“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移动,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虽然只用了几个字来表现,但其间的微妙变化和幽深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三)屈原《涉江》《涉江》全诗五章,是一篇纪实性的作品,用第一人称叙述,通过对屈原自己被放逐湘、沅的行走路线和时间及生活的真实记录,申诉了自己的崇高志向,表达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无比愤慨,反复抒发了自己心系祖国,实现理想的热切情怀,充分表达了其九死未悔的执著追求精神。

当然,也反映了屈原徘徊、惆怅、复杂矛盾的心情。

1,屈原生平及其诗歌成就(见教材P12)2, 分析《涉江》一诗叙述、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答:此诗无论叙述、描写,还是议论,都充满了感情。

诗中关于诗人艰难跋涉的记叙,关于流水回曲、寒风萧瑟、幽谷密林、雨雪霏霏的描写,都与诗人孤寂、愁苦、悲怆、愤慨的心情融成一片,悲中有壮,哀而不伤,尤其是“乘鄂渚而反顾兮”和“人溆浦余儃徊兮”两章,更为感人.3,《涉江》一诗的语言特色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极富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